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模式简述

合集下载

全国九大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全国九大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全国九大课堂教学改革模式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各地纷纷探索并实行不同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培养更具创新能力的人才。

本文将介绍全国九大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一、探究式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自主分析问题、实地观察、实验探索等方式,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课程融合模式课程融合模式将不同学科的内容融为一体,突破了传统学科分隔的束缚。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的联系,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模式多媒体技术模式通过运用各种多媒体工具和技术,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并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方式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四、互动式学习模式互动式学习模式着重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参与。

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任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和支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六、翻转课堂模式翻转课堂模式将传统的授课环节放在课堂之外进行,而将练习和学习应用放在课堂上进行。

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和在线学习,课堂时间可以更充分地进行讨论和互动。

七、个性化学习模式个性化学习模式注重满足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节奏以及不同的学习路径,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发展。

八、跨越式发展模式跨越式发展模式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跨越自己的认知边界,挑战自我,取得更大的进步。

教师通过设立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九、游戏化学习模式游戏化学习模式通过将游戏元素引入学习过程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学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总结起来,全国九大课堂教学改革模式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正确认识课堂教学模式

正确认识课堂教学模式

正确认识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课堂的结构框架,突出课堂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课堂活动程序突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选择课堂教学模式应当为达到特定的育人目标、采用特定的教学程序而设定。

作为学校,的确特别需要好的教学模式引领广大教师落实新课改精神,使教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纵观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每次课程改革都是在诸多教学模式的相互作用下推进的。

从传统课堂教学下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听,到教师问学生被动答,再到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生主动问学生主动答,是课堂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趋势。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里有一个问题是所采取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否做到科学合理地适合自己的学生。

在当下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的认识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课堂教学模式“拒绝症”。

“拒绝症”以为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固化的模具,如同制造工厂按程序加工机器零件,采用什么模式就造就什么样的学生,课堂教学模式容易束缚学生个性,因此拒绝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

二是课堂教学模式“红眼症”。

这种极端的校长和老师存在不少,“红眼症”主要是因为优秀的学校或老师因课堂教学模式而出名,出现了太多的人也想“火”一把,个别学校或老师并没有真正理解人家教学模式的实际意义,将人家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头换面,再起个新名,甚至送到媒体炒作,梦想成为课改名校或名师。

拒绝好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条和不负责的,拒绝接受别人的模式实际是在固守自己的模式,或者是在孤芳自赏。

盲目的“推模”、“造模”、“为模而模”也是非常冒险和不可取的,要清楚个别“名师”课堂的一枝独秀,主要凭借的是名师自身的素质,如果离开了名师个体便不复存在。

静下心来分析,课堂教学模式本身并没有错,出现以上两个极端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对教学模式缺乏理性的思考。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什么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什么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什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形成了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其中关键的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

很显然,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这种模式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重担,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造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高效课堂模式势在必行。

拓展资料: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学习而使用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孔子说的"因材施教",教师在不同课堂以及对待不同学生而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

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

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将一堂课45分钟大约分成前中后三个15分钟,每一个15分钟有三种教学形式。

三个15分钟具体教学方式如下。

前15分钟(第一个15分钟),叫自主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里,老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有三种形式:1、自主学习。

老师在导课后,学生开始自主学习,关键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要提出问题。

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问题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

老师在导课后,指导学生分组,六个人一个小组,由学科小组长主持,也可用AB法,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关键是学生要相互提问题,大家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目的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

3、探究学习。

老师在导课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间15分钟(第二个15分钟),叫精讲时间。

在这个时间,老师或学生精讲学习内容,要求必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破解疑点;揭示规律、传授方法、训练思维;规范术语、规范解题、示范操作。

精讲时间有三种形式:1、教师精讲,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精讲,特别提示,教师精讲不得超过15分钟。

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课能力,教师精讲的能力。

2、学生精讲。

老师在安排每个学生备课的基础上挑选一位或几位学生进行精讲。

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讲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师生共同表演,在师生共同备课的基础上由师生共同合作表演。

突出情景性,表现力和感染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15分钟(第三个15分钟),叫课堂训练时间内,在这个时间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训练。

