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饮茶风俗精讲
中外饮茶风俗
8、罐罐茶 品饮罐罐茶是甘肃部分山区(通渭,会宁,定西,兰州,天水市的甘谷、武山一带)农家 古今相沿的一种独特的品茗风俗习惯。 一个土火炉子、一只“曲曲罐”(泥土烧制而成,容量很小,所能容纳的茶水也许远远不 足一只高脚杯)、一撮茶叶或一笼火,一撮茶,一个茶罐和一只茶蛊,便是罐罐茶的全部 家当了。大家坐在热炕上,架旺火炉,将黑瓦罐里的茶熬的浓酽至极,一口口的呷着,显 得十分舒坦轻松。特别是逢年过节,家家都有罐罐茶具,借以聚亲会友,他们把品饮罐罐 茶看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乡下罐罐茶也是农民的早点。罐罐茶具有几个明显的 特点:一是用水量特别少。一般农村的老年人喝罐罐茶,所用的水大概只需要我们平时喝 水用的一杯水就够了。二是特别费时间。老年人喝罐罐茶一般要用一个多小时甚至于比这 还要久。三是由于用的是土火火炉子,烟雾缭绕,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四是熬成的茶特 别苦。罐罐茶其实是在喝茶汁,再加上由于生活水平所限,用的茶叶也大都是一斤才几元 钱的劣质茶叶,所以特别苦。
中外饮茶风俗
一、中国茶俗 1、擂茶: 把茶叶、生姜、生米放到碾钵里擂碎,然后冲上沸水饮用,所以又名三生汤。 流行于我国南方客家人聚居地,是客家人的传统饮茶习俗。
安化的擂茶制作非常讲究,原料也多种多样。除了茶叶以外,还有炒熟了芝麻、花生、黄 豆、玉米、大米、绿豆、番瓜子,以及生姜、食盐和胡椒,其中主要原料是大米和茶叶。 当地人把炒熟的大米等用石磨磨成粉备用,再把茶叶、生姜和芝麻用擂钵擂成糊状,和磨 成粉的原料一齐倒入锅中滚开的水里面,一起煮成糊状,就成了擂茶。 习俗: 1:按照当地的习俗,如果说你喝完手里的这一碗就不想喝了,那你就别把手上这碗擂茶 再喝下去,让它留在碗内,等到临走离开主人家时,再一口气喝完,然后告辞。 2:喝安化擂茶,还有摆“碟子”的习惯 。意思是一是八个人坐一桌,表示每人都有一份; 二是八字是个吉利数字,当地人信奉“桌摆八,有财发”的信条。
中外饮茶风俗
中外饮茶风俗一、中国的饮茶习俗中国饮茶历史最早,所以,最懂得饮茶真趣。
客来敬茶,以茶代酒,用茶示礼,历来是我国各民族的饮茶之道。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不同,以及生活风俗的各异,使每个民族的饮茶风俗也各不相同。
在生活中,即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饮茶习俗也各有千秋。
不过把饮茶看作是健身的饮料、纯洁的化身、友谊的桥梁、团结的纽带,在这一点上又是共同的。
下面,将一些兄弟民族中有代表性的饮茶习俗,分别介绍如下。
(一)、潮汕乌龙茶在闽南及广东的潮州、汕头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钟情于用小杯细啜乌龙茶。
啜乌龙茶很有讲究,与之配套的茶具,诸如风炉、烧水壶、茶壶、茶杯,谓之“烹茶四宝”。
泡茶用水应选择甘冽的山泉水,而且必须做到沸水现冲。
经温壶、置茶、冲泡、斟茶入杯,便可品饮,啜茶的方式更为奇特,先要举杯将茶汤送入鼻端闻香,只觉浓香透鼻。
接着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举杯倾茶汤入口,含汤在口中迥旋品味,顿觉口有余甘。
一旦茶汤入肚,口中“啧!啧”回味,又觉鼻口生香,咽喉生津,回味无穷。
这种饮茶方式,其目的并不在于解渴,主要是在于鉴赏乌龙茶的香气和滋味,重在物质和精神的享受。
所以,凡“有朋自远方来”,对啜乌龙茶,都“不亦乐乎”。
(二)、成都盖碗茶在汉民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喝盖碗茶的习俗,而以我国的西南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尤其是成都最为流行。
盖碗茶盛于清代,如今,在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地,已成为当地茶楼、茶馆等饮茶场所的一种传统饮茶方法,一般家庭待客,也常用此法饮茶。
饮盖碗茶一般说来,有五道程序:净具、置茶、沏茶、闻香、品饮。
用左手握住碗托,右手提碗抵盖,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真是别有一番风情。
(三)、藏族酥油茶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在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也在居住。
