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四版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一章 导论1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第4版)知识点与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第4版)知识点与关键词

附录1:《社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与关键词第一章绪论知识点列表知识点1关键词1.孕育时期2.形成时期3.确立时期4.拓展时期知识点2关键词1.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2.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3.社会心理学知识点3关键词1.具体研究对象知识点4关键词1.哲学方法论2.专门方法论3.信度4.效度5.调查法6.实验法7.观察法8.档案研究法9.研究偏向10.研究伦理的基本原则关键词1.孕育时期: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一个准备时期,它的母体要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并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的西欧思辨哲学。

2.形成时期:社会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还要到19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历史变化的时期。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3.确立时期: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实证科学的时期,其具体特征为社会心理学已经从描述转变为实验,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并从普遍论转变为特殊论。

4.拓展时期: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心理学新格局出现的时期,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为社会心理学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普及与发展,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正在改变着以西方为中心的格局。

5.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关注的核心是个体,研究者试图通过分析心理状态的即时刺激以及人格特质来理解社会行为,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

6.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关注的核心是团体,研究者试图通过分析社会变量,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及社会准则来理解社会行为,研究方法主要是相关研究和观察法。

7.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有关人类社会心理与行为的一门现代科学。

作为一门系统阐述心理与行为本质规律的学科,它力求对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出科学的评价。

8.具体研究对象:个体的心理及行为;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心理及行为;群体心理及行为;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①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②研究人的社会动机③研究人的社会认知④研究社会态度的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3。

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自20C20’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

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

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

根据这一设想,有三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与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统治和统辖,它遵循“现实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与自我并将父母的道德观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将潜意识冲动归于性的趋利: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

乔治米德:符号互动理论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

2。

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

..。

.主观我与客观我。

“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社会认知理论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1。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1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1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本章学习目标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人类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就抱有极大的兴趣。

从著名的思想家到普通人,都时常在思索人们何以有爱,何以有恨,何以个体独处时的行为与有他人在场时会表现得很不相同,等等。

但是,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至今才有百年的历史。

如今,这门年轻的学科不仅在体系上日趋成熟和完整,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越来越巨大的应用价值。

作为一本教科书,本书将要对社会心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作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

在第一章中,则概要地讨论一下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在接触一门学科时,初学者总想一开始就明确它的定义是什么。

不过,对于社会心理学,要下一个确切的、所有社会心理学家都能接受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

这不仅是因为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广泛而复杂,还因为研究者们所持的理论观点至今仍不尽相同。

为使读者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问题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我们把西方、前苏联以及我国社会心理学界提出的一些定义分别列出来,并提出本书作者的看法。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由于受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两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的影响,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强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的社会行为,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的科学。

另一类则强调社会心理学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

前一类定义显然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体现。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据此引申,持行为主义观点的人常把社会心理学看成是研究人的社会行为或互相影响所产生的行为的科学。

