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轻瘫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新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新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新进展近年来,在我国消化病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已经和国际接轨。
随着一些重要研究工作的开展,我们期待向这一领域的国际同道贡献中国的数据。
”这是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前任会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新光教授在不久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FD研究做出的评价。
他认为,临床医生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时应重视综合性、个体化策略。
功能性消化不良流行病学:人群患病率高刘教授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认识也在逐渐提高,就诊率大大增加。
我国有关消化不良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相对较少,广东城镇居民的问卷调查显示,消化不良的患病率为18.9%。
据推测,消化不良年发病率约为1%,以消化不良为主诉的患者占普通内科门诊的11.05%,占消化专科门诊的52.85%。
2009年由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动力学组进行的一项涉及全国17个省市、700家医院、共35 834例伴有消化不良症状患者的问卷调查显示,63.14%患者的主要症状与进餐有关,其中器质性消化不良占15.56%,多数患者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从这些数据来看,我国人群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病率相当高。
”刘教授说。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受脑-肠轴调控影响刘教授表示,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研究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动功能障碍。
《中国消化不良诊治指南》(2007年版)指出,运动功能障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主要发病基础,约4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存在胃排空延缓。
(2)内脏高敏感性。
内脏高敏感性是指引起内脏疼痛或不适刺激的阈值降低、内脏对生理性刺激产生不适感或对伤害性刺激反应强烈的现象。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对胃扩张刺激产生不适感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
(3)脑-肠轴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
肠神经系统(ENS)及脑神经系统(CNS)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生密切相关。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新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新进展引言中国健康成年人中(15~75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率为23.5%。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有很多研究,但临床诊疗进展有限。
临床工作中,应当注意排除器质性、系统性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对于有警报症状的患者尽早予以相应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根据其不同的可能发病机制及亚型制定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个体化诊治方案。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定义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一种,是指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一个或一组症状,并且缺乏能解释这些症状的任何器质性、系统性和代谢性疾病,以慢性、持续性、易反复发作为其特点。
在修订后的罗马IV诊断标准中,功能性胃肠病又被称之为肠-脑互动异常1。
我国2015年FD共识对消化不良的定义为:消化不良指位于上腹部的一个或一组症状,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感及早饱,也包括上腹部胀气、嗳气、恶心和呕吐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分类和发病率按照罗马IV的分类标准,FD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S),PDS的主要症状是:① 餐后饱胀不适(影响日常活动);② 早饱不适感(不能完成平常餐量的进食)。
EPS的主要症状是:① 中上腹痛(影响日常活动);② 中上腹烧灼不适(影响日常活动)。
较之于罗马III,罗马IV更强调了症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此外,在PDS诊断时,明确了症状发作的频率,将“每周发作数次”调整为“每周至少3日”。
两组患者之间症状可有重叠。
多数专家认为上腹部胀气在亚洲消化不良患者中十分常见,因此亚洲FD共识意见将上腹部胀气也纳入定义中2,我国2015年FD共识对消化不良的定义亦将上腹部胀气纳入定义。
一项根据罗马IV标准针对北美和英国的流行病研究发现,普通人群中约10%从症状学上符合FD的诊断,其中餐后不适综合征占61%,而上腹痛综合征为18%,另有21%两种亚型症状有重叠,这一部分患者所述躯体症状更为严重,生活质量受影响程度也更大1。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外感寒邪或饮食热性药物不当,或脾胃内伤 ,导致寒热失调,进而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机
脾胃虚弱 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胃虚弱, 则水谷精微运化失司,气血生化 无源,进而导致全身脏腑失养, 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痰湿内阻 若脾胃虚弱,水液运化失司,聚 湿生痰,痰湿内阻,影响胃气升 降,进而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 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实验室指标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够改善患者的实验室 指标,如胃泌素、胃动素等消化相关激素的水平。
