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剖析

合集下载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13 Word版含解析.doc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13 Word版含解析.doc

[基础巩固层次(A)]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颓.唐(tuì)啼.叫(tí)缔.造(dì)挣.脱(zhènɡ) 神妪.(yù) 沤.肥(òu)怄.气(òu) 讴.歌(ōu) 蛟.龙(jiāo)渐.染(jiàn) 谄.媚(xiàn) 粗犷.(kuànɡ)【答案】“颓”应读tuí,“渐”应读jiān,“谄”应读chǎn,“犷”应读ɡuǎnɡ。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李凭箜篌引.引:古代一种诗体标志B.吴丝蜀桐张高秋..高秋:指弹奏的时间C.芙蓉泣露....香兰笑芙蓉泣露:形容乐声惨淡D.昆山玉碎....凤凰叫昆山玉碎:形容乐声凝重【解析】D项,“昆山玉碎”,形容乐音清脆。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李凭中国....弹箜篌B.三峡星河影动摇C.人事..处..音书漫寂寞D.女娲炼石补天【解析】A项,“中国”,古义为“国中,指国都长安之中”;今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B项,“动摇”,古义为“摇曳不定”;今义为“不稳固,不坚定”。

C 项,“人事”,古义为“交游”,今义为“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答案】 D4.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凭箜篌引》) ________________,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十二门前融冷光,____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 鹿门月照开烟树,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3)________________,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贺《李凭箜篌引》) ________________,风流天下闻。

(李白《赠孟浩然》)(4)吴质不眠倚桂树,________________。

2020秋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学案:第三单元 赏析示例将进酒含解析

2020秋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学案:第三单元 赏析示例将进酒含解析

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学案:第三单元赏析示例将进酒含解析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单元概述〔目标导航〕1.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的一般特点。

2.有感情地吟咏、诵读古典诗歌,感受古典诗歌的音乐美。

3.深刻理解古典诗歌作品蕴含的情感。

〔内容概说〕这个单元的学习,主要目的是领悟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读出诗歌特有的诗境和诗情。

“赏析示例”是李白的《将进酒》,学习此诗要掌握三言七言交错的读法,体悟诗歌豪放的基调及复杂的思想感情。

《阁夜》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在夔州府西阁之夜的见闻及感想,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心情沉重,调子低沉。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是一首描写音乐的杰作,主要通过想象描写音乐给人、物、神的感受,突出音乐的艺术效果,风格独特。

李煜的词《虞美人》表达了失去国家后的悲愁,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艺术上独树一帜。

《苏幕遮》是周邦彦的一首名篇,通过咏荷花表达思故乡、思念亲友的情怀,善于烘托和炼字,感情真挚,风格清新.“推荐作品”共五篇课文,时间跨度大,体裁各不相同,同学们可在老师或资料的帮助下自由选择赏析.〔赏析指导〕这个单元赏析的重点首先是掌握其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领悟其中特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其次是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

从“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角度鉴赏诗歌需要我们在接触作品之初,首先要掌握其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然后才能领悟其中特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中国上古时期的诗歌作品,都是配乐演唱的,或者原来就是歌词,所以并没有特别的诗律规定,其音乐性主要表现在节拍和押韵等方面,朗读时应把重点放在对作品中韵脚和节拍的把握上.我们在朗读古典诗歌作品时,除了应该掌握作品本身的声律特点外,更要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吟咏,以充分体现出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大多是因情选词,按词定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因气求声 吟咏诗韵”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因气求声  吟咏诗韵”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因气求声吟咏诗韵教学设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气求声吟咏诗韵教学设计《将进酒》教学设计教案主备人:刘文灿一、教学目标:本课为人教版选修第三单元赏析示例,是一篇以劝酒为主要内容来抒发人生际遇情感的诗歌。

该课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第一、二单元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抓住意象,结合背景,把握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的写法。

为此,特设定以下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2.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于诵读中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把握李白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二、预习导学(一)知识梳理1.及背景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

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2.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将,读qing,请愿的意思。

我们以前也学过此种用法,例如:《氓》中的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二)读准下列字音将(qing):愿,请岑夫子:指岑()勋。

馔(zhun)玉:美好的食物恣(z):放纵,无拘无束。

谑(xu):玩笑沽(g):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三)走进文本,抓情感,理脉络。

