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二批地质调查技术监审专家名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8.07•【文号】人社部函[2014]142号•【施行日期】2014.08.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其他规定正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14]1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国土资源厅(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土地管理局,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办公厅(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是2006年由国务院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全国各级二次调查办公室(以下简称调查办)和20多万名干部职工积极投身这项工作,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为二次调查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为弘扬二次调查中展现的“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精神,宣传先进典型,凝聚正能量,进一步激发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紧紧围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总体要求,更加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经中央批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决定评选表彰一批二次调查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选范围和名额评选范围为参与二次调查工作的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相关处室(科室)、各级二次调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处室(科室)、各级二次调查项目支撑单位;上述单位中直接从事二次调查管理、协调、内业和外业工作的个人。
评选名额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集体60个、先进工作者100名(名额分配见附件2)。
二、推荐评选条件(一)先进集体推荐评选条件具备以下条件者,可作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集体”推荐对象: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土地调查条例》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国土资源部关于二次调查各项工作的部署。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表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表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12.26•【文号】•【施行日期】2014.12.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表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国土资源厅(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土地管理局,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办公厅(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工作。
2006年以来,全国各级二次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组织实施,20多万名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攻坚克难,二次调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为表彰二次调查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土资源部决定,授予北京市土地权属登记事务中心等60个单位“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刘玖辉等99名同志“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珍惜荣誉,谦虚谨慎,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全国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要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为榜样,学习他们求真务实的严谨作风、勇于创新的进取意识、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更加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为促进我国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14年12月26日附件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集体名单(共60个)北京市(1个)北京市土地权属登记事务中心天津市(1个)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地权籍处河北省(2个)石家庄国土资源局大城县国土资源局山西省(2个)太原市国土资源局晋城市国土资源局内蒙古自治区(2个)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凉城县国土资源局辽宁省(2个)辽宁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局沈阳市城乡规划编制和国土资源发展研究中心吉林省(2个)双辽市国土资源局吉林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黑龙江省(2个)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绥化市国土资源局上海市(1个)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土地权籍管理处江苏省(2个)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地籍处常州市国土资源局浙江省(2个)嘉兴市国土资源局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处安徽省(2个)安徽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安徽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黄山市国土资源局福建省(2个)福建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龙岩市国土资源局江西省(2个)泰和县国土资源局新余市国土资源局山东省(2个)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潍坊市国土资源局河南省(2个)河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濮阳市国土资源局湖北省(2个)枝江市国土资源局松滋市国土资源局湖南省(2个)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广东省(2个)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地籍处蕉岭县国土资源局海南省(1个)海口市国土资源局秀英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2个)南宁市国土资源局钦州市国土资源局重庆市(1个)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地产权产籍处四川省(2个)宜宾县国土资源局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贵州省(2个)贵阳市国土资源局思南县国土资源局云南省(2个)大理州国土资源局陆良县国土资源局西藏自治区(2个)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籍处山南地区国土资源局陕西省(2个)陕西省国土资源规划与评审中心渭南市国土资源局甘肃省(2个)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临洮县国土资源局青海省(1个)海晏县国土资源局宁夏回族自治区(1个)吴忠市国土资源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国土资源勘测规划设计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基础数据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1个)济南军区联勤部基建营房部土地管理处中央国家机关(3个)国土资源部地籍司调查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调查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二地形测量队附件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工作者名单(共99名)北京市(2名)刘玖辉朝阳区土地权属登记事务中心主任李中权顺义区土地权属登记事务中心主任天津市(2名)王志青天津市房地产登记发证交易中心主任陈向东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地权籍处主任科员河北省(3名)王宇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副处长赵建利河北省国土资源利用规划院地籍所所长王仕春承德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科科长山西省(3名)刘晓虹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原处长田丽萍(女)大同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科科长郭国华襄垣县国土资源局地籍股股长内蒙古自治区(3名)李德重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主任科员王文才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科科长郝玉忠锡林浩特市国土资源局总工办总工辽宁省(3名)赵广东辽宁省辽阳市国土资源勘查规划院总工肖菊伟(女)盖州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地籍科科长毕如天葫芦岛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科科长吉林省(3名)张渝庆长春市国土资源登记中心干部于东成磐石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于忠伟梅河口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地籍科科长黑龙江省(4名)包育新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副处长刘媛媛(女)大庆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科科长孙海芹(女)鹤岗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科科长李文德桦川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上海市(2名)庄澜(女)上海市地籍事务中心主任张雷崇明县土地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江苏省(3名)庞佑林泰州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处处长李玉迎睢宁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毛卓群(女)南京市国土资源局浦口分局地籍科科长浙江省(3名)徐志红(女)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