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

合集下载

药理知识点全部总结

药理知识点全部总结

药理知识点全部总结一、药物的吸收1. 药物的吸收机制药物的吸收可以通过口服、皮肤贴敷、吸入、注射等方式进行。

药物的口服吸收可以经过胃肠道通过被动扩散、主动运输、膜通透、吞咽等方式进行。

而皮肤贴敷、吸入、注射等方式也各有其特殊的吸收机制。

2.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药物的吸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本身的性质、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患者自身因素等。

其中,肠道黏膜、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健康状态对药物的吸收影响较大。

3. 药物吸收的应用药物的吸收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临床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临床上可以根据药物的吸收特点来选用不同的给药途径,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轻不良反应。

二、药物的分布1. 药物的分布机制药物分布到组织器官内,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进行。

在血液循环中,药物主要通过毛细血管的间质空间向组织器官内分布,靶向组织也可能受到药物蛋白的结合影响。

2.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主要包括药物本身的性质、组织器官的灌注情况、蛋白结合状态等。

不同性质的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率也会有所不同。

3. 药物分布的应用分布机制对于药物在体内的血浆浓度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在临床上,可以根据药物的分布特点来合理调整给药剂量,以提高药物在靶组织器官内的浓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三、药物的代谢1. 药物的代谢途径药物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等器官进行代谢,其中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

在肝脏内,药物可以通过氧化、还原、羟基化、脱甲基化等酶系统进行代谢。

2.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主要包括肝脏功能状态、药物的结构特点、酶系统活性状态等。

有些药物可以通过诱导或抑制肝脏的酶系统来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

3. 药物代谢的应用药物代谢可以影响药物的药效和毒性。

在临床上,可以根据药物的代谢特点来调整给药剂量,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轻不良反应。

四、药物的排泄1. 药物的排泄途径药物在体内主要通过尿液、粪便、呼吸和汗液等方式进行排泄。

药物在体内分布与药效关系的研究

药物在体内分布与药效关系的研究

药物在体内分布与药效关系的研究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方式与药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了解药物分布的特点及其对药效的影响,对于药物疗效的评估和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几个关键因素,并讨论其与药效之间的关联。

一、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影响因素1. 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溶解性、极性、分子大小等理化性质将影响其在体内的分布。

例如,具有较好溶解性的药物更容易在水相环境中分布,而脂溶性较高的药物则更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2. 组织亲和性:药物对不同组织的亲和性不同,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差异。

一些药物会在特定组织中积累,例如肌肉组织中的肌肉注射药物,而其他药物则在脂肪组织中积累。

3.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药物在血浆中的结合程度与其在组织中的分布密切相关。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其活性部分较少,不能自由扩散到组织内,从而影响其药效。

4. 生理障碍及病理状态:生理障碍或病理状态对药物分布起到重要影响。

例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会导致尿液中药物排泄减少,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增加,从而可能出现药物过量的副作用。

二、药物分布与药效的关系1. 靶部位与药物分布:药物的药效与其作用部位的分布相关。

例如,某些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更为明显,而对于其他组织和器官则作用较小。

因此,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有助于预测其药效。

2. 药物浓度与药效: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与其药效也有密切关系。

通常情况下,药物浓度越高,药效越强。

然而,过高的药物浓度可能导致药物毒性反应的发生,因此,合理控制药物的剂量和浓度非常重要。

3. 组织分布与治疗效果:药物在体内的组织分布也会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

例如,抗生素药物需要在感染部位积累足够的浓度才能发挥疗效,而对于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物,则要求其在肿瘤组织中积累。

三、优化药物分布以提高药效1. 药物给药途径的选择: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作用部位,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以促进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如药物需要迅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选择经口或静脉给药途径。

执业药师模拟试卷题

执业药师模拟试卷题

执业药师模拟试卷题一、单选题(1 - 10题)1. 下列哪项不是药品的特殊性()A. 专属性。

B. 两重性。

C. 质量的重要性。

D. 稳定性。

解析:药品的特殊性包括专属性、两重性、质量的重要性、限时性。

稳定性是药品的一种理化性质,不属于药品的特殊性。

所以答案为D。

2. 以下属于假药的是()A. 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B. 被污染的药品。

C. 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

D. 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

解析: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属于假药。

A选项属于劣药;B选项属于劣药;C选项属于劣药。

所以答案为D。

3. 关于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甲类非处方药为红色。

B. 乙类非处方药为绿色。

C. 乙类非处方药的使用说明书上专有标识可单色印刷。

D. 甲类非处方药所使用的大包装可单色印刷。

解析:甲类非处方药所使用的大包装、中包装、最小销售单元和标签上必须印有专有标识,且标识下必须标示“甲类”字样,不能单色印刷。

所以答案为D。

4. 下列哪种剂型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A. 片剂。

B. 胶囊剂。

C. 栓剂。

D. 颗粒剂。

解析:栓剂通过直肠给药,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后都要经过胃肠道吸收,会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

所以答案为C。

5.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A. 药物被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

B. 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C. 药物被破坏一半所需的时间。

D.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解析: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所以答案为B。

6. 某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说明()A. 作用机制改变。

B. 作用受体改变。

C. 效价强度改变。

D. 有竞争性拮抗剂存在。

解析:当有竞争性拮抗剂存在时,量效曲线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

作用机制和作用受体改变不会单纯使量效曲线平行右移;效价强度改变不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的原因。

☆润德教育8月2日西药每日一练

☆润德教育8月2日西药每日一练

☆润德教育8月2日西药每日一练今年考几科: [单选题] *○1科○2科○3科○全科是否润德学员: [单选题] *○是○否请输入网课账号:(不记得,请联系教务老师查询) [填空题] *依赖于第3题第1个选项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填空题] *依赖于第3题第2个选项【药学专业知识一】第六章1.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这一过程称为() [单选题]A.吸收(正确答案)B.分布C.代谢D.排泄E.转化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为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的概念。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这一过程称为吸收。

2.下列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A.被动扩散会出现饱和现象B.促进扩散的转运速率低于被动扩散C.主动转运借助于载体进行,不需消耗能量D.被动扩散的物质可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转运(正确答案)E.胞饮作用对于蛋白质和多肤的吸收不是十分重要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药物跨膜转运方式。

被动扩散是指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转运,不需要载体,无饱和现象。

主动转运借助于载体进行,需要消耗机体能量;促进扩散速率大于被动扩散;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肽类、脂溶性维生素等,运用膜动转运方式吸收,膜动转运包括吞噬和胞饮作用。

3.下列属于药物透过生物膜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单选题]A.需要消耗机体能量(正确答案)B.药物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C.小于膜孔的药物分子通过膜孔进入细胞膜D.借助于载体使药物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E.黏附于细胞膜上的某些药物随着细胞膜向内陷而进入细胞内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为被动转运,借助于载体使药物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为易化扩散,黏附于细胞膜上的某些药物随着细胞膜向内陷而进入细胞内为膜动转运,小于膜孔的药物分子通过膜孔进入细胞膜为被动转运。

需要消耗机体能量为主动转运。

4.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单选题]A.血液循环系统B.微粒给药系统C.胃肠道的生理状况(正确答案)D.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E.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药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完整版)执业药师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执业药师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执业药师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及答案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1.主要因素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是什么?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体内消除速度。

2.药时曲线下面积代表什么?药时曲线下面积代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的正确恒定给药间隔时间是多久?正确的恒定给药间隔时间是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

4.为了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可以通过以近似血浆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来实现,首次剂量应该增加多少?首次剂量应该增加一倍。

5.如果某药的半衰期是7小时,按每次0.3g,一天给药3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的时间是多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的时间是28-36小时。

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长短决定于什么?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长短决定于给药次数。

7.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是什么?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是稳态血药浓度。

8.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什么?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

9.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药浓度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错误的描述是“定时恒量给药必须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10.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消除半衰期与什么有关?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消除半衰期与血浆浓度有关。

11.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血浆半衰期与消除速率常数k的关系是什么?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血浆半衰期与消除速率常数k的关系是0.693/k。

12.对血浆半衰期(一级动力学)的理解,哪个是不正确的?不正确的理解是“一次给药后经4~5个半衰期就基本消除”。

A、药物的脂溶性B、药物的极性C、药物的分子量D、药物的代谢速率E、药物的剂量重写后:1.肾小管对极性大、水溶性大的药物重吸收少,易排泄;酸性药在碱性尿中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脂溶性高的药物在肾小管重吸收多,排泄慢;解离度大的药物重吸收少,易排泄。

