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的基本方法 (2)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文言文断句技巧(一)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
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
此外,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体裁、语言风格等。
如需加标点,则标点的使用、书写要规范。
在平时学习时,应该加强诵读训练,增强语感。
【方法引导】一、读文段,通文意——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具体来说,就是走“四步路”:(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
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给以推断。
【例】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这样,我们对上文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
本文是讲湖阳公主新寡,帝为他物色丈夫之事。
主要分两层:一是“微观”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
文言文断句方法(二)
文言文断句方法(二)文言文断句方法(二)一、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原则,是要读懂文义。
在这里,句读的正确与文义的通畅相为表里。
文义弄懂了,句读自然无误;句读无误,文义自然通畅。
请看下文:例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节选自《学记》)这一段的正确断句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对第一句,有同学这样断: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然从语感上看,这样读也很上口,但是,从文义上却讲不通。
因此,断句,首先要考虑的是文义的通畅。
二、利用标志性的语气助词判定句读。
文言文中,有很多语气助词,用在句首(称为发语词)或句尾(称为句尾助词)。
充分利用这些语助,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准确地为文章断句。
先说用在句首的,有些是引起议论的。
常见的有:夫(f )、且、且夫、盖等。
例如: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②且庸人尚羞之。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④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也有些词,同样用在句首,是表明前后句关系的,如:于是、故(故而、是故、以故)、然、因、而等。
例如:①于是余有叹焉。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④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禅”。
⑤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⑥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⑦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其可怪也欤!此外,一些表示语气的助词也常常用在句首。
如:其、岂(岂独)、等。
例如: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③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放在句尾的词就更多了。
一般都是助词。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用)
练一练: 孔子曰 ∕ 益者三乐 ∕ 损者三乐 ∕ 乐节 礼乐 ∕ 乐道人之善 ∕ 乐多贤友 ∕ 益矣 ∕ 乐 骄乐 ∕ 乐佚游 ∕ 乐宴乐 ∕ 损矣。(《论 语 • 卷八》)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 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 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 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 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木/响遏行云.
6、看对话,定句读 文言文中,有一些对话的标志,如: “曰”、“云”、“言”等,在它们后 面一般都要断开。注意两点: 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 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 的。
练一练: 或谓郊岛谁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 以其诗知之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 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 尝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 耳(郊,孟郊。岛,贾岛)
这句的毛病在于把句中表提顿的 “也”误为现代汉语中得副词“也” 了。错断之后,“也固先乎吾”如果 还勉强说的过去的话,“也亦先乎吾” 就根本讲不通了
• 总结
• • • • • 读懂大意 抓住标志 借助名词(人名、官名、地名等)、动词 借助虚词、借助对话 掌握文言句式特点(多短句,多对称句, 特殊句式)、 • 抓住排比、反复、顶真等修辞句 • 结合语境 • 检测结果
4、常见的句式和固定结构已成为断句的显 性标志,我们可以据此来断句。 常用典型句式有: 判断句式:“„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之有、 安„„哉(也)、孰与„„、岂„„哉、奈 何„„等。 固定结构:如„„何,奈„„何, 若„„何,得无„„乎,无乃„„乎, 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练一练: 刻削之道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 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 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韩非子﹒说林下》 明确: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 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 败矣。
古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古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一、基本原则
古文断句的基本原则是按照古文的句法结构来断句,即按照古文的语法规则,将句子划分成若干个句子单位,以此确定每句的起止。
二、基本方法
1、按句式结构断句
古文的句式结构一般分为“主干式”和“修饰式”两种,即在句子中主干部分和修饰部分的结构组合。