副主任周建平绍兴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处处长郑扶军台州市国土资源局路桥分局副局长安徽省(3名)齐卫东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副处长杨友长安徽省基础测绘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张玉红(女)石台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福建省(3名)陈德勇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主任科员吴杰魁南平市水东国土资源中心所干部庄学良泉州市国土资源局泉港分局局长江西省(3名)胡云清江西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地籍科干部杨贤福赣州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科科长陈彦泉广昌县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工会主席山东省(4名)邵周岳山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副院长马红(女)淄博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党委委员田金光日照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科科长刘振义乳山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河南省(4名)张玉敏(女)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副处长经延辉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地籍与测绘管理处科员杜延伟济源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科科长杨伟丽(女)汝州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湖北省(3名)王远燃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调研员周繁(女)武汉市土地登记发证中心土地登记部科长刘清华钟祥市国土资源局地政地籍科科长湖南省(3名)郭迪跃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调研员甘梦龙衡阳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科科长许艳红(女)古丈县国土资源局地籍地产管理股科员广东省(4名)王刚武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土地资源调查室主任欧阳华汕头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科副科长钟金杏(女)高州市国土资源局地质测绘股科员XXX雄博罗县国土资源局地籍股股长海南省(2名)符方洲定安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定城分局局长李文高昌江黎族自治县土地储备整理交易中心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3名)耿桂芬(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调研员庞宇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地籍信息工程所干部陈锋玉林市国土资源规划测绘信息院院长重庆市(2名)王春艺梁平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土地利用科科长陈德安彭水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产权产籍科科长四川省(4名)邓禄华成都市国土资源局金牛分局地籍事务所代理所长黄世芬(女)富顺县国土资源局纪检组长高荣辉什邡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肖波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调研员贵州省(3名)夏清波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管理处处长李卫红(女)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国土资源勘测调查所所长文欣跃毕节市土地勘测规划所所长云南省(3名)赵乔贵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总规划师郑树梅(女)丽江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科科长杨在权腾冲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西藏自治区(1名)廖锦屏林芝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陕西省(3名)康晓彬延安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科科长彭丹斌商洛市国土资源局地籍规划科科长吴辉平镇巴县国土资源局国土执法监察大队副主任科员甘肃省(3名)王晟军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主任科员杨晓东东乡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宋田彪陇南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科科长青海省(2名)李青芳(女)海南州国土资源局土地科科长徐伟芳(女)青海省第一测绘院测绘科技研究应用中心干部宁夏回族自治区(2名)马旭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业务技术科干部穆义财海原县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站站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名)石莉(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原处长张蔷(女)和田地区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主任阿不都萨拉木?米吉提喀什地区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科科长张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国土资源局127团分局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1名)张武斌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营房土地管理局助理员中央国家机关(8名)李文彬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二局四处处长刘阳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环境资源处副处长李韶民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综合处处长韦革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农产品价格处调研员付长捷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办公室监督处调研员杨冀红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规划评审中心主任辛丽璇(女)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遥感所干部张晏(女)中国国土资源报社采访部主任。
国土资源部关于公布第二批矿产储量评估师资格名单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公布第二批矿产储量评估师资格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2.09.11•【文号】国土资发[2002]299号•【施行日期】2002.09.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公布第二批矿产储量评估师资格名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2]29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局、总公司,武警黄金指挥部:根据人事部、国土资源部联合颁发的《矿产储量评估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1999]33号),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推荐,通过矿产储量评估师执业资格考核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对第二批初审合格人员的认真审议,陈克良等254名同志具备矿产储量评估师执业资格,现予以公布。
附件:第二批矿产储量评估师资格名单二00二年九月十一日附件:第二批矿产储量评估师资格名单北京市:陈克良王密顺彭明生吕晓俭王世发李树祥天津市:陈一笠庞玉奎杨伦河北省:民兴李纪良邵星月赵宗壮韩玉丑马国玺赵洪伟山西省:郭有录汪汉雨冯睿宏XXX赵新富李生元宋儒邓祖樟内蒙古自治区:志祥崔养权郭利军王志刚尹忠王建明宿威俊张宏辽宁省:曲亚军王嘉鸣彭立仁马永昌王相文张永金施忠爽王占分吉林省:张宁克王敬殷淑芹于舟姜良友柴旭峰黑龙江省:姜剑虹游恒河李宁高照清蒋庆生姜宝龙于援帮程继彦董惠明王升学上海市:李XXX 徐剑斌俞俊英江苏省:传礼顾阿明顾洪群孙宝民叶水泉李后尧浙江省:罗炎水顾金秋傅浩权宣杨贝安徽省:潘树锦柳淮夫张少斌储国正王彪张寿稳朱及天福建省:林榕光赵云华黄金生戴天凤黄亚南林国宣叶允钧江西省:廖明和黄金如曹钟清黄勇李春林曾书明山东省:于仁运石绍海迟洪纪魏新华刘新炳孙发勇邹国强张英勇河南省:曲明绪宋峰石彪雷准李富昌姜宝良曹召奇姚书长湖北省:曹安俊郑门关谢岚潘杰锋杨明银马元湖南省:凌水成彭正奇谭建农皮建高赵亚辉何建泽广东省:梁池生谢浩球肖国标黄伟兴王吉徽范思莹广西壮族自治区:张起钻黄同兴陈安元李青黄利勇周尚国海南省:丁式江符峰胡剑陈作芬四川省:XXX生葛文彬廖嘉新曾令新熊松卢贤志夏培兴重庆市:张灿母泽森徐乔邓富银曾云松李大华胡凤文贵州省:刘俊儒王明章易同生陈代良欧文裴永炜冯学仕毛应江云南省:李志伟卢映祥李家盛李桃见林玉成段信曲红军西藏自治区:陆彦李志柳胜春魏保军陕西省:蒲关虎朱兆奇李云峰吴少波陶虎生刘平立甘肃省:张新虎王世宇佟成利周延贵郝学征吴培水黄旺宏孔令昌青海省:赵永真沈小荣田生玉宁夏回族自治区:余秋生简绍广熊虎闫子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冯晓飞党延霞辛恒广徐宏顺葛海林何建平刘斌中国地质调查局:武选民薛迎喜郝爱兵国土资源部储量评审中心:杨强高利民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王文石油天然气储量评审办公室:萧德铭迟元林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陈跃辉范洪海简晓飞余水泉中国矿业联合会:张文海张政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贾承造赵政璋阎存章吴国干王永祥任东郑兴范匡立春刘蕴华田福清康伟力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焦方正郭齐军李广月毛凤呜郑和荣袁向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张雷郭太现沈玉玲凌福海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接铭训李明宅胡爱梅郭利君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杨瑞士刘宝宏连卫中国建材地质勘查中心:于俊清李登科郑宜昌熊军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程爱国吴国强武喜尊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李洪喜马文荣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周圣华刘正桃卫红星武警黄金指挥部:刘少波孟伟梁海军国家经贸委黄金管理局:张维宾毛雁徐静幽。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第二批青年地质英才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第二批青年地质英才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日期】2012.05.03•【文号】中地调办发[2012]28号•【施行日期】2012.05.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第二批青年地质英才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中地调办发〔2012〕28号)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部室:根据《中共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地调党发〔2010〕38号)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百名青年地质英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中地调发〔2010〕278号),经研究,局决定开展第二批青年地质英才人选推荐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范围及名额推荐范围为局属单位40周岁以下(1972年1月1日后出生)从事地质工作的正式在册职工(含在站博士后)。