药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受肾小管的重吸收影响。

临床药理习题答案

临床药理习题答案

成教《临床药理学》习题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1.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是A.药效学B.药动学C.药物学D.药理学E.药剂学2.药物的吸收是指A.药物进入胃肠道B.药物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或器官C.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D.药物与作用部位结合E.静脉给药3.药物的安全范围是指A.极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B.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的范围C.常用量与极量之间范围D.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E.最小有效量与最小致死量之间的范围4.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A.抗生素杀死一半细菌的剂量B.抗寄生虫药杀死一半寄生虫的剂量C.使50%人产生作用的剂量D.使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E.致死量的一半5.药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需经过A.1~2个t1/2 ;B.3~4个t1/2;C.4~5个t1/2;D.6~7个t1/2;E.10个t1/26.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不包括A.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液的pH;B.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C.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D.体内某些屏障;E.不同的给药途径7.药物的首过消除可能发生于A.舌下给药后;B.吸入给药后;C.口服给药后;D.静脉给药后;E.皮下给药后8.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速度可决定药物A.药效发生的快慢;B.不良反应的多少C.自消化道吸收的速度;D.作用持续时间的久暂E.临床应用价值的大小9.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取决于A.药物代谢的方式;B.药物转运的方式;C.药物的排泄过程;D.药物的吸收过程;E.药物分布的范围10.下列哪项不是M受体激动的效应A.胃酸分泌增加B.瞳孔缩小C.骨骼肌收缩D.心脏抑制E.平滑肌收缩11.β1受体主要分布于A.心脏B.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C.胃肠道括约肌D.瞳孔开大肌E.汗腺12.下列药物属于胆碱受体激动药的是A.毛果芸香碱B.新斯的明C.阿托品D.筒箭毒碱E.哌唑嗪13.毛果芸香碱的作用方式是A.激动M受体B.阻断M受体C.抑制磷酸二酯酶D.抑制胆碱酯酶E.激活胆碱酯酶14.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是A.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痉挛B.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麻痹C.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D.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麻痹E.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15.毛果芸香碱主要用于治疗A.重症肌无力B.阿托品中毒C.术后尿潴留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E.青光眼16.有机磷农药中毒表现的M样症状可用何药解救A.阿托品B.新斯的明C.碘解磷定D.筒箭毒碱E.哌唑嗪17.阿托品对眼睛的作用是A.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B.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C.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D.扩瞳、降低眼压、调节麻痹E.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18.下列属于阿托品禁忌症的是A.支气管哮喘B.心动过缓C.青光眼D.膀胱刺激症状E.中毒性休克19.阿托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口干B.视近物模糊C.恶心、呕吐D.心跳过速E.皮肤潮红20.抢救心跳骤停的主要药物是A.多巴胺B.肾上腺素C.麻黄碱D.间羟胺E.去甲肾上腺素21.主要兴奋β受体的药物是A.去甲肾上腺素B.心得安C.麻黄碱D.异丙肾上腺素E.多巴胺22.肾上腺素升压作用可被下列哪种药物所翻转A.阿托品B.美加明C.普萘洛尔D.酚妥拉明E.山莨菪碱23.可升高血压而减慢心率的药物是A.阿托品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异丙肾上腺素E.以上都不是24.可以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的是A.吗啡;B.度冷丁;C.阿法罗定;D.纳洛酮;E.镇痛新25.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A.前列腺素的合成B.脂氧酶C.磷脂酶A2D.过氧化物酶E.腺苷酸环化酶26.下列药物无抗炎作用的是A.阿司匹林B.对乙酰氨基酚C.安乃近D.布洛芬E.萘普生27.下列哪项不属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A.胃肠反应B.过敏反应C.凝血障碍D.水扬酸反应E.水钠潴留28.阿司匹林的用途不包括A.发热、头痛B.类风湿性关节炎C.防治血栓形成D.胃溃疡E.预防心肌梗塞29.为Ca2+通道阻滞药的降压药是A.利血平B.哌唑嗪C.普萘洛尔D.硝苯地平E.氢氯唑嗪30.哌唑嗪口服易出现“首剂现象”,其表现之一是A.体位性低血压B.尿量增加C.口干D.鼻塞E.多汗31.有基础降压药之称的药物是A.硝苯吡啶B.卡托普利C.可乐定D.肼屈嗪E.氢氯噻嗪32.高血压危象宜选用A.肼屈嗪B.硝普钠C.利血平D.可乐定E.氢氯噻嗪33.属于中枢性降压作用的药物是A.氢氯噻嗪B.可乐定C.利血平D.尼莫地平E.普萘洛尔34.通过阻断肾上腺素β受体产生降压作用的降压药是A.可乐定B.硝苯地平C.卡托普利D.利血平E.普萘洛尔35.属于非苷类强心药的是A.洋地黄毒苷B.地高辛C.毛花苷丙D.氢氯噻嗪E.毒毛花苷K36.强心苷治疗心力衰竭的最基本作用是A.使已扩大的心室容积缩小B.正性肌力作用C.降低心率D.降低心肌耗氧量E.负性频率37.关于强心苷的药理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性肌力作用B.负性频率C.负性传导D.利尿作用E.提高窦房结的自律性38.药物的副作用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A.极量B.治疗剂量C.最小中毒量D.病人体质特异E.LD5039.强心苷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耳毒性B.室性早搏C.室性心动过速D.神经系统症状E.胃肠道症状40.下列何药不是抗心绞痛药A.硝酸甘油B.硝苯地平C.普萘洛尔D.肾上腺素E.硝酸异山梨酯41.硫酸亚铁适用于治疗A.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恶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42.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可用何药解救A.鱼精蛋白B.维生素KC.链激酶D.叶酸E.维生素B1243.口服铁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心动过速B.昏迷C.嗜睡D.胃肠道刺激症状E.过敏反应44.可促进铁剂吸收的因素是A.碳酸氢钠B.四环素类C.稀盐酸D.多钙食物E.浓茶45.治疗恶性贫血应选用A.维生素B12B.华法林C.铁剂D.肝素E.维生素B646.维生素K可用于治疗A.产后出血B.肺咯血C.肝、胰、前列腺术后出血D.新生儿出血E.肝素过量引起的自发性出血47.大量粘痰阻塞气道的紧急情况,宜选用何药气管滴入A.可待因B.羧甲司坦C.溴已新D.氯化铵E.乙酰半胱氨酸48.属于中枢性镇咳药的是A.可待因B.羧甲司坦C.溴已新D.氯化铵E.乙酰半胱氨酸49.抗菌谱是指A.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B.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C.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细菌的种类D.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细菌所需的浓度E.抗菌药对宿主的毒性50.化疗指数可用下列哪个比例关系来衡量?A.ED95/LD5B.ED5/LD95C.ED50/LD50D.LD95/ED5E.LD50/ED5051.β—内酰胺类药物抗菌作用机制是A.影响胞浆膜通透性B.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C.阻碍细菌DNA复制D.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E.抑制四氢叶酸合成52.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产生抗菌作用的药物是A.磺胺类B.青霉素类C.喹诺酮类D.多粘菌素类E.氨基糖苷类53.特异性抑制细菌核酸合成的药物是:A.氨基糖苷类B.β—内酰胺类C.喹诺酮类D.四环素类E.红霉素54.下列哪项不是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目的A.扩大抗菌谱B.增强抗菌能力C.减少耐药性D.延长作用时间E.减少不良反应55.下列抗生素中抗菌谱最广的是A.青霉素类B.头孢菌素类C.四环素类D.大环内酯类E.氨基糖苷类56.七岁以下儿童不宜用四环素,因为该药A.影响神经系统发育B.抑制骨髓造血功能C.有胃肠道反应D.影响骨牙发育E.有耳毒性57.细菌对青霉素产生抗药性的机制是A.胞浆膜通透性降低B.改变代谢途径C.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D.细菌产生合成酶E.PABA浓度增高58.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是:A.磺胺异恶唑B.磺胺嘧啶C.磺胺甲恶唑D.磺胺甲氧嘧啶E.柳氮磺吡啶59.青霉素发生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是A.肾上腺素B.糖皮质激素类药物C.去甲肾上腺素D.苯海拉明E. H1受体阻断药60. 磺胺药与甲氧苄啶(TMP)合用的目的是A.提高抗菌效果延缓耐药性产生B.增加磺胺药在尿中浓度C.减少结晶尿形成D.增加磺胺药血中浓度E.减少过敏反应发生61.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药物效应动力学B.药物代谢动力学C.药效学和药动学D.药物的体内过程E.机体对药物的不良反62.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A.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B.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C.抑制DNA回旋酶D.抑制细胞壁合成E.抑制蛋白质合成63.根据药物是否吸收入血,药物作用可分为A.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B.选择作用和普遍细胞作用C.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D.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E.副作用和毒性反应64.治疗指数是A.LD50/ED50B. LD50C. ED50D.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E.LD95与ED5之间的距离65.药物的吸收速度决定药物作用的A.持续时间B.起效快慢C.与受体亲和力的大小D.效价强度E.内在活性66.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者A.起效快,作用长B.起效慢,作用短C.起效快,作用短D.起效慢,作用长E.起效快,作用时间不变67.药物出现作用最快的给药途径是A.肌内注射B.皮下注射C.静脉注射D.口服E.吸入68.药物血浆半衰期对临床用药的参考价值是A.决定用药剂量B.决定给药间隔C.决定选用药物剂型D.决定给药途径E.估计药物安全性69.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应A.空腹服用B.饭前服C.饭后服D.睡前服E.定时服70.N2受体激动时可产生A.心率加快B.内脏平滑肌松弛C.骨骼肌收缩D.瞳孔括约肌收缩E.支气管平滑肌松弛71.不属于β受体激动后效应的是A.心率传导加快B.支气管平滑肌舒张C.冠脉舒张D.心肌收缩力增强E.瞳孔缩小72.下列药物属于胆碱受体阻断药的是A.毛果芸香碱B.新斯的明C.阿托品D.筒箭毒碱E.哌唑嗪73.毛果芸香碱的缩瞳作用是因为A.激动虹膜α受体B.阻断虹膜α受体C.激动虹膜M受体D.阻断虹膜M受体E.抑制胆碱酯酶活性74.毛果芸香碱不具有的作用是A.瞳孔缩小B.骨骼肌收缩C.眼内压下降D.调节痉挛E.腺体分泌增加75.下列哪种情况可用大量阿托品治疗A.心动过速B.有机磷农药中毒C.青光眼D.前列腺肥大E.高热待查76.有机磷农药中毒表现的肌震颤症状可用何药解救A.毛果芸香碱B.新斯的明C.碘解磷定D.筒箭毒碱E.哌唑嗪77.下列哪一项不是阿托品的作用A.升高眼压B.调节麻痹C.腺体分泌增加D.扩瞳E.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78.下列属于阿托品禁忌症的是A.支气管哮喘B.心动过缓C.青光眼D.膀胱刺激症状E.中毒性休克79.阿托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口干B.视近物模糊C.恶心、呕吐D.心跳过速E.皮肤潮红80.静滴外漏易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的药物是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间羟胺D.异丙肾上腺素E.多巴胺81.属于α受体激动药的是A.去甲肾上腺素B.心得安C.麻黄碱D.异丙肾上腺素E.多巴胺82.下列哪组药物均能治疗支气管哮喘A.吗啡、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B.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C.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D.多巴胺、肾上腺素、麻黄碱E.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素83.肾上腺素对血管作用的结果是A.皮肤粘膜血管收缩,内脏、骨骼肌血管扩张B.皮肤粘膜血管扩张,内脏、骨骼肌血管收缩C.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缩,骨骼肌血管扩张D.皮肤粘膜及骨骼肌血管均收缩E.以上都不是84.下列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的是A.吗啡B.度冷丁C.阿法罗定D.纳洛酮E镇痛新85.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药是A.吲哚美辛B.阿司匹林C.萘普生D.布洛芬E.吡罗昔康86.