这里地势高亢,有“世界屋脊”之称,空气稀薄,气候高寒干旱,他们以放牧或种旱地作物为生,当地蔬菜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糌粑为主食。
中外茶俗集锦
中外茶俗集锦1、汉族的饮茶风俗以茶敬客。
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即使不是富裕人家,也得有“粗茶淡饭”。
家里来了客人,不请吃饭可以,但不敬茶就显得不礼貌了。
客来敬茶是热情好客的表现,也是传统的礼节和传统的美德。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这句宋代的诗说明了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客来敬茶的礼俗。
客来敬茶,要问客人喜欢喝什么茶,是绿茶,花茶,红茶还是乌龙茶。
当然如果家里只有一种茶也就罢了。
要拿出好茶来招待客人,决不能以貌取人,分远近亲疏。
相传清代的大书画家郑板桥到一个寺院去拜访方丈,方丈见他衣著简朴,如同一般俗客,就淡淡地说,坐。
又回头吩咐小和尚,茶。
双方一落坐,一经交谈,方丈觉得此人不一般,谈吐不凡,颇有学问。
于是就请入厢房,说,请坐,有吩咐小和尚,敬茶!后来,再经深谈,方丈知道来人竟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随即请到方丈室,连声说,请上坐!又赶紧吩咐小和尚,敬香茶!临别时,方丈恳请郑板桥题字留下墨宝。
郑板桥写了两句对联。
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
羞得方丈满脸通红。
这个故事版本很多,范增平先生在《中华茶艺学》中说是郑板桥和刘墉的故事。
在汉族饮茶风俗中,除了广东福建等地的工夫茶以外,讲究一些的一般是用盖碗来泡茶。
许多地方都有用盖碗泡茶的习惯,但以四川最有代表性。
不但茶馆里用盖碗,普通家庭里也喜欢用盖碗。
盖碗是三件套,盖,碗,托。
用盖碗泡茶确实既方便有实用,既可揭盖闻香,又能观赏茶汤。
能趁热喝,还不烫手。
早在唐代就有了带托的茶盏了,据说是唐代府尹崔宁的女儿发明创造的,她嫌端茶盏时烫手,就想了个办法,把蜡烛烤软,上面放个小碟子,就成了盏托,不烫手了,传到工匠那里,就制成了带托的茶盏了。
四川的茶博士用盖碗沏茶成了一门技术,甚至是绝技。
长嘴大铜壶,青花瓷盖碗,茶托茶碗一串串从茶博士的手里飞出去。
令人眼花缭乱,却都能准确地落在客人的桌前。
不同国家的饮茶文化介绍
不同国家的饮茶文化介绍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上许多饮茶国家都与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不同国家的饮茶文化介绍,一起来看看。
不同国家的饮茶文化介绍(一)日本茶道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隋唐以前,两国已有文化交往。
以后,随着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茶文化也同时传到了日本。
饮茶很快成了日本的风尚。
日本茶道即是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一种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
日本茶道有20多个流派,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现代日本茶道一般在面积不大、清雅别致的茶室里进行。
室内有珍贵古玩、名家书画。
茶室中间放着供烧水的陶炭(风)炉、茶锅(釜)。
炉前排列着专供茶道用的各种沏茶、品茶用具。
日本茶道的规矩比较讲究,友人到达时,主人在门口恭候。
待宾客坐定,先奉上点心,供客人品尝。
然后在炭炉上烧水,将茶放入青瓷碗中。
水沸后,由主持人按规程沏水泡茶,依次递给宾客品饮。
品茶时要吸气,并发出吱吱声音,表示对主人茶品的赞赏。
当喝尽茶汤后,可用大拇指和洁净的纸擦干茶碗,仔细欣赏茶具,且边看边赞“好茶!”以表敬意。
仪式结束,客人鞠躬告辞,让人跪坐门侧相送。
整个过程,都洋溢着“敬、和、清、寂”的精神。
(二)亚洲其他国家的茶文化东南亚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习惯冲泡清饮乌龙、普洱、花茶。
南朝鲜因受中国和日本双重文化影响,兴起“茶礼”习俗。
港澳地区则沿袭闽粤饮茶习俗,以饮普洱、水仙、花茶为主。
泰国、缅甸和云南地区相似,习惯吃“腌茶”,将生茶腌制成酸味制品,吃时拌入食盐、生姜、花生之类,干嚼佐餐。
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家饮甜味红茶,或甜味红奶茶。
印度饮茶总量为世界第一位,喜欢浓味的加糖红茶。
