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的磁场》教案及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_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主题第二节电流的磁场教学目标1、通过对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电器设备的观察,知道电与磁有密切的联系。
2、知道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3、通过探究活动,知道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外部磁场相类似。
4、会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即会应用安培定则。
5、在认识通电螺线管特性的基础上了解电磁铁的构造。
教学重点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教学难点利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猜猜神秘嘉宾是谁?1、让它去靠近大头针出现吸引现象,学生猜想。
2、大头针自动下落,学生还坚持自己的猜想吗。
1、生:磁体生:??新课:活动一: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师:揭秘游戏,引入电可以生磁,你能否尝试利用手中的器材完成实验。
1.如图1所示,当小磁针静止时,将导线平行地拉在小磁针上方,先不要接通电源。
2.如小组成员设计的实验方案和PPT展示相结合完成学案任务。
图2 通电图1 不图2所示,导线与电源瞬间接通(想想为什么不能长时间接通?),观察小磁针,你发了什么?思考:这表明了什么?我的发现:这表明:3.如图3所示,改变电流的方向,导线与电源瞬间接通,观察小磁针,你又有什么发现?我的发现:比较两次实验现象,说明:活动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利用玻璃板、铁屑和自制的螺线管,你能设计实验,观察通电螺线管周围铁屑的分布情况吗?做一做,看有什么发现。
我选择的其他器材:我的发现:通电螺线管周围铁屑分布状态与条形磁铁。
因此,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情小组成员设计的实验方案和PPT展示相结合完成学案任务。
图3 改变电流方向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已有的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的基础上将电与磁联系起来,是电磁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物理学习的必要基础。
对于初四学生来说,兴趣是关键。
虽然学生的心智比较成熟,认知水平较刚接触物理有了很大的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进步,对于实验的设计和分析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但初四学生往往不爱发言,不喜欢表现自我。
初中物理_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教学主题第十七章第二节电流的磁场一、教材分析《电流的磁场》主要是介绍电流的磁现象。
这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过程的一次重大飞跃。
教材第一部分通过对生产中的大量电器观察,使我们意识到磁与电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部分奥斯特实验,介绍电流磁效应,提出了在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第三部分教材中介绍了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设计了完整的学生实验,具体探究了螺线管外部磁场特点以及安培定则规律。
最后在认识通电螺线管的基础上学生开始了解电磁铁的构造。
遵循课程标准,体现“物理走向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
本节课程也为高中继续学习电磁感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通过感受电磁在日常生活甚至高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学生能自觉意识到电与磁有着“莫名”的联系,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求知欲,利用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小组内组织实验探究,利用媒体呈现,实现与奥斯特隔空对话,完成基本教学目标。
在此基础上从物理走向生活生产,让学生感受“物理源自生活,物理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进一步完成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对生产生活中的观察,知道电与磁有密切的联系。
知道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②通过探究实验,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条形磁铁。
③会用安培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上磁极或电流方向。
④了解电磁体的构造,学习体会现实中应用。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物观察、多媒体展示、演示奥斯特实验揭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②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动手制作上传作品等环节完成对右手螺旋本节作业:教师提供材料,监督指导制作“电磁铁”。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作业学生制作“电磁铁”并简易绘制上传精彩过程,采集优秀作品课堂小结“奥斯特的杰出贡献”学生总结,回答。
绘制概念图学生通过第一节《磁是什么》的学习,对磁现象已有了感性认识,并初步掌握如何探究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及磁场强弱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磁体的磁极的方法。
本节课学生对通电导体的周围也存在磁场通常都会感到不可思议,因而会产生好奇心,特别是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及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螺线管中电流的关系,更能让学生感受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所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与反思
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生活中电磁体的应用,认识磁与电的密切关系;(2) 通过演示实验知道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效应”;(3)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4) 会用“安培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两端的磁极或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2.过程与方法:(1) 在探究“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转换法在其中的应用;(2) 让学生学会用科学、巧妙的方法记忆和应用物理规律------“安培定则”3.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认识磁与电的关系,让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2) 通过对学生进行“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中”的哲学思想教育,说明科学发现中“机遇”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奥斯特实验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教学难点] 安培定则具] 干电池两节、导线、开关、大磁针、小磁针、螺线管、硬棒、漆包线、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巩固“磁是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磁与电有无联系?”二、新课教学:(一)磁与电的关系1.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明确“磁与电有密切联系”。