例如,J.H.戈尔茨坦(J.H.Goldstein)认为,对于社会心理学,“我们的暂用定义是,一个人的行为怎样影响其他人的行为的研究”。

我国心理学专硕各大学参考书目

我国心理学专硕各大学参考书目

2016心理学专硕各大学参考书目第一章心理学导论:1.《心理学与生活》(16版)2.《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师大出版社3.《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4.《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章人格心理学:6.《人格心理学》 Jerry M.Burger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三章发展心理学:7.《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北师大出版社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8.《心理咨询与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9.《临床心理学》王登峰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章变态心理学:10.《变态心理学》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六章社会心理学:11.《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大出版社第七章管理心理学:12.《管理心理学》车丽萍秦启文北京地区:1、北京大学:按347全国大纲出题2、北京师范大学: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师大出版社2《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心理与教育测量学》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4《社会心理学》金盛华北大出版社5《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北师大出版社3、首都师范大学:指定3本参考书《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彭聃聆《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师大出版2009年第三版张厚粲、徐建平《心理测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年版金瑜4、中国科学院大学:347全国大纲(今年新加清华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天津市:5、南开大学:1心理学专业综合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等编华东师大出版 2010第四版2社会心理学全国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南开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3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4心理测量学戴海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5咨询心理学乐国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6、天津师范大学:347全国大纲河北省:7、河北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彭聃龄。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陈琦、刘儒德。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
精选ppt
1
前言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于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 理足以提供丰富的科学理论与实际资料,使它更加 充实,更加具体化,因而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它, 掌握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理论认识和哲学水平。
❖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对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和
人际交往。它所揭示的规律,对于理解他人、认识
精选ppt
29
四、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
❖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上有相互重叠 的地方,特别在社会人格和社会认知方面。文化 人类学在这方面强调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强调文 化对人格的塑造。 ❖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方法上有明显 的不同,前者主要采用通过实验检验假说的方 法,而后者则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应用社会心理学
❖ 环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和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 研究噪音、污染、自然灾害对人的社会心理影响, 居住环境的设计和安排应如何适应人的心理需要;
❖ 健康社会心理学要研究某些身体疾患和各种心理 疾患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心理 学治疗人的心身疾患;
精选ppt
自我和正确地与人交往提供了分析的理论、评价的
标准和相处的原则,是个人提高自我修养,加强自
我教育,协调人际关系,改进社会风气的有益的帮
助。
精选ppt
2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论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社会心理学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精选ppt
13
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心理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大纲(上网)(主讲教师熊匡汉副研究员编)(如发现本大纲中有错误或有好的意见、建议请电话联系:85220859)第一章绪论讲授时间:4学时(导言、第一节2学时;2-4节2学时)导言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目的、要求、时间安排、成绩记载办法等一、健康四方面的内容: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二、心理健康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

三、心理健康的4个标准(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8个标准(1)智力正常;(2)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3)意志坚强可控;(4)心理特点符合性别、年龄特征;(5)人际关系和谐;(6)适应社会生活;(7)热爱生活;(8)有完整和谐的人格结构。

五、心理成熟的10个标准1、能在日常生活中与同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种关系包括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有内。

2、在行为上能够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

3、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

不过分炫耀自己的优点,也不过分掩饰自己的缺点,发挥最大潜能。

4、情绪表达渐趋成熟独立。

凡事不再依赖父母或其他成人的支持与保护。

5、有经济独立的信心。

6、能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职业,而且肯努力奋发,为取得该种职业而准备。

7、认真考虑选择婚姻对象,并开始准备成家过独立的家庭生活。

8、在知识、观念等各方面,都能达到作为一个公民所需要的标准。

9、乐于参与社会活动,也能在社会活动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10、在个人的行为导向上,能建立起自己的价值道德标准。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学科简史、研究现状一、定义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是系统研究人(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学科简史、现状1、简史在西方,被公认为首先提出社会心理学问题及主张的是古希腊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13)全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13)全

5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观察法 • 一般观察法 • 参与观察法
学习交流PPT
6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调查法 • 访谈法 • 问卷法 4、档案研究法
学习交流PPT
7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1、偏向问题
• 研究者的偏向:研究者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动作、讲话的语气都 可能无意中影响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表现,从而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 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 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
学习交流PPT
11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第二阶段: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 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出现 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18世纪下半叶 和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变革而形成,也称“社会经验 论”阶段。 •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冯特 •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加布里尔·塔尔德、迪尔凯姆、古斯塔 夫·黎朋 •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和发展 对西方心理学界乃至整个人文科学 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它的开山 鼻祖就是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 对社会心理学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的是他关于“人格发展”、“集体 心理学”和“文明”等方面的记述。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主要划分为意识 和潜意识两大部分,在潜意识中, 又将冲动归结为性的驱动力。
学习交流PPT
12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第三阶段:从本世纪20 年代起,伴随着各种实证主义手 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 义的转折,进入确立时期,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

社会心理学(第四版)

