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讲义(专题二)

合集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讲义课件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讲义课件

5
(一)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 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是进 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正确处理的首 要问题。 •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指向或 预期的学习者行为改变的结果。 • 这里所说的行为改变,包括知识、智 力、情感、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

•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 课堂教学活动起着调整和控制作用。 • 现实表明,对课堂教学目标认识不清,没 有看到它是进行教学活动首先应该明确而 又必须全面贯彻的问题,是导致课堂教学 质量低下的原因之一。 • 所以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设计应从目标开始,必须重视教 学目标的选定和准确的阐述。
10
• 按照上述方法表述的教学目标具有具体、明确、 可观察和可测量的性质,有利于评价教学结果, 但它本身也有缺点。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作为 目标的心理过程难于采用表示外显动作的术语来 描绘,如情感领域内的行为目标很难表述,因为 学生在这方面的行为变化难于观测,常常是内隐 的,要具体描述情感目标,只有通过一些事实来 说明。可以先用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来陈述 概括的教学目标,然后用可观察的行为作为例子 使这个目标具体化。这样既可以避免用表示内部 心理过程的术语表述目标的笼统性和含糊性,也 防止了教学目标的机械性和局限性。
12
(二)根据学生已有水平确定教 学起点设计
• 要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还应该对学生有一 个客观的、正确的评价。 • 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已有水平,是成功教学 的十分重要的前提。 • 因此了解学生已有的水平确定教学的起点 是一切课堂教学设计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 内容。
13
• 首先,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表 现出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及特征,表现出 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 • 以思维的发展为例,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 维为主,初中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 思维过渡的阶段,而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 维则有了很大发展。 •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对这些一般的特点 必须加以考虑,这对于教学方法、媒体的 选择十分重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新改)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新改)
3.教学目标表述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
(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程内容选择 合适的学习方式。
1.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把学习内容改造成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 接受的形式。 (2)教师的讲授要给学生的自主理解留下空间。 (3)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
2.自主学习 (1)什么是自主学习:核心是学习者对学习方法和策略 的自主选择,学习过程的自觉意识和自我监控,学生能够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二)练习课
1.练习课的课型特点和教学任务 2.设计练习课的主要依据 3.小学数学练习课的一般课堂教学结构
(三)复习课
1.复习课的课型特点和任务 2.复习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探讨
我国义务教育数学教学目标的结构体系第一学段目标第二学段目标第三学段目标学期教学目标一学期教学目标二单元教学目标一单元教学目标二课时教学目标一课时教学目标二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直接因素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设计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光树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功能定位
(二)研究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
1.看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旧知识。 2.认真分析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水平,估计学生 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
4+2+3 = 9
9-2-3 =
6-2+3 =
6
3.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1.根据教学内容本身所具有的育人功能确定教 学目标。
2.教学目标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
(一)分析教材
1.搞清楚教材内容是什么。 (1)理清数学教材内容所包括的知识点
(2)研究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 (3)了解教材中提前渗透的某些内容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在交流研讨活动中学习 •在探究发现活动中学习
•在转换角色活动中学习 •在求变求异活动中学习 •在选择归类活动中学习 •在合作互动活动中学习 •在情境体验活动中学习
(三)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策略
1.内容设计科学化
•教学内容本身要有科学性。
•在设计教学内容如何教的过程时,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学生的 学习心理规律也是科学的总结。
•不要把统一讲解变成统一操练,也不要要求所 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达到同样的认识,接受 同样的结论。
•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
•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 而不是从教材或教师假想的问题出 发。
•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 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 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自 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 一矛盾,这样才能让学生学有所思。
性的过程。
二、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的转向
关注知识
给出知识
关注学生
引起活动
教材 教案 学案
(一)制定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三维”目标的有机整体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
教学目标具有全面性
Y
以过程与方法目标为核心
(二)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1.数学化设计理念
人们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 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 加以组织整理,发现其规律,这个 过程就是数学化。
2.问题化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将数 学的教与学置于各种奇妙的富于 思考的问题情境之中.
3.活动化设计理念
将静态的教学内容,设计成 动态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 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 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 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 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 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 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2.圆锥………………………………………………………
2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
1 / 15
三、比例( 14 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4 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4 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
力和空间观念 ;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本册教学时间安排:
一、负数( 2 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 4 课时)
1.圆柱………………………………………………………
6 课时左右
;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标准》第二学段这部
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 ; 了解负数的意义 ;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
中学阶段 ; 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 ; 有了初步认
5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
1 课时
四、统计( 2 课时)
节约用水……………………………………………………
1 课时
五、数学广角( 3 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 27 课时)
1.数与代数…………………………………………………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是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涉及基本的算术运算、几何图形、数据分析和逻辑思维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2)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提高。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设计的对象为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和互动交流,这为教学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2)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4)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基本的算术运算规则,包括加减乘除以及四则混合运算,并能熟练运用;(2)认识和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的绘制和计算;(3)掌握初步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简单推断;(4)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问题和解答过程;(6)培养数学创新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题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数学游戏、竞赛、实践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5)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复习、总结等,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人教新课程数学第二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人教新课程数学第二册教案