安全性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 应较少,患者耐受性好。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案例二: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是一种非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具 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等优点。
针灸治疗主要通过刺激患者的穴位,调节经络和气血, 达到缓解症状、改善胃肠功能的目的。常用的针灸方法 包括体针、耳针、穴位注射等。其中,体针主要选取中 脘、足三里、内关等穴位进行刺激,耳针则主要选取耳 穴与相应脏腑经络相关的穴位进行刺激,穴位注射则将 药物直接注射到相应的穴位,以增强治疗效果。
03
缺乏标准化和客观化 评估指标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评 估缺乏标准化和客观化的评估指标, 这给临床研究和疗效比较带来了困难 。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未来研究方向
1 2
探讨中医药治疗的机制和原理
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的机制和原理,为中医药 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据报道,FD的全球发病率为7%~45%。
目前F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环境因素(食物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生物因素(十二指肠炎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细胞因子)、生理因素(胃酸、胃排空和胃适应性舒张)和心理因素(内脏超敏反应、脑疼痛调节回路和焦虑抑郁)在内的多个因素参与了FD的病理生理。
研究表明,除胃肠道症状和心理症状外,FD患者还会伴有睡眠障碍、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FD虽不是致死疾病,但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反复发作就诊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2009年FD导致美国社会经济负担增加,造成近184亿美元的损失。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引言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之一,主要包括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或上腹部烧灼感。
基于主要症状可将其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上腹痛综合征(EPS)及重叠型,其中PDS主要包括餐后饱胀、早饱,而EPS主要包括上腹痛及上腹部烧灼感。
FD的具体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与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性、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功能异常、精神心理因素、低度炎症(十二指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免疫功能等相关。
虽无特异性治疗,但近年来研究者们从饮食疗法、药物、中医针灸、心理疗法等多个方面对FD的疗效进行评估,总体上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1FD的流行病学特点全球消化不良的Meta分析显示,未经检查的消化不良总患病率约为20.8%,因地域、种族及诊断标准不同患病率有所差异。
女性、吸烟者、非甾体抗炎药使用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个体的患病率更高。
2018年,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进行的大型横断面调查发现,约10%的成人符合罗马IV型FD的诊断标准。
不同地区及年龄段消化不良的患病率有所不同,但亚型分布相似,约61%的患者为PDS,18%的患者为EPS,21%的患者既存在PDS又存在EPS亚型。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反复发作的消化不良的症状,这种疾病一般会持续四周以上,根据实验室的常规检查比如经腹部的B超,消化内镜以及各种的生化检查结果都不会发现疾病的存在。
临床上这种疾病会出现烧心,腹痛,呕吐,恶心以及食欲不振等现象。
我们国家的中医学将这种疾病归于腹胀,胃脘痛等范畴,当今医学治疗这种疾病主要使用的是促进胃动力的药物。
这些年来,中医药治疗这种疾病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优势性,具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医药;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引言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几率较高,根据有关的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能够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大约占所有消化不良患者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
占消化专科门诊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
并且一部分患者疾病的症状可能会表现的更加严重和持久,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最近这些年,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疾病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
在2004年的罗马会议上再次修订了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定义,具体内容为:符合以下的一项或者多项症状则被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在餐后出现饱胀感,出现早饱,上腹疼痛或者上腹的烧灼感等。