2.简述:历史上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进程3. 教师演示著名的“奥斯特实验”,请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以下问题:1) 给导线通电,观察到小磁针偏转;断开电路,小磁针不偏转;这个现象表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这个现象也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2) 若改变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改变,这个现象表明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单根导线周围的磁性比较弱(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教师提出: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存在磁场吗?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是如何分布的?(1) 演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铁屑分布------实物投影展示2)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状态与条形磁体类似。
2.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1) 提出问题: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2) 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分析需要的器材及实验方法(a)器材:干电池、硬棒、漆包线、一个小磁针(b)方法:通过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情况,来判定通电螺线管两端的磁极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
电流的磁场的实验观察教案
电流的磁场的实验观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的原理。
2. 能力目标:能够设计并进行有关电流的磁场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总结规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与好奇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实验仪器与材料:电池、导线、铁钉、铁屑、磁针、电流表等。
2. 实验环境:安全的实验室或教室。
三、教学过程:1. 引入:向学生简单介绍电流和磁场的概念,并引发学生对电流的磁场产生原理的思考。
2. 实验步骤:a. 实验一:用电流产生磁场(1) 将一个电池的两极分别与两根导线连接。
(2) 在导线的一端放置一根铁钉,铁钉上撒上少量铁屑。
(3) 观察铁屑的运动情况并记录。
b. 实验二:确定磁场的方向(1) 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将一枚磁针放置在铁钉附近。
(2) 观察磁针的指向并记录。
3. 实验讨论: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验现象,引导他们总结规律。
主要讨论以下问题:a. 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周围是否会产生磁场?b. 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是否有关?4. 实验探究: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探究以下问题:a. 电流强度对磁场的影响。
b. 导线形状对磁场的影响。
c. 导线长度对磁场的影响。
5. 实验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磁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铁、电动机等。
6. 实验总结: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总结电流的磁场产生规律,并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
四、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电流与磁场产生的关系,深入了解有关电磁感应的知识。
2. 带领学生进行更复杂的电流与磁场实验,如螺线管实验、安培环实验等。
3.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磁场现象,并分析规律。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电流的磁场产生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探究能力,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初中物理_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电流的磁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2.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磁体3.会用安培定则确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螺线管的电流方向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1.奥斯特实验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3.安培定则教学难点安培定则的使用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小磁针、直导线、干电池、电池盒、螺线管、开关、支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 利用课件展示磁悬浮列车高速行驶的片段,引导学生观察。
师:磁悬浮列车为什么速度快?磁悬浮列车与与车轨的摩擦力为什么小?二者为什么会分离?在车的底部和长长的车轨有永磁体吗?认真观察,相互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意识到电和磁有密切的联系。
二新授师:总结学生的观点,然后指出:首先揭开这个奥秘的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一)奥斯特实验1 演示奥斯特实验第一,观察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
第二,将导线平行地位在静止的小磁针的上方闭合开关,第三,断开开关,观察小磁针是否偏转。
第四将电源两极对调,改变电流方向,生:将观察的物理现象表达出来。
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小磁针在什么情况下偏转?什么情况下不偏转?(2)小磁针为什么会偏转?(3)小磁针偏转方向跟什么因素有关?思考: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是如何分布的?利用知识的迁移:小磁针在条形磁体附近因受磁力二偏转,认识到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且电流周围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观察小磁针N 极是否偏转,注意看N极向什么方向转动2师:奥斯特实验用的是一根直导线,通电后磁性很弱,实际用处不大?同学们你们能想办法使通电导线周围的磁性增强吗?课件演示:把导线绕成不同的形状,通电师:科学家们发现把导线做成螺线管再通电,磁性很强。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 课件演示:把铁屑撒在玻璃板上,并轻轻敲击玻璃板。
问:(1)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是如何分布的?(2)条形磁体的N S 极在两端,通电螺线管的N S在什么位置?请同学们猜想、设计实验并用手中的器材实验。
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电流的磁场》教案教学反思
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电流的磁场》教案教学反思2.掌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右手螺旋定则。
3.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4.知道奥斯特实验验证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教学重点: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教学难点:右手螺旋定则及其运用。
教具准备一根硬直导线,干电池2~4节,小磁针,铁屑,螺线管,开关,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当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时,观察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观察到小磁针发生偏转。
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
)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
小磁针只有放在磁体周围才会受到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吗?也就是说,只有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吗?其他物质能不能产生磁场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奥斯特实验演示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演示实验:将一根与电源、开关相连接的直导线用架子架高,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
