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SDS法)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解析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1.安装垂直板电泳槽 将密封胶条放在平直玻璃板上,将凹形
玻璃板与 平直玻璃板重叠。 用手将两块玻璃板夹住,放入电泳槽内。 用蒸馏水检漏
2.电泳缓冲液(Tris-甘氨酸缓冲液,pH=8.3):取 Tris6.0g,甘氨酸28.8g,SDS1.0g,用去离子水 溶解后定容至1L。
3.样品溶解液(用于溶解标准蛋白质及样品蛋白 质):取SDS0.1g,巯基乙醇0.1mL,甘油 1.0mL,溴酚蓝28.8g,0.2mol/L磷酸缓冲液 0.5mL,加重蒸馏水至10mL。
【试剂配制】
4. 染 色 液 : 0.25g 考 马 斯 亮 蓝 R-250 , 加 入 454mL50%甲醇溶液和46mL冰乙酸。
5.脱色液:75mL冰乙酸,875mL水与50mL甲醇 6.10% 过 硫 酸 钠 、 10%SDS 、 1% 四 甲 基 乙 二 胺
(TEMED)
【实验材料及预处理】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实验目的】
• 理解电泳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原理。 • 掌握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的基本操
作 • 学会绘制标准曲线。
【实验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由丙烯酰胺(Acr)和N,N-甲叉双 丙烯酰胺(Bis)聚合而成,是一种具有交叉网状结构的 凝胶,可以产生分子筛效应,其孔径大小可以通过配置 药品的浓度来控制,常用作电泳的载体。
因此,我们可以测定标准蛋白质的迁移率,通过标 准蛋白质相对迁移率的对数对相对分子量作图,得到标 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未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 量。
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 引言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对于理解其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量的原理;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量的原理;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蛋白质分析方法,常用于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
其原理是利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使蛋白质带负电,使蛋白质在凝胶中按照相对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
具体原理如下:
1. SDS:SDS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它可以与蛋白质发生结合,使得所有蛋白质带有相同的电荷密度。
2. 蛋白质解不性:在SDS存在条件下,蛋白质发生解性,其中SDS会形成不溶解的复合物,使蛋白质具有均一负电荷。
3. 凝胶电泳:将SDS处理后的蛋白质样品加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胶板上,施加电场使蛋白质迁移。
4. 分离:由于凝胶电泳胶阻力不同,蛋白质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凝胶上分离成锥形区带。
5. 相对分子量测定:在同一凝胶中,已知相对分子量已知的标准蛋白质样品与待测蛋白质样品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标准蛋白质样品的迁移距离和待测蛋白质样品的迁移距离,可以推算出待测蛋白质样品的相对分子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以相对分子量进行分析的,所以对于蛋白质的准确分子量测定,还需结合其他方法如质谱等进行综合分析。
SDS-PAGE电泳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SDS-PAGE电泳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电泳是现代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用于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纯度和数量等指标。
下面将就SDS-PAGE电泳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介绍。
SDS-PAGE电泳的原理:SDS-PAGE电泳是一种基于PAG(聚丙烯酰胺凝胶板)的矩阵上运行的直流凝胶电泳。
相对分子质量(MW)是以电泳迁移距离为单位来表示的。
蛋白质在PAG上被限制在孔道中运动,因此,蛋白质分子迁移距离与分子大小成正比。
通过使用外部标准,可以精确地将样品的迁移距离转换为分子量。
这种分离方法受到电荷和大小作用的影响,电势梯度使带电的蛋白质分子在凝胶中迁移。
SDS-PAGE电泳的过程:SDS-PAGE电泳的过程主要包括:样品加载、电泳和染色步骤。
(1)样品加载:样品的制备:蛋白质样品通常经过还原和变性,以便将所有蛋白质中的二硫键断裂并且在孔道中呈现线性的多聚蛋白质结构。
这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对样品添加SDS缓冲液,然后在热水浴或高压下暴露于还原剂,例如2-硫代乙酸(DTT)或β-巯基乙酸(MEA)。
(2)电泳:将处理过的样品通过凝胶基质中的丝状孔道。
随着电场的施加,蛋白质会在SDS凝胶板上自由迁移,从而分离出蛋白系列。
(3)染色:电泳结束后,将凝胶板进行染色。
