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电泳(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般至少采用两种方法测定未知样品的分子量,互相验证。
三. 实验试剂和器材
1.材料: 低分子量标准蛋白试剂盒:
低分子量标准蛋白: 兔磷酸化酶B MW=97,400 牛血清白蛋白 MW=66,200 兔肌动蛋白 MW=43,000 牛碳酸酐酶 MW=31,000 胰蛋白酶抑制剂 MW=20,100 鸡蛋清溶菌酶 MW=14,400
3. 实验器材
• 垂直板电泳装置 • 直流稳压电源 • 移液管
• 滤纸 • 微量注射器 • 大培养皿
各部分凝胶配制
分离胶(10%.5ml)
浓缩胶(5%.3ml)
H2O
2.6ml
Acr
30%, 1.7ml
0.7ml 10%, 1.5ml
Buffer 3.0mol/L pH=8.8 Tris-HCl 0.6ml 0.5mol/L pH=6.8 Tris-HCl 0.75ml
根据说明书处理标准蛋白 样品:称3mg样品,加2 ml蒸馏水溶解。
2.实验试剂
(1) 30%丙烯酰胺(Acr):称Acr30g,甲叉双丙烯酰胺 (Bis)0.8g,加蒸馏水至100ml,过滤后置棕色瓶中, 4℃贮存可用1-2月。
(2)10%SDS(十二烷基磺酸钠) (3)1.5mol/L pH8.8 Tris-HCl缓冲液:称取Tris18.2g,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授课教师:周杰
一. 实验目的
• 学习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的原理。
• 掌握垂直板电泳的操作方法。 • 运用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及染色鉴定。
二 .实验原理
• 带电质点在电场中向带有异相电荷的电极移动,这
种现象称为电泳。
• 电泳分类:移动界面电泳、区带电泳、稳态电泳。 • 区带电泳是在半固相或胶状介质上加一个点或一薄
胶中均含有TEMED和AP,试述其作用?
注意事项
• 丙烯酰胺具有中等毒性。常人每天允许的
最大暴露量不超过0.5μg/kg,皮肤接触可 致中毒,症状为红斑、脱皮、眩晕、动作 机能失调、四肢无力等。
• 丙烯酰胺是神经毒剂,可以透过皮肤 • 不要接触皮肤,戴手套、口罩操作
注意事项
• 没有聚合的丙烯酰胺不要倾倒到水源附近 • 一定要催化充分,使之完全聚合 • 集中处理,实验中全部的胶由专门受过训
以每个蛋白标准的分子量对数对它的 相对迁移率作图得标准曲线,量出未 知蛋白的迁移率即可测出其分于量, 这样的标难曲线只对同一块凝胶上的 样品的分子量测定才具有可靠性。
六.思考题
• 在不连续体系SDS-PAGE中,当分离胶加完
后,需在其上加一层水,为什么?
• 样品溶解液中各种试剂的作用是什么? • 在不连续体系SDS-PAGE中,分离胶与浓缩
二. 实验原理
• PAGE根据其有无浓缩效应,分为连续系统
和不连续系统两大类,连续系统电泳体系 中缓冲液pH值及凝胶浓度相同,带电颗粒 在电场作用下,主要靠电荷和分子筛效应。 不连续系统中由于缓冲液离子成分,pH, 凝胶浓度及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带电颗 粒在电场中泳动不仅有电荷效应,分子筛 效应,还具有浓缩效应,因而其分离条带 清晰度及分辨率均较前者佳。
• 有许多蛋白质是由亚基(如血红蛋白)或两条以上肽链(如胰
凝乳蛋白酶)组成的,它们在SDS和巯基乙醇作用下,解离成 亚基或单条肽链,因此这一类蛋白质,测定时只是它们的亚基 或单条肽链的MW。
• 已发现有些蛋白质不能用SDS-PAGE测定分子量。如电荷异常
或构象异常的蛋白质,带有较大辅基的蛋白质(某些糖蛋白) 以及一些结构蛋白,如胶原蛋白等。
沸水中加热3分钟,去掉亚稳态聚合。 ※注射器不可过低,以防刺破胶体,也不可过高,在样下
沉时会发生扩散. ※为避免边缘效应,最好选用中部的孔注样.