局属各单位推荐人数一般不超过2名,职工人数300人以上的单位推荐人数可适当增加,但最多不超过3名。
已入选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或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的人员,不再申报本计划。
二、推荐人选基本要求为确保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局属各单位要做好第二批青年地质英才人选申报的组织动员和审核把关工作,通过组织专家评审等方式研究提出推荐名单,签署推荐意见。
推荐的人选原则上应是本单位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优秀人才。
推荐人选除满足《中国地质调查局百名青年地质英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基本条件外,所从事专业方向应符合局地质调查与科技重点学科和应用领域的发展要求。
三、申报重点领域1.基础地质调查2.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3.水工环地质调查与评价4.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5.海洋地质调查6.勘查技术方法7.矿产资源综合利用8.地质科学研究9.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与信息化建设10.地质调查发展战略及规划部署研究11.地质经济研究12.其它地质应用与研究领域四、报送材料及时间1.申请人应填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人选推荐表》(一式3份)、《申报青年地质英才人选情况表》(一式3份),并附证明、证书和主要成果、业绩材料复印件(一式1份),包括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主要论文著作、获奖证书、成果证明材料等。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公布地质调查技术与经济监审(预算)专家库首批入选专家的通知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公布地质调查技术与经济监审(预算)专家库首批入选专家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地质调查局
•【公布日期】2012.09.29
•【文号】
•【施行日期】2012.09.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矿产资源
正文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公布地质调查技术与经济监审(预算)
专家库首批入选专家的通知
各大区项目管理办公室、中国地质科学院、武警黄金指挥部、局机关各部室: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等有关精神,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推荐地质调查技术与经济监审(预算)专家的通知(中地调函[2012]135号),我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地质调查技术与经济监审专家库专家评选工作。
通过有关单位和部门(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国土资源部直属单位、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地调局直属单位等)的组织推荐,经专家审核和地调局局务会议研究,确定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地质调查技术专家库入选专家2379人,经济监审(预算)专家322人,现予公布。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管理制度的有关要求,我局通过建立地质调查专家库,构建专家信息网络平台加强专家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入选专家要积极为地质调查项目立项论证和评估、设计审查、质量(经费)检查、野外验收、成果报告
评审、经费使用情况总结报告审查等业务活动提供咨询服务。
附件: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专家首批入库名单
2.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经济监审(预算)专家库首批入选名单
2012年9月29日。
第二届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名单
附件:第二届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名单序号姓名工作单位1陈昌彦北京市勘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韦京莲北京市地质研究所3叶超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4孙毅建设综合勘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5孙铁建设综合勘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6卢长军天津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7王家兵天津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8丁雍天津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9雒国忠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0马百衡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1刘志刚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2刘明辰河北地矿建设工程集团公司13白翠霞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14杨亮平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灾害应急中心15陈伟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灾害应急中心16杨建勋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17曹志忠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18冯东向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9綦巍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20于振学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1王德隆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22王延亮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3张以晨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4赵清华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5王立春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6石义强黑龙江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27郭长林黑龙江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8郭振中山西省地质勘查局29周永昌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30严学新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31王寒梅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32于军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33徐玉林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34李后尧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灾害评估中心35肖亮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36赵建康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院37林清龙浙江省地质调查院38姜云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院39刘锦文浙江省地矿勘察院40刘震福建东辰综合勘察院41王国民福建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42郑维忠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43郑蔚雯福建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44彭金星江西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45颜春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46龙正根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47张永伟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48徐军祥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9徐品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50甄习春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51乔国超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52商真平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53魏玉虎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54周衍龙湖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55孙仁先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56徐绍宇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中心57杨世松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58赵世华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59盛玉环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60陈平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61李贵仁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62方星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63程霞安徽省国土资源厅64王燕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