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是银染、共染和Coomassie Brilliant Blue染色法。
SDS-PAGE电泳的应用:SDS-PAGE电泳广泛应用于研究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活性定量、纯度评估、亚基分离等方面。
其中,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是SDS-PAGE电泳的最主要应用之一。
通过将未知蛋白与已知分子质量蛋白一起电泳,可以通过线性回归计算未知标本的分子大小。
SDSPAGE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报告
SDS_PAGE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SDS-PAGE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一、实验目的通过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流程。
二、实验原理SDS-PAGE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它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蛋白质的结合性质,将蛋白质变性并带负电荷,使得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率仅取决于相对分子质量,而与蛋白质的等电点、电荷性质无关。
通过比较标准蛋白质的迁移率和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可确定待测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器材:SDS-PAGE所需试剂包括丙烯酰胺、N-丙基甲基丙烯酰胺、过硫酸铵、甘氨酸、十二烷基硫酸钠、tris缓冲液、G250染料、乙醇等;器材包括电泳槽、制胶板、移液器、电泳仪、电源等。
2.制备标准蛋白样品:选择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标准蛋白样品,将其与G250染料混合,煮沸变性,冷却后作为标准蛋白样品。
3.制备样品:将待测蛋白质样品与G250染料混合,加入适量SDS-PAGE缓冲液,煮沸变性,冷却后作为待测样品。
4.制胶:将丙烯酰胺、N-丙基甲基丙烯酰胺、过硫酸铵、甘氨酸、tris缓冲液等混合,倒入制胶板中,插入样品梳子,静置凝固。
5.电泳:将凝胶放入电泳槽中,加入适量电泳液,将标准蛋白样品和待测样品分别加入对应的孔中。
打开电源,调整电流和电压,开始电泳。
6.染色和脱色:电泳结束后,将凝胶取出,用G250染料进行染色,然后进行脱色处理,以呈现清晰蛋白质条带。
7.相对分子质量测定:通过比较标准蛋白样品的迁移率和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样品,可确定待测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四、结果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得到了SDS-PAGE凝胶电泳图谱,并测定了待测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通过与标准蛋白样品的迁移率进行比较,发现待测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kDa。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浓度的待测蛋白质样品在凝胶电泳图谱上的条带位置也存在差异,表明它们具有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可用以下几种常见的实验测定:
1.同位素掺入法:能准确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一种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质谱方法,将蛋白质样品中的氢原子替换成同位素氢,如²H 或³⁷Cl,用质谱分析同位素掺入后的蛋白质的改变,从而推算出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SDS-PAGE: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中移动的速度与分子质量有关,可用此方法推算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蛋白质在凝胶上移动的时间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
3. 光波谱法:可以通过紫外拉曼光谱(UV-Raman)或者红外谱(IR),计算结合能从而计算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4.质谱分析法:利用质谱技术直接测定蛋白质的大小,包括电喷雾质谱(ESI-MS)、离子化质谱(FAIMS)和质谱分析(MS)等技术。
利用质谱技术,可以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帮助我们研究蛋白质的特性和作用。
SDS-PAGE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原理】
SDS与蛋白质结合后,还引起蛋白质构象的改变。蛋白 质-SDS复合物的流体力学和光学性质表明,它们在水溶液中 的形状,近似于雪茄烟形的长椭圆棒。不同蛋白质的SDS复 合物的短轴长度都一样,而长轴则随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 大小成正比的变化。这样的蛋白质-SDS复合物在凝胶中的迁 移率,不再受蛋白质原有电荷和形状的影响,而只是椭圆棒 的长度,也就是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函数。
【实验步骤】
一、安装垂直板型电泳装置
一、安装垂直板型电泳装置
