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学课件之牙列与咬合共83页

合集下载

最新《口腔医学-牙合学》课件PPT第6章 咬合病精品课件

最新《口腔医学-牙合学》课件PPT第6章 咬合病精品课件
疼痛--肌痉挛--疼痛的恶性循环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三分。
感受器
牙合干扰
反射弧
效应器
生物机械因素
神经反射
低位中枢反射
高位中枢反射
咬合病
恶性循环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三分。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三分。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1
牙合架检查
2
T-Scanning system
3
光咬合分析
4
计算机咬合印记图像分析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三分。
5
颌音、牙合 音、关节音
Gnathosonics、Occlusal sounds、Croniomandibular joint sounds
6
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MKG)
下颌前伸至切嵴相对,正常情况应当是上下前牙对称性成对接 触,后牙不接触,或后牙有接触但应轻于前牙接触;如果前伸时, 后牙有接触,干扰了前牙的接触,则形成前伸 干扰;如果前牙 并非均匀接触而有个别牙接触,属于前伸 前牙干扰。
牙合 牙合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三分。
病因
侧方牙合 干扰 Laterotrutive B interference
最新《口腔医学-牙合学》课件 PPT第6章 咬合病精品课件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三分。
定义
牙合
可涉及到牙体、牙髓、牙周组织、咀嚼肌、TMJ及颅颌颈部姿势肌 牙合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三分。
病因
紊乱

解剖生理--牙列与颌位_图文

解剖生理--牙列与颌位_图文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说 明了TMJ、牙列、咬合 与下颌运动的关系。即 整个牙列的牙合面呈曲 面,其后端受到TMJ的 制约,在下颌运动中能 保持牙齿的较广泛的接 触。
面部标志及面部协调关系
颌位
一. 牙尖交错位
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 牙尖窝交错最大面积接触时下颌的位置。
1.乳牙牙间间隙 2.替牙间隙 3.颌骨生长发育 4.恒牙倾斜 5.尖牙之间牙弓宽度增加
从12岁第
二恒磨牙 萌出到18
岁第三恒 磨牙萌出 ,恒牙列 基本形成 ,建立恒 牙牙合。
牙合的建立
前后向动力平衡 向前的动力
颞肌、咬肌、翼内肌 、舌肌、颌骨生长
向后的动力 来自于唇颊肌
牙合的建立
牙列倾斜规律
近远中向:牙长轴与垂线的交角 唇颊舌向:牙长轴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 垂直向:(上颌牙合平面为参考)
牙合平面 解剖学牙合平面
牙合面形态
纵牙合曲线 上颌:补偿曲线 凸向下 下颌:司匹曲线 凹向上
恒牙合曲线(Wilson曲线) 上颌:凸向下 下颌:凹向上
定义(ICO):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 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
肌力闭合道 1-3mm
MPP
RCP ICP MPP
CR
下颌肌力闭合道
定义:下颌在保持上下牙接触的同时向前运动,运 动过程中下颌所有的位置均称为前伸牙合颌位
前伸牙合干扰:对刃颌时,后牙接触。 义齿固位需要,可制作成前伸颌平衡
正中颌
“理想颌”
近远中向关系: 1.上下牙中线对称,正对上唇细带 2.1对2的关系 3.上下牙的对应关系
尖牙关系 第一磨牙关系

咬合接触特征:

