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电子教案模板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五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五篇教案一:数的认识与初步计算教学目标:1. 认识整数0及自然数1~20。
2. 正确书写和认读1~20的数字。
3. 掌握1~10的出现次数和大小顺序。
4. 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教学内容及安排:1. 导入(5分钟):- 师生对话,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1~10的数词。
- 引导学生回忆曾经见过的数字0以及从1~10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形状和数量特点。
2. 认识整数0(10分钟):- 出示数字0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形状和指法,并观察单词的写法。
- 教师板书数字0的写法,引导学生跟读,并通过游戏巩固记忆。
3. 整数1~20的认识(15分钟):- 逐个出示数字1~20的图片,大声读出数字,引导学生跟读。
- 让学生观察每个数字的构成形状和数量特点,并参与复述。
4. 数字书写练习(15分钟):- 学生用纸和笔模仿教师示范,依次写下数字1~20。
- 教师在板书上展示正确的数字书写形式,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
5. 数的出现次数和大小顺序(15分钟):- 出示数字1~10,让学生数出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并讨论哪个数出现的最多、最少。
- 引导学生讨论数字的大小,并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练习题。
6. 简单加法计算(20分钟):- 使用小球或图片等教具,让学生模拟加法运算。
- 通过示范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的简单加法计算题。
7. 总结与反馈(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检查学习效果。
教案二:二位数的认识与比较教学目标:1. 认识二位数。
2. 掌握二位数的大小比较。
3. 进行二位数的排序。
4. 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教学内容及安排:1. 导入(5分钟):- 师生对话,回顾并说出二位数的概念。
- 出示几个二位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结构和数量特点。
2. 认识二位数(10分钟):- 显示数字10~99的图片,引导学生读出每个数字。
- 让学生观察每个二位数的位数、大小和构成,进行简单的总结。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9篇_7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9篇【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9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数铅笔课题:数铅笔课型:新知课【教学目的】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数数;【教学难点】用数进展表达和交流【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学准备】小棒、铅笔【教学设计】一、数铅笔老师出示铅笔,比一比,谁数铅笔的方法多。
〔学生可能会一根一根地数,十根十根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数。
〕假如铅笔非常多,可以一根一根地数,一十一十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数。
二、说一说1、圈一圈,数一数2、问:下面画了几个圈?你怎样数比拟快?你是怎样数的?把你数的方法表示出来。
3、用圆圈圈起来。
4、请几名学生答复。
三、拨一拨1、拿出计数器,做拨数游戏。
2、一个学生说数,另一个同学拨珠子,并说说方法。
〔十位上拨____,表示____个十;个位上拨____,表示____几个一。
〕四、练一练1、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来。
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六十一〕八十五〔八十六、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九十〕九十五〔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百〕2、看谁数得快?请同学们找出格子的规律,小组讨论。
〔一个一个地数;移一移,再十个十个地数〕看谁的方法最好?3、接力赛找出女孩子数数的规律,男孩子按此规律接着往下说,看谁发现规律最快?女生:34,36,38 〔相差2〕男生:40,42,44女生:20,30,40 〔相差10〕男生:50,60,70女生:45,50,55 〔相差5〕男生:60,65,70女生:22,32,42 〔相差10〕男生:52,62,72五、全课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小学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拟纯熟的进展计算。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模板[优秀15篇]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模板[优秀15篇]小学数学教师教案模板【授课主题】加减法的运算准则【年级】一年级【授课目标】1.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字符表示2.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其准则3. 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4.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授课步骤】Step 1 引入话题十以内的加减法1. 学生观察课桌上的文具,数量总计为7。
老师向学生出示另外3个文具,问学生一共有几个文具?2. 老师再出示两个文具,问现在有多少文具?还缺几个文具?3.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学过的数字,引出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向学生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字符表示。
Step 2 讲解加法的运算准则1. 老师仔细讲解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加法的符号"+",以及加法的运算规律。
例如:2 +3 = 5; 5 + 1 = 6; 1 +4 = 5加法的运算法则是加数与被加数的顺序没有关系。
2. 老师以具体例子来让学生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例如:在纸上画出若干个苹果,让学生数出苹果的数量,并根据要求计算出苹果的总数。
Step 3 讲解减法的运算准则1. 老师细致地介绍减法和减法的符号"-",以及减法的运算规律。
例如:4 - 1 = 3;5 - 3 = 2;6 - 4 = 2减法的运算法则是减去某个数,相当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 老师以具体例子来让学生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例如:问学生在棋盘上某格子有多少个棋子,再问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棋子,让学生根据这两个数值来计算有些格子上没有棋子的个数。
Step 4 检验学生掌握情况1. 老师出示一些计算题目,让学生计算并口算回答。