本文以酒为内容,描写了悲-欢-愤激-狂放的情感变化;又以愁为线索,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阁夜课件(共34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阁夜课件(共34页)
几,几个 ①夷歌数 处起渔樵 ___________ . ②众数虽多,甚为足畏 ___________ 数目,数量 . 命运,定数 ,存亡之理 _____________ (4)数③则胜负之数 . 数说,列举 吕师孟叔侄为逆 _______________ . ④数 屡次,多次 目项王 ______________ ⑤范增数 .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从哪些 感官角度来表达诗人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听觉、视觉。上句借听觉写出了兵戈未息、战局紧张 的悲壮气氛,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音调转 柔。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 天涯 ( yá ) 雪霁 ( jì) . . o) 夷 (yí ) 渔樵 ( qiá . .
2.一词多义
影,日光 ①岁暮阴阳催短景 _____________ . 景物 ②良辰美景 奈何天 ________ . (1)景 大 命 ________ ③凡百元首,承天景 . 通“影”,影子 从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 .
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共住了一年零九个多月(765~ 767),先后在赤甲、西阁、瀼西、东屯居住。《阁夜》就 是大历元年冬寓居西阁时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 整个社会还很动荡,巴蜀地区也陷入了战乱之中。永泰元 年(765)闰十月,剑南节度使郭英乂与西山都知兵马崔旰 互相残杀,导致蜀中大乱。《阁夜》就是在这样一种动荡 的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社会的苦难和个人生活的坎坷, 在杜甫忧国爱民的胸怀中流淌出充满悲慨气息和深厚历史 感的诗句。

高二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单元说明、学习建议、作品赏析一学纲7

高二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单元说明、学习建议、作品赏析一学纲7

利辛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学纲(七)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单元说明、学习建议、作品赏析一学习目标一、诵读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情感世界。

二、培养自主领会诗词意旨的能力。

诗词中的某些句子,往往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主鉴赏能力。

单元说明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诵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古代诗词,尤其要重视诵读,养成诵读的习惯。

因为中国的古典诗词最初都是配乐歌唱的,流传至今,虽然乐曲失传,不能再演唱了,但是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还在。

而韵律和节奏又不单纯是语言技巧的问题,是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

所以,诵读诗词,能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良好语感,进而“进入角色”,深切体会诗词中的情感。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是在诵读诗词方面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

“因声求气”是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韵”是指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因声求气”之说早已有之,韩愈、柳宗元、苏洵等人都有这方面的阐述。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的“因声求气”说影响较大,他在《论文偶记》中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

”“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这段话阐述了“神气”和“音节”之间的关系。

所谓“神气”,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

“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神气”,这就是所谓“因声求气”。

刘大櫆进而提到了“因声求气”的具体方法──诵读。

“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论文偶记》)。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话说《诗经》之“风”①“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接受簇新的空气而得以生存。

那么,孔子在编《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说明:“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

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

由此也形象地说明白“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②换言之,《诗经》之“风”,即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

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事实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

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

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家人,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看法”,事实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兴奋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偷偷摸摸去做。

“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

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来说明以及教化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吟咏诗韵教学设计总论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吟咏诗韵教学设计总论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吟咏诗韵教学设计总论教案教学设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吟咏诗韵教学设计总论教案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学习目标】一、诵读诗歌,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

二、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三、赏析品味诗歌中的重点句子。

【课时安排】8学时【学习过程】第一学时【活动内容】1毖习“赏析指导”,理解“因声求气”和“吟咏诗韵”的内涵2毖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将进酒》,并进而背诵【活动过程】一、阅读“赏析指导”,明确怎样才能做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二、结合注解,疏通《将进酒》,做《新学案》一、二、三题三、展示交流1备梦闹杏心男┰辖牛咳绾窝涸希2崩识两谂摹⒅囟痢⒖炻如何处理?3蓖ü推荐、自读的方式在班内朗读,相互评析。

三、观摩学习听名家朗诵录音,对照自纠,分析朗读技巧,再朗诵、吟咏四、背诵全文第二学时【活动内容】1弊既繁乘小⒛写《将进酒》。

2鄙羁汤斫庾髌吩毯的情感。

【活动过程】一、导入:杜甫在《饮酒八仙歌》中对好友李白有这样的描写: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你从这诗中可以看到李白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豪气纵横、狂放不羁、不畏权贵,是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

二、朗读,整体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掌握其感情基调。

三、完成《新学案》“学练平台”。

四、根据文后的赏析,自我评价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到位程度。

五、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的情绪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词调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吟咏,充分体现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六、完成《新学案》“拓展运用”习题。