四. 实验过程
8.电泳槽中加入缓冲液,接通电源,进行电泳,开始电流恒
定在10mA,当进入分离胶后改为20mA,溴酚蓝距凝胶边 缘约5mm时,停止电泳。
9.凝胶板剥离与染色:电泳结束后,撬开玻璃板,将凝胶板
二. 实验原理
• SDS电泳的成功关键之一是电泳过程中,待别
是样品制备过程中蛋白质与SDS的结合程度。影 响它们结合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 溶液中SDS单体的浓度,当单体浓度大于
1mmol/L时大多数蛋白质与SDS结合的重量比 为1:1.4,如果单休浓度降到0.5 mmol/L以下 时,两者的结合比仅为1: 0.4这样就不能消除蛋 白质原有的电荷差别,为保证蛋白质与SDS的充 分结合,它们的重量比应该为1:4或1:3
层样品溶液,然后加电场,分子在支持介质上或支 持介质中迁移。支持介质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机 械干扰和由于温度变化以及大分子溶液的高密度而 产生的对流。
• 区带电泳使用不同的支持介质,早期有滤纸、玻璃
珠、淀粉粒、纤维素粉、海砂、海绵、聚氯乙烯树 脂;以后有淀粉凝胶、琼脂凝胶、醋酸纤维素膜, 现在则多用聚丙烯酰胺(PAGE)和琼脂糖凝胶。
2.实验试剂
(7)10%过硫酸铵(AP) (8)TEMED(四甲基乙二胺) (9)样品溶解液:SDS(100mg)+巯基乙醇(0.1ml)+
溴酚蓝(2mg)+甘油(2g) +0.05mol/L pH8.0TrisHCl(2ml),最后定容至10ml。 (10)固定液:取50%甲醇454ml,冰乙酸46ml混匀。 (11)染色液:称取考马斯亮蓝R250 0.125g,加上述固定液 250ml, 过滤后备用。 (12)脱色液:冰乙酸75ml,甲醇50ml,加蒸馏水定容至 1000ml。 (13)电极缓冲液(内含0.1%SDS,0.05mol/LTris0.384mol/L甘氨酸缓冲液pH8.3):称Tris6.0g,甘 氨酸28.8g, 加入SDS1g,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5. 在上槽内加入缓冲液后,拔出样梳。
※要使锯齿孔内的气泡全部排出,否则会影响加样效果.
6、加样(1)取10µl标准蛋白溶解液于EP管内,再加入
10µl 2倍样品缓冲液,上样量为10µl。 (2)取10µl样品溶液,再加入10µl 2倍样品缓冲液,上样
量分别为5µl和3µl。
7.用微量注射器距槽底三分之一处进样,加样前,样品在
四. 实验过程
※水封的目的是为了使分离胶上延平直,并隔绝 空气
※凝胶聚合好的标志是胶与水层之间形成清晰的 界面. 4.倒出水并用滤纸把剩余的水分吸干,按比例配好 浓缩胶,连续平稳加入浓缩胶至离边缘5mm处,迅速 插入样梳,静置40分钟.
※样梳需一次平稳插入,梳口处不得有气泡,梳底 需水平.
