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鳍鲷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淡水池塘黄鳍鲷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

淡水池塘黄鳍鲷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

水 , 池 底 表 层 淤 泥 铲 除 干 净 , 晒 2 , 到 池 将 曝 Od 晒 底 发 白或呈 龟裂状 , 后注水 刚好浸 没整 个池底 , 随
坚 持每 天早 、 晚 3次巡 塘 。 中、
是测 记水 温 、 溶解 氧 和 p 值 等理 化 因子 , 观 H 并
用 含有效 氯 3 以上 的 漂 白粉 1 0k /h 加 O 8 g m ,
《 河北 渔业 }0 0年 第 5期 ( 21 总第 1 7期 ) 9
o 增殖 与养 殖
d i1 . 9 9 jis . 0 4—6 5 2 0. 5 0 6 o :0 3 6 /.sn 1 0 7 5.01 0 . 0
淡 水 池 塘 黄 鳍 鲷 与 南 美 白对 虾 混 养 技 术
郑 进 春
( 建省漳浦县水 产技术推广站 , 建 漳浦 330 ) 福 福 6 2 0
黄鳍 鲷 又名黄脚 立 、 加 拉 、 翅 , 鲈形 目、 黄 赤 属
完 全 淡 化 的 南 美 白对 虾 3 O万 尾 , 5月 6 日 放 养 淡 化 的 黄 鳍 鲷 苗 1 5万 尾 。 . 132 水 质 管理 .. 养 殖 前 期 以 添 加 水 为 主 , 般 一 每 隔 3d添 加 一 次 , 水 量 为 5 1 m, 池 水 渐 加 ~ 0C 将 渐 加至 虾池 的最 高水 位 ; 中后 期 根 据 池 水 水 质 、 鱼
水 溶 解 后 均 匀 泼 洒 池 底 、 壁 及 壁 顶 面 。 3d后 池 先 将 池 水 排 干 , 进 水 至 1 0r 再 . n深 , 始 施 肥 培 开
察 水 色变 化 , 断 水 质 优劣 , 持正 常水 位 ; 是 判 维 二
检 查 饵料 台 , 踪 鱼 虾 苗摄 食 、 长活 动 等 情 况 , 跟 生 以 判 断 鱼 虾 是 否 发 生 病 害 , 求 做 到 早 发 现 , 治 力 早 疗 ; 是 检查 增 氧机 的运行 情 况 。 三

黄鳍鲷标准化池塘养殖技术

黄鳍鲷标准化池塘养殖技术

黄鳍鲷标准化池塘养殖技术文丨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罗志平于方兆黄聪灵骆明飞李勇古群红李望东珠海市金湾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曾荣上文介绍了珠海市金湾区黄鳍鲷产业配套技术标准体系—黄鳍鲷鱼苗越冬培育技术(分级精养一级养殖模式),为进一步推动黄鳍鲷产业标准化技术推广,助力珠海市金湾区省级黄鳍鲷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和发展,促进广大养殖户进一步熟练掌握养殖管理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将珠海市金湾区黄鳍鲷标准化池塘养殖技术(池塘二级精养商品鱼)归纳总结如下,供同业者参考交流借鉴。

一、养殖场地选择 1231.养殖池塘环境养殖池塘位于中潮线附近,具备独立的排灌系统,水源充裕,不受污染,水电、交通便利。

养殖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8407.4的要求。

2.水质海水盐度2%。

~20%c,p H值 7.5~8.4。

水体溶氧量4mg/L以上,氨 氮小于0.2mg/L,亚硝酸小于0.02mg/L。

养殖用水符合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和N Y5052《无 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納要求。

3.池塘要求(1 )池塘。

池塘东西走向,面 积为3〜8亩/口,塘深2~2.5米。

塘基坚实不渗漏水,进排水闸门宽0.8〜1米,每3~5亩配置一台1.5kW增氧机,配备必要的排灌设施。

(2)水位。

水位不低于1米,保持在1.5~2.5米。

(3)底质。

池塘底质为粘土、壤土、泥沙质、泥质,符合NY536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GB/T1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二、鱼苗1.来源原池、转池分养的越冬培育大规格苗种或外源大规格苗种,苗种检验检疫合格。

2.鱼苗的选择选择体质健壮、活力强、无病无伤的健康苗种。

(规格及放养密度见表1 )三、养殖管理1. 放苗前准备清污整池、消毒除害、水质处理、试水、驯食等前期工作参照《黄鳍鲷鱼苗越冬培育技术》相关措施。

2.精准投饵投惧以“定点、定时、定质、定量”为原则。

鲷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鲷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鲷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鲷鱼养殖作为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鲷鱼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址、池塘建设、饲料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能为想要从事鲷鱼养殖的人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正文:鲷鱼是一种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的食用鱼类,因其肉质鲜美而广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和有机食品的需求增加,鲷鱼养殖也成为了一种潜在的商机。

下面将介绍鲷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想要从事鲷鱼养殖的人进行科学的养殖管理。

一、选址:选址是鲷鱼养殖的重要环节,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条件:鲷鱼适宜生长的水温大致在20℃-28℃之间,水质应清澈、无毒害物质、富含氧气。