将装好的电泳装置垂直放置,在长玻璃片下 端与硅胶框交界的缝隙内加入用电极缓冲溶液配 制的1%琼脂糖溶液,待其凝固后,即堵住凝胶 模板下面的窄缝(通电时又可作为盐桥)。
分离胶的配制
10%(ml)
H2O
10
30%丙烯酰胺
10
分离胶缓冲液(pH8.8)
【实验原理】
SDS是一种阴离子型去污剂,在蛋白质溶解液中加入 SDS和巯基乙醇后,巯基乙醇可使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还 原;SDS能使蛋白质的非共价键(氢键、疏水键)打开,并 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上(在一定条件下,大多数蛋白质与SDS 结合比为1.4 g SDS/g蛋白质),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由 于SDS带有大量负电荷,当它与蛋白质结合时,所带的负电 荷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原有的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种 类蛋白质间原有的电荷差异。
剥胶示意图
七、染色和脱色
倾出固定液,加入染色液。染色过夜。 染色完毕,倾出染色液,加入脱色液。数小时 换一次脱色液,直至背景清晰,约需一昼夜。
八、Mr的计算
量出加样端距细铜丝间的距离(cm)以及各蛋白质样品区 带中心与加样端的距离(cm),按下式计算相对迁移率mr:
蛋白质样品迁移距离(cm) 相对迁移率mr = 溴酚蓝区带距加样端距离(cm)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一、实验目的1、学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原理。
2、掌握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是对蛋白质进行量化,比较及特性鉴定的一种经济、快速、而且可重复的方法。
该法主要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对其进行分离。
SDS与蛋白质的疏水部分相结合,破坏其折叠结构,并使其稳定地存在于一个广泛均一的溶液中。
SDS-蛋白质复合物的长度与其分子量成正比。
由于在样品介质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后,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而电荷因素可以被忽略。
SDS-PAGE因易于操作和广泛的用途,使它成为许多研究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
Acr和bis单独存在或混合在一起时是稳定的,但在具有自由基团体系时就能聚合。
引发自由基的方法有化学法和光化学法两种。
化学法的引发剂是过硫酸铵(Ap),催化剂十四甲基乙二胺(TEMED);光化学法是以光敏感物核黄素来代替过硫酸铵,在紫外光照射下引发自由基团。
采用不同浓度的acr、bis、Ap、TEMED使之聚合,产生不同孔径的凝胶。
因此可按分离物质的大小、形状来选择凝胶浓度。
SDS是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的简称,它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电泳系统中能使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打开,并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上(在一定条件下,大多数蛋白质与SDS的结合比为1.4gSDS/1g蛋白质),使各种蛋白质-SDS复合物都带上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其数量远远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从而掩盖了不同种类蛋白质间原有的电荷差别。
这样就使电泳迁移率只取决于分子大小这一因素,于是根据标准蛋白质分子量的对数和迁移率所作的标准曲线,可求得未知物的分子量。
三、实验器材及数据30%分离胶储存液、10%浓缩胶储存液、分离胶缓冲液、浓缩胶缓冲液、电泳缓冲液、样品溶解液、染色液、脱色液;标准蛋白,样品蛋白;电泳槽,移液管1ml,烧杯100ml四、注意事项1、acr和bis均为神经毒剂,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操作时应戴口罩和手套,纯化应在通风处内进行。
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有多种,以下列举几种常用的方法:
1. SDS-PAGE: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蛋白质按照分子量大小分离出来。
蛋白质在胁迫条件下与SDS形成复合物,其电荷密度相对一致,所以主要根据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迁移距离来估算其分子量。
2. SDS-PAGE-Western blotting:在SDS-PAGE的基础上,将分离出的蛋白质转移到聚合物膜上,并使用特异性抗体检测靶蛋白。
通过与已知分子量的标准品比较,可以推断目标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3.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该方法通过将蛋白质与基质结合后,利用激光辐射将其离子化,并通过不同质荷比(m/z)的飞行时间分析获得蛋白质的质量/电荷比。
结合已知质量的标准品,可计算得到蛋白质的分子量。
4. 高效液相色谱-多角度光散射(HPLC-MALS):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蛋白质,并结合多角度光散射检测器,测量蛋白质溶液中散射光强的变化。
根据多角度光散射理论,计算出蛋白质颗粒的质量和大小分布,从而推断其相对分子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方法可能有其适用范围和准确性上的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实验目的和条件进行评估。
