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

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

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

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

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

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

如罗森塔尔实验7、角色冲突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

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应(“内隐的反应”即心理,“外显的反应”即行为)。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1、人的社会化 2、自我 3、社会认知 4、社会态度(二)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三)群体心理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一般分为一般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又分为公开参与观察法和隐蔽参与观察法。

2.实验法: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

3.调查法:调查法分为访谈法和问卷法。

调查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

调查法的缺点主要在于准确性较弱,被调查者的回答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尤其是使用问卷调查时,这个缺点更为明显。

4.档案研究法:提示:在学习每种研究方法时,除了要明白概念之外,还应该明白每一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采用的是多元化的思路,即根据研究的问题采用适合的方法。

四、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时间和标志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由此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所以,1908年常被认作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P23)再社会化: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P26)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考试题型1、填空题(10分)2、名词解释(20分)【人格、刻板印象、曝光效应”】3、理论解释(20分)【社会交换、自我解释、社会渗透理论、爱情三角立论】4、简答题(30分)5、应用分析(20分)本学期一共学了六章(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十三章),其中有四章要重点复习,即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第一章导论社会心理学学科特点社会心理学概念:指研究在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有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的科学学科。

第三章人际关系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研究状况(P43)人际关系的概念: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

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P44-45)【注意中西方人际关系的“本位”区别,“关系取向”区别】二、人际关系的维度与模式(P46)(一)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情感上的“亲疏“、地位上的“尊卑”费孝通“差序格局”概念:以自己为中心,把他人按亲疏远近分为几个同心圆圈,与自己越亲近的,处于中心越贴近的小圆圈内。

即人们会以不同的交往法则来对待属于不同圈层的人,跟中心越接近的,对他们越好。

(详见P46)(二)费斯克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共享、权威排序、对应互惠、市场定价。

(P47)(三)交换关系和共享关系克拉克、米尔斯前者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与对等;后者关心对方的幸福,讲究需求法则,而不期望对方做出对等的回报。

【图】(详见课本)(P49)四、虚拟社区中的人际关系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匿名性、单面性、浅层型、随意性、自主性、广泛性。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人际吸引(P50)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相貌、正面的交往、相似性与互补性。

(详见课本P50-51)(P51)曝光效应:熟悉本身可以增进喜欢,与我们接触及交往越频繁的人,越容易成为我们的朋友。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篇:《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9级北京(燃气)班社会学专业《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主持人林梅(以下注有※的内容需要学员重点掌握,其它为一般了解)第一讲社会心理学概述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二)国外学者的经典规定(三)作为社会行为研究的社会心理学二、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一)社会行为的涵义和特点※(二)社会行为的制约因素三、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社会心理学是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二)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一)研究取向的形成与综合(二)各研究取向的基本特点※(三)几种主要研究取向的比较※思考题:1、试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P1-112、试辨析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异同。

P113、试比较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的特点和差异。

P27-32第二讲社会心理学的由来与发展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一)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互渗透(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三)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四)普列汉诺夫与马克思主义传统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一)奥尔波特与心理学取向的实验(二)米德的社会学传统(三)文化人类学的冲击(四)战时及战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四、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一)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二)美国以外的社会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在中国(四)本土化:一种普遍性的学术运动(五)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思考题:1、试述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理论来源。

P39-412、试述20世纪20-40年代由文化人类学家完成的几项经典跨文化比较研究。

P50-523、二战时期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之间主要有哪些研究发现?P524、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57-63第三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一)科学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术语二、社会心理学的观察法与实验法(一)观察法(二)实验法(三)实验法的功与过三、社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法(一)典型调查与个案调查(二)抽样调查(三)调查研究法的特点四、社会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法(一)跨文化研究法的意义(二)跨文化研究法的具体运用※(三)文献档案法与跨文化档案的建立五、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一)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二)实验研究中的倾向性问题(三)价值中立:可行与不可行思考题:1、试述社会心理学中不同研究取向常用的几种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
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我们的意义, 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二)、印象形成中信息整合的法则