巴基斯坦一般以茶、奶、糖按1:4:3的比例冲泡调饮,喜味浓的红茶。
西亚地区的土耳其人,不论大人小孩都喜欢红茶,城乡茶馆普遍,出门饮茶也方便。
伊朗和伊拉克人更是餐餐不离浓味红茶,用沸水冲泡,再在茶汤中添加糖、奶或柠檬共饮。
世界各地饮茶习俗
122追根溯源,其实世界各国的茶叶都来源于中国。
海外饮茶历史最早的是日本,其次是伊朗和印度。
欧洲的饮茶从十六世纪开始,由到中国和日本的传教士引入。
160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从爪哇来到澳门,首次购买了一批茶叶运销欧洲,这是我国茶叶出口的最早记录。
1635年起,茶叶成为荷兰宫廷的时髦饮料。
英国宫廷的饮茶则是从1661年查理二世娶葡萄牙卡特琳公主开始的。
美洲饮茶是由荷兰传入的。
1640年,荷属新爱姆斯丹(即今纽约)的荷兰侨居贵族首先饮茶,该地居民竞相仿效,大约在十七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饮茶风习传到美洲各地。
由于各国地域、气候及文化背景不同,茶叶传入之后,饮茶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形成各不相同的特殊风貌,与中华饮茶诸法世界各地饮习俗可相映成趣。
接下来,我们就谈谈世界各地独具特色的饮茶习俗,以飨读者。
讲究的日本茶道日本的饮茶风俗一直可以追溯到1200多年前的奈良时代,由中国唐代的鉴真和尚(688-763年)及日本的留学僧最澄法师(767-822年)带入日本,很快流行于日本上层社会。
宋代荣西禅师留学归日时又弘扬茶法,于是饮茶在日本普及。
饮茶盛行时,贵族之间经常举行茶会夸富斗豪,有点像宋代的“斗茶”,称之“茶数寄”。
平民百姓联谊娱乐也举行茶会,又叫“茶寄合”。
十五世纪初,名僧村田珠光(1423-1502年)采用“茶寄合”的大文作家由于各国地域、气候及文化背景不同,茶叶自我国传入其他国家之后,饮茶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形成各不相同的特殊风貌,与中华饮茶诸法可相映成趣。
123众化形式,吸收“茶数寄”的品茶论质和鉴赏茶具的内容,结合佛教庄严肃穆的仪式,创立了茶道艺术,提倡茶禅合一,旨在清心,至后由禅门逐渐普及民间,形成二十多个流派,如薮内流、乐流、久田流、织部流、南坊流、松尾流等。
十六世纪后期,丰臣秀吉时代的茶道高僧千利休(1521-1591年)集茶道之大成,创立了最大众化的“一派茶道”,又称“千家茶道”。
第四节 中外饮茶风俗
3、纳西族龙虎斗: 、纳西族龙虎斗: 将茶叶放在小土罐烘烤至焦黄 后注入开水像熬中药一样熬煮。 后注入开水像熬中药一样熬煮。另 外在茶杯内盛上小半杯白酒, 外在茶杯内盛上小半杯白酒,然后 将熬煮好茶水冲进杯内, 将熬煮好茶水冲进杯内,顿时发出 悦耳的声音,响声越大,越高兴。 悦耳的声音,响声越大,越高兴。 喝茶时也可在茶水里加一个辣椒, 喝茶时也可在茶水里加一个辣椒, 可族酥油茶 、 将砖茶捣碎,放入锅内, 将砖茶捣碎,放入锅内,加水 煮沸,熬成汁后, 煮沸,熬成汁后,倒入木制或铜制 的桶内, 的桶内,然后加适量的酥油和少量 的鲜奶,搅拌成乳状即成。 的鲜奶,搅拌成乳状即成。饮用时 倒入锅内或茶壶内, 倒入锅内或茶壶内,放在火炉上烧 保温,想喝时倒上一碗, 热、保温,想喝时倒上一碗,随取 随喝。 随喝。
2、雷响茶 、 (1)云南白族雷响茶:主人将鲜茶投 )云南白族雷响茶: 入砂罐中烘烤至有香味,再注入沸水, 入砂罐中烘烤至有香味,再注入沸水, 罐内发出雷鸣似的响声, 罐内发出雷鸣似的响声,引来客人的 开心大笑,象征吉祥美好。该茶味苦, 开心大笑,象征吉祥美好。该茶味苦, 但饮后有回甘,回味无穷。 但饮后有回甘,回味无穷。 (2)傈僳族雷响茶:将煎熬好的茶汁 )傈僳族雷响茶: 倒入酥油桶,再加入核桃仁、花生米、 倒入酥油桶,再加入核桃仁、花生米、 盐或糖, 盐或糖,最后将烧红的鹅卵石放入桶 发出雷鸣的响声。 内,发出雷鸣的响声。用木杵搅动后 趁热饮用。 趁热饮用。
4、傣族竹筒茶: 、傣族竹筒茶: 先用晒干的春茶放刚砍回的 竹筒内,放在火塘上烘烤6、 分 竹筒内,放在火塘上烘烤 、7分 钟,茶叶软化后用木棒将茶叶舂 压再装茶叶,边装、边烘、边舂。 压再装茶叶,边装、边烘、边舂。 直至竹筒填满为止。 直至竹筒填满为止。喝时掰少许 放入碗中,冲入沸水即可饮用。 放入碗中,冲入沸水即可饮用。 茶汤既有竹子的清香又有茶叶的 清香
各国饮茶风俗
各国饮茶风俗1、日本?2、人们每次集会,客人都先到距茶室不远的一个小休息室敲击木钟以通报主人。
主人得知客人已到信息后,要跪坐在茶室门口,让客人一个个进去,客人经过门口时,?法国人最爱饮的是红茶、绿茶、花茶和沱茶。
饮红茶时,习惯于采用冲泡或烹煮法,类似英国人饮红茶习俗。
通常取一小撮红茶或一小包袋泡红茶放入杯内,冲上沸水,再配以糖或牛奶和糖;有的地方,也有在茶中拌以新鲜鸡蛋,再加糖冲饮的;还有流行饮用瓶装茶水时加柠檬汁或橘子汁的;更有的还会在茶水中掺入杜松子酒或威士忌酒,做成清凉的鸡尾酒饮用的。