社会心理学(第四版)
《社会心理学(第四版)》在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历史、理论、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社会心理学的几 个主要研究领域,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其加以分析。这些领域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态度与偏见、人际关 系、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团体与领导、文化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最后一章还探讨了目前备受**的积极心理学。
在介绍各领域相关知识的同时,作者力图使其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联系在一起,从而令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对 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所帮助。
本书可作为各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也能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获得知 识和乐趣。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社会心理学(第四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自第*一版出版以来,持续畅 销,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在第三版的基础上,本书对近五年来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点研究领域的成果进行了更 新,包括自我意识、社会认知,利他与侵犯行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团体与组织,以 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文化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
谢谢观看

本书特点如下:一,在对以上领域的知识进行分析的时候,作者力图使其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联系在一起, 能够特别体现这一点的是本书的专栏部分,每一章作者都选择了一些有意思的话题,以专栏的形式围绕这一主题 进行讨论,令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帮助。第二,在每一章的最后,作者列出了本章的推荐 读物以及思考题。推荐读物都是与这一章的主题相关的经典文献和经典书籍,可供学有余力的读者参考。思考题 大都围绕本章重点知识进行提问,能够帮助读者检查这一章的学习情况。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侯玉波,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 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心理学会理事,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 长。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及北京大学—香港青年协会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Table of Contents内容简介目录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2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3章自我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4章社会认知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5章社会行为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6章态度与偏见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7章人际关系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8章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9章团体与领导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10章健康心理学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11章文化心理学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12章积极心理学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归纳】考点一: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表1-1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考点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表1-2社会心理学的定义2社会心理学与常识(1)联系一定程度上,社会心理学可以用常识来说明,但常识有时未必正确。

(2)区别①常识是理性的产物,而社会心理学中的人类行为具有非理性特征。

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常识不同。

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表1-3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考点三:社会心理学简史1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宣布了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各个理论流派的理论发展最为迅速。

行为主义(第一势力)、精神分析(第二势力)和人本主义(第三势力)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三个流派。

2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表1-5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2课后习题与详解1怎样理解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的关系?答:(1)社会心理学的界定①J.L.Freedman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4章)【圣才出品】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归纳】考点一: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表1-1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考点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表1-2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2.社会心理学与常识(1)联系一定程度上,社会心理学可以用常识来说明,但常识有时未必正确。

(2)区别①常识是理性的产物,而社会心理学中的人类行为具有非理性特征。

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常识不同。

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表1-3 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考点三:社会心理学简史1.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宣布了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各个理论流派的理论发展最为迅速。

行为主义(第一势力)、精神分析(第二势力)和人本主义(第三势力)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三个流派。

表1-4 各理论流派的心理社会观2.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表1-5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2 课后习题与详解1.怎样理解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的关系?答:(1)社会心理学的界定①J.L.Freedman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他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人们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②D.Myers从社会认知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

他从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角度对社会心理学的重新界定,使得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更为广泛。

③吴江霖结合他对心理学框架的看法,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他的定义明显是以个体为主,尽管也提到了“若干个体”,但“若干个体”并不等于集体。

社会心理学 乐国安第4版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汇总 第1--12章

社会心理学  乐国安第4版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汇总  第1--12章

《社会心理学(第四版)》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 .如何理解“作为一种学术思想或理论观点的社会心理学的存在,要比作为一门具体学科的社会心理学的出现在时间上早得多” ?答案:社会心理学从诞生至今仅历时百余年。

不过,它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罗马的先哲以及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

因此,作为一种学术思想或理论观点的社会心理学的存在,要比作为一门具体学科的社会心理学的出现在时间上早得多。

通常的观点是把1908 年视为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

但是在1908年之前,社会心理学的思想已经历了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以及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的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2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答案:社会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但作为独立学科的历史并不长。

