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合集下载

北宋统一战争简介

北宋统一战争简介

各国情况
● 五代十国割据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十分残暴贪婪,政治黑暗,而且各政权之间也不时出现战争。
● 南唐虽然是南方政权里较为强大的,但是李璟即位后,改变父亲李昪保守的政策,开始大规模对 外用兵,消灭皆因继承人争位而内乱的马楚及闽国。李璟生活奢侈无度,政治腐败,百姓民不聊 生,怨声载道。李璟秉性庸懦,爱好文学,比较喜欢阿谀奉承。“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 其子李煜即位后,南唐的形势进一步恶化。
● 二月初九,慕容延钊暗遣李处耘率数千轻骑,攻占江陵(属湖北)城,迫节度使高继冲降,荆南遂亡。时周 保权已干息内乱,知宋欲图湖南,为阻宋军南下,命指挥使张从富领兵阻截。
● 二月底,宋军水陆并进,突破三江口(南岳阳北),缴获战船七百艘,占领岳州(治巴陵,今湖南岳阳)。 三月初十,占领朗州,周保权被俘,湖南遂平。
● 南汉的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残暴。南汉历代君主都好大喜功,营建的宫殿建筑穷极奢华,金银耗费 数难计,即可见其产量的惊人。刘鋹在位期间,荒淫无度、统治昏庸,国力大衰,朝政糜烂不堪。 刘鋹政事皆委诸宦官龚澄枢及女侍中卢琼仙等人。南汉赋税之重,非常令人吃惊。各州皆有专门 的收税机构一制置务,“江湖及池潭破塘聚鱼之处,皆纳官钱,猪、羊、鹅、鹿、鱼、果并外场 镇课利,岁收铜钱一千七十贯”。不但税种名目繁多,各地收税标准亦不同。南汉后期,旧将先 前多因谗言而被杀,宗室亦遭翦除殆尽,掌兵权的只有宦官而已;楼船战舰、武器盔甲全部腐朽。
战争起因
●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以“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北宋王朝。为实现统一, 太祖赵匡胤在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后,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军制,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经过 两年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准备,确定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决策,决心通过战争创 造统一局面。遂于建隆三年(962年)九月,部署兵力守卫西、北边境,防止辽、北汉南掠;选 择荆、湖为突破口,挥师南下,开始了统一战争

宋元明清时期

宋元明清时期
书法
宋代书法风格以行书、楷书为主,元代书法风格以行草为 主,明代书法风格以草书为主,清代书法风格以篆、隶为 主。
雕塑
宋元明清时期雕塑艺术以佛教雕塑为主,宋代雕塑风格细 腻逼真,元代雕塑风格粗犷豪放,明代雕塑风格庄重肃穆 ,清代雕塑风格华丽细腻。
文学、戏剧与音乐艺术
01
02
文学
戏剧
宋代文学以诗词为主,元代文学以曲 为主,明代文学以小说为主,清代文 学以散文为主。
与日本的战争
在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与日本之间发生了一些战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元朝时期的“文永之役”和“ 弘安之役”。这些战争主要是由于日本海盗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扰而引发的。
与欧洲国家的交流与战争
与蒙古的战争
在宋元时期,中国与欧洲的交往主要通 过蒙古帝国进行。蒙古帝国曾派遣使节 访问欧洲各国,并进行了商业和文化交 流。然而,随着蒙古帝国的衰落,中国 与欧洲的交往逐渐减少。
明朝的政治制度
明朝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加强了皇权,削 弱了地方权力。
清朝的政治制度
清朝入关后,基本沿袭了明朝的政治制度,但也有一 些变化,如设立了军机处等机构来加强皇权。
明清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明清时期的经济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经济上表现为农业和 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资本主义的萌芽。
纺织技术
宋朝的纺织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棉纺织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为中国的纺织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瓷器技术
宋朝的瓷器技术达到了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瓷窑和瓷器品种,如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其工艺水平 和质量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元朝的科技成就
军事技术
01
元朝的军事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火器技术

北宋专题史(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北宋专题史(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北宋专题史(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台版中国历史地图:北宋疆域图1083年(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个年号)(点击放⼤)北宋是⾯积最少的中原统⼀皇朝,亦⽆法统治河西⾛廊及燕云⼗六州。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以汉族为主体建⽴的封建王朝,建都开封(今属河南),其创建者为宋太祖赵匡胤。

