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环境心里学的名词解释

环境心里学的名词解释

环境心里学的名词解释环境心理学的名词解释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探究了环境对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影响。

这个领域的研究聚焦于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环境如何影响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释几个关键的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环境心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应用。

1. 思维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在环境心理学中,思维环境是指个体受到的外部环境因素对其思维和知觉过程的影响。

这些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如光线、温度和噪音水平)、社会环境(如社交互动和群体行为)以及文化环境(如价值观和信仰系统)。

思维环境的不同特征和要素可以对个体的思考方式和认知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塑造其对世界的理解和行为方式。

2. 情感环境(Affective Environment)情感环境是指个体所处的环境对其情感和情绪状态的影响。

良好的情感环境可以提高个体的情感福祉和幸福感,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

相反,恶劣的情感环境可能会导致压力、抑郁和焦虑等消极情绪的产生。

情感环境的因素包括人际关系、社会支持、自然风景等,它们能够引起情感反应并对个体的情绪状态产生持久影响。

3. 行为环境(Behavioral Environment)行为环境指的是个体所身处的环境对其行为方式和习惯的影响。

这些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空间的布局、组织架构和文化规范等。

行为环境可以对个体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引导人们采取特定的行动方式。

例如,一个开放且适宜互动的办公空间可能会促进团队合作和创新;相反,一个狭小拥挤的居住环境可能会妨碍人们的舒适感和积极行为。

4. 可持续环境(Sustainable Environment)可持续环境是指能够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需求的环境。

在环境心理学中,可持续环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关注于如何创造和维护能够提供良好生活质量的环境,同时保护和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环境的创建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以确保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

19
二、调研内容汇报
◆ 图书馆 ◆ 校园环境认知 ◆ 夷陵广场
20
图书馆
21
图书馆
• 根据观察发现: • (1)进行交谈:此时 选择90度把角与面对 面的坐法较多。解释 中说这样既有接近也 便于眼光接触,而目 光的自由度很大,谈 话过程中很少有连续 的目光接触。而选择 面对面的坐法略多于 把角的坐法。 • (2)合作做一件事: 相当一部分选择肩并 肩的坐法。认为这样 便于阅读共同的材料, 或核对数据、使用工 具。
群化原则
2、相似原则 彼此相似的元素容易被感知为整体,这是人认识世界 时通过分类简化刺激对象的方式。 当相似和不相似的物体放在一起时, 我们会把相似的物体看作一组 。 真实环境常常是邻近性与相似 性共同作用。
群化原则
3、连续原则 按一定规则连续排列的 同种元素被感知为整体。 连续性是感知对象有序的现象。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这样的一组元素不仅仅是远离
17
私密性与环境设计
(1)、居住场所的私密性:是影响个人生活体验的最重要 场所。 (2)私密性的重要作用:保证居家生活的和谐与宁静,提 高集体宿舍居住人员的满意度,减少监狱暴力行为,改进 居住场所中的工作和学习绩效等。 (3)缺乏私密性的后果:会引起各种问题。 (4)满足私密性的措施:减少或隔绝视听侵扰是主要方式。 物质方面的措施包括:合理选址、妥善布局、设置屏蔽、 加强隔声措施等。社会方面的措施有:改变活动或作息时 间、显示警告标志、加强道德教育、提出善意劝告、诉诸 法律等。
私密空间的铺砖,以大型 瓷砖为主,容易清洁,给 人一种很明亮开阔的既视 感,如宿舍和教室。
27
人的行为
观察发现,同学们在图书馆看书写字时, 往往会选择靠窗或靠近角落的座位,几 乎没有人愿意坐在靠近门口或通道处, 这其中不排除靠窗采光好和靠近门或通 道易受外界干扰的因素,但希望拥有一 个属于自己的,有安全感的,能够确保 私密性的个人领域确实一个更加让人信 服的理由。

环境心理学复习资料02

环境心理学复习资料02

环境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实验范式: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

2、季节性情感障碍:人类是昼行动物,光照增加唤醒水平。

阳光有助于减少瞌睡和抑郁感。

如秋冬日照时间缩短,一些人会抱怨、瞌睡、疲劳等,这些症状与季节有关。

所以称为这种症状为季节性情感障碍。

3、优先居住效应:它指的是,动物在自己占据的领地上有优先于其他个体的支配性。

4、环境心理学: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5、周围温度和有效温度:周围温度是指周围环境或大气的温度,是实际的客观温度;有效温度是指个体对周围温度的知觉,是个体的主观感受。

