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1)

合集下载

聊城市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综合训练1新人教版必修2

聊城市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综合训练1新人教版必修2

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含解析):必修二综合训练1一、选择题1.右图为《公私合营江苏省南通市杂货业股票》这种股票出现于A.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B.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C.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D.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2.(辽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1届高三一模5题)据载,明代嘉靖以后,“徽俗十三(岁)在邑,十七(岁)在天下”。

康熙、乾隆年间,沿长江地域流传着“无徽不成镇”的谚语。

根据该史料我们可以推断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B.明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基本情况C.明代徽州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程度D.明朝地方政府对社会风俗变化所持态度3.(2012年1月泰安市期末16题)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美国攫取了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B.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4.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见右图)。

1983年12月1 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

从此,曾长期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

上述政策的变化表明()①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5.(2011年10月绍兴一中期中16题)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

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

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造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2012年12月广东省六校高三联考)《吕氏春秋》中记载的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中国现代史专题训练

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中国现代史专题训练

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含解析):中国现代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16题)“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其思想精髓是()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团结一致 D.祖国统一2.(2010年9月福建省泉州四校高三联考8题)在2010年1月12日发生的海地大地震中,中国八名维和警察以身殉职。

八位烈士是祖国人民的优秀儿女,是世界和平的忠诚卫士。

在海地的维和行动说明中国A.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D.积极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3.(2011年1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14题)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某导演筹拍一部电视政论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A.区域自治开新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B.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D.独立自主,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4.(2011年9月湖南衡阳八中高三月考15题)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 0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6.(2011年11月潍坊北四县期中2题)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

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7.(2012年1月德州市期末13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尽管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在1830年达到第一个10亿人口,但只需一个世纪便能达到第二个10亿人口,只需30年便能达到第三个10亿人”。

高考历史(新课标)二轮综合模拟训练(2013年二模、摸底试题,含解析)[ 高考]

高考历史(新课标)二轮综合模拟训练(2013年二模、摸底试题,含解析)[ 高考]

综合模拟训练(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列两幅图片都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图(局部)。

关于这两幅图片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图1图2A.都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关系来维系C.都巩固了国家统一D.都曾加强对地方统治2.“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并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

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

”材料中的“此制”()A.选拔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B.发掘了人才也埋没了其他方面的杰出人才C.使人才由地方官考核并任命官职D.是一种相对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3.傅衣凌先生指出:“促成徽州出现有大量的经商者,则系由于封建的低下生产力所造成的人民生计难题……遂使徽商的发展,渐带有一个极落后的性质,把他们对于商业行为的扩大欲求,限于糊口,而不在经济扩张。

”此观点是可以说明()A.封建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落后B.徽商只是一个消极的谋乡族利益的集团C.古代商业活动致力于解决民生的难题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4.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

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D.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5.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

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罪名杀人罪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伪造文书赦免价8个金币6个金币7个金币A.因行称义B.先定论C.信仰得救D.教随国定6.(2013·江西南昌调研)下表摘编自E.罗伊斯顿·派克《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实录》一书。

2013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过关检测1

2013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过关检测1

专题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广州二模)中国古代医学的理论基础为阴阳五行理论,人的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对应五行即木、火、土、金、水。

据此理论判断中医认为哪一器官为五脏之本()A.肝B.心C.脾D.肾2.(2012·广东韶关二模)“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材料强调的是()A.宗法制B.郡县制C.三长制D.科举制3.这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的解释,该时期是()A.夏、商、西周B.春秋、战国C.秦、汉、三国D.两晋、南北朝4.右图是有人根据先秦某思想家的政治言论画的一幅漫画。

下列对这位思想家思想的认识错误的是()A.是基于新兴地主阶级立场的“仁政”主张B.是对统治阶级“虐民”、“扰民”的否定C.反映了在治国问题上要顺应民心民意的主张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5.到了秦、汉统一,由封建转为郡县,古人称“化家为国”,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只有一个家却变成了国家。

