社会心理学重点(1)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

学科概述—学科界定、学科关系、学科历史(第一章)

个体自身—自我概念、印象、归因、态度(第二三四章)

社会化

人际交往—人际沟通、人际吸引、人际关系(第五章)

个体与群体—侵犯与亲社会行为(第六章)

从众、服从;社会助长、社会惰化;(第七章)

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1、社会化(09):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人作为自然界的发展水平最高的生物,其生存方式已根本区别于任何其他动物。人通过社会化而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社会则通过社会化而培养它的继承者,使得人类文化可以延续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人的遗传素质客观地决定了人类独有的接受社会化的可能性。

2、个性化:指个体在特定社会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所形成的个人心理与行为倾向的独特性的过程。个性作为一个人决定其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内部动力系统,是个人的社会共同性和自身独特性的有机统一体。它决定着一个人如何看待世界和如何体验世界,决定着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和如何体验自己,也决定着一个人对于外部世界和自己采取怎样的行为方式。

3、镜像自我:指儿童通过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库利认为,通过镜映过程,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与对待不仅塑造着儿童的自我意向,而且也会通过儿童自我概念引导行为的作用塑造一个人的实际自我。

4、印象:印象(impression)通常指第一印象,是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讲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这种对于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自身的意义,并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就是印象形成。

5、刻板印象(04 08):指人们通过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起来的对于某一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它是一种先入为主、难以改变的看法。例如:在人的自然特征方面,人们比较系统的观念是同性别、种族和外表吸引力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首先根据这三个方面讲人进行分类。当人们将某一个人归入其中一个类比时,就会不自觉地认为这个人也具有这些特征。

6、晕轮效应: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他的其他一些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这种现象称作晕轮效应(halo effect)。心理学家们把这种从一种已知的特征推知其他特征的普遍倾向概化为晕轮效应。实验研究表明,外表的吸引力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印象。以一般吸引力者为参照,高吸引力者都会获得更好的评价,而吸引力低的人所得到评价却明显低于一般吸引力者。

7、中心品质:在社会心理学中,指那些重要的会影响到人们印象形

成的特征,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一个人其他品质特征的评价。例如在凯利做的研究中,热情或冷酷就是影响人们印象形成的中心品质,是否具有热情或冷酷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一个人其他特征的评价。

8、首因效应(09):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成为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也叫最初效应。首因效应表明在认知过程中,个人尽管可以获得多种信息,但最终决定形成印象的却是最初信息,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

9、近因效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或最近效应。近因效应在人际交往的印象形成中对人际知觉准确性起着重要作用,即在交往中最后接受的信息对形成他人的印象起重要作用。

10、控制点:罗特提出的一种有关个人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信念。控制点的思想认为,个人对于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后果的控制力量的位置有不同的理解。一般把控制点分为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两种类型。由于控制点位置不同,内外控者对于事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不同。

11、态度: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的倾向。态度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动成分。它决定着人们在现实生活环境中注意什么样的对象,决定着人们怎样加工有关对象的信息,决定着人们对于有关对象的体验,也决定着人

们对于有关对象进行反应的先定倾向。(知、情、行)

12、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心理学中关于态度改变的理论,它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的。他认为当各种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non-fitting)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不协调。费斯廷格指出,认知不协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①逻辑的违背;②文化价值的冲突;③观念层次的冲突;④新旧经验的矛盾。

13、睡眠者效应:低威信来源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后对态度改变的作用比先前更大的现象,成为“睡眠者效应”(sleeper effect)。凯尔曼与霍夫兰的研究发现,任何来源的沟通信息,最终都将对人们产生一定的说服效果。这个效应说明人们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认知观念,最终将通过认知平衡等复杂的内部机制,影响人们的态度改变。在这个意义上,人必定受其环境所影响。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活在其中的人或早或晚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14、不充分理由效应:是人们获得的外部支持越少,态度改变的程度也越大。为了保持认知的协调,外在理由越是缺乏,越是需要内在理由的补充的一种心理反应。费斯廷格和卡尔史密斯的拧螺丝实验说明了这一点。获得1美元的被试与控制组及获得20美元报酬的被试大相径庭,被试需要更多的理由来解释自己说实验有趣的行为。为此,被试改变了自己对待实验的态度,最终认为实际上实验的确是有趣的。

15、过度理由效应:如果一种行为的理由本来是充分的,但外界条件

以具有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额外增加了更多的理由,那么人对自己的行为解释会转向这些更有吸引力的刺激。一旦刺激消失之后,人的态度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过度理由效应”。心理学家德西研究证明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学生在解题时奖励一旦失去,没有奖励则没有继续解题的理由,而控制组被试解题的兴趣没有受到过度理由效应的损害,仍维持着对解题的热情。

16、人际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借助不同的语言形式以实现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最为有效和最为精确的形式。

17、犯错误效应(07):指小的错误或不足往往会使才能出众的个体更富有吸引力的现象。阿龙森等人的实验给被试呈现四种人,包括:①才能出众而犯了错误的人;②才能出众而未犯错误的人;③才能平庸犯了错误的人;④才能平庸未犯错误的人。让被试评价哪种人最有吸引力和被喜欢程度最高。结果表明,才能出众而犯了错误的人被评价为最有吸引力的;才能平庸犯了错误的人最缺乏吸引力。这一实验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即白璧微瑕要比洁白无瑕的人更令人喜爱。小小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

18、宣泄:指个体尽量放松身心,做自己喜欢的事,以乐意从事的活动来冲淡压抑紧张的情绪,化解烦恼的过程。

19、去个性化(02 04 10):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的概念最初是由费斯廷格提出的。所谓去个性化,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