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公业务深度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1. 引言1.1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值得关注和分析。

对公业务需求日益增长,企业和机构对于资金管理、融资、支付结算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

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公业务的便捷性和效率得到了提升,大数据技术在对公业务中的应用也为银行提供了更精准的风险控制和服务定制能力。

银行不断推出创新的对公业务产品,满足客户不同需求。

银行对公业务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加强了对资金安全和交易风险的管理。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银行将继续提高服务水平,保证对公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正文2.1 对公业务需求日益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对公业务需求也日益增长。

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银行提供资金结算、融资、投资、保值等服务,推动了银行对公业务的快速发展。

同时,随着企业对风险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公业务的种类和功能也在不断扩展和完善。

企业对公业务的需求多样化,银行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以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

对公业务需求日益增长也是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企业对资金流动性和风险管理的需求更为迫切。

因此,银行需要加强对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和信贷管理,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服务。

同时,对公业务的需求也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政策的调整和差异将直接影响到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面临着日益增长的需求挑战,银行需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推动对公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2.2 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是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银行对公业务已经逐渐实现了线上化、智能化和便捷化。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银行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对公业务成为各大银行争夺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对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一、机遇:1.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公业务成为了银行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

大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贷款、存款、支付结算等对公业务的需求增长。

2.资本市场的开放: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为银行对公业务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

银行可以通过股票承销、证券投资、融资融券等业务拓展收入来源。

3.科技创新的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的推动,为银行对公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银行可以通过线上营销、金融科技创新等手段提升对公业务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挑战:1.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当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外资银行和新型金融机构的竞争,对公业务市场份额分散,竞争激烈。

银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2.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对公业务涉及的风险相对个人业务更加复杂多样,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工作,避免出现信贷风险、市场风险等问题。

3.政策法规的不确定性:我国金融监管政策和法规不断调整和完善,银行对公业务在政策环境和法律约束下发展,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灵活应对。

三、对策建议:1.强化风险管理: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公业务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提高信贷审批的严谨性和风控能力。

2.加大技术投入:银行应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推动对公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强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对公客户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服务。

3.加强合作与创新:银行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拓展对公业务的广度和深度。

银行还应加强创新,开拓新业务领域,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客户。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银行对公业务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就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相关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

一、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的特点1.对公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银行对公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9年末,我国银行对公业务资产规模达到了262.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9%。

企业贷款余额为43.3万亿元,同比增长11.7%;企业存款余额为144.9万亿元,增长11.34%;银行承兑汇票规模为12.1万亿元,同比增长26.6%。

这表明我国银行对公业务规模居高不下,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2.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银行对公业务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我国银行对公业务逐渐从传统的贷款、存款、结算等基础业务向多元化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和服务,如供应链金融、票据融资、保理业务等,满足了企业对资金管理、融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3.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在当前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我国银行对公业务的技术应用不断深化。

银行依托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加快对公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推出了一系列便捷的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企业客户的快捷、高效、安全的金融需求。

4.风险管理和监管持续加强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的风险管理和监管逐步加强。

随着金融监管的不断深化,对公业务的风险管理和内控要求越来越高,银行需要加强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确保银行对公业务的稳健经营。

二、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资金成本上升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面临着资金成本上升的挑战。

随着货币政策的宽松和收紧交替出现,资金成本有所上升,对银行的资金成本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影响了银行对公业务的融资成本和利润空间。

2.风险管理难度加大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银行对公业务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银行对公业务情况汇报

银行对公业务情况汇报

银行对公业务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最近的银行对公业务情况,我向您汇报如下:一、存款业务。

今年上半年,我们银行的对公存款业务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与去年同期相比,存款规模增长了10%,其中,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存款增长较为明显。

这主要得益于我们银行提供的优质服务和灵活的存款产品,吸引了更多的客户选择我们作为他们的存款银行。

二、贷款业务。

在贷款业务方面,我们银行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今年上半年,我们共发放了XX亿元的贷款,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国际业务。

在国际业务方面,我们银行积极拓展国际业务板块,加强与国际大型银行的合作,提升了国际业务的水平和效益。

今年上半年,我们的国际结算业务增长了20%,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增长了25%,为我行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四、风险管理。

在对公业务风险管理方面,我们银行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加强了对各项业务的风险管控。

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我们有效地降低了各项业务的风险水平,保障了银行资产的安全和稳健。