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
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以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SDS 凝胶电泳检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和方法。
一、引言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功能分子,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而SDS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蛋白质的方法,可以通过分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SDS凝胶电泳检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SDS凝胶电泳是一种离子交换电泳技术,通过在凝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SDS,可以使蛋白质在凝胶中具有均一的负电荷,从而根据蛋白质的大小分离。
具体原理如下:1. SDS:表面活性剂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够使蛋白质完全解离为带负电荷的复合物。
SDS与蛋白质按照1:1的摩尔比结合,使得蛋白质带有负电荷。
2. 凝胶:常用的凝胶材料有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琼脂糖凝胶。
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和稳定性,因此在实验中被广泛应用。
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蛋白质样品与SDS混合后,通过电泳将其分离。
由于SDS使蛋白质带有负电荷,因此在电场作用下,蛋白质会向阳极迁移。
由于凝胶的孔径大小不同,蛋白质根据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在凝胶中分离成不同的条带。
三、实验方法SDS凝胶电泳的实验步骤如下:1. 制备凝胶: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加入TEMED和过硫酸铵等物质,制备凝胶溶液。
2. 注射样品:将待测蛋白质样品与SDS混合,并进行热变性处理,使蛋白质在凝胶中具有均一的负电荷。
3. 进行电泳:将混合样品注射到凝胶槽中,连接电源进行电泳。
根据需要设定不同的电压和时间。
4. 染色观察:电泳结束后,将凝胶取出,并进行染色。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银染和脱色染色等。
5. 分析结果:观察染色后的凝胶,根据不同蛋白质的条带位置和宽度,可以推断其相对分子质量。
四、结果分析SDS凝胶电泳的结果分析主要从条带位置和宽度两个方面进行。
SDS-PAGE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报告
SDS-PAGE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一、前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PAGE,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介质的一种常用电泳技术。
聚丙烯酰胺凝胶由单体丙烯酰胺和甲叉双丙烯酰胺聚合而成,聚合过程由自由基催化完成。
催化聚合的常用方法有两种:化学聚合法和光聚合法。
化学聚合以过硫酸铵(APS)为催化剂,以四甲基乙二胺(TEMED)为加速剂。
在聚合过程中,TEMED催化过硫酸铵产生自由基,后者引发丙烯酰胺单体聚合,同时甲叉双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链间产生甲叉键交联,从而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PAGE根据其有无浓缩效应,分为连续系统和不连续系统两大类,连续系统电泳体系中缓冲液pH值及凝胶浓度相同,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主要靠电荷和分子筛效应。
不连续系统中由于缓冲液离子成分,pH,凝胶浓度及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带电颗粒在电场中泳动不仅有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还具有浓缩效应,因而其分离条带清晰度及分辨率均较前者佳。
不连续体系由电极缓冲液、浓缩胶及分离胶所组成。
浓缩胶是由AP催化聚合而成的大孔胶,凝胶缓冲液为pH6.7的Tris-HCl。
分离胶是由AP催化聚合而成的小孔胶,凝胶缓冲液为pH8.9 Tris-HCl。
电极缓冲液是pH8.3 Tris-甘氨酸缓冲液。
2种孔径的凝胶、2种缓冲体系、3种pH值使不连续体系形成了凝胶孔径、pH值、缓冲液离子成分的不连续性,这是样品浓缩的主要因素。
SDS是阴离子去污剂,作为变性剂和助溶试剂,它能断裂分子和分子间的氢键,使分子去折叠,破坏蛋白分子的二、三级结构。
而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二硫糖醇能使半胱氨酸残基间的二硫键断裂。
在样品和凝胶中加入还原剂和SDS后,分子被解聚成多肽链,解聚后的氨基酸侧链和SDS结合成蛋白- SDS胶束,所带的负电荷大大超过了蛋白原有的电荷量,这样就消除了不同分子间的电荷差异和结构差异。
SDS-PAGE一般采用的是不连续缓冲系统,与连续缓冲系统相比,能够有较高的分辨率。
SDS_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以标准蛋白质分子量的对数对相对迁移 率作图,得到标准曲线,根据待测样品相对 迁移率,从标准曲线上计算出其分子量。
思考题
• 在不连续体系SDS-PAGE中,当分离胶加完 后,需在其上加一层水,为什么?