口腔解剖学牙列、牙合与颌位 PPT

口腔解剖学牙列、牙合与颌位 PPT

定义:
当人直立或坐正,两眼平视前方,
口腔无功能活动,
升颌肌群保持轻微的电位活动,
以对抗地心引力施与下颌骨的重量。
姿势位MPP
姿势位又称息止颌位 但是升颌肌群保持轻微的电位活动 息止牙合间隙:在姿势位时,正常情况下,
牙自然分开,保持前大后小的楔状隙, 2-4mm,此间隙成为息止牙合间隙。
肌电图显示:升颌肌群在张 口约8.6mm时,电位最低。
第三章 牙列、牙合与颌位 (颌位)
第三节 颌位(mandibular position)
颌位: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无论有无牙的接触 下颌骨对上颌骨乃至颅骨的位置关系
颞下颌关节 髁状突
颌位
下颌骨的三种基本位置:
牙尖交错位
(正中牙合位,牙位)
后退接触位
(正中关系?,后退位)
姿势位
重复性
(息止颌位,休息位,肌位)牙合型
下颌后退接触位RCP
RCP与ICP的关系
1mm
二位,一位
1)一致性:RCP=ICP
2)协调性:长正中(90%)
长正中(long centric):RCP直向前滑动1mm到ICP
此距离为长正中。
3)不协调性:RCP到ICP有牙合障碍,偏滑。
三、姿势位
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MPP)
四、下颌三个基本颌位的关系
(一)ICP与RCP
(二)ICP与MPP
CR
(三)下颌肌力闭合道的终点
RCP ICP MPP
与牙尖交错牙合下颌Fra bibliotek力闭合道髁状突位置 临床意义
咀嚼系统(masticatory system) 功能整体: 牙合 咀嚼肌

牙列、牙合与颌位(口腔解剖生理学)

牙列、牙合与颌位(口腔解剖生理学)
面接触:由发育沟、牙窝等凹形
结构和牙尖、边缘嵴、横嵴、斜
嵴等凸形结构组成,目前认为其
主要的牙合接触特征:
①上颌前磨牙舌尖与下颌同
名牙远中边缘嵴接触,下颌
前磨牙颊尖与上颌同名牙近
中边缘嵴接触或者与上颌同
名牙近中边缘嵴和上颌同名
牙近中邻牙的远中边缘嵴接
触②上颌磨牙近中颊尖正对
着下颌同名牙的近中颊沟:
③上颌磨牙近中舌尖与下颌
上颌第一磨牙牙冠平直
下颌第一、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牙冠较正
上下颌第二、三磨牙倾斜程度依次变大
(二)牙体唇(颊)舌向的倾斜情况
从牙弓(断面)的近中或远中方向观察,
前后有不同的倾斜情况,这种倾斜称为唇
(颊)舌侧倾斜
(二)牙体唇(颊)舌向的倾斜情况
➢ 上下切牙的切端均
向唇侧,与颌骨前
端牙槽突的倾斜度
牙列长度
宽度
三、正常牙排列的倾斜规律
正常牙排列的倾斜意义





使咀嚼运动中牙合力沿牙体长轴传导
牙列中牙之间接触广泛紧密,防止食物嵌塞,保
护和维持牙周组织健康。
增大上下牙接触面积,提高咀嚼效率
保护唇、颊、舌组织健康,便于舌运动
衬托唇、颊,保持面下三分之一的形态
(一)牙体近远中向的倾斜情况
从牙弓的唇侧或颊侧方向观察,前后具有不同的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牙尖交错牙合
牙尖交错牙合(intercuspal occlusion,ICO)
上下颌牙牙尖交错,牙合面最广泛、最密切的咬合
接触关系。
牙尖交错牙合(正面观)
牙尖交错牙合(侧面观)
(一)ICO的唇(颊)舌向关系
❖覆牙合:ICO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

