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研究概况
三种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的开题报告
三种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中药具有多种复杂的化学成分,其中包括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根据研究表明,中药的药效作用与其活性成分密切相关。
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是中药活性成分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本文选取三种常用的中药活性成分(如黄芪中的黄酮类、黄皮中的皂甙和葛根中的黄酮类)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的方法和技术。
二、研究内容1. 背景介绍介绍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意义以及三种选择的中药活性成分的药理学特性和作用。
2. 提取方法选择水提法、乙醇提法、超声波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方法,探究其对黄芪中的黄酮类、黄皮中的皂甙和葛根中的黄酮类提取效果的影响。
3. 分离方法选择凝胶过滤色谱、逆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提取到的黄芪中的黄酮类、黄皮中的皂甙和葛根中的黄酮类进行分离,分析其纯度和结构。
4. 含量测定方法选择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分离纯化后的黄芪中的黄酮类、黄皮中的皂甙和葛根中的黄酮类的含量。
5. 结果分析对所选择的不同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提出建议。
三、预期成果1. 探究选择不同方法对不同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
2. 研究黄芪中的黄酮类、黄皮中的皂甙和葛根中的黄酮类的分离纯化方法,分析其纯度和结构。
3. 测定黄芪中的黄酮类、黄皮中的皂甙和葛根中的黄酮类的含量,为药用中药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可以促进中药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和现代化,有利于提高中草药药材的药效,进一步推动中草药应用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中草药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纯化研究
中草药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纯化研究中草药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中独特的精神财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草药中含有许多有效成分,对于医学和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
本文将从中草药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纯化研究的角度对中草药进行探讨。
一、提取物的分离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主要有两种方法:物理和化学方法。
1、物理分离方法物理分离方法包括挥发、析出、显微镜等方法。
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提取纯度高、成分明确,缺点是需要多次提取,成本较高,而且不能用于分离含量较少的有效成分。
2、化学分离方法化学分离方法主要包括酸碱离子交换、溶剂提取、凝胶渗透、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
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较低,分离效率高,适用于提取含量不足的有效成分。
二、纯化方法提取物中分离出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后,还需要进行纯化,以达到更高的提取纯度。
1、薄层分离薄层分离主要是指将提取物涂布在一层薄膜表面,通过不同颜色和颜色分布进行分离和纯化。
2、凝胶过滤凝胶过滤主要是指将提取物通过膜上孔洞的大小分离和纯化,成分越小的越容易通过,而成分越大的则难以通过。
3、反渗透反渗透主要是指通过膜孔上的压力,将提取物中的某些成分进行补偿分离。
4、电泳电泳主要是指通过电流进行分离,使颜色不同的成分在固定的条件下也能分离出来。
三、纯化后的有效成分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中草药中提取出的成分中有许多都对医学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蒲公英中提取的成分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能够刺激肝脏生成新的细胞,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具有降低胆固醇、血压的作用,对肝炎病人和酗酒者十分有效。
此外,拜芦本身有一定的毒性,但是从拜芦中提取出的有效成分能够抗击多种癌细胞并抑制肿瘤的生长,该成分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中。
总之,中草药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纯化研究在医学和生物技术方面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尽管目前对于中草药提取物中成分的研究还不太完善,但相信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利用中草药,为人们的健康和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草药提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的研究与开发
中草药提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的研究与开发中草药自古以来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医药资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保健。
其中,中草药提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作为中草药研究与开发的关键环节,对于发现和开发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中草药提取的方法以及其化学成分分析的技术与应用。
中草药提取是指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成分的过程。
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水提取、醇提取、超声波提取和微波提取等。
水提取是最常见和最常用的提取方法,其优点是简单方便、费用低廉,适用于大多数中草药。
醇提取通常情况下是用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可提取出一些水溶性较差的有效成分。
超声波提取是将中草药在超声波辐射下进行提取,其优点是速度快、提取效果较好,但设备较为昂贵。
微波提取是运用微波能量对中草药进行快速加热,从而加速溶剂通过渗透作用提取有效成分。
根据不同的中草药特性和提取目的,选择恰当的提取方法能够提高提取效率和提取纯度。
中草药提取后,需要对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了解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
化学成分分析的核心是采用合适的分析仪器和技术手段,对中草药提取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用的化学成分分析技术包括色谱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
色谱分析常用的有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
薄层色谱以其操作简单和成本低廉而成为中草药分析的常用方法。
气相色谱则可以快速和准确地分离和鉴定中草药中的挥发性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则可对中草药中的非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
质谱分析则可用于鉴定中草药中的化学成分,其中常用的有质谱质子共振(H-NMR)和质谱质子共振组合质谱(LC-MS)等。
中草药提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在中草药研究与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提取及分析中草药可以了解其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从而为进一步的药物研发提供指导。
其次,通过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可以揭示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机制,为优化药物设计提供依据。
此外,中草药提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还可以为中草药的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提供参考,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