1.平均法则

2.叠加法则
3.加权平均法则

(三)、社会知觉的偏差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2积极性偏差 3晕轮效应 4证实偏差(预言自动实现效应) 5后视偏差
3、看看细分群体心理 从众、依从、服从,群体中的相 互作用,合作与竞争,社会认同
重点三、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
发展

孕育时期(哲学思辨期)(社会哲学阶段)
(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形成时期(经验描绘期)(社会经验阶段)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确立时期(实证分析期)(社会分析阶段)
(20世纪初 ~ )
面就行
1、自我认识: 自我概念的认知成分。是自我概念的首要成分, 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又包括自我感觉、 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区分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知,自我评 价是在这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

2、自我体验 自我概念在情感方面的表现。也就是主观的 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比如,自尊心、自信心就是自我体验的 具体内容。
事件图式(脚本)
剧本(Script):指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图式,尤其 是指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
二、 印象及印象形成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
印象(impression) 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 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 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 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期末考试题型说明:一、选择题:15题*2分=30分二、名词解释:6题*3分=18分三、简答:4题*8分=32分四、论述题:1题*20分=20分《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1、民族是最大范畴的群体。

2、社会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欧洲的群体心理研究。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1871—1938)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3、亚洲社会心理学会成立于1988年,每四年举办一次大型学术研讨会。

第一次是在韩国召开的,第二次在日本,第三次在中国台北由杨国枢主持召开。

4、社会心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大众心理和民族心理,四者之间的关联,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轮廓。

5、社会心理与社会文明是分不开的,文明是社会心理的内核.6、关于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社会心理的作用,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一是影响社会心理状态,二是影响心理沟通和心理表达的程度。

7、社会心理8、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9、群体心理10、大众心理11、民族心理12、请通过某些社会问题,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善"的理念对于社会心理生活的重要性.第二章研究方法1、乔根森主张,具有下面特征者都是参与观察者:⑴开放式的;⑵研究者作为被观察团体的成员之一;⑶个案的深度访谈;⑷直接观察。

2、戈尔德(Gold)把参与的程序分为四种:⑴完全参与者;⑵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⑶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⑷完全的观察者。

3、期待效应4、随机抽样5、定量研究: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6、访谈的类型:⑴无结构访谈;⑵结论化访谈。

7、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哪些特点?㈠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㈡无关变量不易控制;㈢期待效应;㈣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8、问卷调查中题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⑴理解性原则;⑵准确性原则;⑶客观性原则;⑷选项排他性原则。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态度:态度是以情感、行为和认知为基础,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

登门槛效应☐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

内隐认知:受人们意识不到的、自动启动的评价所控制的判断和决策。

自我概念:我们所拥有的关于我们是谁的有组织的一组观念和情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行为、能力、态度、价值观等所有关于“我”的知觉、情感和评价。

自我妨碍:人们为自己制造障碍和借口,以便在表现不佳时避免自责的策略。

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侵犯行为:指那些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语言行为。

群体规范:为了保证群体目标的实现,群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要求群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

从众:个体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简述认知失调理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变态度与行为。

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比如做了一些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

人们最常用的方法是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而解决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

简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沟通者沟通内容沟通对象个性因素人们在印象形成中使用的非言语线索有哪些♦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肢体语言♦社会距离简述自我概念如何形成社会化他人的反馈自我知觉标签激起情景的区别性社会比较社会认同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异简述自我知觉理论☐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处于不确定或模棱两可状态时,我们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改变行为发生时的情境,来推论自己的态度和感受。

只有在不确定自己的感受如何时,我们才会从自己的行为来推论感受人们会判断自己的行为是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感受还是受到了情境的影响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接近性☐相似性☐外表吸引力简述社会交换理论的内容人们对人际关系的感受取决于他们对这段关系的收益和成本的知觉,他们对应得到何种关系的知觉以及从他人那里得到一段更好关系的可能性的知觉。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整理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整理

