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殇》教案(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进一步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并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和体会诗歌的内容
(2)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屈原其人其事及其诗的影响,培养信息整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查找相关资料,并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理解诗歌的内容
(2)体会诗歌深沉而激昂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中死而不已的执着精神,树立为实现理想坚定不移的决心,弘扬诗中所歌颂的爱国主义、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诗中描绘的场面,体会英雄形象及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本诗感受诗人的博大胸怀
课堂探究案
交流感知
学习任务
学师、学友活动
认识屈原,了解背景
(1)了解作者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怀王十五年,由于张仪由秦至楚收买内奸,使屈原的齐楚联盟失败怀王二十四年,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被逐出郢都,到了汉 北怀王三十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抑,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要求:
1、师友间交流,互助释疑。
2、由学师督促学友记好笔记,并完成整理工作。
3、师友未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提交全班讨论。
研读共品
1.导入
每当端午时节,当我们想起赛龙舟,当我们去品味那香气四溢的粽子,就会想起值得我们缅怀的爱国诗人——屈原,想起他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寂寞,想到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执着 今天,让我们通过他的《国殇》来感受他那颗深沉而痛苦、抑郁又 激昂的灵魂
2、带着感情朗读。
要求:
1、学师读,学友正音。
2、学师带读,学友跟读。
1、师友先自学前10句。
教师可对学生认为较难理解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如“车错毂兮短兵接”(车:战车,兵:兵器)等,还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学习“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这两句时,可结合《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让学生对照诗句学习,展开丰富的联想,通过对《吊古战场文》这段精彩的环境描写,使学生更体会到精练诗句中的丰富内蕴。
要求:
1、师友认真看注释后,把重点词标在书上的空隙处,每标一句,都要自己试着串讲一句。
2、师友讨论,学友先说学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补充。
3、学师试着概括百度文库部分的主要内容。
2.继续学习这首诗的11~18句。()
思考:
①“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这两句有什么内在联系?“路超远指的是离哪里远?从这两句可看出战土们怎样的心理?
要求:
1、师友认真看注释后,把重点词标在书上的空隙处,每标一句,都要自己试着串讲一句。
2、师友讨论,学友先说学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补充。
3、学师试着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3.《国殇》从题目看是一首悼亡诗,学习了全诗之后,同学们回味一下,这首诗给人的是一种悲哀的感觉吗?(启发学生回答)有了感性认识后,让学生自已总结诗的主题,教师可给出下列词:不仅……更重要……激励、同仇敌忾、振兴等等。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乡土气息,极富表现力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为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②“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两句诗可以用我们现在在纪念英雄人物时常说的什么话来概括?(“你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你的精神永垂不朽!”我们有不少同学可能会背李清照的一首小诗中的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鬼雄”二字,就是来源于屈原的诗。
从屈原的时代到现在已经过去几千年了,几千年来历史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屈原诗中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光照着现实,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 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小人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2)根据自己了解的资料,师生从任意角度评价自己眼中的屈原
师1:《租借世界》一文有这样一段话:“和《人间喜剧》比起来,凯旋门算得了什么?和《命运交响曲》比起来,柏林墙算得了什么?和《离骚》比起来,郢都算得了什么?和《红楼梦》比起来,贾府算得了什么?”由此可见《离骚》将代表着屈原精神的永恒
师2:从屈原的死来看,众口不一,有人认为他应像司马迁一样忍辱负重,为后人留下更多的作品而我认为屈原以政治家的姿态拥抱了死亡,但同时也成就了一位伟大诗人的新生
本诗主旨:
全诗通过对激烈悲壮的战斗场面的描述,歌颂了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英勇献身精神,表达了楚国人民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要求:
1、独立阅读,思考,并写在学案上。
2、师友讨论,学友先说出自己观点,然后学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补充
总结提高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阅读方法
请师友间互评,提出真诚的表扬或建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进一步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并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和体会诗歌的内容
(2)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屈原其人其事及其诗的影响,培养信息整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查找相关资料,并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理解诗歌的内容
(2)体会诗歌深沉而激昂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中死而不已的执着精神,树立为实现理想坚定不移的决心,弘扬诗中所歌颂的爱国主义、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诗中描绘的场面,体会英雄形象及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本诗感受诗人的博大胸怀
课堂探究案
交流感知
学习任务
学师、学友活动
认识屈原,了解背景
(1)了解作者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怀王十五年,由于张仪由秦至楚收买内奸,使屈原的齐楚联盟失败怀王二十四年,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被逐出郢都,到了汉 北怀王三十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抑,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要求:
1、师友间交流,互助释疑。
2、由学师督促学友记好笔记,并完成整理工作。
3、师友未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提交全班讨论。
研读共品
1.导入
每当端午时节,当我们想起赛龙舟,当我们去品味那香气四溢的粽子,就会想起值得我们缅怀的爱国诗人——屈原,想起他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寂寞,想到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执着 今天,让我们通过他的《国殇》来感受他那颗深沉而痛苦、抑郁又 激昂的灵魂
2、带着感情朗读。
要求:
1、学师读,学友正音。
2、学师带读,学友跟读。
1、师友先自学前10句。
教师可对学生认为较难理解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如“车错毂兮短兵接”(车:战车,兵:兵器)等,还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学习“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这两句时,可结合《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让学生对照诗句学习,展开丰富的联想,通过对《吊古战场文》这段精彩的环境描写,使学生更体会到精练诗句中的丰富内蕴。
要求:
1、师友认真看注释后,把重点词标在书上的空隙处,每标一句,都要自己试着串讲一句。
2、师友讨论,学友先说学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补充。
3、学师试着概括百度文库部分的主要内容。
2.继续学习这首诗的11~18句。()
思考:
①“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这两句有什么内在联系?“路超远指的是离哪里远?从这两句可看出战土们怎样的心理?
要求:
1、师友认真看注释后,把重点词标在书上的空隙处,每标一句,都要自己试着串讲一句。
2、师友讨论,学友先说学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补充。
3、学师试着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3.《国殇》从题目看是一首悼亡诗,学习了全诗之后,同学们回味一下,这首诗给人的是一种悲哀的感觉吗?(启发学生回答)有了感性认识后,让学生自已总结诗的主题,教师可给出下列词:不仅……更重要……激励、同仇敌忾、振兴等等。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乡土气息,极富表现力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为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②“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两句诗可以用我们现在在纪念英雄人物时常说的什么话来概括?(“你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你的精神永垂不朽!”我们有不少同学可能会背李清照的一首小诗中的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鬼雄”二字,就是来源于屈原的诗。
从屈原的时代到现在已经过去几千年了,几千年来历史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屈原诗中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光照着现实,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 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小人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2)根据自己了解的资料,师生从任意角度评价自己眼中的屈原
师1:《租借世界》一文有这样一段话:“和《人间喜剧》比起来,凯旋门算得了什么?和《命运交响曲》比起来,柏林墙算得了什么?和《离骚》比起来,郢都算得了什么?和《红楼梦》比起来,贾府算得了什么?”由此可见《离骚》将代表着屈原精神的永恒
师2:从屈原的死来看,众口不一,有人认为他应像司马迁一样忍辱负重,为后人留下更多的作品而我认为屈原以政治家的姿态拥抱了死亡,但同时也成就了一位伟大诗人的新生
本诗主旨:
全诗通过对激烈悲壮的战斗场面的描述,歌颂了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英勇献身精神,表达了楚国人民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要求:
1、独立阅读,思考,并写在学案上。
2、师友讨论,学友先说出自己观点,然后学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补充
总结提高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阅读方法
请师友间互评,提出真诚的表扬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