个体对温度的知觉包括温度的物理成分和心理成分。

6、.主要领地:是指被个体或群体完全拥有和控制,并受使用者和他人共同确认的领域,它是建立在长期使用的基础之上,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

7、随后策略:随后或结果干预是在已发生的行为之后进行干预。

随后策略包括强化和反馈,也包括政策的改变和技术的革新。

8、个人空间:是指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不见边界的、不容了人侵犯,随我们移动而移动,并依据情境扩大和缩小的领域。

9、内部密度与外部密度:内部密度是个体与建筑内部空间面积的比值,也就是房间内的密度。

外部密度是个体与建筑外部空间面积的比值,是户外的密度。

10、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二、填空1、环境心理学中研究攻击的实验范式叫假装电击。

2、认知地图的成分和维度包括路径、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

3、影响个体对灾难知觉的重要因素包括危机效应、堤岸效应以及适应。

4、个人空间的测量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种,分别是实验室止步距离法、投射法和自然观察法。

5、设计流程分为5个阶段,包括计划,设计,建造、使用和调整、后期评估。

6、世纪年代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出现。

20世纪60年代7、主要领地的标记形式多为物理标记,如篱笆和标牌8、影响对灾难知觉的重要因素包括危机郊应、堤岸效应和适应。

9、减缓拥挤对被试造成的消极影响,可用三种方法,分别是肌肉放松、认知重建和想象。

环境心理学第一章

环境心理学第一章

第一章 环境心理学绪论
三、相关研究方法
➢ 观察法 (1)分为实验观察与自然观察。 (2)据研究的结构程度,分为无结构观察与有结构观察。 (3)优点:能够实时实地地观测现象或行为的发生,尤其是在不为观察对象 觉察的情况下,最有利于收集自然情境下发生的各种行为反应。通过观察法 ,可以研究一些不便进行自我报告的研究对象。 (4)局限性:观察对象不宜控制,有时可遇不可求。由于道德、个人等因素 影响,许多现象不宜直接观察或 难以持续观察到底。 (5)应注意观察与记录时的客观性,谨防主观偏见与个人情感的干扰。最后 ,还应注意观察细节,捕捉意外事件。 在环境心理学研究中,对物质痕迹的 观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一章 环境心理学绪论
二、发展历史
3.发展 ➢ 在欧洲,1981年人-环境研究国际学会在英国正式成立。1982年,国际应用
心理学会在爱丁堡举行第二十届代表大会,正式成立环境心理学分会。 ➢ 在亚洲,1980年,日美首届环境行为研讨会召开;日本于1982年正式成立人
间环境学会。中国1993年7月举办了第一次“建筑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 1996年正式成立建筑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环境行为研究学会)。1997 年在中国台湾正式成立人与环境关系研究学会。 ➢ 在澳大利亚,1980年就成立人与物质环境研究学会,旨在研究环境、行为与 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 《心理学年鉴》自1973年首次发表题为“环境心理学”的综述,基本上每 隔四五年都会有一篇关于环境心理学发展状况的文章。
环境心理学
课程知识框架
环境心理学绪论
第一章 环境心理学绪论
本章重难点分析
一、环境心理学基本概念 二、发展历史 三、相关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环境心理学
一、环境心理学基本概念

环境心理学——精选推荐

环境心理学——精选推荐

环境心理学一、环境心理学的概念现代社会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人们痛苦地反思和深刻地检讨,逐渐认识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是何等的重要,这个空间就是我们周围的环境。

于是,以人性为目标,以服务社会的宗旨,关心社会大众的居住与生活空间问题,科学家发现一条研究环境科学的路线,希望从进一步探讨心理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中,发现一个较准确的知识与方法,这就是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本世纪60年代后期才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是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规律的科学。

环境心理学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像古老学科那样易于为人们所熟悉。

由于人们研究侧重的角度不同,对它的理解也不相同,心理学界认为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领域,它是分析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上给予系统说明的领域。