.复习纲要中的红色为重重点,大概占50分左右;绿色部分为一般重点,大概占30分左右,期末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5个,共20分)、填空(14个,占14分)、判断对错(7题,占14分)、简答(4题,占28分)、论述(2题,占24分)社会心理学复习纲要第一讲社会心理学导论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心理学+ 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吴江霖)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一)观察法1.观察:对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观察。

2.分类:一般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在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观察和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进入被观察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成为其中一员,在自然的状态下观察其活动和表现。

公开参与观察法与隐蔽参与观察法3.观察技术的发展:微型摄像机、卫星摄影技术4.注意点:一要连续性观察二要轮换性观察三要隐蔽性观察(二)实验法对于所研究的情景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尽可能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三)调查法访问法问卷法3.注意点:a.要防止暗示和引起被试的防御 b.抽样:样本要有代表性(四)个案研究法:1.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五)跨文化研究法进行文化比较分析四、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一)偏向问题1.研究者的偏向a.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待会影响被试的表b.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c.克服方法:双盲法实验条件同一化和标准化2.被试者的偏向:要求的特征、对评价的担心被观察者效应解决方法:不暴露被试身份,尽量保持实验情景的自然,不要求被试合作的前提下测量被试的反应(二)伦理问题1.三个伦理问题:a.个人隐私的侵犯要 b.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知情同意,事后告知 c.实验性痛苦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经验论时期):⏹19世纪下半叶到1920年以前:社会经验论描述性的⏹1.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2.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1920年以后:社会分析论⏹特征:从描述到实证;从定性到定量;从理论到应用;从宏观到微观⏹奥尔波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其1924年出版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被公认为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把对社会的宏观研究缩小到微观研究,把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

社会心理学期末要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要点

第一章概要:导论一、社会心理学是什么(一)涵义:重要问题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重要问题(态度与信念,从众与独立,爱与恨)1、我们的社交生活在多大程度上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社会行为不仅取决于客观情境,还有我们如何主观建构)2、如果要求你听命行事,你会以残忍的方式行动吗3、助人还是助己(二)重要观点1、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我们的想法不同,我们归因,如何构建自己(对自己的信念)2、我们的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有些时候很危险双重加工:思维、记忆、态度同时在有意识有意图和无意识自动的水平上进行;直觉的力量强大但有时危险(驾车时想到911,认为飞机更不安全而长距离驾车);对自己的直觉也常出错(太相信自己的记忆力,错误预测感觉。

拒绝承认影响;直觉有利有害,在准确性重要的情境最好批判性思维)3、社会影响塑造行为我们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有时某社会情境的影响力会引发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态度的举动。

(纳粹的影响,对伊拉克战争态度的差异,不同地区对美的定义)4、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5、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性行为6、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领域中二、社会心理学的定位(一)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与社会学:社会学研究团体(大的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特定时间对他人看法,互相影响和关系,团体个体互相的影响)2、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尤其关注社会因素,共同的人性,人格关注个体内部功能及个体间差异3、解释的不同层面(互补,不同视角,非冲突)(二)与人类价值观1、价值观直接影响心理学的方式选择研究课题时(历史时期的兴起主题不同,折射社会历史的镜子)2、价值观间接影响心理学的方式科学的主观性隐含价值观的心理概念:看上去在陈述实际上在做价值判断:提供的建议反映指导者自己的价值观(育儿专家,心理学家)隐含的价值观深入心理学研究取向,语言中有暗含(福利或救济)是与应该间无通途(从是什么转到应该是什么的陈述中我们已纳入价值观)(三)事后聪明式偏见:结果在事实知晓之后变得明显起来,感到自己早就知道三、社会心理学如何展开研究(一)假设的形成与检验1、想法和发现构建成理论(一套原则的整合),总结提炼出可验证的出预测原则(假设),据此对理论加以证实、修改以产生新的研究,并应用于实践2、评价好的理论的标准a能对大范围观察结果进行有效总结b.对我们如何证明或修改理论、进行新的探索、指出可能的应用方向做出清晰预测(二)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1、优势:发生在真实场景中,通常在自然场景中包含十分重要的变量;劣势:对于因果关系的解释十分模糊2、相关对因果可以预测但不能推论改变一个变量将导致另一变量的改变(社会地位和健康,自尊和学业成绩)3、调查研究随机取样:获取代表性样本,评估调查时的四个造成偏差的潜在因素:不具代表性的样本;问题的顺序;答案选项的编制;问题的措辞(禁止和不允许,福利和救济)(三)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1、控制:变量的操纵一次改变一个或两个因素(因变量),以期发现这些因素单独或联合作用,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其他因素尽量不变2、随机分配:重要的平衡仪创造同质组,消除其他可能的相关因素(如教育水平。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1.社会认知-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印象变化和印象管理。

