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与实践》教案
《综合与实践》(教案)-2024-2025学年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
《综合与实践》(教案)-2024-2025学年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 明确问题:要准确测量操场的面积,需要确定操场的形状(假设为长方形),然后测量长和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实际任务中明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收集数据:小组成员使用卷尺测量操场的长和宽,记录下测量数据。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参与数据收集过程,体会数据的来源和重要性。
- 分析数据:根据测量得到的长和宽数据,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操场面积。
小组成员互相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
设计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严谨性。
- 结果汇报:小组将测量的长和宽数据以及计算得到的操场面积向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让全班共享各小组的成果,促进交流与学习。
- 其他小组按照各自的任务开展活动,如统计植物数量的小组通过实地清点、记录数据,然后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来分析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分布情况;调查树木种类分布的小组绘制校园树木分布地图等。
5. 问题解决与方案制定-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任务成果,共同解决主题活动中的核心问题。
以校园绿色行动为例,所有小组的成果汇总后,共同讨论如何优化校园绿化布局以提高绿化覆盖率。
- 构建数学模型:引导学生将绿化覆盖率的计算构建成数学模型,绿化覆盖率= 绿化面积÷校园总面积×100%。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测量和统计结果计算现有的绿化覆盖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问题。
- 方案制定:根据计算结果和校园实际情况,各小组提出绿化方案,如在哪些区域增加绿化植物、如何调整植物种植结构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数据,发挥创造力,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6. 成果展示与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例如,在制定校园绿化方案时,学生需要构建数学模型计算绿化覆盖率,并通过团队合作提出合理的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8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8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了解水稻、小麦、高粱等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庄稼需要许多人的辛勤劳动。
2、了解本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品种。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形式,如讨论交流、资料调查、讲故事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爱惜农作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与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通过交流体验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培养节俭的良好品质。
【教学活动准备】:1、实物:稻谷、玉米、红薯、黄豆、土豆等。
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袋。
2、搜集农民种庄稼的图片,世界上饥饿儿童的图片。
3、课件、歌曲《一粒米》。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活动过程】:一、认识几种主要的粮食,了解它们丰富的用途。
1、导入:猜谜语(课件展示)(1)水里生来水里长,小时绿老时黄;去掉外壳黄金甲,煮成白饭喷鼻香。
(打一粮食作物:水稻)奇怪奇怪真奇怪,头顶长出胡子来;拔掉胡子剥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
(打一粮食作物:玉米)(2)认识几种常见的农作物。
师:猜完谜语,我们接着来,认识的就热情地跟它打打招呼,大声叫出它的名字。
2、实物展示几种粮食:花生、小麦、稻谷、玉米、红薯、黄豆。
3、了解其丰富的用途。
(全班介绍交流)花生:营养价值可高。
种子可以炒制、油炸或做花生糖、花生酥等糖果糕点,还可以制花生酱。
玉米:可以做成多种玉米食品,如玉米饼,玉米粥,玉米膨化食品等,另外我还是比较理想的啤酒生产原料。
大米:主要用途是饭食。
另外米粒磨成粉后,可制各种粉条、汤圆、米粉糕、年糕等,并可制各种饼干,各种点心。
红薯:可以蒸着吃、烤着吃,还可做成薯片。
小麦:磨成面粉后可以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
秸秆还可编各种用品,如草帽、扇子、席子、提包。
4、展示几组题为粮食丰收喜洋洋的图片。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5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5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一一、活动主题的提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是《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基本内容之一。
我国自古就有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我校也认为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实践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对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以及孩子未来的成功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我校以创“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色”为办学方向,让小学生从小接受传统道德教育,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优秀传统美德,提升民族文化传承自觉意识。
然而直到今天,与诚实相背离的言行却不少见,“言行不一”,“不守信用”及“表里不一”的行为是大家深受痛绝而又常遇到的事情,我们的小学生也由此产生了“诚信危机(即要不要诚实)”的困惑。
1、学生的行为习惯:(1)向同学借文具时,有71%的同学会及时归还,18%的同学没及时归还,11%的同学偶尔会拖欠;(2)对别人(包括学生和老师)许下诺言之前,有49%的同学会认真考虑,56%的同学会践行自己的诺言;有46%的同学坦言曾经没有兑现诺言。
(3)当考卷上老师多给了你3分时,有48%的同学会找教师改过来。
从结果可以明显看出有部分同学有时约束不了自己,出现过不诚信的情况,甚至有少部分同学经常言行不一致,还有待纠正错误。
2、学生对学习诚信方面的看法:(1)在做作业或考试时,有35%的同学从来没出现抄袭、作弊等现象,有59%的同学曾经做过,16%的同学经常这么做;(2)作业未完成,有55%的同学会撒谎编理由逃脱老师的惩罚和批评,27%经常欠交作业,屡教不改;37%偶尔欠交;49%从未欠交过,能坚持按时完成。
基于此,我们班学生选择了“我与诚信同行”的研究课题,就是引导学生围绕“诚实守信”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为解决“诚信危机”的烦恼出主意,通过调查采访实践体验等方法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想法,从而深刻认识到“社会需要诚信,人人需要诚信”的道理,并决心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综合实践课教案(6篇)