关键是老师课前要设计好课堂训练的内容。

课堂训练时间有三种形式 1.课堂练习,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练习,举一反三,课堂点评。

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课堂竞赛,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练习竞赛活动,首先老师要设定获胜的个人或小组。

关于课堂教学的三种模式

关于课堂教学的三种模式

关于课堂教学的三种模式前言:最近到山西新绛中学去考察了课堂教学改革,引发了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度思考。

其实,任何改革,它的宗旨都是打破满堂灌,解放学生,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模式不同,本质一样,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课堂改革的精髓。

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找到创造的源泉。

下面三种课堂教学模式,是不是给我们以启发呢?一、山西新绛中学:只上半天课,高考录取率不降反升新绛中学系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是一所有着光荣传统和辉煌业绩的百年名校。

学校现共7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0余人。

现有教职工400余名,专任教师308名。

宁致义校长2007年初上任,锐意改革,推行学案课堂和环形座位法,在2008年高考达线514人,达线人数比上年增加127人,其中文科状元宁寿辉同学以629分荣获全省第二、全市第一。

2009年高考总达线567人。

该校最大的特点:只上半天课,高考录取率不降反升。

先后被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报道,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说:“在新绛中学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和未来。

”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接见过宁致义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杨东平专门去考察过。

新绛中学的做法已经在山西全省五分之一的县推广这一教学模式。

其实,新绛中学的改革是被现实逼出来的:在2004年以后,学校一度遭遇办学危机,市区学校的强大,民办校兴起(主要是处于运城市的康杰中学,处于新绛县的私利学校海泉学校对他们威胁很大),学习成绩好或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都选择到市区和民办学校就读,导致学校生源明显下降,部分教师也辞职到民办学校去拿高薪了。

这样,他们必须打倒“满堂灌”,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说来,他们的改革对我们有三大启示。

一、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解放学生,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大特点:半天授课制、学案引导制、写学习报告。

课堂分为两种:自主课和展示课。

所有的行为都围绕展示课而展开。

谈语文课堂教学的五种模式

谈语文课堂教学的五种模式

谈语文课堂教学的五种模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五种常见的模式:
1. 传统模式:这种模式下,教师主导课堂,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

教师通常会通过讲解、示范、讲评等方式来讲授知识。

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主要角色是听众,他们很少有机会发言或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反驳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通过辩论的方式来进行交流。

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但也有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学生之间的矛盾加深。

3. 小组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并能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但同时,也有可能出现一些学生不愿意参与的情况。

4. 自主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自己承担学习责任,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行选择学习内容。

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但需要教师提供足够的指导和帮助,以及适当的评估机制。

5.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创造课堂氛围。

教师通常会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种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五种模式各有优劣,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等因素。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多样性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部分内容搜集自网络,仅供参考)。

课堂教学的三种模式

课堂教学的三种模式

课堂教学的三种模式现代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传统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和互动式教学模式。

虽然每种模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但它们都可以在适当的情境下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传统教育中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老师通常是知识的主要提供者,而学生则是知识的接收者。

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讲和记忆。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其简单易行,易于管理和控制。

老师可以将大量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在短时间内达到知识点的简单传递。

但这种传递式教学却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也没有机会积极思考和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今天的教育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与老师进行互动和交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考。

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常会被鼓励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

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更长,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机会也更多。

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提高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探究式教学模式也有着许多优点。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学习,并通过合作和集体思考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效。

教师是学生的知识引导者,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指导,同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提供反馈。

然而,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其过程较长,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和老师与学生的合作。

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鼓励学生通过互动和讨论来学习,为学生提供机会分享他们的想法和听取他人的不同意见。

学生不仅可以从同学中学习,还可以从教师中学习。

教师可以积极回应学生的提问并分析学生的答案,帮助学生优化他们的想法和行为。

互动式教学模式也有许多优点。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不同背景、兴趣和知识水平,而学生得以借此机会更好地了解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应用知识的方式,使得他们更容易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个性化教学模式是指根据学生的个性 差异和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和手段,以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 教学模式。
特点
个性化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采用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优点与缺点
优点
个性化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个性化教学模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际问题解决
设计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际用不同学科知识 ,解决跨学科问题,培养跨学科
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通过报告、作品展示等方式 呈现学习成果,提高表达能力、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THANKS
感谢观看
个性化与协作的教学模式
个性化学习计划
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 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 计划,促进学生的自我发 展。
小组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培 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差异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采 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 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
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
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 传统教学模式 • 翻转课堂模式 • 混合教学模式 • 个性化教学模式 • 未来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01
传统教学模式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 心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讲授、 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 内容传递给学生。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