七、检测:完成《新学案》第四题。

八、作业:搜集材料,以“中国古代文人与酒”为话题写篇小论文,展评交流。

附例文: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文人以酒会友、以酒叙情孔融是孔子的后裔。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解析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解析
• 上古诗歌:节拍、韵脚。(《诗经》) • 唐以前五、七言古体诗:节拍、韵脚、章句间节奏 • 近体诗:节拍、韵脚、平仄。 • 词曲:更严密、复杂。因词牌、曲调而异,缓急必
须更好的配合,“一字领”的句子。
2、吟咏诗韵:
吟:唱,声调抑扬地念。 咏:同“吟”。 诗:诗歌。 韵:韵味、情韵。
吟咏诗韵
• 含义: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
3、探究情感 (探究深层意蕴) 2、把握意象 (把握意象特点) 1、感知语言 (领悟语言内涵)
聆听
诗人
想象
读者
• 诗歌节奏的把握 • 前面讲过,节奏是由可以较量的语言单位在一定时值
中有规律地重复造成的。所谓“可以较量的语言单 位”,一般用“顿”或“音步”来表示。它主要是靠 运用时值大体相等的音节的停顿或间歇组成的。同时, 汉语一个字即一个音节,词或词组多由两个字组成,也 即双音节,因而,以双音节为基础的词或词组就成了音 步的基本单位,它既有语音方面也有语义方面的含义。 诗歌的音步(顿)类似音乐的节拍,但是音步与节拍又 有不同之处:每个音步在其所占的时值上只是大致相 同,而节拍则要求占相等的时值,音步的划分带有一定 的主观随意性,而节拍的划分则是纯客观的。
韵脚(韵脚是每一句诗中押韵的 字的韵母)一般要相应延长。
枯藤老书昏鸦yα 小桥流水人家jiα 古道西风瘦马mα 夕阳西下xiα 断肠人在天涯yα 可以看到,每个拼音的后面都会有a的韵母,这
就是韵脚
考考你,此 词应怎样诵读?
①节奏②快慢 ③抑扬④轻重
语速、音量 声音延长、重音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 了?往 事 知 多 少。小 楼 昨 夜 又 东 风,故 国不堪回首月明 中。
雕栏玉砌应犹 在,只 是 朱 颜 改。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3李凭箜篌引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3李凭箜篌引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李凭箜篌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诗歌的韵脚与节奏;背诵全诗。

2.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掌握侧面烘托、夸张、摹音、神话等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韵脚与节奏。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深入鉴赏词语及意象。

3.通过分析意象鉴赏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感受诗歌创造的想象瑰丽的审美境界,提高审美感受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背诵全诗。

【难点】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想一想,悟一悟请替李凭设计一张演奏会海报,画面上应有什么?时间:高秋(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地点:中国(国都长安,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人物:演奏家李凭,诗人李贺。

还有哪些嘉宾?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讨论)(1)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

在斑竹林中悲啼洒泪,为舜的去世而悲痛欲绝。

(2)素女,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3)紫皇,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被音乐打动。

(4)女娲,神话中的创世纪女神,远古时代,天裂地塌,灾凶四起,女娲采炼五色石修补苍天,又消除其他祸患,才使得剧烈动荡的宇宙安定下来。

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

(5)神妪,成夫人。

神仙婆婆,好音乐,能弹箜篌。

虚心向李凭学习箜篌技艺。

(6)老鱼、瘦蛟,潜在神秘深山的幽涧中,随音乐在水波中上下跳跃,翩翩起舞。

(7)吴质,吴刚,月宫中神仙,整天伐桂,彻夜不眠,倚着桂树,久久立在那竟忘了睡眠。

(8)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蹲伏在一旁,任凭露水斜飞滴在身上,也不肯离开。

(9)云,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在俯首谛听。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剖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剖析