通常的观点是把1908 年视为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

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上半叶是社会心理学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可以称为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在这一阶段中论及社会心理学的思想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为代表的社会决定论,二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自然决定论。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属于社会心理学形成的第二阶段,可以称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与社会心理相关的流派主要有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和美国的社会心理学。

从20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实验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转折,大踏步地走向科学。

这是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即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实证科学的时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现在,社会心理学经历了深刻的危机之后进入了扩展时期。

这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心理学新格局出现的时期,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为社会心理学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普及与发展,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正在改变着以西方为中心的格局。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泛性论 本能论 人格结构理论 强调社会文化因素 代表:荣格、阿德勒、霍妮、弗罗姆、埃里克森 等

新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 遵循的原则
人 的 精 神 世 界
意识 前意识
超我 自我
道德原则 现实原则
潜意识
本我
快乐原则
动机理论

关注个体本身的需要和动机,认为需要能 够影响认知、行为、态度。环境唤起某种 需要,然后人们以某些行为来满足或降低 需要。

社会文化理论

研究社会背景和文化如何影响人的心理和 行为。
本章复习思考题
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哪几 个阶段? 2、社会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理论、符号 互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 论的要点各是什么?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相关研究与因果研究 收集数据的具体方法与技术 研究中的倾向性及伦理问题
一、研究中的倾向性
研究者的倾向性 被研究者的倾向性
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一)主要的伦理问题
实验性欺骗 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被试的痛苦问题
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
社会学 社会心理 学 提供关于社会而非个体的一般性规律。 研究使人们易受社会影响左右的共同的心理 过程。
人格心理 学
研究使个体与众不同并与其他人相区别的各 项人格特征。
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研究个体与他人、群体 的相互作用,以及他人、 群体对人格的作用 强调人的共同性,重视 不同社会情境对人格的 影响 重视个体日常生活中具 体社会心理与行为问题 的研究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整理-推荐下载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整理-推荐下载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绪论社会心理学不属于以下哪门课程的分支学科?生理心理学心理学可以分为几大分支?2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

是======中国的心理学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的研究自己的观点的?80年代======影响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因素不包括?自我要求生病引起脸色发红,那么生病是?自变量社会文化条件是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是======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不包括?认知的结果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时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围。

是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相关的就可以解释因果。

否============第三章社会化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的过程是?社会化下列不属于具体调查方法的是?方法论观察法依据主体参与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是======以下概念中,不属于同一层级的是?参与观察法不属于出生就带有的情感的是?开心人生来就是情感性社会性的生物。

是======个体社会化的特点是?以上都对(主动性、贯穿于一生、个性与共性统一)关于社会生物学的说法错误的是?仅体现在个体方面罗曼蒂克激情是在5-6岁产生的感情。

否======婴儿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快乐情感是在什么时期?6-8周婴儿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害怕感是在什么时期?8-10个月人与其他动物相比由超强的依赖期。

是第四章社会角色下列属于社会化载体的是?以上都有(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5-6岁孩子产生的情感不包括?骄傲性别角色是先赋角色。

是======婴幼儿发展比较早的情感是?惊讶婴儿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害怕感是在什么时期?8-10个月并不是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危机。

否======查尔斯·库利的理论是?镜中我研究表明,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最大的是?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第五章自我意识哪一项不是社会化的主体?工作单位实践角色是个体根据对自身角色的理解,实际表现出来的角色。

(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参考书周晓虹:《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社会心理学—第四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壹心理网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社会心理学的界定(一)国外代表性观点1.格尔登·奥尔波特(G·Allport,1968):是旨在理解或解释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实际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2.肖和康斯坦佐(Shaw&Constanzo,1982):是关于作为社会刺激之反应的个人行为的科学研究。

3.埃尔伍德(Ellwood,1925)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它所关心的是人类群体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4.尹恩·罗伯逊(198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人类行为主要取决于人们所属的群体和群体间的互动及影响(二)我国代表性观点1.吴江霖: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2.沙莲香: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的主体反应,而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的具体科学。