四. 实验过程
2) 样品缓冲液的离子强度。SDS电泳的样品缓冲液
离子强度较低,通常是10~100mmol/L
3) 二硫键是否完全被还原
二. 实验原理
•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蛋白质分子量时,只有完全
打开二硫键, 蛋白质分子才能被解聚,SDS才能定量地结合到 亚基上而给出相对迁移率和分子量对数的线性关系。因此在用 SDS处理样品同时往往用巯基乙醇处理,巯基乙醇是一种强还 原剂,它使被还原的二硫键不易再氧化,从而使很多不溶性蛋 白质溶解而与SDS定量结合。
练的人收集到一起,在一个特殊标明的容 器中保存,并进一步催化使之反应完全, 最后送交学校危险品仓库,统一处理。
注意事项
• 聚丙烯酰胺通常认为无毒,但是也要小心
操作,因为其中可能留下少量没有聚合的 单体。
• 保护实验仪器,不得损坏。
T a b 100 (% m
C b 1001% ab
做好标记后放在大培养皿内,加入染色液,染色1小时左右。
10.脱色:染色后的凝胶板用蒸馏水漂洗数次,再用脱色液脱
色,直到蛋白质区带清晰。
※剥胶时要小心,保持胶完好无损,染色要充分.
.
11.实验结果分析。
五.分析计算
绘制标准曲线:
按下式计算相对迁移率:
相对迁移率 =
蛋白样品距加样端迁移距离(cm) 溴酚蓝区带中心距加样端距离(cm)
10%SDS
0.05ml
0.03ml
10%Ap
0.05ml
0.03ml
TEMED
5µl
4µl
四. 实验过程
1.将玻璃板用蒸馏水洗净晾干, 准备2个干净的 锥形瓶. 2.把玻璃板在灌胶支架上固定好. ※固定玻璃板时,两边用力一定要均匀,防止夹 坏玻璃板. 3.按比例配好分离胶,用移液管快速加入,大约5 厘米左右,之后加少许蒸馏水,静置40分钟. ※凝胶配制过程要迅速, 催化剂TEMED要在注胶 前再加入,否则凝结无法注胶.注胶过程最好一次 性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成,避免产生气泡.
加入50ml水,用1mol/L盐酸调pH8.8, 最后用蒸馏 水定容至100ml。 (4)1.0mol/LpH6.8Tris-HCl缓冲液:称取Tris12.1g,加 入50ml水,用1mol/L盐酸调pH6.8, 最后用蒸馏水 定容至100ml。 (5)0.05mol/LpH8.0Tris-HCl缓冲液:称取Tris0.6g,加 入50ml水,用1mol/L盐酸调pH8.0,最后用蒸馏水定 容至100ml。
凝胶浓度的计算
• 聚合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强度、弹性、透明度、粘度和孔
径大小均取决于两个重要参数T和C,T是丙烯酰胺和甲叉双 丙烯酰胺两个单体的总百分浓度。C是与T有关的交联百分 浓度。T与C的计算公式是:
C
b a+b
10(0 %)T
a b 100 (%)
m
• 上式中a为丙烯酰胺的克数,b为甲叉双丙烯酰胺的克数,
二. 实验原理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
引进SDS(十二烷基磺酸钠), SDS能断裂分子内和分 子间氢键,破坏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强还原剂能使 半胱氨酸之间的二硫键断裂,蛋白质在一定浓度的含有强 还原剂的SDS溶液中,与SDS分子按比例结合,形成带负 电荷的SDS-蛋白质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由于结合大量的 SDS,使蛋白质丧失了原有的电荷状态形成仅保持原有分 子大小为特征的负离子团块,从而降低或消除了各种蛋白 质分子之间天然的电荷差异,由于SDS与蛋白质的结合是 按重量成比例的,因此在进行电泳时,蛋白质分子的迁移 速度取决于分子大小。当分子量在15KD到200KD之间时, 蛋白质的迁移率和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符合下式: logMW=K-bX,式中:MW为分子量,X为迁移率,k、b 均为常数,若将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的迁移率对分子 量对数作图,可获得一条标准曲线,未知蛋白质在相同条 件下进行电泳,根据它的电泳迁移率即可在标准曲线上求 得分子量。