格、神采、韵味这个范畴。
教参“作品诵读要求”示例:
《将进酒》“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体会诗人借着酒 兴,淋漓尽致抒发出来的不平之气”“于雄快之中,得其 深远宕逸之神” 《阁夜》“全诗的感情基调沉郁悲慨,故宜用低沉、顿挫 的调子来诵读”
《李凭箜篌引》“这首诗为乐府歌行体,音韵流转自然。 其主色调是凄怆激昂的,但中间也有哀婉柔和的情绪”
二、学生感知接受 • 整体感知: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 首联颔联:诗人登楼远眺引 此地空余黄鹤楼。 发怀古之幽情。连用两个“ 黄鹤一去不复返, 空”字抒发岁月不再、不见 白云千载空悠悠。 古人的遗憾。 晴川历历汉阳树, • 颈联尾联:望见汉阳树,望 芳草萋萋鹦鹉洲。 见鹦鹉洲,乡关在何处?唯 日暮乡关何处是? 见烟波浩淼,乡愁无限。 烟波江上使人愁。
4、除平仄以外,古典诗歌还常常借助双声词、叠 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 这些词在中国古典诗歌里运用得十分广泛。如 “参差荇菜”;“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迢 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这些词用得恰当,不但增加了音 乐美,也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春江花月夜》 9首绝句,为每首绝句起一个题目,用散文的 语言描述一下整篇诗歌的意境。 月生、月照、 问月、 月待、月思、月移、 壮阔 恬静 悠远 深沉 哀愁 怅惘 月华、月落、 月沉。 凄苦 无奈 伤感 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替运用,情感也 如春江般起伏变化,层出不穷,回环反复,音乐 节奏感强烈而优美,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婉转 谐美。
近体诗押韵要求严格,花样却不多。双数句尾字必 入韵,只有第一句可以灵活:五言以不入韵为常, 七言以入韵为常。 ※但是近体诗的格律要求也存在问题: 张中行 先生在《诗词读写丛话》谈到:“押韵的所求是声 音的回环美,这回环美的音乐的形式,能够恰好与 内心的情感水乳交融吗?理论上有碰巧的可能,实 际上却很少可能。……押韵的结果经常是情意向声 音让步。” 过分强调声律的要求有时也会丧失诗意,同时 我们也要考虑到古今音变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不 必在声律知识上讲的过精过细。 《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说:“若果是有了 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教案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教案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案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对学生群体来说必修课程着眼于培养所有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共同基础”选修课程则更注重如何适合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潜能,促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从教学内容看必修课强调知识技能的基础性、基本性、系统性与完整性,内容比较稳定。

而选修课则注重较深、较广、较新的知识技能与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有较大的弹性,且须随时代变化及学生的要求实行即时调整。

必修课实施应循序渐进,注重课堂讲授、讨论探究和增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而选修课的教学方法则更加丰富灵活,如专家讲座、学生自学、自主讨论、实践探究等形式。

当然,这种区分仅具有相对的意义,对语文课程中的选修模块来说,其教学与必修模块的教学有很多共同之处,不过,即便如此,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设置旨趣、任务意图等仍有区别,不能完全混同。

二、单元内容梳理(一)本册教材的结构及内容安排1.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旨意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歌的意境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声韵(二)本册教材单元结构本单元的教学建议:本单元的第一项内容是“赏析指导”,就这个单元所提出的学习角度,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

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之前将整本教科书的大框架和概貌作一番了解,并力求对“赏析指导”部分能有深入的领会,从而可将几个单元的知识在教学中综合使用,增强各单元的互补性。

同时针对本单元的核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师要恰当补充古代诗词的格律知识,对学生在学习吟诵诗词方面实行一点理论指导。

第二项内容是“赏析示例”,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自主研读“赏析示例”,也能够先不去阅读示例,由学生自己作一番赏析,然后将自己的赏析和示例作一比较,并由教师加以评说,这样会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三项内容是“自主赏析”,自主赏析作品注释后面列有“探究·讨论”题目,这些题目协助学生在阅读鉴赏时打开思路、把握要点,在途径上、方法上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因声求气,吟咏诗韵PPT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因声求气,吟咏诗韵PPT
徒然寂寞无聊。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一联 交代了什么要素? 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么?
首联点出时间和地点。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 之感,明写时序,暗含自己已届暮年之意; “天涯”,称所在地夔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的凄寒; “宵”,这里指黎明前, 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 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 和夸张手法
3、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自由 的想象和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 音乐世界的。
比较鉴赏
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韩 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凭箜 篌引》,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 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 的艺术风格。
(1)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
《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 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除 了“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 其余均为侧面烘托手法。 《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 主要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 为侧面烘托。 《听颖师弹琴》前十句运用形象的比喻摹写琴声 的起落变化,并且描摹出音乐所表现的意境,是 直接描写;后八句用抒情的方式表达听琴的感受, 是侧面烘托。
序、民有怨气的表现,星河动摇是百
姓劳顿的反映,战乱频仍给百姓带来
的灾难和痛苦不言而喻,表达了诗人 对连年战伐、百姓劳苦的痛惜之情。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5、“野哭千家”反映了什么?
明确: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 四野,其景多么凄惨! 夔州本已地处偏远,在这战乱的岁 月里哀声遍野,可见战争的残酷。
【诗歌译文】
时近年底阴阳相催白天日短; 岁暮阴阳催短景,浪迹天涯寒夜霜雪初停。 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时鼓角悲壮声声入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摇动。 三峡星河影动摇。听闻战争发动四野千家恸哭, 野哭千家闻战伐,几处渔人樵夫依然唱起 夷歌数处起渔樵。 夷族歌谣。 卧龙跃马终黄土,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人事变迁家书断绝,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15 Word版含解析.doc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15 Word版含解析.doc