中药成分的分离提取与分析
中药成分的分离提取与分析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许多古老的传统医学常用中药作为治疗方案,中药不仅具有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小,因此备受关注。
中药多由许多不同的药材组成,其中有些药材并未充分研究,因而其功效以及成分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究和研究。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中药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中药的成分提取与分析。
本文将对中药成分提取与分析加以探究。
一、中药的成分中药由许多不同的药材组成,其有效成分成千上万,其中一些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
通常来讲,中药的成分可以分为两类: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
其中,水溶性成分通常包括多糖、黄酮类、生物碱、酚酸类等,脂溶性成分包括挥发油、萜类、甾醇、脂肪酸等。
二、中药成分的提取中药成分的提取一般分为水提取、有机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多种方式。
水提取是最为常见且最为基础的提取方式,水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因此常用水提取来提取中药多糖等水溶性成分。
有机提取则主要用于提取中药的脂溶性物质,比如甾醇、萜类、脂肪酸等。
微波辅助提取则是利用微波能量来加速中药成分的提取过程,可以大大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
三、中药成分分析中药成分的分析主要分为表征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表征分析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方法,对提取后的中药成分进行鉴定和分类。
常用的表征分析方法包括生物学测定、化学试剂法、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质谱法等等。
定量分析是指通过定量测定,将中药成分的含量定量化。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四、中药成分分离技术中药成分的分离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的柱层析、薄层层析等技术以及较新的反渗透、超滤、逆流等技术。
柱层析是一种分离方法,常用于中药成分的提纯和分离,对中药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均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薄层层析则是一种分离分析方法,用于中药成分的鉴定和分离。
反渗透、超滤、逆渗透等则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可以针对中药水溶性或脂溶性成分进行分离,克服了传统离子交换技术在高盐度环境下的水溶性成分分离存在的问题。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中药是中国传统的珍贵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成分。
中药的药效往往来自于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因此,提取和分离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成为了中药学研究的重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介绍当前常见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并探讨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
一、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1. 水提法水提法是最常见的中药提取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利用水溶性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来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被提取的药材先用水浸泡,然后将水和浸泡药材一起加热,使水中的药效成分提取到水中。
水提法优点是提取过程简单、易于控制,同时溶解性好的成分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取,缺点是对于含有脂溶性化合物的药材,提取效果不理想。
2. 乙醇提法乙醇提法是运用酒精的溶剂作用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药材中成分的提取,但对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效果不佳。
此外,由于乙醇是一种有毒有害化合物,对于提取到的药效成分,需要进行后续的纯化处理。
3. 甲醇提法与乙醇提法类似,甲醇提法同样是利用甲醇溶解中药中的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与乙醇相比,甲醇的溶解能力更为强,但同样存在有毒有害性的问题。
二、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1. 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丙酮、甲酸乙酯等,同时也可以使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对药材进行萃取。
溶剂萃取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适用于对大分子化合物的分离。
但离心过程可能会破坏药效成分的结构,因此需要注意离心速度和时间。
2.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不同分配系数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的固定相是硅胶或纤维素等,而流动相则可以是醋酸乙酯、正己烷、乙酸甲酯等。
薄层色谱法的优点是对于化学成分不明确的药材同样有效,分辨效果好,同时操作简单,常用于中药提取和分离。
3.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利用色谱柱固定相和溶液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离的方法,可以对中药中的成分进行高效率、高分辨率的分离。
中药药效成分的分离与提纯技术研究
中药药效成分的分离与提纯技术研究中药是我国传统的宝贵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就有“食物药,药食同源”的说法。
中药因其独特的药效广受人们的关注,而中药药效成分的研究与提取技术在近年来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药药效成分的分离与提纯技术的研究现状。
一、中草药中的药效成分中草药中富含许多具有药效的活性成分,如黄芪中的黄芪苷、枸杞中的枸杞苷,苦参中的咖啡因,这些药效成分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
在现代医学中,许多新药都是由中药药效成分经过分离、提纯等技术得到的,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阿司匹林就是从白芷中提取得到的。
中草药中的药效成分种类繁多,不同的草药中含有不同的药效成分,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中草药中的药效成分,采取不同的分离技术。
二、分离和提纯的技术手段1.萃取法萃取法是最为基础的一种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法可以将原料的总成分中目标成分从其它成分中分离出来,以达到一定的提纯效果。
常见的萃取剂有有机溶剂、水、乙醇等。
这些萃取剂的选择应基于药效成分和基质性质的特性。
例如,苯醇、二硫化碳、甲醇等有机溶剂,可萃取含有挥发油、芳香化合物等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成分;而水则适用于含有糖、酸、多糖类化合物等易溶于水的成分。
2.色谱法色谱法在中药药效成分的提纯、分离及鉴定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通过利用吸附和分配过程来实现对成分的分离和提纯。
色谱法常用的类型有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薄层色谱(TLC)等等。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挥发性化合物、芳香烃、酰胺类等具有一定挥发性的有机性质的成分提取和分离;液相色谱法适用于含氨基酸、糖类、皂甙、酚类等水溶性、极性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而薄层色谱法则适用于小分子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包括酚类、生物活性环化物、固醇类、叶黄素类等等。
3.超滤技术超滤技术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加压分离大分子和小分子物质的技术。
在中药药效成分的提纯中,超滤技术主要应用于蛋白质、多肽类、多糖类等大分子物质的提纯和分离。
例如,从虫草花中提取得到的虫草多糖,便可通过超滤技术得到纯度高的虫草多糖。
中药材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技术研究