这里“化家为国”指的是() A.分封制的瓦解B.郡县制的实行C.封建制度的确立D.郡国并行制的实施6.“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往往足君子之泽,数世而斩。

所谓‘千年土地八百主’的谚语正是惯见人世沧桑之后的概括。

”文中的谚语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变迁C.自然经济渐趋瓦解D.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7.近代以来,在中亚地区广泛出土过“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货币,在西安等地的唐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阿拉伯金币、东罗马查士丁尼二世的“索里德”金币。

这些发现表明当时()A.中国同中亚和欧洲贸易关系密切B.中国同东罗马帝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C.中亚或西亚货币可以在中国流通D.中国货币可以在中亚或西亚流通8.(2012·厦门模拟)阅读下列表格: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B.中国冶铁业在产量和技术上长期领先C.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D.中国古代王朝对冶铁业的重视和大力扶植9.(2012·湖北七市联考)宋代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即以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取号。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一)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一)

专题检测卷(一)(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南京盐城三模)《说苑·立节篇》中记载,(战国后期)楚国白公胜作乱,申鸣为楚王率军而战,当白公胜虏其父作要挟时,申鸣说:“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

吾闻之,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

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

”材料实质上说明了( ) A.诸侯严格履行分封义务 B.宗法制度陷于崩溃C.纲常伦理观念遭到摒弃D.君王政治地位提升2.(2012·泰安二模)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实质上说明了( )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D.周文化具有稳定性与延续性3.(2012·金丽衢一模)《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

”这一举措( )A.加强北部边防B.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C.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D.使“西南夷”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4.(2012·海淀二模)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任命侍从等担任尚书等官职。

如图为汉代尚书令官印印文。

对于汉代尚书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B.与中书门下相互监督制衡C.执掌对百官的监察和考核D.六部尚书之首,百官之长5.(2012·南京盐城三模)《隋唐嘉话》载:“(唐高宗时)薛中书元超谓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

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世家大族)女,不得修国文。

’”材料说明当时的社会( )①科举取士成为重要的选官途径②士族门第观念仍很强烈③进士科受时人追捧④唐朝中书令负责修撰史书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①③④6.(2012·合肥模拟)以下是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②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2012·烟台二模)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

山东省泰安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_历史_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_历史_Word版含答案

试卷类型:A 山东泰安市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13.4第1卷(必做)9.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是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10.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A.社会经济形态B.地方行政组织C.专制集权的程度D.生产力的发展阶段11.在论述古代某朝中央机构时,著名史学家钱穆说:“有卿而无公,成了一个多头政府。

”他所指的朝代是A.汉朝C.唐朝C.宋朝D.明朝12.《中国古代职官》中总结到:两宋时期50%以上的进士出身平民,明清时43%的进士出身贫寒家庭,这反映了科举制度A.促使部分社会阶层变动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C.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13.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明清时期翻泽西学书籍简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14.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南京临时政府的民主政治建设B.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C.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构建15.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D.中央政府集权与州政府分权有机结合,维护共和政体16.右图是1948年、1962年美国与西欧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的柱状图,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实力下降B.“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C.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历史试题2013.4第Ⅱ卷非选择题【必做部分】28.(20分)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一)“中国古代史”政治专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一)“中国古代史”政治专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检测(一)“中国古代史”政治专练(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段话重在强调分封制( ) A.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B.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C.促进了各地区文化交流D.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融合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得出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强调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作用,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题目中“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普遍认同的获得”不相符,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目中“中国传统”、“中国文化”不相符,故D项错误。

2.(2019届高三·某某质检)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器形、纹饰、制法。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各诸侯国生产加工能力提高B.王室衰微,失去对象征身份资源的垄断C.战争频繁,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技术交流D.百家争鸣,各国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观念解析:选B 根据材料“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说明周天子基本能对诸侯实施有效控制,而材料“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表明在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各国不再遵守礼器形制要求,故B项正确;A、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