[基础巩固层次(A)]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宿.将宿.舍星宿.宿.命论B.辅.助浦.口胸脯.惊魂甫.定C.舟楫.编辑.缉.拿缉.鞋口D.燎.原潦.倒寮.房眼花缭.乱【解析】A项,“星宿”的“宿”读xiù,其余读sù;B项,“辅”“甫”读fǔ,“浦”读pǔ,“脯”读pú;C项,“缉拿”的“缉”读jī,“缉鞋口”的“缉”读qī,其余读jí;D 项,都读liáo。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梦入芙蓉浦.浦:水边B.叶上初阳干宿雨..宿雨:昨夜下的雨C.侵.晓窥檐语侵:侵犯D.燎沉香,消溽暑..溽暑:潮湿的暑气【解析】C项,“侵”,渐近。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石破.天惊.逗秋雨(使动用法,使……破;使……惊)B.露脚斜飞湿.寒兔(意动用法,使……湿)C.小楼昨夜又东风..(名词作动词,刮起东风)D.叶上初阳干.宿雨(形容词作动词,晒干)【解析】B项,应为“使动用法”。

【答案】 B4.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侵晓窥檐语。

(周邦彦《苏幕遮》) 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2)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

(杜甫《阁夜》)(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周邦彦《苏幕遮》) ________________,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贺《李凭箜篌引》)(4)五月渔郎相忆否?________________,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答案】(1)鸟雀呼晴天生我材必有用(2)水面清圆三峡星河影动摇(3)故乡遥何日去梦入神山教神妪(4)小楫轻舟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阅读提升层次(B)](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5~6题。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14 Word版含解析.doc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14 Word版含解析.doc

[基础巩固层次(A)]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玉砌.(qì)强劲.(jìn)订.正(dīnɡ)择.菜(zhái) 罗衾.(qīn) 似.的(sì)刹.那(chà) 挫.折(cuò) 一晌.(shǎnɡ)蜕.变(tuì) 连累.(lèi) 马匹.(pǐ)【答案】“劲”应读jìnɡ,“订”应读dìnɡ,“似”应读shì,“累”应读lei。

2.下列句子,按风格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③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④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⑤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③⑥/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⑥D.①③⑤⑥/②④【解析】①③⑥属于婉约派风格。

②④⑤属于豪放派风格。

【答案】 B3.下列句子中无语序倒装现象的一项是()A.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C.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解析】本题考查正确把握语序的能力。

正确语序应为:A项,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B项,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D项,自古多情伤离别。

【答案】 C4.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________________,老病有孤舟。

(杜甫《登岳阳楼》)(2)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垆边人似月,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其二)》](3)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__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4)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单元说明、学习建议、作品赏析一学纲7

高二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单元说明、学习建议、作品赏析一学纲7

利辛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学纲(七)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单元说明、学习建议、作品赏析一学习目标一、诵读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情感世界。

二、培养自主领会诗词意旨的能力。

诗词中的某些句子,往往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主鉴赏能力。

单元说明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诵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古代诗词,尤其要重视诵读,养成诵读的习惯。

因为中国的古典诗词最初都是配乐歌唱的,流传至今,虽然乐曲失传,不能再演唱了,但是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还在。

而韵律和节奏又不单纯是语言技巧的问题,是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

所以,诵读诗词,能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良好语感,进而“进入角色”,深切体会诗词中的情感。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是在诵读诗词方面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

“因声求气”是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韵”是指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因声求气”之说早已有之,韩愈、柳宗元、苏洵等人都有这方面的阐述。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的“因声求气”说影响较大,他在《论文偶记》中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

”“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这段话阐述了“神气”和“音节”之间的关系。

所谓“神气”,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

“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神气”,这就是所谓“因声求气”。

刘大櫆进而提到了“因声求气”的具体方法──诵读。

“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论文偶记》)。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12 Word版含解析.doc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练习)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12 Word版含解析.doc

[基础巩固层次(A)]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雪霁.(jì)辈(qí)樵.(qiáo)挣.脱(zhènɡ) 廖.(liáo) 伤(chuānɡ)朔.漠(shuò) 溯.(sù) 讦.(jié)囹圄.(wǔ) 渭分明(jínɡ) 酵.(xiào)【解析】“侪”应读chái,“圄”应读yǔ,“泾”应读jīnɡ,“酵”应读jiào。