古文中的主干句子多为按照主谓宾结构,即所谓中国古代的主陈定结构,而修饰句多为表示动作、举例的副词句。
主干句是句子的主体,而修饰句是句子的附属部分,在断句时,可以按照主干句与修饰句之间的关系来断句,如果该句是主干句,则把一个句子中的主谓宾结构断开,如果是修饰句,则断开句子中的副词句来断句。
2、按习惯表达方式断句
古文在表达上有自己的一些习惯用法,如把两句并列,一起表达,在断句时,也可以根据这种习惯用法进行断句。
古文中的断句也有若干特定的表达方式,比如用“是以”、“致”、“若”等表达,在断句时,要把这些表达作为断句的标志,分开前后句的起止。
- 1 -。
初中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初中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学好文言文要从基础抓起,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检查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正确断句总的原则是:首先要反复通读全文,弄清全篇的文意。
其次在断句过程中要做到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对不易断开的字、句,要仔细推敲原文前后的含义、分析难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再定出每一句中的标点符号。
初中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下面介绍几种文言文断句的常用方法:1.从各类虚词在句中的作用、用法找出断句的规律(一)发语词和句首语气词等后面大多可断句。
如:夫、今夫、盖、唯、且夫、哉、者等等。
(二)感叹词等后面大多可断句。
如:呜呼、嗟夫、噫、噫嘻、悲夫等等。
(三)语气词后面大多可以断句。
如:也、矣、乎、哉、与(欤)耳(尔),邪(耶),焉等等。
(四)关联词除“以、而、且、与”等外,其余如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五)表对话的字眼,如“曰”,“云”,“言”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顿开。
(六)“之”字出现在句中较多,有时也出现在句尾,要仔细琢磨文意,不能轻率处理。
(七)“于”、“以”作为介词时,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与后面的词或词组组成介词结构后才能充当句子成分,因此“于”、“以”后不能断句。
2.用语法知识来断句语句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语法就是组词造句的规则。
不通语法,自然也容易弄错句断。
文言文的语法有其独特的体系,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断句时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等现象,还要留心文言文的句式规则,这些句式一般都有明显标志,掌握它们可帮助我们断句。
这种断句的方法称之为“语法定夺法”。
一般说来,多数句子是以动作为谓语的,活用作名词的动词是极少数,而谓语往往是构成句子的核心。
在动词前面跟动词发生意义、结构关系的名词、名词性词组、代词可能是主语;在动词后面跟动词发生意义、结构关系的词、词组不是宾语就是补语。
古文课程中的断句基本方法
古文课程中的断句基本方法
古文课程的研究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断句作为古文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介绍古文课程中的断句基本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此项技能。
断句的作用
断句是指在古文阅读中对长句进行分割,以便于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思。
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而古文中的长句结构相对复杂,因此掌握断句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
断句方法
1. 根据句子成分断句
句子结构是指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句子成分来断句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
在具体操作时,需先了解各种成分的特点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如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
然后通过
观察句子中的关键词,判断各成分的位置和作用,从而确定断句位置。
2. 根据意群断句
意群是指句子中意义完整,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词组或短语。
通过识别句子中的意群,可以帮助确定断句位置。
具体方法为,先
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或重点词汇,然后通过划分意群来确定断句的
位置。
3. 根据标点断句
标点是句子中用于分隔不同成分和意群的符号,根据标点来断
句可以帮助确定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在具体操作时,需先了解各种
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在阅读句子时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作用,根据标点符号来断句。
总结
以上就是古文课程中的断句基本方法,包括根据句子成分、意
群和标点来断句。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灵活运用。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相信学生们会更好地掌握古文阅读
中的断句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文言文断句的具体方法
文言文断句具体方法一、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1)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
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2)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3)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2、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3、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4、(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
断句基本方法范文
断句基本方法范文
断句是指将一篇文章或一句话按照逻辑和语义的规律进行划分和分隔。
基本的断句方法如下:
1.根据标点符号:遇到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时,通常可以
在其后进行断句。
2.根据词语衔接:在词语之间进行断句,使得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更加
清晰。
例如,短语之间、句子成分之间、并列词语之间等都可以进行断句。