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病死,七岁的恭帝继位,时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掌握了军权。

翌年正⽉初,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发动兵变,率军⼊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夺取了皇位。

赵匡胤即位后,仍定都开封,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

经过⼗馀年的南征北伐,赵匡胤消灭了后周藩镇势⼒的反抗,攻灭了荆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

宋太宗赵炅[jiǒng]即位后,招降割据吴越的钱俶[chù],平定北汉。

于是⾃安史之乱以来,⼆百多年的封建军阀割据局⾯基本上结束。

北宋疆域东、南临海,北境以今津海河、河北霸县、⼭西雁门关⼀线与辽接壤,西北⾄今陕西⽩于⼭、⽢肃东部、青海东北部与西夏、吐蕃毗邻,西南与越南接界。

北宋共历九帝,前后⼀百六⼗⼋年。

这长达⼀百六⼗多年的历史阶段中,可划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

前期(公元960年-公元997年)即宋太祖、宋太宗统治时期。

这⼀时期,北宋统治者除了致⼒于结束五代⼗国的分裂割据局⾯之外,著重在政治、军事和经济制度⽅⾯进⾏改⾰,以确保宋朝统治长治久安。

其主要的改⾰措施有:⼀是军制改⾰。

取消禁军最⾼统帅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职务,朝廷设枢密院掌管调动军队,但⽆统兵权。

三帅统兵权和枢密院调兵权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直接对皇帝负责。

军队实⾏更戍法,定期换防,将帅常调,以防⽌官兵「亲党胶固」。

⼆是⾏政改⾰。

宰相下设数名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以分其军、政、财三权,使宰相⽆法独揽⼤权。

对独霸⼀⽅的节度使,採取「稍夺其权,制其钱⾕,收其精兵」的办法,逐步从地⽅调回都城任闲职,其原领州郡由朝廷控制,委派⽂官任知州、知府,直接对朝廷负责。

宋朝简介-精品文档

宋朝简介-精品文档
详细描述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他曾多次率领军队抗击金朝的入侵。其中,最为著名的战役是岳家军收复建康和郾城大捷。然而,由于秦桧等人的阻挠,岳飞最终未能完成收复中原的壮志,并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被以“莫须有”罪名杀害。
岳飞与南宋抗金
总结词
对宋朝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
详细描述
宋朝有很多重要历史人物,如赵匡胤、范仲淹、王安石、苏轼、李清照等等。他们或是在政治上有着杰出的成就,或是在文化上有卓越的贡献,或是在科技上有突出的成就,对宋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及第者成为官员的主要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执政能力。
土地制度与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相对复杂,主要税种有田赋、户赋、营业税等。
税收实行“钞法”,以纸币作为主要流通货币,推行货币政策。
宋朝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买卖和租赁盛行。
宋朝的军队制度
军队分为禁军和厢军,禁军负责京师和地方的防卫,厢军则负责地方治安和劳役。
对后世影响
宋朝的建筑风格对后世的建筑设计和园林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朝的建筑风格
儒释道合流
理学兴起
对后世影响
宋朝的宗教哲学思想
宋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04
杯酒释兵权
宋初著名历史事件
总结词
建隆二年(961年),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回师开封后,便“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军权,不久又罢免了宰相范质等人官职。这场兵不血刃的“杯酒释兵权”,不仅没有动摇赵家王朝的根基,反而巩固了宋朝的统治。
宋朝的医疗与生活水平
宋朝的影响与遗产
06
文化繁荣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出现了众多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等,如苏轼、王安石、米芾等。

第九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九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宋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统一: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二)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措施:①政治: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节度使转化为虚职。

②军事: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地方部队定期更换驻地。

(更戍法)③经济: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大部分赋税上交中央。

作用:中央控制地方之军、政及财权,基本根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之弊。

2、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利,使其互相牵制(1)中央:枢密院专掌军权,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2)地方:①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

②州一级増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3、崇文抑武、文人治国(1)内容:(2)作用:①积极:带来了文化的繁荣,也有效地抑制了武夫篡位的危险,不至于重蹈政权更换频繁的覆辙。

