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寒山诗》

合集下载

杳杳寒山道古诗的意思

杳杳寒山道古诗的意思

杳杳寒山道寒山〔唐代〕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译文寒山道上一片寂静幽暗,冷寂的涧边一片幽僻寥落。

这里常常有鸟儿啾啾地啼鸣,却空虚冷清罕见人烟。

风淅淅沥沥刮向我面门,雪纷纷扬扬洒落在我身上。

我身处其中天天见不到阳光,年年也不知道有春天。

注释杳杳:幽暗状。

寒山: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县西)天台山有寒暗二岩,寒山即寒岩,乃诗人所居。

落落:寂静冷落的样子。

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

一作“碛碛”。

赏析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八〇六。

寒山诗语言明浅如话,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内容除用形象演说佛理之外,多描述世态人情,山水景物。

诗风幽冷,别具境界。

这首“杳杳寒山道”,很能代表他的风格。

诗的内容,写寒岩左近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最后见出心情,通篇浸透了寒意。

首联写山水。

“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

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冷森森的境界,顿觉寒气逼人。

次联写山中幽静,用轻细的鸟鸣声反衬四周的冷寂。

三联写山中气候,用风雪的凛冽写出环境的冷峻。

尾联结到感受山幽林茂,不易见到阳光;心如古井,不关心春来秋去。

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后一句见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

这首诗除了用景物渲染气氛、以气氛烘托心情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之外,使用叠字是它的特点。

通篇句首都用叠字,是不多见的。

顾炎武《日知录》说“诗用叠字最难。

《国风·卫风·硕人》连用六迭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

”他提出了用叠字的要求复而不厌,赜而不乱。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变化。

“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

八组叠字,各具情状。

就词性看,这些叠字有形容词、副词、象声词、名词,也各不相同。

就描摹对象看,或山或水,或鸟或人,或风或雪,或境或情,也不一样。

寒山诗

寒山诗

寒山诗寒山诗前言寒山与拾得均是唐代贞观年间的著名诗僧。

寒山长住于浙江天台山寒岩幽窟中,因其姓氏不详,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

拾得传说十岁时被弃于路旁,为天台山国清寺丰干禅师拾来,此后一直留在国清寺中为僧,故名“拾得”。

寒山、拾得与丰干禅师三者皆隐栖国清寺,故亦称“国清三隐”,又称“天台三圣”。

寒山举止怪诞,与众不同。

他经常戴着桦树皮编的帽子,穿着破衣,拖着木屐,游戏于山林间。

有时独言独笑,有时望空谩骂,貌似疯颠。

寒山诗具有鲜明的乐府民歌特色,其内容极其丰富,时而白描众生百态,时而讥讽时弊,时而阐发佛教义理。

而不同类别的诗又被赋予了不同的风格,如警世诗悲慨直捷。

其表现技巧多用白描和直抒胸臆,也运用比兴、比拟等形象化手法,间或引用一些佛经典故及古语,但总体上仍保持其通俗性。

语言直白浅近,晓畅自然,而禅趣盎然,蕴意深刻,发人深省,这是寒山诗的鲜明特色。

拾得与寒山为友,参禅论道,互相写诗酬唱。

流传下来的五十多首诗大多是佛教劝世诗。

《四库总目提要》评价云“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十分精当。

唐台州刺史闾邱胤整理寒山诗偈300余首,集为书。

这是最早的寒山诗集。

后来,著名禅僧曹山本寂注释《对寒山子诗》,共有7卷。

北宋王安石十分钟意于寒山诗,并著拟寒山诗20首,收于《王临川集》中。

南宋陆游曾亲自为寒山诗集校勘、辨误。

南宋大儒朱熹曾写信给国清寺志南和尚,希望校刊重刻寒山诗,令字画稍大,便于观览。

元朝时,寒山诗集流传到朝鲜和日本,至今我们所见到的朝鲜刻本和日本刻本仍是寒山诗集版本中的佳品。

清代雍正皇帝亲自选编寒山诗,御笔为之作序,敕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

寒山诗从中国传到日本,再由日本传至美国和欧洲。

美国汉学家华特森曾译寒山诗100首。

美国诗人史奈德曾译寒山诗24首,后与自己的诗歌作品编为《敲打集》出版。

1985年,法国先后出版两种寒山诗译本,一本译寒山诗108首,名为《寒山》;另一本译寒山诗331首,名为《云游四方的诗人》。

《寒山子诗集》(下)

《寒山子诗集》(下)

《寒山子诗集》(下)[200]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

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201]千年石上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