五、展望未来。

展望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深化对公业务改革,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同时,我们将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确保银行业务的稳健运行。

以上就是我对银行对公业务情况的汇报,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谢谢!。

银行对公工作情况汇报

银行对公工作情况汇报

银行对公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最近的工作情况,我对银行对公业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汇报。

在过去的一
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银行对公工作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以下是对我们工作情况的详细汇报:
首先,我们团队在银行对公业务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我们成功地开展了
一系列的对公业务推广活动,吸引了一大批新客户的加入。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与现有客户的沟通和合作,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公业务团队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了整体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其次,我们也要面对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对公业务拓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
些市场竞争激烈、客户需求多样化等问题,需要我们更加灵活和创新地应对。

同时,对公业务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方面也需要我们加强,确保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团队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
对公业务的市场营销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客户。

同时,我们将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理解,根据客户需求调整和优化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在风险管理和合规方面,我们将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确保业务的安全和稳健发展。

总的来说,银行对公业务是我们团队的重要业务板块,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
提升业务水平,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更好的业绩。

希望领导和各位同事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实现更好的业绩和效益。

谢谢!。

银行对公业务的年度总结(3篇)

银行对公业务的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业务规模稳步增长2023年,我国银行业对公业务资产总额持续增长,资产规模达到1.73万亿元,同比增长4.42%。

其中,贷款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稳步提升,金融资产托管业务规模持续增长。

二、业务结构持续优化1. 贷款业务:银行对公业务贷款结构不断优化,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其中,制造业、基础设施、小微企业等领域贷款占比逐步提高,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2. 投资银行业务:2023年,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取得丰硕成果,并购重组、债券承销等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3. 财务顾问业务:银行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助力企业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三、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1. 数字化平台建设:银行加大对对公业务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投入,提升业务处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2. 金融科技应用:银行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提升对公业务服务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3. 供应链金融创新:银行围绕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推出一系列供应链金融产品,助力产业链稳定发展。

四、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提升1. 信用风险防控: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降低不良贷款率。

2. 市场风险防控:银行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市场风险管理,确保业务稳健运行。

3. 操作风险防控:银行强化内部控制,提升员工合规意识,降低操作风险。

五、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1. 支持实体经济: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助力企业克服困难,实现高质量发展。

2. 促进产业升级:银行积极服务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 服务小微企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助力小微企业成长壮大。

总之,2023年我国银行业对公业务在业务规模、结构、数字化、风险防控和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银行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引言我国银行对公业务是指银行向企业、政府和机构提供的服务,包括贷款、存款、结算、理财等多种金融产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银行对公业务在金融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的背景是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对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银行对公业务作为金融服务的主要内容,对促进企业发展、支持经济增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金融科技的崛起、竞争日益激烈、风险控制难度加大等。

我们有必要对我国银行对公业务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以及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创新模式,为我国银行对公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的现状,探讨对公业务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总结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策略和创新模式,展望对公业务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总结。

通过对银行对公业务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我国银行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研究目的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为读者提供清晰的研究框架和思路。

2. 正文2.1 我国银行对公业务现状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贸易的扩大,银行对公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范围逐渐拓展。

据统计,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在占银行总业务收入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且年复合增长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业务创新,银行对公业务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主要包括企业贷款、中小企业金融、跨境贸易融资、投融资业务等。

银行对公业务情况总结汇报

银行对公业务情况总结汇报

银行对公业务情况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我司对公业务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进展。

通过积极拓展市场、提升服务质量以及加强内部管理,我们的对公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客户满意度不断提高。

首先,我们在拓展市场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通过加强业务推广和营销力度,我们成功吸引了一批大型企业和机构客户,不断扩大了我们的客户群体。

与此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与重要客户的合作,建立了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其次,我们在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我们注重提高员工素质和专业能力,通过持续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了员工的综合能力。

我们还推行了一系列便利客户的举措,通过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和财富管理服务,提供个性化、专业化、高效化的金融服务,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再次,我们在内部管理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加强了各项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

我们加大了内部监督力度,审查了各类业务合规性,并及时修正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我们强化了信息化建设,提升了内部业务流程和效率,加强了风险防控和业务流程监管能力。

最后,我们通过加强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沟通和协调,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

我们注重与相关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合作,不断优化内部风险管理流程,并完善了内部检查和审计制度。