②消极:崇文抑武的推行致使宋代后期少有悍将强将,军事力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4、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②高度集权,分化事权③弱枝强干,守内虚外④崇文重教,发展科举5、北宋初加强专制集权的影响:(1)积极:①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2)消极:①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②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二、北宋的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一)边防压力1.宋辽关系2.宋夏关系(二)北宋制度带来的影响三、变法求强(王安石变法)【危机严重】(一)治吏: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结果:触犯官僚集团的利益,引发抵制,归于失败。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雪夜访普图宋的建立与统一
北宋 建立
时间 960年,“陈桥兵变” 人物 赵匡胤(宋太祖)
首都 东京(今河南开封)
北宋 统一
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割 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 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 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 列强化专制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
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
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引发党
争,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思考:材料出自变法反
学思之窗 时人描述王安石变法开始时的情景说: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 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kū)焉穷日力,继之以
专制集权。但“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制度束缚过死,权力分割过细, 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保守疲沓的政治风气。
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史料阅读
宋初措施在防范内部动乱、维护统治稳定方面效果显 著。时人描述说:
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 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 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zhuàn) 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
练、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
富国: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
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强兵: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 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王安石
(字介甫,1021-1086)
结果 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字,但强兵的效果并

第9课 两宋的政治与军事 (2)

第9课 两宋的政治与军事 (2)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加强地方控制: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 中央:二府三司、三衙、台谏
分散机构权力 地方:四监司、通判
抑制武将权力——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特点及影响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北宋与辽——澶渊之盟 边防压力 北宋与西夏——庆历和议 财政危机——三冗二积
王安石变法
背景 主要内容(富国强兵) 评价、败因、启示
隆兴 和议
1164年
仍维持《绍兴和议》后的疆界;南宋不再对 金称臣,改为叔侄关系;宋每年向金朝缴纳 白银和绢各缩减至20万两、匹;宋割商、秦 两州给金
嘉定 和议
1208年
宋金改为伯侄之国;岁币绢、银各增至30万 匹、两;犒军钱300万贯;维持原来边界
◎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
课堂总结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王安石变法
【课堂探究】王安石变法缘何失败?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1)失败原因:
①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阻挠和破坏。 ②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立场动摇,其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且变法过 程中用人不当,危害百姓利益。 ③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最大利益,因而不可能 获得农民的支持,更不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 (2)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革除社会弊端,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兴盛的重 要手段。 ②改革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要体现 百姓利益,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要注意用人。
◎岳飞《满江红》今人书法作品
南宋的偏安
2.宋金之战 (2)偏安局面的形成
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 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两宋时期主要历史史实

两宋时期主要历史史实

北宋的建立1.陈桥兵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东京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统一全国北宋建后,宋太祖在巩固原后周境内的统治后,开始统一南北事业,逐步消灭其他割据政权。

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率大军攻陷北汉,唐末五代以来军阀割据的局面终告结束,全国重归统一。

北宋主要制度1.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在一次酒宴上采用威逼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交出兵权,此次历史事件被称为“杯酒释兵权”。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调到外地充当节度使,继而又继续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2.实行“更戍法”,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王安石变法北宋中期,统治集团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

为摆脱统治危机,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

主要内容有: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甲法等。

经过变法,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但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宋神宗死后,新法被废除。

二、辽金夏辽的建立隋唐时期,契丹族逐步强大起来。

907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举为可汗。

916年,耶律阿保机自立为帝,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耶律德光时期改国号为辽。

辽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在中央设南面官和北面官。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西夏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党项族居住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过着游牧生活。

1038年,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今银川)。

西夏政权建立后,与北宋多次发生战争。

金女真是我国东北的古老少数民族,过着渔猎生活,契丹建国后,受契丹的剥削和压迫。

l2世纪初,完颜阿骨打领导女真反抗辽国,建立金政权。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二 、北宋初期的统治
1、统一战争: 结束分裂 局面 2、强化中央集权
3、科举制的发展
(1)、科举制的发展
考试程序 考试科目 考试方法 录取名额
(2)、发展的评价
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出现官员冗滥的局面
北宋政权建立以后,又经过20年的战争,终于 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达半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 面。同时,在北宋建立之初,以宋太祖为代表的 北宋统治者注意总结、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 据的历史教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在北宋历史上所 起的作用,我们应辩证地去看,一方面它有效地 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 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措 施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给北宋王朝种下 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集北 权宋 制的 度建 的立 加和 强中 央
一、北宋的建立
——陈桥兵变(960年)
时间、地点、人物、结果
二 、北宋初期的统治
1 统一战争:
时间:
结束分裂 局面
人物: 宋太祖、宋太宗 960年—979年
战略方针: “先易后难” “先南后北”
二 、北宋初期的统治
1、统一战争: 结束分裂 局面 2、强化中央集权 项目 军 权 行 政 财 政 司 法
第二,宋太祖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等措施,解除统军
大将的兵权和节度使权力;分割宰相权,加强君权;各州 设知州和通判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集中财政权和司法 权,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结果:使五代以来重臣 专权和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加强了中央集权,但
造成冗兵冗官现象,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第三,为了收回幽云地区,多次对辽用兵。结果: 宋辽议和,达成了“澶渊之盟”。