而建筑学界认为,环境心理与心理学其它领域有明显的差异,环境心理学着重研究研究人与周围社会的、物理的环境关系,重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解决精神需要与存在的物质之间的问题。

他在继承与吸收历史上合理的环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环境设计上。

这是一门将心理学引进建筑或环境领域,形成一门跨两个或多个领域的边缘科学,是自然科学与建筑学等学科相结合的一项新理论。

简单地说,它是“研究人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

也有人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行动)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称为环境行为学的。

环境行为学要比环境心理学的范围似乎要窄一些,它注重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out action)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因此其应用性更强。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一、引言环境心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它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环境心理学旨在理解环境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并探讨个体如何适应和改变环境。

二、概述环境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类与自然和建筑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研究人类如何感知、评价、使用和改变环境,以及这些过程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这门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工业组织心理学等。

三、历史环境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初期,当时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对城市空间的感知和评价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方面,但随着时间推移,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到了其他领域。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以及对健康和安全问题的关注增加,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然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四、研究领域1. 空间感知和认知空间感知和认知是环境心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

研究者探讨个体如何感知和理解空间,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行为和情感。

例如,人们如何记忆路线、方向和位置,以及这些能力如何影响导航能力。

2. 环境评价环境评价是环境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研究者探讨个体如何评价环境的各种特征,例如美观度、舒适度、安全性等。

这些评价会影响个体对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3. 环境压力和适应环境压力和适应是环境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研究者探讨个体在面对不同类型的环境压力时,如何应对和适应。

例如,人们在嘈杂或拥挤的环境中会感到压力,而在自然环境中则会感到放松。

4. 建筑设计与健康建筑设计与健康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

研究者探讨建筑设计如何影响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例如,自然光线、空气质量和噪音水平等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健康。

五、应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

例如,城市规划师可以利用环境心理学的知识来设计更舒适、更安全的城市空间;建筑师可以利用环境心理学的知识来设计更健康、更舒适的建筑空间;工业组织心理学家可以利用环境心理学的知识来改善工作场所的环境,提高员工满意度和生产力。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环境心理学: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心理学是指研究人类行为和体验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探究人类如何感知、评价和适应环境,以及环境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的领域包括空间认知、环境偏好、环境压力、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等。

空间认知是指人类对空间信息的感知和理解。

人们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会形成不同的认知和体验。

例如,人们在狭窄的房间中会感到压抑和不舒服,而在宽敞明亮的房间中则会感到舒适和愉悦。

此外,人们的文化背景、个人经验和性格特点也会影响空间认知。

环境偏好是指人们对环境的喜好和厌恶程度。

人们的环境偏好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例如,一些人喜欢居住在城市中心,因为城市中心有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文化活动。

而一些人则更喜欢居住在郊区或乡村,因为那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环境压力是指环境对人类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环境压力可以来自于噪声、空气污染、过度拥挤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影响人们的情绪、注意力和身体健康。

例如,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们容易产生焦虑和疲劳,甚至出现听力损伤等问题。

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是环境心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

环境可以影响人类的行为和决策,而人类的行为也会影响环境。

例如,绿色环境可以促进人们的放松和恢复,而城市中的垃圾和污水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环境心理学要求我们关注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以创造有益于人类的环境。

环境心理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探究人类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深入研究环境的特点和人类的行为,我们可以为人们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一、引言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学科,它探究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体对环境的感知、评价和适应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环境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方法和应用。

二、概念环境心理学是指研究人类与物理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旨在探究人类如何感知、评价和适应不同类型的环境,并且发现与改善那些可能导致负面影响的因素。

三、研究内容1. 环境感知:研究个体如何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来获取信息,并对此做出反应。

2. 环境评价:研究个体如何对不同类型的环境进行主观评价,并形成态度。

3. 环境行为:研究个体在不同类型环境下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并且探讨这种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心理机制。

4. 环境适应:研究个体在不同类型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并且探讨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

四、研究方法1.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室条件下的人为控制,来探究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来获取个体对不同类型环境的感知、评价和态度等信息。

3. 现场观察:通过对现场环境进行观察,来了解个体在不同类型环境下采取的行为和适应能力。

五、应用1. 建筑设计:通过考虑人类心理和行为特征,来设计更加舒适、安全和可持续的建筑环境。

2. 城市规划:通过考虑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来规划更加宜居、可持续和公平的城市环境。