一、位置单元分析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上下,前后,左右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重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左、右”。

四、教学难点:正确辨别“左、右”的相对性。

五、教材分析: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积累了一些戌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因此本单元进行集中教学。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1、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儿音体验空间方位。

2、依照儿音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六、教学建议:1、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一般学生在6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但是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别尚未发展完善。

因此,对于“上、下”、“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左、右”则要引导学生从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自然标志为中心进行辨别。

2、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左、右”的相对性比较难理解,教材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和游戏来帮助学生辨别。

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或自己创设活动,组织学生充分地体验,应避免抽象地让学生判断。

七、教学安排:1、上、下…………1课时2、前、后…………1课时3、左、右…………1课时4、位置……………1课时课题一上、下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小学数学新课程数学教学法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数学教学法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数学教学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加减法运算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

2. 第二课时:乘除法运算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

3. 第三课时:整数的认识教学重点:认识整数,理解整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4. 第四课时:几何图形教学重点: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几何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5. 第五课时:测量与计算教学重点:掌握长度、面积的测量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测量与计算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重要性。

2. 运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小学数学新课程教材》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3.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擦4. 教学素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案例等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导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013.4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的备课与上课 2

2013.4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的备课与上课 2
准备的教具和学具;④课时安排。二是各单元的教 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每个单元中都有三项内容①教
学目标;②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③具体内容的说

二、备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要求,联系学生实际,准确制定每
一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如何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呢? 1.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制定目标. 2.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 思维能力目标。
1.解读新课标 教师: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 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主轴、课堂的主人;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 有个性的过程。
三、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质量高 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使课堂教学机制正常运 转,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主动的合作和交
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怎样设计良好的课堂提问呢?
1.精 -------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质量高
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 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备学生
“知人才能善教”
指导思想上:备课要从过去围绕教师如何教而备, 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而备。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 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备课时教师 要能想到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己已经解决了什么? 3、学生还想知道什么? 4、要解决的这些问题,学生是否能通过小组合作 来完成? 5、哪些问题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这些问题想清楚了,也就明确本节课教学如何 切入和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了。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一)数学化设计理念什么是数学化?人们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组织整理,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

数学的产生与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人们从手指或石块的集合形成数的概念,从测量、绘画形成图形的概念,这也是数学化。

数学化:从情景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利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和已习得的知识与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新的概念和方法,进入未知的数学领域,一步步地体验数学的抽象和形式化。

什么是数学化设计理念?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将现实的以及在现实之上抽象出来的各种层次的“数学现实”世界,进行数学地处理,用数学化的意识去进行教学的设计,这种设计理念就是数学化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学习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种数学大众化的教育思想,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力求做到“生活问题数学化”。

好的教师,善于选用学生身边的人、学生身边的事、学生熟悉的物来进行数学化设计。

[案例1] “分数除法”片段师:谁能告诉老师,我们班男生、女生各有多少?生:我们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们想到什么,生:男生人数是女生的5/4。