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和“四个基本程序”。

四突出:1、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2、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

3、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三转变:1、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2、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四个基本流序:前置性学习---小组交流---班级汇报---总结巩固(延伸拓展)一、前置性学习,学生先学。

所谓前置性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尝试自主学习,了解学习内容。

一般是课前预习或前置性作业,不固定,比较灵活。

通过前置学习,鼓励学生先学。

关于“前置性作业”的设计,郭教授提出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设计原则。

低入的含义是:简单,根本,开放(可拓展)。

起点要低,要求简单,形式开放。

多做的含义是:人人可做,人人多做。

深思的含义是:通过学生自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慧。

高出的含义是: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

1、“低入” 是指教学的起点要尽量低一些,即教师的设计简单化,让学生的活动容易化。

抓住“简单、根本”形成开放空间,容纳学生最广大的活动,是整个生本教学的关键。

“低入”,就是要让孩子们在学习时找到成就感。

2、“简单”:不是指内容简单或者难度较小,而是设计的环节简单,要留给学生很大空间,让他们去发挥。

2、“根本”就是核心,即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或问题。

要求教师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重难点。

理科学习注重学生的探究,文科学习注重学生的大量阅读。

对语文教学,要问“阅读推进了没有”?对数学或理科教学,要问“根本抓住了没有”?对英语教学,要问“活动形成了没有”?3、如何寻找简单和根本,就是把它灵魂化,使学生浅池戏水,深池激浪,达到深思高出,是整个备课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才产生巨大的学生学习的空间。

课堂派教学模式

课堂派教学模式

课堂派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更新和改进。

课堂派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详细介绍课堂派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以及如何有效实施。

一、课堂派教学模式的特点1. 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派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各种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思考、讨论和实践来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 强调学生合作学习:课堂派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团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 强调问题导向:课堂派教学模式将学习过程从传授知识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强调实践应用:课堂派教学模式注重将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堂派教学模式的优势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派教学模式通过各种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派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3. 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派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派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导向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三、课堂派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1. 设计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与实际问题相关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2. 提供多种学习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方式,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又对教学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

常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范例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有意义接受学习模式、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一)范例教学模式1. 范例教学含义(1)范例教学模式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即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在教学中,一般从一些范例分析入手,去感知原理与规律,并逐步提炼进行归纳总结,再进行迁移整合。

范例就是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

(3)范例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原理、规律性的知识,是由德国教育实践家瓦·根舍因提出的。

2.范例教学的四阶段(1)第一阶段,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以典型事实和现象为例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2)第二阶段,范例性地阐明“类型”“类”的阶段,用许多在本质上与“个案”一致的事实和现象来阐明事物的本质特征,(3)第三阶段,范例性地理解规律性的阶段,通过对“个”和“类”的分析、认识,使学生的认识上升为对普遍规律性的规律的认识。

(4)第四阶段,范例性地掌握关于世界的经验和生活的经验的阶段3.范例教学模式的特点(1)体现基本性,教学重视基本知识的学习。

(2)体现基础性,教学重视学生的实际和可接受性,难度适宜。

(3)体现范例性,在学科知识中精选起示范作用的内容,便于学生学习时进行正向迁移。

(4)体现四个统一,即知识教学与德育相统一、问题教学与系统学习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主体与客体相统一。

(二)抛锚式教学模式1.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含义抛锚式教学模式又叫“实例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情境性教学”,要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一日问题确定,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随之而定(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分为三个教学阶段,和六个基本步骤。

三个教学阶段:
1、自主学习阶段:是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独立思考阶段。

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出示教学目标,明确达到的学习要求,按自学提纲要求实行学习。

2、导学达标阶段:是学习目标的形成阶段。

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有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巡视对学生实行启发引导或讲解点拨,协助学生释疑、解惑,引导归纳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结构,完成学习目标。