??法国人饮绿茶,要求绿茶必须是高品质的。
饮绿茶方式与西非饮绿茶方式一样,一般要在茶汤中加入方糖和新鲜薄荷叶,做成甜蜜透香的清凉饮料饮用。
??花茶,主要在法国的中国餐馆和旅法华人中供应。
其饮花茶的方式,与中国北方人饮花茶的方式相同,习惯于用茶壶加沸水冲泡,通常不加佐料,推崇清饮。
爱茶和香味的法国人,也对花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近年来,特别在一些法国青年人中,12、伊朗在伊朗北部大城大不里士有间桑葚茶室。
那是间别具风味的露天茶室,设在成排桑葚树下。
那儿有一条奇怪的规矩:男女必须分开坐。
伊朗人喝茶,有个很奇特的方式——琥珀色的茶,盛在小巧玲珑的玻璃杯子里,喝茶时,糖块不是放进茶里搅和的,而是直接放入口中,再去啜茶。
伊朗的糖,呈现不规则的结晶体,一片片薄薄的,晶亮的黄色,轻轻一咬,“卡卡”数声,糖片分崩离析,再悠悠然地把茶啜入嘴里,让它慢慢地与口内的甜味中和,在味蕾上泛起一圈又一圈的令人心驰神往的涟漪。
有些糖片还镶嵌着柠檬皮,一咬,满嘴生津,这时,赶紧将略带涩味的茶灌入口中,以舌尖乡茶馆遍布,出门饮茶也方便。
伊朗和伊拉克人更是餐餐不离味浓的红茶,用沸水冲泡,再在茶汤中添加糖、奶或柠檬共饮。
中外饮茶习俗概述
• 这“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是白族人民对生活 的理解,对生活的体验,寓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3.维吾尔族的奶茶和香茶
• 奶茶也是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在新疆 ,无论是天山北麓的辽阔草原,还是南疆塔里木 盆地的绿洲,每个阿吾勒的毡房和乡村小镇的农 舍,都散发着奶茶的浓香。在当地有“无茶则病 ”、“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这 里冬季寒冷,夏季干热,牧区和高寒农区肉食较 多,蔬菜很少,奶茶可帮消化,可驱寒、解渴。
北京,身处皇城根下,任何东西都沾染着大气,天生就有一股富贵 含在里头。老舍茶馆泡了十多年的茶汤,与其他省份的茶楼相比,总是 显得如此雍容华贵。大红的灯笼挂成串,舞台上锣鼓震天响,京剧唱罢 相声接台,直来直往。在这里喝茶,服务员都好为人师,说起茶文化是 如数家珍:喝绿茶要用玻璃杯、喝花茶要用盖碗、喝铁观音要用功夫茶 具,丝毫含糊不得。作为茶客,也乐得听一番妙趣横生的讲解。喝茶能 喝出各地的文化来,手中的一杯茶,冲泡起来的都是当地的民俗民风。
2.白族的三道茶
• 第一道茶,称之为“苦茶”,。制作时,先将水 烧开。再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 。待罐烤热后,随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 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 啪啪”作响,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立即注 入已经烧沸的开水。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 ,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由于这种茶经烘烤、 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 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故而谓之苦茶,通常只 有半杯,一饮而尽。 • 寓意是“做人要能吃苦,或有吃苦的准备,在人 生的道路上,往往是历经各种磨难,才能成就大 业。”
潮汕啜乌龙
在闽南及广东的潮州、汕头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男 女老少,钟情于用小杯细啜乌龙。啜乌龙茶很有讲究, 与之配套的茶具,诸如风炉、烧水壶、茶壶、茶杯,
异国的饮茶习俗
异国的饮茶习俗
茶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但各国饮茶的习俗却别尽相同,各有妙处。
泰国人喝冰茶泰国人饮茶的适应很神奇,他们常常在一杯热茶中加入一些小冰块,如此茶很快就冰凉了。
在气候炎热的泰国,饮用此茶使人倍感举行、舒适。
埃及人喝甜茶埃及人喜欢饮甜茶。
他们款待客人时,常端上一杯热茶,里面放入许多白糖,并且送来一杯供稀释茶水用的生冷水,表示对客人的恭敬。
印度人喝奶茶印度人喝茶时要在茶叶中加入牛奶、姜和小豆蔻,沏出的茶味与众别同。
他们喝茶的方式也十分神奇,把茶斟在盘子里啜饮,可谓别具一格。