中药材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技术研究研究方案:中药材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技术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本研究计划采用多种分离纯化和鉴定技术,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开展深入的实验和调查,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分离纯化技术,获得中药材中具有药效活性的化合物。
2. 建立中药材的鉴定技术,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3. 针对中药材中的关键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评价。
二、实验设计1. 选择代表性的中药材进行研究,包括白芍、葛根等常见中药材。
2. 采用经典的分离技术,如溶剂萃取、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对中药材进行分离纯化。
3. 建立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性状、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等。
4. 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如质谱、核磁共振等,对分离纯化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5. 对纯化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评价,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三、方案实施情况1. 采集到的中药材经过干燥和粉碎处理,获得初步的试样。
2. 进行溶剂萃取和柱层析分离,分别获得不同极性的化合物,例如使用乙醇提取总黄酮类化合物。
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一步分离纯化目标化合物。
4. 建立鉴定技术,包括外观性状观察、含量测定、指纹图谱分析等。
5. 应用质谱和核磁共振等现代分析技术对纯化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6. 进行生物活性评价实验,例如体外细胞模型的抗氧化能力测定、细胞毒性测试等。
数据采集和分析1. 对分离纯化得到的化合物进行质量分析,通过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分析来评估其质量。
2. 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纯化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获得化合物的分子式、分子量等信息。
3. 进行生物活性评价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如抗氧化能力、抗炎活性、细胞毒性等。
4. 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样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并找出与药效活性相关的化合物。
结论1. 通过实验和调查,我们成功地采用多种分离纯化和鉴定技术,获得了中药材中具有药效活性的化合物。
中药药效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技术研究
中药药效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技术研究中药是我国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药达八千多味,具有多种功效,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深受广大百姓的推崇。
是一种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好方法。
然而,中药中既有有效成分,也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因此,需要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以及评价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此,中药药效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技术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中药药效物质的提取提取是中药药效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基础,提取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工艺进程和产品质量。
中药常用的提取剂如水、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
其中,水提法、乙醇提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提取方法。
水提法:水是中药提取的最常用溶剂,一般用水煎药得到水浸液或煮药得到药渣。
水浸液直接喝可达到日常保健作用,药渣可根据药性煮制成不同的煎剂,一般还可用于提取壁虎等粘液类物质。
乙醇提法:乙醇是一种良好的高溶剂,对多种中药有效成分有良好的提取作用。
一般采取醇蒸法或醇沉法提取。
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制备是一种新发展的方法,是在超声力场的作用下,使固、液、气三相系统发生质量传递和化学反应的技术。
其优点是无需溶剂、提取效率高、速度快、对提取物质的伤害小等。
二、中药药效物质的分离技术中药药效物质的分离技术是根据原料药的性质,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将中药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
常用的方法有分配法、凝胶过滤法、离子交换层析法等。
分配法:是将药物分配到不同的溶剂层中,利用分配规律,使药物分离。
它适用于药液、药浆、浸膏等物质的分离。
常用的分配试剂有丙酮、氯仿、苯、二氯甲烷等。
凝胶过滤法:凝胶过滤法分离的原理是根据分子的大小不同通过不同的孔径凝胶,从而把分子进行分离。
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成本合理、适用于大量数目物质的分离工作,缺点是分离效率较低。
离子交换层析法:是将离子交换树脂填充到柱子中,将混合物加在柱子上,然后用一定的缓冲溶液以不同的洗涤方式,使固体离子保留在树脂上,逐层谷物分离。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中草药是中医药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中草药中含有大量的有效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中草药的特殊性质,使得提取和分离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技术非常困难。
因此,如何提高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已经成为中药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中草药中含有许多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草药中的含量较低、分散,而且存在的形式也很复杂。
因此,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中药研究中最为基础、必要和重要的一步。
1. 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的基本方法。
这个方法是通过将药材和水、乙醇等不同溶剂接触,从而将药材中的有机成分溶解出来,然后用滤纸去除杂质。
通过蒸发除去溶剂,就可以得到中药有效成分。
2. 水浸提取法水浸提取法是利用水溶解草药中的成分,从而实现提取的方法。
将草药置于水中浸泡,使得其中的有机成分能够被水吸收,然后通过蒸发水分,使药材中的有机成分得以提取。
3. 超声波提取法近年来,超声波提取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超声波能够让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对溶剂产生机械振动,从而加快溶剂和药材的接触,提高提取效率。
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技术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是草药研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因为在中药材的基础上,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一直是中药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以下分别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有效成分分离技术。
1. 薄层层析法薄层层析法是一种比较快速和常用的中药有效成分分离技术。
该技术需要先将化学试剂和带有有效成分的草药溶解在一起,然后将溶液点在特别制作的薄片上。
这个薄片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可以通过紫外线进行检测。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离技术。