四、浓缩胶的配制(5%)
试剂
H2O 凝胶贮备液 分离胶缓冲液(pH6.8) 10% Leabharlann DSTEMED 10%过硫酸铵
总体积
体积 2.92(ml) 0.8(ml) 1.25(ml) 0.05(ml)
5(ul) 25(ul) 5.05(ml)
五、浓缩胶的灌注和聚合
用移液管将所配制的浓缩胶缓冲液沿 着凝胶腔的长玻璃板的内面缓缓注入,将 梳子插入胶液顶部,放置室温下待其聚合。
【操作方法】
一、装板
将垂直板型电泳装置内的板状凝胶模子取出, 将玻璃片洗净、凉干、嵌入凹槽中,形成一个 “夹心”凝胶腔,把装好的凝胶腔置于仰放的 电极上槽。将电泳槽、凝胶模子串成一体的垂 直板型电泳装置,垂直放置在水平台面上,灌 注胶液。
二、分离胶的配制(12%)
试剂
H2O 凝胶贮备液 分离胶缓冲液(pH8.8) 10% SDS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 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目的】
• 学习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原理。 • 掌握垂直板电泳的操作方法。 • 运用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及染色
鉴定。
【原理】
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十 二烷基硫酸钠(SDS),使蛋白样品与SDS结合 形成带负电荷的复合物,由于复合物分子量的 不同,在电泳中反应出不同的迁移率。根据标 准样品在该系统电泳中所作出的标准曲线,推 算出被测蛋白样品分子量的近似值。
SDS-PAGE电泳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SDS-PAGE电泳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实验目的了解SDS-PAGE垂直板型电泳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技术。
学习并掌握SDS-PAGE法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量的技术。
实验原理SDS-PAGE电泳法,即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1.在蛋白质混合样品中各蛋白质组分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分子大小和形状以及所带电荷多少。
2.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电泳系统中能使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打开,并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上(在一定条件下,大多数蛋白质与SDS 的结合比为1.4gSDS/1g蛋白质),使各种蛋白质—SDS复合物都带上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其数量远远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从而掩盖了不同种类蛋白质间原有的电荷差别。
此时,蛋白质分子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它的分子量大小,而其它因素对电泳迁移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 当蛋白质的分子量在15000~200000之间时,电泳迁移率与分子量的对数值呈直线关系,符合下列方程:1gMr =K―bm R式中:Mr为蛋白质的分子量;K为常数;b为斜率;mR为相对迁移率。
在条件一定时,b和K均为常数。
若将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的迁移率对分子量的对数作图,可获得一条标准曲线。
未知蛋白质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电泳,根据它的电泳迁移率即可在标准曲线上求得分子量。
仪器、原料和试剂仪器:垂直板型电泳槽;直流稳压电源;50或100μl微量注射器、玻璃板、水浴锅,染色槽;烧杯;吸量管;常头滴管等。
原料:低分子量标准蛋白质按照每种蛋白0.5~1mg·ml-1样品溶解液配制。
可配制成单一蛋白质标准液,也可配成混合蛋白质标准液。
