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沭阳县简介
沭阳县,隶属江苏省宿迁市,因位于沭河之阳而得名,县域面积2298平方公里,辖38个乡镇(场、街道)、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79万人口,是江苏省人口最多的县份,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县份之一。历史上,这里是革命老区、传统农区和水患灾区,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县、经济穷县和财政弱县,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全省“谷底”。1996年地级宿迁市组建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沭阳广大干群秉承“全方位、全领域、全激活”发展理念,更高举起“工业强县”大旗,全面做活广引外资、激活民资、策应扶持、金融信贷、政府投入、上市融资“六大投资”文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持续攀升的强劲态势。连续14年蝉联宿迁市年度目标综合考评一等奖,成功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台商连锁商业投资最具潜力城市”,率先跨入“全国文明县城”、“江苏省文明城市”行列。
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亿元,实现一般预算收入26.26亿元,在苏北23县市中居第1位,在全省50县市中居第15位。三次产业结构为19.3:45.3:3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2900元、6875元。
沭阳县拥有耕地面积204万亩,农业人口140万,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沭阳县委、县政府坚持狠抓“三农”工作不放松,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地位,推动县级财政实现由过去长期单纯依靠农业支撑向财政支持农业、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性转变,使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新格局,农民生活实现了新提高,农村面貌呈现出新变化。一是乡镇工业发展迅猛。坚持县乡工业联动发展,县财政设立1.5亿元专项资金扶持乡镇标准化厂房建设,拉动了14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近两年来累计新建标准化厂房160余万平方米。2010年,所有乡镇一般预算收入超千万元,期中财政收入超3000万元的27个、5000万元以上11个,分别比2009年增加14个和3个,乡镇经济已成为县域发展新的增长极。二是村级经济快速崛起。坚持把村级经济发展作为推进全民创业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村干部、大学生及大学生村官、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各类创业主体的引领作用,全面激活全民创业激情。2009年,全县新发展私营企业2839个、个体工商户24409户,同比分别增长70.72%和68.16%,分别占全市总量的42.3%和50.2%。2010年,全县新发展私营企业4221个、个体工商户31723户,分别占全市新增总量的52.07%和57.88%。全县474个村(居)共成立489个实业发展公司。201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9752.74万元,是2009年的3.22倍。三是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全县高效农业面积达95.66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33.7万亩,形成了由花卉苗木、食用菌、蔬菜、优质稻米和生态水禽等高效特色农业构成的“四区一带”生产新格局。建成全国最大的干
花生产销售基地,建成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南花北木驯化基地和高档苗木研发展示中心,2010年被评为“全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先进县”。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坚持“镇当城建”,工业集中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商贸区全部向镇区集中,实现“三区合一”,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坚持以“环境优美乡镇(村居)”创建活动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努力打造苏北最整洁、最现代、最生态的乡村环境,成功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个,建成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3个。坚持像抓工业园区一样抓好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4A级景区创建工作,逐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沭阳工业在明清时期以传统的手工作坊为主,其中“惟酿酒造油称大宗”。民国期间,沭阳工业生产能力低下。1949年,仅有一家全民企业。50年代,县级工业逐渐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沭阳工业实现快速稳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牢固树立“只有工业领先才是真正领先”的理念,集中全县政治、经济、人才、信息、社会等各类资源,全力突破工业经济。三产业比例由“十五”末的33.0:35.8:31.2优化为18.6:44.0:37.4,工业经济实现了主体“从少到多”、质量“从弱到优”的历史性转变。目前,全县木材加工、轻纺服装、机械电子、金属加工等传统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0%,木材加工业成为沭阳首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及生物科技、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全面提速,高新电池产业园龙头高昂,聚脂薄膜、精密电子生产基地熠熠生辉,欧亚薄膜、天能电池、远新实业等一批50亿级企业航母已扬帆启航。坚持把经济开发区作为“工业强县”的主战场,开发区已承载各类项目59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3个,投产企业362家,用工10.3万人,开发区内已建成丝袜、画材、包覆纱、手机扬声器、电动车蓄电池、针织毛衣、单缸机活塞、天然VE、防水模板等9个全国“单打冠军”,一座以成长型项目为支撑的现代化新兴工业基地已经形成。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苏北首家省级软件产业园——江苏沭阳软件产业园已吸纳华军软件、小聪软件等89家企业入驻,成为江北地区最大的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2010年3月份又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首批科技产业园。坚持县乡工业联动发展,新材料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和临港新城开发区四大专业园区加速崛起,力争3—5年建成百亿级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