该技术可以实现中药有效性分析,也是中药空间药效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该技术具有分离度高、灵敏度高、测定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其在中药研究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
3.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将有机化合物转化为气体,通过某些技术对气体进行分离、分析和检测,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成分分析方法。
中药中有机酸的提取分离与测定
中药中有机酸的提取分离与测定摘要:综述了中药中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随着天然产物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及分析手段突飞猛进的发展,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极大的兴趣。
我国天然有机酸资源丰富,在中药中已经发现了较多种类和数量的有机酸类成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中药中的有机酸类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1]。
传统的和现代的提取分离和测定方法各有优劣,采用合适的提取分离和测定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提取及检测效率,还可以为后续有机酸的提取分离及测定带来方便。
关键词:有机酸;提取分离;测定1 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中药中有机酸提取分离方法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其结构性质的不同来确定最佳方法。
1.1 碱提酸沉法有机酸在植物中成盐或者呈游离态时,可用水或者稀碱水(如1%碳酸氢钠)直接提取,提取液酸化后滤出沉淀,提取液加无机酸酸化后,析出总游离有机酸,以过滤法或非极性有机溶剂萃取法得总有机酸。
陈琦等[2]通过比较别采用超声提取法、碱提酸沉法、酸沉后有机溶剂萃取法、有机溶剂加酸水直接提取法等多种方法提取鹅不食草总有机酸,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有机酸含量。
结果发现碱提酸沉法为鹅不食草总有机酸最佳提取方法,总有机酸含量为67.3%。
1.2 有机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一般指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部位的方法,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
由于游离的有机酸(分子量小的除外)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有机酸盐则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所以一般可先酸化使有机酸游离,然后选用合适的有机溶剂提取。
张毅等[3]利用正交试验优选宣木瓜总有机酸,采用不同乙醇浓度对宣木瓜进行提取,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为1:25,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3h,宣木瓜总有机酸的得率为10.46%,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研究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研究中药作为一种传统药物,自古以来在我国医药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中包含了大量具有独特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然而,这些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过程十分繁琐复杂,对于保证中药的药效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研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指从中药中分离出具有独特药理活性的化合物,通常需要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高速计数离心分离法等。
目前,大多数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基于溶剂提取法,它具有简单、低成本等优点,同时对中药的化学成分没有明显的破坏。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提取效率低、提取的物质含量少等。
因此,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了更加高效的方法,包括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这些方法的优点是时间短、效率高、不用溶剂等,但相应地,它们的操作过程更加复杂,需要较高的设备和技术门槛。
二、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是指将提取的溶液中已知的有益成分分离出来。
分离的方法和提取方法紧密相关,通常而言,提取液中始终还会包含不同成分的杂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纯化。
具体的分离方法包括硅胶柱层析法、凝胶过滤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药物特性和分离目的进行选择。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虽然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某些中药有效成分分子量太大,具有较强的天然聚集性,难以进行有效分离和纯化。
此外,还有相应的质量控制问题,例如有些中药在不同产地和季节采集之后的成分差别较大,会影响其疗效。
总之,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是中药制药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对其进行研究,对于促进中药的发展和壮大将起到积极作用。
尽管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种种挑战和问题,但相信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下,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更加高效的方法,为中药领域的发展走向注入新的活力。
食品中传统草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测定方法研究
食品中传统草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测定方法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增加,传统草药在食品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传统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和保健功效,有效提取和测定这些成分对于开发新的食品产品和保健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传统草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测定方法研究。
一、传统草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传统草药中的有效成分通常以天然产物的形式存在,提取这些天然产物需要特殊的方法。
常见的传统提取方法包括水煎、醇提、超声波提取等。
水煎是一种常见的提取方法,其原理是将草药材料与水煮沸,使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溶解于水中。
水煎提取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一些具有较高水溶性的成分,但对于一些具有较低水溶性的成分效果较差。
醇提是利用醇类溶剂提取草药中的成分。
醇类溶剂可以溶解草药中的脂溶性成分,提取效果较好。
常见的醇类溶剂有乙醇、丙酮等。
醇提提取方法相对复杂,需要对溶剂的选择、提取时间和温度等进行优化。
超声波提取是一种物理方法,通过超声波的作用产生空化现象,加速溶剂进入草药细胞内并破坏细胞壁,使有效成分得以释放。
超声波提取速度快,提取效率高,常用于提取难溶于水的成分。
二、传统草药中有效成分的测定方法传统草药中的有效成分种类繁多,测定方法也各异。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定量分析方法,常用的色谱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
HPLC可以对复杂的样品进行分离和定量,常用于测定草药中多酚类、生物碱类等成分。
GC常用于测定草药中挥发性成分,如挥发油等。
质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中离子分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来确定化合物结构的方法。
常用的质谱法有气质联用质谱(GC-MS)和液质联用质谱(LC-MS)。
GC-MS主要用于测定草药中的挥发性化合物,LC-MS常用于测定草药中的多种成分。
光谱法是利用草药中吸收、散射、发射光的特性来测定其成分的方法。