下列药物无抗炎作用的是A.阿司匹林B.对乙酰氨基酚C.安乃近D.布洛芬E.萘普生87.下列哪项不属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A.胃肠反应B.过敏反应C.凝血障碍D.水扬酸反应E.水钠潴留88.阿司匹林的用途不包括A.发热、头痛B.类风湿性关节炎C.防治血栓形成D.胃溃疡E.预防心肌梗塞89.有基础降压药之称的药物是A.硝苯吡啶B.卡托普利C.可乐定D.肼屈嗪E.氢氯噻嗪90.通过排钠利尿产生降压作用的药物是A.氢氯噻嗪B.可乐定C.利血平D.尼莫地平E.普萘洛尔91.最早用于临床的Ca2+通道阻滞药的降压药是A.利血平B.哌唑嗪C.普萘洛尔D.硝苯地平E.氢氯唑嗪92.下面抗高血压药物中属于血管扩张药的是A.卡托普利B.硝普钠C.利血平D.可乐定E.氢氯噻嗪93.下面抗高血压药物中口服易出现“首剂现象”的是A.哌唑嗪B.硝普钠C.利血平D.可乐定E.氢氯噻嗪94.属于血管紧张素Ι转化酶抑制药的是A.硝苯地平B.卡托普利C.哌唑嗪D.普萘洛尔E.肼屈嗪95.强心苷治疗心力衰竭的最基本作用是A.使已扩大的心室容积缩小B.正性肌力作用C.降低心率D.降低心肌耗氧量E.负性频率96.强心苷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A.抑制Na+-K+-ATP酶B.抑制磷酸二酯酶C.激动β1受体D.阻断α受体E.抑制血管紧张素Ι转化酶97.强心苷主要用于治疗A.呼吸功能衰竭B.慢性心功能衰竭C.肾功能衰竭D.脑功能衰竭E.肝功能衰竭98.强心苷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耳毒性B.室性早搏C.室性心动过速D.神经系统症状E.胃肠道症状99.血管扩张药治疗心衰的主要药理依据是A.扩张冠脉,增加心肌供氧B.减少心肌耗氧C.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D.降低血压,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E.降低心排出量100.为迅速产生抗心绞痛作用,硝酸甘油可采用A.静注B.肌注C.口服D.皮下注射E.舌下含化101.治疗新生儿出血宜选用A.氨甲苯酸B.维生素KC.垂体后叶素D.肝素E.酚磺乙胺102.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的抗凝血药是A.双香豆素B.华法林C.肝素D.嘧达莫E.链激酶103.长期应用叶酸拮抗剂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等药物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宜选用A.硫酸亚铁B.维生素B12C.叶酸+维生素B12D.甲酰四氢叶酸钙E.维生素K104.防碍铁剂在肠道吸收的物质是A.维生素CB.果糖C.食物中的半胱氨酸D.食物中的高磷、高钙、鞣酸等物质E.稀盐酸105.下列哪项不是铁剂的不良反应A.便秘B.注射剂给药常引起局部刺激与疼痛C.粒细胞减少D.急性中毒时可引起休克E.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腹泻106.口服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是A.肝素B.枸橼酸钠C.华法林D.尿激酶E.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107.属于刺激性祛痰药的是A.桉叶油B.羧甲司坦C.溴已新D.氯化铵E.乙酰半胱氨酸108.有利尿和酸化血液和尿液作用的恶心性祛痰药是A.氯化铵B.溴己新C.乙酰半胱氨酸D.复方甘草丸E.桉叶油109.抗菌活性是指A.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B.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C.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细菌的种类D.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细菌所需的浓度E.抗菌药对宿主的毒性110.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产生抗菌作用的药物是A.磺胺类B.β—内酰胺类C.喹诺酮类D.多粘菌素类E.氨基糖苷类111.特异性抑制细菌核酸合成的药物是:A.氨基糖苷类B.β—内酰胺类C.喹诺酮类D.四环素类E.红霉素112.有关化疗指数的论述错误的是A.是LD50与ED50的比值B.是LD5与ED95的比值C.化疗指数越大,则毒性越小D.化疗指数大则绝对安全E.化疗指数不能作为安全性评价的唯一依据113.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产生抗菌作用的药物是A.磺胺类B.青霉素类C.喹诺酮类D.多粘菌素类E.氨基糖苷类114.下列哪项不是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目的A.扩大抗菌谱B.增强抗菌能力C.减少耐药性D.延长作用时间E.减少不良反应115.防治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询问过敏史B.有过敏史者,需作皮肤过敏试验C.注射后应观察20分钟D.临用临配E.出现过敏性休克,治疗首选肾上腺素116.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A.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B.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C.抑制菌体核酸的合成D.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E.抑制菌体叶酸的合成117.易导致肾功能损害的抗生素是A.红霉素B.青霉素GC.多西环素D.氨基糖苷类E.氯霉素《临床药理学》答案A1型题:1.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是 D.药理学2.药物的吸收是指C3.药物的安全范围是指 D.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4.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D.使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5.药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需经过C4~5个t1/2 ;6.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不包括E.不同的给药途径7.药物的首过消除可能发生于C.口服给药后8.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速度可决定药物D.作用持续时间的久暂9.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取决于D.药物的吸收过程;10.下列哪项不是M受体激动的效应C.骨骼肌收缩11.β1受体主要分布于A.心脏12.下列药物属于胆碱受体激动药的是A.毛果芸香碱13.毛果芸香碱的作用方式是 A.激动M受体14.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是E.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15.毛果芸香碱主要用于治疗 E.青光眼16.有机磷农药中毒表现的M样症状可用何药解救A.阿托品17.阿托品对眼睛的作用是 E.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18.下列属于阿托品禁忌症的是C.青光眼19.阿托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C.恶心、呕吐20.抢救心跳骤停的主要药物是B.肾上腺素21.主要兴奋β受体的药物是D.异丙肾上腺素22.肾上腺素升压作用可被下列哪种药物所翻转D.酚妥拉明23.可升高血压而减慢心率的药物是E.以上都不是24.可以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的是A.吗啡;25.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A.前列腺素的合成26.下列药物无抗炎作用的是B27.下列哪项不属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E.水钠潴留28.阿司匹林的用途不包括 D.胃溃疡29.为Ca2+通道阻滞药的降压药是 D.硝苯地平30.哌唑嗪口服易出现“首剂现象”,其表现之一是 A.体位性低血压31.有基础降压药之称的药物是E.氢氯噻嗪32.高血压危象宜选用B.硝普钠33.属于中枢性降压作用的药物是B.可乐定34.通过阻断肾上腺素β受体产生降压作用的降压药是 E.普萘洛尔35.属于非苷类强心药的是D.氢氯噻嗪36.强心苷治疗心力衰竭的最基本作用是B.正性肌力作用37.关于强心苷的药理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E.提高窦房结的自律性38.药物的副作用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 B.治疗剂量39.强心苷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耳毒性40.下列何药不是抗心绞痛药D.肾上腺素41.硫酸亚铁适用于治疗 D.缺铁性贫血42.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可用何药解救A.鱼精蛋白43.口服铁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D.胃肠道刺激症状44.可促进铁剂吸收的因素是 C.稀盐酸45.治疗恶性贫血应选用A.维生素B1246.维生素K可用于治疗D.新生儿出血47.大量粘痰阻塞气道的紧急情况,宜选用何药气管E.乙酰半胱氨酸48.属于中枢性镇咳药的是 A.可待因49.抗菌谱是指A.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50.化疗指数可用下列哪个比例关系来衡量? E.LD50/ED50 51.β—内酰胺类药物抗菌作用机制是 B.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52.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产生抗菌作用的药物是 E.氨基糖苷类53.特异性抑制细菌核酸合成的药物是:C.喹诺酮类54.下列哪项不是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目的 D.延长作用时间55.下列抗生素中抗菌谱最广的是 C.四环素类56.七岁以下儿童不宜用四环素,因为该药 D.影响骨牙发育57.细菌对青霉素产生抗药性的机制是C.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58.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是:B.磺胺嘧啶59.青霉素发生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是B.糖皮质激素类药物60. 磺胺药与甲氧苄啶(TMP)合用的目的是B.增加磺胺药在尿中浓度61.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C.药效学和药动学62.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C.抑制DNA回旋酶63.根据药物是否吸收入血,药物作用可分为 C.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64.治疗指数是A.LD50/ED5065.药物的吸收速度决定药物作用的B.起效快慢66.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者D.起效慢,作用长67.药物出现作用最快的给药途径是C.静脉注射68.药物血浆半衰期对临床用药的参考价值是B.决定给药间隔69.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应 C.饭后服70.N2受体激动时可产生 C.骨骼肌收缩71.不属于β受体激动后效应的是E.瞳孔缩小72.下列药物属于胆碱受体阻断药的是C.阿托品73.毛果芸香碱的缩瞳作用是因为C.激动虹膜M受体74.毛果芸香碱不具有的作用是B.骨骼肌收缩75.下列哪种情况可用大量阿托品治疗B.有机磷农药中毒76.有机磷农药中毒表现的肌震颤症状可用何药解C.碘解磷定77.下列哪一项不是阿托品的作用C.腺体分泌增加78.下列属于阿托品禁忌症的是C.青光眼79.阿托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C.恶心、呕吐80.静滴外漏易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的药物是A.去甲肾上腺素81.属于α受体激动药的是A.去甲肾上腺素82.下列哪组药物均能治疗支气管哮喘C.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83.肾上腺素对血管作用的结果是 D.皮肤粘膜及骨骼肌血管均收缩84.下列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的是A.吗啡85.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药是 B.阿司匹林87.下列哪项不属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E88.阿司匹林的用途不包括 D.胃溃疡89.有基础降压药之称的药物是E.氢氯噻嗪90.通过排钠利尿产生降压作用的药物是A.氢氯噻嗪92.下面抗高血压药物中属于血管扩张药的是C.利血平93.下面抗高血压药物中口服易出现“首剂现象”的是A.哌唑嗪94.属于血管紧张素Ι转化酶抑制药的是 B.卡托普利95.强心苷治疗心力衰竭的最基本作用是B.正性肌力作用96.强心苷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A.抑制Na+-K+-ATP酶97.强心苷主要用于治疗 B.慢性心功能衰竭98.强心苷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耳毒性99.血管扩张药治疗心衰的主要药理依A.扩张冠脉,增加心肌供氧100.为迅速产生抗心绞痛作用,硝酸甘油可采用 E.舌下含化101.治疗新生儿出血宜选用B.维生素K102.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的抗凝血药是C.肝素103.长期应用叶酸拮抗剂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等药物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宜选用 D.甲酰四氢叶酸钙104.防碍铁剂在肠道吸收的物质是D.食物中的高磷、高钙、鞣酸等物质105.下列哪项不是铁剂的不良反应C.粒细胞减少106.口服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是C.华法林107.属于刺激性祛痰药的是 D.氯化铵108.有利尿和酸化血液和尿液作用的恶心性祛痰药C.乙酰半胱氨酸109.抗菌活性是指 B.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110.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产生抗菌作用的药物是B.β—内酰胺类111.特异性抑制细菌核酸合成的药物是:C.喹诺酮类112.有关化疗指数的论述错误的是 D.化疗指数大则绝对安全113.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产生抗菌作用的药物是E.氨基糖苷类114.下列哪项不是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目的D.延长作用时间115.防治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措施,不正确的是B.有过敏史者,需作皮肤过敏试验116.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A.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117.易导致肾功能损害的抗生素是D.氨基糖苷类。