2.附近资源:养殖场附近应有养殖池塘所需的充足水源,方便进行水的补充和循环使用。

3.市场需求:选址时要考虑周边的市场需求情况,避免养殖产量过高而无销售渠道。

二、池塘建设:池塘建设是鲷鱼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选材、施工、调理水质等过程。

1.选材:选择土壤肥沃、地势高、地下水位浅的区域,搭建池塘框架。

2.施工:清理池塘沉淤物,挖掘池塘底部的动土层,保证充足的水量和采光条件。

根据需要,增加保温层以控制水温。

3.调理水质:在放水前要对水质进行调理,保证水质符合鲷鱼适宜生存的要求。

例如:了解水质的酸碱度、硬度、氨氮等指标,选择合适的水质指标进行调整。

三、养殖管理:鲷鱼的养殖管理需要从饵料管理、疾病防控、生长监测等多个方面进行。

1.饵料管理:选用鱼类专用饲料,合理投喂,并根据鲷鱼的生长阶段进行不同的饵料配比。

同时,要定期检查饵料的质量,避免使用变质饲料。

2.疾病防控: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避免病鱼感染健康鱼群,采取科学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3.生长监测:定期测量鲷鱼的生长情况,记录体长、体重和体型等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了解鲷鱼的生长趋势,调整养殖环境和饵料配方。

四、成本控制与市场销售:在进行鲷鱼养殖的过程中,合理控制成本以及留意市场销售是非常重要的。

黄鳍鲷鱼苗越冬培育技术

黄鳍鲷鱼苗越冬培育技术

黄鑛鲷鱼苗越冬培育技术I文丨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罗志平于方兆黄聪灵骆明飞李勇古群红李望东珠海市金湾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曾荣黄鳍鲷鱼苗越冬培育技术是珠海市金湾区农渔民、产业从业者充分利用传统对虾产业标准化池塘、配套设备设施等综合条件开创并推广的标准化技术体系之一。

该模式集苗种标粗培育、冬棚保温、水质调控、精准投喂、病害综合防控等多种精细化管理技术于一体,具有苗种培育成活率高、鱼苗生长速度快、缩短鱼苗培育及养成时间、降低养殖过程病害发生率和渔药使用量、养殖效益好等特点,并可结合生产计划、商品鱼市场销售前景情况,实行分级、分段、分批、适 时调节养殖密度、错峰上市等灵活管理方式,既 为中后期成鱼养殖提供优质大规格苗种保障,又 缩短了中后期商品鱼上市养殖时间,成为当地黄鳍鲷产业标准化养殖技术体系中的一级生产管理主导技术(一级苗种越冬培育、二级大规格苗种分塘商品鱼养殖),主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放养前准备工作透明度30~40cm。

肥料使用符合NY/T394-201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要求》。

二、苗种选购1.鱼苗来源。

每年10-12月,采用来源于广东阳江、湛江、饶平、福建等地海捕苗或者人工繁育苗。

2.鱼苗选择。

选择规格整齐(0.8~1.5cm/尾)、体质健壮、活力强、无伤病的健康苗种,检验检疫合格。

三、试水放苗前3-5天于池塘一角设置一个鱼苗试水小网箱,检查拟投放苗种是否适应池塘水质,试水成活率越高表明拟投放苗种越适应池塘养殖环境,试水苗种2-4天内成活率不低于90%为宜。

1.清污整池排干池塘积水,清除池底污物、淤泥,沉 积物较厚的地方进行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封闸 晒池,加固维修池塘堤围、闸门。

2.消毒除害排干池水至30~40em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75~150kg/亩,以清除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

3.水质处理地下咸水要经过沉淀、日晒、暴气、解毒、微生物等处理措施。

外购海水直接栗送至养殖池塘、过滤、培育基础饵料生物。

黄鳍鲷天然苗池塘标粗技术

黄鳍鲷天然苗池塘标粗技术

技术黄鳍鲫天然苗池塘标粗技术■文丨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于方兆陈创华骆明飞珠海新珠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谭志平黄鳍鯛是我国华南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因其市场需求大,价格稳定,养殖利润较高。

加上黄鳍鯛适宜在咸淡水区域养殖,近几年在珠海的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当地的又一特色养殖鱼类。

珠海市2018年创建了金湾区黄鳍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年获“中国黄立鱼之乡”称号。

黄鳍鯛养殖所需种苗为天然苗(俗称“白苗”)和人工苗。

天然苗规格偏小(1.0-1.cm),身体透明未长鳞片,标粗的成活率参差不齐。

白苗标粗成活率决定着养殖苗种的安全供应和养殖成本的高低,现将近几年黄鳍鯛白苗标粗技术总结如下:1.放苗前的准备工作放苗时塘水的盐度要保持5%。

以上,水深保持在1.2-1.5米。

如使用地下咸水的话,因其含大量重金属、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所以要提前进水,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处理。

在抽地下水的同时也可以进淡水,进淡水时需要经过100目的筛绢网袋过滤,以防止杂鱼杂虾的进入。

进水后可用茶鉄15kg/亩浸泡12小时,再全塘泼洒。

之后再用漂白粉10~20kg/亩进行水体消毒。

在进好水后.首先用硫代硫酸钠和EDTA降解重金属,再用有机酸解毒,减少重金属和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对鱼苗的伤害。