3、成果检验阶段:是目标达成检验阶段。

通过基础训练,反馈目标完成情况,对存有的问题即时采取补救措施,实现知识迁移和水平的提升。

六个基本步骤:
1、导入新课,出示目标:简洁、有效导入新课,准确出示学习目标。

3、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度组讨论解决学生自学尚未解决的问题。

4、自学反馈,精讲点拨: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由本组代表面向全体学生公开讨论结果,启发学生的思路,教师归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指导方法,补充知识规律,实现整合和升华。

5、巧设练习,完成目标:通过基础性训练,检验学生达标情况,补充缺欠。

6、拓展训练,提升水平:设计综合性题目,提升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王君红:“三学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简稿)

王君红:“三学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简稿)

以“学”为本减负增效——闽侯路小学“三学五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建与思考天津市河西区闽侯路小学王君红一、“三学五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组成和实施(一)模式的组成“三学”是学生“学”的目标,也是模式的主导思想,即学生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爱学”;学生落实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生掌握了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会学”。

“五步”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般环节,也是模式具体实施的基本步骤,即“自学质疑——释题定标——合作探究——巩固拓展——检验小结”。

(二)模式的实施1.自学质疑目的:“自学”是指导学生课前独立读书或查找资料、尝试练习、明确最近发展区、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环节。

“质疑”环节则是在自学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这一环节,学生以自己的认知水平,能学多少就先学多少,旨在增强自学意识,培养自学习惯,为学习新知提供心理和知识准备,体现“先学后教”。

要素: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操作:(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书后问题、学习目标等,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积极主动地阅读教材——知道学什么;独立思考——初步了解为什么;温故而知新——感知知识体系结构;主动获取新知识——增强求知欲。

学生总结出的自学方法有:问题标注法、温故知新法、尝试练习法等。

(2)教师在实践中将“自学”的概念进行了拓展,即只要是具有“独立”特征的学习,都称之为“自学”。

如语文学科紧紧抓住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的“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圈点批划、记录读不懂的问题;数学学科采用学生自学看书、尝试做题的方式进行自学;英语学科学生先行听录音模仿读文;音乐学科采用学前先欣赏的自学方式,让学生领悟歌曲情感;美术学科采用看书尝试动手做一做的方式进行自学等等。

(3)“自学”环节,教师可放在课前,也可放在课上,采用“放”、“扶”结合的办法。

课前“自学”,基础知识部分“放”手让学生自学并达到学会,新知识学习要“扶”,引导学生思考:新增长点在哪里?为什么等问题;课上“自学”,“放”手让基础好的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有困难学生要“扶”,根据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采用相应的“点拨”方法。

综合实践_课堂教学模式(3篇)

综合实践_课堂教学模式(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出发,探讨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提高教学效果,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出发,探讨一种适合课堂教学的模式。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1. 学生主体性: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课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4. 创新性:综合实践活动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模式1. 导入阶段导入阶段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1)创设情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图片、实物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2. 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准备阶段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活动准备,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1)明确活动目标:教师需结合教材内容,明确活动的具体目标,使学生了解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2)分配任务: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将活动任务分配给各个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准备材料:教师需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材料,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活动实施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四种模式【最新】

课堂教学四种模式【最新】

水洛镇教委课堂教学参考模式模式一: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内涵:活动式课堂教学是依据“教学既是认识过程,更是活动和实践过程”的认识论原理,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好动、好奇的年龄特征,按照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原则,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照不同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例如卡通动画、师生游戏、歌曲童谣、角色扮演、竞赛争先、实物展示、互动交流等,把教材内容编排成形式各异的课堂活动,直观生动地展示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心愉快地学习,自由轻松地掌握,在做中学,从活动中学,在学中做,让教学内容实现抽象变形象,化难为易,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实施范围:一至三年级。

基本环节:1.趣味导入,创设情境。

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唱歌曲、童谣、讲故事、做游戏等小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方式,让学生进入自由学习状态。

进行班级学生分组,开展选小组长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唤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一个宽松而富有激情的环境创设中进入教学状态。