英国人喝什锦茶英国人常在茶里掺入橘子、玫瑰等佐料。
据说如此可减少容易伤胃的茶碱,更能发挥保健作用。
俄罗斯人喜欢饮红茶他们先在茶壶里泡上浓浓的一壶红茶,喝时倒少许在茶杯里,然后冲上开水,随自己的适应调成浓淡别一的滋味。
美洲人喝马黛茶在南美洲许多国家,人们把茶叶和当地的马黛树叶混合在一起饮用。
喝茶时,先把茶叶放入筒中,冲上开水,再用一根细长的吸管插入到大茶杯里吸吮。
非洲人喝薄荷茶北非人喝茶,喜欢在绿茶里加几片新奇的薄荷叶和一些冰糖,此茶清香醇厚,又甜又凉。
有客来访,主人连敬三杯,客人须将茶喝完才算礼貌。
茶艺师解析国外的饮茶风俗
茶艺师解析国外的饮茶风俗在不同地域,饮茶习俗也各有千秋。
不过把饮茶看作是健身的饮料、纯洁的化身、友谊的桥梁、团结的纽带,在这一点上又是共同的。
1、埃及人的饮茶习俗埃及是重要的茶叶进出口国,埃及人喜欢喝浓厚醇冽不加牛奶的茶,但喜欢加蔗糖。
埃及糖茶的制作比较简单,将茶叶放人茶杯用沸水冲沏后,杯子里再加上许多白糖,其比例是一杯茶要加三分之二容积的白糖,让它充分溶化后,便可喝了。
茶水入嘴后,有勃钻糊糊的感觉,可知糖的浓度有多高了,一般人喝上二三杯后,甜腻得连饭也不想吃了。
埃及人泡茶的器具也很讲究,一般不用陶瓷器,而用玻璃器皿,红浓的茶水盛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像玛瑙样,非常好看。
埃及人从早到晚都喝茶,无论朋友谈心,还是社交集会,都要沏茶,糖茶是埃及人招待客人的最佳饮料。
2、肯尼亚饮茶习俗肯尼亚位于非洲高原的东北部,是一个横跨赤道的国家,濒临印度洋,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平均海拔将近2000米,终年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壤呈红色,属酸性土壤,很适合茶叶生长。
肯尼亚人民喝茶深受英国统治时期的影响,主要饮红碎茶,也有喝下午茶的,冲泡红茶加糖的习惯很普遍,过去只有上层社会才饮茶,目前一般平民也喝茶,在大饭店和市面上也可看到提供饮茶的场所。
绿茶在肯尼亚的出现是近几年的事。
3.摩洛哥人喝茶的习俗茶从中国通过丝绸之路,穿越阿拉伯世界,来到了北非的摩洛哥,摩洛哥人均信仰回教,不喝酒,其他饮料也很少,于是这里饮茶之风很甚。
摩洛哥人上至国王,下至市井百姓,每个人都喜欢喝茶,可以说茶已成为摩洛哥人文化的一部分。
逢年过节,摩洛哥政府必以甜茶招待外国宾客。
在日常的社交酒会上,必须在饭后饮三道茶。
所谓的三道茶,是敬三杯甜茶,用茶叶加白糖熬煮的甜茶,一般比例是1千克茶叶加10千克白糖和清水一起熬煮。
主人敬完这三道茶才算礼数周备。
在酒宴后饮三道茶,口感甘醇,提神解酒,十分舒服,而喝茶用的茶具,更是珍贵的艺术品,摩洛哥国王和政府往往以此作为礼品馈赠来访的贵宾。
世界各国饮茶习俗以及茶文化
世界各国饮茶习俗以及茶文化茶是一种广泛流行的饮品,而且在许多国家都有着独特且丰富的茶文化。
以下是世界各国的饮茶习俗以及茶文化的简要介绍。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中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
中国人喜欢以茶来招待客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将茶作为水的替代品。
茶叶的种类多样,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在茶道中,注重水的温度和品茶的姿势。
日本:日本茶道是日本人饮茶的传统方式。
经过精心培育的日本茶品种,如煎茶、抹茶和玉露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而闻名。
茶道强调礼仪和沉浸在当下的精神,茶道师也会通过特殊的仪式来制作和品尝茶。
英国:英国人是世界茶消耗最大的民族之一、英国人将下午茶视为一种社交活动,通常在下午4点左右饮用。
茶在伦敦的高级酒店或传统的茶馆中供应,常伴有黄油糕点和小三明治。
印度: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茶叶生产国,而且茶也是印度人饮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印度人喜欢以奶茶的形式饮用,将茶叶与牛奶、糖和香料混合。
印度的奶茶具有浓郁的味道和香气。
摩洛哥:摩洛哥是茶叶的重要消费国之一、摩洛哥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薄荷茶,通常被称为“摩洛哥绿茶”。
这种茶是由绿茶、薄荷和大量糖混合而成,具有清新的口感。
土耳其: 在土耳其,茶被称为“Çay”,是土耳其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土耳其茶是黑茶,使用特殊的红茶杯(又称为“tulip cup”)来品味。