同时通过使用氨基酸培藻膏+光合细菌+多维+腐植酸钠泼水,培育水体中的藻类.以降低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等的含量。

待藻类生长繁殖稳定后,使用有机肥+利生素+酵母浸泡一晚,次日上午全塘泼洒,培育水体中的轮虫、枝角类、橈足类等浮游动物(水蛛)作为鱼苗的适口饵料。

注意水蛛大量繁殖时要适当追肥,避免藻类因缺肥生长过慢而被水蛛吃光,导致水变清。

黄舞期百苗标粗5夭的夭狀苗2.放苗工作放苗的时间选择在冬至前后的一个半月。

因为前期的苗较纯,没有杂鱼(鲂鱼、白蒯、平头鲫),之后的苗种杂鱼较多,而杂鱼(特别是鲂鱼)会严重影响鱼苗的成活率。

放养的密度不宜过大,一般在6~7万尾庙即可。

硬壳蛤日本对虾黄鳍鲷混养技术经验总结

硬壳蛤日本对虾黄鳍鲷混养技术经验总结

硬壳蛤日本对虾黄鳍鲷混养技术经验总结硬壳蛤又称小圆蛤、北方帘蛤、美洲帘蛤,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双壳贝类之一,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其贝壳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和药物价值,同时硬壳蛤还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

为了进一步优化泉州市养殖品种结构,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2012年7月~2013年8月,我们利用虾池进行硬壳蛤、日本对虾、黄鳍鲷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1.虾池条件虾池面积30亩,呈长方形,四周由长方形条石砌成,虾池内四周为长方形环沟,底质为泥沙质;虾池位于潮间带,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能利用潮水涨落自然进排水,进排水闸门内侧(靠近虾池一面)分别设置一个防逃密网(60目)。

池深120厘米,环沟水深180厘米,海水盐度25‰~28‰,pH为8.2~8.3。

2.虾池清整2012年7月10日,彻底干塘,清除池底淤泥,翻耕、耙松池底,以利于蛤苗穴居,顺水流方向整埕,埕面宽2米。

暴晒25天,每亩用20千克漂白粉消毒池底,一天后注入海水浸泡24小时,排水,重新注入新鲜海水。

选择晴好天气,每立方水体施用尿素1克,磷肥0.5克,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cm~40cm,为放苗做好基础饵料准备。

3.苗种放养(1)2012年8月18日采用湿播法放养硬壳蛤苗,蛤苗规格为1400粒/kg,每亩15万粒,放养时将蛤苗均匀撒播在埕面上,埕面面积4.5亩(占总养殖面积的15%),禁止撒播在环沟处。

(2)2012年9月30日,放养全长为0.8cm~1cm的日本对虾虾苗6000尾/亩,共18万尾,虾苗运到后,先将虾苗袋在虾池中浸泡5分钟~10分钟,使虾苗袋内的水温与虾池水温相同或接近,才在避风处打开袋口,将虾苗慢慢放入围网进行暂养,辅以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待虾苗长到2cm~3cm左右后,打开围网,让其进入大池中。

(3)2012年12月4~6日,放养本海区全长为2.5cm~3.5cm左右的天然黄鳍鲷苗100尾/亩,共3000尾。

鲷鱼的养殖技巧

鲷鱼的养殖技巧

鲷鱼的养殖技巧鲷鱼是一种常见的海水养殖鱼类,其养殖技巧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保证鱼群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鲷鱼养殖的一些技巧和要点。

1. 水质管理:鲷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对酸碱度、氧气含量、温度等指标较为敏感。

养殖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稳定。

可通过增氧设备、光合作用、定期换水等措施保持水质优良。

2. 饲料管理:饲料是养殖鲷鱼的重要因素之一。

鲷鱼以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为主要食物,养殖时可选择专门的鱼类饲料。

合理配比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喂养。

同时,要确保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避免过期或变质饲料的使用。

3. 养殖密度:鲷鱼的养殖密度要根据养殖池塘的大小、鲷鱼的大小和养殖水质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而言,每亩鲷鱼养殖池可适宜放养2万尾左右的鲷鱼,过高的密度会导致池水富营养化,影响鱼群生长。

4. 疾病防治:鲷鱼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常见的疾病有白点病、细菌性病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应定期对鲷鱼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如隔离患病鱼群、合理使用药物等。

5. 养殖环境:鲷鱼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在养殖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一些环境因素。

养殖池塘应保持清洁,避免积淤物和杂草。

鱼缸的大小要合适,过小的缸会限制鱼类生长,过大的缸则会影响饲料利用率。

同时,还要注意水温的适宜范围,避免过冷或过热对鲷鱼的影响。

6. 养殖技术:鲷鱼养殖的成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

如选鱼、放鱼、打草等环节需要操作熟练。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观察鱼群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的投喂量和营养配比,保证鱼群的健康生长。

7. 市场需求:在进行鲷鱼养殖之前,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选择适合的养殖规模和养殖品种。