3. 环保教育:通过提高个体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意识,来促进人们对环保事业的参与和支持。

六、结论总之,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它旨在探究人类与物理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发现和改善那些可能导致负面影响的因素。

通过研究环境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为建设更加宜居、可持续和公平的社会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

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环境心理学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

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

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

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噪音是许多学科所研究的课题,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主要研究噪音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

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

对噪音的体验往往因人而异,有些声音被某些人体验为音乐,却被另外一些人体验为噪音。

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但是人们也能很快适应不致引起身体损害的噪音,一旦适应了,噪音就不再干扰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响的一个因素,如果人们认为噪音是他们所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对其工作的破坏性影响就较小;反之,就较大。

人们习惯于噪音工作条件,并不意味着噪音对他们不起作用了。

适应于噪音的儿童可能会丧失某些辨别声音的能力,从而导致阅读能力受损。

适应于噪音环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狭窄,对他人需要不敏感。

噪音被消除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对认识功能发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响更明显。

环境心理学名词解释

环境心理学名词解释

环境心理学名词解释环境心理学名词解释环境心理学是一门多学科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结合了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以探索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以及人们如何影响自然环境。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有关了解和保护环境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更具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 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是一门多学科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结合了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以探索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以及人们如何影响自然环境。

2. 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是指那些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思想的客观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如室内和室外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如权力、文化、社会阶层等。

3.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指的是由自然力量所造成的环境,包括气候,天气,地貌,植被,土壤等,都属于自然环境。

4. 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指由人类制造的环境,包括建筑物,道路,公园,湖泊,森林,农田,工厂,设施等。

5.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所产生的环境,包括文化、社会价值观、文明、发展水平、社会机构、组织等。

6. 感知:感知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感知环境的过程,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感知。

7.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社会文化环境中,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充分获得心理调节和改变,使自己能够和谐地生活在社会中。

8. 生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是一种新兴的心理学分支,研究的对象是人-环境关系。

它不仅考虑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且还考虑了环境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9. 心理景观:心理景观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认知、情感和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看法和感受,也就是对自然环境的心理印象。

10. 人-环境关系:人-环境关系是指人们与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人们的行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们的思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什么是环境心理学?

什么是环境心理学?

什么是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又称为环境心理学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主观感受和生活质量与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博学领域。

下面,我们将介绍环境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让您更好地了解这门学科。

一、环境设计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情感?环境设计对人的行为和情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它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情感,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环境因素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

室内环境指的是室内空气质量、照明、温度、声音、色彩和空间等。

室外环境涵盖的范围更为广泛,涉及社区、城市甚至是国家的规划和设计,还包括气候、文化、历史和地理等方面。

研究表明,人们的情感和行为与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室内照明变化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并且不同的颜色会诱发不同的情绪。

室外环境的设计也有很多的影响,例如,社区环境的安全性、社区生活的便利性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如逛街、运动等,所以科学地设计和规划环境空间至关重要。

二、环境心理学如何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环境心理学有助于为人们解决在真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环境心理学家可以帮助商业公司理解消费者如何相互作用,以及他们对不同产品的反应程度,这有助于这些公司更好地提供产品和服务。

同时,环境心理学家还能在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上提供解决方案,比如通过环境改造同理和建立紧密的社区联系等方法,来降低社区暴力和犯罪率。

三、环境心理学在健康方面的应用人们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在室内活动,室内空气质量的恶劣会带来许多健康问题。

有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室内空气的质量,来减轻室内生活带来的压力,从而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

此外,环境心理学可以支持针对身体不适的治疗,通过室内环境改变和氛围疗法,来治疗一些情感障碍和精神疾病等。

四、环境心理学对于城市规划的意义城市规划是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通过科学的规划来调和微型居民族群与生态环境和谐,达到使城市更具条理感和人性化。

针对居民在城市环境中存在的健康问题,环境心理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改善环境的意见。

环境心理学(1)

环境心理学(1)

一、环境心理学概述1 环境心理学的内涵环境心理学以建筑学、心理学、生态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环境心理学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究,并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物质环境有力地影响着人的行为,同时人作为环境的塑造者和使用者,也会对所处的环境产生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反应,并在长期的共生和演变中,或是改变环境适应自身,或是改变自身适应环境。