口腔生理—牙合(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

口腔生理—牙合(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

前伸合杠杆现象
• 由力点、支点、重点组成 • 力学原理:力×力臂=重×重臂 • 正常时,III类杠杆
• 后牙有接触点时, 支点为接触点,重 臂变短,前牙受力 变大
三、侧方合
• 下颌向左侧或右侧作咬合运动时,所向 侧为工作侧
• 根据咀嚼过程中,工作侧与非工作侧的 接触情况分为: 单侧平衡合:尖牙保护合和组牙功能合 双侧平衡合
覆合:牙尖交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 唇颊面垂直距离; 覆盖:牙尖交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 唇颊面水平距离。
唇 舌向关系:
覆合
正常:上颌前牙盖过下颌前牙唇面的切1/3以内,超过
者为深覆合;
类型:
中覆合 切1/3-2/3之内 深覆合 >切2/3 重度深覆合 超过颈1/3到达牙龈部位
覆盖:超合
正常:水平3mm之内 类型 中覆盖>3mm
牙在颌骨位置较正 牙合曲线不明显 齐平末端 覆牙合较深、覆盖较小
• 2) 4~6岁期间乳牙牙合
牙间隙形成 显著磨耗 末端平面—— 暂时性深覆牙合减小
替牙合期特点
1) 上唇系带位置过低 2) 上中切牙间隙 3) 上切牙牙冠偏远中 4) 暂时性远中合 5) 暂时性拥挤 6) 暂时性深覆合
二、前伸合
尖牙保护合
• 只有工作侧尖牙接触,其余牙不接触 • 尖牙作支撑,对其他牙齿有保护作用
尖牙的优势
• 尖牙位于牙列转弯处,在咀嚼运动中构成第III类杠杆, 重臂长,故尖牙处合力已明显减弱,同时能抵御较大 的咀嚼力。
• 尖牙有粗壮而长大的牙根,因此支持合力的牙周膜面 积大。
• 尖牙有比任何牙都占优势的冠根比例。 • 尖牙具有适合作为制导的舌面窝,可导致合力趋于轴
• 下颌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至前牙切缘相对咬合状态。 • 特征:前牙对刃,后牙无接触或部分接触

牙列、牙合与颌位((牙合学))课件

牙列、牙合与颌位((牙合学))课件
第三章 牙列、牙合与颌位 (牙合学)
前言
牙列 (dentition,牙弓 dental arch)
牙排列形成弓形
前言
牙合 (occlusion)
牙与牙的接触关系,包括运动及静止的
前言
颌位 (mandibular position)
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无论有无牙的接触
前言
咀嚼系统(masticatory system) 口颌系统(stomatognathic system) 是口腔颌面部的各种组织结构,包括 牙、牙周组织、颌骨、颞下颌关节,附于 下颌骨的肌肉及其神经、血管等,它们是 由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控制的一个功能整 体。
向近中倾斜
向唇侧倾斜
三、纵、横牙合曲线及牙合平面
牙列假想的曲线及平面 (一)牙合曲线 (二)牙合平面 (三)牙的上下位置 (四)牙尖高度 (五)牙列与颌骨的关系 (六)牙列与面部标志
前言
口颌系统:功能整体 ┌─→ CNS ←─┐

│ 肌肉




牙合←──→ TMJ
第一节 牙列(dentition)
牙列(即牙弓dental arch ) 牙根排列有序 牙冠形成弓形的整体
牙列
内容:

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 牙排列的倾斜情况 纵、横牙合曲线及牙合平面
一、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
(一)牙列的外形
(二)牙列的生理意义
(二)牙列的生理意义 1.分散牙合力 2.防止食嵌
3.排列的倾斜情况
牙排列的倾斜情况以牙体长轴冠方来描述 (二)唇颊舌向 (一)近远中向 Labialingual inclination Mesiodistal inclination Buccolingual inclination

牙列与咬合

牙列与咬合

2、混合牙列

• A.第一恒磨牙近中关系,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尖咬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近中; • B.下颌第前磨牙的近远中距不足以充满第一乳磨牙所留下的间隙,而产生如 •C •D • E.下颌第二前磨牙的近远中距离不足以充满第二乳磨牙的间隙; •F
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在下颌第恒磨牙的颊沟; •H • I.上颌乳磨牙脱落而下颌乳磨牙滯留时,则切牙可能产生对刃殆关系
牙向舌侧倾斜。
• (三)垂直关系
• 从上颌中切牙的近中切角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频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该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 基本上平分颌间距离,并与上唇缘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因此在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中,常以此平面作为制 作全口义齿 堤和排列人工牙的依据。上颌中切牙、尖牙、前磨牙颊尖与该平面接触、依据不同的上颌殆 平面定义,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频尖、近舌尖或上颌第二磨牙颊尖,与该平面接触;侧切牙与该平面不接触, 磨牙的牙尖与该平面的距离,从前向后依次増大。