我们还注重提高产品创新能力,积极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

在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进一步提升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实现更大的价值和利益。

感谢领导的支持和关心!。

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营销发展分析

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营销发展分析

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营销发展分析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营销发展分析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商业银行对公业务主要包括对企业、机构及其他法人客户的融资、结算、贸易金融、投资银行等服务。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营销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帮助商业银行制定更好的市场营销战略。

二、市场环境分析1.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在市场环境分析中,宏观经济环境分析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章将从国内外宏观经济指标、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的影响。

2.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商业银行对公业务所在的银行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

本章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格局等进行详细分析,为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营销提供更精准的定位。

3.客户需求分析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客户的需求。

本章将通过对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分析,揭示客户需求的差异化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服务策略。

三、对公产品线优化1.产品线状况分析对公业务的产品线是对公业务营销的核心。

本章将对商业银行对公产品线的组合、产品的特点等进行分析,以确定产品的优化空间。

2.产品创新策略针对对公产品线的优化需求,商业银行需要制定相应的产品创新策略。

本章将提出不同类型的产品创新策略,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

四、对公渠道拓展1.渠道现状分析渠道是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营销的桥梁。

本章将对商业银行对公业务渠道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

2.渠道发展策略在渠道现状的基础上,商业银行需要确定相应的渠道发展策略,并进行渠道的优化和拓展。

本章将提出不同类型渠道发展策略,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

五、对公业务管理体系建设1.管理体系现状分析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管理体系对于其发展至关重要。

本章将对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管理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组织结构、内部流程等。

2.管理体系优化策略针对对公业务管理体系现状的分析,商业银行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优化策略。

本章将提出不同类型的管理体系优化策略,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对公业务发展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增长,既有着巨大的机遇,也面
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对公业务规模、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行分析。

对公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融资需求增加,银行对公
业务规模持续扩张。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银行业对公贷款余额达到112.65万亿元,同比增长13.2%。

银行各项对公业务,如票据贴现、信用证开立等也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对公业务面临的风险管理挑战不容忽视。

虽然对公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但风险也相应
增加。

企业倒闭、不良贷款增加等风险问题依然存在。

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一些行
业的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困难,银行贷款风险进一步暴露。

银行需要加强对企业的风险评估
和控制,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数字化转型助力对公业务发展。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银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对公业务逐渐实现线上化、智能化。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银行可以更
好地了解企业客户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

数字化转型也为银行提供了更高效、
更便捷的风险管理工具,如人脸识别、反欺诈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对公业务的风险控制
能力。

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机遇和挑战。

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银
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做好风险防控,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转型升级,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金融服务,以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

银行对公工作情况汇报

银行对公工作情况汇报

银行对公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现在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银行对公部门的工作情况。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部门全体员工秉承着“以客户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开拓对公业务,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业绩。

以下是我们对公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

一、业务开展情况1. 对公存款业务稳步增长。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对公部门积极开展存款业务,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吸引了众多企业客户的存款。

截止目前,我们对公部门的存款规模已经达到了XX亿元,同比增长XX%,实现了良好的业绩表现。

2. 对公贷款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对公部门在过去一年里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了精准、有效的贷款支持,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截止目前,我们对公部门的贷款规模已经达到了XX亿元,同比增长XX%,为我行贷款业务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3. 对公结算业务稳步发展。

我们对公部门在过去一年里不断完善结算服务,提高结算效率,为广大企业客户提供了安全、高效的结算服务。

截止目前,我们对公部门的结算业务规模已经达到了XX亿元,同比增长XX%,为企业客户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服务保障。

二、风险防控情况1. 严格控制风险,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我们对公部门在过去一年里严格执行合规合约原则,加强对信贷客户的风险评价,及时调整信贷结构,控制信贷风险。

目前,我们对公部门的不良贷款率控制在了较低的水平,信贷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2.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防范能力。

我们对公部门在过去一年里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机制,提高防范能力。

实施了一系列内部控制措施,有效防范了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类风险,初步建立了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

三、服务能力提升1. 积极推进智慧银行建设,提高服务便利化水平。

我们对公部门在过去一年里积极推进智慧银行建设,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化服务产品,提高了服务便利化水平。

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提高了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摘要】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竞争激烈、风险增加、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

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的趋势分析表明数字化技术将成为未来的主要驱动力,普惠金融将得到进一步推广。