2 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2.1 环境知觉与空间认知人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来接收环境信息。

从环境获取的这些信息,经过知觉者自身的经验,把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与进来,形成人对环境的知觉。

空间认知是由一系列心理变化组成的过程,个人通过此过程获取日常空间环境中有关位置和现象属性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编码、储存、回忆和解码。

一个容易辨认的环境应有明显的路径、明确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

2.2 唤醒理论环境刺激对人产生的直接效果是提高唤醒水平。

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情绪形式共同决定了情绪的状态。

周围环境的情感性质是个人与环境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决定了和场所相联系的心境与记忆的主要因素,也影响个人当时的情绪、绩效。

2.3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个人空间主要指的是人际距离,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关。

包括:亲密距离(范围为0-0.46m)、个人距离(0.46—1.22m)、社交距离(1.22—3.66m)和公共距离(>3.66m)。

在环境设计中主要给人提供舒适距离。

私密性包括4种类型: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

它是一种能动的过程,重要的是要给使用者提供选择的机会。

环境的设计是尽可能提供私密性调整的机制。

领域有3个类型:首属领域、次级领域和公共领域。

领域性行为有2个作用:认同感和安定、家的感觉。

领域的建立可以使人们增进对环境的控制感。

在环境设计中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秩序感和安全性。

二、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下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4个方面探讨如何创造一个满足师生的行为心理需求的大学校园环境。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探究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情感和认知反应。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自然环境、建筑环境、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旨在为人类提供更加适宜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生活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植被等。

环境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心理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绿色植物对人的心理有积极作用,可以缓解压力、提高情绪和注意力。

而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则会对人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

建筑环境
建筑环境是指人类居住、工作、学习等活动所依赖的建筑物和空间。

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建筑环境对人的心理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充足的自然光线、舒适的温度、空气质量等因素可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减轻压力和疲劳感。

而嘈杂的环境、拥挤的空间、丑陋的景观则会对人产生不适和压力。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社会交往等方面。

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可以影响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而社会压力、社会歧视等因素则会对人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

总体而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旨在为人类提供更加适宜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通过了解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我们可以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环境,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引言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行为、情绪、认知和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环境心理学的定义,并深入分析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环境心理学的概述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对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反应和心理体验,以及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塑造作用。

重要概念1.环境:指的是个体所处的物理环境,包括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

2.个体:个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研究对象可以是儿童、成人、老年人,甚至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

3.心理过程:指的是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内在心理活动。

研究范围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其中的一些主要领域包括:空间认知空间认知是指个体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过程。

研究表明,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对个体的空间认知产生影响,比如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的差异会影响个体对空间的理解和导航能力。

相关研究方法•环境评估:通过对环境特征进行评估,了解个体对环境的感知和期望。

•行为观察:观察个体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如移动路径和空间利用方式。

•认知实验:使用实验室实验方法,研究个体对空间的记忆和定向能力。

环境行为环境行为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

研究发现,环境条件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比如室内装饰和色彩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相关研究方法•行为记录: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表现,找出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联。

•实地调查:对实际环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心理问卷:通过对个体主观反馈的问卷调查,了解个体对环境的态度和行为选择。

环境应激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对个体心理状态和生理反应产生的刺激作用。

研究发现,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对个体的情绪、压力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相关研究方法•生理指标测量:通过监测个体的生理指标,如心率和皮肤电反应,评估环境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

环境心理学定义

环境心理学定义

环境心理学定义
咱来说说“环境心理学”是啥玩意儿哈。

有一回我去一个公园玩,一进去就觉得心情特别好。

那草地绿绿的,花儿五颜六色的,还有小鸟在唱歌。

我就想啊,为啥在这个地方我就这么开心呢?后来我一了解,才知道这跟环境心理学有点关系。

环境心理学呢,简单来说就是研究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

就像你住的房子,如果又脏又乱,你可能就会觉得心烦。

要是干净整洁,还布置得很漂亮,你心情就会好很多。

比如说那个公园,环境好,让人觉得放松、愉快。

这就是环境对我们心理产生的积极影响。

再比如,有的地方很吵,人在那里就容易烦躁;有的地方很暗,人就会觉得有点害怕。

这些都是环境心理学要研究的内容。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商场。

那个商场的灯光特别亮,音乐也很吵。

逛了一会儿我就觉得头疼,赶紧出来了。

这就是环境不好对我的心理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所以啊,环境心理学很重要呢。

它能让我们知道什么样的环境能让我们心情好,什么样的环境会让我们不舒服。

下次你去一个地方,
如果感觉心情不一样了,就可以想想环境心理学,说不定你就能明白为啥会有这样的感觉啦。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