将小磁针平行地放在直导线的上方和下方,请同学们观察直导线通、断电时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观察到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断电时小磁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进一步提问:通过这个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师生讨论:通电后导体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后导体周围的空间对小磁针产生磁力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着磁场。
教师指出:以上实验是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的,此实验又叫作奥斯特实验。
这个实验表明,除了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外,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即电流的磁场,本节课我们就主要研究电流的磁场。
总结: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
提问:我们知道,磁场是有方向的,那么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是怎样的呢?它与电流的方向有没有关系呢?重做上面的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当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小磁针N极的偏转方向是否发生变化。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观察到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小磁针N极偏转方向也发生变化,说明电流的磁场方向也发生变化。
电流的磁场的初三物理教案设计范文
电流的磁场的初三物理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掌握奥斯特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3)理解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探索精神。
(2)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掌握奥斯特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2.教学难点:理解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电学知识,如电荷、电流等。
(2)提出问题: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2.奥斯特实验(1)讲解奥斯特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结论。
3.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1)讲解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2)通过实验验证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4.应用拓展(1)讲解电流的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等。
(2)学生举例说明电流的磁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电流的磁场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装置?(2)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3)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利用电流的磁场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装置,并说明其应用。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奥斯特实验让学生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引导学生探讨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磁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课堂管理、学生参与度等方面进行改进。
初中物理电流的磁场教案
初中物理电流的磁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的磁场现象,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 使学生掌握电流磁场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流的磁场现象2. 奥斯特实验3. 电流磁场的性质和规律4. 电磁铁5.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流的磁场现象,电流磁场的性质和规律,电磁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电流磁场的产生原因,电磁铁的原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机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流的磁场现象。
2. 运用讲授法,讲解电流磁场的性质和规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电磁铁的原理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4.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电流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电流磁场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电流磁场的兴趣。
2. 实验演示:进行奥斯特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3. 讲解与探讨:讲解电流磁场的产生原因,引导学生了解电流磁场的性质和规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电磁铁的原理,了解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应用。
5. 案例分析:分析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电流在磁场中受力情况。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流磁场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7.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电流磁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磁场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电机、发电机、电磁炉等。
2. 介绍磁悬浮技术,让学生了解电流磁场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3. 探讨电流磁场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如磁共振成像(MRI)。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电流磁场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物理电流的磁场教案
初中物理电流的磁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的磁场现象,掌握电流产生磁场的原因。
2. 能够使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3. 能够运用电流的磁场知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电流的磁场现象2. 安培定则3. 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判断4. 电流的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流的磁场现象,安培定则,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判断。
2. 教学难点:安培定则的应用,通电螺线管磁极判断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流的磁场现象。