明月照时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

[202]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在五阴溺身躯。

[203]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岩边坐盘石。

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

[204]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岩栖息离烦缘。

泯时万象无痕迹,舒处周流遍大千。

光影腾辉照心地,无有一法当现前。

方知摩尼一颗珠,解用无方处处圆。

[205]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

生死往来多少劫,东西南北是谁家。

张王李赵权时姓,六道三途事似麻。

只为主人不了绝,遂招迁谢逐迷邪。

[206]余家本住在天台,云路烟深绝客来。

千仞岩峦深可遁,万重溪涧石楼台。

桦巾木屐沿流步,布裘藜杖绕山回。

自觉浮生幻化事,逍遥快乐实奇哉。

[207]怜底众生病,餐尝略不猒。

蒸豚搵蒜酱,炙鸭点椒盐。

去骨鲜鱼脍,兼皮熟肉脸。

不知他命苦,只取自家甜。

[208]读书岂免死,读书岂免贫。

何以好识字,识字胜他人。

丈夫不识字,无处可安身。

黄连搵蒜酱,忘计是苦辛。

[209]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

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我见被人瞒,一似园中韭。

日日被刀伤,天生还自有。

[210]不见朝垂露,日烁自消除。

人身亦如此,阎浮是寄居。

切莫因循过,且令三毒祛。

菩提即烦恼,尽令无有馀。

[211]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

心中无一事,万境不能转。

心若不妄起,永劫无改变。

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

[212]自从到此天台境,经今早度几冬春。

山水不移人自老,见却多少后生人。

[213]说食终不饱,说衣不免寒。

饱吃须是饭,著衣方免寒。

不解审思量,只道求佛难。

回心即是佛,莫向外头看。

[214]可畏轮回苦,往复似翻尘。

蚁巡环未息,六道乱纷纷。

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速了黑暗狱,无令心性昬。

[215]可畏三界轮,念念未曾息。

才始似出头,又却遭沉溺。

假使非非想,盖缘多福力。

寒山诗

寒山诗

寒山诗寒山在亚美三大文化圈中的接受截然不同,在中国命运曲折跌宕,在20世纪的美国声名大噪,而在日韩两国则一直较受尊崇。

在中国,寒山诗自晚唐起就在文人及禅门中流传,有人甚至非常推崇,如张镃曾将寒山奉为与陶、李、杜、白、苏、黄、陈并列的诗坛“八老”之一,但他在整个文学史上的地位却不高。

寒山的真正时来运转是在20世纪,其间经历了两次复活。

第一次得力于20—30年代的白话文运动,寒山诗多用口语白话的特质被胡适、郑振铎等发掘出来,被重新诠释为初唐三大白话诗人之一。

不过,到30年代末白话成功地取代文言,寒山就似乎又被遗忘了。

寒山的第二次复活则充满传奇色彩,因为它的动力来自50—60年代美国的“垮掉的一代”,他们读英译寒山诗,模仿寒山的衣着言行,自命为寒山的传人。

借助他人的眼光,国内于是重新审视寒山和他的诗。

南宋前,寒山诗已传入日本,并被视为禅宗大诗人,自江户时代起就有多种注本流传。

1916年,作家森鸥外据闾丘胤序改编成小说《寒山拾得》,遂使寒、拾之名广为人知。

据现有资料看,最早将寒山诗介绍到韩国的是高丽朝真觉慧谌1178 1234 ,其后寒山诗影响了众多僧徒的禅学及诗歌思想,甚至导致了一种后来被称为“寒拾体”的诗歌风格。

韩国古近代及现代文人中也颇有激赏寒山诗者。

寒山接受之所以出现这种内冷外热的现象,大约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首先,寒山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传奇,闾丘胤序展现的是一个超脱物累、狂放不羁的有道者形象,作为一个诞生于古老文明的传说,因其神秘色彩而颇具吸引力。

其次,寒山诗有三个特点促成了或者说有助于其外传,第一,寒山诗中确有一些好诗,其高洁清雅、飘逸疏朗的情调以及所体现出的乐山乐水、安闲淡泊、返朴归真等气质,蕴涵着深厚的中国古典诗歌及人文精神传统。

第二,寒山诗文字通俗平易,多用口语,少用典故,质实畅达,在向其他文化传播时,无论翻译还是理解都较之那些意象密集、典故繁多的诗来得容易。

第三,强烈的宗教性、劝世性。

寒山诗全集

寒山诗全集

《杳杳寒山道》
寒山〔唐代〕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众星罗列夜明深》
寒山〔唐代〕
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

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拾遗二首新添·其一》
寒山〔唐代〕
我见世间人,个个争意气。