3.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徭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

这可以佐证( )A.设置刺史有利于君主专制B.监察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C.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D.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监察制度。

由“刺举”“公卿……恐惧莫敢犯禁”可知,监察制度具有震慑百官的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答案为B项。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安徽版 阶段性检测一(附答案)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安徽版 阶段性检测一(附答案)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安徽版阶段性检测一(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分封制B.世袭制C.察举制D.宗法制2.(2012·安徽淮北一中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1)历史上对中国的称谓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A.华夏、神州B.唐、中国C.九州、中华民国D.赛里斯、支那3.汉代最基层的官吏要把诏书抄写在乡亭的墙壁上,后来改为书写在木板上,或直接以“扁书”悬挂在市里乡亭。

这种现象说明汉朝()A.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B.皇帝直接对人民进行统治C.基层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D.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控制地方4.(2012·江苏南通期末,3)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①铁犁牛耕的推广②各国变法的推行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2012·安徽合肥一模,1)《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

”该材料主要说明了()A.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C.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D.当时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考试6.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 931人。

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

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近代史专题训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近代史专题训练

2013年《山东高考》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含解析):近代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2年11月山东潍坊市四县)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

对“断发”问题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A. 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提出“断发”主张B. “断发”具有反清革命色彩C. 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D. 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2.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

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D.国民革命思想3.(2012年1月杭州市一模21题)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怪了。

”伏尔泰所说的“永恒定律”是指A.伏尔泰提倡的自然权利说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4.(2012年11月江苏九校联考高三调研)1922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主要是为了表彰他A.深刻提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B.修正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C.证明了空间、时间和质量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D.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突出成就5.(2012年1月台州市期末9题)近代《女学报》(1903年11月)有文章写到:“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

这一种文明的好看,真是如雪之洁,如水之清,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

”对文中所述现象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①报纸的宣传②新式学堂的创办③西方思想的传播④南京临时政府移风易俗的推动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2012年3月泉州市高三质检)图7白色区域反映了某一时期西方人对全球的了解,从时间上判断其最早出现在()A.公元l世纪B.公元15世纪初C.公元15世纪末D.公元16世纪初7.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孙中山向记者表示:“吾人已对美、英、法或其他列强之协助丧失希望,唯一对南方表现诚意的国家是苏俄……只要他们愿意协助我们推翻北京,我并不在乎他们是否民主呢!”孙中山认为A.联俄是进行革命的现实需要B.苏俄并未表现出应有的诚意C.欧美列强是中国革命的重大障碍D.应该选择民主国家作为合作对象8.从新的视角看,新文化运动传承了辛亥革命。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1-1.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1-1.

课后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2012·湖南长郡中学)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

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B.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D.能弥补正史缺载和地方志粗疏的缺陷解析:本题考查家谱的作用,回答本题,需注意材料中关键信息“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体现了家谱能够弥补正史等记载的缺陷。

本题选D项。

答案:D2.(2012·河北保定高三期末考试)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

古人重视修订家谱的原因不包括() A.为了彰显家族的声誉B.为了凝聚亲族C.为了给历史研究者提供历史史料D.为了教化子孙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由此可以凝聚亲族,彰显家族声誉,“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可以教化子孙。

修家谱的目的是强调血缘关系为中心,而不是为了历史研究者提供史料。

3.(2012·内蒙古赤峰优质高中一模)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综合运用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略。

对二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事实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为依据,其他史学家必然接受C.两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有一定道理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史学评论观点的理解。

根据相关史实西周灭亡的原因还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的变法、思想文化的变动等,司马迁和学者李峰的观点均是一家之言,并不全面客观,故此题应该选择C。