土耳其人通常在家庭和友人聚会时饮用茶,并配有糖块。
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地区有着独特的茶文化,茶被称为“ياش”。
茶在阿拉伯国家被认为是一种待客之道,通常用来招待客人和表示热情。
阿拉伯茶通常为甜茶,加入了大量的糖和香料。
阿根廷: 阿根廷的茶文化主要体现在“马黛茶”上,这是一种由马黛茶叶冲泡而成的饮料。
马黛茶冲泡时使用特殊的吸管称为“bombilla”,并以盛装在特殊的圆形容器称为“Maté”。
阿根廷人常常在家庭和朋友间分享马黛茶。
总的来说,世界茶文化丰富多彩,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饮茶习俗和传统。
饮茶风俗-茶礼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日本人饮茶已有悠久的历史,并逐渐形成了“茶道”,客人经过门口时,要先用门口旁边的石臼中的清水洗手,然后脱鞋,进入茶室,印度人饮茶方式较特别,绝不用左手递送茶具,因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厕所的。
他们喜欢喝奶茶,也爱喝一种加入姜或小豆蔻的萨马拉茶。
俄罗斯人喜欢喝红茶,他们先在茶壶里泡上浓浓的一壶,要喝时倒少许在茶杯里,然后冲上开水,随各人习惯,调上浓淡不一的味道。
有客人来时,茶壶里的浓茶一倒,开水一冲,再在茶中加入果酱或蜂蜜,冲成果酱茶,即可尽情而饮。
蒙古人以肉食为主的,几乎餐餐都喝茶,喝砖茶。
这种砖茶是一种制成块状的茶,沏时敲一小块放入锅内加水煮开,不能简单地用开水沏泡,这种茶加一些盐和牛奶、羊奶、奶油,就成了奶茶。
泰国人喜欢冰茶。
即在热茶中放入一些冰块。
在气候炎热的泰国,饮用这种冰茶使人倍感清凉舒适。
英国人喝茶,颇成痴好,也十分隆重,早上一醒来,清晨6点,空着肚子就要喝“床茶”,上午11点再喝一次“晨茶”,午饭后又喝一次“下午茶”,晚饭后还要喝一次“晚茶”。
就是说,正规的,一天起码4 顿。
英国人泡茶是泡茶叶末,连袋一起放在热水杯里,不是以水冲茶,而是以茶袋浸入热水里,一小袋茶只泡一杯水,喝完就丢弃。
家庭饮用时,由于茶叶很碎,通常茶壶里还有个过滤杯,用开水冲下去,过滤而出。
英国茶里还可以加一片柠檬、方糖或新鲜牛奶,这样泡出来的茶和中国茶的味道就完全南辕北辙了。
美国人饮茶,讲求效率、方便,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而浪费时间和动作,他们似乎也不愿在茶杯里出现任何茶叶的痕迹,因此,喜欢喝速溶茶,这与喝咖啡的原理几乎一样。
所以,美国至今竟仍有不少的人对茶叶只知其味,不知其物。
在美国,茶消耗量占第二位,仅次于咖啡,不过不是中国式的,而是欧洲风味的。
欧洲饮茶也有很长的历史,一些人移民到美国后,习惯也带了过来。
美国市场上的中国乌龙茶、绿茶等有上百种,但多是罐装的冷饮茶。
美国人与中国人饮茶不同,大多数人喜欢饮冰茶,而不是热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浙江德清地区婚姻中的茶俗, 则更为丰富多彩,列举如下: “受茶”、“订亲茶”、“大 家接茶”、“毛脚女婿茶”、 “亲家婆茶”“新娘子茶”、 “合枕茶”、“献茶”、“闹 茶”、“开门茶” 、“谢媒 茶”、。
三、茶与丧俗
在我国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中,“茶”与 丧祭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无茶不在 丧”的观念,在中华祭祀礼仪中根深蒂固。 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时梁朝萧子显撰写的 《南齐书》中就有记载:齐武帝萧颐永明 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 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 鬼魂,这就与丧葬习俗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种方式:以茶水为祭,放干 茶为祭,只将茶壶、茶盅象征茶叶为祭。 在清代,宫廷祭祀祖陵时必用茶叶。据载同治十 年(1871年)冬至大祭时即有“松罗茶叶十三两” 记载。在光绪五年( 1879 年)岁暮大祭的祭品 中也有“松罗茶叶二斤”的记述。 民间则历来流传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 酒)和“清茶四果”作为丧葬中祭品的习俗。 茶叶还作为随葬品。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的发 掘中已经知道,我国早在2100多年前已将茶叶作 为随葬物品。因古人认为茶叶有"洁净、干燥"作 用,茶叶随葬有利于墓穴吸收异味、有利于遗体 保存。
