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土地的誓言》课堂实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土地的誓言》课堂实录

【积累字词】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学们先把课文散读一遍,注意读准以下加点字的字音,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

【分析课文】

0.背景及题解

同学们初读时应该发现文末有“‘九一八’十周年写”这样一行字,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及背景。“九一八”事变之后,大批东北青年流亡到关内,在“九一八”十周年的时候,作者写下了这篇《土地的誓言》。

何为“誓言”?——宣誓、发誓时说的话。

同学们散读课文后,可以初步理解课文标题“土地的誓言”是“作者对这土地发出誓言”,看着这个标题,我们不禁想问:(1)作者到底要对土地发出什么誓言?(2)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誓言?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1.分析课文第1段

全文共两段,请同学们把第1段朗读一遍,注意读出情感。

(1)“这种声音”指什么?

同学们在朗读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这1段中作者反复写到了“这种声音”?请同学们思考,“这种声音”指什么?让我们到文中圈画出相关语句。

这些句子都写到了“这种声音”。显然文章开头就交代了,“这种声音”指的是她对“我”的呼唤、召唤。结合上一句可知,文中“它”指的是关东原野,也就是作者的故乡。所以“这种声音”就是互相呼唤“我”的名字,召唤“我”回去的声音。

作者在这里用女字旁的“她”来称呼故乡,而不是宝盖头的“它”。可见故乡在作者的心目中是有生命的,“我”和故乡之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亲近关系的。

(2)“我”在什么情形下听到这种声音?

“我”对故乡怀着挚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故乡召唤“我”回去。“回去”一词表明当下的“我”不在故乡,结合写作背景已知,此时的“我”还流亡他乡。身处异乡的“我”在什么情形下听到这种召唤的声音呢?

①我们关注到文中第1段有这样一句话:

“这时”指的是什么时候?第1段中有一大段对故乡的回忆:

这个句子很长,概括起来就是“对故乡景物的回忆”。也就是说,当“我”回忆起故乡的景物时,“我”就会听到故乡对“我”的召唤。

②作者回忆了故乡许多的景物,比如白桦林、马群、蒙古狗、高粱、倒立、土地、山雕、鹿群、煤块、足经、车龄、狐仙、姑、狂风等等。为何要铺陈这么多景物?

首先,这些景物都是富有东北生活气息的,在东北这块土地上特有的。作者一想起故乡,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故乡的这些景物,将这些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的排列在一起,可见故乡在作者心目中烙印之深,也可见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深。

其次,我们发现作者不是简单的罗列,在每个事物之前还加了一定的修饰语。

a.有视觉上形容颜色的:如碧绿的、红布似的,金黄的、黑色的、赤色的等等,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一个丰饶美丽的世界。

b.有听觉上形容声音的:比如蒙古狗深夜得嗥鸣声、皮边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声、悠远的车铃声、马儿带着的串铃声、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声,原野上怪诞的狂风的声音。当作者一想起故乡,这些各种各样的声响就在耳边响起,似乎就是在呼唤作者,召唤作者回去。

c.有嗅觉上的:如带着松香气息的煤块。

d.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动态的场景:如马群的奔跑、斜边的滚落等等。所有这些景象都极富有东北的生活气息,展现了一个有声有色、鲜活美好的关东原野。

但是自“九一八”事变起,这片鲜活美丽的故土被侵占,至今已10年。每当流亡他乡的“我”,怀着挚痛的热爱,想起这片故土的时候,就总是会听到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召唤“我”回去。

(3)这种声音具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再读第1段,圈画出表现这种声音特点的词语。

这声音是“低低地”“急切”的,这样的声音特质很让容易人联想到她”(即故乡)此时的处境,她饱受磨难,痛苦万分,迫切地渴望得到救助,因此发出了

沉痛的、急切的呼唤。同学们想象一下,流亡他乡的“我”听到这样迫切的呼唤,该是多么心痛,多么焦急!我们可以在文中多处找到这种声音给“我”的感受。

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注意标红的词语。

“无时无刻”一词两次出现,强调了“我”的时空中充满了这种声音。作者也可以用“每时每刻”这个词,但两者相比,我们可以感受到“无时无刻”双重否定,使得语气更加强烈,更凸显出这种声音和“我”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因此作者在文中写道:

句中标红的词语一再强调了:“我”与这种声音是难以割舍的,这种声音在“我”的心中,“我”无时无刻不听见这种声音。故乡对“我”的召唤是多么迫切,她在焦急地呼唤“我”回去。作者不断强调这种声音对“我”的呼唤,不断强化这种呼唤对“我”的感召力。于是“我”明确地感受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我”必须回去,故乡的呼唤得到了我坚定的响应。

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1段最后两句:

故乡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我”和她彼此呼应、血脉相连、心心相印,有着热情的默契。虽然我们现在还彼此分离,但终有一天“我”的心和她的心要汇合在一起,作者对于未来怀着无比的期许和坚定的信念。

2.分析课文第2段

(1)作者对于未来怀着无比的期许和坚定的信念,那么这样不可分割、血脉相连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作者在第2段有进一步的表达。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

作者把土地比作母亲,“我”和故乡之间是血脉相连的母子关系,“我不能离开她。”作者之所以把故乡比作母亲,是因为生于这片土地、长于这片土地。

请同学们读一读接下来作者对故乡生活印记的回忆:

作者回忆了在故乡的快乐而美好的生活场景,意境优美、感情舒缓。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作者有着深深的依恋。这一段回忆也印证了上文“我”把土地比作母亲、“我”和故土之间是母子关系。

(2)但是在美好的回忆中,作者却用了一个比较反常的词语“埋葬”,反常之处往往格外引人注目,并且引人深思。为什么要用“埋葬”来表达我曾在故乡田垄上的欢笑?

“埋葬”一词用于已经逝去的事物,结合第1段的内容,那样美丽、充满生活气息的故土已被侵占,故乡的美景与宁静的生活已不复存在,故乡在敌人的铁蹄下痛苦地挣扎,故乡在急切地呼唤“我”,渴望“我”的解救。在这样的情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