2013届山东高三文科12月份历史月考题

2013届山东高三文科12月份历史月考题

高三第二次检测 历史试题 2012-12-11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第I 卷 (客观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纪念币写有“忠信孝第礼义廉耻”八个字,围绕此内容所发表的议论不准确的是 A.伦理道德是古代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B.儒学对中国社会具有较深远的影响C.儒学对民族人格的塑造起过一定积极作用D.全面反映了儒学的虚伪性和欺诈性2.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 .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 .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 .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3.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倡导“经世致用” 学说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4.《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A .启发诱导B .学思结合C .因材施教D .温故知新 5.“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 .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 .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 .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 .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6.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A .道教思想融入儒学B .佛教思想融入儒学C .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D .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的新发展 7.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高三历史(新课标历史)二轮复习选修一模块考试(含解析)

高三历史(新课标历史)二轮复习选修一模块考试(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二轮复习选修一模块考试1(含解析)一、选择题1.要了解范仲淹改革的基本设想和方案,应该阅读()A.《三经新义》B.《答手诏条陈十事》C.《岳阳楼记》D.《法经》2.(2012年3月莆田市质检16题)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

”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设立五百人会议C.实行“公职津贴制”D.确立陶片放逐法3.(2010年9月扬州宝应县高三调研8题)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

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A.设立公民大会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C.实行陶片放逐法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4.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5.梭伦在诗中写道:“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它反映了的政治理念是()。

A.中庸原则 B.节制思想 C.绝对平等D.平均主义6.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7.下列情景与公元前7世纪的雅典社会不相符合的是()。

A.一些平民沦为奴隶,甚至被卖到海外B.工商业奴隶主日益富裕,但政治地位低下C.僭主政治在雅典得以成功建立D.德拉古编订了雅典第一部成文法8.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6-13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6-13

课后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2012·惠州第二次调研)以《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等为标题的论文和专著大量出现在欧洲某一时期。

欧洲的这一时期最有可能开始于()A.19世纪末20世纪初B.一战后C.二战后D.20世纪70年代初解析:二战后,欧洲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丧失。

答案:C2.(2012·襄樊四校高三期中)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说: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说:“……美国正在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上述材料说明()A.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军事上的冲突B.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国家关系的紧张C.意识形态的对立压倒其他国际关系D.美苏对峙,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

材料反映了美国和苏联由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分歧,使国家关系紧张。

乔治·凯南关于遏制苏联的战略理论被美国决策层采纳,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理论依据。

本题选B项。

答案:B3.(2012·浙江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冷战是一个多因素的产物”,影响冷战形成的因素包括()①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②美苏双方互感“安全威胁”③英国等欧洲国家推波助澜的作用④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瓦解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冷战的背景。

二战后,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双方产生对抗,出现了冷战。

④属于冷战的结束。

答案:C4.(2012·山东潍坊青州第一学期期中质检)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

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C.实质上是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实施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美国冷战政策。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

2013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0分)1.(2011年3月湖州二模18题)1912年1月1日,《民立报》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为题发表文章,作者将传统的“匹夫”巧妙了换成“匹妇”,所要表达的思想应包括①女性要处于社会主导地位②男女平等的观念③女性应参与政治生活④救国必须要依靠女性A.①②B. ③④C. ②③D.②④2.(山东省2011届高考考试样卷21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法国《费加罗报》曾发表文章称,“电视台本周向我们介绍了各种穿着的中国人,一些夫妻竟敢手挽手散步……更有意义的是知识分子的信心”。

你认为该文最有可能发表于A.国庆一周年 B.国庆十周年 C.国庆二十周年D.国庆三十周年3.(2012年2月山东省五校高三联考18题)据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儒杂志》记载“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潜移,上下无别,而沪上尤甚。

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也。

”这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①平等思想的传播②通商口岸的开设③民主政权的建立④商品经济的发展()4.(2012年2月山东聊城高三返校联考19题)阅读《申报》的部分记事,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②《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③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④《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12年2月山东聊城高三返校联考21题)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杜会进步的体现。

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A.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6.(2012年2月山东省新高考联盟高三联考16题)“粉丝”是现在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