建筑物的美
古代建筑的美
对称
现代建筑的美
秩序
韵律
风景的美
植物的美
七、自我的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创造的需要,是追求实现自 我的理想的需要,是发挥个人特有的潜能,完善自 我人格的需要。马斯洛指出,音乐家必须作曲,画家 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人必须成为他能够成为 的人,这种需要就是自我实现。对大多数人来说, 自我实现,仅仅是一个奋斗的目标,只有少数人, 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的境界,成为自我实现者. 他发现自我实现者大都是中年或较长的人,或者是心 理学发展比较成熟的人。
自我实现的需求 美的需求 认知的需求 自尊的需求 归属与爱的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1生理需求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 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呼吸、水、食物、睡眠、 生理平衡、分泌、性 。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 动最首要的动力。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 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 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
四、自尊的需求

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 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 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 工作。
厕所门保护人的隐私
隔离式办公桌
给每个人一点式的电话亭,既和其他打电 话的人互不干扰,有形成了个人的 私密空间,表示的对人的尊重。
A 归属感

泉城广场具有象征泉城的标 志
泉城标志

栏杆的图案
北京的 四合院和长城等加 强市民的归属感。
B 爱的需求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也渴望能够 爱护别人。。。。(尤其是老弱病残)。
孩子 老人 残疾人