生: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

师:根据以上四条信息,你们能不能选取其中两条,提出一个问题?自己能解答吗?试试看。

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班级男生与女生人数,引导学生去提问,去组合条件编写题目,从而将生活中的问题不知不觉地数学化了,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情感,也培养了学生数学应用与数学化的意识。

[案例2] “三位数的乘法”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 。

与学生的生活太远,可能觉得枯燥无味。

于是,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延伸。

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接着问:如果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虽说都是“三位数的乘法”的应用题,但是由于学生们对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感兴趣,所以他们感觉不难而且有趣,同时体现了课程综合化要求,使学生受到了节约用水的教育。

小学数学新课程数学教学法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数学教学法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数学教学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数字1-10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字1-10的意义,掌握数的顺序。

2. 第二课时:加减法运算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第三课时:认识几何图形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了解图形的特征。

4. 第四课时:长度单位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能够进行物体的长度测量。

5. 第五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角的特征,能够辨识各种角。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教学法:运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单元测试评价:评估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的总体表现。

4. 期中期末考试评价: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

2.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3. 学具:练习本、文具、数学游戏道具等。

4. 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系统。

5. 网络资源:相关数学教学网站、视频等。

六、教学环境与策略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解决问题。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4. 合理运用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5.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七、课程实施与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情境、游戏、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专题二 小学数学常规教学方法PPT课件

专题二 小学数学常规教学方法PPT课件
如果练习机械重复,则难以维持学生的学 习动机。
如果全体学生的练习题目一样,则较难关 注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需要。
35
3.如何克服练习法的缺点
(1)控制练习数量,忌题海战术。
(2)注意练习层次,忌整齐划一。
“青菜快餐”“鸡蛋快餐”“排骨快餐”和“海 鲜快餐”。 俞正强.只有心灵才会把一切安排得最好——浙江 省数学特级教师夏美丝访谈录[J].数学月刊(小学 版),2007,(12上):6-8.
24
25

本课程作业1
建议: 1.最好是视频材料,可充分运用网络。
2.所选案例,能够(1)体现该方法的典型特 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2)彰显该方法 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3)展 示出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
26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常规方法
(一)
讲解法
(二)
探究法
(三)
(四)
演示法
36
3.如何克服练习法的缺点
(3)提升练习乐趣,忌单调乏味。 数青蛙
37
“分数应用题”作业设计
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我向学生介绍了“丢番 图墓碑之迷——神奇的碑文”。 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丢番图去世后,他的墓碑 上刻着一首引起世人瞩目的诗文。 碑文的大意是:过路的人啊!这里埋葬着丢番 图,请计算下列数目便可知道他的一生经历了 多少个寒暑。他一生的1/6是幸福的童年, 1/12是无忧无虑的少年。再过1/7,建立了幸 福的家庭。5年后儿子出生,不料儿子先其父4 年而终,年龄不过父亲享年的一半。晚年丧子 真可怜,悲痛之中度过风烛残年。请你算一算 ,丢番图活到多少岁,才和死神见面?
27
练习法
(三)演示法
概念 界定
教师用各种教具、实物,将教学内容以 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 获得知识、技能和体验等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PPT共40页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PPT共40页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 计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55、 为 中 华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2)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2)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陈红做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

备课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但是备课不等于教案。

课时计划即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可以反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总体设计和思路,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尤其是教学态度认真与否的重要尺度,关系到一节课的具体安排和教学质量。

因此,编写好教案对于教师授课十分重要,应是每一位教师都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编制教案的重要意义1.写好教案是上好课的前提,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着学生的学。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这里除包含着学生怎样学的认识活动外,还包含了教师怎样教的认识活动。

所以,在备课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或称为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对每节课进行精心的设计;确定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要明确传授哪些科学知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应选择什么样的教具,怎样演示教具或实验;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等一系列问题,总之,要认真思考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经过这样一番深思熟虑,反复推敲之后,才写出教案。