常用的光谱法有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红外光谱法(IR)和核磁共振光谱法(NMR)。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研究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研究研究主题: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研究摘要: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其中,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是中药研究的基础和核心。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以及对不同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水平和种类进行分析。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中药材进行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通过分析研究数据得出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提、酒精提取、超声波提取等多种方法;而有效成分的分离和鉴定主要使用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等现代分析技术。
本研究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鉴定1. 引言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临床应用的经验。
中药的有效成分包含了多种化学物质,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和临床疗效。
因此,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药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问题及背景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是中药研究的基础和核心。
然而,由于中药资源的复杂性和数量的庞大,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尚未得到完善和标准化。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以及对不同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水平和种类进行分析。
3. 研究方案与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和比较不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的优缺点。
然后,选取数种常用中药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提取、分离和鉴定中药有效成分。
实验中,采用水提、酒精提取、超声波提取等多种方法进行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使用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等现代分析技术进行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4.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通过研究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有所差异,水提、酒精提取和超声波提取是常用的提取方法;(2)有效成分的分离和鉴定主要采用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3)不同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水平和种类存在差异,其数量和种类的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研究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研究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体系之一,中药在临床应用和药物研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中药的有效成分具有复杂多样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在提取和分离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因此,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益于挖掘中药的药物资源,还有利于发展中药制药产业和促进中药国际化。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研究目前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的水提法、醇提法、浸提法和新型技术如微波提取、超声波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方法。
其中,传统的水提法和醇提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
水提法是指将中药材用水煎煮,使溶解于水中的活性成分和有机成分转移到水相中,然后进行浓缩和干燥得到提取物。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水提取的有效成分含量较低,且容易被热不稳定的成分对损失。
因此,水提法适用于多糖类成分和煎剂的制备。
醇提法是指利用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乙酸乙酯等,将中药材浸泡或沉渣后再浸泡,并进行提取、浓缩和干燥得到提取物。
该方法可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和纯度,适用于挥发性成分和黄酮类、生物碱类成分的提取。
但相比水提法,醇提法操作难度较大,提取物中有机溶剂残留的风险也较高。
微波提取和超声波提取是新型的提取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环保等优点。
微波提取是利用微波能对物质产生激励并引起物质分子的振动、摩擦和碰撞,从而使溶剂中的有效成分迅速释放到提取溶液中。
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效应和空化效应,使溶液分子分散和震荡,以达到提高溶解度和提取效率的目的。
微波提取和超声波提取可以提高提取速度和提取量,但操作条件需精确控制,且对设备要求高,成本大。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如CO2)的特殊性质作为非极性萃取剂,从中药材中快速提取有效成分,具有操作简单、溶解度大、成分纯度高、无残留溶剂等优点。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提取物的品质和纯度,但设备成本大,且对操作工艺和条件要求高。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概述
提 地加以研究和利用,因此,提取是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一个重
取 要步骤。不同的中药,成分不同,提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如
果提取方法设计合理,操作正确,不但能将有效成分提出,而
且有利于下一步的分离纯化。
一 ㈡.提取方法
中
药
有
效
一
成
分
的
提
取
一 1.溶剂提取法
根据中药化学成分与溶剂间“极性相似相溶”的原理,依
取
二 1.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⑴.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进行分离
中
主要包括:结晶与重结晶。 结晶:将不是结晶状态的固体物质处理成结晶状态的操作。
药
重结晶:从不纯的结晶经过进一步精制处理得到较纯结晶
有 的过程。
效
原理:要分离物质在热的溶剂中溶解达到饱和,冷却时由 于溶解度的降低,溶液因过一饱和而析出晶体。
苷类
除蛋白质、多糖以外的各类成分苷类、生物碱盐、 鞣
水
质、蛋白质、多糖氨基酸
一 1.溶剂提取法
②.溶剂选择的原则
中
a.相似相溶,能最大限度地提取所需要的化学成分 b.不与有效成分反应
药
c.不溶共存杂质
有
d.节约成本:价廉、安全、易得、浓缩方便。
效
一
成
溶解度
分
化学性质稳定
的
提
取
安全、价廉
一 1.溶剂提取法
药
②熔点和熔距:单一化合物一般都有一定的熔点和较小的
有 熔距(1~2℃)。
效
③色谱法:单一化合物用两种以上溶剂系统或色谱条件进 行检测,均显示单一的斑点一。常用的有纸色谱、纸上电泳和薄
成 层色谱。
中草药药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
中草药药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一、前言中草药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药效成分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一直是中医药学科的热点之一。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中草药的应用领域也逐渐拓展,因此,如何更好地提取和分离中草药药效成分,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对中草药药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二、中草药药效成分的提取技术1.传统提取技术传统的中草药药效成分提取技术主要通过煎煮、蒸馏、浸泡等方式进行。