-人类的认知偏差:知觉的参差、幻觉、偏见等。

-影响认知的因素:认知支持,自尊、情绪、信息接受等。

2.社会认知作用-自我概念: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知觉的形成和作用。

-社会认知的作用:自我确认和自我增强。

-自我效能感:对自身能力的信任和确定。

3.人际互动与沟通-人际关系:人际接触、亲密关系和群体行为等。

-非言语沟通:言语之外的信息传递,例如姿势、面部表情等。

-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个体差异、情感表达和信任等。

4.社会影响与合规行为-社会影响:社会规范、启发法和权威性等对个体的影响。

-合规行为:顺从、因循和服从等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

-社会支援: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本对个体的影响。

5.群体行为与社会认同-群体行为:奥斯曼尼著名的“集体心理”,群体决策和群体动力学。

-社会认同: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身份的认同。

6.人类攻击与合作行为-侵略行为:进化心理学解释和文化因素对侵略行为的影响。

-合作行为:共享资源、互助合作等社会行为。

7.群体决策与领导力-小组决策:小组决策的优劣和小组决策优化的策略。

-领导力:领导行为和领导特质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8.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实验设计、实验条件和实验过程。

-观察研究: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的区别和方法。

-问卷调查:问卷设计、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

这些都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复习时可以结合课堂笔记和教材进行系统复习。

另外,还建议查阅相关文献和学术资源,加深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环境与人格一、文化类型与人格特质特质是一种稳定的、长久的倾向性、它可以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来。

特质对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

自我概念:一、弗洛伊德的理论:1、基本假设:精神决定论(≠决定论)没有什么事情是偶然或者碰巧发生的,每一个心理事件的发生,都由一些先前事件决定2、潜意识论无意识有两重含义:一是描述性的、潜伏的无法被觉察;二是无意识的领域Eg:记不住他人的名字:想不起来→无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想起来→意识Ps:一定程度上潜意识可以转化为意识潜意识→前意识建投意识意识不过是无意识过程的产物,无意识的精神活动远比意识的精神活动更为重要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而不是意识现象。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心理本能欲望构成了人一切行为的驱动力,在意识的心理和行为的背后潜藏着无意识的动机Eg:为什么想学习却上课不能认真听讲,学不好;为什么想睡觉却睡不着。

这是因为意识里虽然想学习想睡觉,但潜意识却不想。

Ps: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想法和行为(意识)与潜意识不一定冲突,有时候和谐一致,有时候冲突。

3、精神分析的方法(1)、自由联想法:患者处于全身心放松的状态,说出心中脑中的观点或者情感(2)、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对正常人的小失误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潜意识愿望(小失误主要包括口误、笔误、疏忽等)Ps:意识中的想法与做法与潜意识并不冲突(3)、梦的解析法梦是一种潜意识现象,潜意识愿望经过包装后象征性的满足,分为显梦(真实体验)与隐梦(梦的真正意义)梦的形成或是隐梦到显梦的伪装的过程→梦的工作需要一、需要、内驱力和动机的概念1、需要是机体内部的一种缺乏或者不平衡的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者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