• 这种关系称为殆关系或咬合关系。其中临床上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咬合接触关系为牙尖交 •

• 均匀便于承受和分散咬合负荷,最大限度发挥咀嚼食物的潜能,因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 • 咬合接触。
上、下牙的接触关系,是一个三维方向的接触关系,牙尖交错殆时的咬合接触特征,常以近远中向、唇 (颊)舌向以及垂)近远中向关系
牙的近中舌斜面。 • 4、第一磨牙关系为中性关系。 • 5、前、后牙的覆殆覆盖关系正常。
• 咬合关系分为以下三类。
• ①安氏Ⅰ类错颌,面形基本不受影响 • ②安氏Ⅱ类错颌,可表现为下颌后缩 • 鸟嘴畸形等 • ③安氏Ⅲ类错颌,可表现为下颌前突

新生儿口腔内没有牙,因而也没有殆关系。乳牙陆续萌出后便逐渐建立了乳牙殆关系,之后恒牙依次

牙列与咬合

牙列与咬合
牙列宽度:左右侧同名牙同名解剖标志之间 的距离。
牙弓前段宽度:3
中段宽度:4
后段宽度:6
2.Terra牙列指数 牙列宽度
(3)牙列指数=────×100% 牙列长度
三、牙正常排列的倾斜规律
牙齿并不是垂直地长牙槽骨内的, 而是在近远中及颊舌向有一定规律性 地倾斜排列, 这种规律对于牙齿发挥正 常的功能是必要的, 对口颌系统的健康 是必需的。
列部分前牙甚至前磨牙均不接触,上下牙 切缘在垂直方向上有空隙
前牙覆合覆盖关系分类
后牙覆合覆盖关系
1.正常覆合覆盖 2.后牙反合 3.锁合 4.反锁合
(三)垂直向关系
正常合,上颌磨牙的近舌尖与下颌同名磨 牙的中央窝相接触,下颌磨牙的远颊尖与 上颌同名磨牙的中央窝相接触
牙尖交错合时上下颌牙的合面关系: 尖vs窝 尖vs沟 尖vs隙 牙尖斜面vs牙尖斜面
(二)唇颊舌向关系
覆盖(over jet)是指牙尖交错合时,上颌牙盖过 下颌牙唇(颊)面的水平距离。
前牙,是指上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的前后 向的水平距离,正常时为2~4mm
后牙,是指上后牙颊尖盖至下后牙颊尖的颊侧, 两颊尖之间的水平距离
覆盖分为三种类型 浅覆盖:1/3以内; Ⅰ度深覆盖3~5mm 中度覆盖:1/3~2/3; Ⅱ度深覆盖5~8mm 深覆盖:2/3以上; Ⅲ度深覆盖8mm以上
2 上颌牙列的纵合曲线
上颌=补偿曲线:连 接上颌切牙的切缘, 尖牙的牙尖,前磨 牙的颊尖以及磨牙 的近远中颊尖的连 线。凸向下的曲线
特点: 1 切牙至第一磨牙近颊尖段,较平直 2 第一磨牙近颊尖至最后磨牙远颊尖段逐渐
上弯,形成下凸的曲线,即补偿曲线。
attention:

口腔医学:第三章 牙列与咬合

口腔医学:第三章 牙列与咬合
31
二、牙尖交错HE的咬合接触特征
1、近远中关系 a)上下牙列中线对正,正对上唇系带。 b)上颌牙(中切牙除外)与下颌同名牙的远
中部分接触,下颌与上颌牙近中部分接触。 c)上下牙前后交错,一牙对两牙(下颌中切
牙和上颌最后磨牙除外)。
32
d)尖牙关系 #13牙尖顶对应#43的远中唇斜面及唇侧 远中缘,#43牙尖顶对应#13的近中舌斜 面及舌侧近中缘。
10
排列分类
正常牙列 牙数正常,牙列整齐无间隙 异常牙列 牙数异常:过多或过少 牙排列异常:拥挤、稀疏、弓外牙、高 位、低位、易位和转位牙等
11
二、牙列的大小