试剂:(1)分离胶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 PH8.9):取1mol/L盐酸48mL,Tris 36.3g,用无离子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2)浓缩胶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 PH6.7):取1mol/L盐酸48mL, Tris 5.98g,用无离子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教学教案首页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设计性)相关知识1.电泳?2.影响电泳速率的因素?3.SDS 的作用?4.β-乙醇的作用? 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3.分类:自然胶电泳、变性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梯度胶电泳、双向电泳、印迹转移电泳。
4.不连续缓冲系统:SDS -PAGE 电泳体系为不连续电泳体系。
5.分离胶浓度的选择和配制方法SDS *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摩尔比为 1:29。
常用的标准蛋白质的Mr丙烯酰胺 甲叉丙烯酰胺TEMED过硫酸铵聚丙烯酰胺凝胶 +pH 6.8pH8.8Tris-GlyTris-Gly pH8.3不同分离胶的配制方法5%注意:根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条件在实验前写出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条件实验目的1.用SDS-PAGE法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2.熟悉操作过程;掌握实验方法;明确实验原理。
实验要求1.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进行整个实验过程的设计与操作,注意几个设计点:①如标准蛋白质的选择依据;②分离胶的确定与制备:浓度大小的依据是?分离胶配制量多少的依据是?③灌胶方法的选择?④上样量的确定:依据蛋白质浓度大小确定上样量,一般是样品在含1~6种蛋白且各占比例相当的情况下浓度在1~2mg/ml时、对凝胶大小在8×8.2时,上样量为10~20ul;⑤电泳时电压控制多大的选择;⑥能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能解决,能够独立思考分析电泳结果,总结本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2.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蛋白质样品的Mr。
实验条件1.实验所需的实验试剂和材料。
2.实验所需的主要实验仪器。
二、实验原理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中泳动的速度称为迁移率或泳动度(mobility)。
泳动度与带电颗粒所带静电荷的数量、颗粒大小和形状有关。
一般来说,颗粒所带静电荷的数量越多,颗粒越小,越接近球形,则泳动度越大。
SDS即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ycyl sulfate),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
SDSPAGE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报告
SDSPAGE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SDS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一、实验目的:通过SDS-技术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二、实验原理:SDS-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电泳分离技术。
在该技术中,蛋白质样品与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还原剂混合后,加热可以使蛋白质完全还原并且与SDS结合,形成具有负电荷的复合物。
这些复合物在电场中按照其分子质量大小被分离。
蛋白质样品在SDS-中首先经过堆胶,即在样品中添加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质被沿着凝胶的宽度扩散,形成连续的蛋白质稜。
然后,电泳阶段开始,电场通过凝胶,带动带电的蛋白质稜向阳极迁移。
三、实验步骤:1.准备SDS-电泳胶液:根据使用说明配制3种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胶液,即5%堆胶胶液、12%分离胶液和4%扩散胶液。
2. 准备样品:取相应的蛋白质样品,如细胞裂解液,将其与试剂R (含有30%甘油和2%β-巯基乙醇酰胺)和Laemmli试剂混合,以加热破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3.堆胶:将堆胶胶液慢慢注入电泳槽中,留出足够的空间来注入分离胶液。
4.加载样品:在样品孔中加入相应数量的样品、分子量标记和模板。