65陈贤春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66梁池生广东省地质局67张建国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68白爱忠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69何启仕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70王举平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71施杰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72邹上海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73薛桂澄海南省地质调查院74胡剑海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75徐忠胜海南地质综合勘察设计院76张天友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607地质队77杜春兰重庆市地勘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78张良建重庆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79李正川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80罗永忠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81郑勇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82李云贵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83伍锡举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84张建江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85赵国宣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86田维强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87李长才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88余仕勇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89王宇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90张红兵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91马和平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92吕文明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93刘伟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94周成灿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95郭三民陕西省地质调查院96赵法锁长安大学97康金栓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98李忠明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99吴国禄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100 赵家绪青海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01 许伟林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102 郁冬梅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103 朱廉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104 陆彦俊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105 吴学华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106 黎志恒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107 赵成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8 唐蜀虹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9 王占和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大队110 刘学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111 李志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112 文冬光中国地质调查局113 李铁峰中国地质调查局114 郝爱兵中国地质调查局115 林良俊中国地质调查局116 李晓春中国地质调查局117 张新兴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118 杨建锋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119 李文鹏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120 郭建强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121 肖国强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122 谢海澜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123 王晓光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124 都基众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125 赵海卿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126 冯小铭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127 姜月华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128 葛伟亚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129 伏永朋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130 黄波林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131 金维群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132 郑万模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133 魏伦武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134 李宗亮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135 张茂省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136 徐友宁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137 孙萍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138 彭轩明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139 王孟泉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140 田廷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1 殷跃平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2 黄学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3 刘传正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4 张作辰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5 谢章中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6 周平根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7 李媛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8 王立朝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9 程温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0 张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1 付小林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2 吕杰堂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3 陈红旗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4 连建发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5 徐永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6 魏云杰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7 温铭生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8 童立强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159 郭兆成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160 裴建国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161 雷明堂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162 蒋小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163 胡时友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164 石胜伟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165 宋军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166 侯春堂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167 张永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168 谭成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169 李向全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170 张翼龙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171 乔建平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172 崔鹏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173 李石桥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174 高选顿武警黄金第五支队175 姚磊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76 文宝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77 武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78 周爱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79 殷坤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80 项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81 