在佛教昌盛的唐代,饮茶尤为僧家所好。所谓“名山 有名寺,名寺有名茶”,名山名茶相得益彰。像南京 栖霞寺、苏州虎丘寺、福州鼓山寺、泉州清源寺、武 夷天心观、衡山南岳寺、庐山招贤寺等,历史上都出 产名茶,名噪一时。 如安徽名茶"黄山毛峰",即产于黄山松谷庵、吊桥庵、 去谷寺一带;名茶六安瓜片,即产于安徽齐云山蝙蝠 洞附近的水井庵。而庐山以云雾著称,茶树长年生长 于云雾弥漫的山腰,庐山招贤寺的寺僧们亦于白云深 处劈岩削峪,广栽茶树,采制茶叶,成为著名的 " 庐 山云雾茶 "。另外杭州龙井寺产的龙井茶、余杭径山 寺的径山茶、宁波无童寺的天童红茶等都为名寺名茶。
二、茶与婚礼
茶在民间婚俗中历来是“纯洁、坚定、多子多福” 的象征。 明代许次纾在《茶流考本》中说:“茶不移本, 植必生子。”古人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 之意。 因 " 茶性最洁 " ,可示爱情 " 冰清玉洁 " ; " 茶不移 本 " ,可示爱情 " 紧贞不移 " ;茶树多籽,可象征 子孙"绵延繁盛";茶树又四季常青,以茶行聘寓 意爱情"坚贞不移",又寓意爱情"永世常青"、祝 福新人"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六 侗族、瑶族的打油茶
居住在云南、贵州、湖南、广西毗邻地区的侗族、瑶族 和这一地区的其他兄弟民族,都喜欢喝油茶。做油茶, 当地称之为打油茶。打油茶一般经过四道程序。 首先是选茶:通常有两种茶可供选用,一是经专门烘炒的 末茶;二是刚从茶树上采下的幼嫩新梢,这可根据各人 口味而定。 其次是选料:打油茶用料通常有花生米、玉米花、黄豆、 芝麻、糯粑、笋干等,应预先制作好待用。 第三是煮茶:先生火,待锅底发热,放适量食油入锅,待 油面冒青烟时,立即投入适量茶叶入锅翻炒,当茶叶发 出清香时,加上少许芝麻、食盐,再炒几下,即放水加 盖,煮沸3-5分钟,即可将油茶连汤带料起锅盛碗待喝。 一般家庭自喝,这又香、又爽、又鲜的油茶已算打好了。
刮碗子茶用的多为普通炒青绿茶,冲泡茶时, 除茶碗中放茶外,还放有冰糖与多种干果,诸如 苹果干、葡萄干、柿饼、桃干、红枣、桂圆干、 枸杞子等,有的还要加上白菊花、芝麻之类,通 常多达八种,故也有人美名其曰 :"八宝茶 料在茶汤 中的浸出速度不同,因此,每次续水后喝起来的 滋味是不很一样的。一般说来,刮碗子茶用沸水 冲泡,随即加盖,经5分钟后开饮,第一泡以茶的 滋味为主,主要是清香甘醇;第二泡因糖的作用, 就有浓甜透香之感;第三泡开始,茶的滋味开始 变淡,各种干果的味道就应运而生,具体依所添 的干果而定。大抵说来,一杯刮碗子茶,能冲泡 5-6次,甚至更多。
四 回族的刮碗子茶
回族饮茶,方式多样,其中有代表性的是 喝刮碗子茶。刮碗子茶用的茶具,俗称"三 件套"。它有茶碗、碗盖和碗托或盘组成。 茶碗盛茶,碗盖保香,碗托防烫。喝茶时, 一手提托,一手握盖,并用盖顺碗口由里 向外刮几下,这样一则可拨去浮在茶汤表 面的泡沫,二则使茶味与添加食物相融, 刮碗子茶的名称也由此而生。
饮茶风俗
茶
俗
悠悠数千年的岁月,浩瀚无际的长江、黄 河,孕育出中华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民 风民俗。而中华茶俗即是浩瀚的中华民俗 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和 不同的社会经济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饮茶 习俗。那五彩缤纷的茶俗,始终伴随着人 们的日常生活,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情 趣,在人们眼前闪烁,在人们的身边传播。
一 昆明九道茶
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以 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泡九道茶一般以 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 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 的基本方式。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 道茶"。