一朝忽然死,只得一片地。

阔四尺,长丈二。

汝若会出来争意气,我与汝立碑记。

《拾遗二首新添·其二》
寒山〔唐代〕
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

书放屏风上,时时看一遍。

《寒山多幽奇》
寒山〔唐代〕
寒山多幽奇,登者但恒慑。

月照水澄澄,风吹草猎猎。

凋梅雪作花,杌木云充叶。

触雨转鲜灵,非晴不可涉。

《杂吟》
寒山〔唐代〕
城中蛾眉女,珂佩响珊珊。

鹦鹉花间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日绕,短舞万人看。

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诗·其一》
寒山〔唐代〕
梵志死去来,魂识见阎老。

读尽百王书,未免受捶拷。

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

《时人见寒山》
寒山〔唐代〕
时人见寒山,各谓是风颠。

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我语他不会,他语我不言。

为报往来者,可来向寒山。

《诗·其二》
寒山〔唐代〕
井底生红尘,高峰起白浪。

石女生石儿,龟毛寸寸长。

若要学菩提,但看此榜样。

寒山拾得诗

寒山拾得诗

俊傑馬上郎,揮鞭指綠楊。謂言無死日,終不作梯航。
四運花自好,一朝成萎黃。醍醐與石蜜,至死不能嘗。知
有一餐霞子,其居諱俗遊。論時實蕭爽,在夏亦如秋。
幽澗常瀝瀝,高松風颼颼。其中半日坐,忘卻百年愁。齋
妾在邯鄲住,歌聲亦抑揚。賴我安居處,此曲舊來長。
既醉莫言歸,留連日未央。兒家寢宿處,繡被滿銀床。知
白髮會應生,紅顔豈長保。但看北邙山,個是蓬萊島。古
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暫停。埋著蓬蒿下,曉月何冥冥。
骨肉消散盡,魂魄幾凋零。遮莫咬鐵口,無因讀老經。主
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來訪親友,太半入黃泉。
漸減如殘燭,長流似逝川。今朝對孤影,不覺淚雙懸。古
相喚采芙蓉,可憐清江裏。遊戲不覺暮,屢見狂風起。
爭頭覓飽暖,作計相啖食。因果都未詳,盲兒問乳色。知
天下幾種人,論時色數有。賈婆如許夫,黃老元無婦。
衛氏兒可憐,鍾家女極醜。渠若向西行,我便東邊走。齋
可憐好丈夫,身體極棱棱。春秋未三十,才藝百般能。
金羈逐俠客,玉饌集良朋。唯有一般惡,不傳無盡燈。齋
桃花欲經夏,風月催不待。訪覓漢時人,能無一個在。
朝朝花遷落,歲歲人移改。今日揚塵處,昔時爲大海。知
我見東家女,年可有十八。西舍競來問,願姻夫妻活。
烹羊煮衆命,聚頭作淫殺。含笑樂呵呵,啼哭受殃抉。齋
洛陽多女兒,春日逞華麗。共折路邊花,各持插高髻。
髻高花匼匝,人見皆睥睨。別求醦醦憐,將歸見夫婿。齋
春女衒容儀,相將南陌陲。看花愁日晚,隱樹怕風吹。
年少從傍來,白馬黃金羈。何須久相弄,兒家夫婿知。知
群女戲夕陽,風來滿路香。綴裙金蛺蝶,插髻玉鴛鴦。
角婢紅羅縝,閹奴紫錦裳。爲觀失道者,鬢白心惶惶。齋

再读寒山诗感

再读寒山诗感

眼前不识是何秋一笑黄花百不忧坐到忘形人境寂风吹桐叶响床头--------唐. 寒山说到唐代诗僧寒山,可能很多人会一片茫然,这位以传奇的经历游走在<<唐诗三百首>>之外的诗人,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又是怎样的一种禅性,诗情,辉映至今?相对于寒山之名的陌生与清寂,如果我提到一座江南名刹,苏州寒山寺,相信你会脱口而出那句妇孺皆知的千古名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即苏州古称,寒山寺,亦顾名思义地,以诗僧寒山而名.寒山,原名不详, 陕西长安咸阳人氏,生卒年亦不详,且历来众说纷纭,素有“贞观说”(公元627—649)、“先天说”(公元712—713)以及“大历说”(公元766—799)等,而笔者支持较有说服力的第四种说法,即大致生活年代据查为公元734---771年间。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段时间正处中唐时期,我们空前辉煌的大唐盛世,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富锦天下,万邦来朝后,正江河急转,拉开了由盛至裒的序幕.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历史丝毫没有给生活在上国中的人们任何的准备,哪怕是心理上的短暂调整,乱世即至,多事之秋,我们的寒山,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登场,自幼习读,一心问榜,但却阴差阳错地多次不第.历史好象也在有意地用相同地方式,来考验伟大的诗人,相对于李白,孟浩然等人仕途失意后的游历,,寒山更近窘迫,国难未竟,家事纷扰,诗人终于还是摆脱羁绊,开始四处漫游,这是一段坎坷又不为人知的历程,最后寒山来到了位于浙东的天台山,隐居不行.于山中密林,栖居崖岩,薄衣裸足,靠摘食林中野果为生,偶尔也会得到山中寺院残羹菜滓的施予.对此,《大宋高僧传》卷十九记载:“寒山子者,世谓为贫子风狂之士,弗可恒度推之。