北宋的建立知识点总结

北宋的建立知识点总结

北宋的建立知识点总结1. 北宋的建立北宋建立于960年,由赵匡胤发动柴庄之变推翻后周建立的。

北宋历经近300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期间政治、经济、文化均有较大的发展和变化。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北宋建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2. 北宋的统一在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中,赵匡胤的北宋得以建立。

赵匡胤是后周开国皇帝赵弘殷的儿子,他在后周亡国后即位,和北汉、南唐订立《澶渊之盟》,以重修汴京为条件。

然而在与南唐交战之后,赵匡胤发动柴庄之变,推翻后周并即位为皇帝。

此后北宋开始了长达近300年的统治。

3. 神宗改革在神宗皇帝(即赵顼)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试图改革政治和经济。

他在位期间推行革法,重置练兵制度,破格选拔人才,积极推行深耕细作政策,强化了对北方边疆的治理。

然而,由于变法措施过于激烈,导致了很多士大夫和地方势力的反感。

最终改革失败,神宗也因此政治上受挫,最终导致了玉堂晋见之变。

4. 玉堂晋见之变在北宋初期,由于赵匡胤的姨太太刘氏和宰相寇准的合谋,在玉堂晋见之夜将富弼、文彦博、吕夷简等反对变法的宰相软禁。

致使变法派势力得以大为削弱。

变法失败后,北宋政治上陷入了相对保守的局面,大量的变法官员被排挤出权力中心,赵匡胤也渐渐地厌倦了政事,导致了“玉堂晋见之变”。

5. 北宋的文化北宋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时期之一,早期北宋文学主要受唐代影响,受佛家思想影响后出现了新型文学流派如杜甫、苏轼等诗歌家。

同时,在北宋时期,科举制度得以发展,兴起了新的文学运动,如苏门学派、王安石变法、欧阳修的草书艺术等。

6. 北宋的科技和经济在北宋时期,中国的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发明。

北宋时期,政府对各项工商业的生产进行了统一和规范,同时也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国家经济繁荣的政策。

在商业方面,宋代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特别是对海外贸易方面的发展,使得中国经济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7. 北宋的政治制度北宋时期一直实行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地方官制度上继承唐代制度,设立了署理之长官职等。

宋元时期的知识点总结

宋元时期的知识点总结

宋元时期的知识点总结一、政治1. 宋朝的建立及统一宋朝由赵匡胤所建立,其时代从公元960年开始,以北宋为代表。

北宋初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但后期由于党争与内乱,导致国势日衰。

公元1127年,金国攻破首都汴京,迫使宋徽宗、钦宗被俘,北宋灭亡。

南宋自公元1127年开始,时期为政治地位次要。

与北宋不同的是,南宋政权积极地采取农田水利措施,并采用官营的经营方式,使得政局相对稳定、清明,以及风俗开化。

而宋朝时期还进行了不少的改革,如王安石的新法变法、李纲的渭南军事、曹勋消弭三桂之乱等等。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一个朝代,是蒙古人铁木真所建,统治面积包括中国北方、西亚和东欧。

元朝政治体制采用蒙古的传统制度,设立行省辅佐全国政权,如在军事、行政、财政、司法等方面实行中央集权制,增加官职,统一法规。

2. 宋元政治体制宋朝政治体制主要包括宰相、中书省、门下、三省六部等。

宰相是宋朝政坛的最高官员,代表皇权,全权处理国家大政。

中书省主要负责书写国书与处理政务上的奏章;门下负责记录国家宣麦、政令,也处理皇帝和臣子之间的期事任务。

元朝的政治体制主要是由忽都大汗铁木真所建,设置丞相(副大汗)、太师(教徒教主)、负责汗国外交事务。

政治是在“乡党”的基础构成可直接民生经济的实施法律职责的行政机构。

元朝还设立六盐巡判行中书省,负责宣布皇帝诏令,处理一些重大事务。

3. 经济宋朝时期的经济在农业、工商业、交通业蓬勃发展。

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改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同时,在工商业方面,工业发展,生产技术发明,商业发达,外贸兴隆。