3.孙晔: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

4.周晓虹: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包括内隐与外显两个方面)。

界定社会心理学需考虑:1.行为的界定狭义:外显行为广义:既包括内在心理也包括外显行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人对社会刺激的全部反应2.反应的主体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群体个体心理:强调对外界情境的反应以及在生平情境中的历史积淀;群体心理:强调群际空间里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民族心理:强调文化背景和时间纬度。

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区别;本尼迪克特:《菊与刀》3.个人或群体的反应受到各种社会、文化、人格及生物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二、研究领域(一)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个人的知觉与自我意识、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人格发展、应激与情绪问题(二)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从众和模仿等(三)群体心理群体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影响、群体领导人的行为、群体行为、民族心理、性别差异心理等(四)应用社会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介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间的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

社会心理学复习大纲(南开大学版)修订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大纲(南开大学版)修订版

2.言语的社会功能:认知、行为、情感、人际、调节功能
3.语言的复杂性和策略性
(二)非言语符号系统:视—动符号系统、时—空组织系统、目光接触系统、辅助语
言系统
三、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
四、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
(一)影响信息来源的因素
(二)影响信息的因素
(三)影响信息渠道的因素
(四)影响接收者的因素
五、人际沟通的障碍
(一)地位障碍
(二)组织结构障碍
(三)文化障碍
(四)个性障碍
(五)社会心理障碍
六、人际沟通的功能
(一)协调作用:协调情感、协调动作
(二)保健作用
(三)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作用
第二节人际沟通过程分析
一、人际沟通心理分析
(一)沟通动机
(二)对信息的选择
(三)对信息的理解
二、人际沟通动作分析(贝尔斯)
第三节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按照沟通线路分类
(一)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二、按照沟通方式分类
(一)假相倚、非对称性相倚、反应性相倚和彼此相倚
(二)工具式沟通和情感式沟通
(三)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四)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三、按照沟通网络的分类
(一)正式的沟通网络:轴型沟通、Y型沟通、链型沟通、园型沟通、全渠道式沟通
(二)非正式的沟通网络:单线型、集束型、流言型
第十章侵犯和利他。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关注薇公号-精研学习网-查找资料
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表1-1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考点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表1-2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2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1)联系
一定程度上,社会心理学可以用常识来说明,但常识有时未必正确。

(2)区别
①常识是理性的产物,而社会心理学中的人类行为具有非理性特征。

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常识不同。

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表1-3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
考点三:社会心理学简史
1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宣布了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各个理论流派的理论发展最为迅速。

行为主义(第一势力)、精神分析(第二势力)和人本主义(第三势力)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三个流派。

表1-4各理论流派的心理社会观
2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表1-5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社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社