煎煮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能够使药材中的药效成分充分释放,但是煎煮过程中,易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在药效成分含量和药性保持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浸泡法是利用溶剂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但是药效成分的纯度和稳定性较低,难以满足现代医药的需要。
2.现代提取技术现代提取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超临界萃取等技术。
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振动将药材中的药效成分转移到溶剂中进行提取,具有提取效率高、操作简单的优点。
微波提取法利用微波波长的特殊性质将药材中的药效成分转移至溶剂中进行提取,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等优点。
超临界萃取法是将药材与超临界溶剂混合,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溶剂对药材中的药效成分进行提取,具有提取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
三、中草药药效成分的分离技术1.传统分离技术传统分离技术主要包括纸层析、薄层色谱、柱层析等技术。
纸层析是利用纸张吸附离子或分子物质,将混合液分开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对中小分子化合物的分离;薄层色谱是使用涂有薄层吸附剂的玻璃、铝箔或塑料片,使样品组分在移动相的作用下产生不同的迁移率,从而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柱层析是利用具有特定吸附性质的固体材料,将混合液分解成各自的组分的一种方法。
2.现代分离技术现代分离技术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是以色谱柱为基础,利用高压泵将样品液与流动相一起送入色谱柱,根据不同组分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的不同相互作用,使各组分在柱中分离的一种方法;气相色谱以气态样品为基础,利用小分子化合物的描记物分布系数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方法;毛细管电泳以毛细管为基础,利用流体在电场中的迁移特性分离。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中药提取物是将中药草药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的一种制剂形式,用于治疗或改善人体的一些疾病或症状。
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和开发主要包括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两个方面。
一、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是指具有一定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是指将中药中的化学成分提取出来,并从中获得纯度较高的单一物质。
中药提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水煎提取法:将中药草药较粗糙地切碎,加入一定比例的水,然后进行水煎,并通过反复浸提和滤液,将中药中的有所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2.比溶提取法:将中药粉末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或酒精溶剂中,进行搅拌,使中药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溶解和扩散,进入溶剂中。
3.超声波提取法:将中药粉末加入适量的溶剂中,并通过超声波振荡或研磨,加速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4.超高压萃取法:将中药粉末加入溶剂中,在高压条件下进行提取,可有效提高中药提取的效率和纯度。
以上提取方法既能提取中药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又能较好地保持其药理活性。
二、中药有效成分结构鉴定1.红外光谱分析:通过将中药有效成分与红外光发生作用,测量其吸收谱,从而得知其官能团或化学键的信息。
2.核磁共振分析:通过核磁共振技术,观察中药有效成分的原子或分子在特定磁场下的振动行为,从而确定其构型和结构。
3.质谱分析:通过质谱仪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离子化,然后测量其离子的质荷比和相对丰度,从而确定其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4.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通过将中药有效成分进行气相色谱分离,然后通过质谱仪对分离出来的组分进行质谱分析,从而鉴定其结构和性质。
结构鉴定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通过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可以较准确地鉴定中药有效成分的结构和性质。
总结起来,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是中药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选择提取方法和结构鉴定方法,可以更好地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并确定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为中药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
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中药材在中医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效成分。
为了更好地利用中药材的药用价值,提取和分离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讨论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的技术研究,以及其在药物研发和产业应用方面的意义。
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一般存在于复杂的化学组成中,由于其天然来源的性质,提取和分离常常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然而,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从中药材中提取和分离出目标化合物,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一种常用的提取技术是溶剂提取法。
该方法通过借助溶剂,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从固体中转移到溶液中。
常用的溶剂包括水、醇类溶剂和有机溶剂。
对于水溶性的成分,水提取法是一个有效的选择;而对于某些特殊的成分,如脂溶性成分,有机溶剂提取法则更加适用。
此外,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在中药材提取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超声波的作用,可以加速植物细胞壁的破碎,促进溶剂和有效成分的交换,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除了溶剂提取法,还有其他一些先进的提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
例如,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在中药材提取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相比于传统的提取方法,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具有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该技术通过利用微波能量快速加热样品,从而引发物质的迁移和传质现象,促进有效成分的释放和溶解,提高提取效率。
在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分离方面,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
液相色谱技术基于物质在液相中的分配行为,通过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
常用的液相色谱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
这些技术在分离和分析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方面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有助于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快速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此外,气相色谱技术也常被用于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与液相色谱技术相比,气相色谱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对热稳定性好、对挥发性物质分析能力强等优点。
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研究概况