m为水或缓冲液体积(ml)。式中a与b的比例很重要。富 有弹性,且完全透明的凝胶,a与b的重量比应在30左右。
三. 实验试剂和器材
1.材料: 低分子量标准蛋白试剂盒:
低分子量标准蛋白: 兔磷酸化酶B MW=97,400 牛血清白蛋白 MW=66,200 兔肌动蛋白 MW=43,000 牛碳酸酐酶 MW=31,000 胰蛋白酶抑制剂 MW=20,100 鸡蛋清溶菌酶 MW=14,400
3. 实验器材
• 垂直板电泳装置 • 直流稳压电源 • 移液管
• 滤纸 • 微量注射器 • 大培养皿
各部分凝胶配制
分离胶(10%.5ml)
浓缩胶(5%.3ml)
H2O
2.6ml
Acr
30%, 1.7ml
0.7ml 10%, 1.5ml
Buffer 3.0mol/L pH=8.8 Tris-HCl 0.6ml 0.5mol/L pH=6.8 Tris-HCl 0.75ml
根据说明书处理标准蛋白 样品:称3mg样品,加2 ml蒸馏水溶解。
2.实验试剂
(1) 30%丙烯酰胺(Acr):称Acr30g,甲叉双丙烯酰胺 (Bis)0.8g,加蒸馏水至100ml,过滤后置棕色瓶中, 4℃贮存可用1-2月。
(2)10%SDS(十二烷基磺酸钠) (3)1.5mol/L pH8.8 Tris-HCl缓冲液:称取Tris18.2g,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授课教师:周杰
一. 实验目的
• 学习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的原理。
• 掌握垂直板电泳的操作方法。 • 运用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及染色鉴定。
二 .实验原理
• 带电质点在电场中向带有异相电荷的电极移动,这
种现象称为电泳。
• 电泳分类:移动界面电泳、区带电泳、稳态电泳。 • 区带电泳是在半固相或胶状介质上加一个点或一薄
胶中均含有TEMED和AP,试述其作用?
注意事项
• 丙烯酰胺具有中等毒性。常人每天允许的
最大暴露量不超过0.5μg/kg,皮肤接触可 致中毒,症状为红斑、脱皮、眩晕、动作 机能失调、四肢无力等。
• 丙烯酰胺是神经毒剂,可以透过皮肤 • 不要接触皮肤,戴手套、口罩操作
注意事项
• 没有聚合的丙烯酰胺不要倾倒到水源附近 • 一定要催化充分,使之完全聚合 • 集中处理,实验中全部的胶由专门受过训
以每个蛋白标准的分子量对数对它的 相对迁移率作图得标准曲线,量出未 知蛋白的迁移率即可测出其分于量, 这样的标难曲线只对同一块凝胶上的 样品的分子量测定才具有可靠性。
六.思考题
• 在不连续体系SDS-PAGE中,当分离胶加完
后,需在其上加一层水,为什么?
• 样品溶解液中各种试剂的作用是什么? • 在不连续体系SDS-PAGE中,分离胶与浓缩
二. 实验原理
• PAGE根据其有无浓缩效应,分为连续系统
和不连续系统两大类,连续系统电泳体系 中缓冲液pH值及凝胶浓度相同,带电颗粒 在电场作用下,主要靠电荷和分子筛效应。 不连续系统中由于缓冲液离子成分,pH, 凝胶浓度及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带电颗 粒在电场中泳动不仅有电荷效应,分子筛 效应,还具有浓缩效应,因而其分离条带 清晰度及分辨率均较前者佳。
• 有许多蛋白质是由亚基(如血红蛋白)或两条以上肽链(如胰
凝乳蛋白酶)组成的,它们在SDS和巯基乙醇作用下,解离成 亚基或单条肽链,因此这一类蛋白质,测定时只是它们的亚基 或单条肽链的MW。
• 已发现有些蛋白质不能用SDS-PAGE测定分子量。如电荷异常
或构象异常的蛋白质,带有较大辅基的蛋白质(某些糖蛋白) 以及一些结构蛋白,如胶原蛋白等。
沸水中加热3分钟,去掉亚稳态聚合。 ※注射器不可过低,以防刺破胶体,也不可过高,在样下
沉时会发生扩散. ※为避免边缘效应,最好选用中部的孔注样.