3.根据语法结构:按照语法规则将句子分成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并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断句。
4.根据语气、语调:在文学作品中,根据语气、语调的变化进行断句,以呈现出文章的节奏感和情感色彩。
5.根据修辞手法:根据修辞手法中的短句、长句、排比、倒装等特点
进行断句,以增强文章的修辞效果。
6.根据意义和逻辑:根据句子的意义和逻辑关系进行断句,使得句子
表达更加准确和连贯。
需要注意的是,断句是一种主观判断的行为,不同的人可能会根据自
己的理解和思考来进行断句。
因此,断句的方法并非固定不变的,需要根
据具体情况和需要灵活运用。
文言文断句的5个方法
文言文断句的5个方法1明词性(一)明名词、代词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
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
找出其中的代词,如: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再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 示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分析:上面语段中,人名“管宁”“华歆”反复出现,应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
再根据动词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 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二)明动词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
●示例: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分析: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
▲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苏轼《书〈孟德传〉后》)(三)明虚词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和谦敬副词,“其、盖、凡、诸、唯、盍、夫、则、夫、且夫、若夫、窃、请、敬”等前面可断句。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及练习题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一、断句的思路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文意,因此断句前不要急于答题,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地方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
二、断句的基本方法1.弄通文意,定句读通读全文,明确文章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词翻译出来,以理解文段大意。
例1、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限划8处)春,二月,曹操攻黎阳,与袁谭、袁尚战于城下,谭、尚败走,还邺。
诸将欲乘胜攻之,郭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今权力相侔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操曰:“善!”五月,操还许,留其将贾信屯黎阳。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四》,有删改) 解析:这段文字的断句,限定了划断的数量,目的是防止断碎、断破。
可从人物入手,结合文言重要实词“爱”“适”“侔”“急”“缓”“待”“击”“定”等在语句中的作用,逐一切分。
答案: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今权力相侔/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参考译文:春季,二月,曹操进攻黎阳,与袁谭、袁尚在黎阳城下大战,袁谭、袁尚败走,退回邺城。
曹军各将领想要乘胜攻打邺城,郭嘉说:“袁绍(生前)喜欢这两个儿子,没能决定让谁做继承人。
如今,他们权力相当,各有党羽辅佐。
局势危急,就相互援救;局势稍有缓和,就会争权夺利。
不如向南进攻荆州来等待他们兄弟变乱,变乱发生后,再攻打他们,可以一举平定。
”曹操说:“好!”五月,曹操回到许都,留部将贾信驻守黎阳。
2.察对话,定句读文言文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
文言文中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省略主语。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以此明辨句读。
断句方法小结
断句方法小结断句是将长篇段落划分为若干个短句的过程,是理解和解析文章的基础。
正确的断句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意义明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图。
下面是关于断句方法的小结。
一、断句的基本原则1. 以主谓关系为主要的断句原则。
可以根据谓语动词来界定主谓关系,将句子划分为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
2. 根据语义和逻辑关系进行断句。
可以根据句子中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来划分句子的边界,保证断句后的各部分在意义上是完整和连贯的。
3. 根据标点符号进行断句。
标点符号在断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根据标点符号的使用来划分句子的边界。
二、断句的具体方法1.断句方法一:主谓关系断句法主谓关系断句法是一种基本的断句方法,可以根据句中的谓语动词和主语来确定断句的位置。
例如:"他是一个好学生,喜欢读书。
"可以断为两句:"他是一个好学生。
""喜欢读书。
"2.断句方法二:语义关系断句法根据句子的语义关系来划分句子的边界,使得划分后的句子在意义上是完整和连贯的。
例如:"她喜欢钢琴,爱好音乐,参加了许多音乐比赛。
"可以断为三句:"她喜欢钢琴。
""爱好音乐。
""参加了许多音乐比赛。
"3.断句方法三:标点断句法标点符号在断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根据标点符号的使用来划分句子的边界。
例如:"他很努力,每天学习十个小时;他很聪明,成绩一直很好。
" 可以断为两句:"他很努力,每天学习十个小时。
""他很聪明,成绩一直很好。
"4.断句方法四:省略断句法当句子中出现省略成分时,可以根据上下文的相关信息来进行断句。
例如:"你喜欢吃香蕉,我喜欢吃苹果。
"可以断为两句:"你喜欢吃香蕉。
""我喜欢吃苹果。
"三、断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避免断句过多或过少。
高考英语断句
高考英语断句方法高考英语断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标点符号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如句号、问号、感叹号等)进行断句。
这是最基本的断句方法,适用于大部分情况。
2. 并列连词断句法:当句子中出现并列连词(如and、but、or等)时,可以根据这些连词将句子分为两个或多个部分。