现代医学虽然对于这种疾病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发病的原因以及发病的机理当今还不清楚,也没有特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大多采用对症方式进行治疗,而通过中医辩证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性,在临床上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 中医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的认识当今的医学下对于这种疾病的病因的认知有很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学者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原因和患者的饮食不洁以及痰饮,食积,情志不和等有关系,这种疾病和患者的胃,肝,肺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大多认为这种疾病同时有寒热错杂之证[1]。
部分学者认为这种疾病是因为饮食不化,外邪内陷,情志失调以及脾胃虚弱而导致中焦气机的不利,或者是因为升降失常,气虚气滞等形成的一种自觉症状,并且认为这种疾病的基本病位在患者的胃部,基本的病机为升降失职等[2]。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进展
• 138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January 2021, Vol.33, No. 1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进展沈少英,许丰doi:10.3969/j.issn,1671-0800.2021.01.070【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671-0800(2021)01-0138-03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起源于 胃十二指肠区域的一组症状,包括上腹 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和早 饱,并排除其他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
根据罗马IV的 FD诊断标准,FD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 (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S)。
PDS主 要表现为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和早饱, 每周至少发作3 d;EPS主要表现为上腹 痛和烧灼感,每周至少发作1d;两者的 症状均持续至少3个月w。
本文拟FD 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流行病学总体来说,西方国家FD发病率为 10%〜40%,亚洲地区为5%〜30%,我 国发病率普遍高于其他亚洲国家|21。
在 未成年人中,FD发病率约为7.6%'— 项基于美国、英国及加拿大人口的调查发 现,在FD患者中,PD S占61%, EPS占18%,相互重叠占21%w。
根据一项荟萃 分析,未经调查的FD占21%,女性、吸烟 及幽门螺杆菌(HP)阳性等为高危因素|51。
2病理生理机制2.1胃运动功能障碍胃运动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胃排空延迟和胃容受性功能受 损,两者均是FD发病的重要机制。
研究 发现f c l,FD患者中有20%〜50%#在胃 排空障碍,约40%存在胃容受性舒张功 能紊乱。
除上述两个主要原因外,胃移行 性复合运动(MMC)异常也是重要因素之 一。
它是指消化间期的胃运动呈现以间歇 性强力收縮,伴有较长的静息期为特征的 周期性活动,最具特征的是第III期,调查发 现约有30%的症状与MMC异常有关|7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不同亚型的关系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不同亚型的关系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进展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发病的相关因素之一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根除HP治疗可改善FD的临床症状,一次治疗可获得长期效果,但对根除HP是否适合所有HP阳性的FD患者存在争议,此文就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不同亚型的关系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认识作一综述。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门螺杆菌;发病机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FD患者的症状源于上腹部,血生化及内镜等检查无异常发现,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大,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释,主要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之一或几种,且病程超过半年,近三个月来症状持续。
我国因消化不良就诊的患者占普通内科门诊就诊者的10%,占消化科门诊就诊者的50%。
为此,消化不良的处理耗费了大量医疗资源,合理的处理对于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早在2005年美国胃肠病学会评估报告指出: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根除治疗是最经济有效地方法,因为一次治疗可获得长期效果。
中国消化不良共识意见认为FD的治疗主要是一般处理及经验性治疗,对合并HP感染的FD患者,如应用抑酸、促动力剂治疗无效,建议向患者充分解释根除治疗的利弊、征得患者同意后给予根除HP治疗。
但目前抗HP治疗是否适合HP阳性的FD不同患者存在争议。
本文就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不同亚型的关系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认识作一综述。
1FD诊断及分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必须包括:1.以下1项或多项:a.餐后饱胀;b.早饱感;c.上腹痛;d.上腹烧灼感;2.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共识意见按罗马Ⅲ标准中根据FD患者的主要症状特点及其与症状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症状的模式将FD分为两个亚型,即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distresssyndrome,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painsyndrome,EPS),餐后不适综合征诊断必须包括餐后饱胀或早饱感,上腹痛综合征诊断必须包括上腹疼痛或烧灼感,临床上两个亚型常有重叠,有时可能难以区分。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长期随访观察