可见,编制教案的过程,就是构思教学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上课时,教师运用适当方法,教学的技能、技巧,把教案付之实践,这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体现在形成切合实际的教案,并把它付诸实践。

因此,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是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晶。

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而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只有在教案编写过程中下功夫,刻苦钻研、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可见,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上课不能没有教案。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实用6篇)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实用6篇)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实用6篇)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实用6篇)一、整数的加减法教案1.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3.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整数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概念。

(2) 讲解整数的加法:- 用数轴和实例演示整数的加法运算规则。

- 引导学生注意正整数加正整数、负整数加负整数、正整数加负整数以及负整数加正整数的情况。

(3) 讲解整数的减法:- 用数轴和实例演示整数的减法运算规则。

- 引导学生注意正整数减正整数、负整数减负整数、正整数减负整数以及负整数减正整数的情况。

(4) 练习:- 布置一些基础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整数加减法运算规则的掌握。

- 布置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二、分数的加减法教案1.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3.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分数的概念,并引入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讲解分数的加法:- 引入分数的加法规则,通过数形模型和实例演示加法运算的过程。

- 解释带分数相加和异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

(3) 讲解分数的减法:- 引入分数的减法规则,通过数形模型和实例演示减法运算的过程。

- 解释带分数相减和异分母分数相减的方法。

(4) 练习:- 布置一些基础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加减法运算规则的掌握。

- 布置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实用6篇)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实用6篇)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实用6篇)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1以内的数。

2、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1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1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教学重点:101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数位的意义。

教具准备:计数器、数位板、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1、十个十是(),一百零一里面有()个一。

2、6个一和3个十组成()。

3、7个十和6个一组成()。

4、8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5、62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二、学习读数、写数:1、教学例4:(1)同位两个一组摆出24根小棒。

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应摆放在计数器的那个数位上?4根呢?(2)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

边拨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柱,4个一在各位上拨4颗珠。

(3)在数位板上用数字卡片摆出24,并读出来。

提问:“2在哪个数位上?4在哪个数位上?”(4)教师再摆出42根小棒,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

当学生写出并读出42以后,让学生对比24与42中的“4”、“2”的意义,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

2、教学例5:(1)学生独立写出例5中上面一组数,写完后轻声读一读。

教师将写得又整洁又美观的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并抽出其中一个数(如67)提问:6在哪个数位上?它表示什么?7呢?”(2)例5下面一组数的教学过程与上面一组数大体相同,应强调的是: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要用0占位。

3、教学例6:(1)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拨珠。

先一个一个地拨,在个位上拨9颗珠后提问:“再拨上一颗是几颗?”“10个一是非颠倒多少?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2)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出9颗后提问:“这9颗珠表示多少?”“再拨一颗表示几个十?”“10个十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怎样读写?”(3)学生在课本上尝试写出一百零一,并轻声读一读。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案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案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数字0-10,并能够正确书写。

2. 能够理解数的大小与大小的比较。

3.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字进行计数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数字0-10的认识与书写,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大小比较的运用。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0-10
2. 计数棒
3. 随堂练习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0-10,带领学生认识数字,询问学生他们见过哪些数字,了解数字的意义。

二、引入
教师通过数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数的大小,让学生用计数棒互相比较谁的数更多、更少,巩固数字的认识。

三、展示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水杯、铅笔等),让学生用手指进行计数,逐个列举出来,学生用数字表示,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计数。

四、练习
教师让学生打开练习册,在上面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练习,让学生掌握使用数字进行大小比较的方法。

五、小结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再次复习数字0-10,以及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
布置练习册上的作业,并要求学生查阅生活中的数字,将数字书写在作业本上。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正确书写数字0-10,并能够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和计数。

学生学习情况良好,需要继续巩固数字的认识与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讲义(专题二)“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做老师的人,都希望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我们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如何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好老师?网上一度流传“最受学生喜欢的十种老师”。