美国人不养老,乱搞性关系,美国 人因为有钱所以不用工作 美国人简单
北方人比南方人会喝酒;南方人比北方 人懂礼貌;北方人比南方人说话直接; 北方人比南方人高大、强壮;北方人吃 面,南方人吃米。 北京人会“侃大山”。 苏州女人漂亮,苏州男人柔弱, 苏州人重视家庭。 四川女孩子的皮肤最白皙漂亮
“老实人”为何成为疯狂杀 手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围
• 1、个体的社会心理及社会行为 • 2、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心理及行 为 • 3、群体心理及行为
1、个体的心理及行为
• 社会化、 • 自我意识、 • 社会认知、 • 社会态度、 • 社会动机、 • 社会学习
社会化 • 1919年,在印 度的一个狼窝里发现了两个人
形动物,经鉴定,确定是两个小女孩。 • 小的约2岁,大的约8岁。人们把她们救回村 子,小的不久就死去了,大的活了下来,人 们给她取名叫卡玛拉。卡玛拉像狼那样用四 肢爬行,舔食流质的东西,吃扔在地上的肉 。她怕光、怕火、怕水,从不让别人给她洗 澡。天冷也不盖被,却喜欢和 • 狗偎在一起,蜷缩在角落里。 给她衣穿,她 就把衣服撕破。如果有人碰了她,她的眼睛 就会发出狼眼一样的寒光,抓人,咬人。她 白天睡觉,夜间活动,晚上异常敏锐,深夜 时经常发出狼一样的嚎叫。
(一)国外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
• 苏联的库兹明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不 同水平上的交往。个人之间,组织机构 与个人之间,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 间的交往。交往是社会心理学的中心现 象,通过交往,产生人们相互的感知、 理解、模仿、暗示、信任、团结与冲突 、态度与目标。
(二)国外社会心理学家的观 点
• 孙本文:社会心理学中研究社会行为, 一方面研究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另 一方面研究社会所受个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13)全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13)全
社会心理学
学习交流PPT
1
第一章 绪论
学习交流PPT
2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既包括个体, 也包括群体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 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 影响所作出的内隐和外显的反应。
学习交流PPT
18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四、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格式塔 学派和勒温的场论,而在其形成 过程中也受到了现代认知心理学 的推动。
学习交流PPT
19
第三章 社会化
学习交流PPT
20
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 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学习交流PPT
16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二、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论是社会学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进行的 理论研究,从社会心理学的构成方面来讲,其影响并 不亚于精神分析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乔治·米德,他受达尔文主义和实用主 义原则的启发,认为意识具有运用和理解符号的能力, 通过这种能力,人们可以在心里对环境中的客体做出 行为上的选择以调整自己对客体的活动。
学习交流PPT
23
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称为“本我”、“自我”和 “超我”的3个部分组成的整体,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由这 三部分的交互作用所决定的。
埃里克森修正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将人生分为了八个阶 段。
学习交流PPT
24
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社会心理学在亚洲
(一)日本人研究 南博1957《社会心理学》,介绍作为精神动力的社会 心理学,在日本掀起了社会心理学热。 日本重视应用心理学的研究 对日本人的研究: 一是日本人论研究,日本人研究中心,文献法/观察法/ 小型调研法 二是国民性研究:文部省统计数理研究所国民性调查委员 会项目。1953年开始,每五年做一次追踪性调查, ianxi进行了7次,1984年结束。林知己夫于198 8年出版《日本人心理测量研究》 为什么要研究日本人:二战后不久,日本复苏和日本人自 身坐标轴的丧失感,唤起了重塑日本人根性的意识。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西方两类定义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行为或相互影所产生 的行为的科学 戈尔茨坦:一个人的行为怎样影响他人的行为的 研究。 西尔斯: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 他论述我们如何知觉其他人和社会情景,如何对 其他人作出反应以及其他人如何对待我们作出反 应,此外,它还论述我们如何受社会情景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Social Psychology
重庆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 2012-2013学年秋季课程 周 玲
第一节 导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 定义和研究范围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 研究方法
第一节