例如:“I like apples and bananas.”可以断为“I like apples.”和“I like bananas.”。
3. 从属连词断句法:当句子中出现从属连词(如because、although、if等)时,可以根据这些连词将句子分为主句和从句。
例如:“Because it is raining, I stay at home.”可以断为“It is raining.”和“I stay at home.”。
4. 介词短语断句法:当句子中出现介词短语时,可以根据这些短语将句子分为不同的部分。
例如:“She is interested in reading books.”可以断为“She is interested in reading.”和“Books are her favorite.”。
5. 分词短语断句法:当句子中出现分词短语时,可以根据这些短语将句子分为不同的部分。
例如:“The boy running in the park is my brother.”可以断为“The boy running in the park.”和“He is my brother.”。
6. 定语从句断句法:当句子中出现定语从句时,可以根据这些从句将句子分为主句和定语从句。
例如:“The book that you recommended is very interesting.”可以断为“The book is very interesting.”和“You recommended it.”。
7. 状语从句断句法:当句子中出现状语从句时,可以根据这些从句将句子分为主句和状语从句。
古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古文断句的基本方法(一)反复通读原文,了解基本内容、层次;先断句,后标点。
(二)抓住谓语句型结构的四种基本断句法:文言文有特殊的现象,主语经常省略和改变,但谓语以及后面的宾语、补语不能随便变化,所以,断句应该首先抓好谓语句型结构。
1.“主——谓”句,在谓语后断句;例:①夫战,勇气也。
②臣等不肖,请辞去。
③王之蔽甚矣。
2.“谓——宾”句,在宾语后断句;例: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②我见相如,必辱之!③琛在秦州,多无政绩。
3.“谓——补”句,在补语后断句;例:①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②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③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4. “谓—宾—补”句,在补语后断句。
例:①拜夫人于堂上。
②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补语前面省略了“于”)③(赵王)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时间、地点”往往后置成为补语)(三)根据文言虚词断句标点。
1.句首语气助词“夫、盖、今夫、若夫”等,这些词往往在一句话的开头表示发议论,后边不加标点;如在一段古文中,这些词的前面要断句;2.句末语气助词“者、哉、乎、耶(邪)、欤”等,其后要断句,应可酌情使用标点符号。
其中:直陈语气:也、矣、焉、耳;停顿语气:者、也;疑问语气:乎、与、耶、焉、欤;反问语气:哉、乎、耶;感叹语气:哉、乎;祈使语气:也、矣、乎、来。
(四)根据对称、排比句式断句标点。
古文讲究凝练和语势,常用对称、排比句式。
这类句子要根据对称、排比的关系和字数断句;在对称、排比句间用逗号或分号,最末用句号。
例: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贾谊《过秦论》)(五)根据句法关系断句标点。
古文中的句法,往往有一定的特征。
如果在教学中注意加以总结,能够增加明晰度。
如判断句:用“……者……也”式;被动句:用“……见……于……”;“为……所……”式;(例: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世子申生为骊姬所谮。
)疑问句:用“奈……何”,“何为”式。
说话断句的技巧和方法
说话断句的技巧和方法
1. 按语意单位和语气停顿:可以在语义完成的地方停顿,也就是在句子成分之间停顿。
2. 按标点符号停顿:按标点符号停顿是最直观的方式,但这种方式过多会显得机械化,所以使用时应适度,并与语意停顿结合起来。
3. 按语法结构停顿:汉语的语法结构决定了句子中哪些词语之间关系紧密,哪些关系较松散,可以根据语法结构来安排停顿。
4. 做到“断句准确”需注意:注意句子的语气和逻辑,不要在句子中间毫无理由地停顿;注意句子的意思和情感,不要在意思未表达清楚之前停顿;注意句子中词语的音节,不要在音节较长或较复杂的地方停顿。
遵循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您更有效地断句,提升口语表达和交流的效果。
高考文言文断句有什么技巧方法
高考文言文断句有什么技巧方法高考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1、节奏划分有一个诀窍:一杆,两杆,三杆。
意思是说,在文言句中,停顿一次或两次是常见的,而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是很少见的。
即使您想暂停三次或更多次,也可以省略可以分隔或不分隔的位置。
2、主谓动词宾语应停止,谓语补语应平分。
一般完整的句子有主语、谓语和宾语,主语通常由名词或代词起作用。
名词一般是*中陈述、描述、解释或讨论的对象,前后句常断句。
名词(代词)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因此,找出课文中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基本上可以断句。
3、当遇到关时,想一想,然后四处走动。
古代汉语*中没有标点符号。
为了区分句子和阅读,虚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符号。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虚词,如“知乎者也”。
欧阳修的《醉风亭集》整章共使用了27个“叶”字,几乎每句话都以“叶”结尾,这是众所周知的。
一个句子的第一个词是:福、盖、之若、若孚、楚、魏、思、金、凡、吉、洁、请、敬。
它们通常用在句子的开头,在它们之前通常是不连贯的。
句首常用的相对独立的感叹词,如“合符”、“合户”、“哇”等,在句前和句后都可以被打断;4、在古代,我们应该谨慎,停止状语。
当两个单音节词一起读时,分开读;在使用名词作状语之前暂停。
5、省略的部分是正确的,这表明暂停原则是当然的。
古代汉语中常有省略句。
在省略号处停顿是正确的。
有些情态词用在句子中,表示迅速或舒缓的情绪。
在这个词之后停顿是合理的。
6、专有名词要区分清楚,节奏要根据整体情况进行划分。
在古代汉语中,有许多表示人名、地名、年号、官衔等的词,在这些专有名词中,我们应该加以区分,决不能停留。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技巧1.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由简单句式入手给一段*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
古文划分断句的方法
古文划分断句的方法
一、找名词(或代词)。
名词和代词就像队伍里的小队长呢。
比如说“吾”“汝”“之”这些代词,还有像“山”“水”“人”这样的名词。
它们常常是句子的主语或者宾语。
要是看到这些词儿呀,就可以在它们前面或者后面考虑断句啦。
就像“吾/欲之南海”,“吾”是主语,在它后面断开就很合理呢。
二、看虚词。
虚词可是断句的小帮手哦。
像“者”“也”“乎”“矣”“焉”这些。
“者”“也”常常是表示判断或者句末的语气词。
比如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乎”有时候表示疑问,像“君将哀而生之乎”,在“乎”前面断句就很顺溜啦。
三、利用对话标志。
要是古文中有“曰”“云”这些字,那可就简单啦。