苏爱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82 唐辉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83 武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184 许强实验室、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185 裴向军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186 李广杰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187 彭建兵长安大学188 范文长安大学189 门玉明长安大学190 李同录长安大学191 郑颖人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192 刘希林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193 张玉芳中国铁道科学院铁道建筑研究所194 王玉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95 陈晓东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196 廖小平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197 马惠军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198 蔡耀军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199 杨俊峰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0 郑跃鹏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二批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计划
职务
任期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ean Coal and Energy
编委
2013.2.26-今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cological Economics
会员
2014.1.8-今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8.05
英国
利兹大学
访问学者
2010.03
2010.05
中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讲师
2012.07
2012.12
中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副教授
2013.01
至今
国内外学术组织及重要学术期刊任职情况
组织或期刊名称
职务
任期
无
13.刘超辉
姓名
刘超辉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1982年4月8日
技术职称
助理研究员
会员
2014.6.8-2014.12.31
3.王忠武
姓名
王忠武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1983.5.14
技术职称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土地遥感调查监测与评价技术
申报领域
土地科技
学习经历
国家
院校
专业
学历/学位
起始时间
结束时间
中国
中国
中国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5.06
工作经历
2016-2018年地质调查二级项目负责人候选名单
赵振宏
47
男
93
关中-天水经济区综合地质调查
张茂省 53 男
94
宁夏沿黄经济区综合地质调查
马洪云 35 男
95
鄂尔多斯及周缘盆地群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李玉宏 47 男
96
银额盆地及周缘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卢进才 54 男
97
西北五省耕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 调查
刘拓
51
男
98
阿尔泰成矿带喀纳斯和东准地区地质矿产 调查
闫柏琨 38 男
142
陆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评价
王明君 51 男
143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调查
卢振权 44 男
144
青南藏北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调查
祝有海 52 男
145
滇黔桂地区上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基础地质 调查
石砥石
46
男
146
南方地区1:5万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填图 试点
金春爽
41
女
147
南方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
王丹丹
33
女
158
塔里木盆地西南与东南坳陷油气基础地质 调查
白忠凯
36
男
159
武威-民乐盆地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杜治利 36 男
160
西部大型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区带地质调查 赵省民 51 男
161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杜小弟 52 男
162
黔西川南及东北三江地区煤层气基础地质 调查
88
银额盆地上古生界油气战略选区调查
魏建设 34 男
89
吕梁山区城镇地质灾害调查
唐亚明 42 女
90
中国地质调查局技术标准地质调查工作项目质量检查要求
地质调查项目质量检查要求一、为保证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真实、可靠,提高成果报告的质量,特制定本要求。
二、本要求规定检查的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的范围包括: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探矿工程、测绘印制、实验测试、信息技术等专业。
三、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的检查工作依据国家的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要求、项目设计和地调局的有关要求进行。
四、地调局负责组织地质调查项目质量检查工作的管理、组织与协调。
组织监审专家对局属单位承担的计划项目和工作项目、行业地勘单位承担的计划项目、国土资源部有关直属单位承担的计划项目和工作项目进行检查。
质量抽查的工作项目比例一般不低于当年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总数的5%。
五、大区地调中心负责组织监审专家对本单位和辖区内地方地调单位承担的计划项目及其工作项目、行业地勘单位和院校承担的工作项目进行质量抽查。
组织抽查的工作项目比例一般不低于当年辖区内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总数的20%。
六、承担单位对所承担的工作项目野外原始资料组织进行项目组自检(100%)、互检(100%)和承担单位的抽检(30%)。
野外原始资料须结合野外实地检查,并做好质量检查记录。
提倡承担单位按照GB/T 19000标准的要求,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把原始资料的经常性检查工作纳入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和检查验收制。
七、地调局、大区地调中心每年定期组织监审专家对原始资料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组一般由3-5名专家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
八、原始资料检查的重点放在野外。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工作精度,野外实地检查比例不低于被检查资料的5~10%。
相关的专题研究及信息工程项目也应进行原始资料的检查。
九、原始资料检查的内容包括工作部署和工作量的使用是否合理得当;搜集、记录到的原始资料是否真实、齐全、清晰、符合野外地质实际情况;原始资料的管理是否规范,日常整理、登记是否规范及时;阶段性的综合整理是否及时、完整等。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名单
崔鹏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2
柴贺军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33
张兵
长安大学
35
马惠民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
36
廖小平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
姓名
工作单位
21
黄学斌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中心
22
徐开祥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中心
23
唐辉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4
殷坤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5
苏爱军
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
26
雷明堂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27
刘希林
中山大学
28
黄润秋
成都理工大学
29
许强
成都理工大学
30
乔建平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名单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1
王思敬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卢耀如
中国地质科学院
3
陈祖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4
郑颖人
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5
李烈荣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6
殷跃平
中国地质调查局
7
张作辰
中国地质调查局
8
田廷山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9
李文鹏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10
刘传正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11
周平根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12
李铁锋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13
胡瑞林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印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印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日期】2003.12.31•【文号】中地调发[2003]187号•【施行日期】2003.12.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印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地调发[2003]187号)各局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已经二00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第二十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执行。
中国地质调查局二00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工作,保证地质调查项目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地调局”)组织实施的地质调查项目。