缺乏或不平衡包括生理和心理需要有紧张性和对象性紧张性,指当某种需要产生后,总会形成一种紧张感与不适感,比如烦躁,焦虑等Eg:上午最后一节课快下课的时候同学都听不进去课对象性,指向满足特定需求的特定对象2、内驱力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有时候把需要的紧张性叫做内驱力3、动机动机是行为的动力,指引起和维持有机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原因,为个体的行为提出方向和目标动机分类:根据动机和活动的关系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活动本身为目的(内部动机)还是活动为手段(外部动机)Eg:自己喜欢写作因此每天去写日记这是内部动机问题:需要、内驱力和动机之间的关系:层层递进的关系Eg:当我们对食物的需要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饥饿感的内驱力,进而促使我们形成强烈的寻找食物的动机二、需要和动机的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级的,按照重要性和层级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分为五个等级低层次的需要获得适当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并寻求满足2、自我决定论该理论认为,内部动机是个人身心健康的源泉只有在支持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要的社会环境中,个体才会发展出内部动机,从而体验活动和幸福感,并实现其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措施基本的三种心理需要:胜任,知觉自己有能力完成所从事的行为的需要自主,知觉自己是自身行为决者的需要关系,归属及与他人产生联系的需要3、小零碎动机具有指向性和强度动机使行为指向某种目标,目标是行为要达到的状态动机比目标更基本、内在和隐蔽强度和需要程度有关,需要程度越迫切,动机越强叶克斯-多得森定律:动机强度和行为效率之间呈倒U曲线一、动机来源1、本能论的解释达尔文:本能是人的感情、欲望和意愿的基本来源弗洛伊德: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驱力本能的四个特点:(1)、本能的根源性,即任何本能均来源于人体内部的需要或冲动,并将贮存在体内的能量释放出来(2)、本能的目的性,即消除某种本能刺激的根源,以满足体内的需要状态Eg:本能想睡觉的刺激,我们去睡觉了,这样就能够满足本能(3)、本能的对象性,即本能行为达到目的所利用的对象以及所采取的手段(4)、本能的动力性,即本能总是具有某种数量和强度的力,其大小由本能拥有的心理能量的多少来决定早期弗洛伊德主张人有两种本能:一是自我本能,即自卫本能,指有助于个体自我保存的原始性冲动,如饥饿、呼吸、排泄、口渴等二是性本能,即生殖本能,指与性欲和种族繁衍相联系的冲动后来经过修改又提出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它表现为生存的、发展的和爱欲的一种本能力量,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自身中的一种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力二是死的本能,表现为生命发展的另一种对立力量,它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破坏性、攻击性、自毁性的驱力洛伦兹提出理论:本能是指“在很大程度上由种系关系发生进化的神经机制所决定的行为”印刻,生物在某些特定的生命阶段所形成的特定的反应模式身心发展的关键期2、强化的解释强化导向的理论,早期有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华生的行为主义,桑代的刺激-反应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主义,多啦德和米勒的模仿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化,指任何能够增加反应频率的过程,与惩罚性相对应正强化,施加带来的行为频率增加负强化,撤销带来的行为频率增加侵犯一、侵犯行为的定义: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动,这种伤害行为可以是实际造成伤害的行动或语言,也可以是旨在伤害而未能实现的行为Ps:侵害/犯行为不等于伤害行为(有时的伤害行为并不是侵害行为,有的伤害行为是社会规范所允许的eg:1、父母管教孩子,其实是社会规范所允许的;2、死刑,限制人身自由等,都是人身伤害,但社会允许)(一)、侵犯行为简称侵犯,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动(二)、侵犯行为的分类1、从侵犯的方式上看,侵犯可以分为言语侵犯(谩骂等)和动作侵犯(殴打等)2、从侵犯的动机上看,侵犯可以分为报复性侵犯(侵犯就是因为想要侵犯)和工具性侵犯(为了某种目的而侵犯,例如杀妻骗保)(三)、侵犯的普遍性——每个世纪都有侵犯行为(四)、侵犯的稳定性侵犯行为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早年的侵犯性与后来的侵犯行为有普遍联系赫伊斯曼对600多名被试者进行历时22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8岁时的侵犯性记录能够很好地预示他们成年以后(30)的侵犯性行为一、侵犯行为的解释侵犯的本能理论侵犯是一种本能,是由遗传获得的,而非习得的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死本能是一种对内自我破坏的倾向。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笔记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笔记