四. 实验过程
8.电泳槽中加入缓冲液,接通电源,进行电泳,开始电流恒
定在10mA,当进入分离胶后改为20mA,溴酚蓝距凝胶边 缘约5mm时,停止电泳。
9.凝胶板剥离与染色:电泳结束后,撬开玻璃板,将凝胶板
二. 实验原理
• SDS电泳的成功关键之一是电泳过程中,待别
是样品制备过程中蛋白质与SDS的结合程度。影 响它们结合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 溶液中SDS单体的浓度,当单体浓度大于
1mmol/L时大多数蛋白质与SDS结合的重量比 为1:1.4,如果单休浓度降到0.5 mmol/L以下 时,两者的结合比仅为1: 0.4这样就不能消除蛋 白质原有的电荷差别,为保证蛋白质与SDS的充 分结合,它们的重量比应该为1:4或1:3
层样品溶液,然后加电场,分子在支持介质上或支 持介质中迁移。支持介质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机 械干扰和由于温度变化以及大分子溶液的高密度而 产生的对流。
• 区带电泳使用不同的支持介质,早期有滤纸、玻璃
珠、淀粉粒、纤维素粉、海砂、海绵、聚氯乙烯树 脂;以后有淀粉凝胶、琼脂凝胶、醋酸纤维素膜, 现在则多用聚丙烯酰胺(PAGE)和琼脂糖凝胶。
2.实验试剂
(7)10%过硫酸铵(AP) (8)TEMED(四甲基乙二胺) (9)样品溶解液:SDS(100mg)+巯基乙醇(0.1ml)+
溴酚蓝(2mg)+甘油(2g) +0.05mol/L pH8.0TrisHCl(2ml),最后定容至10ml。 (10)固定液:取50%甲醇454ml,冰乙酸46ml混匀。 (11)染色液:称取考马斯亮蓝R250 0.125g,加上述固定液 250ml, 过滤后备用。 (12)脱色液:冰乙酸75ml,甲醇50ml,加蒸馏水定容至 1000ml。 (13)电极缓冲液(内含0.1%SDS,0.05mol/LTris0.384mol/L甘氨酸缓冲液pH8.3):称Tris6.0g,甘 氨酸28.8g, 加入SDS1g,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5. 在上槽内加入缓冲液后,拔出样梳。
※要使锯齿孔内的气泡全部排出,否则会影响加样效果.
6、加样(1)取10µl标准蛋白溶解液于EP管内,再加入
10µl 2倍样品缓冲液,上样量为10µl。 (2)取10µl样品溶液,再加入10µl 2倍样品缓冲液,上样
量分别为5µl和3µl。
7.用微量注射器距槽底三分之一处进样,加样前,样品在
四. 实验过程
※水封的目的是为了使分离胶上延平直,并隔绝 空气
※凝胶聚合好的标志是胶与水层之间形成清晰的 界面. 4.倒出水并用滤纸把剩余的水分吸干,按比例配好 浓缩胶,连续平稳加入浓缩胶至离边缘5mm处,迅速 插入样梳,静置40分钟.
※样梳需一次平稳插入,梳口处不得有气泡,梳底 需水平.