同时,还要了解养殖品种的市场行情和销售渠道,确保养殖的产品能够顺利销售,提高盈利能力。

总结起来,鲷鱼的养殖技巧主要涉及到水质管理、饲料管理、养殖密度、疾病防治、养殖环境、养殖技术和市场需求等方面。

黄鳍鲷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黄鳍鲷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黄鳍鲷(Sparus latus Houttuyn)又名赤翅,黄脚立,属鲈形目,鲷科,鲷属,由于其具有适应环境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黄鳍鲷身体呈现卵圆形,体侧扁平,腹部呈现钝圆,背部狭窄,尾呈现叉型,腹鳍、臀鳍以及尾鳍的下叶有标志性的黄色。

我国广东、福建和台湾地区是黄鳍鲷的主要养殖区域。

目前黄鳍鲷主要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及网箱养殖两种方式,可以进行单养也可以混养,混养方式主要搭配南美白对虾。

传统池塘饲养黄鳍鲷存在养殖条件可控性差,养殖水质无法满足黄鳍鲷生长要求,养殖的黄鳍鲷品质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黄鳍鲷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积极开展黄鳍鲷工厂化苗种培育技术,优化黄鳍鲷养殖条件,可以为养殖企业及养殖户提供优质的黄鳍鲷苗种,进而为市场提供优质黄鳍鲷水产品。

阳西县恒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广东省阳西县,养殖池塘大都是沙泥地,池塘面积在2000 -3333 m2。

水源为儒洞河的半咸水,盐度在18-20 ‰ 之间。

黄鳍鲷养殖主要以池塘单养方式为主。

现将其池塘咸水高效养殖技术简单归纳如下。

1.池塘及饲养条件单口池塘面积为2000-3333 m2左右,底质为沙土质和沙泥质,水深在1.3-1.5m之间,适宜盐度为18-20 ‰之间,水温在7 ℃ - 33 ℃,每1000 m2配备一台1.5千瓦的水车式或叶轮式增氧机。

2.养殖前的清塘、消毒池塘在养殖前要进行清塘和消毒处理,用流水对池塘底部淤泥进行清洗,将水排干净后进行晒塘和干塘处理。

待池塘完全干燥后,用漂白粉10 kg/667m2对池塘进行全池泼洒后再加经100目筛网过滤的海水至池塘水深10cm,进行全池浸泡消毒,24小时后加海水直至水深80 cm-100 cm左右,期间开增氧机让水充分流动,使漂白粉消解。

处理72小时后便可进行投苗。

3.进水、培水在池塘进水闸口安装100目的筛网以防止杂物、其他野生生物进入。

向池塘加水直至水深1.3 m-1.5 m之间。

黄鳍棘鲷池塘养殖技术

黄鳍棘鲷池塘养殖技术

黄鳍棘鲷池塘养殖技术黄鳍棘鲷,那可是水产养殖里的宝贝呀!要想在池塘里养好它们,可得下一番功夫呢。

咱先来说说池塘的准备。

池塘得选个好地方,阳光充足、水源好那是必须的。

就好比人要住得舒服,房子得选对地方不是?把池塘清理干净,淤泥啥的都弄走,这就像给黄鳍棘鲷准备一个干净整洁的家。

然后呢,给池塘消消毒,把那些有害的病菌都灭掉,让黄鳍棘鲷能健健康康地成长。

接着就是放苗啦!苗种可得挑好的呀,就像挑运动员一样,得找那些身强体壮的。

放苗的时候也要注意水温呀,别温差太大了把它们给弄病了。

这就跟人突然到了温差很大的地方容易感冒一个道理。

饲料那可是黄鳍棘鲷的“饭”呀!得选适合它们的,营养丰富的。

不能随随便便给它们吃些不好的东西呀,不然怎么能长得好呢?就像咱人得吃有营养的食物才能身体棒呀。

而且喂食也要有规律,不能今天喂很多明天又不喂了,那它们不得饿坏啦?水质管理也特别重要。

水就像是黄鳍棘鲷的空气呀,得保持清新干净。

要经常换水,检测水质,要是水不好了,它们能舒服吗?这就好像咱生活在雾霾天里,能好受吗?所以呀,得时刻关注着水质。

日常管理也不能马虎。

每天都要去池塘边看看它们,有没有生病呀,有没有被欺负呀。

这就像家长关心孩子一样,得时刻留意着。

要是发现有生病的,得赶紧治疗,可不能让病情扩散呀。

还有呀,池塘周围的环境也得注意。

不能有什么污染源呀,不然污染了水,黄鳍棘鲷还怎么活呢?这就像我们生活的环境不能有污染一样重要。

黄鳍棘鲷池塘养殖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肯定能养好它们。

想想看着它们在池塘里欢快地游来游去,长得肥肥壮壮的,那心里得多美呀!这可是我们辛勤付出的成果呢!所以呀,大家可别小瞧了这黄鳍棘鲷池塘养殖,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方法,让我们的黄鳍棘鲷养得越来越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益,也让我们的餐桌上能有更多美味的黄鳍棘鲷呀!大家一起加油吧!。