隐天台始丰县西七十里,号为寒暗二岩,每于寒岩幽窟中居之,以为定止。

而《景德传灯录》卷二则载:“天台寒山子者,本无氏族。

始丰县西七十里有寒、暗二岩,以其于寒岩中居止得名也。

《寒山诗百首》后记

《寒山诗百首》后记

《寒山诗百首》后记梁立新天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这里,佛宗发祥,道宗创立,寒山隐居,济公降生,书圣学艺,诗仙留踪。

作为天台人,我们为此而深感自豪。

多年来,我们一直有心为弘扬天台山文化尽一分绵薄之力。

经过思考,我们把突破点选在寒山诗的普及与推广上,试图在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加贴近大众,使之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应有作用方面,作一些尝试与探索。

寒山诗“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

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

”桐柏道士徐灵府序而集之,共三百余首,分三卷行于世。

此后,寒山诗的各种版本,非常之多。

总的说来,汇编成集的多一些,选编的相对不多;偏重学术研究的多一些,注重贴近大众的相对少一些。

这一点,与国外的情况有所不同。

据我们所知,日本和美国都有诸如《寒山诗百首》之类的寒山诗选,而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单选一百首的寒山诗选。

于是,我们决定从三百多首寒山诗中遴选出一百首,选编《寒山诗百首》。

当然,选编所追求的并不是纯粹的数量概念,而是更着重于选录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和贴近普通民众的诗。

有鉴于此,我们主要把劝讽世人比如劝人不要过于吝啬钱财、不要贪心不足,要珍爱自身,重视家庭和睦之类的诗歌选入。

此外,一些意境优美的写景状物的诗,也加以选录。

选编时,我们还特别注意选录通俗易懂的诗,期望能让一般文化程度的人,都能读懂。

同时,编者尝试将寒山诗与介绍寒山子、寒石山、国清寺、寒山湖等内容以及相关图片穿插起来编排,以增加信息量,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寒山诗。

历经两轮寒暑变迁,这本寒山诗选终于可以与大家见面。

我们深深感到,这本寒山诗选的出版,离不开众多有识之士的勉励、关心和支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台州市政协主席陈子敬先生、台州市委副书记朱贤良先生、台州市人大副主任洪显周先生、台州市政协副主席张锦鸣先生、二届市政协副主席赵平安先生、台州市政协秘书长陈广建先生、台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长春先生和天台县政协主席杨廉素先生等多位领导拨冗题词,曾任天台县委书记现任台州市政协常务副主席娄依兴先生亲题书名;天台县委书记徐鸣华先生撰写前言;国际哲学家联合会主席、国际宗教学会会长、世界弘明哲学与宗教研究院院长、《世界弘明哲学季刊》编辑委员会主席恒毓博士同意引用其宝贵的论文;天台籍文化名人、原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高汉先生和文史专家、台州戚继光纪念馆馆长王及先生慷慨赐予墨宝;被誉为“当代药师佛”的天皇公司董事长陈立钻先生鼎力相助,天台山国清寺月净法师给予热心指导与支持。

寒山诗二首

寒山诗二首

寒山诗二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寒山(寒山居士),本名杨万里,号寒山子,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他的诗作被誉为中国近代诗歌的瑰宝,对后世影响深远。

寒山的《诗二首》具有代表性,成为他最为著名的诗篇之一。

寒山的诗风清新自然,充满了禅意。

他以深沉的感悟和超脱的境界,表现出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能感受到一种平和、超脱的气息,仿佛置身于一片静谧的山水之中,心静如水,思维清晰。

这种禅意与生活的平和态度,使他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心灵震撼力。

第一首《题临安邸》是寒山在游览临安时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江南山水画卷。

他以淡泊的姿态写下:“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清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中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寒山的高深境界和对生活的理解。

第二首《题玉龙吟》则是寒山在玉龙山吟咏时所作,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颇深理解和体悟。

他以玉龙山的清幽山水为背景,吟诵禅宗心法:“不闻山水声,但闻人语响。

”通过对内心深处的静谧与平和的体味,揭示了禅宗的真谛。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禅宗的超然境界和智慧。

寒山的《诗二首》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杰作,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将自然、人生、禅宗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诗歌中,展现出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寒山的诗作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具有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为后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寄托和修身修心的指引。