一是赏茶 : 将珍品普洱茶置于小盘,请宾客观形、察色、 闻香,并简述其文化特点,激发宾客的饮茶情趣 二是洁具 : 以选用紫砂茶具为上,多用开水冲洗,这样 既可提高茶具温度,以利茶汁浸出;又可清洁茶具。 三是置茶 : 一般视壶大小,按 1 克茶泡 50-60 毫升开水比 例将普洱茶投入壶中待泡。 四是泡茶:用刚沸的开水迅速冲入壶内,至3-4分满。 五是浸茶:冲泡后,立即加盖,稍加摇动,再静置 5 分 钟左右,使茶中可溶物溶解于水。 六是匀茶:再向壶内冲入开水,待茶汤浓淡相宜为止。 七是斟茶:将壶中茶汤,分别斟入半圆形排列的茶杯中, 从左到右,来回斟茶,使各杯茶汤浓淡一致,至八分 满为止。 八是敬茶:主人手捧茶盘,按长幼辈份依次敬茶示礼。 九是品茶:一般是先闻茶香清心,继而将茶汤徐徐送入 口中,细细品味,以享饮茶之乐。
旧时在江浙一带,将整个婚姻礼仪总称为 “三茶六礼”。其中“三茶”,即为订婚 时“下茶”,结婚时“定茶”,同房时 “合茶”。 " 三道茶 " :举行婚礼时,还有行 " 三道茶 " 的仪式。第一道为"百果";第二道为"莲子 或枣子 " ;第三道才是 " 茶叶 " ,都取其 " 至 性不移"之意。
四、茶与宗教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相当密切,最早将茶引入宗 教的是道教。 早在唐代时,道士喜饮茶者已比比皆是。由于茶 能“轻身延年”,故茶成了想得道成仙的道家修 炼的重要辅助手段,而将茶作为长生不老的灵丹 妙药。 佛教修行之法为"戒、定、慧"。"戒 ",即不饮酒, 戒荤吃素;"定、慧",即坐禅修行,要求坐禅时 头正背直、不动不摇、进入专注忘我的境界。历 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指禅与茶叶同 为一味,品茶成为参禅的前奏,参禅成了品茶之 目的,二位一体,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如果是打的油茶作庆典或宴请用的,那么, 还得进行第四道程序,即配茶。配茶就是将事先 准备好的食料,先行炒熟,取出放入茶碗中备好。 然后将油炒经煮而成的茶汤,捞出茶渣,趁热倒 入 备 有 食 料 的 茶 碗 中 供 客 人 吃 茶 。 最后是奉茶,一般当主妇快要把油茶打好时, 主人就会招待客人围桌入坐。由于喝油茶是碗内 加有许多食料,因此,还得用筷子相助,所以, 说是喝油茶,还不如说吃油茶更为贴切。吃油茶 时,客人为了表示对主人热情好客的回敬,赞美 油茶的鲜美可口,称道主人的手艺不凡,总是边 喝、边啜、边嚼,在口中发出"啧、啧"声响,还 赞口不绝!
蒙古族喝的咸奶茶,用的多为青砖茶或黑砖茶, 煮茶的器具是铁锅。制作时,应先把砖茶打碎, 并将洗净的铁锅置于火上,盛水2-3公斤,烧水至 刚沸腾时,加入打碎的砖茶 25克左右。当水再次 沸腾5分钟后,掺入奶,用量为水的五分之一左右。 稍加搅动,再加入适量盐巴。等到整锅咸奶茶开 始沸腾时,才算煮好了,即可盛在碗中待饮。煮 咸奶茶的技术性很强,茶汤滋味的好坏,营养成 分的多少,与用茶、加水、掺奶,以及加料次序 的先后都有很大的关系。如茶叶放迟了,或者加 茶和奶的次序颠倒了,茶味就会出不来。而煮茶 时间过长,又会丧失茶香味。蒙古族同胞认为, 只有器、茶、奶、盐、温五者互相协调,才能制 成咸香可宜、美味可口的咸奶茶来。
我国少数民族饮茶风俗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是一 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 56 个兄弟民族,由 于所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不同,以及 生活风俗的各异,使每个民族的饮茶风俗 也各不相同。在生活中,即使是同一民族, 在不同地域,饮茶习俗也各有千秋。不过 把饮茶看作是健身的饮料、纯洁的化身、 友谊的桥梁、团结的纽带,在这一点上又 是共同的。
一、茶与礼仪
随着岁月的流逝,各种饮茶习俗世代相传、生生 不息。其中,既有宫廷的华章、庙堂的雅乐,又 有民间的山歌、野曲。在那极具平民性的茶俗中, 却凝积着历史的积淀,同时又富含着清丽的时代 气息。千百年来它美化人生、雅俗共赏,因而最 为广大群众所认同、接受。 以茶待客,历来是有数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 -中国的最普及、最具平民性的日常生活礼仪。客 来宾至,清茶一杯,可以表敬意、洗风尘、叙友 情、示情爱、重俭朴、弃虚华,成为人们日常生 活中的一种高尚礼节和纯洁美德。茶与礼仪已紧 紧相连,密不可分。
五 蒙古族的咸奶茶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及其边缘的一些省、区, 喝咸奶茶是蒙古族人们的传统饮茶习俗。在牧区, 他们习惯于 "一日三餐茶",却往往是"一日一顿 饭 " 。每日清晨,主妇第一件事就是先煮一锅咸 奶茶,供全家整天享用。蒙古族喜欢喝热茶,早 上,他们一边喝茶,一边吃炒米。将剩余的茶放 在微火上暖着,供随时取饮。通常一家人只在晚 上放牧回家才正式用餐一次,但早、中、晚三次 喝 咸 奶 茶 一 般 是 不 可 缺 少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