第三条地质调查项目分为计划项目、工作项目,项目负责单位分别称为计划项目实施单位(以下简称“实施单位”)、工作项目承担单位(以下简称“承担单位”)。
第四条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原则(一)地质调查项目实行法人单位负责制;(二)分级管理、下管一级、分类指导、条块结合;(三)项目管理与项目运行分开。
第五条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包括立项与计划编制、任务书的编写与下达、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查、项目任务变更与报告制度、项目质量管理、野外验收、成果报告的编写与审查、地质调查成果资料汇交、项目竣工决算等地质调查工作全过程。
第二章项目管理职责第六条地调局主要管理职责(一)确定年度工作部署,组织项目立项工作;(二)编报项目计划建议、预算建议;(三)编制、发布项目年度要点;(四)组织审查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五)编制下达计划项目任务书;(六)组织计划项目和重大工作项目设计和成果报告审查;(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检查,计划项目、工作项目重大调整的审批。
第七条大区地调中心主要管理职责(一)负责对实施单位系地方地质调查单位(地勘体制改革后,实行属地化管理的原中央所属地勘单位,以下简称“地方地调单位”)的立项建议初审;(二)负责对实施单位系地方地调单位的项目变更初审;(三)负责辖区内计划项目及所属工作项目经济管理工作;(四)受地调局委托组织计划项目设计与成果报告审查;(五)组织监审专家对辖区内工作项目及计划项目进行质量抽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名录(第二批)征集推荐工作的函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名录(第二批)征集推荐工作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6.24•【文号】自然资办函〔2024〕1285号•【施行日期】2024.06.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名录(第二批)征集推荐工作的函自然资办函〔2024〕12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办公室,部有关直属单位,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土地学会,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提高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学性、专业性、适用性,我部拟征集遴选一批通用、成熟、急需的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发布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名录(第二批)(简称“技术名录”),引导创新适用技术在生态修复实践中的推广应用。
有关事项如下。
一、征集推荐领域技术名录聚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需求,主要包括以下领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矿山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修复、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修复、水(含河湖岸线)生态修复、退化土地(沙化、荒漠化、石漠化、盐碱地、水土流失)生态修复治理、外来入侵物种治理修复、土地整治、生态系统碳汇等领域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
主要领域仅限生态修复治理技术,不包括环境污染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二、征集推荐要求(一)技术先进适用,具有创新性,经实践验证技术经济可行性好、推广价值高,符合国家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技术应用后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或具有较好的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二)技术成熟可靠,有2个以上技术应用成功案例。
(三)鼓励创新技术与成熟技术进行综合集成,形成能够有效解决突出生态系统问题的成套技术。
(四)技术成果须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经知识产权方授权,产权清晰、无纠纷。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推荐对象公示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推荐对象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国土资源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4.11.24•【文号】•【施行日期】2014.11.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推荐对象公示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14〕142号)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我部推荐表彰对象的初审意见,对推荐国土资源部地籍司调查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调查所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集体,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规划评审中心主任杨冀红同志、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遥感所干部辛丽璇同志、中国国土资源报社采访部主任张晏同志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工作者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11月25日至12月1日。
若对表彰推荐对象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
联系人:杨地、李涛联系电话:************,66150543传真:************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11月24日附件:1.国土资源部地籍司调查处先进事迹2.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调查所先进事迹3.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规划评审中心主任杨冀红同志先进事迹4.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遥感所干部辛丽璇同志先进事迹5.中国国土资源报社采访部主任张晏同志先进事迹附件1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调查处先进事迹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司局的紧密配合下,地籍管理司调查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自身优势,科学安排运筹,严格质量标准,充分发挥吃苦耐劳、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积极主动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工作。
一、精心筹备二次调查工作调查处积极参与二次调查的前期筹备工作。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公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外业核查调查员证的通知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公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外业核查调查员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公布日期】2009.04.27•【文号】国土调查办发[2009]16号•【施行日期】2009.04.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公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外业核查调查员证的通知(国土调查办发〔2009〕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为保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国家级外业核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识使用说明》的相关规定,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土地调查办”)以便函形式告知当地土地调查办公室,开展外业核查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工作内容,并统一制作外业核查调查员证,在外业核查工作中使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查员证使用外业核查调查员证是外业核查工作人员证明身份和开展外业核查的专用凭证和标志,外业核查人员在进入核查工作区,开展外业核查工作时,必须全程佩戴。
外业调查员证在使用中由持证人妥善保管,不得涂改、复制、转借、抵押、赠送。
此证件在规定的期限内有效。
二、调查员证介绍外业核查调查员证由全国土地调查办监制,全国统一编号,调查员证尺寸约为11.5cm(长)×8.3cm(宽),正面为蓝色背景,左上角标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识,正中贴有工作人员照片,照片下方印有工作人员姓名、调查员证编号及有效期限。
证件背面列有外业核查职责义务和全国土地调查办联系电话(具体版式见附件)。
三、实地检查职责外业核查工作人员开展实地核查,主要工作包括:根据全国土地调查办确定的抽查区域,实地检查抽取的疑问图斑的地类、形状特征、范围界线等;检查线状地物的地类、走向等,实地测量线状地物宽度;检查补测地物与实地的一致性,实地认定“补测地物”地类、形状以及位置的准确性;实地核实“批而未用”图斑的利用现状、图斑边界、位置、面积大小等;实地检查基本农田数据的正确性;抽查耕地田坎系数样方;检查调查成果质量和精度等。
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一批地质调查技术专家名单2012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国土资源部第二届地质灾害应急专家