宋朝还建立了专门的官方邮局。

元朝的经济是在完全新的基础而完成了陆地商业与海上商业的充分发展。

商政后盛一时土地制度的完善与压制已使民权得到体现,可是业管理员对商户和工商业需求进行限制,使经济上可能无法完全而得到发展。

4. 文化宋元时期的文化也具有许多特点。

宋朝的文化以孟子思想、新儒学、王安石变法等为代表,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文化体制。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熙宁二年七月,颁均输法;九月,颁常平给敛法,也即 “青苗法”;十一月,颁农田水利法;熙宁三年十二月,连颁保 甲法和募役法;熙宁五年三月,颁市易法;五月,在保甲法基础 上增加保马法;八月,颁方田均税法。
——李洁非《王安石变法》
材料四:(守旧派苏辙认为青苗法)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 救民之困,不为利也。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 治等方面的新变化。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 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以开封为东京,作 为都城,史称北宋。
(2)统一: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 先南后北,陆续消灭了南 方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 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材料一 枢密院原为唐代枢密使,权力不大;但中唐以后,随 着宦官掌军,枢密使职权因而大增,后来还出现了专属的办事 机构——枢密院。宋代保留枢密院,将其职权限制于军事管理 ,与中书门下合成“二府”。而“三司”本为出现于唐中叶以 后的临时使职,后来逐渐形成体系。宋初,“三司”即为“度 支”“盐铁”“户部”,成为管理国家财政的机构,。“二府” 与“三司”互不统属,各自直接向君主负责。 材料二 台谏的言论对宰相的权位有直接的影响,这种情况在 宋仁宗时最为明显。宋哲宗时苏辙曾说:“仁宗皇帝在位四十 余年……当时所用宰相二、三十人,其进退皆取天下公议,未 尝辄出私意,公议所发常自台谏。”据统计,仁宗朝其实有宰 相二十三名,因台谏弹奏而罢相者有十三人,可见台谏言论对 宰相去留的重要。
活动二:结合下列材料并 观察教材P50“北宋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 示意图”,分析宋朝中央到地方政治体制改革产生的影响 。

第6课北宋的政治定稿

第6课北宋的政治定稿

时,宋太祖说 :
“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
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 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
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 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
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 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的来历。
3.宋朝时在地方设置“转运使”一官职, 其主要职责是
A.为都城运送粮食B.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C.为皇室采办衣物D.为皇帝搜罗民间珍宝 4.宋朝时期,军费开支巨大达到财政支出 的七八成,军队人数最多时达到120多万, 但在与辽、西夏等的争战中常常处于下风, 这主要是因为
A.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B.辽、西夏等实力强大 C.宋朝的军事补给不力 D.宋朝的经济实力不济
(23)按为照了赵加普强的 中建央议集,权宋,太宋祖太演祖出按了照一赵个普 什的么建样议的采故取事了?哪些措施? 杯酒释兵权
①“稍夺其权”,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 解除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州县的长官。
②“制其钱谷”,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 收归中央
③“收其精兵”,杯酒释兵权,皇帝控制军队及调 动
5.宋太祖赵匡胤取得政权是通过 A.割据军阀武装叛乱 B.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C.皇族内部争夺帝位 D.朝中大将发动兵变
6.京剧《铡美案》有句戏词:“包龙图打 坐在开封府,尊一声附马爷细听端底……”, 其中提到的“开封”即当时北宋的都城 A.东京 B.南京 C.西京 D.北京
7.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 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 A.分化事权 B.减少数量 C.限制自由 D.使用亲信
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2)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 科举制。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历史北宋的政治

历史北宋的政治

历史北宋的政治
中考历史备考知识点-北宋的政治
北宋的政治
1、北宋建立
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建立北宋,定都开封。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为加强中央集权)。

统一: 宋太祖和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没有完成全国的统一)
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0加强兵权: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2在中央: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在地方: 派文臣担任州县的长官,三年一换。

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影响: 强化了中央集权,使皇权大大加强
3、重文轻武的政策:
D原因: 为防止唐未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表现: a、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

b、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制度。

(作用: 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
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
@影响: 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B、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C、(消极作用)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北宋的政治