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将与现代医学结合,形成更加全面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与现代医学结合
结论与讨论
06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显著疗效
不同证型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
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和特色
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扩大样本量,提高研究的代表性和可信度,以更准确地评估中医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调节肠道敏感性
中医药可能通过调节肠道神经递质和受体的表达,降低肠道敏感性,缓解腹痛和腹胀等不适症状。
中医药对胃肠道动力和敏感性的调控
中医药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凋亡,缓解免疫和炎症反应。
调节免疫反应
中医药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缓解炎症反应和改善组织损伤。
调节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
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受限于传统医学理论,对于一些现代医学认识尚不够深入。
受限于传统医学理论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局限性和挑战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将会有更深入的认识,为中医药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前景展望
未来将会有更多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验证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为推广提供更多依据。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应当对患者的长期疗效进行随访观察,评估中医药治疗的远期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
建议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中医药治疗与西医治疗进行比较,以确定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和地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优化的方案。同时也可以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机制和原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和发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进展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
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简要总结了近5年来中医认识该病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标签: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治疗;综述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而无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1]。
F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餐后饱胀、上腹胀痛、上腹灼热感、嗳气、食欲不振等。
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多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敏感、胃底对食物的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以及精神和社会因素等有关。
多采用抑制胃酸、促胃肠动力药及助消化药治疗,但存在反复发作、效果不佳等问题困扰。
相比较而言,中医中药以整体观及辨证论治原则为指导,治疗方法、途径多种多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研究本病在中医学里面没有特定的病名,按照临床表现可归入“胃痛”、“嘈杂”、“痞满”等范畴。
现代医家将FD的病因、病机进行归纳总结,认为其病位涉及肝、脾、胃。
廖建良[2]认为病因以饮食不节、情志失畅、寒湿不调因素多见,饮食不节导致脾胃受损,运化失职,影响精微物质的布散,致使气机失调;情志失畅引起肝失疏泄,疏泄不及就会出现“木郁土壅”,即脾胃壅塞而痞满;疏泄太过则会出现“木旺乘土”,即横逆犯胃而致胃脘疼痛;寒湿不调包括寒邪客胃,阻遏阳气,阻滞气机,导致胃失升降;湿邪粘滞而缠绵,使中焦失运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发病。
FD的病机关键为本虚标实。
王垂杰[3]认为FD的病机核心为肝郁气滞、肝胃失和。
情致不畅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使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或由于饮食损伤脾胃造成土虚木贼,发展成肝胃不和,“气有余便是火”,进而表现出以脾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
符思[4]认为“郁”是FD的重要病因,而其中“气郁”与“食郁”是贯穿本病发生的始终,其病机为气机郁滞、脾胃运化失常。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现状及展望
综 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 中医治疗现状及展望蒙旭光(广西柳州市中医院 545001)功能性消化不良亦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组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群。