执业药师药理学知识点:药物的分布

执业药师药理学知识点:药物的分布

执业药师药理学知识点:药物的分布不论哪种给药途径,药物进入血液后,再随血液运至机体各组织,称为药物的分布。

药物分布有明显的规律性:①药物首先分布于脑、心、肝、肾等血流量相对较大的器官组织,然后再分布到肌肉、皮肤或脂肪等血流量相对较小的组织,这种现象称为药物再分布。

硫喷妥钠因高脂溶性,给药后快速进入脑组织,产生麻醉效应;然后向脂肪组织转运,作用消失。

②药物在体内分布是有选择性的,碘集中分布于甲状腺组织,链霉素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灰黄霉素以脂肪、皮肤和毛发的等组织分布较多,能沉积在皮肤角质和新生的毛发、指(趾)甲角质部分。

影响药物分布因素主要有: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和体内特殊屏障等。

药物进入血液后,与血浆蛋白结合。

由于血浆中的蛋白含量相对稳定,与药物结合量有限,随着药物量增加,结合达到饱和后,再增加药量,可使血液中游离药物浓度剧增,导致药效增强,或毒性增大。

只有游离的药物才能产生药效,进行代谢和排泄,而结合型的药物起着药库的作用。

这种药库对药物疗效、作用时间有重要的影响。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选择性差,当理化性质相近的药物联合用药时,将出现与蛋白结合竞争现象。

即使两药都在正常治疗量,也可使其中的一种药物游离浓度升高。

服用双香豆素后,再服用保泰松,可使血中双香豆素游离浓度成倍增加(前者蛋白结合率为99%,后者为98%),其抗凝作用增强,导致渗血,甚至出血不止。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血浆蛋白减少,如肝硬化、慢性肾炎、尿毒症等,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游离药物增高,也易发生毒性反应。

机体有些组织对药物的通透性具有特殊的屏障作用,主要有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血睾屏障(blood—testisbarrier)、胎盘屏障(placentalbarrier)等。

血脑屏障是血液与脑组织,血液与脑脊液,脑脊液与脑组织3种屏障的总称,前两者对药物进入脑中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链接紧密,间隙较小,基膜外还有一层星状细胞包围,只有脂溶性高或分子量小的水溶性药物可以通过被动转运,进入脑组织。