2. 采用讲授法,讲解安培定则的原理和应用。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制作通电螺线管,并判断其磁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奥斯特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电流的磁场现象,介绍安培定则,并进行实验验证。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制作通电螺线管,并使用安培定则判断其磁极。
4. 应用拓展:讨论电流的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动机、扬声器等。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实验,思考电流的磁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流的磁场现象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安培定则的应用能力和通电螺线管磁极判断的准确性。
3. 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电流的磁场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观察学生对电流的磁场现象的兴趣和参与度。
2.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安培定则。
3. 思考如何将电流的磁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八、教学拓展1. 介绍电流的磁场的进一步研究,如电磁感应现象。
2. 探讨电流的磁场在其他科学领域的应用,如医学中的磁共振成像(MRI)。
3. 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磁场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九、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螺线管、导线、电池等。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6.2电流的磁场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6.2电流的磁场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
本节课《电流的磁场》是我为九年级物理课程设计的一节实验课,主要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导向,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深入理解电流的磁场原理。
通过实验,让学生从直观的现象中感受科学规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掌握电流磁场的方向判断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电流磁场的方向判断方法。
难点:实验操作的技巧,对实验现象的深入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压表、螺线管、导线、开关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2. 实验一: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流通过螺线管时,磁针的偏转情况,引导学生发现电流的磁场效应。
3. 实验二:让学生改变电流方向,观察磁针的偏转情况,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磁场方向的判断方法。
4. 实验三:让学生探究电流大小对磁场强度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电流磁场的关系。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电流磁场的方向判断方法。
活动难点:实验操作的技巧,对实验现象的深入理解。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通过实验,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科学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导向,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深入理解电流的磁场原理。
电流的磁场设计与反思
《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对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电器设备的观察,知道电与磁的密切关系;2.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3.通过探究实验,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条形磁铁;4.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5.在认识通螺线管特性的基础上了解电磁铁的构造。
重点:1.奥斯特实验;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3.安培定则难点:安培定则的使用教学准备:干电池若干,小磁针,铁屑,螺线管,开关,导线若干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师:大家都知道上海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的磁是如何产生的?电和磁之间有何关系?教师演示(幻灯片):电能产生磁2、奥斯特实验:教师演示:将一根与电源、开关相连接的直导线用架子架高,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
将小磁针平行地放在直导线的上方和下方,给导线通电。
师: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生:小磁针发生偏转演示:给导线断电师:你们又观察到什么现象?生:小磁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师生讨论:通电后导体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后导体周围的空间对小磁针产生了力的作用。
再联系到前节内容磁体的周围也有这样的现象,也就是磁力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着磁场。
演示:给导线电流改变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发生变化师生讨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磁场的方向也发生变化。
师:以上实验是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的,此实验又叫做奥斯特实验。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师:奥斯特实验用的是一根直导线,通电后磁性不大,实际应用也不大。
师:同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增强通电导体的磁性?师:许多科学家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他们让电流通过各种形状的导线研究电流的磁场,其中有一种后来用处最大的就是把导线做成螺线管再通电。
演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并与条形磁体周围的铁屑分布情况对比。
师: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生: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师:怎样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呢?它的极性与电流的方向有没有关系呢?演示: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请同学们观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在螺线管的两段各放一个小磁针,并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
初中物理电流的磁场教案
初中物理电流的磁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掌握电流磁场的产生原因。
2. 让学生掌握右手定则,能够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2. 电流磁场的产生原因3. 右手定则4. 电流磁场方向的判断5. 电流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磁场的产生原因,右手定则,电流磁场方向的判断。
2. 教学难点:右手定则的运用,电流磁场方向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电流磁场的产生原因。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流磁场的存在。
3. 运用右手定则,让学生动手实践,判断电流磁场的方向。
4.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电流磁场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2. 新课:讲解电流磁场的产生原因,让学生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3. 实践:让学生利用右手定则,判断电流磁场的方向。