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 )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词语 B.受港台和地方语言的影响C.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D.受生活水平的影响7.(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一期末33题)下列图片中的服装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有可能穿在国人身上的是( )A.中山装B.旗袍C.长袍D.列宁装A.①②③ B.①②C.②④ D.①②④8.(山东省2011届高考考试样卷)晚清重臣翁同龢曾在日记中对买办徐润的住宅有过描述,“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1)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1)

综合模拟卷(一)专题一至三(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

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

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B.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此“原理”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D.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2.(2012·潍坊三模)《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材料反映了( )A.西周分封制度的衰落B.魏晋士族制度的腐朽C.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D.明代八股取士的遗毒3.(2012·扬州模拟)《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

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②“秋七月,初税田”③“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A.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4.(2012·金华调研)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弱者,道之用”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5. 1922年爱因斯坦访问中国时曾说:(上海)这个城市表明欧洲人同中国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

这一革命事件应是( )A.辛亥革命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五四运动D.国民大革命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道:在那动乱的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吓得昏头昏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正确的回答是( )A.罗曼诺夫王朝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工兵代表苏维埃D.工兵农代表苏维埃7.(2012·安徽名校调研)“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广东省韶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广东省韶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3年韶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古人重视家庭教育B.日常行为注重伦理道德C.古人重视生活技能教育D.以思想统一促政治统一【答案】D【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内容的大体含义是应该在小孩成长的不同时期传授儿童不能的实用技能和伦理道德内容,所以这反映了古人重视家庭教育,所以A B C三项说法均正确符合题意,D项说法材料并未体现.13.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

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A.事权的分割B.科举制的完善C.理学的兴起D.租佃制的发展【答案】A【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宋代“无效率”出现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冗官的涌现,而冗官的出现是由于强化专制皇权而将事权多重分割造成的,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应该在宋代产生积极影响而非消极作用。

14.清朝雍正乾隆时期,地租普遍上涨,与其直接相关的是A.外国资本掠夺B.民族资本兴起C.人地矛盾突出D.城市化发展【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清朝雍正乾隆时期地租普遍上涨是因为此时正值康乾盛世太平时期,人口大量增加而耕地增速缓慢,人地矛盾突出和尖锐,所以答案选C,A B两项发生在清末,这与清初地租上涨无关,D项在中国古代发展一直较为缓慢不是造成地租短期快速上涨的直接原因.15.下表为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B.民国时期的报纸报道都客观公允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D.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答案】B【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以政论性的报刊占据主导地位,而政治争论和攻伐也大多见诸报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刊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信息,如表格信息中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对共产党采用了大量的诬蔑之词有失公允,所以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A C D三项说法正确符合符合材料含义,故答案选B.16.孙中山在南方建立革命政权对抗北洋政府。

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世界现代史专题训练

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世界现代史专题训练

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含解析):世界现代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1年4月杭州质检21题)罗斯福上台后,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

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

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

下列关于该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该法属于国家立法 B.该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不涉及其他问题C.该法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D.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等方面的规则2.(2010年3月福建省高三质检22题)罗斯福总统在1933年的“炉边谈话”中提出以下四个外交目标,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得以实现的是A.“进行普遍裁军,消除对武装对抗的恐惧”B.“消除贸易壁垒,以重启国家间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动”C.“同所有国家重新建立友好关系,并树立更大的信心”D.“建立稳定的货币,以便推进贸易发展”3.“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

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米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

”为此,当时苏俄政府(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政策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取消义务交售制4.(2010年7月新疆会考15题)“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A.国家干预经济B.采用“自由放任”的政策C.建立“福利国家”D.遏制法西斯势力5.(2011年10月洛阳高三期中20题)20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经济出现了滞涨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三十年,被一些经济学家戏称为“英国病”。

“英国病”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推行B.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尖锐C.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盛行D.资本主义世界新经济体系形成6.(2011年3月长望浏宁四县调研34题)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于()A.法国大革命中B.联邦德国境内C.20世纪中期D.欧盟东扩过程7.20世纪的“大萧条”和当前的金融危机是人类历史上两次影响较大的经济危机。