银行对公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监管趋严、用户需求多样化、风险管控困难等。

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也带来了机遇,如开拓新兴市场、提升服务水平等。

为了更好应对这些挑战和抓住机遇,建议银行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能力。

我国银行对公业务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希望银行能够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业务范围和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期待未来银行对公业务能够更加完善,为金融领域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

【关键词】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问题、趋势、挑战、机遇、策略建议、总结、展望、期许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公业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

银行对公业务主要包括对外清算、托管、融资租赁、票据承兑与贴现等业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银行对公业务已经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近年来,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不仅仅是传统的存款和贷款业务,还逐渐涉足产业链金融、跨境业务等领域。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银行对公业务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也不能忽视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市场竞争激烈、风险管理不足、服务质量不稳定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挖掘其中的问题与挑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对于指导银行业做好业务发展规划,提高服务水平,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银行对公业务是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商业银行对公业务报告

商业银行对公业务报告

商业银行对公业务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商业银行的对公业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对公业务是商业银行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涉及到对企业、机构及政府等大型客户的金融服务。

本报告将重点关注对公业务的发展趋势、主要产品和服务以及与其他业务之间的关系,帮助了解商业银行的对公业务运作情况。

2. 对公业务的定义和重要性对公业务是商业银行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承兑和保理业务、结算业务、信用证和担保业务等。

对公业务在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对银行的业绩、利润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

3. 对公业务的发展趋势3.1 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重要趋势。

通过应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商业银行能够提供更智能化、高效化的对公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和业务效益。

3.2 跨境业务拓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得跨境贸易和投资日益频繁,商业银行对跨境对公业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跨境业务拓展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且提供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加强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境外银行的合作。

3.3 风险管控和合规要求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的加强,商业银行对公业务面临着更复杂的风险和更加严格的合规要求。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体系建设,确保对公业务的稳健运营。

4. 主要产品和服务商业银行的对公业务涵盖众多产品和服务,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产品和服务:4.1 公司存贷款商业银行通过向企业提供贷款和存款服务,满足其资金需求。

贷款可以分为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等多种类型,不同的贷款产品适用于不同的企业需求。

4.2 信用证和担保业务商业银行提供信用证和担保服务,为企业提供信用支持和风险保障,促进国内外贸易的开展。

信用证和担保业务能够帮助企业降低交易风险,增强市场信誉。

4.3 承兑和保理业务商业银行通过承兑汇票和保理业务,为企业提供融资和支付结算服务。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银行对公业务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银行对公业务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挑战。

一、发展现状分析1. 对公业务规模持续增长我国银行对公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满足企业的大量资金需求、外贸结算、支付清算、融资、理财等复杂业务需求。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2020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对公部门存款增长了9.93万亿元,同比增长12.1%。

2. 对公业务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外贸进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银行对公业务结构和产品不断优化和创新,满足了企业对外贸融资和海外投资的需求。

同时,银行对公客户已成为全球银行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3. 对公业务风险防范成效显著在金融监管的环境下,我国银行对公业务风险防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银行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严格控制风险,减少了非法资金流动和恶意逃废债行为。

4. 对公业务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银行对公业务已从传统的存款、贷款、支付等业务向专业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银行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升级和更新信息系统,扩大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应用,提高了对公业务处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对公业务存在的问题1. 服务体系待完善目前,银行对公业务服务系统与客户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脱节。

一些银行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银行需要改进接待和处理流程,加强员工培训和服务质量管理。

2. 风险管控仍需加强该领域风险生命周期长、受多种因素影响,银行风险管理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银行需要补充专业能力、建立更加科学的风险评估和管控机制。

3. 对公业务创新能力有限银行对公业务的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银行需以客户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对现有的业务加以改进和升级,开发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与市场需求和竞争趋势相适应。

4.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不够金融业一直是网络安全的重要领域,银行应加强网络安全,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机制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防止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

支行对公业务情况汇报

支行对公业务情况汇报

支行对公业务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近期支行对公业务情况的总体情况,我向您汇报如下:
一、业务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支行对公业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在上半年,支行对公业务总
量同比增长了10%,其中包括贷款业务、结算业务、理财业务等各项业务均有不
同程度的增长。