4. 应用:分析生活中电流磁场的作用,如电动机、发电机等。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电流磁场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正确,判断他们对右手定则的掌握情况。
3. 练习题:布置课后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电流磁场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磁场与磁场之间的联系是什么?2. 介绍电磁感应现象,为学生学习电磁感应奠定基础。
3. 探讨电流磁场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电磁炉等。
八、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开关、磁铁等。
2. 教学课件:通过课件展示电流磁场的产生原因、右手定则等知识点。
3. 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有关电流磁场的科普读物、网络资源等。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究电流磁场的产生原因?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理运用了问题驱动法、实验演示法等?3. 反思学生反馈:学生对电流磁场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1. 下一节课内容:电磁感应现象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电流的磁场教案教案
电流的磁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流的磁场现象2. 电磁感应原理3. 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电流产生磁场现象的理解,电磁感应原理的掌握。
2. 难点: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数据分析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流的磁场现象。
2. 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的过程。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磁铁、导线、开关、电池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
2. 理论讲解:讲解电磁感应原理,解释电流产生磁场的原因。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电流磁场的基本概念。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课程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2. 介绍电磁感应的研究历史,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数据准确性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十、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
2. 理论讲解:讲解电磁感应原理,解释电流产生磁场的原因。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6.2电流的磁场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6.2电流的磁场教案 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孩子们的启蒙阶段。
因此,我设计了一节名为“电流的磁场”的物理课程,旨在引导孩子们探索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让孩子们亲手操作实验,观察电流产生的磁场,从而引导他们发现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内在联系。
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的磁场现象,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磁场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难点:电流磁场方向的判断,以及电流磁场与磁场线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磁铁、导线、开关、磁针、实验台等。
学具:每人一套实验器材,包括电流表、电磁铁、导线、开关、磁针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观察实验台上放置的电磁铁,引导他们发现电磁铁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的能力。
2. 讲解电流的磁场概念:向孩子们讲解电流通过导线时,周围会产生磁场的现象。
3. 动手实验:让孩子们亲自操作实验,观察电流通过导线时,电磁铁的吸引情况,并记录下来。
4. 观察与思考:引导孩子们观察电磁铁吸引铁磁性物质的方向,发现电流磁场方向与导线电流方向的关系。
5. 讲解磁场线:向孩子们讲解磁场线的概念,让他们理解磁场线的分布情况。
6. 实践与验证:让孩子们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实验,验证电流磁场与磁场线的关系。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孩子们亲手操作实验,观察电流的磁场现象,理解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2. 难点:让孩子们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电流磁场方向,理解电流磁场与磁场线的联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操作,孩子们对电流的磁场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能够亲手操作实验,观察电流产生的磁场,发现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电流的磁场》教学反思
《电流的磁场》教学反思《电流的磁场》教学反思这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部分,即奥斯特实验和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它是我们后续学习电磁感应的基础。
本节课的重点就是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难点是用右手螺线管判断磁极和电流方向。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复习引入处理的恰当过渡自然,从复习磁场的基本性质和磁场方向的规定入手,学生既复习了上节课的相关内容,又为新课引入做了垫铺。
以提问:是不是只有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其它物体周围是否也会存在磁场?为学习新内容买下了伏笔;成功的第二点在于奥斯特实验的演示,由于实验器材的小磁针弱、乱磁等原因,我事先考虑到了这一点,我将每个小磁针进行了磁化,但是磁化的效果不太好,加上讲座上有金属的影响,小磁针不能准确地指出南北方向,但是方向大概差不多,能够将实验进行下去。
在演示实验中明确地要求学生要观察的电源的正负极从而判断电流的方向,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当改变电流的方向时小磁针的偏转方向有啥变化。
实验用视频展台投影到电视屏幕上,将实验器材及现象放大,便于学生观察,于学生观察目标明确,观察细心实验进行的成功顺利,效果较好。
学生深刻地理解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改变时,磁场的方向也发生改变。
不足之处:1、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的判断。
由于在前面做实验用的时间较多,导致学习后面一部分内容时间紧,处理的有点仓促,没有体现出重点,突破难点,仅仅告诉了学生如何用右手定则判断螺线管的N、S极,至于用右手怎么握住螺线管,什么情况下正握、什么情况下反握没有详细介绍,导致学生在判断时握手容易出错。
2、在使用视频展台时,数据线为固定,在移动中数据线松动导致投影在电视屏幕上的画面呈现红色,看不清楚。
改进:对于用右手判断螺线管的N、S极,首先要求学生搞清楚落线管的正面和反面,即我们能看得到螺线管半圈的这一面为螺线管的正面,看不见的一面为反面。
其次,弄清电流的方向,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哪一端流入,螺线管的正面中的电流时沿着哪个方向流,电流时向上流则正握,否则反握,判断即可有正面电流也可用反面电流,这样学生就可以知道怎么握手轻松地判断N、S极或者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磁场》教学反思9篇
《电流的磁场》教学反思《电流的磁场》教学反思9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流的磁场》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流的磁场》教学反思1本章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磁场,另一个是磁感线。