执业药师第七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执业药师第七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七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多项选择题)1.药物消除过程包括A.吸收B.分布C.处置D.排泄E.代谢答案:D,E2.药物转运过程包括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处置答案:A,B,D3.主动扩散具有的特征是A.借助载体进行转运B.不消耗能量C.有饱和状态D.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E.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答案:A,C,D4.影响蛋白结合的因素包括A.药物的理化性质B.给药剂量C.药物与蛋白质的亲和力D.药物相互作用E.生理因素答案:A,B,C,D,E5.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A.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B.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C.血液循环系统D.胃肠道的生理状况E.微粒给药系统答案:A,B,C,E6.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包括A.可逆性、饱和性和竞争性B.蛋白结合可作为药物贮库C.蛋白结合有置换现象D.药物的疗效取决于其结合型药物浓度E.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可起到减毒和保护机体的作用答案:A,B,C,E7.通过淋巴转运的物质为A.脂肪B.碳水化合物C.蛋白质D.糖类E.维生素类答案:A,C8.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包括A.给药途径和剂型B.给药剂量C.代谢反应的立体选择性D.基因多态性E.生理因素答案:A,B,C,D,E9.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剂型因素有A.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B.粒子大小C.多晶型D.解离常数E.胃排空速率答案:A,B,C,D10.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有A.药物脂水分配系数B.药物粒度大小C.药物晶型D.药物溶出度E.药物制剂的处方组成答案:A,B,C,D,E11.不属于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有A.胃内容物的黏度B.食物的组成C.胃内容物的体积D.药物的多晶型E.药物的脂溶性答案:D,E12.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有A.胃排空速率B.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C.药物溶出速度D.药物的解离度与脂溶性E.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答案:A,B13.关于药物的溶出速度描述正确的有A.药物的溶出速度与药物的表面积成正比B.药物粒子越小,与体液的接触面积越大,溶解速度就会越大C.一般情况下无定型药物溶解速度比结晶型快,体内吸收也快D.难溶性药物制成盐,可使制剂的溶出速度增大,生物利用度提高E.药物经溶剂化物后,其溶出速率不会发生变化答案:A,B,C,D14.肝脏首过效应较大的药物,可选用的剂型是A.口服乳剂B.肠溶片剂C.透皮给药制剂D.气雾剂E.舌下片剂答案:C,D,E15.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有A.药物粒子在气道内的沉积过程B.纤毛的运动C.药物的理化性质D.制剂因素E.呼吸道的直径答案:A,B,C,D,E16.提高药物经角膜吸收的措施有A.增加滴眼液浓度,提高局部滞留时间B.减少给药体积,减少药物损失C.弱碱性药物调节pH至3.0,使之呈非解离型存在D.调节滴眼剂至高渗,促进药物吸收E.减少给药次数答案:A,B17.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可逆的B.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有饱和性C.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起到贮库的作用D.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影响药物的体内分布E.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不能向组织转运答案:A,B,C,D,E18.药物代谢酶存在于以下哪些部位中A.肝B.肠C.肾D.肺E.小肠答案:A,B,C,D,E19.与药物在体内分布有关的因素是A.血脑屏障B.药物的理化性质C.组织器官血流量D.肾脏功能E.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答案:A,B,C,E20.有关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正确的有A.可借助微粒给药系统产生靶向作用B.药物与蛋白结合可作为药物储库C.药物分布与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无关D.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通过肝脏从而避免首过效应E.药物可穿过毛细血管壁的速度快慢,主要取决于血液循环速度答案:A,B,D,E21.采用尿排泄数据求算动力学参数须符合以下条件A.有较多代谢药物从尿中排泄B.药物经肾排泄过程符合一级速度过程C.有较多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D.药物经肾排泄过程符合零级速度过程E.尿中原形药物出现的速度与体内当时的药量成正比答案:B,C,E22.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有可能超过体液量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或升/千克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答案:A,C,D23.非线性药动学的特点包括A.药物的消除不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即消除动力学是非线性的B.当剂量增加时,消除半衰期延长C.AUC和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与剂量不成正比D.其他可能竞争酶或载体系统的药物,影响其动力学过程E.以剂量对相应的血药浓度进行归一化,所得的曲线如明显不重叠,则可能存在非线性过程答案:A,B,C,D,E24.生物等效性评价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A.方差分析B.双单侧检验C.卡方检验D.(1-2α)置信区间E.贝叶斯分析答案:A,B,D,E25.关于给药方案的设计叙述正确的是A.当首剂量等于维持剂量的2倍时,血药浓度迅速能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B.当给药间隔τ=t[XB1chuyi2.gif]时,体内药物浓度大约经5~7个半衰期达到稳态水平C.根据半衰期制定给药方案不适合半衰期过短或过长的药物D.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制定给药方案,一般药物给药间隔为1~2个半衰期E.对于治疗窗非常窄的药物,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答案:A,B,C,D,E26.给药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应包括A.安全范围广的药物不需要严格的给药方案B.对于治疗指数小的药物,需要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C.对于表现出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需要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D.给药方案设计和调整,常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E.给药方案设计和调整,需要在临床治疗以前进行答案:A,B,C,D27.关于房室模型的正确表述是A.药物的房室模型一般可通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来判定B.单室模型是指药物在体内迅速达到动态平衡C.是最常用的动力学模型D.房室模型概念比较抽象,无生理学和解剖学意义E.单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均相等答案:A,B,C,D28.关于速率常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级速率过程,即药物的体内过程的速度与浓度成正比B.零级速率过程中药物的转运速度与浓度无关,速度保持恒定C.一级速率常数的单位为"时间"的倒数D.消除速率常数没有加和性E.零级速率常数单位是"时间·浓度[SBjian1.gif]"答案:D,E29.下列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尿药排泄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的是A.大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泄的药物B.用量太小或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太大的药物C.用量太大或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太小的药物D.血液中干扰性物质较多E.缺乏严密的医护条件答案:A,B,D,E30.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的求法有A.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即C-t作图B.血药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C-t作图C.当药物代谢产物的消除速率常数大于原形药物的消除速率时,药物代谢产物血浆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C[XBzm.gif]-t作图D.尿药排泄速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X[XBzu.gif]/A[XBzt.gif])-t[XBzc.gif]作图E.尿药排泄亏量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YA229_168_15.gif] 作图答案:B,C,D,E31.关于药物动力学中用"速度法"从尿药数据求算药物动力学的有关参数的正确描述是A.至少有一部分药物从肾排泄而消除B.须采用中间时间t中来计算C.必须收集全部尿量(7个半衰期,不得有损失)D.误差因素比较敏感,试验数据波动大E.所需时间比"亏量法"短答案:A,B,D,E32.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血浆半衰期恒定不变B.消除速度常数恒定不变C.药物消除速度恒定不变D.不受肝功能改变的影响E.不受肾功能改变的影响答案:A,B33.关于等剂量等间隔时间多次用药,正确的有A.首次加倍可迅速达到稳态浓度B.达到95%稳态浓度,需要4~5个半衰期C.稳态浓度的高低与剂量有关D.稳态浓度的波幅与给药剂量成正比E.剂量加倍,稳态浓度提高两倍答案:A,B,C,D34.对生物利用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要完整表述一个生物利用度需要AUC、t[XBzmzazx.gif]两个参数B.程度是指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中被吸收药物总量的相对比C.溶解速度受粒子大小、多晶型等影响的药物应测生物利用度D.生物利用度与药物吸收总量有关E.生物利用度是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答案:B,C,D,E35.以下被动转运具备的特征为A.不消耗能量B.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D.借助载体进行转运E.有饱和状态答案:A,C36.下列关于类脂质双分子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蛋白质、类脂和多糖组成B.极性端向内,非极性端向外C.蛋白质在膜上处于静止状态D.膜上的蛋白质担负着各种生理功能E.生物膜是一种半透膜,具有高度的选择性答案:A,D,E37.核黄素属于主动转运而吸收的药物,因此,应该A.饭后服用B.饭前服用C.大剂量一次性服用D.小剂量分次服用E.有肝肠循环现象答案:A,D38.易化扩散具有的特征是A.借助载体进行转运B.不消耗能量C.有饱和状态D.无吸收部位特异性E.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答案:A,B,C,E39.下面哪些参数是混杂参数A.kB.αC.βD.γE.K[XBzm.gif]答案:B,C40.胃排空速度加快,有利于吸收和发挥作用的情形有A.在胃内易破坏的药物B.主要在胃吸收的药物C.主要在肠道吸收的药物D.在肠道特定部位吸收的药物E.作用于胃的药物答案:A,C41.用统计矩法可求出的药动学参数有A.V[XBSS.gif]B.t[XB1chuyi2.gif]C.ClD.t[XBzmzazx.gif]E.α答案:A,B,C42.药物动力学模型识别方法有A.参差平方和判断法B.均参平方和判断法C.拟合度判别法D.生物利用度判别法E.AIC判断法答案:A,C,E43.治疗药物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情况包括A.个体差异很大的药物B.具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C.治疗指数大、毒性反应强的药物D.毒性反应不易识别的药物E.合并用药而出现异常反应答案:A,B,D,E44.给药方案个体化方法包括A.比例法B.一点法C.两点法D.重复一点法E.重复两点法答案:A,B,D45.影响眼部吸收的因素有A.制剂的pHB.制剂的渗透压C.角膜的通透性D.制剂角膜前流失E.药物的理化性质答案:A,B,C,D,E46.影响给药方案的因素有A.药物的药理活性B.给药时间C.药动学特性D.患者的个体因素E.给药剂量47.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是A.药物的化学稳定性B.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分解C.肝脏的首过作用D.制剂处方组成E.非线性特征药物答案:B,C,D,E48.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利用度主要是指药物吸收的速度B.生物利用度主要是指药物吸收的程度C.绝对生物利用度以静脉注射剂为参比制剂D.相对生物利用度可用于比较同一品种不同制剂的优劣E.生物利用度一般是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计算吸收的数量答案:A,B,C,D,E49.评价生物等效性的药动学参数有:A.AUCB.ClC.t[XBzmzazx.gif]D.kE.C[XBzmzazx.gif]50.可减少或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或剂型是A.普通片剂B.口服胶囊C.栓剂D.气雾剂E.控释制剂答案:C,D51.关于肺部吸收正确的叙述是A.以被动扩散为主B.脂溶性药物易吸收C.分子量大的药物吸收快D.吸收部位(肺泡中)沉积率最大的颗粒为大于10μm的粒子E.吸收后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受肝脏首过效应影响答案:A,B,E52.某药肝脏首过效应较大,可选用的适宜剂型是A.肠溶片剂B.舌下片剂C.口服乳剂D.透皮给药系统E.气雾剂答案:B,D,E53.易化扩散与主动转运不同之处在于A.顺浓度梯度扩散B.饱和现象C.不需消耗能量D.化学结构特异性E.载体转运的速率大大超过被动扩散答案:A,C,E54.生物等效性评价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A.方差分析B.双单侧检验C.卡方检验D.(1-2α)置信区间E.贝叶斯分析答案:A,B,D,E55.用于表达生物利用度的参数有A.AUCB.ClC.t[XBzmzazx.gif]D.kE.C[XBzmzazx.gif]答案:A,C,E56.药动学模型主要包括A.房室模型B.统计矩模型C.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D.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E.药动学/药效学模型答案:A,B,C,D,E57.生物药剂学中广义的剂型因素研究包括A.药物的物理性质B.药物的化学性质C.制剂的处方组成D.药物的剂型E.制剂的制备工艺过程答案:A,B,C,D,E58.某药物首关效应大,适宜制成的制剂有A.肠溶片B.舌下片C.泡腾片D.经皮制剂E.注射剂答案:B,D,E59.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有A.胃肠液成分与性质B.首关效应C.药物的pK[XBza.gif]D.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E.药物溶出速率答案:A,B,C,D,E60.影响药物溶出度的因素有A.药物的旋光度B.晶型C.无定型D.药物粒径E.成盐与否答案:B,C,D,E61.增加某些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和吸收的方法有A.药物微粉化技术B.制成固体分散体C.制成环糊精包合物D.制成盐E.制成无定型物答案:A,B,C,D,E62.关于核黄素的吸收,说法正确的是A.胃排空加快,有利于药物吸收B.饭后服用,胃排空减慢,药物吸收的总量增加C.药物具有特定的吸收部位D.核黄素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无特定的吸收部位E.核黄素主要的吸收部位在结肠答案:B,C63.药物的晶型对其溶出和吸收有较大影响,可以引起晶型改变的是A.药物的熔融B.药物的粉碎C.结晶条件的变化D.加热E.长期混悬于分散介质中答案:A,B,C,D,E64.关于注射剂的正确表述有A.肌内注射的吸收程度一般与静脉注射相当B.药物混悬液局部注射后,可发挥长效作用C.皮下注射药物的吸收比肌内注射快D.皮内注射只适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药物的过敏试验E.鞘内注射可透过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答案:A,B,D,E65.下列药物中的体内转运最有可能以淋巴转运为主的是A.乙醇B.对乙酰氨基酚C.阿司匹林E.铁-多糖类复合物(分子量10000D)答案:D,E66.影响药物从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包括A.药物的脂溶性B.弱酸及弱碱的pK[XBza.gif]值C.尿量D.尿液pHE.肾小球滤过速度答案:A,B,C,D67.药物代谢产物的特点有A.药理活性减弱以致完全失活B.与母体药物相比其脂溶性降低,分子极性增强和水溶性增加C.少数药物的代谢产物要比母体药物的药理活性更强D.某些药物的代谢产物具有强于母体药物的毒性E.少量药物的代谢产物的极性降低答案:A,B,C,D,E68.药物在药物代谢酶作用下的体内代谢有下述哪些特点A.饱和性B.部位特异性C.结构特异性D.竞争性答案:A,B,C,D69.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有A.血浆蛋白结合率B.注射部位的血流状态C.药物分子量大小D.不同剂型E.混悬液中助悬剂的黏度答案:B,C,D,E70.存在一级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A.肌内注射B.静脉滴注C.静脉注射D.口服给药E.舌下给药答案:A,D,E71.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的药物动力学方程为A.[YXZY139_156_1.gif]B.[YXZY139_156_2.gif]C.[YXZY139_156_3.gif]D.[YXZY139_156_4.gif]E.lnC=lnC0 -kt72.下列是AUC计算公式的有A.[YXZY139_156_5.gif]B.[YXZY139_156_6.gif]C.[YXZY139_156_7.gif]D.AUC=X0 /ClE.[YXZY139_156_8.gif]答案:A,B,C,D73.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参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UC可代表药物被吸收的程度B.对于线性过程的药物来说,AUC与药物吸收总量成正比C.吸收速度可用到达峰浓度时间T[XBzmzazx.gif]来表示D.C[XBzmzazx.gif]是与治疗效果及毒性水平有关的重要参数,药物吸收的数量E.评价生物利用度的参数只有AUC答案:A,B,C,D74.有关平均滞留时间正确的叙述是A.[YXZY139_156_9.gif]B.平均滞留时间代表了所应用剂量消除63.2%所需的时间C.平均滞留时间通常大于药物的生物半衰期D.MRT=AUC/AUMCE.平均滞留时间的单位与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单位一样75.可以采用注射给药的有A.口服不吸收B.胃肠道降解、首关效应大C.胃肠道刺激性大D.急救用药E.不能吞咽的患者答案:A,B,C,D,E76.可进行肌内注射的剂型有A.溶液剂B.混悬剂C.乳剂D.油溶液E.油混悬剂答案:A,B,C,D,E77.影响混悬剂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有A.药物颗粒大小B.药物晶型C.分散溶剂种类D.混悬剂黏度E.混悬剂色泽答案:A,B,C,D78.口服溶液型制剂药物的吸收比口服其他制剂快而完全,影响溶液中药物吸收的因素有A.分散溶剂种类B.络合物的形成C.黏度D.胶团的增溶作用E.渗透压答案:B,C,D,E79.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利塞膦酸钠水中易溶,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属于BCSⅢ类,则增加其体内吸收可采用A.增加药物的脂溶性B.处方中选用渗透促进剂C.使用W/O微粒给药系统D.制备固体分散体E.原料药微粉化答案:A,B,C80.患者男,76岁,80kg,发现晚期直肠癌1月余,因癌痛使用曲马多缓释片。