2013年《山东高考》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含解析)世界通史专题训练

2013年《山东高考》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含解析)世界通史专题训练

2013年《山东高考》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含解析):世界通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1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期末23题)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对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描述恰当的是()A.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人文主义成为主要思潮C.人和世界的被发现 D.新航路的开辟2.(2012年1月蛙埠市一模27题)美国学者特纳说:“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剑桥大学的学生中是尽人皆知的。

……马克思主义成为可供选择的经济学之一,……有人开始思考马克思主义者考虑到的问题。

”这一时期,剑桥大学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发生兴趣是因为它A.指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B.论述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思想C.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克服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D.使一些经济学家感受到巨大威胁3.(2011年10月无锡一中月考19题)17世纪中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

马克思说:“荷兰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文中的“工业资本”是指机器大工业确立后的工业资本②导致荷兰衰落的直接因素是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③荷兰是一个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④英国是手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工场手工业是商业贸易的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2012年3月延边市质检27题)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其精华,其特点是确保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

“私法”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维护罗马公民在帝国的特殊地位B.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C.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D.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5.近年来大量出现图7这样的公益广告。

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6.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其突出的进步在于()。

A. 坚持彻底的反封建斗争精神B.反对教权主义和蒙昧思想C. 提出了未来社会政治构想D.倡导自由、平等、民权7.(201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61年,柏林墙建立;1989年,柏林墙倒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检测卷(一)(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南京盐城三模)《说苑·立节篇》中记载,(战国后期)楚国白公胜作乱,申鸣为楚王率军而战,当白公胜虏其父作要挟时,申鸣说:“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

吾闻之,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

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

”材料实质上说明了( )A.诸侯严格履行分封义务B.宗法制度陷于崩溃C.纲常伦理观念遭到摒弃D.君王政治地位提升2.(2012·泰安二模)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实质上说明了( )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D.周文化具有稳定性与延续性3.(2012·金丽衢一模)《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

”这一举措( )A.加强北部边防B.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C.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D.使“西南夷”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4.(2012·海淀二模)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任命侍从等担任尚书等官职。

如图为汉代尚书令官印印文。

对于汉代尚书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B.与中书门下相互监督制衡C.执掌对百官的监察和考核D.六部尚书之首,百官之长5.(2012·南京盐城三模)《隋唐嘉话》载:“(唐高宗时)薛中书元超谓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

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世家大族)女,不得修国文。

’”材料说明当时的社会( )①科举取士成为重要的选官途径②士族门第观念仍很强烈③进士科受时人追捧④唐朝中书令负责修撰史书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①③④6.(2012·合肥模拟)以下是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②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2012·烟台二模)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

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

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由此可见宋朝( )A.相权进一步削弱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众相制初步确立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8.(2012·苏锡常镇二模)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

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C.军机处应予以撤销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9.(2012·浙江五校模拟)伯利克里说:“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他个人的才能。

”该材料最符合古代雅典史实的是( )A.公民个人才能决定能否显露头角B.公民个人才能决定能否担任荣耀的公职C.人的价值决定能否担任荣耀的公职D.阶级地位决定公民才能和价值10.(2012·南通二模)《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唐律疏议》规定:诸八议者(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等八类人),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

相比之下,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A.皇帝是否拥有最高裁决权B.是否注重法律的公平公正C.是否保护个人利益D.是否正视纲常伦理11.(2012·潍坊二模)《尚书》载“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载“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两则材料中的“民主”( )A.都是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B.都与近代民主政治没有历史渊源C.前者指最高统治者,后者指人民主权D.前者影响维新变法,后者影响启蒙运动12.(2012·莆田模拟)丘汉平在《罗马法·序》中指出:“良以世界现存法系,其未受罗马法之熏染者,殆不一见。