一.名词解释1.观察学习属于社会心理学学习行为的三大机制之一,观察学习也叫模仿,人们仅通过观察他人或者模仿榜样,就可以学习某种态度和行为,在观察学习中,环境中的他人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2.强化属于社会学习理论的三大机制之一,人们学习表现某个行为是因为随后会有一个令人愉快的,或者可以满足其某种需要的东西出现,这是一种正强化;而人们避免表现出某种行为是因为随后会有一个不愉快的结果出现,这是一种负强化。

3.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有重要意义,有一定困难、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优异成绩,并能超过他人。

在两个人智商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成功的可能性要高一些。

4.角色规范群体中每一角色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在个体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角色规范与个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紧密相关,并成为调节行为的重要控制器。

角色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中介和具体化。

5.自我归因偏差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人们往往将行为归因与态度或人格等内在特质,而忽视引起行为的外部情景因素(内归因)当归因者对自己的行为归因时,往往倾向于将肯定的结果归因于内部原因,而将否定的结果归因于外部原因(自我服务的归因偏差)6. 登门槛效应登门槛技术也叫登门拜访,指一个一旦接受他人的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从而彻底改变态度。

7. 去个性化是指群体中的人们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通常的所谓个性感,并进而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

研究表明,在群体的庇护下,一旦人们处于去个性化状态,就会表现出无自知性、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低等情况。

8. 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指社会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竞相效仿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

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状况的综合反映,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

社会心理学考试复习要点

社会心理学考试复习要点

社会心理学考试复习要点1、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ur):指由社会团体因素导致的并非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

社会行为不仅包括了流行、社会动荡、选举、生产管理、政府决策等宏观行为,也包括人际交往、助人、吸引和排斥等微观行为。

(课本第2页)2、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将关于人类行为的经济模式和斯金纳条件反射的观念集合起来,试图证明,稳定的社会规范能够作为个体利益的结果产生。

创始人是霍曼斯。

(课本第31页)3、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指的是存在个人无意识深处的更深广、更隐晦、年代更久远的东西,它不是源于个人获得物,而是源于遗传的一般心理功能的潜能,即源于遗传的大脑的结构,它是个体按照其祖先当时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的先在的决定因素。

由卡尔.荣格提出(课本第36页)4、自我意识(sel f–consciousness):是个人对自己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不仅包括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识,还应包括伴随自我认识产生的情感体验以及自我控制。

(课本第64页)5、获得自我认识的途径(课本69~74页):1)、通过他人认识自己:①社会比较:把我们自己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来得出关于自己特点的认识;②其他人的评价:表现为别人对自己清晰的反馈2)、通过观察我们自己的行为来认识自己:自我知觉理论:①态度的自我知觉;②情绪的自我知觉;③内部动机和过度合理化效应3)、通过内省认识自己:内省指个体往深处探索,直接检视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动机的过程。

6、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课本第129~137页):⑴、信息来源:①可信度:专业性、可靠性,可信度与睡眠者效应②喜爱性:一个说服者是否收到说服对象的喜欢与能否引起态度改变也有一定联系,比如外表和相似性⑵沟通过程:①差距;②恐惧唤醒;③单面船舶与双面传播;④修辞性疑问⑶说服对象:①自我卷入:事件卷入、反应卷入、承诺;②免疫:支持性防御和免疫性防御;③人格因素:自尊、智能、认知需求;④性别差异与年龄⑷情境:①预先警告:立场预警、意图预警;②分心:可以用认知反应的观点来解释;③心境;④信息重复7、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特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讲绪论第二讲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三讲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第四讲社会化✧第五讲社会认知✧第六讲社会动机✧第七讲社会态度✧第八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九讲群体心理第一讲绪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包括内隐与外显两个方面),简言之,它研究人的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

基本特点:⒈社会心理学都应以包括内隐过程和外部事件在内的人对社会刺激的全部反应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⒉反应的主体不仅是生活于群体中的个人,而且包括由这些个人组成的大小不等的群体。