5.电泳:将电泳槽连接到电源,调节电压,使电流保持稳定。
首先进行堆胶阶段,然后切换到电泳阶段,直至蛋白质移动到凝胶底部。
6. 凝胶染色:取下凝胶,用凝胶染色剂对凝胶进行染色。
一般常用染色剂有银染和Coomassie蓝染。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描述的方法进行实验后,我们观察到在凝胶上出现了多条蛋白质条带,每条条带代表一个蛋白质。
条带的颜色越深,表示其含量越多。
通过与分子量标记的对照,可以确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五、实验讨论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推断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可以通过标准曲线法来计算,即通过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标准品的移动距离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来推断未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通过SDS-技术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具有许多优点:能够同时分离多个蛋白质;能够对蛋白质进行集中分析;精确测量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群体分子质量等。
sds-page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原理
sds-page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原理
SDS-PAGE(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技术,用于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SDS-PAGE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蛋白样品的准备:将待测蛋白样品与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使蛋白质表面被负电荷包裹。
2. 样品加载和电泳过程:将蛋白样品加载到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gel)中的孔洞中。
通常采用垂直电泳方式进行,将正电极和负电极连接至凝胶两端,通过电场使蛋白质向电泳方向迁移。
3. 分子分离:在电泳过程中,由于SDS的存在,样品中的蛋白质被完全解聚并带负电荷,使每个蛋白质分子的移动速率只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较小的蛋白质能够在凝胶中更快地迁移,较大的蛋白质则移动速率较慢。
4. 染色和可视化:电泳结束后,使用染色剂(如Coomassie蓝染色剂)将蛋白质染色,使其可见。
通过测量蛋白质在凝胶上的迁移距离,可以估计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总结:SDS-PAGE利用SDS使蛋白质解聚并带负电荷,在电泳过程中按照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通过染色和测量蛋白质的迁移距离来估计其相对分子质量。
SDS-PAGE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6 、染色与脱色 电泳结束后,取下玻板,在自来水下用特制板撬开短 玻璃板,从凝胶板上切下一角作为加样标记,在两侧溴 酚蓝染料区带中心,插入细铜丝作为前沿标记。加入染 色液染色60 mins,再用脱色液脱色,直至蛋白质区带 清晰,即可计算相对迁移率。
7、 结果处理 量出加样端距细铜丝间的距离(cm)以及各蛋白质样品区 带中心与加样端的距离(cm),按下式计算相对迁移率mR:
有许多蛋白质是由亚基或两条以上肽链组成的,它们在 SDS和巯基乙醇作用下,解离成亚基或单条肽链,因此 这一类蛋白质,测定的只是亚基或单条肽链的MW。
蛋白质分子结合SDS阴离子后,所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 过了它原有的净电荷,从而消除了不同种蛋白质之间所 带净电荷的差异。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决定于亚基 的相对分子质量。而与其所带电荷的性质无关。
相对迁移率mR=
蛋白质样品迁移距离(cm) 溴酚蓝区带距加样端距离(cm)
【思考题】
1、在上样缓冲液中SDS、巯基乙醇、甘油及溴 酚兰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在SDS-PAGE中,分离胶中的TEMED和AP的 作用是什么?
3、样品液为何在加样前需在沸水中加热几分钟?