据统计发病率相当高,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流行病学、分类、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发病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西医治疗迄今无重大突破。
中医文献对此报道虽然尚不多,但已显现出有比较完整的理论和极为丰富的经验,对本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现对其近况作一概述。
1 病机病机中医对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探索很多。
多数认为因胃生理上以“降”为顺,只有胃气和降,才能腑气通畅,发挥胃的正常生理功能。
而其病理特点就是突出在一个“滞”字,《灵枢・胀论》说:“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
”也就是胃气不降,胃腑失去了受纳、腐熟水谷及与脾的纳运相协,升降相因的功能,导致胃气郁滞等一系列病变。
胃气郁滞日久,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气病及血而导致“湿阻”、“食积”、“痰结”、“血瘀”等病理产物的产生,加重病情使病机复杂化〔1〕。
卜平等〔2〕观察发现,精神神经功能紊乱与中医“肝郁”证具有高度相关性而影响脾胃,阴虚燥热体质之人性情急躁,恼怒伤肝,肝气犯胃;性格内向多愁善感之人忧思伤脾,土壅木郁,均导致脾胃升降功能失常。
余莉芳〔3〕认为多因外感病邪或内伤七情导致肝胃不和,通降失司;肝郁气滞日久则郁热伤阴,耗损脾气。
病变部位在胃,涉及肝、脾两脏;病初实证为主,久则常见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证。
梁乃津〔4〕认为主要病因病机是脾气胃阴不足,纳化失常,易感湿热,或肝气疏泄失常,肝胃不和,致胃中气机壅滞,不通则痛,不降则痞,上逆则嗳气、恶心、呕吐等。
发病肝脾胃三脏相关,乃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
以脾气虚弱,胃阴不足,肝疏失常为本,而胃中气滞、热郁、湿阻为标。
总之,由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冷热失常,劳倦过度等,导致气机升降失调是发病中心环节[5]。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进展
NUD),并被广泛使用十年之久。1993年巴塞罗那国际会议专家小组建议改为FD。祖国医学将FD 归于“胃脘痛,呕吐,反酸,痞症”等范畴。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痞 满”定义为。病人自觉胃部饱胀,胀满或腹部不适,伴食少、纳呆、暖气、大便溏或排便不爽为主要表现 的常见肠胃疾病,通常反复发作2个月以上者”,其内涵与FD定义疾病相同,而“便溏,排便不爽”则 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ms)重叠。
....191....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总有效率在87.5%一100%之间。 (三)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多是在中医辨证专方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促动力 药以及H2受体拮抗剂等西药。赵志英用香砂养胃丸配吗丁啉。熊元治用中药汤剂随证加减,同时用 西沙必利、谷维素、雷尼替丁。陈中和用由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脾胃消化专业委员会拟定的中药复方 (黄芪、茯苓、白术、乌药、莱菔子、元胡、黄芩、藿香、佩兰、枳实、升麻、柴胡、陈皮)加西沙必利。通过与 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和显效率多显著高于西药对照组。
二、诊断标准
1.西医:1989年芝加哥国际专题工作会议确定了国际通用诊断标准,即:(1)上腹痛、腹胀、早饱、 暖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超过4周。(2)内镜检查未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 病变。(3)实验室,B超,X线等检查,排除肝、胆、胰、肠道器质性病变。(4)无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精 神病。(5)无腹部手术史。(6)追踪2—5年,两次以上胃镜复查未发现新的器质性病变。其中(1)一 (4)项为临床诊断标准,(5)、(6)项为科研要求诊断标准。 2.中医:临床表现以上腹部痞满为主症时,应属中医“痞满”病范畴;以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为主 症时则可诊为“胃痛”;以烧心、反酸为主症时则归属“嘈杂”范畴。FD的不同类型分属于此三类病 证。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指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经胃镜等相关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最新FD的罗马III标准将其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1]。
在中医独有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引导下,中医药在治疗FD具有临床独特的优越性。
近些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从各种文献资料及临床报道来看,中医药已在功能性胃肠病领域成为最为关注的热点。
现就本病的中医药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 中医学对FD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虽无FD之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归属于“胃脘痛”、“痞满证”、“纳呆”、“嘈杂”、“反胃”等范畴。
《伤寒论》曰“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沈氏尊生书·胃痛》说:“胃痛,邪干胃脘病也”。
明代《景岳全书》谓:“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关于气,盖食则气满,寒留则气凝,……”。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篇》)。
现代医家程氏[2]认为该病因离不开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种。
内因为体质因素,以先天禀赋为主,受后天及疾病的影响;外因是指气候、环境、病原微生物等外界因素;不内外因则是饮食起居失宜、情志过度、劳逸失调等社会因素。
其病机是肝胆疏泄功能失常,脾胃运化功能失常。
曹氏[3]认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下加快,人们竞争激烈,加之工作压力大,容易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中,日久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气机阻滞,横逆犯脾胃,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发病。