综合实践课教案(6篇)综合实践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尝试校园绿化设计,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林木、草皮等植物的知识。
2、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爱护生物和热爱学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竞争意识。
4、创新点以竞赛的方式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5、教师准备校园现有绿化状况及有关常见花卉、林木、草皮等知识。
6、学生准备组织设计的校园绿化方案及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激情导入教师。
前不久,我们调查了校园里的生物种类。
在调查的过程中,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对校园进行重新规划,想要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美丽。
上一节课,我们开始了校园绿化的设计活动,从全班十四个小组十五个方案中选出五个方案参加今天的决赛。
今天,我们将从这五个方案中,再评选出最经济、最合理、最美观、最实用的最佳设计方案。
这个最佳方案将被投入到校长信箱中,如果方案被采纳,那么,你们小组的名字将永载大连市八十中学的史册。
你们准备好了吗?有没有信心?学生:产生表现欲,跃跃欲试。
教师:今天的评委就是在座的每一位。
也就是说当有小组同学发言时,你应当适当作记录,记录下该组设计的优缺点以及特点和创新点。
最后评出最佳设计方案。
二、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设计方案按照小组顺序进行。
第三小组:两个同学展示模型,一个同学介绍。
大家好!我们组是从美化、整洁这两方面来设计的。
在校门口操场的一块空地上种上榆树。
因为榆树可以净化空气,挡住风沙。
如果再出现1999年那样的沙尘暴,我们就不用害怕了。
而且还可以使校园更整洁,榆树也很容易养。
在绿地里种上柳树,因为它迎风飘扬,非常美丽。
我们组准备在西南方建造一座凉亭。
周围围上水池,再建立一座桥,方便同学们出入。
现在,城市的噪音污染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所以,我们要在学校正门附近种上珊瑚树。
因为它可以吸收噪音从而使噪音减少。
教师:这一组在设计中考虑到噪音污染和沙尘暴,而且制作的模型非常漂亮,让我们用鼓掌给予鼓励!第五小组:展示设计图纸我们组的客观条件没有前一组好,但我们相信我们组一定会取得胜利!我们组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学校周围栽上松树,但不是像图中画的,而是栽成圆柱形。
综合实践教案(优秀10篇)
综合实践教案(优秀10篇)综合实践教案篇一1、玩鸡蛋活动目的:1、通过学生探究帮助瓶子“吃”进鸡蛋的力量是什么,培养学生探究大气压的兴趣。
2、通过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活动过程:1、设疑引题。
出示“吃”进鸡蛋的瓶子,学生思考:鸡蛋是怎样进去的?揭题:瓶子“吃”鸡蛋。
2、瓶子“吃”鸡蛋的设计和尝试。
(1)学生讨论:怎样让瓶子把比瓶口大的熟鸡蛋“吃”进去?(2)学生自行设计活动。
(3)学生实施自己设计的活动。
3、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1)思考、讨论:是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2)集体汇报,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己的想法和推断。
(3):是天气压力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4、生活中的大气压。
(1)思考:还能在哪里找到帮助瓶子“吃”鸡蛋的力量?(2)小组交流,用学生带来的材料或教师的材料动手实践。
(3)全班交流,教师再可适当举例。
5、垫板会不会掉下来?(1)让学生猜猜垫板会不会掉下来。
(2)学生实践,亲身经历垫板是否会掉下来。
教师强调杯子内不能留有气泡。
(3)思考:垫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6、。
学生自评。
7、活动延伸。
学生思考:能否让瓶子把“吃”进去的鸡蛋再“吐”出来?自行设计实践,并要求在课外和家长一起让瓶子“吃”进鸡蛋,再来验证自己设计的能否让瓶子“吐”出鸡蛋。
2、蛋壳制作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蛋壳作画的多种方法。
通过作画、欣赏、感受、蛋壳画作品,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2、通过学生探索和尝试蛋壳画的制作,以及蛋壳作画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和尝试用多种方法制作蛋壳画,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
活动设计按照欣赏――探索――――再探索的思路进行安排。
欣赏部分可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活动。
探索活动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第一步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准备一个生鸡蛋。
探索的第二步是如何在蛋壳上作画,这一步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自由构图、造型、涂色,达到学习自主性,作品的创造性,艺术效果的个性化等要求。
综合实践课教学详细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学习基本的生态保护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地观察、小组讨论、调查访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
2. 常见动植物的认识。
3. 生态保护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1. 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
2. 小组合作能力的提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态保护宣传资料、调查问卷、相机等。
2.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本、笔记本、笔、小队旗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自然风光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二、新授1. 讲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
2. 介绍常见的动植物,如鸟类、昆虫、植物等。
3. 讲解生态保护的基本知识,如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等。
三、实践环节1. 小组讨论: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实地观察1.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或公园进行实地观察。
2. 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动物、土壤等自然现象。
3.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填写观察记录本。
五、总结1.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实践活动1. 小组分工,每组选择一个生态保护项目进行调查。
2. 学生利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
3. 小组讨论,整理调查结果。
三、成果展示1. 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
2. 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点评。
四、讨论与反思1. 学生讨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学到了什么?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教案(9篇)