一、社会心理现象 二、社会心理现象与制度文明、传统文化 三、社会心理学的早期形态 四、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五、社会心理学在亚洲
(五)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产生
1、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疑问 在中国,社会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陆志韦 1924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新论》 在书中质疑了包括麦独孤等在内的本能论学派和 包括勒朋等模仿论在内的群众心理学派,提倡用 寻常学习心理学的方法去研究社会心理学。 从中可以看到社会心理学的困境,和作者对社会 心理学命运的困惑。
※(一)制度文明与社会心理
关系本位和关系中心,是中国人社会心理区别于 西方个人中心的要点。 费孝通 社会关系“差序格局”来自中国传统的 文化规则、伦理规则,这些规则通过制度固定下 来。 中国的制度的”硬性“规定带上了人伦的”软性 “保护。 不论是两极分化引起的社会忧患,还是贪赃枉法 引起的社会抗拒,或是利益集团为虎作伥引起的 群体愤懑,或者公共场合不道德引起的公众焦虑, 归根结底是社会管理制度不够文明。
(二)社会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欧洲群体心理学。
1908年前后,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出现了对群 体生活的心理学分析,使心理学与社会学在实践 上走到了一起。表明,社会心理学的原初形态是 出自对群体生活的深层解剖。
1、早期群体心理研究提出的群体特征问题 1983出版西费尔《集合心理学》 1985法国社会学家勒朋发表《群众心理学》 言下之群众,指集群状态下的情绪性集合心理的 “心理学的群众”,四个特征 (1)失个性或恃众性:当一人独处时,对其本性尚 有抑制,一旦合群,在扰攘中,无人负责。 (2)传染性:情绪、行为趋于同一方向 (3)被诱性:暗示、默喻可以使众不言而动,感而 遂通 (4)极端性:对于所受暗示有立即施行之倾向,无 怀疑之念。 ——此时的群众心理被裹在“原罪”般的社会角色中。
※一、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现象属于心理现象,也属于社会 现象 个体心理——群体心理——民族心理—— 大众心理 社会心理更能显露“人为何者”: 人是社会的动物, 人是社会关系体 社会心理更能够显露人的群体性、社会性 之心理本源。
※二、文明,是社会心理的内核
社会心理现象的文明实质:人类文明中的一种精神性存在。 中国社会巨变: 人们提高自身修养的紧迫感前所未有; 两极分化,既得利益群体的欢乐——被剥夺人群的 悲痛 ——所有这些变化都是社会心理的“拷贝” ——不论怎样变化,中国人必须面对 ——不同情绪情感态度的解读,需要考察社会条件:重要 的是制度对人、事的安置和制度的人格化;从文化角度看, 重要的是传统文化中人性理念 的某种丢失和盲点。
.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米德的理论兼有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 色彩。 内容上,将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人或两个人以 上的社会互动。这一思想为后来的“符号互动 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孕育了 40-50年代形成的社会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 论、社会戏剧理论、社会标签理论等。 方法上,社会调查等社会学经验研究方法媲美 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林德的《中镇》、沃 纳的《美式小城》、民意测验调查等。
※(二)传统文化是社会心理的根基
关系,作为文化遗留,是我们民族所选择、所赋予,是有 意义有价值的,所以,”关系“才被广泛注重,广泛利用, 才可能泛滥成灾。 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正负优劣美丑种种看,”关系“端 点——善——不可丢失,但已丢失得差不多了 孟子: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皆 有之。(正本清源) 荀子:人性本恶,需要经过后天人性教化导向善(荣辱大 分) 在人际、群际、人与环境、心态与生态的关系处理上,以 善为端,用善心相会,用善言、善行相待——VS金钱德 莱布尼茨《中国近事》:在欧洲另一端的 中国竟然是个更具道德修养的民族。 1849英国人亨利。查尔斯。萨《中国和中国人》:孝 /义利观/福禄寿等道德品性 1894美国人《中国人的气质》:活易死难/耐性太好 /不求准确/寸阴是金/勤劳/知足常乐/有私无公/爱 面子/婉转/客气/柔和而顽固/孝顺等26项气质。是 当时外国在华外交官员必备之书。 1890-1901孙中山、严复、梁启超等,唤醒国人 觉悟,弘扬勤俭和平守法仁爱信义等优质品质,改造缺乏 公德/不敢行/不敢为主人/一盘散沙/自大/不尚自由 /贪污/忧愁等恶习 整个20世纪都持续研究。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阿尔布莱齐: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制度、社会团 体与个体行为间的关系。 贝母: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交互作用的科学。 西尔弗曼:你是社会的一个成员,而你的行为受 许多人际关系的影响。这些人际关系就是社会心 理学的主要兴趣所在。