⒊个人或群体的反应受到各种社会、文化、人格及生物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三个研究取向(重点)心理学取向:以个体研究为基本,侧重研究社会刺激和社会情境中个人行为的研究。

社会学取向:————群体:目的、互动、数量文化人类学取向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也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重点)一、社会心理学的历史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兰德在《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一书中提出,可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大阶段。

1.社会哲学阶段(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西欧思辨哲学:古代希腊-19世纪上半叶人性的争论(一)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善人性虽然不能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贡献:人性及人的行为由社会环境决定如果善不是由于本性就是善的,岂不是由于教育而成的么?——苏格拉底柏拉图在《理想国》主张设计一种社会,使孩子能由适当的教育加以塑造。

康德、歌德和卢梭:人具有潜在的善性,使人趋向邪恶的是邪恶的社会;因此,改变人性的前提在于改变社会。

(二)亚里士多德:人性恶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

(完整word版)社会心理学讲义重点整理347应用心理学

(完整word版)社会心理学讲义重点整理347应用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讲义重点题目整理
一、3星级重点
1.社会知觉偏差的种类及原因
2.列举4种主要的归因理论
3.简述有关从众的2种经典研究
4.简述从众的原因
5.简述影响从众的因素
6.简述服从的经典实验研究
7.简述服从的原因
8.简述影响服从的因素
9.简述2种态度转变理论
10.简述社会助长种类及原因
11.简述社会懈怠及原因
12.简述去个性化及原因
13.简述偏见产生的原因
14.简述偏见消除方法
15.简述侵犯行为、3种理论解释、影响因素、控制和预防及减少方法
16.简述影响利他行为与助人行为的因素
17.简述冲突解决策略
二、2星级重点
1.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2.简述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3.简述群体思维及其产生的先决条件、可能原因
4.简述群体极化及产生原因
5.简述挫折-攻击理论
6.简述爱情及爱情三元论
三、1星级重点
1.学习理论
2.角色理论
3.社会化含义
4.社会化心理机制
5.印象管理
6.自我概念的功能
7.詹姆斯的自我理论
8.自我图式理论
9.自我差异理论
10.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自我概念
11.简述4种归因偏差
12.说服中心和外周路径模型
13.说服效果的影响因素
14.助人行为的培养
15.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16.人际吸引影响因素
17.囚徒困境
18.人际关系原则
19.产生冲突的原因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

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

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

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

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

如罗森塔尔实验7、角色冲突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

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

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度的选择性。

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

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注意也是选择,它本身反映着某种需要倾向。

比如在我们选择恋人时,某些与我们观念中理想的情人形象相接近的那些异性,尤其会吸引我们的注意。

与注意不同,抉择是理性的决策。

而注意的选择是自发的,非理性的。

我们究竟决定选择谁作为交往对象,并与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要经过自觉的选择过程。

只有那些在我们的价值观念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我们才会选作交往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对象。

初步沟通是我们在选定一定的交往对象之后,试图与这一对象建立某种联系的实际行动。

目的是对别人获得一个最初步的了解,以便使自己知道是否可以与对方有更进一步的交往,从而使彼此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明确的定向。

由于初步沟通实际上是试图建立更深刻关系的尝试,因此,尽管我们所暴露的有关自我的信息是最表面的,但我们都希望在初步沟通过程中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便使以后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积极的定向。

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其时间跨度随不同的情况而不同。

邂逅相遇而相见恨晚的人,定向阶段会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完成。

而对于可能有经常的接触机会而彼此又都有较强的自我防卫倾向的人,这一阶段要经过长时间沟通才能完成。

(二)情感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彼此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

在这一阶段,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双方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增加。

但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话题仍避免触及别人私密性的领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根本的方面。

尽管在这一阶段人们在双方关系上已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双方的交往模式仍与定向阶段相类似,具有很大的正式交往特征,彼此还都仍然注意自己表现的规范性。

(三)感情交流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到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

此时双方在人际关系安全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谈话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

在这一阶段,双方的表现已经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正式交往模式的压力已经趋于消失。