环境心理学复习资料

环境心理学复习资料

四、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环境知觉:环境感知、认知地图、寻路; 2.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因素:气候、噪音、光照、 颜色、气味、拥挤; 3.空间行为: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可防 卫空间; 4.各种类型的环境设计:居住环境、工作环境、 学习环境、医疗环境、城市公共空间、特殊环 境; 5.各类人群环境:幼儿、老年人、残疾人、康复 者;
二 、环境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997年:由日本的“人—环境研究协会”主办,欧洲 的“人—环境研究国际协会”、美国的“环境设计研 究协会”和澳大利亚与南太平洋地区的“人与自然环 境研究”三大组织协办的“面向21世纪的环境—行为 研究国际会议”在东京大学召开。
二 、环境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的环境心理学研究发展
(3)问卷法
问卷法(questionnaire method):研 究者将自己关心的心理问题变成容易回答 的具体问题,编制成问卷,通过现场发放、 邮局邮寄、在报纸杂志上印发和互联网发 送等方式发送,将问卷在很短时间内发送 到被调查者手里,然后对回收的问卷进行 整理,发现一些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
⑴环境心理学将环境——行为及其关系作为一个单元整体来研 究。如果将环境和行为割裂开,会很难理解这种相互关系。所以人 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⑵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是问题的指向。不仅要寻求问题的解决, 也要力求寻找问题背后的规律性,建立起理解相似问题的理论框架; ⑶环境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背景多种多样,它的研究成员 主体还是社会心理学家; ⑷从方法学的角度来说,环境心理学家采用综合的和折衷的方 法,而且由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自变量,往往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需 要控制和消除的“环境”,研究方法除常规的程序之外,还有些特 别之处。
五、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色:是视觉系统接受光刺激后的产物,是个体对可见光谱上不同波长光线刺激的主观印象。P86
气味:引起嗅觉的气味刺激主要是具有挥发性、可溶性的有机物质。P90
最佳光环境:白天人们最喜欢间接的自然光线。到了晚上,利用人工光源延续自己活动的时间,扩大自己活动的空间。现代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制造不同色光(冷、暖、中性 )的电光源,以适应各种环境的需要。光环境的设计不应只局限于满足照度标准这一个方面。光环境设计应具有明亮、舒适和具有艺术感染力三个层次。P85
定向注意疲劳:长时间高度注意某个目标,导致注意减弱。P30
行为局限:行为局限理论中的“局限”是指环境中的一些信息限制或者说干扰了我们希望去做的事。照行为局限模
型理论,环境提供的信息超出了个体控制能力的范围,从而对认知活动产生了干扰。P30
心理阻抗:当人们觉察到对环境的控制能力丢失,首先会引起负性情绪体验,这时,个体就希望重新获取对环境的控制力,这称为心理阻抗或阻抗。当个体感到行为受限制时,心理阻抗可以消除环境对行为的限制。P30
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和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高限效应(天花板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没有什么差别,解决方法可采取加大任务难度。
低限效应(地板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太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了很差的结果,没有什么差别,解决方法可采取减小任务难度。
环境负荷:莫若比安提出了环境负荷的概念,它指环境给个体传递的信息量。P63
高低负荷环境:按照感觉信息量的不同,环境负荷可以分为高负荷环境和低负荷环境。
高负荷环境:指环境输入的感觉信息量多;
低负荷环境:指周围环境输入的信息量少。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高负荷环境导致更高的激活水平。P64
周围温度和有效温度:温度:可分为周围温度和有效温度。
周围温度:是指周围环境或大气的温度,是实际的客观温度;
有效温度:是指个体对周围温度的知觉,是个体的主观感受。5P66
第六章 光照、颜色、气味与行为
光治疗:有些学者认为,季节性情感障碍是光照不足造成的,因而提出,如果对人进行有效的光照补偿,应减轻甚至消除上述症状。日光帽,可有效地缓解季节性情感障碍。P85
5.. 标志:人们用作参照点的突出特征、明显的界标和标志,通常从较远处就可以看到。
指路地图:一些空间规划比较复杂的大型广场、博物馆、地铁总站、购物中心,为了便于人们的寻路行为,在一些交叉路口、结点上都设置有“你在这里”的指路地图4P57
第五章 气候与行为
周围环境:是指我们周围摸不到、看不见的一些稳定的环境特征,如声音、温度、气味和照明。周围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情绪作为中介变量产生的。P63
天气:是指相对快速的冷热改变或是暂时的冷热条件。
气候:是指一般情况下具有的天气状况或长期存在的主要天气状况。P64
气候决定论:认为气候决定了行为的范围。谈到气候决定论时,必然会联系到地理决定论。很难把它们分割开,地理位置决定了气候。例如,高山总比平原的海拔高、因而温度要低。P65-66
气候可能论:认为气候对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它限制了行为可能的变化范围。P66
环境适应性:指适应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如温度,风,湿度);适应环境指适应环境中的某种特别刺激。
分享效应:贝尔和巴伦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境中,势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具有“分享效应”。也就是说,是否与他人在同样温度条件下,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与他人分享同样的环境遭遇时,高温不会降低人际吸引;相反,高温会减少人际吸引。P71[06]
透镜模型:布伦斯瑞克(Brunswik)由于提出测量知觉恒常性程度的公式而著名。他认为:建构环境知觉时,主体起着非常主动的作用;尽管我们从世界上接受的原始信息常常有缺陷或被误导;但当我们把得到的感觉信息与过去的经验结合起来时,就会导致对环境真实状态的评估。1P9
第二章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可以给被试发出刺激,通过试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