附件:第二届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名单序号姓名工作单位1陈昌彦北京市勘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韦京莲北京市地质研究所3叶超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4孙毅建设综合勘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5孙铁建设综合勘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6卢长军天津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7王家兵天津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8丁雍天津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9雒国忠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0马百衡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1刘志刚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2刘明辰河北地矿建设工程集团公司13白翠霞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14杨亮平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灾害应急中心15陈伟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灾害应急中心16杨建勋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17曹志忠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18冯东向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9綦巍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20于振学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1王德隆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22王延亮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3张以晨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4赵清华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5王立春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6石义强黑龙江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27郭长林黑龙江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8郭振中山西省地质勘查局29周永昌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30严学新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31王寒梅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32于军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33徐玉林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34李后尧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灾害评估中心35肖亮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36赵建康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院37林清龙浙江省地质调查院38姜云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院39刘锦文浙江省地矿勘察院40刘震福建东辰综合勘察院41王国民福建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42郑维忠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43郑蔚雯福建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44彭金星江西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45颜春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46龙正根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47张永伟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48徐军祥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9徐品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50甄习春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51乔国超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52商真平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53魏玉虎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54周衍龙湖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55孙仁先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56徐绍宇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中心57杨世松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58赵世华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59盛玉环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60陈平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61李贵仁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62方星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63程霞安徽省国土资源厅64王燕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65陈贤春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66梁池生广东省地质局67张建国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68白爱忠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69何启仕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70王举平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71施杰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72邹上海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73薛桂澄海南省地质调查院74胡剑海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75徐忠胜海南地质综合勘察设计院76张天友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607地质队77杜春兰重庆市地勘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78张良建重庆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79李正川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80罗永忠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81郑勇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82李云贵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83伍锡举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84张建江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85赵国宣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86田维强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87李长才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88余仕勇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89王宇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90张红兵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91马和平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92吕文明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93刘伟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94周成灿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95郭三民陕西省地质调查院96赵法锁长安大学97康金栓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98李忠明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99吴国禄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100赵家绪青海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01许伟林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102郁冬梅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103朱廉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104陆彦俊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105吴学华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106黎志恒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107赵成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8唐蜀虹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9王占和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大队110刘学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111李志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112文冬光中国地质调查局113李铁峰中国地质调查局114郝爱兵中国地质调查局115林良俊中国地质调查局116李晓春中国地质调查局117张新兴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118杨建锋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119李文鹏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120郭建强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121肖国强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122谢海澜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123王晓光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124都基众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125赵海卿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126冯小铭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127姜月华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128葛伟亚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129伏永朋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130黄波林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131金维群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132郑万模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133魏伦武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134李宗亮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