寒山的《诗二首》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珍品,是他高远的情怀和超脱的境界的体现。

通过对自然、人生、禅宗等元素的探讨,他展现了一种纯净、静谧的禅意,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寒山诗意悠悠,禅意悠悠,如同远山清风,令人心驰神往。

第二篇示例:寒山,古代道士,卓尔不群,诗才横溢。

他的诗歌清新典雅,刚健豪放,饱含禅意,令人耳目一新。

《寒山诗集》全文

《寒山诗集》全文

《寒山诗集》全文1、寒山子诗集序(唐台州刺史闾丘胤撰)详夫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自古老见之,皆谓贫人风狂之士。

隐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每于兹地时还国清寺。

寺有拾得,知食堂,寻常收贮余残菜滓于竹筒内,寒山若来,即负而去。

或长廊徐行,叫噪陵人,或望空独笑。

时僧遂捉骂打趁,乃驻立抚掌,呵呵大笑,良久而去。

且状如贫子,形貌枯悴,一言一气,理合其意,沉思有得,或宣畅乎道情。

凡所启言,洞该玄默。

乃桦皮为冠,布裘破弊,木屐履地。

是故至人遯迹,同类化物。

或长廊唱咏,唯言“咄哉咄哉!三界轮回”。

或于村墅,与牧牛子而歌笑;或逆或顺,自乐其性,非哲者安可识之矣。

胤顷受丹丘薄宦,临途之日,乃萦头痛,遂召日者医治,转重。

乃遇一禅师,名丰干,言从天台山国清寺来,特此相访。

乃命救疾。

师舒容而笑曰:“身居四大,病从幻生,若欲除之,应须净水。

”时乃持净水上师,师乃噀之,须臾祛殄。

乃谓胤曰:“台州海岛岚毒,到日必须保护。

”胤乃问曰:“未审彼地当有何贤,堪为师仰?”师曰:“见之不识,识之不见。

若欲见之,不得取相,乃可见之。

寒山文殊,遯迹国清;拾得普贤,状如贫子,又似风狂,或去或来,在国清寺库院走使,厨中着火。

”言讫辞去。

胤乃进途,至任台州,不忘其事。

到任三日后,亲往寺院,躬问禅宿,果合师言。

乃令勘唐兴县有寒山、拾得是否。

时县申称,当县界西七十里内有一岩,岩中古老见有贫士,频往国清寺止宿,寺库中有一行者,名曰拾得。

胤乃特往礼拜。

到国清寺,乃问寺众:“此寺先有丰干禅师院在何处?并拾得、寒山子见在何处?”时僧道翘答曰:“丰干禅师院在经藏后,即今无人住得,每有一虎,时来此吼。

寒山、拾得二人见在厨中。

”僧引胤至丰干禅师院,乃开房,唯见虎迹。

乃问僧宝德、道翘:“禅师在日,有何行业?”僧曰:“丰干在日,唯攻舂米供养,夜乃唱歌自乐。

”遂至厨中,灶前见二人向火大笑,胤便礼拜。

二人连声喝胤,自相把手,呵呵大笑叫唤,乃云:“丰干饶舌,饶舌。

弥陀不识,礼我何为?”僧徒奔集,递相惊讶:何故尊官礼二贫士?时二人乃把手走出寺。

《寒山诗集》全文

《寒山诗集》全文

《寒山诗集》全文1、寒山子诗集序(唐台州刺史闾丘胤撰)详夫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自古老见之,皆谓贫人风狂之士。