分布的名词解释药理

分布的名词解释药理

分布的名词解释药理药理学是一个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在机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学科。

其中,药物在机体内的分布过程是药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不同组织和器官之间的移动和分散现象。

分布的药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以及药物分布的动力学和静力学等。

药物分布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药物性质:药物的分子大小、极性、脂溶性和电离性等性质会影响其在体内的分布。

一般来说,脂溶性较高的药物更容易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

2.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对药物的分布起到重要的作用。

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其中,血液供应丰富的组织如肝脏、肾脏和心脏等往往能快速地接收到药物。

3. 组织结构:不同组织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也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例如,脂肪组织具有较大的体积,能够储存大量的脂溶性药物;而血脑屏障则限制了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

4. 蛋白结合:许多药物在血液中与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只有游离态的药物才能发挥药效。

药物与蛋白结合的程度会影响药物的分布和持久时间。

在药物分布的过程中,药物不仅能够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还能够进入细胞内部,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药物分布的动力学研究了药物在组织和器官间的移动和分散速度,而药物分布的静力学则研究了药物在不同组织和器官内的浓度分布情况。

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研究对于合理使用药物、预测药效和研发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特点,可以更好地调控药物在特定组织和器官的浓度,增加药物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同时,对于药物代谢和排泄的研究也为合理用药提供了指导。

总之,药物分布是药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涉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了解药物分布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合理用药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药物分布的药理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医学领域的发展,为社会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简答题整理与归纳(最新)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简答题整理与归纳(最新)

第一部分:口服药物的吸收1、请简述细胞转运机制的分类以及各类的特点。

☆☆☆☆答:(1)生物膜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因而药物的跨膜转运机制呈现多样性,可区分为三大类: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和膜动转运。

(2)被动转运的特点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生物膜两侧的药物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顺浓度梯度转运。

(3)主动转运的特点是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源于ATP 水解;③需要载体的参与;④转运速率及转运量与载体数量及活性有关;⑤可发生竞争性抑制;⑥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⑦有部位特异性。

(4)膜动转运的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运输;②需要消耗能量;③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④具有饱和性;⑤具有竞争性。

2、请简述生物药剂学中讨论的生理因素对口服药物吸收的影响。

☆☆☆☆☆(1)口服药物的吸收在胃肠道上皮细胞进行,胃肠道生理环境的变化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

(2)消化系统的影响:①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由于胃液的PH呈酸性,因此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吸收,而对弱碱性药物吸收甚少。

小肠较高的PH环境是弱碱性药物最佳的吸收部位,胃肠液中含有的酶类、胆酸盐等物质,对口服药物的吸收产生不同的影响。

②胃排空和胃空速率。

当胃排空速率变慢时,药物在胃中停留时间延长,主要在胃中吸收的弱酸性药物的吸收会增加,但当胃排空加快,药物到达小肠部位所需时间缩短,有利于药物在小肠部位的吸收。

③肠内运行:可促进固体制剂进一步崩解、分散,使之与肠液充分混合,增加了药物与肠表面上皮细胞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④食物的影响:食物不仅能改变胃空速率而影响吸收,而且可因其他多种因素对药物的吸收产生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影响。

除了延缓或减少药物吸收外,食物也可能促进或不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

⑤胃肠道的代谢作用:药物的胃肠道代谢是一种首过代谢,对药物的药效有一定甚至是很大的影响。

(3)循环系统的影响:①胃肠血流速度:胃肠血流量可明显影响胃的吸收速度,但这种现象在小肠吸收中不显著,因为小肠黏膜有充足的血流量。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

影响药物分布得因素包括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局部器官血流量、组织亲与力、体液PH与药物理化性质、体内屏障(如血脑屏障等)。

毛果芸香碱得作用毛果芸香碱能直接激动M胆碱受体。

对眼与腺体作用明显,对平滑肌有收缩作用,有缩曈、降低眼内压与调节痉挛等作用。

吸收后可使汗腺与唾液腺分泌增加、局部滴眼治疗青光眼,与括瞳药交替应用治疗虹膜炎,全身用药仅用于阿托品中毒等解救、试述新斯得明得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其应用。

新斯得明为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使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积聚,表现M样与N样作用。

①对骨骼肌作用最强,除抑制酶外,尚可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N2受体及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②对胃肠与膀胱平滑肌作用较强;③对中枢﹑眼﹑腺体﹑心血管与支气管较弱、用于重症肌无力﹑术后腹气胀﹑尿潴留﹑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及解救非去极化性肌松药中毒等。

试述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得特异解毒药及其解救机制、①M型胆碱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②胆碱酯酶复活药。

阿托品能直接与M型胆碱受体结合,竞争阻断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起到抗胆碱作用,迅速解除中毒M样症状。

也能部分缓解中枢中毒症状。

大剂量还阻断神经节得N1胆碱受体,对抗N1样症状、但不能使被抑制得胆碱酯酶复活,用于轻度中毒。

胆碱酯酶复活药可与中毒酶结合成复合物,进一步裂解生成磷酸化解磷定,由尿排出,同时使胆碱酯酶游离而恢复活性、此外与体内游离有机磷酸酯结合成无毒磷酰化解磷定排出,避免继续中毒发展,从而产生解毒。