3、群众论的意义 孙本文《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语境的群众:是指一致注意或应付一种共 同对象并表示相当兴趣或热烈情绪而在同地暂时 集合的一群人。 群众行为和群众心理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群众行为是一种异常行为。在群众中,除少数领 导地位的人以外,个人几乎不能自主,随群众的 冲动而流动。 对群众行为的引导要得宜。
勒温(1890-1974)集团动力研究中心、集 团动力实验研究 把相互依存原理用于社会心理学研究,更强调 情景、生活空间、场的作用。揭示了集团成员 的集团行为、士气、意见及领导风格等的变化 特征及条件 推动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组织心 理学和产业心理学的领域。 勒温学派的卡特赖特、多伊奇、费斯汀格、弗 伦奇、萨赫特等是推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主力。
(二)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定义 彼得罗夫斯基和施巴林斯基《集体的社会心理 学》:社会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部分,他研究 人类共同体里,人们交往、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过程中产生 的心理现象。
(三)我国学者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 统研究的科学。 汪青(1985):社会心理学的定义要点: 1、应以社会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而不仅是行为或社会 行为。 2、这种社会心理活动既包括个体的社会心理活动,也包 括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3、应该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相互作用之中来进 行社会心理活动、社会心理现象 的研究。但社会心理学 不应把社会关系本身作为研究对象。 4、社会心理学应研究社会心理活动、社会心理现象发展、 发展和辩护的规律。
台湾:杨国枢60年代/80年代同一套问卷,探讨了当 时大学生个人现代性与13种生活方式好恶程度的相关关 系。以及工业化过程中中国人性格与行为的矛盾现象/中 国人人格的形成及蜕变/人的现代化研究,以及台湾大学 生价值取向机器变迁研究。 人——境基本互动方式研究模式为基础 80年代,沙莲香力图研究历史上的中国人和现实中的中 国人是怎样的。 《中国民族性》(一)(二) 20年后,出版《外国人看中国人100年——怎样看人 看我》/《中国人百年——人格力量何在》/《中国人素 质研究》
麦独孤的本能“是遗传而得的或是本有的一种心 理而兼生理的倾向”,“是支持人们身心活动并 且管束人们行为的本源”。本能与情绪的结合成 为人心底层组织的动力来源。 创见:他发现心理的底层结构藏有“本能-情绪这 一动力装置。
3、早期民族心理研究提出了民族精神凝聚作用的问题。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冯特 冯特1879年首创心理学实验室,但他终觉实验室之外 的许多复杂心理现象并不能在实验室中研究。所以划 分了心理学两部门: 实验心理学:个人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对于民族在产生、发展、存续过程中的 语言、风俗、宗教、神话、艺术、法律、亲族形态、 社会结合形态、文化和历史的普遍规则性都提供了心 理学的理解方式。 认为民族心或民族精神体现民族社会中的精神生活的 总体,将国家视为一个总体人格而存在。论证了民族 精神。民族意志在民族国家生成与发展中 的作用。
(四)美国社会心理学对欧洲群体心理研究的改造
从本世纪20 年代起,社会心理学研究大营从欧洲转移 到美国,美式的基本理论(实用理念)和方法论 (个人心理研究、实验)成为这门学科的主流版本。 奥尔波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 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

奥尔波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直接批判“群体心”为 “群体谬误”。认为除了个人心理,不存在群体心理。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人行为中对他人有刺激或者接受 他人刺激所发生的行为反应及意识。 奥尔波特是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开先河者。 社会心理学在20-40年代的主要话题和业绩,是关于态 度及态度的测量研究。 50-60年代是关于态度变化及概念化的时期。 70年代以后出现了危机、理论、方法再探索的要求。
2、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奠定 孙本文1926年开始在中央大学坚守心理学,20年后出版 《社会心理学》:美国社会心理学基本原理+中国文化神 韵 讲到:心理要素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人性与人格、人类态 度与社会生活,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暗示、模仿与社 会生活的关系等等。 揭示了社会生活的社会心理因素。 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或社会中个 人的行为。 提出,社会心理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社会中各个人相互类 似的心理特质、社会中各个个人相互感性的心理机械、社 会对个人心理的影响、个人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