中日固勿论,彼素称独立之英美法系,亦难逃外……以是欧美诸国之法律学校,罗马法列为要科。

苟从法学之价值观之,罗马法为治法者之基本学问。

”该材料主要说明( )①罗马法是古罗马人留给世界最宝贵的财富②罗马法是研究法律的重要资料③罗马法具有极高的法律价值④罗马法是现存的最完备的法律体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2·无锡模拟)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举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

……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

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材料二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

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四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

……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

……代之以科举制。

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

(6分)(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6分)(3)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6分)(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2分)14.(2012·吉安二模)图1、图2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

某学习小组就此开展了一次探究性学习活动。

(1)请你据图1、图2,拟出该学习小组探究性学习的主题。

(6分)(2)请就图1、图2所示的政治制度,谈谈你对古代两种政治制度孰优孰劣的看法。

(14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解析1.【解析】选D。

材料描述的是战国后期,申鸣为楚王征伐作乱的白公胜,即使亲人被作为人质,仍然坚持为王效力,做君的忠臣,说明此时期,君王的政治地位提升。

2.【解析】选B。

材料中认为西周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两者相结合达到“君天下臣诸侯”,体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3.【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秦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之交通运输的理解。

秦始皇三十三年,取匈奴河南地后置九原郡(今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乡),秦始皇三十五年,开始修筑道路,经由九原一直修到云阳,挖掉山峰填平河谷,笔直贯通。

据此应该是加强北方边防,防止匈奴南下,侵扰北方边疆。

4.【解析】选A。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地方势力逐渐威胁中央。

汉武帝在解决地方问题的同时,还从中央分割宰相权力,即实行中外朝制度,B、C、D均不符合题意。

5.【解析】选A。

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世家大族)女,不得修国文”,可判断①②③正确,但并不能说唐朝中书令全是负责修史书的官员。

6.【解析】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进士科考试的内容包括经帖、写作,时务策考核的内容在难度和数量上要大于明经科,因此④说法错误。

材料中科举考试分为两科说明①正确;从考试内容一栏看,儒家经典属于考查的主要内容,因此②正确;三试的内容是考查时务策,注重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③正确。

7.【解析】选A。

宋朝建立后,为避免“杯酒释兵权”的现象再次发生,大力削弱相权。

材料的描述即体现了这一历史特征。

8.【解析】选D。

由材料中“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可以看出嘉庆帝认为军机处权势过大,可能会给皇权造成一定威胁。

9.【解析】选B。

材料中认为谁能担任公职的荣耀,不是因为这个人有特殊的阶级出身,而是因为个人才能的优秀,故选B项。

10.【解析】选B。

《十二铜表法》认为不能为某些个人而特别制定一些法律。

而中国唐代法律规定,罪状应奏请皇帝,由皇帝裁决。

说明两者最大区别是是否注重法律的公平公正性。

11.【解析】选C。

据《尚书》的记载,中国是“大降显休命于成汤”,这里的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雅典民主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因此是人民主权。

【方法归纳】正确认识雅典民主制(1)特点:主权在民,法律至上。

(2)阶级实质: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地位和利益,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是奴隶主的民主而不是现代的民主。

(3)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

12.【解析】选A。

材料中认为罗马法影响深远;法律制定均以罗马法为基础,因此①②③均正确。

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选A项。

1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脉络的理解。

第(1)题根据材料一战国时期世袭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背景可以从政治大变革:礼崩乐坏,分封制遭到破坏,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经济: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调整;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加以考虑。

第(2)题根据材料二、三提供的信息可以从目的、制度建设、举荐方式等方面加以分析。

第(3)题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可以直接根据材料四提取:考试方式、中央的地位、完善等方面加以概括。

第(4)题趋势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即不断强化的过程。

答案:(1)经济: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形成。

(每点1分,共2分)政治:地主阶级日益崛起(士阶层日益活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各诸侯国打击奴隶主贵族,加强中央集权。

(每点1分,共2分)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每点1分,共2分)(2)相同点:其目的都是为了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