1、牙列长度与宽度
我国国人的上下颌恒牙列长度或宽 度呈正相关关系。上牙列长50mm,宽 55mm;下牙列长41mm,宽52mm。
2、Terra牙列指数
最后磨牙 远颊尖顶
第一磨牙近颊尖顶
切牙切缘
27
横HE曲线 (transverse curve of occlusion)
横HE曲线又叫Wilson曲线(Curve of Wilson):连接两侧同名磨牙颊、舌 尖,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在下颌, 由于磨牙颊尖不断磨耗,横HE曲线曲 度不断减小,甚至呈凸向上的曲线。
牙列指数= 牙列宽度
牙列长度
×100%
12
三、牙正常排列时的倾斜规律
一、近远中向倾斜
从牙弓的唇或颊侧观察,假定牙根 尖固定不动,则以牙冠的倾斜方向表示 牙长轴近远中倾斜情况,以牙长轴与垂 线(中线)的交角,表示牙近远中倾斜 程度的大小。
13
#11 #12 #13 #14-#16 #17、#18
较正或稍向近中倾斜 在前牙中近中倾斜程度最大 略向近中倾斜 近远中倾斜度相对较小 向近中倾斜程度依次增大

解剖生理牙列与颌位课堂PPT

解剖生理牙列与颌位课堂PPT
.
*
牙列分类 按照牙的类别:恒牙裂 乳牙列 混合牙列 按照牙排列情况:正常牙列 异常牙列 按照牙列形态:尖圆形 椭圆形 方圆型
第一节 牙列
.
*
牙列大小 上颌 长50mm 宽55mm 下颌 长41mm 宽52mm 描述上下牙列大小关系 Terra牙列指数=牙列宽度/牙列长度×100 %
牙合的建立
.
*
牙列的完整,牙与牙之间的相互支持,在维持咬合前后动力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
牙合的建立
.
*
内外动力平衡
内侧:舌体肌肉的作用,使牙弓外扩。 外侧:唇颊肌的作用,使牙弓向内而限制 外扩。 牙弓在两种肌肉的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宽度和大小。
牙合的建立
.
*
上下动力平衡
*
Bonwill triangle
下颌骨的双侧髁状突中心与下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相连,构成了一个边长为10.16cm的等边或等腰三角形。 意义:从解剖学上阐明了口颌系统的左右两侧的对称性,它是下颌在张闭口运动中正中不偏的解剖基础。等边三角形者颌骨较宽,等腰三角形者颌骨较窄。
面部标志及面部协调关系
.
*
支持尖:上后牙舌尖,下后牙颊尖 引导尖:上后牙颊尖,下后牙舌尖 一般来说,支持尖较引导尖大,有利于咬合力通过牙体长轴。
后牙牙尖功能分类
.
*
正中止接触:对于咬合高度具有决定意义的接触,通常为三点式。 前止接触 后止接触 颊止接触 舌止接触
后牙咬合接触类型
.
*
牙尖交错牙合正常标志: 上颌唇系带 尖牙关系正常 第一磨牙中性关系 前后牙覆牙合覆盖关系 每牙对应对颌两牙(上颌8及下颌1除外)
第二节 牙尖交错牙合
.
*

口腔解剖学课件之牙列与咬合共83页文档

口腔解剖学课件之牙列与咬合共83页文档
口腔解剖学课件之牙列与咬合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口解生牙列与咬合.共83页

口解生牙列与咬合.共83页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83
口解生牙列与咬合.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牙列与咬合课件-PPT