叶仁群等[4]指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中焦气机依赖于肝的条达,肝失调畅则气机紊乱是本病病机关键,病位主要为肝脾胃三脏。
卜平[5]则认为,引起FD的根本原因是脾不升清和胃失降浊导致的脾胃运化功能障碍,基本病机为肝郁犯土、胃失和降、脾运无权。
2中医学对FD 辨证分型目前大多数医家多依据各自的临床经验进行辨证分型,因此临床分型差异较大。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临床治疗进展
·309·
之候,应用一贯煎加减治疗120例,显效6l例,有效55 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67%。卓家和等n日认为 FD病机脾胃气虚为本,气滞湿阻为标,治疗应以健脾
化湿为原则,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60例,治愈13例, 显效21例,有效14例,好转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 90.oN,优予吗叮啉对照组(72.4%)。王国建no用半 夏泻心汤治疗50例,临床治愈21例,显效16例,有效 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o%。 2.3自拟经验方治疗许多医生根据现代医学理论, 结合促胃肠动力中药研究成果和个人用药经验,自拟 处方加减治疗,丰富了中药治疗FD的理论和实践内 容。潘金辉等n7’用疏肝和胃汤(组成:柴胡,白芍、砂 仁、法半夏、枳壳、藿香、厚朴、佛手、槟榔、莪术、党参、 白术、生姜)治疗122例,采用半定量症状积分法统计 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上腹部不适,腹胀,早饱,暖气, 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各种症状改善均明显优于吗 叮啉对照组(P<O.01)。吴敏n∞用理气活血汤(组成: 柴胡、积实、香附、川楝子、茯苓、白术、JII芎、法半夏、丹 参、赤芍、乌贼骨、甘草)治疗42例,治愈18例,显效8 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优于吗叮 啉对照组(60.o%)。吴乃光n∞用理气开郁方(组成:柴 胡、白芍、白术、茯苓、黄芩、枳壳、郁金、水线草、煨姜、 甘草)治疗36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 有效率86.1l%,优于吗叮啉对照组(42.30%)。朱生 梁等∞’用疏肝健胃方(组成:太子参、黄连、吴茱萸、生 姜、大枣、柴胡、枳实、佛手、白蔻仁、法半夏、黄芩)治疗 30例,对腹胀、暖气、早饱、上腹痛、恶心或呕吐、厌食 等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81.82%、88.89%、87.50%、 73.9l%、83.33%和88.24%。与西沙必利比较元显 著差异(P>o.05);同时还观察了2组胃液体半排空时 间、胃窦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和胃窦运动指数等, 结果表明疏肝健胃方具有促进胃排空作用,与西沙必 利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O.05)。刘红书等跚3自拟和 胃健运汤治疗60例,显效38例,有效17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91.67%,优于吗叮淋加雷尼替丁组 (73.33%)。汪艳娟等衄’用连苏畅中饮(组成:黄连、苏 叶、吴茱萸、肉豆蔻、百合、乌药、柴胡、川楝子、太子参、 甘草)治疗100例,临床治愈56例,显效19例,有效13 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8.O%,优于吗叮啉对照组 (74.o%)。李子俊等㈣用金龙汤(组成:柴胡、郁金、木 香、佛手、枳实、党参、五爪龙)治疗17例,采用症状积 分法计算疗效指数,结果显效64.7%,有效17.6%,好 转11.8%,无效5.9%,优于吗叮啉对照组(P<o.01), 并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胃液体半排空时间,血浆胃动素 及血清胃泌素测定结果,推测金龙汤可通过整体和双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反酸等症状,可伴有食 欲不振、恶心等不适。
诊断标准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同时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诊断时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结果。
02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 历史与现状
中医药治疗的发展历程
古代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优势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患者 耐受性好等优势,尤其对于一些年老体弱、不宜使用西药的 患者,中医药治疗更具优势。此外,中医药治疗还能够调节 患者的整体机能,促进身体康复。
03
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 究进展
中药复方治疗
中药复方是指由多味中药组成的治疗方案,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作用,调 节人体内部环境,达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目的。常见的中药复方包括四君子 汤、香砂六君子汤、健脾丸等。
广阔前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功能 性消化不良领域的应用前 景将更加广阔。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1
02
03
中药汤剂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 个体化的中药汤剂进行治 疗,如四君子汤、香砂六 君子汤等。
中成药
如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 ,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 ,适用于轻症患者。
非药物治疗
包括针灸、推拿、拔罐等 ,具有副作用小、患者接 受度高的特点。
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优势