黄鳍鲷养殖技术论文

黄鳍鲷养殖技术论文

黄鳍鲷养殖技术论文1黄鳍鲷养殖密度黄鳍鲷养殖分为以池塘饲养和网箱两种,可分为“单养、混养和搭配饲养”三种方式。

混养的种类有蓝子鱼、鲻鱼、金钱鱼等;搭配饲养一般是主养黄鳍鲷,搭配放养一个种类,如笛鲷类、鲈鱼和卵形鲳鲹等。

放养全长5cm以上黄鳍鲷鱼种。

单养方式:黄鳍鲷放养密度为1.5×104尾/hm2-2.2×104尾/hm2;混养方式:黄鳍鲷占总量的60%,其他鱼类约占40%;搭配饲养方式:黄鳍鲷约占总量的80%,搭配种类约占20%。

在常见的鱼虾混养塘中,黄鳍鲷和南美白对虾混养密度,根据池塘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常见的方式见下列表1-3。

2黄鳍鲷鱼苗的淡水驯化黄鳍鲷肉嫩味美,为上等食用鱼类。

黄鳍鲷为杂食性鱼类,池塘中混养黄鳍鲷可以摄食池中低值小杂鱼虾、残饵、有机碎屑、浮游动物等,提高鱼池净产量,达到增收的目的。

黄鳍鲷是鱼虾混养塘经济效益相对好的品种,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随着混养技术的成熟,在淡水池塘中引入该品种进行混养时增加混养塘收益的重要技术,黄鳍鲷经淡水驯化之后,与南美白对虾进行搭配混养获得成功已经有很多报道。

研究表明,黄鳍鲷可以适应淡水环境。

淡化盐度下降的最适梯度是:30‰-10‰-5‰-2.5‰-0。

值得注意是,10‰为淡化的转折点,鱼苗淡化最适阶段,是全长在3㎝左右的幼鱼。

3黄鳍鲷种苗选择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黄鳍鲷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先后突破了亲鱼驯养、培育、催产、孵化、仔稚幼鱼培育等关键技术,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已成熟。

目前,黄鳍鲷养殖苗种来源是从海区捕捞的天然鱼种或通过人工育苗获得,据市场调查发现大多数是海捕苗为主。

海捕的苗种供应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海捕苗的种质一般参差不齐、鱼苗规格大小不一致,且捕捞过程中鱼苗损伤厉害,在水温变高季节水体病菌开始肆虐,有伤口的鱼苗易感染细菌导致死亡率过高。

建议养殖户要重视苗种的质量,具体是:第一,把握黄鳍鲷繁殖有季节性特点,放苗时间及时安排;第二,鱼苗需要经过标粗,达到一定规格(3~5㎝以上)再转入混养塘;第三,放苗时做好消毒工作,鱼苗标粗期间做好营养强化工作。

鲷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鲷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鲷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鲷鱼是一种优质的海水养殖鱼类,它的肉质鲜美,养殖起来也相对容易。

本文将详细介绍鲷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介绍养殖环境的选址和布局要求;接着,讲解鲷鱼的饲料需求和合理投喂方法;再次,讲述鲷鱼的生长期和常见疾病防治;最后,给出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方面的展望。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得到一些关于鲷鱼养殖的有用知识,从而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

正文:鲷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也是一种受欢迎的食用品种。

养殖鲷鱼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还能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然而,要保证鲷鱼的优质产出,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要点。

首先,在养殖鲷鱼之前,我们必须选择适宜的环境。

鲷鱼一般适应无污染、富含氧气的海水环境,所以我们要选用水质清澈、水温适宜的地方进行养殖。

此外,我们还要确保养殖场的水源不受任何异物和有害物质的污染。

在布局方面,我们应该合理规划鲷鱼养殖池塘的数量及大小,尽量避免过度密集和过度放牧,以免引发疾病的传播。

鲷鱼的饲料需求是养殖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为了确保饲料的质量,我们应选择新鲜、富含营养的饲料,并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投喂。

对于幼鱼期的鲷鱼,可以使用微粒饲料,并控制投喂量,防止浪费和过度喂养。

而成鱼期的鲷鱼则需要提供高蛋白质、富含能量的饲料,以满足它们的生长和发育需要。

此外,投喂的时间和频率也非常重要,要根据鲷鱼所需的胃肠消化功能来合理安排。

鲷鱼的生长期一般为3-4个月。

在此期间,我们要经常检查鲷鱼的生长情况,并合适地调整养殖环境和饲料供应。

同时,要密切关注鲷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常见疾病。

常见的鲷鱼疾病包括鳍腐病、眼球充血、白点病等,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水质检测和定期清洁养殖设施来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

养殖鲷鱼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优质海鲜需求的日益增长,鲷鱼养殖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

在投资鲷鱼养殖前,我们应该对市场需求做一些调研,并结合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

海水养殖鲷鱼的养殖技术推广与示范

海水养殖鲷鱼的养殖技术推广与示范

海水养殖鲷鱼的养殖技术推广与示范鲷鱼是我国海水养殖业中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具有高产值和市场需求的优势。

鲷鱼肉质鲜美,脂肪含量适中,且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鲷鱼的养殖技术经验日臻成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通过对海水养殖鲷鱼的养殖技术推广与示范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海水养殖鲷鱼的选择与繁殖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在鲷鱼种类的选择上,应选择生长快、养殖效益好的优良品种。