被试:就是被实验者,实验对象。它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被试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
变量:指的是可以在数量上或性质上改变的事物的属性。
一项心理学实验通常包括这三个方面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
自变量和因变量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因变量,也就无所谓自变量,反之亦然。
第四章 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
环境认知:应该是“知道环境或具有环境方面的知识”。它是指人对环境的储存、加工、理解以及重新组合,从而识别和理解环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验和期待是两个需要考虑的很重要的方面。P45
寻路:是非常复杂的活动,包括计划、决策、信息加工,所有的这些都依赖于理解空间和心理控制的能力,这种能力即为空间认知能力。P55
行为情境:巴克的生态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环境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行为都有一个时间和空间背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就是说存在一个整合了的行为情境。P33
缓和变量:指增加或减少情境影响的因素。P36
中介变量:指对环境条件反应的内部知觉,认知和情感过程。P36
环境负荷理论:刺激负荷理论又称为环境负荷或刺激过载理论。该理论主要关心环境刺激出现时注意的分配和信息加工过程。
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也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4P46、47
认知地图的维度:认知地图的五种关键维度:路径、边界、区域、结点及标志。4P49
1.. 路径:人们在环境中所使用的行进通道,如街道、河流、地铁线、步行街等;
核心温度\深度温度:指个体身体内部温度的知觉,是温度知觉的心理成分。P66
气候概率论:认为气候不是导致某种行为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它决定了某些行为出现的概率比另一些。P66
环境适应性:在适度的高温环境中待的时间稍长一点,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害;从低温环境进入高温环境,
身体也会自动调节适应,这种适应过程叫做环境的适应性。P67
习得无助感:行为局限理论还认为,当控制环境能力的恢复失败时,可能会导致习得无助感。也就是说,当多次努力重新获得控制环境的尝试失败后,人们会认为对于环境是无能为力的,于是放弃了努力,并且“学习”认识到对环境的限制是无力改变的。P31
适应:适应水平理论认为,环境提供的刺激有一个最佳水平,然而,由于每个人过去的经验不同,所以要求的最佳水平也不一样。最佳刺激水平的改变称为适应,它指的是,当环境改变时,个体对环境反应的改变。P32
运动知觉:是个体对周围环境物体在空间发生位置移动的反应,它是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实现的。P43
习惯化: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个体对环境的知觉敏感性会发生变化。如果刺激恒定,反应越来越弱称为习惯化。这种习惯化对嗅觉刺激、味觉刺激、噪音、光、压力、温度等都可发生,与对环境的适应有关。而对变化的知觉则与环境刺激变化的快慢、可觉察性有关,即环境变化的快慢影响我们对环境变化的知觉。P43-44
据称为时间系列,也称为时间序列设计. 2P23
第三章 环境心理学的理论
唤醒理论:认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唤起,增加人们身体的自主反应。唤醒是由于大脑中心的网状结构被唤起,脑活动增加。唤醒理论用于解释温度,拥挤和噪音对行为的影响是十分有效的。
叶克斯—道德逊定律:操作的最佳状态是中等的唤醒水平。当唤醒高于或者低于最佳水平点,操作行为都会越来越差。唤醒和操作任务是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倒U形曲线来表示:对于复杂任务,偏低的唤醒水平是操作的最佳状态;而简单任务,需要较高的唤醒水平才有利于任务的操作。唤醒水平太低不会促进任务的操作,太高会干扰操作,因为个体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正在进行的任务。P28
2.. 边界:不一定是线性成分,但倾向于是线性的,有限定和封闭的特征,象墙、法定的边界,海岸线等;
3.. 区域:是认知地图中较大的空间,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如“宿舍区”、很多国家中的“中国城”等;
4.. 结点:行为较为集中的点,它连接主要的路径,或者是几条路径的终点,或者是路径在此处中断,如交叉路口、车站广场、交通枢纽等;
实验范式:即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有些实验范式只限于某一领域,而有些实验范式经改动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一方面,实验范式可能会随着研究的扩展不断地涌现出来;另一方面,随着研究内容的变化会逐渐淘汰一些实验范式。2P21
时间序列设计: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同一现象连续地进行一系列观测,由此所得到的随时间变化的序列性数
描述性研究:通常是在研究的初期,利用各种数据取样的技术,通过观察(主要是现场观察),客观的记录下一些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发生,它常常只能得到一些定性的结果。
实验研究:通常是改变一个或几个自变量,考察它们对因变量的因果效应。
相关研究:是通过测定一系列变量来考察这些变量相互关联的程度,以及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变量对另一个变量
概率功能主义:即布伦斯维克的透镜模型,它是布伦斯维克用数学来描述个体知觉过程的一个模型。当对包含多维度刺激的大环境作判断时,我们会给不同的刺激线索赋予不同的概率值(权重),并对一系列散在的环境信息过滤,重新结合成有序统一的知觉。个体利用可能歪曲的信息对环境的真实特征作(本质)作一可能性的判断。它强调知觉是一个概率计算的过程,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4P45X2
消极情感逃离模型:按照这个模型,消极情感可能是热和攻击性的一个中介变量,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倒U形曲线来表示。在U形的某一段区间内,消极情感增加了攻击性行为;但是超过这一个区间,攻击性随消极情感的增加而下降。因为此时尽快消除不适感成为个体急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