隐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每于兹地时还国清寺。

寺有拾得,知食堂,寻常收贮余残菜滓于竹筒内,寒山若来,即负而去。

或长廊徐行,叫噪陵人,或望空独笑。

时僧遂捉骂打趁,乃驻立抚掌,呵呵大笑,良久而去。

且状如贫子,形貌枯悴,一言一气,理合其意,沉思有得,或宣畅乎道情。

凡所启言,洞该玄默。

乃桦皮为冠,布裘破弊,木屐履地。

是故至人避迹,同类化物。

或长廊唱咏,唯言“咄哉咄哉!三界轮回”。

或于村墅,与牧牛子而歌笑;或逆或顺,自乐其性,非哲者安可识之矣。

胤顷受丹丘薄宦,临途之日,乃萦头痛,遂召日者医治,转重。

乃遇一禅师,名丰干,言从天台山国清寺来,特此相访。

乃命救疾。

师舒容而笑曰:“身居四大,病从幻生,若欲除之,应须净水。

”时乃持净水上师,师乃噀之,须臾祛殄。

乃谓胤曰:“台州海岛岚毒,到日必须保护。

”胤乃问曰:“未审彼地当有何贤,堪为师仰?”师曰:“见之不识,识之不见。

若欲见之,不得取相,乃可见之。

寒山文殊,避迹国清;拾得普贤,状如贫子,又似风狂,或去或来,在国清寺库院走使,厨中着火。

”言讫辞去。

胤乃进途,至任台州,不忘其事。

到任三日后,亲往寺院,躬问禅宿,果合师言。

乃令勘唐兴县有寒山、拾得是否。

时县申称,当县界西七十里内有一岩,岩中古老见有贫士,频往国清寺止宿,寺库中有一行者,名曰拾得。

胤乃特往礼拜。

到国清寺,乃问寺众:“此寺先有丰干禅师院在何处?并拾得、寒山子见在何处?”时僧道翘答曰:“丰干禅师院在经藏后,即今无人住得,每有一虎,时来此吼。

寒山、拾得二人见在厨中。

”僧引胤至丰干禅师院,乃开房,唯见虎迹。

乃问僧宝德、道翘:“禅师在日,有何行业?”僧曰:“丰干在日,唯攻舂米供养,夜乃唱歌自乐。

”遂至厨中,灶前见二人向火大笑,胤便礼拜。

二人连声喝胤,自相把手,呵呵大笑叫唤,乃云:“丰干饶舌,饶舌。

弥陀不识,礼我何为?”僧徒奔集,递相惊讶:何故尊官礼二贫士?时二人乃把手走出寺。

《寒山诗》全文

《寒山诗》全文

《寒山诗》全文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

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

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

联溪难记曲,叠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

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

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

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

琴书须自随,禄位用何为。

投辇从贤妇,巾车有孝儿。

风吹曝麦地,水溢沃鱼池。

常念鹪鹩鸟,安身在一枝。

弟兄同五郡,父子本三州。

欲验飞凫集,须征白兔游。

灵瓜梦里受,神橘座中收。

乡国何迢递,同鱼寄水流。

一为书剑客,二遇圣明君。

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

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

今日既老矣,馀生不足云。

庄子说送终,天地为棺椁。

吾归此有时,唯须一番箔。

死将喂青蝇,吊不劳白鹤。

饿著首阳山,生廉死亦乐。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

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

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天生百尺树,剪作长条木。

可惜栋梁材,抛之在幽谷。

年多心尚劲,日久皮渐秃。

识者取将来,犹堪柱马屋。

驱马度荒城,荒城动客情。

高低旧雉堞,大小古坟茔。

自振孤蓬影,长凝拱木声。

所嗟皆俗骨,仙史更无名。

鹦鹉宅西国,虞罗捕得归。

美人朝夕弄,出入在庭帏。

赐以金笼贮,扃哉损羽衣。

不如鸿与鹤,飖飏入云飞。

玉堂挂珠帘,中有婵娟子。

其貌胜神仙,容华若桃李。

东家春雾合,西舍秋风起。

更过三十年,还成苷蔗滓。

城中娥眉女,珠佩珂珊珊。

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

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父母续经多,田园不羡他。

妇摇机轧轧,儿弄口喎喎。

拍手摧花舞,支颐听鸟歌。

谁当来叹赏,樵客屡经过。

家住绿岩下,庭芜更不芟。

新藤垂缭绕,古石竖巉岩。

山果猕猴摘,池鱼白鹭衔。

仙书一两卷,树下读喃喃。

四时无止息,年去又年来。

万物有代谢,九天无朽摧。

东明又西暗,花落复花开。

悟道诗

悟道诗

悟道诗一、唐.寒山《寒山诗》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心中无一事,水清众兽现。

心若不妄起,永劫无改变;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

寒山,居浙江天台始丰县西四十公里的寒岩幽窟中,因不详其姓氏,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

寒山常至国清寺,有僧名拾得,与寒山交友。

传说其为文殊菩萨之化身,与丰干(弥陀化身)、拾得(普贤化身)号称“三圣”。

又以三者皆隐栖天台山国清寺,故亦称“国清三隐”。

二、唐.庞蕴《联灯会要》卷六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庞蕴(?——八○八),唐代著名在家禅者。

字道玄。

世称庞居士、庞翁。

湖南衡阳人。

曾参谒石头希迁,颇有领悟。

与丹霞天然、药山惟俨、齐峰、百灵、松山、大梅法常、洛浦、仰山等禅林硕德频相往来。

后参礼马祖道一,于言下领旨,顿悟玄机。

元和年间,偕家人躬耕于鹿门山下,其妻、子均因之彻悟。

遗有《庞居士语录》。

三、唐.大梅法常《景德传灯录》卷七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法常大师(七五二——八三九),唐代僧。