目前,常见的海水养殖鲷鱼品种有长鳍鲷、红鲷、大黄鲷等,它们适应性强,易于养殖。

繁殖方法主要有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两种。

自然繁殖适用于大规模养殖场,而人工繁殖则对技术要求较高,适用于小规模养殖户。

无论采用哪种繁殖方法,都需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确保繁殖的成功。

其次,合理的养殖水质管理是海水鲷鱼养殖成功的关键。

海水鲷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水质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较低。

在养殖过程中,可通过增加水量、加强水体流通和增加过滤设备等方式改善水质。

此外,应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饲养,以减少底泥沉积和水质恶化的风险。

再次,适宜的饲料管理对鲷鱼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鲷鱼是杂食性鱼类,能够摄食各种鱼类饲料和活体饲料,如鱼片、虾仁和贻贝等。

为了满足鲷鱼生长的营养需求,养殖户应选用优质饲料,并根据鲷鱼的生长阶段和能量需求合理配比,避免饲料过剩或不足。

此外,还需定期清理饲料残留物,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此外,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也是养殖户需要关注的重点。

常见的鲷鱼疾病有眼球病、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等。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养殖户需要定期检查水质,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并合理运用药物进行疾病治疗和预防。

养殖户还应定期进行养殖设备和容器的清洁和消毒,避免病原菌的传播。

最后,鲷鱼的销售也是养殖户需要关注的问题。

为了获取最佳的市场价格,养殖户应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如农贸市场、餐饮企业和电商平台等。

同时,养殖户还需要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通过对养殖环境和水质的优化,提高鲷鱼的养殖质量和口感,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海水养殖鲷鱼的饲养管理技巧

海水养殖鲷鱼的饲养管理技巧

海水养殖鲷鱼的饲养管理技巧鲷鱼是一种常见的海水养殖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鲷鱼的养殖对于饲养管理技巧要求较高,下面将介绍一些海水养殖鲷鱼的饲养管理技巧,以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

1. 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是鲷鱼健康生长的基础,因此养殖户应首先确保水质的高质量。

进行定期监测,包括水温、氧气含量、盐度以及pH值等指标,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水质监测的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并及时处理任何异常变化。

2. 饲料管理鲷鱼是杂食性鱼类,其食谱包括浮游生物、甲壳类动物、藻类等。

养殖户应选择高质量、适当营养的饲料,以满足鲷鱼的需求。

饲料的投喂需根据鱼群的数量和食物消耗量来确定,过度投喂会导致水质恶化,不足投喂则会影响鲷鱼的生长速度。

此外,养殖户还应定期清理饲料残渣和废弃物,避免水质污染。

3. 疾病防控鲷鱼的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侵袭,如白点病、铜绿假单胞菌病等。

为预防疾病的发生,养殖户应定期检查鱼群的健康情况,观察鱼体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如鱼体发黑、食欲下降等。

同时,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如果发现鱼群出现疾病,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调整水质、使用药物等。

4. 鲷鱼品种选择鲷鱼的养殖品种繁多,不同品种在生长速度、耐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养殖户在选择品种时应考虑自身养殖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鲷鱼品种。

同时,要注意选择健康的种苗,并注意种苗的适应性和抗病性。

5. 养殖环境控制养殖鲷鱼需要一定的养殖环境,包括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盐度等。

养殖户应根据鲷鱼的生长需求,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在光照方面,可通过合理的灯光设置来模拟自然光照。

对于温度和盐度,应控制在鲷鱼适宜的范围内,确保其正常生长和健康发育。

总结起来,海水养殖鲷鱼需要养殖户具备一定的养殖管理技巧。

良好的水质管理、适宜的饲料投喂、疾病的防控、品种的选择以及养殖环境的控制都是提高鲷鱼养殖效益的关键。

只有充分了解并合理应用这些技巧,养殖户才能获得更好的养殖效果,提高鲷鱼的产量和质量。

黄鳍鲷养殖技术

黄鳍鲷养殖技术

黄鳍鲷养殖技术黄鳍鲷是一种珍贵的海水鱼类,由于其肉质鲜美,备受人们喜爱。

养殖黄鳍鲷的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黄鳍鲷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鳍鲷养殖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养殖池塘的建设养殖黄鳍鲷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养殖池塘,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建设。

池塘的大小和深度要根据养殖规模和黄鳍鲷的生长习性来确定。

同时,要确保池塘的水源充足,水质清洁,有利于黄鳍鲷的生长发育。

二、选种和放养选择优质的黄鳍鲷种苗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种苗应来自正规的养殖基地,并且要具备良好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的体魄。

放养时要注意适当控制密度,避免过度放养导致资源浪费和疾病传播。

三、水质管理黄鳍鲷对水质要求较高,水温、PH值、溶解氧等指标都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定期检测水质,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保持水质稳定。

同时,要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杂质和残饵,保持水体清洁。

四、饲料管理黄鳍鲷的饲料要选择高蛋白、高营养的饲料,如鱼粉、虾粉等。

饲料的投喂要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喂养导致饲料残留和水质恶化。

定期检查鱼群的进食情况,根据需要进行饲料的调整。

五、疾病防控黄鳍鲷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袭,如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

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黄鳍鲷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如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或调整水质等。