2.直观再现,课堂展示。

教师以各种媒介手段和方式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小学生初步感知,对教学内容有直观印象。

利用图片、动画或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利用实物、挂图展示教学内容,直观形象。

课堂上教师还教学内容一个鲜活面容,深深吸引学生,刺激学生感知神级系统,让“好奇—尝试”的感觉和心理时时激励他们。

3.开展活动,体验快乐。

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竞赛和课堂表演,活动主要有卡通动画、师生游戏、歌曲童谣、角色扮演、竞赛争先、实物展示、互动交流等,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位小学生(包括老师)都参与到活动中去,让他们感受自己成功的喜悦和参与的快乐。

教师本着全体参与的原则,让学生处处有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不怠于活动,不倦于感知。

4.激励评价,享受成功。

教师要在课堂上设置好各种形式的评价栏,组织开展好各类评价活动,教师用口头、实物或荣誉奖励激发学生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评价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评价内容可以丰富多彩,评价结果可以因人而异,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上进,争做课堂小明星,争做小红花得主,激发全体同学参与活动的热情。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课堂模式主要分为识字课、阅读课、古诗文、习作课。

以下将逐类做一介绍:一、低段识字课教学模式(分为集体识字和分散识字)(一)集体识字第1课时1.趣味导入。

教师可采用猜谜语、看图片、听音乐等个中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只教不会的。

3.识字。

(1)带拼音出示生词,学生拼读。

本课新学生字大多数学生比较陌生,因此可借助拼音指导自学。

(2)去掉拼音出示生词,学生认读。

这是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的加深。

(3)出示单个生字,学生认读,并从音、形、义、结构、偏旁、书写、运用等各方面设法识记。

多方面识记生字,可加深印象,使学生记忆深刻。

(4)检查识字效果。

可设计趣味习题。

有趣的习题是对课堂所学生字的一个巩固使学生真正掌握生字。

4.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在扫清生字障碍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课文就比较容易,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大意,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2课时1.复习导入。

出示重点、难点生字、新词,检查巩固。

复习旧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2.理解内容,感情朗读,拓展延伸。

采用“读——悟——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然后感情朗读。

3.小结课文内容。

将分层所学的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使之回归整体。

4.生字词的书写。

这是对第一课时所学生字在书写上的巩固。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5.习题巩固课堂知识。

设计一定量的习题对课文内容加以巩固和延伸。

达到“堂堂清”的效果。

(二)分散识字第1课时1.趣味导入。

教师可采用猜谜语、看图片、听音乐等个中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只教不会的。

3.分此次展开学习:随进度由文引出生字词,读文,识字,再读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情朗读;教师小结,过渡到下一层。

课堂教学四种模式

课堂教学四种模式

水洛镇教委课堂教学参考模式模式一: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内涵:活动式课堂教学是依据“教学既是认识过程,更是活动和实践过程”的认识论原理,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好动、好奇的年龄特征,按照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原则,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照不同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例如卡通动画、师生游戏、歌曲童谣、角色扮演、竞赛争先、实物展示、互动交流等,把教材内容编排成形式各异的课堂活动,直观生动地展示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心愉快地学习,自由轻松地掌握,在做中学,从活动中学,在学中做,让教学内容实现抽象变形象,化难为易,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实施范围:一至三年级。

基本环节:1.趣味导入,创设情境。

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唱歌曲、童谣、讲故事、做游戏等小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方式,让学生进入自由学习状态。

进行班级学生分组,开展选小组长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唤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一个宽松而富有激情的环境创设中进入教学状态。

2.直观再现,课堂展示。

教师以各种媒介手段和方式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小学生初步感知,对教学内容有直观印象。

利用图片、动画或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利用实物、挂图展示教学内容,直观形象。

课堂上教师还教学内容一个鲜活面容,深深吸引学生,刺激学生感知神级系统,让“好奇—尝试”的感觉和心理时时激励他们。

3.开展活动,体验快乐。

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竞赛和课堂表演,活动主要有卡通动画、师生游戏、歌曲童谣、角色扮演、竞赛争先、实物展示、互动交流等,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位小学生(包括老师)都参与到活动中去,让他们感受自己成功的喜悦和参与的快乐。