综合实践教案(9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一【活动设计背景】【学情分析】学生对自己平时吃了些什么东西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所吃的各种食物究竟能够为人体的生长发育提供哪些营养等认识就比较模糊了,而这恰好会影响学生饮食态度与习惯的形成和保持。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我提出探究各种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让学生认识到合理搭配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主题生成和分解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并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2、过程:创设情景,导出问题→讨论交流,生成主题→小组学习,分解主题→成立小组,初定方案→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方法:情景导入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绎法、归纳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主题生成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学生对食物与健康的关系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并积极参与有关的探究活动。
【活动重难点】1、引导形成探究的问题。
2、讨论并探究产生各种问题的原因及其内容。
3、初定分组,选组长,编口号。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采集卡、油性笔若干【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点】活动伊始便创设了“美食热点追踪”和“我喜爱的食物”调查表、体检结果统计表等情景图,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虽然每天都离不开食物,但对事物的了解却很少,认识到探究食物营养成分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原来生活处处有学问,从而激发他们留心生活,探究生活的热情,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
活动中通过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选择感兴趣研究专题重新组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观察、分析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和好学、乐学、善学的优秀学习品格。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对知识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知识形成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精神。
一:教学内容1:篮球传球基本动作(双手、胸前、头上、勾手传球等)2:篮球运球基本动作(高、低、体前、背后运球等)二:教学目的1:通过本节课学习,达到熟悉球性,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认识篮球基本动作重要性。
综合与实践:池塘里有多少条鱼(教案)
一方面,我要加强课堂引导,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我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高。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比如如何提高估算的准确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乘法估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估算方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过于依赖我提供的引导问题,缺乏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导致估算结果不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我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实验操作的指导,让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教学反思
在这节《综合与实践:池塘里有多少条鱼》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乘法估算的实际应用非常感兴趣。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乘法估算的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是个挑战。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如何选择样本、如何进行估算感到困惑。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具体、更直观地展示乘法估算的过程,通过更多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综合实践课教案5篇
综合实践课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一、二节,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的方法”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和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分析。
教学重点:观察、思考、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教学课件、板书材料等。
学具:记录本、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生活中的实例,讲解如何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 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6. 成果展示与评价(10分钟)各组展示实验成果,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2.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生活中的一个科学现象,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分析。
(2)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一个科学原理。
2. 答案:(1)观察现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速度与斜面角度的关系。
分析:运用观察法和实验法,记录不同角度下物体的滑动速度,得出结论。
(2)实验设计: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步骤: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综合实践教案(优秀10篇)
综合实践教案(优秀10篇)综合实践课教案篇一一、研究目的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为考试而教数学、学数学,数学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等现象,强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强调数学与其它学科、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学意识,强化实践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全面发展学生的潜能。
好动、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