教学特点是比较抽象,磁场是客观存在的却看不到,磁感线本身是不存在的,为了分析看不到的磁场用磁感线这一概念描述而画出的。
重点和难点是建立磁感线的概念,强调磁感线是人们为形象表示磁场而假定的一组曲线,其实并不存在。
磁场、磁感线的教学相对比较抽象,磁场虽然存在但是看不到,也摸不着。
要引导学生展开空间想象就显得很重要,所以必须做好演示实验,同时利用投影,巧设提问,使学生的观察方向化,通过改变小磁针位置观察其指向的变化,通过铁屑磁化后在磁场的分布感受磁场的存在和磁场的分布.让学生通过现象去认识磁场。
通过演示实验学到探找科学规律的途径.通过小磁针的不同转向,说明磁场的存在;通过铁屑磁化后在磁场的分布形象看到磁体空间磁场的分布.人们为了形象描述磁场想到用一组曲线——磁感线。
利用多媒体将现象重复,组合;学生类比理解很快明确各种情况下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并用磁感应线来描述。
明确强调磁场的客观存在和磁感线并不存在只是人们为了形象描述磁场想到一组假想的曲线,让学生会观察并学会分析和归纳。
这比记住什么是磁场、什么是磁感线更重要。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因此,选用实验的方法,尽可能使内容形象化。
讲授的关键是:1、小实验要多做,尽量采用演示的方式,让大多数学生看得见,感受得真。
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投影将演示实验情况展示出来,效果很好。
2、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光看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
知识必须应用到实际中才会印象深刻,所以学生必须要做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宜精不宜多。
通过演示实验应当学到探找科学规律的途径。
通过小磁针的不同转向,说明磁场的存在;通过铁屑磁化后在磁场的分布形象看到磁体空间磁场的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流的磁场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背景和教学任务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充满兴趣,也逐步了解了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但也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弱,动手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节课的任务是通过实验,体验和探究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学生在课前应掌握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的基本性质、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等相关知识,并具备电学实验的相关操作技能。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3)知道右手螺旋定则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2)通过合作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情况,感悟建立模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图片、漫画让学生感悟到奥斯特善于发现问题,勇于科学探索的精神;通过体验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初步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教学难点:右手螺旋定则
四、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磁铁周围的磁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电流的磁场。
要突出的重点是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法是通过实验探究并与条形磁铁磁场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
要突破的难点是判别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概括出右手螺旋定则。
方法是让每位学生自己绕制螺线管,借助实物,结合多媒体动画,让学生对右手螺旋定则有深入的理解。
本设计重视学生科学情意教育,动漫简介奥斯特的事迹,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
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需要1课时。
教学流程图:
五、学习资料和器材准备:
1、演示用的:磁针、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源、条形磁铁、细铁屑、玻璃板
2、学生探究实验:学生电源、小磁针、硬导线、大功率灯泡
3、实物投影仪、电脑、多媒体投影设备
六、案例实录: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情景(“魔术”——听话的磁针)引出问题→学生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右手螺旋定则)→应用。
当通过实物投影仪演示小魔术时,学生便会产生疑问,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为什么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去体验奥斯特实验。
在实验的过程中自己去解开疑
问。
并适时的利用媒体介绍奥斯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接着通过一组画面(电磁铁的应用)很自然的过渡到第二部分内容:通电螺线管的学习。
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绕制螺线管,通过与条形磁铁磁场的直观对比,得出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既然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就有N、S两个磁极,那么自己手中绕制的螺线管通电后,哪端是N极,哪端是S极?这是学生们急切想知道的,于是他们分组,自己设计实验,去探究,并将探究的结果记录在活动卡上。
在交流探究的结果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活动卡,结果发现,绕法相同的螺线管,存在N、S极不同的情况。
这样问题就产生了,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就进一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于是学生再次分组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找出与什么因素有关,并作好记录,再次交流实验的结果,通过多组记录的分析、比较归纳出右手螺旋定则,并应用它对实验结果加以验证。
在学生探究的实验设计上,采取了先易后难的思路,重点内容让学生探索体验,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有利于难点的化解。
同时,奥斯特实验用验证的方法,为后面的探究通电螺线管的螺场方向作热身,节约了时间。
在作业布置上改变常规,由学生自主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以及还存在的疑问,结合学生的问题: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布置了回家作业,发放器材,让学生回家继续探究。
八.案后语:
这是一堂教学设计有想法、教学行为有做法的比较流畅的新授课。
一系列情境的精心创设为新知识的呈现做好了铺垫,也使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圆润、自然。
教学设计完全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充分去体验知识获得的乐趣,并重视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的到了发展。
1.亮点之一
在于探究点的选择相当到位,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而且这一探究点的选择又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与考试的有机结合还很好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亮点之二
在奥斯特实验中增加了一个小灯泡。
作用之一:避免了短路;作用之二:教师可以从小灯泡的亮或暗轻松掌握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否完成。
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备课时的精心与细心。
还值得一提的是本堂课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学科内容的整合较为妥当,基本符合了适时、适度、适量的原则。
不足之处在于探究设计的不够周到充分,若能在探究前让学生首先搞清螺线管的几种绕法,同时讲清电源正负极的接法与电流流向的关系,那么学生的探究目的就可以更明确,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