牙列与咬合课件-PPT
──正中止接触(centric stop) 指牙齿排列不整齐,上下牙弓咬合关系错乱,上下颌骨骨关系、位置、大小及牙颌与颅骨的关系不调等现象。
进一步发育完全,这些现象可以改善。 为4mm。 互相支持而排列成的结构。 牙合 : 静态接触─┘
│\│\│\│\│\│\│\│ 3>在咀嚼时引导下颌运动,并在咀嚼中具有一定的反馈意义; 特点: 1> 切牙至第一磨牙近颊尖段,较平直; 邻接点可以磨耗,其结果是导致牙列总长度变短,40岁者可比20岁时短1mm 左右; 特点: 由于下后舌尖较高, 颊尖较低, 故该曲线
六、牙的邻接
正常邻接的意义: ①有利于食物排溢; ②牙齿相互依靠,分散咀嚼压力,同时各牙又保持一定的独 立性,具有一定动度,从而缓解压力; ③邻间隙内有龈乳头,正常邻接对其有保护意义。
1.牙邻面突度
2.外展隙
超、覆牙合 的生理意义 进一步发育完全,这些现象可以改善。 (一)纵牙合 曲线 (一个牙尖高度)。 概念:由于牙齿的颊舌向倾斜, 连接同名后牙 ┌ 前伸牙合 意义: 为较大的恒牙萌出提供空间 。 特点: 1> 切牙至第一磨牙近颊尖段,较平直; 2> 第一磨牙近颊尖至最后磨牙远颊尖段逐渐 3>3 近中牙尖嵴对3 远中牙尖嵴 (二)牙的唇(颊)舌向倾斜 特点: 与地平面平行(端坐时) 16cm为半经作球面,下牙列、所有下颌运动的轨迹均是球面上的一部分,或是球面的切线。 ①使上下牙密切接触,利于咀嚼运动时保持良好的接触,提高咀嚼效率; 后人研究表明: 等腰者多 避免咬伤唇颊舌黏膜。 2> 第一磨牙近颊尖至最后磨牙远颊尖段逐渐 上切牙舌侧( 切缘 ) 互相支持而排列成的结构。 后牙的一部分牙尖与对颌牙的窝、沟的接触,这些牙尖叫支持尖,有些则无接触,称作引导尖。

牙列牙合与颌位PPT.

牙列牙合与颌位PPT.
• 1︱1:较正或稍近中倾斜, 3︱3:近中倾斜,2︱2近中倾斜最大 • 下颌切牙、尖牙:近远中倾斜度较小。 • 上、下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牙长轴较正,近远中倾斜小 • 上、下颌第二、三磨牙向近中倾斜程度依次增大
(二)唇颊舌侧倾斜
上、下颌切牙唇侧倾斜、下切牙较上小。 尖、上颌前磨牙、第一磨牙较正,下颌前磨牙略舌侧倾斜 上颌第二、三磨牙向颊侧倾斜,下颌舌倾斜
(一)纵牙合 曲线
1、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 2、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
1、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
定义
连接上颌切牙切缘、 尖牙牙尖、前磨牙颊 尖以及磨牙近远中颊 尖的从前向后一条凸 向下曲线
特点:
从切牙至第一磨牙近颊尖段较平直 从第一磨牙近颊尖至最后磨牙的远颊尖段逐渐向上弯曲-补偿曲线
2、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
定义:
连接下颌切牙切缘、 尖牙牙尖,前磨牙颊 尖及磨牙近远中颊尖 从前向后一条凹向上 曲线-Spee曲线。
特点:
1 切牙段平直 2从尖牙向后经前磨牙至第一磨牙远颊尖逐渐降低 3第二、第三磨牙的颊尖又逐渐升高
(二)横牙合曲线(wilson)
连接双侧同名磨牙颊舌尖所形成凸向下曲线-上颌的横牙合曲线 由于上颌磨牙的牙长轴向颊侧倾斜,下颌磨牙向舌侧倾斜,故上
(三)垂直向关系
牙合平面的定义:
由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 顶所构成假想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该平面基本上 平分上下颌颌间距离 。 全口义齿合堤 排列人弓牙根据
以上颌牙列为基准的 平面作为参考平 面,各牙与该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四、牙列牙合面形态特征
(一)纵牙合曲线(矢状方向) (二)横牙合曲线 (冠状方向)
①上下颌第一磨牙的对位关系 一致性,很随意,摆的位置也不规范,有的在前面,有的在后面,还有的在侧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口腔解剖学课件之牙列与咬合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