临床效果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 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推拿按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采用腹部按摩、捏脊等方法,通过刺激相关穴位,促进胃肠道蠕动和消化液分 泌,从而改善胃部不适症状。推拿按摩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对于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有一 定的帮助。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进展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上消化道功能障碍性疾病,属于功能性胃肠病(FGIDs)之一。
近年来,随着神经胃肠病学、功能性影像学、心理学以及受体药物学的进展,对FGIDs的认识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FD从罗马I到罗马Ⅲ标准的不断更新、修订之路正反映了这一认识历程。
1某些观念上的定义更具特征性和限定性罗马Ⅲ标准将FD定义为存在一种或多种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并且缺乏能解释这些症状的任何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
FD也可能存在明确的病理生理机制(如动力、感知)或微观异常(如存在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但按胃炎治疗和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消化不良症状仍然存在。
罗马Ⅲ标准强调症状的慢性历程和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
罗马Ⅲ标准不再推荐概念不确切的名词如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原发性或特发性消化不良等,而使用概念性更明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限定了消化不良症状应源于上腹部,即剑突下端与脐之间及两侧锁骨中线以内的区域。
这种部位的限定有利于与源于下消化道的FGIDs鉴别。
FD的症状谱(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和上腹部烧灼感)较罗马Ⅱ标准更具特征性。
罗马Ⅲ标准将烧心、反酸、腹胀、恶心等症状剔除,便于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及肠易激综合征(IBS)相鉴别。
2依据神经病理机制更具实用性罗马Ⅲ标准以病理生理机制为基础,将FD分为两个亚型,即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S)。
PDS以进餐诱发或加重早饱和餐后饱胀症状为特点,可能存在胃底容受性受损,胃排空障碍以及十二指肠动力异常等病理机制,促动力剂可能有较好的疗效;EPS则以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突出,与进餐可能相关或不相关,与内脏高敏感、非酸反流、HP感染、胃内异常等多种机制有关,可选择抑酸剂治疗。
3FD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首先必须以症状为基础,找到症状源于胃、十二指肠部位的证据,并了解是否有报警症状,同时应注意即使无明显报警证据,但是否存在相关危险因素(如肿瘤家族史、肿瘤高发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
02
优势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治疗的核心,强调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 稳定。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中医注重从整体角度 出发,调整人体内部各个系统的功能,以达到整体平衡和 稳定的效果。
这种针对性治疗的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辨证施治还能够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病情。
综合调理
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患者的 饮食、起居、情志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 中医注重综合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和 生活习惯。
VS
通过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 和情志状态,中医能够帮助患者改善 体质,增强身体免疫力,从而更好地 控制病情。同时,中医还会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养生保健方 案,以帮助患者预防疾病的复发。
中成药
总结词
中成药是中药汤剂的另一种常见形式,具有使用方便、剂量准确、疗效稳定等优点。
详细描述
中成药通常是将中药配方进行加工制造成丸剂、片剂、口服液等形式,使用时剂量准确,同时具有较高的疗效稳 定性。常用的中成药包括逍遥丸、六味地黄丸、天王补心丹等。
中药灌肠
总结词
中药灌肠是一种通过直肠给药的治疗方法, 适用于不愿口服中药的患者或某些特殊疾病 的治疗。
02
感谢临床医生和患者对中医药治疗的支持和配合,为研 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03
感谢相关机构和的经费保障。
1.谢谢聆 听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 04 最新研究进展
中药复方研究
总结词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方法之 一,近年来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传统的药物治疗难以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围绕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综述,以期掌握最新研究成果,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概述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后(如溃疡病、胃癌等),在上腹部出现反复或持续性不适、疼痛、灼热、胀气、早饱、食欲不振等症状。
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是十分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胃排空障碍、胃-肠运动调节障碍、胃黏膜屏障功能减退、自主神经调节失调等。
此病虽非生命威胁,但却严重影响普通人的生活质量,给医生造成了很大挑战,因为目前尚没有确定的单一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在内。
传统于药物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抗胆碱药、促胃动力药、抗抑郁药等等。