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时间:960年 定都: 东京(开封) 陈桥驿兵变
北 宋 结 束 五 代 十 国 局 面
2、统一
979
陈桥驿
965年灭 后蜀
北 宋 966
963年
东 京
背景: 五代十国分裂局 面出现统一趋势。 方针: 先南后北,先 易后难。
李煜(南唐后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
C
9.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宋朝统治者的这种做法( ) A.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 B.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 C.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10.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 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 武精神,以致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 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材料中,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 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权”指军权;“钱”指财赋;“兵”指对军队的控制 权; 措施: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 具体措施有: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
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 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 (注:即便是将帅率兵数十万,收复了失地幽蓟十六 州这种功劳,也赶不上一个状元及第时的荣耀。)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C
7.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 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 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 8.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将兵权收归中 央 ②派文官任知州 ③设节度使④派转运使把地方 财政大部分收缴中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最新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复习——宋朝及元朝的历史知识

最新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复习——宋朝及元朝的历史知识

一、 宋朝(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 宋朝的政治① 北宋的建立时间:960年建立者: 都城: 意义:②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③ 重文轻武政策☆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弊端表现:①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②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

影响:积极影响:有效地清除了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气氛,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消极影响:军队作战能力低下,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沉重。

④ 北宋的灭亡与南宋的建立 北宋灭亡,南宋建立:1127年 事件:靖康之耻(靖康之变) 建立者:赵构(宋高宗) 都城:临安(杭州) 抗金名将:岳飞宋金对峙分界线:淮水——大散关一线 南宋统治者心态:安于现状,偏安一隅。

宋太祖(赵匡胤) 东京(开封)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实现了局部统一)①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②都是统一本民族后建立政权的。

③都吸收了汉族先进文化。

二、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宋金和议)的影响?消极:“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积极:避免了战争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带来破坏,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边境地区生活安定,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共同点:宋朝都给予“岁币”不同点:宋辽是兄弟相称,西夏对宋称臣,南宋向金称臣。

3.宋朝的经济☆1)宋朝经济的表现2)纸币出现的原因和作用:原因: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纸币便于携带。

作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3)唐朝与宋朝市场管理的不同:唐朝:实行“坊市”分离,官府对市场严格管理,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到限制。

宋朝:打破“坊市”界限,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开始出现夜市和早市。

开始时间:唐朝中后期完成时间:南宋5)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1.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的运用。

2.政府支持,鼓励对外贸易。

3.北方被其他民族控制,陆路交通受阻。

二、 元朝① 元朝的政治1) 元朝的建立:奠基者:铁木真(成吉思汗)功绩:(1)结束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统一蒙古。

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宋元时期,农牧文化逐渐融合,繁荣的城市商业,多彩的文学艺术,极盛的传统科技,频繁的中外交流,都是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

一、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1. 北宋的建立和统一⑴北宋的建立——“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国号宋,历史上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⑵统一: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注意: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不是全国的统一,北宋的统治区域,只是原来的五代十国的范围,那时,东北还有辽、西北有高昌、西南有吐番和大理等,呈现的是多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

2、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背景: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政局的稳定。

目的: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措施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军事“杯酒释兵权”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禁军轮流驻防京师。

防止将领发展私人势力,加强皇帝的权力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形成“积弱”局面政治解除节度使的权力、增设机构以分割制衡官员权力加强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削弱地方力量。

官僚机构膨胀,财政开支庞大,形成“积贫”。

经济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转运使)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造成地方财政困难文化崇文抑武,选拔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官吏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武将群体长期遭受打压,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其他君臣礼仪的变化加强了皇权作用:积极方面: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防止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再现,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不利方面:积贫积弱⑴兵将分离,使将帅无权。

指挥失灵,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⑵致使权力分散、机构重叠、官僚机构庞大,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状况,导致北宋形成“积贫”、“积弱”局面因而使北宋中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危机⑶地方财政出现困难3、王安石变法1、背景: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

北宋历史简介

北宋历史简介

北宋历史简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北宋是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

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

但由于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北宋与南宋的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危胁之中。

公元960年,后周都点检赵匡胤在出兵途中,发动了政变,迫使周恭帝退位,建立了宋王朝,史称”北宋”,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陈桥兵变”。

他便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 。

在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朝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

于是自宋朝建国伊始,宋太祖赵匡胤便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斗争。

北宋于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后消灭了荆湘、后蜀、南汉三地,又于974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