【答案】 B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岁暮阴阳催短景.景:景色B.天涯霜雪霁.寒宵霁:雪止C.人事音书漫.寂寥漫:徒然、白白地D.吴楚东南坼.坼:分裂,引申为划分【解析】A项,“景”,日光。

【答案】 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夷歌数.处起渔樵(数词,几,几个)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名词,数目,数量)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名词,几率)范增数.目项王(副词,屡次)C.岁暮阴.阳催短景(名词,指晚上)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名词,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D.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形容词,阴冷的)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副词,暗中,暗地里)【解析】B项,“则胜负之数”的“数”为名词,天数、命运。

【答案】 B4.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天涯霜雪霁寒宵。

(杜甫《阁夜》) ____________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2)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

(杜甫《阁夜》) 酌酒以自宽,________________。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3)________________,夷歌数处起渔樵。

(杜甫《阁夜》) ________________?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蜀相》)(4)卧龙跃马终黄土,________________。

(杜甫《阁夜》) 早岁那知世事艰,________________。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李凭箜篌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李凭箜篌引

是运动着的物象;最后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
D.本诗不但成功地描写了李凭弹的箜篌声之神奇美妙,而且直抒胸臆,赞
美了他的高超技艺。
• 【解析】 “直抒胸臆”不对。
• 10.对本诗艺术手法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B • A.本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
义色彩。
• B.诗人借助联想、想象、象征等手法,把抽象的箜篌声 转化为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
颓.( tuí )不流
箜.( kōng )篌.( hóu )
女娲.( wā )
神妪.( yù )
2.一词多义
(1)凝① ②空 含山 情凝 凝. .云 睇颓 谢不 君流 王
___凝__结__,__凝__固___ ___集__中__,__专__注___
(2)舞① ②老 舞.鱼幽跳壑波之瘦潜蛟蛟舞.__使____…__跳__…__舞__跳____舞____
• ②正面写乐声的诗句是:二_十__三_丝_动__紫_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承上启下的过渡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这首诗,回答问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3.下列六句诗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诗人丰富的想象
力的一组是
()
B
• ①李凭中国弹箜篌 ②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
足食。烹羊宰牛。什幺性格。豪爽洒脱。为什幺。尽兴。怎幺读。尽兴。
爽快。强调哪几个字。
多、快三百杯、杯莫停。什幺性格。好酒量大率性。怎幺读。背诵。
恣欢谑。什幺意思。什幺特点。怎幺读。强调哪几个字。背诵。
换酒。谁的马谁的裘。什幺特点。率性,豪兴。轻外物而重内心。人用物
而不是物用人。脱俗。怎幺读。背诵。”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
了。他们都默默无闻地消失了。我也不会例外。既然不能例外,那还不如忘
却的好。而忘却最好的法子就是像曹植那样纵情地欢乐,美酒盛筵,一醉方
休。那就爽快一点,牵出你的马,拿出你的裘,统统换成美酒让我们尽情地
喝个够吧。
“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
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
3、抽读。题目什幺意思。
4、劝谁喝酒。句子何在?句子有什幺特点?他们有什幺关系?怎样读。
(快爽亲切)。谁是主人?应该谁劝谁?怎样读?(酒意、忘我)只有酒没有
我了。什幺性格。背下来。
5、喝什幺酒。美酒。句子何在?价高(斗酒十千。五花马。)怎幺读。强
调哪几个字。背诵。6、怎样喝酒。句子何在?
金樽。看出人的什幺特点。清高不俗。
够领会到作品的神气,这就是所谓的”因声求气”。解”读”1、定准基调
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
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
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一般说来:
爱的感情”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气足声硬”;
悲的感情”气沉声缓”;喜的感情”气满声高”;
惧的感情”气提声凝”;欲的感情”气多声放”;
急的感情”气短声促”;冷的感情”气少声平”;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自主赏析虞美人教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自主赏析虞美人教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在历史的那一端,间或几个帝王也拿起笔,写一些表现人物情感的合韵或不合韵的句子,自然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这就形成了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文化——中国古代帝王文学。

在帝王中,才气最高的要数李后主了。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这位南唐后主的词艺。

1.作家作品李煜(937—978),南唐国君,961年至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南唐元宗李璟之子,史称“南唐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东京。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作有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他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2.背景解读当李煜满心哀愁地写下这首词时,他已经在北宋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囚禁数年。