一般来说,“曰”“云”后面就是说话的内容啦,就在这个字后面断开。
就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四、根据句子结构。
古文中的句子也有主谓宾这些结构哦。
要是能分清这个,断句就更容易啦。
比如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予”是主语,“尝求”是谓语,“古仁人之心”是宾语,在主谓之间断开就很合适。
宝子们,断句这事儿呀,得多读古文才能更熟练。
刚开始可能会有点懵,但是练着练着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啦。
就像玩游戏闯关一样,每成功断好一个句子就像过了一关呢。
加油哦,宝子们,相信你们都能成为古文断句小能手 。
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
如例题中“亦”、“则”、“堪”等多于句首, “也”多于句末。
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 四、察对话,定句读
文言词中表示对话的词语,如“曰”、“谓”、 “云”、“言”等,一般在其后面要断句,引出说话的 内容。(特殊情况见P127“微积累”)
如例题中“不务…”带出的,肯定是两个对偶的句 子。而“身服不…”“首服不…”也构成对偶的句子。
如例题中“己虽能”“仍就…”和“己虽多”“仍 就…”对仗。另外,“内”对“外”,“中”对“容” 也是理所当然。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给文言准确 断句
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 一、标名代,定句读
人名、地名、官名、族名等名词、代词在文言文中 多为主语或宾语,辨明他们的用法,可考虑在其前面或 后面断句。
如例题中“延孝”、“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 “郭崇韬”、“崇韬”等,均作主语或宾语,断句就比 较好判断了。
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 二、借动词(形容词),定句读
如例题中“曰”字后要断句。
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 五、辨句式,定句读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有着固定的句子形式; 也有很多的固定搭配。这些,都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去分 辨句子的结构。
如例题中“所知”为所字结构,“何其…哉”为固 定搭配。
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 六、明修辞,定句读
要注意文言文中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 法的运用,并借助其特点去分辨句子的结构。
动词和形容词在文言文中多为谓语,文言文是比较 简洁的语言,一般一个谓语就一个句子,辨明他们的用 法,可明晰句子的核心。
如例题中“袭”、“争”、“知”、“不知”等动 词,均作谓语,统领整个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句的基本方法
断句就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就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断句的基本方法:
1.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就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就是一些语气词与连词的前后往往就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
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就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就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她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与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4.找出动词,明确句意。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
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比如2004年北京卷考题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句中动词有
“亡”“入”“吊”,因此可区分出两个句子。
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句中动词有“将”“归”“贺”,可区分出两个句子。
5.借助名词(代词)断句。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
行断句。
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与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您”)、彼、此、其、之(表示“她”)。
6.借助语法结构断句。
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7.利用总分关系断句。
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很有帮助。
如《谋攻》的最后一段:“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这显然就是总说分承的写法了。
再如“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显然就是分说总承的写法了。
8.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
例: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就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就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就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就是排比;“内”“外”就是对照。
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断句也就容易多了。
顶真就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
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觑。
”(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9.利用对称句式。
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与相同的结构的特点。
如“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句式工整,都为四字一句,据此可正确断句。
当然,断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根据押韵规律断句、根据间隔反复断句、特殊句式等断句,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