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研究概况摘要】综述了目前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常用分析方法。
【关键词】有机酸提取分离含量测定综述【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139-02有机酸类是指含羧基(-COOH)的酸性化合物,它主要存在于中草药的叶、根、果实中等。
包括脂肪族有机酸如酒石酸、草酸、苹果酸、枸椽酸、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等,和芳香族有机酸如苯甲酸、水杨酸、咖啡酸(Caffelc acid)等。
除少数以游离状态存在外,一般都以成盐的形式存在。
随着现代研究的逐渐深入,不断地发掘出中药中有机酸的新成分及新作用,因此,有机酸作为中药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前景广阔。
本文针对中药有机酸类成分在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几种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方法做一综述。
1 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1.1 溶剂提取法有机酸存在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形式。
由于游离型有机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因此先将药材酸化后使有机酸游离再用适宜的有机溶剂提取。
师清芝[1]等用含0.3%氨的6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甘草中的甘草酸提取率较高。
结合型有机酸多溶于水,乙醇,甲醇,难溶于其他有机溶剂。
因此可以用水或稀碱水溶液(如1%碳酸氢钠水溶液)进行直接提取。
如谌立巍等[2]选用水解法提取没食子酸, 有效地排除了其他成分对测定的干扰。
1.2 超声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即超声空化中微小气泡的爆裂会产生极大地压力,使植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的破裂在瞬间完成,缩短了破碎时间,同时超声波产生的振动作用加强了包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和溶解,从而显著提高提取效率。
是目前,实验中提取方法使用最多,最方便,提取效率较高的一种方法。
江茶龙[3]等采用石油醚(60-90℃)超声提取木瓜中的三萜类成分。
1.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具有萃取和分离的双重作用,物料无相变过程因而节能明显,工艺流程简单,萃取效率高,无有机溶剂残留,产品质量好,无环境污染。
中药中有机酸的提取分离与测定
中药中有机酸的提取分离与测定摘要:综述了中药中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随着天然产物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及分析手段突飞猛进的发展,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极大的兴趣。
我国天然有机酸资源丰富,在中药中已经发现了较多种类和数量的有机酸类成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中药中的有机酸类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1]。
传统的和现代的提取分离和测定方法各有优劣,采用合适的提取分离和测定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提取及检测效率,还可以为后续有机酸的提取分离及测定带来方便。
关键词:有机酸;提取分离;测定1 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中药中有机酸提取分离方法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其结构性质的不同来确定最佳方法。
1.1 碱提酸沉法有机酸在植物中成盐或者呈游离态时,可用水或者稀碱水(如1%碳酸氢钠)直接提取,提取液酸化后滤出沉淀,提取液加无机酸酸化后,析出总游离有机酸,以过滤法或非极性有机溶剂萃取法得总有机酸。
陈琦等[2]通过比较别采用超声提取法、碱提酸沉法、酸沉后有机溶剂萃取法、有机溶剂加酸水直接提取法等多种方法提取鹅不食草总有机酸,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有机酸含量。
结果发现碱提酸沉法为鹅不食草总有机酸最佳提取方法,总有机酸含量为67.3%。
1.2 有机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一般指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部位的方法,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
由于游离的有机酸(分子量小的除外)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有机酸盐则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所以一般可先酸化使有机酸游离,然后选用合适的有机溶剂提取。
张毅等[3]利用正交试验优选宣木瓜总有机酸,采用不同乙醇浓度对宣木瓜进行提取,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为1:25,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3h,宣木瓜总有机酸的得率为10.46%,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研究概况发表时间:2013-09-24T10:32:45.2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6期供稿作者:朱晨晨[导读] 薄层扫描法经TLC初步分离后,能去除部分干扰物质,但具有操作繁琐,误差相对较大的缺点。
朱晨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230061)【摘要】综述了目前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常用分析方法。
【关键词】有机酸提取分离含量测定综述【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139-02有机酸类是指含羧基(-COOH)的酸性化合物,它主要存在于中草药的叶、根、果实中等。
包括脂肪族有机酸如酒石酸、草酸、苹果酸、枸椽酸、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等,和芳香族有机酸如苯甲酸、水杨酸、咖啡酸(Caffelc acid)等。
除少数以游离状态存在外,一般都以成盐的形式存在。
随着现代研究的逐渐深入,不断地发掘出中药中有机酸的新成分及新作用,因此,有机酸作为中药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前景广阔。
本文针对中药有机酸类成分在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几种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方法做一综述。
1 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1.1 溶剂提取法有机酸存在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形式。
由于游离型有机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因此先将药材酸化后使有机酸游离再用适宜的有机溶剂提取。
师清芝[1]等用含0.3%氨的6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甘草中的甘草酸提取率较高。
结合型有机酸多溶于水,乙醇,甲醇,难溶于其他有机溶剂。
因此可以用水或稀碱水溶液(如1%碳酸氢钠水溶液)进行直接提取。
如谌立巍等[2]选用水解法提取没食子酸, 有效地排除了其他成分对测定的干扰。
1.2 超声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即超声空化中微小气泡的爆裂会产生极大地压力,使植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的破裂在瞬间完成,缩短了破碎时间,同时超声波产生的振动作用加强了包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和溶解,从而显著提高提取效率。
是目前,实验中提取方法使用最多,最方便,提取效率较高的一种方法。
江茶龙[3]等采用石油醚(60-90℃)超声提取木瓜中的三萜类成分。
1.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具有萃取和分离的双重作用,物料无相变过程因而节能明显,工艺流程简单,萃取效率高,无有机溶剂残留,产品质量好,无环境污染。
蒋盛岩[4]等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超临界萃取为提取条件,以熊果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夏枯草果穗中熊果酸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1.4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常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以吸附溶液中需要分离的离子。
广泛用于提取有机酸、氨基酸等小分子生物制品。
如马彬昌等[5]采用732型苯乙烯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山麦健脾口服液中的有机酸,以枸橼酸为对照品,方法准确,重复性好。