二、贷款业务情况。

支行对公贷款业务稳步增长,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体工商户贷款方面。

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了15%,个体工商户贷款同比增长了8%。

同时,不
良贷款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资产质量稳定。

三、结算业务情况。

支行结算业务保持稳健增长,企业日常结算、跨境结算等业务均有所增长。


别是跨境结算业务同比增长了20%,这主要得益于支行不断拓展国际业务渠道,
提升服务水平。

四、理财业务情况。

支行理财业务保持了较快增长,客户理财意识不断增强,理财产品销售稳步增长。

同时,支行积极引入优质理财产品,提升了客户的投资收益。

五、风险防控情况。

支行对公业务风险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风险指标均在可控范围内。

同时,支行加强了对客户的信用审查,及时发现并化解风险隐患。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下一阶段,支行将继续加大对公业务的拓展力度,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同时,加强风险防控,确保业务健康发展。

以上就是我向您汇报的支行对公业务情况,希望得到您的指导和支持。

感谢您对支行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此致。

敬礼。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是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银行业利润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公业务发展现状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从对公业务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对公业务发展现状1. 对公存款和贷款规模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对公存款和贷款规模不断增长。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对公存款规模达到245万亿元,同比增长5.6%;对公贷款规模达到226万亿元,同比增长7.7%。

这表明我国对公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充足的金融支持。

2. 对公业务产品丰富多样我国银行对公业务产品日益丰富多样,包括对公结算、对公存贷款、票据业务、信贷业务等。

不仅提供了传统的融资、结算等服务,还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客户需求推出了定制化的产品,如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融资等,满足了企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3. 金融科技助力对公业务发展金融科技的发展为银行对公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了智能化、移动化的对公业务服务平台,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金融科技还带来了风险管理、数据分析、智能投资等方面的创新,提升了对公业务的监管和风险控制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1.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尽管对公贷款规模不断增长,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

一方面,传统银行对企业融资主要依赖抵押物和贷款利率较高,使得中小微企业难以获得低成本融资;部分银行对信用不良客户采取较为保守的态度,导致信用良好的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支持。

2. 银行与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规模小、信用记录不足、融资需求多样化等因素,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依然不足。

部分中小微企业由于缺乏稳定的抵押物或者信用记录不良,难以获得银行贷款,阻碍了其发展。

3. 风险管理需进一步加强随着对公业务规模的扩大,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银行对公业务深度分析报告

银行对公业务深度分析报告

银行对公业务深度分析报告内容目录前言:3 年了,是时候重新关注对公业务了吗? (4)一、对公业务:资产质量包袱大幅减轻,投放回暖 (5)1.1多个“信号”指向对公存量风险不断减轻 (6)1.2怎么做到的?监管引导+银行自身努力 (7)1.3基建+小微发力:对公回暖,贷款增长重归“常态化”,增持地方政府债 (9)二、个股群像:假若对公回暖,哪些银行值得关注? (11)2.1个股概览:哪些银行“对公”业务占比较高? (11)2.2国有大行:业务布局相对较为均衡,其中工行综合服务能力更强 (12)2.2. 股份行:各具特色,中信、光大银行较优 (14)2.3.城商行:关注区域经济、客户结构 (15)2.4假如未来对公业务持续回暖,哪些银行更值得关注? (16)风险提示 (22)图表目录图表1:老16 家上市银行估值分化明显(单位:倍) (5)图表2:上市银行19PB 以及处于过去三年的位置(单位:倍) (5)图表3:10 年以来上市银行对公贷款不良率变化与分解、各行业不良贡献情况(%) (5)图表4:19H,10 家样本银行对公贷款不良余额净减少(亿元) (6)图表5:上市银银行资产质量认定标准持续趋严 (6)图表6:老16 家上市银行批零、制造业贷款不良率19H 首次回落 (7)图表7:老16 家上市银行对公业务的信用成本19H 有所下降 (7)图表8:上市银行各类贷款迁徙率整体回落(正常类迁徙率左轴,其余右轴) (7)图表9:老16 家上市银行核销及转出规模(亿元) (8)图表10:13 年至今主动放缓对公贷款投放增速 (8)图表11:老16 家上市银行信贷结构对比:2014 VS 2019H (8)图表12:18 年以来,“基建补短板”逆周期政策不断落地 (9)图表13:720 指导意见后,委托+信托贷款压降幅度收窄(亿元) (10)图表14:18 年后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加速(亿元) (10)图表15:新增人民币贷款结构(亿元) (10)图表16:企业贷款同比多增情况(亿元) (10)图表17:上市银行资产摆布情况变化:19H 相对2018 年(亿元) (10)图表18:19H 上市银行信贷摆布情况(--表示未披露具体数据) (12)图表19:国有大行业务占比较为平均(19H) (13)图表20:国有大行对公中收贡献度较高(19H) (13)图表21:工行对公存款优势较强,成本率低(19H) (13)图表22:国有大行对公不良率较高,但核销及转出率低(19H) (13)图表23:光大银行对公贷款增速较快,且基建类贷款占比较高 (14)图表24:股份行对公贷款毛利率对比(19H) (14)图表25:大行+股份行对公贷款收益率、存款收益率以及存贷利差 (15)图表26:大行+股份行对公贷款不良率、信贷成本(19H) (15)图表27:城商行对公、零售、资金业务利润总额占比 (16)图表28:北京银行对公业务信用成本、不良生成率相对稳定 (16)图表29:上市银行对公业务主要核心指标(19H,精简版,“--”表示未披露) (17)图表30:国有大行+股份行对公业务主要指标一览(19H) (18)图表31:城商行对公业务主要指标一览(19H) (19)图表32:13 年以来,各家银行对公业务资产质量出清情况(亿元) (20)前言:3 年了,是时候重新关注对公业务了吗?近年来,基建、地产等投资增速放缓、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速度也随之放缓;且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银行对公贷款的资产质量不断暴露。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对公业务也在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公业务是指银行与企业、政府以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交易和服务的业务,主要包括公司贷款、国际贸易融资、投资银行业务、支付结算、资金管理等。