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绝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生活,甚至是来自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发现数学问题,并创造性加以解决。
3.便于学生心理和谐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知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的思维就敏捷,记忆力强,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反之,学生处在一种消极、被动状态,学习劲头就不足,注意力分散,反应缓慢。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正是适应了小学生这一心理发展要求,使他们一直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
一旦教学所提供的材料和数字问题能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学生就会迸发极大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同时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不断的得到强化。
二、学生分析:我们班学生由中年级进入高年级,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动脑不够灵活,思维比较怠慢,但大多数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非常高,只是,缺乏目的性、科学性、方法性。
总体来看,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还处于雏形,老师们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实践能力。
三、活动要求:1.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研究。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开放性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如何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活动交流的条件,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综合实践教案(通用15篇)
综合实践教案(通用15篇)综合实践教案1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在所喜欢扔游戏活动中,激发对电现象探究的兴趣。
2、在动手操作和思考研究中,初步感知电珠发光原因及不同电路连接引起小电珠发光强弱变化等现象。
3、在满足学生探求欲望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二、活动准备干电池、小电珠、电线。
三、活动过程1、激趣引题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透明的.玻璃盒子,里面放了些用吹塑纸剪成的小鱼、小虾,现在老师用一块丝绸磨擦玻璃盒盖,猜猜会发生什么现象?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你知道的这种静电现象吗?2、游戏、探究、发现(1)用干电池检查小电珠是否完好。
①看看干电池的两极有什么不同?②干电池螺纹处和底部凸起处分别与什么连接?(2)电路中小电珠的发光道理。
①提出问题:检查结果,你的小电珠完好吗?电路中小电珠为什么会发亮?②游戏:小电珠点亮一会儿,烫手了。
③说说小电珠通电后发亮的道理。
(3)小电珠在电池由正极到负极的闭合电路中才会发亮。
①游戏:电珠亮灭的情况,说说这些小动物在动物园分别属于哪个区。
②学生动手游戏并填写结果、③说说游戏中的发现。
(4)组装使一个或两个小电珠发亮的不同电路。
①学生四人一组选择材料,动手连接电路,依小电珠发光强弱状况记录发现。
②汇报组装情况,比一比哪一组的发现多。
3、延伸拓展根据所备材料选择教材中的一个游戏,做一做。
4、评价激励学生自评、互评。
综合实践教案2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2、让学生根据不同节日,自己选择活动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并按方案自己过节,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组织过节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社会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制订相应的活动方案,落实任务,分工协作。
三、活动过程1、谈话激趣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日?去年你们是怎么过的?今年准备怎么过呢?2、充分讨论:怎样过节才有意义。
(1)在学生交流今年准备怎么过节的基础上,围绕怎样过才有意义再次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初步明白节日活动有参观、访问、联欢会、故事表演、文娱比赛、手工和手工制作、体育竞赛、游戏、劳动等多种开工,丰富多彩。
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综合实践活动教案(6篇)
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综合实践活动教案(6篇) 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一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缺乏肯定的自觉性导致做事拖拉、上课不用心,不按时完成作业,今日的事明天做,不知道时间的珍贵,不知道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让学生正确熟悉时间是珍贵的,要珍惜时间,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仆人。
(一)学问与技能:1、知道时间是珍贵的,消逝了就永不复返;2、知道时间会送给珍惜时间的人累累硕果。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一系列好玩的嬉戏和实践活动,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时间的重要性准时间的珍贵,引导学生在自我反思自我成长中意识到珍惜时间,有条不紊地生活和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嬉戏激发学生的惜时意识,让他们体验到珍惜时间获得胜利的欢乐。
2、最终的班级宣言激发学生的骄傲感与使命感,真正将时间的仆人翁意识内化到每个学生的心中,鼓励他们付诸到行动中,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科学有效的治理时间。
体验时间的宝贵,激发学生的惜时意识。
教学难点:“撕纸人生”嬉戏中理解我们在校的学习时间。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条,秒表。
一、激趣导入师:20xx年的春晚唱红了一首歌: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观赏这首歌吧!(播放视频mv)看完这段感人的视频,我们不禁要感慨:是啊,时间都去哪儿了呢?时间在不经意间从我们指缝间溜走,它带走了妈妈的青春与漂亮,带走了我们的年少与无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仆人(板书标题)二、教授新课师:教师这里有个谜语,大家来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假设你有一个帐号,这个帐号每天进帐$86400,每年进帐$31536000,每晚12点进帐消逝,每年元旦后结算扣除。
(打一词语)生:时间。
师:是的,就是时间!关于时间,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受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任凭便胜利”(播放音频:真心英雄)。
综合实践教案模板六篇
综合实践教案模板六篇综合实践教案篇1一、活动主题的确定:【教师方面】: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
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学生们更渴望有属于自己的充分休息、自由活动的时间。