此时,人们会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四)稳定交往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广泛深刻。

此时,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

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情感层次的友谊关系。

许多人同别人的关系并没有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是仅仅在第三阶段的同一水平上简单重复。

2: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界定简单地说,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是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具体来讲,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社会化的基本特征第一,社会强制性;第二,主观能动性;第三,终生持续性3:社会化的基本途径1、社会教化社会教化是指广义的教育。

社会教化可分为两大类:(1)有系统的、正规的教育(2)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4:个人内化:个人内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

个体内化的社会心理机制包括:(1)观察学习(2)认知加工这是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加工,将现实世界内化为自身的认知体系的过程。

(3)角色扮演个体通过角色扮演了解社会对该角色的期望,并形成与此期望相一致的行为模式。

(4)主观认同这是个体主观上认可、赞同、接受某一个体或群体,并在行为模式上向其看齐的过程。

(5)自我强化自我奖赏是指当个体在某项活动中达到预定的目标时,给自己以报酬,否则就进行自我惩罚,从而促使自己继续努力或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

5: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熟悉与近邻,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中等交往频率时,彼此喜欢程度较高。

2)相似性,包括信念价值观人格特征,兴趣爱好,社会背景地位,年龄经验等。

3)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有需要、社会角色、人格特征的互补。

4)外貌,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优秀品质。

5)才能,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会增加他们的吸引力。

才能是社会比较的压力。

6)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真诚。

6:服从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叫作服从影响因素:因素之一:命令者的权威性;因素之二:个体的道德水平;因素之三:诱骗入门的策略;因素之四:权威的靠近程度;因素之五:受害者的靠近程度。

7:影响社会化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1)社会文化:不同的文化因素对个体的社会化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原因在于:第一,儿童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第二,儿童对家庭的生理和心理依赖最强。

第三,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是人最早建立的社会关系,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交往对象。

许多研究表明,在婴儿获得生物需求和情感需求的瞬间,便与他人建立了最初的交往关系,并且迈出了社会化进程的第一步。

(3)学校: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成员系统传授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社会规范的专门机构。

学校也是儿童由家庭为重心的生活转向社会生活的过渡机构。

儿童在学校首次接受与他人比较的系统评价。

(4)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指处于某一年龄阶段或年龄组的人组成的人群集合体。

同辈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同辈群体具有平等性和自发性。

◆同辈群体认同感很强。

◆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和独特的亚文化。

◆同辈群体的社会化是非强制的。

(5)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是以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为工具,面向大众的信息沟通方式。

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地向人们提供有关社会事件和社会变革的信息,还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角色模式、角色评价、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对个体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6)计算机网络8:、从众的原因(1)信息性社会影响:渴望获得正确信息人们有确认真实情况的需要,当自己不能确定什么是正确的观点和行为方式时,往往以他人的行为作为信息来源,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情境模糊不清是信息性社会影响发挥作用的关键变量。

(2)规范性社会影响:渴望被接受和喜欢人们有渴望被接受和喜欢的需要。

当人们为了获得社会接纳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其符合群体的规范和标准时,规范性影响便起了作用。

由规范原因引发的从众行为,是为了不引人注目,不被嘲笑,不至于陷入困境或遭到排斥,因为群体成员一般都讨厌偏离者。

从众的影响因素(1)个体的特点性别:早期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从众。

后期研究发现,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年龄:儿童和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从众个性特征:能力和自信心强的人较少从众;有较高赞许需要的人、性格软弱的人容易从众。

知识经验:人们对刺激对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不容易从众。

(2)群体的特点群体的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个体从众的可能性随群体规模的增大而上升。

但超过这个范围,群体规模的影响不明显。

群体的一致性: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愈高,个体面临的群体压力也越大,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群体的凝聚力:凝聚力越大,对个体的吸引力越强,个体越容易从众。

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

(3)任务的特点模糊的、困难的任务与清晰的、容易的任务相比,人们在完成前者时表现出更多的从众行为。

在无关紧要、非原则性的问题上,人们更容易从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