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下面将对当前我国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机遇1. 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对公业务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导向。

银行对公业务作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渠道之一,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为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 对公业务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公业务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企业对融资、贸易融资等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国际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为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 技术进步助力对公业务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科技已成为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金融科技可以帮助银行提高对公业务的效率和服务水平,扩大业务范围,降低成本,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为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挑战1. 资本金约束我国对公业务市场资本金约束比较严格,这使得银行在对公业务拓展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增加了对公业务的运营成本。

在资本金约束的情况下,银行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对公业务拓展方式,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 风险管理挑战对公业务涉及交易规模大、涉及多方资源、风险多样化等特点,这给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

银行在对公业务中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多方面的风险。

要加强风险管理,需要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

3. 竞争加剧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银行对公业务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大型银行在对公业务中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优势,小型银行在经营对公业务时会面临较大的挑战。

银行需要通过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探索创新的对公业务模式、提高综合竞争力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对公业务深度分析报告内容目录前言:3 年了,是时候重新关注对公业务了吗? (4)一、对公业务:资产质量包袱大幅减轻,投放回暖 (5)1.1多个“信号”指向对公存量风险不断减轻 (6)1.2怎么做到的?监管引导+银行自身努力 (7)1.3基建+小微发力:对公回暖,贷款增长重归“常态化”,增持地方政府债 (9)二、个股群像:假若对公回暖,哪些银行值得关注? (11)2.1个股概览:哪些银行“对公”业务占比较高? (11)2.2国有大行:业务布局相对较为均衡,其中工行综合服务能力更强 (12)2.2. 股份行:各具特色,中信、光大银行较优 (14)2.3.城商行:关注区域经济、客户结构 (15)2.4假如未来对公业务持续回暖,哪些银行更值得关注? (16)风险提示 (22)图表目录图表1:老16 家上市银行估值分化明显(单位:倍) (5)图表2:上市银行19PB 以及处于过去三年的位置(单位:倍) (5)图表3:10 年以来上市银行对公贷款不良率变化与分解、各行业不良贡献情况(%) (5)图表4:19H,10 家样本银行对公贷款不良余额净减少(亿元) (6)图表5:上市银银行资产质量认定标准持续趋严 (6)图表6:老16 家上市银行批零、制造业贷款不良率19H 首次回落 (7)图表7:老16 家上市银行对公业务的信用成本19H 有所下降 (7)图表8:上市银行各类贷款迁徙率整体回落(正常类迁徙率左轴,其余右轴) (7)图表9:老16 家上市银行核销及转出规模(亿元) (8)图表10:13 年至今主动放缓对公贷款投放增速 (8)图表11:老16 家上市银行信贷结构对比:2014 VS 2019H (8)图表12:18 年以来,“基建补短板”逆周期政策不断落地 (9)图表13:720 指导意见后,委托+信托贷款压降幅度收窄(亿元) (10)图表14:18 年后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加速(亿元) (10)图表15:新增人民币贷款结构(亿元) (10)图表16:企业贷款同比多增情况(亿元) (10)图表17:上市银行资产摆布情况变化:19H 相对2018 年(亿元) (10)图表18:19H 上市银行信贷摆布情况(--表示未披露具体数据) (12)图表19:国有大行业务占比较为平均(19H) (13)图表20:国有大行对公中收贡献度较高(19H) (13)图表21:工行对公存款优势较强,成本率低(19H) (13)图表22:国有大行对公不良率较高,但核销及转出率低(19H) (13)图表23:光大银行对公贷款增速较快,且基建类贷款占比较高 (14)图表24:股份行对公贷款毛利率对比(19H) (14)图表25:大行+股份行对公贷款收益率、存款收益率以及存贷利差 (15)图表26:大行+股份行对公贷款不良率、信贷成本(19H) (15)图表27:城商行对公、零售、资金业务利润总额占比 (16)图表28:北京银行对公业务信用成本、不良生成率相对稳定 (16)图表29:上市银行对公业务主要核心指标(19H,精简版,“--”表示未披露) (17)图表30:国有大行+股份行对公业务主要指标一览(19H) (18)图表31:城商行对公业务主要指标一览(19H) (19)图表32:13 年以来,各家银行对公业务资产质量出清情况(亿元) (20)前言:3 年了,是时候重新关注对公业务了吗?近年来,基建、地产等投资增速放缓、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速度也随之放缓;且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银行对公贷款的资产质量不断暴露。