四. 实验过程
2) 样品缓冲液的离子强度。SDS电泳的样品缓冲液
离子强度较低,通常是10~100mmol/L
3) 二硫键是否完全被还原
二. 实验原理
•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蛋白质分子量时,只有完全
打开二硫键, 蛋白质分子才能被解聚,SDS才能定量地结合到 亚基上而给出相对迁移率和分子量对数的线性关系。因此在用 SDS处理样品同时往往用巯基乙醇处理,巯基乙醇是一种强还 原剂,它使被还原的二硫键不易再氧化,从而使很多不溶性蛋 白质溶解而与SDS定量结合。
练的人收集到一起,在一个特殊标明的容 器中保存,并进一步催化使之反应完全, 最后送交学校危险品仓库,统一处理。
注意事项
• 聚丙烯酰胺通常认为无毒,但是也要小心
操作,因为其中可能留下少量没有聚合的 单体。
• 保护实验仪器,不得损坏。
T a b 100 (% m
C b 1001% ab
做好标记后放在大培养皿内,加入染色液,染色1小时左右。
10.脱色:染色后的凝胶板用蒸馏水漂洗数次,再用脱色液脱
色,直到蛋白质区带清晰。
※剥胶时要小心,保持胶完好无损,染色要充分.
.
11.实验结果分析。
五.分析计算
绘制标准曲线:
按下式计算相对迁移率:
相对迁移率 =
蛋白样品距加样端迁移距离(cm) 溴酚蓝区带中心距加样端距离(cm)
10%SDS
0.05ml
0.03ml
10%Ap
0.05ml
0.03ml
TEMED
5µl
4µl
四. 实验过程
1.将玻璃板用蒸馏水洗净晾干, 准备2个干净的 锥形瓶. 2.把玻璃板在灌胶支架上固定好. ※固定玻璃板时,两边用力一定要均匀,防止夹 坏玻璃板. 3.按比例配好分离胶,用移液管快速加入,大约5 厘米左右,之后加少许蒸馏水,静置40分钟. ※凝胶配制过程要迅速, 催化剂TEMED要在注胶 前再加入,否则凝结无法注胶.注胶过程最好一次 性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成,避免产生气泡.
加入50ml水,用1mol/L盐酸调pH8.8, 最后用蒸馏 水定容至100ml。 (4)1.0mol/LpH6.8Tris-HCl缓冲液:称取Tris12.1g,加 入50ml水,用1mol/L盐酸调pH6.8, 最后用蒸馏水 定容至100ml。 (5)0.05mol/LpH8.0Tris-HCl缓冲液:称取Tris0.6g,加 入50ml水,用1mol/L盐酸调pH8.0,最后用蒸馏水定 容至100ml。
凝胶浓度的计算
• 聚合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强度、弹性、透明度、粘度和孔
径大小均取决于两个重要参数T和C,T是丙烯酰胺和甲叉双 丙烯酰胺两个单体的总百分浓度。C是与T有关的交联百分 浓度。T与C的计算公式是:
C
b a+b
10(0 %)T
a b 100 (%)
m
• 上式中a为丙烯酰胺的克数,b为甲叉双丙烯酰胺的克数,
二. 实验原理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
引进SDS(十二烷基磺酸钠), SDS能断裂分子内和分 子间氢键,破坏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强还原剂能使 半胱氨酸之间的二硫键断裂,蛋白质在一定浓度的含有强 还原剂的SDS溶液中,与SDS分子按比例结合,形成带负 电荷的SDS-蛋白质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由于结合大量的 SDS,使蛋白质丧失了原有的电荷状态形成仅保持原有分 子大小为特征的负离子团块,从而降低或消除了各种蛋白 质分子之间天然的电荷差异,由于SDS与蛋白质的结合是 按重量成比例的,因此在进行电泳时,蛋白质分子的迁移 速度取决于分子大小。当分子量在15KD到200KD之间时, 蛋白质的迁移率和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符合下式: logMW=K-bX,式中:MW为分子量,X为迁移率,k、b 均为常数,若将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的迁移率对分子 量对数作图,可获得一条标准曲线,未知蛋白质在相同条 件下进行电泳,根据它的电泳迁移率即可在标准曲线上求 得分子量。
m为水或缓冲液体积(ml)。式中a与b的比例很重要。富 有弹性,且完全透明的凝胶,a与b的重量比应在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