湖北襄阳人。

师志于禅,初于马祖道一处参学。

后隐于大梅山(浙江鄞县)静修。

一日,一僧奉马祖之令,至大梅山对师道:“近日又道非心非佛。

”师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马祖闻之而谓:“梅子熟也!”自此法誉大彰,学人四至。

四、唐.黄檗希运《宛陵录》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希运(?——八五○),唐代僧。

福州闽县人。

幼出家于洪州黄檗山,聪慧利达,学通内外,人称黄檗希运。

相貌殊异,额肉隆起如珠。

至洪州谒百丈怀海,得百丈所传心印。

后于黄檗山鼓吹直指单传的心要,时河东节度使裴休镇宛陵,建寺,迎请说法。

门下有临济义玄、睦州道踪等十数人。

所述有《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广行于世。

五、唐.香严智闲《景德传灯录》卷十一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治;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寒山诗二首赏析

寒山诗二首赏析

寒山诗二首赏析作者:黄全彦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6年第01期有人笑我诗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

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不恨会人稀,只为知音寡。

若遣趁宫商,余病莫能罢。

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这是一首咏叹知音的诗。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并不只是为吃饭睡觉而来,精神上的寄托可能还更加重要。

特别是对钟情艺术世界的文人来说,抒发的都是自我内心的独到感悟,灵魂上的知己当然会更为看重。

高远的作品都是作者心灵层面的“高峰体验”,对一般身在下层行在风尘的凡夫俗子来说,自然是难以望其项背,这也就注定了要在红尘当中寻觅知音的困难。

早在《列子》里边就记载了“高山流水”故事,子期一去,伯牙碎琴,虽然成就了一段佳话,但更多凸现的是知音罕遇的悲哀。

及至曹雪芹时代,其《红楼梦》开篇言道:“写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里的哀叹,何尝不是知音之痛。

由高山流水到红楼之叹,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其间浮动着数不清的对知音寻寻觅觅的酸楚叹息。

由此刘勰《文心雕龙》所言“知音其难哉!知实难逢,音实难知。

逢其知者,千载其一乎”,相信诸多红尘儿女读到这里,都会一掬同情之泪。

寒山诗歌,在华美优雅的大唐诗坛,出现这样一种冲口而出就像家常大白话的诗来,如同锦衣绣服潇洒俊朗的贵公子旁边,站了一个鹑衣百结蓬头垢面的乡下粗汉一般,寒伧而又尴尬。

寒山诗歌,在当时许多人眼里,可能就是“张打油”“胡钉铰”之类,根本不屑一顾、哂笑不止。

所以本诗开头说“有人笑我诗”,这样不合时宜的诗,不遭别人笑话,那反倒奇怪了。

可寒山自以为写出了灵魂上的诗歌,揭示出了人间的真理,当然渴望被世人了解和欣赏,但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打油体”,怎入得真正诗人的法眼?所以寒山也只能感叹“不恨会人稀,只为知音寡”,这两句化用《古诗十九首》的“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烘托的是寒山内心的伤情与叹息。

叹息了不说,寒山还没完没了地辩白,先就诗歌主旨进行辩驳,“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诗经》原本叫《诗》,取得“经”的地位,和汉代毛亨、毛苌的“诗传”和郑玄的“诗笺”有相当关系,一本著作如果没有后人的注释发挥,很难获得一种位列廊庙的经典地位。

寒山诗三百首

寒山诗三百首

寒山诗三百首
摘要:
1.寒山诗的背景介绍
2.寒山诗的内容概述
3.寒山诗的艺术特点
4.寒山诗的影响与价值
正文:
寒山诗,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作者寒山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寒山子,原名王之涣,字子安,自号寒山子,其诗歌作品以描写自然风光、表达禅意著称,被誉为“诗佛”。

寒山诗的数量众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寒山诗》三百首,这三百首诗篇,字字珠玑,句句经典,不仅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寒山诗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山水田园的描绘,又有禅宗教义的阐释,更有对人生世态的深刻反思。

其中,以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最为出色,寒山子以独特的视角,形象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大自然的瑰丽与神秘,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在禅宗教义的阐释方面,寒山子则以其深厚的禅学修养,将禅宗的思想融入诗歌中,使诗歌充满了禅意,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禅宗的深邃与智慧。

寒山诗的艺术特点鲜明,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寒山子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深邃的哲理。

而在诗歌的结构上,寒山子则以随意自然的方式,使诗歌呈现出一种自然流淌、毫无拘束的感觉,给人以自由、舒适的阅读体验。

寒山诗的影响深远,其诗歌作品不仅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寒山诗的出现,开创了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创作风格,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寒山诗中的禅意,也对后世的禅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读《寒山诗》
文/陈慧剑