因此,“课间十分钟”就成了他们最快乐的时光,他们渴望下课,盼望着与小伙伴们一起尽情地玩耍。
但稍微留意一下,便不难发现在学生的课间活动中存在着一些不当行为和安全隐患。
以我校为例,仅本学期开学至今,已发生了三起因课间追跑打闹而导致的“跌破头”、“摔坏腿”等事故。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让学生在玩中有所乐,有所得,是摆在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学生方面】:从前几次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调查是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本次活动前,根据学校的推荐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四个备选主题——对“游戏卡”的调查,调查“课间十分钟”,与“近似眼”面对面,“肥胖与健康的关系”,并明示给学生,让他们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主题,结果学生选择上述四个主题的人数分别是:7,19,8,10。
课间十分钟是学生学习生活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这一主题________于儿童的生活,贴近于学生的认知和兴趣。
他们很想知道:别的'小朋友下课都玩些什么?哪种游戏是有益的,为什么?这一系列问题便成了他们探索实践的动力。
二、活动目标:本次活动采用模块化专题单元活动方式,设计并组织教学内容。
其教学目标是:①让学生明确进行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②使学生知道哪些是健康的课间活动,值得提倡;哪些是不当的课间活动,应当制止。
③培养学生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整理资料,调查探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于四方面:①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格,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②学会初步的调查、采访技巧;查阅资料方法;合作交流方法等。
③了解并体验到调查与实践是科学研究的主要而基本的方法。
综合实践的教学教案(3篇)
第1篇课程名称:综合实践活动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和意义。
- 掌握基本的项目策划、实施和评价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和意义2. 项目策划与实施3. 项目评价与总结4. 实践活动案例分享教学重点:- 项目策划与实施的方法- 项目评价与总结的技巧教学难点:- 如何在活动中有效组织学生,发挥团队协作作用-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项目评价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相关案例资料- 小组活动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其意义。
2. 学生分享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和期待。
二、新课学习1. 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和意义:- 教师讲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
-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2. 项目策划与实施:- 教师讲解项目策划的基本步骤,如选题、目标设定、方案设计等。
- 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策划,每组选出一个项目进行初步设计。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策划,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根据项目设计,准备实施计划。
第二课时一、回顾与总结1. 学生分享项目策划过程,教师点评。
2. 学生总结项目策划中的收获和体会。
二、项目实施1. 学生根据项目设计,进行实践活动。
2. 教师指导学生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三、项目评价与总结1. 学生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
2. 教师点评学生评价,总结项目实施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案例分享1. 教师分享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经验。
2. 学生讨论案例中的亮点,提出改进建议。
综合实践课教案5篇
综合实践课教案5篇综合实践课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认知:1、认识各类标志含义及作用。
2、了解标志分类情况及设置地点。
3、了解人们认识标志与使用标志的情况。
情感: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从小树立自学遵守规则、社会公德的意识,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1、培养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具有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准备1、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2、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统计、归纳信息方法,采访技巧、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培训I。
3、商讨活动的计划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住址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民主选定组长,分工合作,然后各小组根据活动地点、时间、内容及组员工作分配等问题,进行计划书的撰写。
由队员们集体讨论,评出最切实可行的一份计划书,完成他们的实践活动。
4、做好器材准备(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三、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学校附近正大进行管道煤气建设,同学发现道路变小,道路上的标志却增多了,经常有人问我:“李老师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看到同学们对标志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与同学们一起商量,决定开展“标志面面观”的调查活动,上节课我们根据调查地点的不同分成了4个小组,并制定了每组的调查计划,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小,你们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吗?2、调查汇报,成果展示(1)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
成果汇报,交流评价。
(2)相机点拨让学生认识标志在人们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引导找出宣传标志的途径。
(3)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各小组汇报,引导学生们讨论交流:a、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有什么收获?b、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想对他们提什么问题呢?C、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d、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觉得他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资料?3、调查发现,设计标志引入:在这次调查中同学们发现了还有一些应该设置标志的地方,却没有相应的标志,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一些标志,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综合实践课教案(精选8篇