此时,他那“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的南唐国土,也早已成了赵宋的州郡,自己又是寄人篱下的俘虏。

虽然起初宋太祖并没有对他采取进一步的迫害,但那种因被囚禁多年而灰暗的心态,总会让他感到命运的悲惨。

所以李煜在国破家亡之后即使做了长期被软禁的政治俘虏,也没有对新朝奴颜婢膝,没有唱过一句赞词,而更多的是对曾经故国的声声叹惋,乃至后来一定程度的醒悟。

写这首词的时候,正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赐酒将他毒死。

结局正如他之前预料的那样悲惨。

3.文化常识【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例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字音识记1玉砌.(qì)2不堪.(kān)2.辨形组词3.词语解释(1)春花秋月何时了.(了结,终止)不堪回首月明中(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2)故国..(3)只是朱颜改(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4.名句默写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春花、秋月乃人间美景,为什么作者视之为无尽的烦恼?提示:词的开头一句就极为沉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选修目标
回顾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 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 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 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 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 (与附录一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 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 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 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 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 交流体会。
《春江花月夜》 9首绝句,为每首绝句起一个题目,用散文的 语言描述一下整篇诗歌的意境。 月生、月照、 问月、 月待、月思、月移、 壮阔 恬静 悠远 深沉 哀愁 怅惘 月华、月落、 月沉。 凄苦 无奈 伤感 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替运用,情感也 如春江般起伏变化,层出不穷,回环反复,音乐 节奏感强烈而优美,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婉转 谐美。
4、除平仄以外,古典诗歌还常常借助双声词、叠 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 这些词在中国古典诗歌里运用得十分广泛。如 “参差荇菜”;“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迢 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这些词用得恰当,不但增加了音 乐美,也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教参P67页:“神气”指作品体现出来的 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 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 神韵、气势 作品主旨、诗人情感

பைடு நூலகம்
文学鉴赏中“神韵”一词的含义
1、《蕙风词话》说:“所谓神韵,即事外远致也。”它所 说的“致”是指意态、情趣,“事外远致”,指的是蕴含 在作者直接描写的事物之外的意趣。 2、《昭昧詹言》说:“读古人诗,须观其气韵。气者,气 味也;韵者,态度风致。”它所说的“气韵”,指的是气 味、风度、品格。 3、盛子履的《溪山卧游录》说:“士大夫之画,所以异于 画工者,全在气韵间求之而已。历观古名家,每有乱头粗 服,不求工肖,而神致隽逸。”从他所举的例子看,他所 说的“气韵”,不外乎指神采、意态、趣味。 以上对于“神韵”和“气韵”的解释,综合起来包含下面 几个方面的意思:风格、风度、品格,基本上可以用风格 一词来概括。这样“神韵”的含义大体上不会离开风
诵读、吟诵不同于平时教学环节中的初读,而 是在充分了解诗作内容和情感之后的鉴赏美读。
教参73页陈少松称“吟诵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绝学”。 1、相传孔子善读《春秋》,曾引得老聃津津有味地 聆赏。 2、曾子原宪吟唱《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 3、《齐东野语》中记载“昔有以诗投东坡者,朗诵 之,而请曰:此诗有分数否?坡曰:十分。其人大喜。 坡徐曰:三分诗,七分读耳。” 可见诵读时的有声语言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诵读吟 咏可以显示出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何谓“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的说法: 1、“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 2、“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 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 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3、刘大櫆教人读诗文要“因声求气”:“烂熟后, 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共鸣),古人之音节都 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 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因声求气”实为求诗人之神气
回顾《春江花月夜》
• 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像小提琴奏出的小 夜曲或梦幻曲,含蓄、隽永。 • 全诗共36句,4句一换韵,共9韵,以平声庚韵 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 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 韵结束。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交替 运用,一唱三叹,回环反复,音乐节奏感强烈 而优美。
口诀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一、三、五 字一般不在节奏点上,平仄可以通融;二、四、六在 节奏点上,所以平仄必须分明。
词曲的诵读,一般比较复杂,但总体上要根据情感 的需要来进行节奏的把握,节拍的划分。 五字句中有122式的。如李清照的《醉花阴》 “有/暗香/盈袖”; 七字句中还有322式的,如周邦彦《满庭芳》 “不堪听/急管/烦弦”; 八字句中有1223式的,如辛弃疾《木兰花慢》 “正/江涵/秋影/初雁飞”; 九字句中有2223式的,如李煜《虞美人》“故 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十字句中有343式的,如李白《将进酒》中“君 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3、音调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 的。在节奏点上的字音通常按照“平长仄短、平低 仄高”来处理。 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可以创设 音调的起伏、和谐。 近体诗的平仄规律是:一句之中平平仄仄相间; 一联之内上下两句平仄相对等等。 概括起来只有一条原则,就是寓变化于整齐之 中。整齐中有变化,变化中有整齐,抑与扬有规律 地交替和重复着,可以造成和谐的音调。
一、“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的理论解释 (教师的备课准备)
中国古代诗歌的音乐美是怎样构成的?
1、节奏 合乎规律的重复、停顿形成诗歌的节奏。每当 诗歌按照一定的规律回环重复的时候,便给人以似 曾相识的感觉,使人感到亲切、愉快。 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 咏叹在全诗中反复了三次,像一首乐曲的主 旋律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的三个单元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由由 浅表 入及 深里 ,