六、生长管理黄鳍鲷的生长速度较快,但也需要合理管理和照顾。

要根据黄鳍鲷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定期检查体长、体重等指标,并根据需要进行饲料和管理的调整,确保黄鳍鲷能够健康快速地生长。

七、收获与销售黄鳍鲷一般在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就可以进行收获。

收获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捕捞,以免影响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

收获后要对黄鳍鲷进行储存和处理,并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总结起来,黄鳍鲷养殖技术包括养殖池塘的建设、选种和放养、水质管理、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生长管理以及收获与销售等方面。

只有在合理管理和科学养殖的基础上,才能够获得高质量的黄鳍鲷产品。

希望本文对想要养殖黄鳍鲷的人们有所帮助。

黄旗昌养殖方法

黄旗昌养殖方法

黄旗昌养殖方法1. 引言黄旗昌(学名:Pseudosciaena crocea),又称黄鳍鲷、大黄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具有高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黄旗昌养殖是一种具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养殖方式,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通过科学的养殖方法,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养殖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养殖环境选择黄旗昌适应性强,但对养殖环境有一定要求。

选择合适的养殖环境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2.1 水质要求黄旗昌对水质要求较高,适宜的水温为20-28摄氏度,pH值在7.5-8.5之间,溶解氧含量要达到5毫克/升以上。

2.2 水体流通黄旗昌喜欢水体流通,因此在养殖池中应设置好循环水系统,保持水体的流动和氧气供应。

2.3 水域选择选择水质优良、无污染的水源养殖,避免养殖区域附近有重金属、化工厂等污染源。

3. 养殖设施建设养殖设施的建设对于黄旗昌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包括养殖池的建设和水质处理设备的安装。

3.1 养殖池建设养殖池的建设应考虑到黄旗昌的生长需要和养殖密度,池塘的大小、深度、形状等都需要进行科学设计。

3.2 水质处理设备安装水质处理设备可以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包括过滤器、增氧设备等,确保黄旗昌的健康生长。

4. 种苗选育与养殖管理种苗选育和养殖管理是黄旗昌养殖的关键环节,对于黄旗昌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影响重大。

4.1 种苗选育选择健康的种苗是成功养殖的基础。

种苗应具备生长快、抗病性强、体型匀称等特点。

4.2 饲料配制合理的饲料配制可以提高黄旗昌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饲料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

4.3 养殖管理养殖管理包括水质监测、饲料投喂、疾病防控等方面。

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调整养殖密度和饲料投喂量,加强疾病防控,保证黄旗昌的健康生长。

5. 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黄旗昌养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疾病防控措施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5.1 预防措施定期检测水质、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饲料卫生管理等预防措施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黄鳍鲷池塘精养技术的要点分析与控制

黄鳍鲷池塘精养技术的要点分析与控制

黄鳍鲷池塘精养技术的要点分析与控制作者:芮翔来源:《新农业》2022年第04期摘要:黄鳍棘鲷也称为黄脚立或者立鱼,其体长呈椭圆形,侧扁且背面狭窄,腹面钝圆。

黄鳍棘鲷属于热带、温带的杂食性栖鱼类,在红海、阿拉伯海沿岸以及中国近海都有分布,喜沙泥底质的水域栖息。

黄鳍鲷的幼鱼期都是雄性,生长3~4年转为雌性。

9~11月是产卵期,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生长速度较快,具备较高的食用价值与经济价值。

关键词:黄鳍鲷;池塘精养技术;养殖要点黄鳍鲷的肉质细嫩且味道鲜美,目前市场价格相对稳定,近年来,在我国的华南沿海等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黄鳍鲷是主要以动物食性为主的一种杂食性鱼类,因为口裂相对较小,只可以摄食体型较小的鱼虾等食物,通过人工饲养驯食之后,能够全部转换成人工配合膨化饲料的投喂。

黄鳍鲷养殖模式主要包括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而池塘养殖包括池塘精养和池塘混养。

1.1 池塘准备养殖水体需要选择靠近沿海河口的近岸位置,地势适中、平坦开阔,潮流顺畅、风浪较小、水源充足,便捷交通方便的潮间带,土质具备较好保水性,具备一定透气性,优先选择壤土与沙壤土。

池塘的塘基必须不渗漏,建设便利的排灌系统,设置排灌分离系统,优先选择天然潮汐涨落完成排灌。

水质无污染,酸碱度保持在7.5~8.6。

池塘必须配备相应的增氧机。

鱼苗放养前,必须清除塘底污泥,平整塘基,随后暴晒10~15天。

随后便可以纳水到10厘米,池塘需要用生石灰消毒。

放苗之前的10~15天,需要注入清洁水,进水口安装进水网,防止野杂鱼等生物的误入。

1.2 养殖水体要求黄鳍鲷的生长温度必须保持在10~32℃,人工养殖的过程中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保持在25~29℃,所以,人工养殖在越冬时,需要加盖冬棚用于防寒。