教师本着全体参与的原则,让学生处处有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不怠于活动,不倦于感知。

4.激励评价,享受成功。

教师要在课堂上设置好各种形式的评价栏,组织开展好各类评价活动,教师用口头、实物或荣誉奖励激发学生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评价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评价内容可以丰富多彩,评价结果可以因人而异,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上进,争做课堂小明星,争做小红花得主,激发全体同学参与活动的热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学科“活动型——三段四步”式课堂教学模式简述一、总述课标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中介”。

课标也提出:“教师要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因此,总的来说,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应使用活动型的教学模式。

一节品德课总是由若干个围绕目标、主题的活动组成的,一个个活动有效了,整节课的目标就能达成。

一般来说,品德课的活动形式有以下几种:讨论、资料搜集、现场调查、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11种(这些活动的开展要服务于儿童,服务于教学,有利于课程的自身完善和发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不能为了形式上的丰富而活动,更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二、基本模型活动前(计划准备——第一阶段):确定内容、创设环境、做好准备、设计方案。

活动中(体验感悟——第二阶段):创设情境,问题引入;组织活动,思考交流;知情明理,感悟导行;强调重点,归纳总结。

活动后(巩固提高——第三阶段):反思调整、练习巩固、拓展运用、深化发展。

本模型是一个完整的活动型教学模式,从活动前的计划准备到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再到活动后的巩固提高,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连续性。

三个版块都有具体内容,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班级实际灵活运用、各有侧重,而不宜死守模式、平均用力。

三、模型操作(一)活动前1、确定内容。

品德课程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材中设计的活动是教师组织活动的主要凭借。

但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开放的、强调学生个性和学校与地方特色的课程,因此教科书在编制时为教师因地、因时制宜地开发课程资源留有一定的空间。

在确定活动内容时,教师应依据活动主题和目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而不仅仅拘泥于教科书。

2、创设环境。

教师应对学生的兴趣、知识和能力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做好校内外资源的考察、联系等工作,为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特别是在开展一些时间上和空间上较为开放的活动时,更需要从场地、信息、安全等方面做好事前的准备与沟通,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如在练习坐、立、走要留有充足的练习场地;参观科技馆、工厂、农村等,需事先联络,仔细勘察现场,做好场地、设施、人员、参观路线的准备,确保活动效果。

3、做好准备。

品德课程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课前、课中、课后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因此课前师生的准备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果。

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需做好不同的准备。

(1)文本、图片、音像等材料的准备,如二年级上册《我喜爱的动植物》和一年级下册《春天到了》;(2)有关人员的准备,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爸爸妈妈真辛苦》这一话题中,让身怀六甲的妈妈谈感受并接受提问;一年级下册《我换牙了》教学时,可把医生请到现场讲换牙的注意事项,同时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这样的情境真实、令人信服,教师事先得做好了解、联系、邀请等准备工作;(3)物件(实物)的准备,在四年级上册《家乡的变化真大呀》这一课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感受家乡近年来的变化收集一些过去曾经使用过的老物品和能够反映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老照片。

还有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更要准备好相应的材料。

4、设计方案。

活动方案是针对活动主题、依据课程标准和实际设计出来的具体活动计划。

活动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规律:针对本班,考虑个别差异,具有一定弹性,尽可能吸引全体学生参与活动。

一般而言,活动方案在内容上需包括课题、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内容及过程(包括可能生成的活动预想)、活动指导要点、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注意事项等。

它是教师对即将开展的活动的一种充分准备和预测,它更多地侧重于教师组织某个教育活动的思路、指导要点及相关准备和计划。

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要关注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并据此对活动内容、方式等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活动有效、深入开展。

(二)活动中活动的形式有多种,可以概括为讨论、资料搜集、现场调查、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11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操作重点有所不同,但操作的程序大致相同。

一节课总是由紧扣主题的若干活动组成的,只有把每一个活动搞实在,这一课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实践证明,创设一定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使其入情入境,全身心参与活动,体验角色,感知感悟。

我们可以通过语言烘托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多媒体展现情境等方式来引入活动的话题。

在四年级上册《家乡的变化真大呀》这一课中教师通过讲解地名的来历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组织活动,思考交流。