一是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的老师。

这种老师往往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又受到学生的尊敬和喜欢。

这种教师认为,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效率高。

讨厌那些讲课枯燥乏味而成天要学生死记硬背的老师。

美国电影:《春风化雨》八是充满爱心的老师。

有位老师特别关心贫困家庭学生和离异家庭缺乏家庭温暖的学生。

经常将没有饭吃的学生带到自己家吃饭,将自己孩子的衣服给没有衣服穿的学生穿。

老师的行动深深地感动和感染着学生,使学生对老师无限崇敬,自然得到学生的喜欢和爱戴电影:《烛光里的微笑》[9]九是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老师。

这种老师是学生的表率。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学生一下子难以做到的,从不强求学生。

教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做好人。

总是实事求是,循序渐进。

计划性很强,阶段性很强,大计划往往由小计划组成而逐步实现。

教育的针对性很强,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从不好高骛远或简单粗暴。

电影:《一个也不能少》[10]十是真才实学的老师。

这种老师并非有多高的学历,而是勤奋学习,严谨治学。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备有一桶水。

这水不仅是知识方面所要准备的,也是人格和魅力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具体的反映教师的道德观念、面貌和才智。

这种老师德才兼备,才要求学生品学兼优,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电视剧《大宅门》总体上看,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一般显示出十个特点:严而有度;像妈妈;实习老师;有宽容心;帅哥且热爱学生;美女且温柔女;风趣幽默;充满爱心;以身作则,说到做到;有真才实学。

第一,有“专业素养”,比如有教育智慧,有真才实学;善于管理,严而有度,以身作则,说到做到。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对于教学设计,我们想到的是教案,教学程序,教材的实施计划,教参的详细解释……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教学设计,有必要吗?因为新课程强调教师的创造性教学。

教学设计,究竟为了什么?教学设计,我们要注意什么…新课程下,我们该怎样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数学教学设计概述(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系统——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评价教学效果的操作过程,并将结果表现为一种教学系统。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设想、策略、方案,是教师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起点,是理念与实践的界面和桥梁!教学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析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试行、评价和修改的过程,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怎么样也就是从问题的提出开始,即任务设置的缘由——为什么教,到分析要解决问题的性质、任务,明确要教些什么和怎么教,并通过预测和评价教学效果,不断修改方案,从而形成一个教学系统,获得问题解决的过程。

(二)什么是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教学男、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设计的一种可操作性的过程新课程依据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把教学设计看作是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建构的过程。

它具有预计成分,但它是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还要“生成”许多设计,更看好结束之后基于反思的“后设计”,这种“设计——实施——反思——调整——再设计——再实施”的过程,才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新走向。

(三)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学设计的种种现象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对数学教学设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种种现象也值得我们反思。

误区一:教学设计把课堂变成乐园,而课堂驾御却成了问题。

误区二:教学设计课堂气氛热热闹闹,而忽略了扎实的基本训练。

误区三: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而忽略教师讲课降低了教学效率。

误区四:强调学生对话,而忽略了教学收益面。

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主要内容;(一)教学内容————教材的处理1、分析教材:为什么这样编排?这样编排有什么特点?(举例)2、处理教材:比较: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与学生原认知之间的关系还原:通过设计把抽象的数学还原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整合:把教材内容与周边的资源进行整合,进行个性化、生活化、活动化的加工(二)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学生的年龄与学段情况、数学基础情况、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情况。

在有关的学习内容方面,学生目前的知识与技能的水平如何?对有关的学习内容,学生有什么背景经验?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可能存在哪些误解?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一般态度如何?那些比较喜欢或存在反感情绪?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教学媒体?(三)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内容分析和学生分析是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前提。

因此,如果对教学内容分析的要求越透彻,对学生分析的要求越科学和规范,学习目标的设计就越不是一件简单而迅速的工作。

学习目标是为学生的“学”所设计,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服务的。

学习目标是个性化的,又是尊重数学学科发展需要和学生未来学习需要的。

学习目标的制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但具体形式不一定逐条对应。

学习目标应该在下面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实在的落实。

特别是教学活动中设计意图应该阐释,活动及其组织与实施是如何为达成目标服务的。

(四)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是为学习目标的实现所设计的活动。

这是教案的主体部分,写作时应该图文并茂,必须将教学内容和课件中的图片、表格等书写在教案之中。

教学活动设计包括:(1)活动内容应该包括师生的双边活动,是整个一节课的内容。

练习与作业设计(包括尝试性习题、课内练习、课外作业、数学思考、游戏与操作等。

)(2)活动的设计意图:为教学活动和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辩护,辩护的出发点是分析它们是否促成了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不是简单地主观臆断是为目标服务,应该有一定的理由一数学的、教学的。