寒山诗,漫入我心头,是一片禅的无垠,禅的生机。

禅,充塞了寒山诗的纯度与密度;禅,美化了寒山诗的天地与人类的心灵。

寒山诗——即是禅,禅即是诗。

我读寒山诗,灵光一大遍,
书放屏风上,时时读一遍。

那充满生命、禅机,充满婴儿圣洁的诗,正如“吾心似秋月,碧海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三百多首寒山诗,是人类心灵共同印证的“真谛”,以“禅”为其生命,成为一活泼泼地,有生命的,与宇宙共在的奇文妙悟;因此“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成了人类
共同的心声;我想,如非西方遭遇到空前的研究“东方文化”热潮,透过东方语言来了解它,识透它,恐怕千万年后也不会了解寒山。

所谓禅,实在是中国式的,这个禅与印度原始的禅那,已大大地不同;中国禅,实在包括了原始佛经中戒、定、慧的结合升华,古代的“禅和子们”,为了一较境界的高低,常以“隐喻”、“转喻”来以心印心,自盛唐以后禅宗的“机锋”,便以“公案”形式,大行天下。

禅,究竟是什么东西。

诸家古德,均以妙悟的心境来直下承担;血肉凡夫,黑漆桶子不破,恐怕是弄不通的。

古人形容“禅境”,是“圆陀陀的,赤裸裸的,光灼灼的,沉寂寂的。

”你看,它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多么充满着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生命之情。

这个“圆陀陀,赤裸裸,光灼灼,沉寂寂”的禅境,虽非凡夫俗子所可见得,但它透过古德的印证,文字的间接理解,依然有它的可思议处,可言说处。

后人舞文弄墨,大谈禅道,也似乎天花乱坠,那是死的“文字禅”。

否则,“禅”岂不是真地成了千古不解之谜?
禅,虽由疑而发,实由“定”而生。

一句“父母未生前是谁”难死了天下多少痴汉。

这句没头没脑的浑话,说回来,不过是作为那禅和子一把开山的斧头,直追到底,黑妖狐被捉,本地风光就无边出现,到那时,你便是寒山拾得,你便是普贤文殊;你便是“佛”,你亦是“禅”。


一日拾得扫地。

寺主问:“汝名拾得,丰干拾得汝归。

汝毕竟姓个什么在何处住”拾得放下扫帚,叉手而立。

寺主罔测。

寒山捶胸曰:“苍天苍天”拾得欲问:“汝作什么”曰:“岂不见道东家人死,西家助哀”二人作舞,哭笑而出。

这一故事记载,我不作“迷狂症”会。

这种“病”,禅家“得”的太多。

这一故事,是一“低手”与“高手”相搏的“公案”。

——寺主问:汝名拾得,丰干拾得汝归,“汝毕竟姓个什么”“在何处住”——这在寺主来说,自己以为已经望到禅的大门,有心探试一下拾得的“本来面目”,并非真的问他姓啥名谁,住在何处?其实他离禅的大门还太远,根本不知殿堂内是什么东西,老实说,他还徘徊在“文字禅”的栏栅里。

——想不到,他遇到拾得这“娃儿”,却不简单,当下“放下扫帚,叉手而立。

”这明明是“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一个佛字。

拾得直下承当,看你这个凡夫如何会得?
——寺主见拾得这一招,他竟不识当前的圣者,一个肉眼俗子,只好惘然。

——寒山见状,殊为寺主怜惜悲恻,因捶胸呼曰:“苍天苍天”——如何不悟也。

这一“苍天苍天”一方面否定寺主的境界,同时可怜他要披毛戴角,苦海无边。

——这时拾得问:“汝作什么意思是“你有什么好可怜的?”
——寒山道:“岂不见道东家人死,西家助哀”所谓佛由人修,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宗教家本是一个“大情圣”,见一虫一蚁之死,都要痛哭流涕,何况一个身披袈裟的佛子,犹且未悟,岂不可哀悯?

寒山诗:
时人见寒山,各谓是风颠;
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我语他不会,他语我不言;
为报往来者,可来向寒山。

这个“我语他不会”,是禅悟,凡夫如何会得“他语我不言”,凡夫悟,皆是柴米油盐事,则与我无干,我有什么可说?因此,寒山会说:“我告诉你们吧,你们要想懂我的话,赶快到‘寒山’即灵山,来吧”如这样会,寒山根本没有什么“歇斯的里症”了。

下一首:
记得二十年,徐步国清归,国清寺中人,尽道寒山痴;痴人何用疑,疑不解寻思。

我尚自不识,是伊怎得知,低头不用问,问得复何为?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

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

从精神分析学去分解“我尚自不识,是伊怎得知”这两句诗,是诗人自我的掩蔽,这种直言直语,反而使他心深处的秘密泄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