与此同时,零售业务因其风险分散、不良率低,契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等特点,受到银行的重视,相关标签行如招行、平安银行等也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

但在中国当前的经济结构下,对公业务是银行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即便是零售业务的标签行,对公贷款占比、营收、利润等贡献度也占到非常大的比例,且存款端,对公业务尤其重要,对公存款占总存款的比重在70%以上。

长期来看,我们依然坚定看好公司治理优异、零售基础扎实的优质银行。

但站在当前时点,我们注意到银行的对公业务出现一些积极信号,未来或有估值修复的投资机会。

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维度:1、对公的资源投放开始回暖。

逆周期政策不断加码,基建补短板+支持民企、小微成为托底经济重要的发力方向。

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力度进一步加大、资本金门槛不断降低,也不断撬动项目融资需求改善。

叠加利率下行、资产荒等经营背景,银行业已经加大、且未来将持续加大对对公业务、尤其是中长期基建类贷款的资源投入,大型基建项目资源丰富的低估值银行更有估值修复的空间。

截止2019 年中报,上市银行的增量贷款结构中,对公贷款(不含贴现)的规模增长近2.8 万亿,已超过2018 年全年的投放量。

而短期消费型个人贷款的投放则较为疲软,消费贷+信用卡的增量仅不到3500 亿(暂不考虑ABS 转出的影响),仅占2018 年全年的20%左右。

于大行、股份行而言,在投资资产中,地方政府专项债的配置力度也不断加大。

2、资产质量包袱大幅减轻。

在不良贷款认定不断趋于严格的情况下,银行(10 家样本行)对公贷款的不良率下降至2.21%,且截止2019 年中报,首次出现对公贷款的不良余额净减少。

银行在减轻资产质量的包袱上做了非常多的努力:1)持续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

16 年以来,银行继续保持高强度的不良贷款核销及处置力度,累计核销及转出不良贷款金额2.2 万亿,占利润总额(16-19H 累计)的44%;2)不断优化对公贷款的结构。

12-15 年为对公贷款风险暴露的集中期,银行(10 家样本行)整体对公贷款的不良率从12 年的1.13%快速提升至最高达2.44%(16 年),其中批发与零售业、制造业为重灾区,对公不良率上升的1.31pc 中,这两大行业合计贡献了1.04pc。

15 年以来,银行业主动优化对公贷款结构,批发零售业、制造业贷款占比由14 年的24%、11%,下降至19H 仅17%、6%,而低风险的基建类贷款+租赁及商务服务业(含部分城投贷款,不良率仅0.91%)合计占比则从14 年的35%提升至19H 的45%。