选修目标之四: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 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 读体验。 以意逆志——从作品的整体出发,通过对诗句中文辞、意象的准 确解读,理解诗作的主旨,并借助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 的本意。解读诗句、解读意象 ( 读懂诗的基础) 知人论世——深入探究诗人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们生活的 环境和时代。了解创作背景 (帮助把握诗作主旨的辅助资料) 以上为第一单元(基础) 置身诗境——借助联想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 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得到审美享 受。 缘景明情——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 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解读意境 (掌握鉴赏方法) 以上为第二单元(能力提升)
古诗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 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 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古希腊抒情诗人西蒙尼德说:“诗为有声之画,画 为无声之诗。”他指出诗与画的密切关系,至于诗 歌和音乐的关系就更密切了。音乐要借助声音来构 成,诗歌也要借助声音来吟诵和歌唱。中国古代第 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篇都可以合乐歌唱。 正因为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如此密切,所以诗人们在 创作诗作时往往要注意声音的组织,既要用语言所 包含的意义去影响读者的感情;又要调动声音去打 动读者的心灵。
古代诗歌鉴赏的三个层级
基础 • 以意逆志——诗作主旨、创作本意 提升 • 缘景明情——诗作的情感(意境) 共鸣 • 因声求气——诗作神韵、气势、风格
• (“声”是诗作思想情感的声韵体现)

诗歌赏析应该先心悟(以意逆志、 缘景明情),再口诵(因声求气)
本单元教学建议
《教参》101页: 诵读古诗词有一定规律,有一些技巧,比如划分音步、 押住韵脚、突出平仄、讲究节拍、语势呼应等,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要为了技巧而技巧。※应该首先 让学生了解背景(知人论世)、熟悉内容,在此基础 上把握住诗词的感情基调、感情变化, ※ 对一些经 典的诗句和重要的词语进行细致地揣摩(以意逆志、 缘景明情),※ 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 通过诵读达到更深切地体会作品情感的目的(因声求 气)。要将诵读方法的指导和古代诗词意象的体悟、 情感的把握结合起来。通过诵读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 对古代诗词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近体诗押韵要求严格,花样却不多。双数句尾字必 入韵,只有第一句可以灵活:五言以不入韵为常, 七言以入韵为常。 ※但是近体诗的格律要求也存在问题: 张中行 先生在《诗词读写丛话》谈到:“押韵的所求是声 音的回环美,这回环美的音乐的形式,能够恰好与 内心的情感水乳交融吗?理论上有碰巧的可能,实 际上却很少可能。……押韵的结果经常是情意向声 音让步。” 过分强调声律的要求有时也会丧失诗意,同时 我们也要考虑到古今音变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不 必在声律知识上讲的过精过细。 《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说:“若果是有了 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虞美人》“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无限悲哀伤感,诵读时 语调要低沉、慢速”
《苏幕遮》“这首词上阕写景,整体格调活泼,诵读时要 有一种欢快感”
“音节”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 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 “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 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 的情感内涵、气韵风格,这就是所谓的“因声 求气”。 只有出声朗读,我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节 奏,由节奏而把握到文中的情感与气韵。 “吟咏诗韵”就是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 咏,体味诗歌作品的思想感情。
诗歌节奏也体现在节拍的划分上,汉字 以一个字为音节,四言诗四个音节一句, 五言诗五个音节一句,七言诗七个音节。 但是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的, 一般是两两组和形成停顿(音步)。 四言两顿,音节是二二(《短歌行》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五言一般是三顿,音节是二三、二一二或二二 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海内/存 /知己,天涯/若/比邻。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 七言是四顿,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 “2212、223、2221” 。 (如: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