135张茂省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136徐友宁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137孙萍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138彭轩明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139王孟泉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140田廷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1殷跃平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2黄学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3刘传正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4张作辰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5谢章中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6周平根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7李媛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8王立朝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49程温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0张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1付小林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2吕杰堂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3陈红旗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4连建发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5徐永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6魏云杰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7温铭生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158童立强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159郭兆成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160裴建国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161雷明堂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162蒋小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163胡时友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164石胜伟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165宋军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166侯春堂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167张永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168谭成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169李向全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170张翼龙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171乔建平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172崔鹏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173李石桥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174高选顿武警黄金第五支队175姚磊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76文宝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77武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78周爱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79殷坤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80项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81苏爱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82唐辉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83武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184许强实验室、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185裴向军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186李广杰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187彭建兵长安大学188范文长安大学189门玉明长安大学190李同录长安大学191郑颖人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192刘希林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193张玉芳中国铁道科学院铁道建筑研究所194王玉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95陈晓东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196廖小平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197马惠军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198蔡耀军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199杨俊峰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0郑跃鹏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工作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国土资源部天津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十支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三总队司令部 第 3 页,共 11 页
专业分类 区域地质 地质信息化 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 区域地质 地球化学 地质科学技术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地球化学 地质科学技术 地质科学技术 地质科学技术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地质科学技术 地球物理 区域地质 非能源矿产 地质科学技术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地质科学技术 地质科学技术 地质科学技术 地球物理 地质科学技术 地质科学技术 地质科学技术 遥感地质 其他 地质信息化 地质科学技术 非能源矿产 地球物理 工程环境地质 工程环境地质 地球物理 区域地质 能源矿产 区域地质 实验测试 实验测试 实验测试 地球物理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 地球物理
姓名 孙忠军 王书民 杨少平 杨亚斌 张华 钟清 周国华 周小元 张光辉 曹建华 陈贻祥 蒋小珍 吕勇 周立新 邹胜章 李瑜 金枭豪 魏玉梅 武选民 张俊义 温铭生 包书景 李志忠 叶建良 翟刚毅 高炳奇 张家强 刘宝明 周新桂 杜小弟 任收麦 张宏达 赵省民 卢振权 张立勤 张春贺 胡志方 徐守礼 邱海峻 伍新和 孟旭光 张彦英 李裕伟 黄崇轲 李晓波 刘聚海 周俊杰 郧文聚 刘晓雯 雍卫华 李国取 沈睿文
序 号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姓名 于庆文 戴爱德 曾令森 管烨 季强 简平 旷红伟 李锦轶 刘焰 刘燕学 牛宝贵 宋彪 苏德辰 唐烽 唐索寒 王永 游国庆 于常青 白大明 蔡剑辉 高兰 侯献华 孔凡晶 李德先 李红艳 李建康 刘善宝 刘喜方 孟贵祥 齐文 王晓霞 谢桂青 杨建民 张照志 赵汀 赵元艺 乜贞 史大年 吴树仁 杨为民 王喜生 吴中海 尹成明 张拴宏 吴忠祥 唐力君 王晓春 邓晓红 郭友钊 孔牧 雷达 李文杰
序 号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专业分类 能源矿产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水文地质 工程环境地质 工程环境地质 地球物理 工程环境地质 区域地质 地质信息化 水文地质 工程环境地质 地质灾害 管理 水文地质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水文地质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地球物理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其他 其他 地质信息化 其他 地质信息化 地质信息化 地质信息化 其他 实验测试 其他 能源矿产 能源矿专家名单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姓名 鲍庆中 曹贵斌 陈江 舒广龙 孙岐发 汪岩 邢德和 赵海卿 朱志明 陈会军 郑月娟 朱洪森 葛伟亚 李君浒 徐自生 俞正奎 郑志忠 焦彦杰 李嵘 张清志 陈明 冯心涛 胡世学 黄志英 李再会 李忠雄 马东方 余谦 周邦国 张红英 刁少波 李军 李双林 王圣洁 魏合龙 吴志强 许红 叶思源 尹延鸿 禇宏宪 王轶 夏耶 杨日红 姜作勤 冯艳芳 罗晓玲 赵宏军 颜世强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男 男 工作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第 1 页,共 11 页 专业分类 非能源矿产 地球物理 非能源矿产 非能源矿产 水文地质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水文地质 非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区域地质 工程环境地质 工程环境地质 地球物理 地质科学技术 实验测试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遥感地质 能源矿产 区域地质 区域地质 地质信息化 区域地质 能源矿产 非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其他 实验测试 海洋地质 海洋地质 地质信息化 地质信息化 地球物理 能源矿产 工程环境地质 海洋地质 海洋地质 遥感地质 遥感地质 遥感地质 地质信息化 地质科学技术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 地质信息化
姓名 郭晓东 李文良 肖力 戴建斌 胡可卫 张先学 李建忠 余金元 郭俊华 皮清明 谢覃江 曲少飞 陈富荣 陈伟 储东如 褚进海 王克友 吴礼彬 吴维平 吴跃东 赵华荣 赵文广 蔡子华 龚日祥 顾明光 胡宁 罗以达 宋明义 汪隆武 朱朝晖 陈俊 阮岳军 孙海清 黄国平 江麟生 毛新武 王红艺 王茂林 周世卿 韩松山 韩伟民 吕长禄 任凤和 史建民 杨福深 赵寒冬 吕军 孙广瑞 王洪波 杨晓平 罗春林 毛大发
序 号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工作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第 2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