(1)明确要求,提示方法;无论什么形式的活动,开始前老师均要讲清要求,有的还需告知方法,否则,活动时或不知所措,或坐在一边不动,或边猜边做,或聚在一起干他们感兴趣的其它事。

这样也许动起来了,但实效不大,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却悄悄溜走了。

所以告知活动要求和方法十分重要。

(2)开展活动,充分体验;这是活动的重要环节,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活动,在活动中感知,感悟和体验。

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老师要深入到小组活动中,倾听、了解、协调,捕捉信息,及时调整。

(3)交流反馈,二次活动;此环节主要是交流各组活动情况,展示活动结果。

各组可推选一名代表进行交流,要尽可能让各小组都说到。

交流时如发现活动效果不好,可请成功的小组介绍经验,必要时可再开展一次活动,力求达到活动目的。

3、知情明理,感悟导行。

参与活动时,学生会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感体验,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从而获得对自我、世界、生命、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项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4、强调重点,归纳总结(重点归纳,效果反馈)。

即用准确简炼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整个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

总结可以由教师做,也可以启发学生做,教师再加以补充、修正。

可视具体情况灵活变化,也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复述讲解要点,强调应掌握的主要概念;也可重读课文的重点句、段,强化印象;还可以启示学生回忆复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三)活动后活动的结束并不等于教育的结束,一节课的结束也不意味着是学生认知活动的终结。

在活动之后,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总结和反思,把活动推向深入。

1、反思调整。

根据来自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反思。

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活动的成败,制定或修改下一步活动的计划。

2、练习巩固。

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态度及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等。

在此阶段既有通过习题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巩固,还可通过动手制作来巩固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如在《庆元旦,迎春节》这课后,可举办贺卡展示会,然后把贺卡送给最想送的人,以交流、推广、利用成果。

3、拓展运用。

把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拓展运用到其他方面。

例如,引导学生把探究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使用过的观察、比较等方法用到其他类似的探究活动中,从探究某一事物或现象扩展到观察、发现其他现象。

4、深化发展。

利用尚有疑问之处再提出新的教育要求,引导学生不断把活动向纵深推进,使整个活动深入持续地开展。

四、应用原则本模式的应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效应,具体应用要遵循下列四个原则。

1、全身心参与。

参与活动时,不能只“带耳朵”听,而是要动手动脑,手脑并用,全身心参与,真正做到活动着、快乐着、收获着。

2、注重课前、课中、课后活动的完整性。

过去,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课上的四十分钟,不太重视对课下观察、访问、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等学习活动的指导。

应该看到,课前、课后活动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正是通过观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看到、学到了很多东西。

课上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使原本不太成熟的、单一的认识得到梳理和升华。

因此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在课下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针对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3、活动要做透、做足。

要把每个活动中潜在的教育资源挖掘出来,实实在在做好每一个活动,注重活动过程、活动反馈及活动再加工,在多向的合作、交流中,经过老师的巧妙引领、点拨,同伴的智慧启迪,真正促进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变与完善。

4、重视活动的生成性。

课堂活动在展开时,由于师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不同,常会生成一些新的东西。

(如道德与规范的矛盾、多种价值观的冲撞、来自的独特理解和疑难问题)如果老师只顾按预先设计一步步走下去而不善于捕捉这些新的生长点,甚至是走过场,活动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

所以教师应敏感地捕捉课堂中有效的生成资源,用活动的真实进程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的生活。

五、实践意义1、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

本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入问题,把学生引入课堂,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组织活动,思考交流,引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知情明理,感悟导形,注重了知行统一,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强调重点,归纳总结,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更进一步系统化、条理化。

2、实现了以知识为中心到以能力为中心的转变。

本模式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直线单向型的知识传递方式,通过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使学生的观察比较、判断分析、阅读理解、综合归纳等多种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认识的教学目标。

3、实现了从重视学习结论到重视学习过程的转变。

本模式克服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的现象,在教学中遵循针对性、知行统一等基本教学原则,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观点分析说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运用所学理论观点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认知、明理、导行的和谐统一。

“活动型·三段四步”式课堂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对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规范学生言行,发展学生能力,培育学生智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