此法分离效果好,但耗时较长。
1.5 硅胶柱色谱法通过微调洗脱用混合溶剂间的比例来改变极性,从而达到梯度洗脱分离物质的目的。
如杨志学等[6]将马蹄莲中的乙醇提取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有机酸并通过波普分析确证为棕榈酸和肉豆蔻酸。
潘建斌等[7]用硅胶柱色谱法并用三氯甲烷-甲醇进行梯度洗脱分离从草木犀中分离得到阿魏酸及对羟基苯甲酸。
1.6 水蒸汽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低级脂肪酸或者芳香酸的提取。
如提取青果挥发性成分(十四(烷)酸、9 - 十六碳烯酸、棕榈酸、9, 12 - 十八碳二烯酸、油酸)采用水蒸汽蒸馏法等[8]。
2 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测定方法2.1 中药总有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2.1.1 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一般常用于中药总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是利用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
张奇[9]等应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五味子提取物中总有机酸的含量,以琥珀酸计,平均回收率为107.77%,此法简便,可行。
2.2 中药有机酸类单体成分的分析测定方法2.2.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RP-HPLC要根据样品的结构与性质来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流动相、检测器。
一些常见的ODS色谱柱有Hypersil、Shim-pack、Nova-park、Kromasil、μ-Bond-park等,流动相一般使用酸性物质,而UV则是通用的检测器。
朱晨晨[10]等采用Shim-pack CLC-ODS柱(250mm×4.6mm, 5μm);甲醇-水-冰乙酸-三乙胺(265:35:0.1:0.05);检测波长210nm,测定市售木瓜饮片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含量。
邹盛勤等[11]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甲醇-水(87:13)为流动相、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检测波长210nm,测定了不同产地紫苏子和白苏子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
2.2.2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HPCE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电泳或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液相分离方法。
具有分析速度较快,流动相用量极少,选择性强等优点。
张锋[12]等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高频电导检测;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55cm×75μmID,有效长度46cm;1.2mmol/L三乙胺-HCl (pH=10.60),β-环糊精(0.08mmol/L)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12.5kV;重力进样10s(高度20cm)对夏枯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进行测定。
2.2.3 离子色谱法(IC)离子色谱能测定有机阴离子,碱金属,有机酸,铵盐等。
按分离原理分为离子交换色谱(IEC)和离子排斥色谱(ICE)。
符继红[13]等采用Shim-pack IC-A1阴离子交换柱,用2.5mmol/L邻苯二甲酸和2.4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混合溶液为流动相,对桑叶中的无机阴离子(F- ,CI-,NO2- ,Br - ,NO3- ,SO42 - ) 和有机酸(苹果酸、琥珀酸、乙酸) 进行了测定。
2.2.4 薄层扫描法(TLC)TLC用于中药中萜酸和芳香酸的研究较多。
是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经薄层层析后的层析板上,对具有吸收或能产生荧光的层析斑点进行扫描,用反射法或透射法测定吸收的强度,以检测层析谱。
王维礼[14]等,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20:5:8:0.1)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液为显色剂,测定波长λs = 535 nm参比波长,λR = 650nm,测定了山楂丸中熊果酸含量。
杨辉[15]等以环己烷-丙酮-醋酸乙酯-冰醋酸(65:25:10:1) 为展开剂,扫描波长λS=220nm,λR=330nm测定了齐墩果酸片的含量。
2.2.5 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GC-MS 技术是测定有机酸类成分准确、有效的方法,为有机酸的分析研究带来了较大的益处。
贾献慧[16]等以GC-MS法测定中药胡颓子叶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
3 结论中药质量分析在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上运用的方法很多,但各有其适用范围。
根据具体检测成分来运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得出合理,优越的结果与结论。
对中药的质量评价及标准的制定都有着巨大的贡献。
中药有效成分分析方法中,酸碱电位滴定法是利用电位的突越来确定滴定终点,它既克服了中药提取液由于颜色较深而导致酸碱滴定指示剂难以选择的障碍,也解决了滴定终点指示不明显的问题;其中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色谱分析方法,能很好地将待测物与其他物质分离,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高效毛细管电泳法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和样品用量少等优点;离子色谱只限于小分子脂肪酸的分离;薄层扫描法经TLC初步分离后,能去除部分干扰物质,但具有操作繁琐,误差相对较大的缺点。
因此,选择合适的提取分离及分析测定方法,除了要考虑欲分析的有机酸类成分的结构与性质外,还要考虑中药中其它成分对它的干扰。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综合考虑,选用一种或者多种方法相结合,以确定达到最佳的提取分离及分析测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1] 师清芝,唐星,等.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J].中国药房,2009,20(6):427.[2] 谌立巍,陈思敏,吴小唯,等.两种青果中没食子酸和总鞣质的含量测定[J].内蒙古中医药,2008,(5):50-51.[3] 江茶龙,谢晓梅,张玲,等.木瓜中三萜和黄酮类成分薄层色谱鉴别研究[J].安徽医药,2010,14(10):1149-1150.[4] 蒋盛岩,彭春桃,赵良忠,等.夏枯草果穗熊果酸超临界萃取的研究[J].邵阳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1):44-46.[5] 马彬昌,吴川彦,胡兵.山麦健脾口服液总有机酸含量测定[J].中国药师,2005,8(11):910.[6] 杨学志,李鹏,马廷升.马蹄莲中有机酸的分离与结构鉴定[J].中国药学,2008,6(2):141.[7] 潘建斌,廖时余,谌理波等.草木犀中有机酸类化合物的成分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7):58.[8] 孙琴,解国惠,肖顺汉,等.GC-MS测定青果中的挥发油[J].华西药学杂志,2008,23(3):353-354.[9] 张奇,叶正量,李德坤,等.电位滴定法测定五味子提取物中总有机酸的含量[J].陕西中医,2011,32(3):342-323.[10] 朱晨晨,谢晓梅,程菁菁.市售木瓜饮片质量考察[J].安徽医药,2011,15(5):577-678.[11] 邹盛勤,陈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紫苏子和白苏子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J].生物加工过程,2008,15(8):53.[12] 张锋,朱培仪,宋粉云.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测定夏枯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2):108-111.[13] 符继红,张丽静,孙莲.离子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桑叶中的无机阴离子和有机酸[J].内蒙古中医药,2006(2):26-28.[14] 王维礼,程晓英,付凌燕等.薄层扫描法测定山楂丸中熊果酸含量[J].中国药业,2007,16(19):18.[15] 杨辉,赵咏,李军.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齐墩果酸片的含量[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21(2):207.[16] 贾献慧,王晓静,牟忠祥,等.中药胡颓子叶的挥发油成分分析[J].中成药,2009,31(6):947-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