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王朝,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在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曾把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割与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

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

直至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双方互不侵犯。

自此,中国北方才有了少许安宁,宋、辽的这次结盟被后世称之为”澶渊之盟”。

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为了使宋不再成为继五代十国后的又一个短命的王朝,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

首先在军事方面,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使宋朝对军队有了完全的掌握权。

另外,宋沿袭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官的职权,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朝历代。

在科举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最终的考核。

这样一来,北宋王朝的官僚阶级队伍得到了壮大,从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巩固了政权。

后来,北宋经真宗、仁宗、英宗至神宗之时,由于外族的进攻及统治者的无能,使得社会千疮百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宋建立后面临的两大问题:
1、使唐末藩镇割据局面 不再出现。
2、北宋政权的巩固。使 北宋不再成为北周之 后的第六个短命王

朝。




1、北宋初年“防弊”之制
北宋初年“防弊”之制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 “上(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 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 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
中央机构
中书门下
枢密院
行政
军事
二府
三司 财政 计相
北宋前期的 中枢组织
皇帝 御前会议
三司
中书门下(政事堂) 枢密院
台谏
三司使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枢密使 枢密副使 御史中丞 知谏院
(宰相) (执政) (执政) (执政)
财政
行政
军政
监察
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凡边防、军旅之常务, 与三省分班禀奏;事干国体,则宰相、执政官合奏。 三司…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 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宋史·职官志二》
北宋统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减轻人民遭受的战乱之 苦,为当时社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提供条件。
其次,北宋的统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为北宋的经济、 文化的联系交流提供了便利。
最后,北宋的统一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共同对付来自北 方的辽、西夏对其边地的骚扰。这为保护北方人民生活生产的 安定以及缓和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起一定作用。
(3)官职的设置
制度设计中的“分权”原 则
官、职、差遣的分离—— “官” 、“职” 仅是俸禄高低和荣誉的代表, 实际的职责和权力由“差遣” 决定。
司马光之衔: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 充集贤院修撰、权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上柱国、河内郡开 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三、北宋前期的政治
太祖
960-976
太宗
976-997
神宗
1067-1085
英宗
1063-1067
哲宗
1085-1100
徽宗
1100-1125
真宗
997-1022
仁宗
1022-1063
钦宗
1125-1127
三、北宋前期的政治
1、北宋初年的“防弊”之制 2、杯酒释兵权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4、“祖宗之法”的提出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一个尚武、好战、坚固而组织严 明的社会,已经为另一个活泼、 重商、享乐和腐化的社会所取代 了。
——谢和耐
“Naito Hypothesis”
唐和宋在文化上有 显著差异: 唐代是中世的结束, 而宋代则是近世的 开始,其间包含了 唐末至五代一段过 渡期。
内藤湖南
宫崎市定
东洋的近世和宋王朝的统
第二节 北宋的建立与前期政治
一、宋代的历史地位 二、北宋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三、北宋前期的政治 四、积贫积弱的局面
一 宋代的历史地位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

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 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
国。……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
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
变。
钱穆:《理学与艺术》
……古人好读前四史,亦以其 文字耳。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 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 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 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 可断言也。
官、职、差遣的分离
大宋……台省寺监卫率之官止以辨班列之崇卑,制廪禄之厚薄, 多无职业。其所谓官者,乃古之爵也;所谓差遣者,乃古之官 也;所谓职者,乃古之加官也。自余功臣、检校官、散官、阶、 勋、爵、邑,徒为烦文,人不复贵。凡朝廷所以鼓舞群伦、缉 熙庶绩者,曰官、曰差遣、曰职而已。于三者之中,复有名同 实具,交错难知,又迁徙去来,常无虚日。
(1)地方行政
※文人知州,不兼兵权,以防唐时知州与节度使合
一之弊。
※另设通判,限制知州权利。 ※州县官由中央委派,三年一替换升降。 ※路,州,县三级制, ※“四司”:漕臣、宪臣、帅臣、仓臣
北宋加强中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权
制度设计中的“分权”原 则
地方机构
宋朝的“虚”三级制
路… 州