综合实践课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八章“综合实践与应用”,详细内容为“身边的科学——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观察生活、发现科学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科学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生活、探索未知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发现科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如电磁铁、电池、灯泡等),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尺子、镜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是如何发生的?2. 新课讲解(1)教师讲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电磁铁、电池、灯泡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实验,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2)实验操作:每组选择一个物理现象,进行实验操作,验证解释的正确性。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题:为什么放在冰箱里的饮料比放在室温下的饮料更凉爽?答案:因为冰箱里的温度较低,饮料在冰箱里吸收了冷空气的热量,从而降低了饮料的温度。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请解释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1)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2)为什么冬天用暖宝宝可以保暖?六、板书设计1. 板书身边的科学——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 板书内容:(1)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科学原理(3)实践与验证七、作业设计(1)为什么煮熟的鸡蛋在冷水中浸泡后更容易剥壳?(2)为什么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爽?2. 答案:(1)煮熟的鸡蛋在冷水中浸泡后,蛋壳与蛋白之间的空隙变大,使剥壳更容易。
综合实践课教案(精选8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
针对力的作用、简单电路的原理、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教学难点与重点,以下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1.讲解方式:采用生动的语言、形象比喻,结合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难点知识。
2.互动环节:设置问答、讨论等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提高课堂氛围,巩固知识点。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难点:力的作用、简单电路的原理、植物的光合作用。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实验器材(如小车、滑轮、电池、灯泡、电线等)、多媒体设备。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器材、记录本、笔。
(3)植物的光合作用:定义、过程、意义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1)列举生活中力的作用实例,并分析其作用效果。
(2)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观察灯泡发光现象,并说明原理。
(3)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果,并分析原因。
2.答案:
(1)答案示例:拉力使弹簧伸长,推力使小车运动等。
(2)答案示例:闭合电路,电流通过灯泡使其发光。
2.语调要富有变化,重要的知识点可以用加重语气的方式强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适时使用幽默的语言,增强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时间分配
1.确保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2.在讲解重难点知识时,适当增加时间,确保学生充分理解。
3.随堂练习和讨论环节要控制好时间,避免影响后续教学进度。
(3)答案示例:光照充足、二氧化碳浓度适中,植物光合作用效果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与实践》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与估计的过程,讨论得出一种即合理又便当的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总结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能力针对详尽的问题设计测量的方案。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测量与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估算技能。
教学准备
天平铁钉米粒黄豆铁丝纸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出示实物:一堆钉子和一堆米粒。
提问:你能看一眼知道这些钉子和米粒的数量吗?
2、我们已经有了估计的经验,但是为了让我们估计的数量更确凿一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一些工具和实验来测量和估计这些物体的数量,同学们有兴趣试试吗?
二、操作与思考
1、先来估计钉子的数量:
在操作之前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工具--天平。
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什么方法利用天平这个工具知道这些钉子的数量。
(提示:想一想钉子的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小结:既便当又合理的方法--算出一个钉子的质量,再用总质量除以一个钉子的质量,就可以得出钉子的数量。
2、估计一亿粒米的质量。
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出估计的方法。
提示:有的时候为了提高确凿性还需要采取多次实验的方法。
合作要求:
先用天平称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
数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的数量。
根据书上表格,填写实验记录。
写出算式,得出结果。
三、练习与应用
1、用两种方法计算一粒黄豆的平衡质量。
2、每个小组选择一道题进行估计或测量。
学生踊跃回答,大胆猜测。
鼓励学生能说出猜测的理由。
学生很有兴趣,积极性比较高。
希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得出估计钉子数量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学生建议用天平称一个钉子的质量,老师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由于一个钉子的质量太轻,无法测出。
因此很自然的改成称其中一小堆的质量,通过计算得出一个钉子的大概质量。
先让学生讨论方法,利用前面测量钉子数量的经验四人小组讨论测量估计米粒的方法。
师生一起总结出合理简易的方法,有条理的整理出来,按步骤开始进行测量与估计。
考虑到有两个层次的学生,因此在独立思考的同时给学生一个提示,把黄豆平摊在桌面上,分成大致相等的若干份,任取其中一份数一数,再估算一下总数。
四、小结
大家知道怎么进行估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