3、估值极低,隐含不良率超12%。

除零售标签行以外,多数银行的估值水平持续走低。

截止目前,上市银行整体的PB(LF)水平仅为0.78 倍,隐含不良率高达12.72%,且大多银行估值创历史新低,这充分反映了市场的悲观预期,安全边际较为充足。

在本篇报告中,我们试图从资产摆布、收入利润占比等维度进行分析,找出“对公标签行”,且结合其资源禀赋、公司治理综合能力、对公业务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因素,筛选出相对稳健的标的,期待其在2020 年有估值修复的机会。

图表 1:老 16 家上市银行估值分化明显(单位:倍)图表 2:上市银行 19PB 以及处于过去三年的位置(单位:倍)2.5 2.0 1.5 1.0 0.5 0.0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其余老16家均值4.0 3.5 3.0 2.5 2.0 1.5 1.0 0.519PB工 建 农 中 交 招 中 浦 民 兴 光 华 平 北 南 宁 上 贵 杭 江商 设 业 国 通 商 信 发 生 业 大 夏 安 京 京 波 海 阳 州 苏资料来源:Wind 资讯,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公司财报,国盛证券研究所一、 对公业务:资产质量包袱大幅减轻,投放回暖上一轮对公风险暴露简要回顾:问题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

12-15 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盲目扩张、中小企业过度互保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行业对公贷款经 历了一轮较大的风险暴露期。

我们选取了 10 家体量较大、数据较全的银行进行分析,其整体对公贷款不良率从 12 年的 1.13%快速上升至 16 年最高达 2.44%,其中批发与零售业、制造业贷款不良率分别从 2.23%、1.81%,上升到 8.02%、5.01%,对公不良率上升的 1.31pc 中,这两大行业合计贡献了 1.04pc ,是行业对公不良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15 年以来银行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一方面压降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贷款占比(驱动两大行业的不良贡献度有所下降),另一方新增信贷主要投向资产质量较好的基建相关领域, 带动对公不良率开始稳步下降。

我们观察到,17 年以来,部分基建类贷款(主要是交通 运输行业)的不良率有所上升,但整体仍保持在 0.71%的较低水平。

预计这部分信贷资产质量未来将继续保持稳健,主要基于:1)720 央行指导意见后,非标处置相关要求放宽;2)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基本完成;3)2020 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有望继续加速;4) 允许专项债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既扩大了项目范围,又将部分项目资本金比例下调至 20%)。

当前环境整体有利于基建需求回暖,并实质上缓解了不少基建项目的融资压力。

图表 3:10 年以来上市银行对公贷款不良率变化与分解、各行业不良贡献情况(%)3.0% 2.5% 2.0% 1.5% 1.0% 0.5% 0.0%其他租赁及商业服务 基建类房地产及建筑业 采矿业批发与零售业制造业 对公贷款:不良率(右轴)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H资料来源:Wind 资讯,国盛证券研究所注 1:政府基建类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水利与公共管理业、电力、热力及能源供应业。

注 2:不良贡献度=某行业不良贷款/贷款总额,比值越高表明其对整体不良率的影响更大。

注 3:样本银行为:工行、建行、农行、招商、中信、浦发、民生、兴业、光大、平安银行2.44%2.20%2.30% 2.33%2.21%1.45%1.50%1.22%1.13% 1.19% 0.74%0.79%0.64%0.58%0.46% 0.19% 0.55% 0.17% 0.46% 0.28% 0.48% 0.35% 0.57% 0.50% 0.69% 0.95% 1.01% 0.97% 1.01% 0.94%1.1多个“信号”指向对公存量风险不断减轻1)总量上看,行业对公不良余额17 年以来基本“止增”,19H 实现净减少。

10 家样本银行数据来看,10 年以来对公不良贷款增速持续提升到15 年最高达53%,此后持续回落。

17 年以来已连续3 年增速不超过5%,19H 则首次实现对公不良余额“净减少”。

2)结构上看,19H 批发与零售业、制造业不良余额与占比同时“双降”。

14 年以来银行业更多的是依靠结构调整来实现对公不良的控制,体现为制造业、批发与零售业的贷款余额持续压降,但不良率仍持续上升。

而19H 批发零售业、制造业首次出现不良贷款余额与占比同时“双降”,不良率分别环比18A 下降1.7pc、0.2pc 至6.6%、5.7%;3)拨备角度看,在PPOP 增速稳步提升的情况下,对公拨备计提增速开始放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