对神经肌肉接头处N样症状明显缓解,缓解肌震颤及中枢神经症状,但对体内积聚乙酰胆碱无直接对抗作用、中﹑重度中毒须两药合用,提高解毒效果。

常需反复用药才能维持治疗作用。

试述阿托品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主要不良反应,过量中毒症状及其解救。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①缓解内脏平滑肌绞痛;可松弛内脏平滑肌,以胃肠平滑肌绞痛较好,胆与肾绞痛与哌替啶合用,以增强疗效;②麻醉前给药: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防止呼吸道阻塞等,也可用于严重盗汗及流涎;③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可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得抑制,用于窦性心动过缓与房室传导阻滞及锑剂中毒引起心律失常等;④感染性休克:大剂量可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⑤眼科应用:与缩瞳药交替使用治疗虹膜睫状体炎,扩瞳作用以检查眼底,调节麻痹用于验光配镜;⑥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阿托品以M受体阻断可缓解中毒M样症状与中枢症状;轻度中毒可单用,中与重度中毒与胆碱酯酶复活药合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简答题(可打印修改)

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简答题(可打印修改)

生物药剂学第一章1.什么是生物药剂学?它的研究意义及内容是什么?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集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内容有: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与体内转运的关系;研究剂型、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研究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体统的转运,为靶向给药系统设计奠定基础;研究新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研究中药制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2. 何为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剂型因素包括:药物的化学性质;药物的物理性质;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的性质与用量;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及贮存条件。

生物因素: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病理条件的差异;遗传因素。

3. 何为药物在体内的排泄、处置与消除?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

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4. 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有哪些?片剂崩解、药物的溶出、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5. 可采用什么给药途径避免肝首过效应?试结合各给药途径的生理特点说明其避免首过效应的原理。

可通过改变给药途径尽量避免首过效应,尤其是肝首过效应。

主要途径有:1)静脉、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直接进入体循环,因此不存在首过效应;肌肉注射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不经门肝静脉,因此也不存在首过效应。

2)口腔黏膜吸收:口腔黏膜下有大量毛细血管汇总至颈内静脉,不经肝脏而直接进入心脏,可绕过肝首过效应。

一般可制成口腔贴片给药。

3)经皮吸收:药物应用到皮肤上后,首先从制剂中释放到皮肤表面,溶解的药物分配进入角质层,扩散通过角质层到达活性表皮的界面,再分配进入水性的活性表皮,继续扩散到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可避开门肝系统。

4)经鼻给药:鼻粘膜内血管丰富,鼻粘膜渗透性高,有利于全身吸收。

药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药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药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一、关于药物的分布药物被吸收之后,经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的过程称为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血流丰富的组织,药物分布得快而且量多。

一般地说,药物的分布与药物作用关系密切,分布浓度较高者,药物在此部位的作用也较强,如碘和碘化物分布在甲状腺的浓度较高,对该部位的作用较强。

但有的药物并非如此,如吗啡作用于中枢,却大量分布于肝;强心甙作用于心脏,但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和肝。

二、关于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1、药物的的理化性质和体液pH值脂溶性药物或水溶液小分子药物均易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水溶液大分子药物或离子型药物则难以透出血管壁进入组织。

如右旋糖酐由于其分子体积较大,不宜透出血管壁,故静脉注射后,一方面可补充血容量,另方面通过其胶体参透压作用,吸收血管外的水分而扩充血容量。

体液pH也能影响药物的分布,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液pH约为7.0,细胞外液约为7.4.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解离较少,易透过细胞膜,因此在细胞内的浓度略低于细胞外液;弱碱性药物则相反。

升高血液pH可使弱碱性药物向细胞内转移,弱碱性药物向细胞外转移,如苯巴比妥中毒时,应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和尿液,有利于药物自脑组织向血浆中转移及促进药物自尿排出。

2、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在血液中总有或多或少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结合型药物,由于分子量变大,不宜跨膜转运,从而影响药物的分布和排泄。

药物与血液蛋白的结合是可逆的,结合后暂时失去药理活性,未结合的药物为游离型,具有药理活性。

结合型药物游离性药物以一定比例处于动态平衡,当游离性药物被转化或排泄,血药浓度降低时,结合型药物可自血浆蛋白释出呈游离型。

药物不同,其血浆蛋白结合率也不同,结合率高的药物,生效慢、作用时间较长。

两种药物同时使用可能竞争与同一蛋白结合而成发生置换现象。

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有些药物与某组织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使药物在其中的浓度较高,从而表现出药物分布的选择性。

药理学总论简答题

药理学总论简答题

药理学总论简答题1.血浆半衰期的含义和临床意义。

答: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它是临床用药间隔的依据。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t1/2恒定,一次给药后经过5个t1/2体内药物根本消除;恒量给药,经过5个t1/2血药浓度可达稳态浓度。

2.一级消除动力学的概念与其特点。

答:1〕概念: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

2〕特点:①药物的转运或消除与血药浓度成正比;②单位时间内转运或消除按恒定比例药量消除;③药物消除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无关,为常值;④是体内大多数药物消除的方式。

3.简述不良反响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答:1〕副作用,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痉挛时,可引起口干、便秘等副反响;2〕毒性反响,如氯霉素对造血系统有毒性作用;3〕后遗效应,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出现困倦等现象;4〕停药反响,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停药可导致医源性肾上腺素皮质功能不全;5〕变态反响,如使用青霉素后出现过敏反响;6〕特异质反响,略。

4.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答:1〕血浆结合率;2〕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3〕膜的通透性;4〕体液的pH 和药物的解离度;5〕体内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和血眼屏障〕。

5.不同药物竞争同一血浆蛋白而发生置换现象,其后果是什么?答:药物中毒。

因为结合型的药物被置换出来,使血浆内游离药物浓度明显增加。

如保泰松将抗凝血药华法林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置换出来,抗凝作用增强,可造成严重的出血,甚至危与生命。

6.在某一药物的量效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答:1〕从量反响的量效曲线可得知:最小有效量、最大效应、半最大效应浓度、效应强度。

2〕从质反响的量效曲线可得知: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安全X 围。

7.由停药产生的不良反响有哪些?答:停药综合征包括:1〕戒断现象:对药物吗啡产生了依赖性者在停药后会出现戒断症状;2〕反跳现象,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停药,导致原病复发或恶化。

初级药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级药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4年初级药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4年初级药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药物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药物? A. 苯海索 B. 维生素B6 C. 丙戊酸钠 D. 苯妥英钠 E. 卡马西平答案:A2、下列哪一种药物具有很强的抗原性,通常用于制作疫苗? A. 青霉素 B. 红霉素 C. 卡介苗 D. 抗毒素 E. 磺胺类答案:C3、下列哪一种药物属于非甾体抗炎药? A. 阿司匹林 B. 苯海拉明C. 可待因D. 庆大霉素E. 丙泊酚答案:A4、某患者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医生给他开了硫酸亚铁,但服用后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哪种药物可以替代硫酸亚铁,且具有更好的疗效? A. 叶酸 B. 维生素B12 C. 腺苷酸钴胺 D. 右旋糖酐铁 E. 亚叶酸钙答案:D5、下列哪一种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即可出现麻醉作用? A. 氯化钙 B. 氯丙嗪 C. 普萘洛尔 D. 苯巴比妥 E. 肾上腺素答案:D二、简答题6、请简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防治措施。

答案:防治措施包括:做好用药前的过敏试验、避免使用高浓度青霉素、减少药物注入的次数、注意用药过程中的观察、配备急救用品等。

61、请简述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机制。

答案:卡马西平通过抑制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抑制癫痫病灶及周围神经元放电,从而控制癫痫。

同时,卡马西平也可抑制谷氨酸释放,减少神经元兴奋性。

611、请简述非处方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答案:使用非处方药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不得随意改变用药剂量、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

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6111、请简述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答案: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去除病因、补充铁剂和改善饮食。

其中,补充铁剂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铁剂来补充体内的铁元素。

同时,改善饮食也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增加摄入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肉类、豆类等。

61111、请简述苯巴比妥的药物作用和适应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局部器官血流量、组织亲和力、体液PH 和药物理化性质、 体内屏障(如血脑屏障等)。

毛果芸香碱的作用 毛果芸香碱能直接激动 M 胆碱受体。

对眼和腺体作用明显,对平滑肌有收缩作 用,有缩曈、降低眼内压和调节痉挛等作用。

吸收后可使汗腺和唾液腺分泌增加。

局部滴眼治疗青光眼, 与括瞳药交替应用治疗虹膜炎, 全身用药仅用于阿托品中 毒等解救。

试述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其应用。

新斯的明为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使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积聚,表现 样作用。

① 对骨骼肌作用最强,除抑制酶外,尚可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 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② 对胃肠和膀胱平滑肌作用较强;③ 对中枢、眼、腺体、心血管和支气管较弱。

用于重症肌无力、术后腹气胀、尿 潴留、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及解救非去极化性肌松药中毒等。

试述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特异解毒药及其解救机制。

① M 型胆碱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②胆碱酯酶复活药。

阿托品能直接与M 型胆碱受体结合,竞争阻断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起到抗胆碱 作用,迅速解除中毒 M 样症状。