更不应该写成一些没有针对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3)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生学习方式一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等;教师活动的开展一提问或提出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如学具、教具、课件等。

(4)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主要指对教学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以便于自己检测教学设计上合理与否。

(五)教学效果评价目的是检测学习目标是否实现,为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可以采取测验、访谈、课堂观察等多种方式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中应包括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案。

例如,对于知识技能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可以设计当堂课或课后能够做的1—2个小问题。

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形式:1、叙述式(案例)2、表格式(案例)四、重点研讨的5个问题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我想重点和大家探讨以下四个问题。

◎思考:新课程下数学教育的价值是什么?◎学习:数学教学设计的理念是什么?◎实践:建设属于自己的工具箱。

(关于数学教学设计的策略)◎创新:我的数学与众不同,关于“另类”数学课堂设计◎探究:教学设计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一)思考:新课程下数学教育的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我们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目的性的追问。

只有先解决这个问题,数学教育的价值在哪里,数学教学为什么,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只有先弄清楚这些问题,数学教学设计才是有方向性的,有目的性的。

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有什么样的教育追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1、数学教学为什么?(1)学数学应该给学生带来什么?我们的数学课应给学生带来:交流数学的环境、丰富的数学内容、有意义的数学题、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有价值的互动、还有你——关爱尊重学生并善于帮助合作的好老师。

(2)从《人民币》的教学看二十年教学设计的变化场景一:(20年前)说实在的,对于当时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我实在没有什么记忆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我们没有一个学生带学具进课堂,没有研究怎样购物,课堂上也没有什么活动;有的是每人都必须带的课本、练习本;主要的任务是听老师重点强调:什么是分、角、元,大强调、特强调的是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大做特做的是它们之间的来回换算。

有意思的是:有些学生楞是学不会如何换算,可他们在与同学兑换零钱时却从来没有错过。

而且,我自认为,当时认识人民币不同币值之间的换算关系更多的是来自于父母,来自于平日的购买活动(如买酱油、盐、雪糕,同父母购物等)的经验。

场景二:(10年前)随着教材的改进,教师教学思想的解放,我们发现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课堂上已有小额人民币出现。

学生在与同桌合作中探寻着1元=10角,1角=10分,而且教师的出题灵活了许多,不总是死死地围绕着换算变换花样,而是给换算以另一副布局面孔、另一身行头,让学生尽可能地用多种方法付出1角6分钱、3元5角钱……学生自然兴趣很高,利用平日的经验给出了许多付钱的方法,例如:I角6分钱可以用16个1分的,8个2分的,1个1角的加上1个5分的加1个1分的……(注:1角6分钱的不同付法共有25种。

)可问题在于,仍有小部分学生被教师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但实际上,他们很少在付钱、找钱、换零钱的实际问题上出错。

再者,就我们大人而言,真正付钱时,谁还细细考虑一下有多少种不同的付款方式,而是根据现有的钞票,选择最方便的组合方法付款。

场景三:(当前)买文具——在消费中认识人民币创设买文具这一非常有趣的情境,通过这一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理解人民币的功能。

然后通过看、拿、想、说、换、比等手段,加深学生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

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且真正体会1元钱的币值,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将数学课与生活事例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理解人民币的功能。

从第一个场景中,我们品出的是:教得好等于学生成绩高。

基础教育普及后,特别是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学生数学学习结果的优劣决定了一个学生能否顺利地升学,能否有一个好的“前程”。

于是,学生数学成绩的高低作为检查和评定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甚至是惟一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