【SDS-PAGE基本原理】
SDS-PAGE 是在蛋白质样品中加入SDS和含有巯基乙 醇的样品处理液,SDS是一种很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它可以断开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破坏蛋白质分子的 二级和三级结构。
强还原剂巯基乙醇可以断开二硫键破坏蛋白质的四级 结构。使蛋白质分子被解聚成肽链形成单链分子。解 聚后的侧链与SDS充分结合形成带负电荷的蛋白质-SDS 复合物。
轻轻插入梳齿至浓缩胶内,避免带入气泡。约 30min后凝胶聚合。
3、蛋白质样品的处理
1)标准蛋白质样品的处理 低分子量标准蛋白试剂盒:兔磷酸化酶B MW=97,4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一、实验原理
蛋白质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巯基乙醇的作用下,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氢键等打开,形成按1.4gSDS/1g蛋白质比例的SDS-蛋白质多肽复合物,该复合物带负电,故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向正极迁移,且主要由于凝胶的分子筛作用,迁移速率与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有关,因此可以浓缩和分离蛋白质多肽。
聚丙烯酰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多数采用一种不连续的缓冲系统,主要分为较低浓度的成层胶和较高浓度的分离胶,配制凝胶的缓冲液,其pH值和离子强度也相应不同,故电泳时,样品中的SDS-多肽复合物沿移动的界面移动,在分离胶表面形成了一个极薄的层面,大大浓缩了样品的体积,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浓缩效应。
二、仪器及器材
垂直电泳槽及附件、直流稳压稳流电泳仪、移液器等。
三、试剂
1、凝胶贮备液:称取30g 丙烯酰胺(Acr)和0.8g 甲叉-双丙烯酰胺(Bis),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滤纸过滤贮存。
2、10% SDS:称取SDS 10g 加蒸馏水至100ml。
3、10%过硫酸胺(AP),用时现配。
4、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
5、电极缓冲液:3.03g Tris、14.14g甘氨酸、1.0g SDS溶于水,混匀后用HCL调节pH至8.3,加蒸馏水至1 000ml。
6、样品溶解(缓冲)液:0.6gTris、5mL甘油(丙三醇)1.0g SDS溶于水,混匀后用HCL调节pH至8.0,再加0.1g溴酚蓝、2.5mL巯基乙醇,定容至100mL。
7、下层胶(分离胶)缓冲液:18.17g Tris、0.4gSDS溶于水,混匀后用1mol/L HCL 调节pH至8.8,加蒸馏水至100ml。
8、上层胶(浓缩胶)缓冲液:6.06g Tris、0.4gSDS溶于水,混匀后用1mol/L HCL 调节pH至6.8,加蒸馏水至100ml。
9、固定液:25%异丙醇,10%乙酸。
10、染色液:0.125g考马斯亮蓝R-250加固定液250ml。
11、脱色液:冰乙酸75ml、甲醇50ml,加水定容至1000ml。
12、1.5%琼脂:1.5g琼脂溶于100mL电极缓冲液中,加热溶解。
13、标准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
四、操作步骤
1、电泳槽的安装
干燥的两块玻璃板装入配套塑料夹套内,垂直固定在电泳槽上,周边用1.5%的琼脂密封。
2、样品的制备
称取1g待测植物鲜样置于冰浴上的研钵内,加入1mL去离子水研磨成匀浆,转入离心管中,再加入2mL去离子水冲洗研钵,3500r/min离心20min,上清液备用。
将标准蛋白质和待测样品分别溶于样品溶解液,在沸水中加热3-4min,待冷却后作点样用。
3、制胶
选择合适的胶浓度(表1),配制分离胶,混合后将其沿长玻璃板加入两块玻璃板之间(小心不要产生气泡),加到距短玻璃板上边缘3cm处,立即覆盖2-3mm水层,静止聚合约40min左右。
胶聚合好的标志是胶与水之间形成清晰的界面。
吸取分离胶的水分,将配好的浓缩胶(表1)注入分离胶之上,立即插上有机玻璃的点样槽模板,待浓缩胶聚合好备用。
表1 不同浓度凝胶体系
4、点样
用移液器分别吸取标准蛋白质5μL和样品液20μL,注入样品槽内的浓缩胶上面,同时在样品上小心地注入电极缓冲液。
5、电泳
加样完毕,电泳槽内注入适量电极缓冲液,接通电源(上负下正),调节电流为15mA,当指示剂进入分离胶后,电流需加大到30mA,电压恒定在80-100V,约3-4h后,指示剂达到距离前沿1-2cm时,可终止电泳。
6、固定
胶取出后,在水中浸泡10min,浸出部分SDS,然后将胶浸泡在25%异丙醇和10%乙酸的混合液中1h,蛋白质就会到固定。
7、染色
取出凝胶板,加入染色液染色2h。
8、脱色
将胶放在脱色液中脱色0.5h,每隔0.5h换一次脱色液,至少换3次,待蓝色基本脱掉,再放在脱色液里浸泡至蛋白质谱带清晰为止。
9、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