然而,由于FD发病机制复杂,因此单一的药物治疗无法根治,而且也存在一些副作用,治疗效果较为局限,不能满足患者治疗需求。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优越性近年来,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在FD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医药在FD的治疗中有许多优势:1. 病因整体观。
中医药注重个体化治疗和病因整体观,强调治本,能够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方案,针对病因治疗。
而西医治疗则是针对疾病治疗,很多药物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并不是很有效。
2. 微观调控功能强。
中医药依靠对身体内部微观系统的调节治疗,能够在局部开始调节,逐渐形成控制整个系统的作用,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协调脏器等作用,从而促进自我调整与康复。
3. 副作用小。
中医药治疗FD时,所用药物多为中药和中成药,天然植物源、动物源或矿物质杂质制成,经过严格的炮制、组合和调配,几乎没有副作用,不会长期积累或造成新毒性。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黏膜肥大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黏膜肥大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致病因素与发病机制呈多元化且尚未阐明,目前普遍认为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精神心理障碍等有关。
众多研究证明肥大细胞(mast cell,MC)作为一种免疫细胞可能参与FD的病理生理过程。
本文旨在通过以上几方面对FD与MC间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Abstract]The pathogenic factors and pathogenesis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FD)are diverse and unelucidated.At present,it is believed that it is related to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isorders,visceralhypersensitivity,infection of H.pylori and psychological dysfunction.Numerous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mast cell (MC)as an immune cell may participate in the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 of FD.The aim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revie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D and MC through the above aspects.[Key words]Functional dyspepsia;Mast cell;Food allergy;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慢性或复发性消化不良症状持续>12周、病程超过半年,且各项客观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改变的症状群[1]。
2021年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轻瘫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新进展(全文)
2021年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轻瘫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新进展(全文)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和胃轻瘫是累及上消化道最常见的疾病。
西方国家的FD患病率为10%~40%,亚洲的FD 患病率为5%~30%。
尽管胃轻瘫的流行病学尚不明确,但有研究估计胃轻瘫患者占全球总人口的1.3%~1.4%。
FD和胃轻瘫的常见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或烧灼感、上腹胀、呃逆、恶心、呕吐等。
FD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与胃轻瘫的相重叠。
本文总结了对FD和胃轻瘫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治疗的认识。
一、定义1.FD是指具有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上腹部症状,经临床检查,包括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后,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根据2016年发布的罗马Ⅳ标准,FD患者在过去6个月中的3个月内必须表现出以下1种以上症状: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并且这些症状无法由其他结构性或器质性病因解释。
FD分为2种临床亚型,即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 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 EPS,这2种亚型可能重叠。
2.胃轻瘫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胃排空延迟而无机械性梗阻,主要症状包括进食后早饱、餐后饱胀、恶心、呕吐、嗳气和腹胀。
二、病因1.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饮食、感染、应激、十二指肠球炎、手术、创伤、心理压力等因素。
虽然确切的关系尚未明确,一些FD患者也可能存在遗传因素和激素的影响。
2.胃轻瘫:胃轻瘫由多种临床疾病引起,例如糖尿病、上消化道手术(胃底折叠术和迷走神经切断术等)、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淀粉样变性和全自主神经障碍等)、病毒感染(诺如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和疱疹病毒等)、药物(阿片样物质、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和抗惊厥药)、结缔组织疾病(硬皮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肾功能不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