也能部分缓解中枢中毒症状。

大剂量还阻断神 经节的N1胆碱受体,对抗N1样症状。

但不能使被抑制的胆碱酯酶复活,用于 轻度中毒。

胆碱酯酶复活药可与中毒酶结合成复合物, 进一步裂解生成磷酸化解磷定, 由尿 排出,同时使胆碱酯酶游离而恢复活性。

此外与体内游离有机磷酸酯结合成无毒 磷酰化解磷定排出,避免继续中毒发展,从而产生解毒。

对神经肌肉接头处 N 样症状明显缓解, 缓解肌震颤及中枢神经症状, 但对体内积聚乙酰胆碱无直接对 抗作用。

中、重度中毒须两药合用,提高解毒效果。

常需反复用药才能维持治疗 作用。

试述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主要不良反应,过量中毒症状及其解救。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① 缓解内脏平滑肌绞痛;可松弛内脏平滑肌,以胃肠平滑肌绞痛较好,胆和肾绞 痛与哌替啶合用,以增强疗效;M 样和 N N2 受体及②麻醉前给药: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防止呼吸道阻塞等,也可用于严重盗汗及流涎;③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可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用于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及锑剂中毒引起心律失常等;④感染性休克:大剂量可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⑤眼科应用:与缩瞳药交替使用治疗虹膜睫状体炎,扩瞳作用以检查眼底,调节麻痹用于验光配镜;⑥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阿托品以M受体阻断可缓解中毒M样症状和中枢症状;轻度中毒可单用,中和重度中毒与胆碱酯酶复活药合用。

【不良反应及其防治】阿托品因作用广泛,需用某一作用,其他就成为副作用,常见有口干、视力模糊、心悸、皮肤干燥、潮红、排尿困难、便秘等。

过量中毒出现中枢兴奋、高热、言语不清、烦躁不安、呼吸加深加快、谵妄、幻觉、惊厥等,严重时由兴奋转入抑制、昏迷和呼吸麻痹致死。

解救措施如口服中毒需洗胃,排出胃内药物。

外周中毒症状可给予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或毒扁豆碱等,但因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而应用阿托品过量时,不能用新期的明和毒扁豆碱等抗胆碱酯酶药等。

中枢兴奋症状可用适量地西泮对抗。

试述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及应用【药理作用】肾上腺素对a和p受体都有较强激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兴奋心血管系统,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提高机体代谢及增加组织耗氧。

肾上腺素激动心脏pi受体,使心脏兴奋,收缩力、传导和自律性都增强,心输出量和耗氧增加。

激动血管 a 受体,使皮肤、粘膜和腹腔内脏血管显著收缩;激动P2受体,使冠脉和骨骼肌血管舒张。

治疗量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或不变,脉压加大,大剂量使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升高。

激动支气管平滑肌P2受体,尤其平滑肌处于痉挛时,解痉更显著。

肾上腺素通过激动a和P受体,使糖原和脂肪分解,血糖和游离脂肪酸增加,细胞耗氧量增加。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控制急性发作,局部用于牙龈出血或鼻出血及与局麻药配伍,以延缓局麻药吸收而延长作用时间,减少局麻药吸收中毒。

试述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酚妥拉明为非选择性、竞争性a受体阻断剂,可阻断血管al受体和直接舒张血管,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扩张、血压下降,肺动脉压下降更为明显。

兴奋心脏作用部分因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反射性引起;部分是阻断神经末梢突触前膜a2受体,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有关。

此外,尚有拟胆碱作用和组胺样作用。

试述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事项。

【药理作用】普萘洛尔属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pi和P2受体阻断药。

①心血管系统:阻断心脏pi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和传导减慢,心输出量和心肌耗氧量减少。

对血管P2受体阻断,加上心脏功能抑制,可反射兴奋交感神经,引起血管收缩和外周阻力增加,肝、肾和骨骼肌等血流量均减少。

但长期用药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外周阻力降低,心输出量明显减少。

通过多方面作用发挥降压效果(详见抗高血压药)。

还可减少冠状动脉的血流量。

②支气管平滑肌:阻断支气管P2受体,可使之收缩,增加呼吸道阻力,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③代谢:抑制脂肪和糖原的分解。

④肾素:抑制肾素释放。

此外尚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等。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不良反应】:一般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 皮疹、血小板减少等。

使用不当的严重反应有:①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 制和外周血管痉挛,故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 挛性疾病等禁用。

③反跳现象。

长期应用时突然停药, 压病人血压突然骤升,心绞痛者再度频繁发作等。

减量停药。

普萘洛尔主要在肝内代谢,个体差异大,所以用药剂量需要个体化。

苯二氮卓类的作用机制及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苯二氮卓类特异性的与 BZ 受体结合,增强GABA 能神经传递功 能和突触抑制效应,并通过增强 GABA 与GABAA 受体结合,从而使氯离子通道 开放频率增加,氯离子内流增多,造成神经细胞超极化,产生抑制效应。

【药理作用】:抗焦虑作用;镇静催眠作用;抗惊厥作用;中枢性肌松作用 试述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长期应用氯丙嗪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表现 类型及其机制。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①抗精神作用: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用药后病人理智恢复, 情绪安定,生活自理。

用于治疗各型精神分裂症,对急性患者疗效较好。

无根治 作用,需长期用药以维持疗效。

也用于躁狂症及其他精神病伴有兴奋、紧张及妄 想者。

②镇吐作用: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呕吐,但对晕动症无效。

③影响体温调 节:用药后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变化。

用于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

④加强中枢抑制 药的作用,合用时宜减量。

⑤影响锥体外系功能,可致锥体外系反应。

2、自主神经系统:阻断a 受体,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阻断M 受体,产生阿托品样作用。

3、内分泌系统:阻断结节-漏斗处的多巴胺受体,使下丘脑催乳素抑制因子释放 减少,催乳素分泌增加,引起乳房增大及泌乳,抑制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释放 等。

【锥体系外反应】 长期应用氯丙嗪会产生锥体外系反应, 表现类型包括:①帕金森综合征;②静坐 不能;③急性肌张力障碍;④迟发性运动障碍。

前三种类型的机制是因黑质一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减弱,胆碱能神经功 能相对增强所致。

后一种类型的机制是因 DA 受体长期被阻断,受体敏感性增加 或反馈性促进突触前膜DA 释放增强所致。

失眠等,偶见过敏反应如故哮喘病人禁用。

②心脏抑 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痉 可引起病情恶化,如高血 因此,在病情控制后必须逐渐试述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吗啡能激动各型阿片受体,呈现多种药理作用。

①中枢神经系统作用: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兴奋延脑CTZ及促进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等。

②心血管系统作用;扩张外周血管,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③兴奋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对胆道平滑肌输尿管也有收缩作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诱发哮喘发作。

【临床应用】吗啡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镇痛及心源性哮喘。

止泻常选阿片酊等制剂。

长期应用吗啡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耐受性和成瘾性,急性中毒时会出现昏迷、呼吸抑制、针尖样瞳孔等。

应进行人工呼吸、吸氧和应用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等。

试述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止血栓形成的机制血小板产生的TXA2是强大的血小板释放及聚集的诱导物它可直接诱发血小板释放ADP,进一步加速血小板的聚集过程,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TXA2合成,影响血小板聚集,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延长出血时间,可用于防止血栓形成。

但阿司匹林在大剂量时也能抑制血管壁内PGI2的合成。

TXA2的生量对抗物,其全成减少可能促进凝血及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预防癌症,驱除胆道蛔虫等。

【作用机制】:抑制COX,减少PG的合成。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水杨酸反应,阿司匹林哮喘,瑞夷综合症等。

试述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及各类代表药物。

I类钠通道阻滞药,包括:I 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药。

I 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如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等药。

I C类明显阻滞钠通道,如普罗帕酮、恩卡尼、氟卡尼等药。

U类P受体阻断药,如普奈洛尔。

川类选择性延长复极过程的药物,如胺碘酮。

W类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等。

试述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

①降低自律性。

通过抑制4相Na+内流或Ca2+内流,降低快反应或慢反应细胞的自律性;或促使K+外流,增大最大舒张电位而降低自律性。

②减少早后除极或迟后除极而抑制触发活动。

③改变膜反应性而改变传导,取消折返。

④改变ERP及APD而取消折返。

试述强心苷对心脏的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中毒的防治措施【强心苷对心脏的作用】(1)正性肌力;(2)减慢心率;(3)减慢房室传导。

【作用机制】:抑制心肌细胞膜上 Na+-K+-ATP 酶,导致钠泵失灵,进而使心 肌细胞内Ca2+增加而增加心肌收缩力。

【临床应用】:(1)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2)治疗某些心律失常,如房颤、房 扑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2)中枢神经系 头痛、失眠等及黄视、绿视症等;(3)心脏反应:快速型心律 二联律、三联律、心动过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中毒的防治】 如低血钾、高血钙和缺氮等。

中毒的治疗: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应采补钾,用苯 妥英钠、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出现过缓性心津失常或传导阻滞者用阿托品,严 重中毒者可用地高辛抗体的Fab 片段。

简述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硝酸甘油的基本作用是松弛平滑肌,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最显著。

(1)硝酸甘油可通过扩张静脉,特别是较大的静脉血管,减少了回心血量,降 低了心脏的前负荷,室壁张力降低,射血时间缩短,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 动脉,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管,降低心脏射血阻力,从而降低了左室内压和室壁 张力,降低心肌耗氧量;(2)硝酸甘油选择性扩张较大的冠状血管包括输送血管和侧支血管,增加缺血区血供; (3)硝酸甘油扩张血管,降低了左室充盈压,从而增加了心外膜向心内膜的有 效灌注压,有利于血液从心外膜流向心内膜缺血区;(4)硝酸甘油释放NO ,促进一些内源性物质的生成与释放,对心肌细胞具有 直接保护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