人工养殖最适应生长的盐度保持在5‰~8‰,黄鳍鲷对于溶氧要求有着较高的要求,必须达到每升3.5毫克,养殖密度较高时,溶氧应当超过每升5毫克。

一般情况下,养殖用水可以直接由海滩或是和海相通的江河引用,必须保证饮用水体的水质清晰,完全满足于国家制定的渔业水质标准,严禁出现水体污染问题。

黄鳍鲷:五鱼混养,养出好收成

黄鳍鲷:五鱼混养,养出好收成

黄鳍鲷:五鱼混养,养出好收成
高晓霞
【期刊名称】《海洋与渔业》
【年(卷),期】2015(0)9
【摘要】在广东番禺海鸥岛,提起养黄鳍鲷,大家首推的就是石楼海鸥水产养殖基地。

大家推荐的理由有三:产量高,病害少,出品的黄鳍鲷肉质细嫩。

到底该基地有什么
养殖秘诀,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实地探访了海鸥岛石楼海鸥水产养殖基地。

"我们养
黄鳍鲷成功的关键是‘黄鳍鲷+金鼓鱼+鲳鱼+鲈鱼+鳙鱼’这五种鱼的混养模式。

"养殖场负责人郑先生一语道破黄鳍鲷高产的奥秘。

郑先生表示,他们从事黄
鳍鲷养殖已经有三十年历史,既纯养过,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高晓霞
【作者单位】海洋与渔业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池塘主养加州鲈鱼混养花(鱼骨)鱼、黄颡鱼模式探索 [J], 吴玉生;马继华;徐波;金富根
2.三角鲂池塘专养与混养鲴鱼培育冬片鱼种对比试验 [J], 黄辉;潘彬斌;刘新轶;谢楠;王宇希;姚桂桂
3.常规鱼主养与特种水产品种混养高效养殖试验 [J], 戴俊;俞小先;张孝宏
4.鱼蟹混养技术之五池塘大面积鱼蚌蟹混养技术 [J], 金梅
5.黄颡鱼主养池混养鲌鱼模式研究 [J], 谢德兵; 任艳; 朱思华; 李波; 周勇; 刘怡然; 王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鳍鲷养殖技术
黄鳍鲷又名黄加拉、赤翅。

适应力强,生长快,为我国南方养殖的重要对象。

该鱼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红海及我国台湾、福建、广东沿海。

在河口半咸水域亦有分布。

黄鳍鲷肉质细嫩、鲜美,为中型食用鱼,经济价值高,是大陆、港台市场畅销的水产品,近年已成为我国沿海一带的重要海水养殖对象。

我国1980年人工繁殖成功,近年来已可批量生产,这些将会进一步推动黄鳍鲷的养殖规模。

一、生活习性
黄鳍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

幼鱼的适温范围较成鱼窄,生存适温9.5~25℃,生长最适水温为17~27℃;致死低温8.8℃,致死高温为32℃。

成鱼则可抵御8℃的低温和35℃的高温。

适盐范围较广,在盐度为0.5%~4.3%之间的海水中均可生存。

可以从海水中直接移入淡水,在半咸水中生长最佳。

摄食强度以水温17~20℃以上最大。

黄鳍鲷有明显的生殖迁移活动,在产卵期来临之前约两个月,从近岸半咸水海区向高盐的深海区移动,产卵后又回到近岸。

1龄鱼性腺开始发育,至2龄即发育成熟。

在我国南方近岸产卵适温为17~24℃,10月下旬至翌年2月产卵,1~2月份可见鱼苗。

二、形态特征
黄鳍鲷体呈长椭圆形,侧扁,背面狭窄,腹面钝圆。

体高,头部尖,背鳍鳍棘部与鳍条相连。

尾呈叉形。

口端位,上颌稍可伸缩,吻钝。

齿强,两颌前端各具圆锥齿6枚,臼齿3~4列。

体被薄栉鳞,颊部与头顶部均具鳞。

胸鳍尖长,背鳍鳍棘部与鳍条相连。

背鳍、臀鳍的一小部分及尾鳍边缘灰黑色,腹鳍胸位。

生活时腹、臀鳍及尾鳍下叶黄色。

尾鳍末端尖。

侧线完全,弧形,与背缘平行。

侧线上方鳞片通常5枚。

体具若干条黑色纵线。

体色青灰带黄,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线,沿鳞片而行。

三、繁殖
黄鳍鲷有雌雄同体现象。

1龄鱼性逆转尚未完成,雄鱼体内具4条并排的扁状雌雄生殖腺(各2条)。

生殖季节雄性生殖腺大于同体中的雌性生殖4~5倍,而呈现雄鱼的性征,雄性生殖腺呈浅白色或淡乳白色。

雄鱼1龄性成熟,雌鱼2龄以上性成熟(体重400克以上)。

广东、福建产卵季节为10月下旬至翌年2月,盛期为11~12月,水温为17~24℃。

天然海区在1~3月份可见鱼苗。

四、成鱼养殖
黄鳍鲷食性较广,对饵料要求不严格,仔鱼可以恒兴牌高、中低挡的海水鱼配合饲料为主,成鱼则可以恒兴牌中低挡的海水鱼配合饲料为主。

仔鱼在饥饿时,常发生相互残食的现象,因此在养殖时要特别注意,饵料投喂一定要均匀。

黄鳍鲷适应力强,生长快。

自然界中的黄鳍鲷一龄鱼体长16.9厘米,重150克;二龄鱼体长21.8厘米,重325克;三龄鱼体长26.2厘米,重550克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