▲转运使称“委派×××到×地水陆两路征税”, 其设置及变化。
一天下一起开始。
《东洋的近世》
二、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周世宗见诸将方面大耳者皆杀之,然 我亦终日侍侧,不能害我…… 赵匡胤
950年23岁 从军 951年24岁 后周建立,任
禁军东西班行首 953年26岁 任开封府马直
军使,成为皇子柴荣亲信 954年27岁 柴荣(周世宗)
即位。升殿前都虞候 956年29岁 从周世宗伐南
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
吕颐浩:臣尝见太祖皇帝与赵普论事书数百通, 其一有云:“朕与卿定祸乱以取天下,所创法度, 子孙若能谨守,虽百世可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1
1、北宋初年“防弊”之制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 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 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 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 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 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 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 “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北宋的统一
统一策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 963年-975年,先后灭掉南平、湖南,接着,
陆续灭掉后蜀、南汉、南唐。 978年,漳、泉二州归附。 979年,宋太宗亲征北汉。 北宋历17年时间,终于全部结束五代十国的分
裂局面,统一大业基本完成。
南唐后主李煜欲与北宋议和:“(李)煜事陛 下如子事父”,赵匡胤回答说:“尔谓父子可 谓两家乎!
唐,升殿前都指挥使 959年32岁 周世宗病卒。
升任殿前都点检,成为禁 军最高统帅 960年33岁 陈桥兵变篡位
赵 匡 胤 的 “ 小 集 团 ”
赵弘殷
宋 太 宗
太祖
太宗 秦王
赵匡胤 赵匡义 赵匡美

(光义) (光美、

廷美)

赵德昭 赵德芳 真宗 赵恒
理宗 孝宗 高宗 赵昀 赵昚 赵构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3、宋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解决君权与相
权,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
中央:控御禁军兵权,二府制衡
地方:收藩镇行政、财政、军政权
稍夺其权:置文臣知州、通判;罢支郡
制其钱谷: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大量财 物留使、留州之现象;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外一 律上缴,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布置采取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策略,二十余万禁 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十余万,地方分驻十余万。
皇位继承上打破常规,兄终弟及,弟赵 光义继位。
“惩创五季,而矫唐末之失策”(叶适 《水心别集》卷十二)
斧声烛影
开宝九年(976)十月,
上不豫……夜召晉王,屬以 後事。左右皆不得聞,但遥 見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 若有所遜避之狀。既而上引 柱斧凿地,大聲謂晉王曰: “好為之!”癸丑,上崩于 萬嵗殿,時夜已四皷。
制度设计中的“分权”原 则
▲ 宋朝 “路” 的特点:
1、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和单一的行政长官
2、在州之上,不存在单一的行政区划
漕 转运司



安抚司 提点刑狱司 提举常平司
北宋路制
王 存
等 撰
北宋太宗时转运使 路共设15路,至神 宗元丰时已分为23 路。
中央 路
府州军监 县
安抚使司(帅司) 转运使司(漕司) 提点刑狱司(宪司) 提举常平司(仓司)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979年灭 960年建立
965年灭
963年灭
975年灭 963年灭
978年 献土
971年灭
978年 献土
攻取之道,从易者始。 当今惟吴易图,…得吴 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 可飞书而召之。…唯并 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 诱,…可为后图。
——(周)王朴
必先取西川,次及荆、 广、江南,则国用富饶 矣。…河东正扼两蕃, 若遽取河东,便与两蕃 接境。…俟我完实,取 之未晚。 —— 赵匡胤
知州(或知府等) 通判
知县(或县令)
汉唐之时部刺史之职, 于今为甚简,而事无 有不举者。今之监司, 有漕,有宪,常平茶 盐则有提举,坑冶铸 钱则有提点,其职甚 备,而治不加于昔, 何也?监司之职愈多, 而州县之扰愈甚,于 治无益也! 南宋 王 十朋
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 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至今州郡往往与通判不和。 (欧阳修)
979年灭 960年建立
965年灭
963年灭
975年灭
963年灭
978年 献土
971年灭
978年 献土
局九 统 面七 一 终九 策 告年 略 结灭 : 束北 先 。汉 易
,后 五难 代, 十先 国南 的后 分北 裂
北宋统一的意义
北宋的统一并不是完全的统一,它只是局部的、相对的统一, 因为北方有辽、西夏、金,西南有大理等政权与之并存对峙。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
赵弘殷
太祖
太宗 秦王
赵匡胤 赵匡义 赵匡美
(光义) (光美、
(炅) 廷美)
赵德昭 赵德芳 真宗 金 赵恒 匮 之
理宗 孝宗 高宗 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