例如:2 +3 = ? 5 - 2 = ? 1 + 3 = ?5 - 3 = ? 3 + 2 = ? 4 - 2 = ?2. 老师为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目,检验学生是否有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
Step 5 结束课程1. 学生课堂反馈,老师让学生讲解一下自己学到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整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的知识,建构简单知识网格图。
2、历经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培养学生爱考虑,爱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意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再现知识1、谈话引入问:这学期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教室里面有吗?你还在哪里见过?生:长方形、正方形、四边形……2、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3、梳理知识,主体内化同学们,回想一下,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想。
学生先交流,后汇报结合知识网格图,集体完成。
二、综合应用,整体进步〔一〕根底练习整理完学过的知识,你们想不想做一回小法官?1、聪明小法官〔用手势来表示对错〕你们真了不起!很能明辨是非。
最近呀,廖老师想布置一、jy135、块迎新春的展板,你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刚刚复习的知识和廖老师一起设计这块展板呢?〔能〕好,我们开场吧!2、首先,我们给这块展板的四周镶上花边,展板的长是28分米,宽是15分米,那么至少需要多长的花边呢?〔出示课件〕求花边的长指的是什么?怎么求?学生独立完成。
3、你们真是了不起。
同学们,你们知道20xx年是什么年吗?是的,我们在展板上贴上一幅年画好不好?假如给它镶上一个边框,会更美哦!它是一个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那么这个边框需要多长呢?小结:我们刚刚镶花边,上边框都是求什么?〔周长〕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可以用它们的公式来求。
假如给出周长,让你求边的长度,你们会吗?廖老师相信你们能行。
〔二〕拓展练习4、为了展示你们的风采,廖老师想布置一个手工区。
如今,廖老师这有一条花带总长24分米,假如要布置手工区的长为7分米,那么它的宽是多少分米呢?请大家齐读题目,问题是什么?已经知道了什么?怎么求?廖老师觉得班的同学真聪明,真喜欢你们。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的:1.联络详细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进步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开展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学会把总数看作1,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当堂检测1.红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园,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
月季花和杜鹃花的面积一共占花园的几分之几?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你能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月季花占的面积比杜鹃花少几分之几?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二、交流共享1. 教学例2。
〔1〕出例如2。
指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尝试完成计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吗?指出: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一样。
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2.完成教材第81页试一试。
谈话:先想一想应该如何进展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
三、反应完善1.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展示局部学生的答案,并在班级里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反应并说说:算式中的1表示什么?你是怎样想到用1表示全国人口的?3.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独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都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板书:1〕3.你会列式求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吗?你是怎样想的?交流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8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8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图形,剪子,七巧板教学过程教师导学一、创设情景感知图形1.出示例1,我们认识过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64页)2.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哪些四边形?梯子的侧面-梯形3.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
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4.小组交流: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学生讨论交流二、探究新知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
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的外形像什么?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④它是平行四边形吗?⑤你们在量这些图形时,是否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果有,是什么?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现在你有什么问题吗?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6.用集合图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刚刚认识的梯形,你能用这个集合圈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小学数学教案篇2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蜡笔教学过程:⊙谈话揭题关于图形变换,除了上两节课复习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三种外,我们还学过“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8篇
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8篇第一篇:数的认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0-10的数字。
教学重点: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
教学步骤:1. 呈现数字:通过图片或手指指数的方式,逐个呈现数字0-10给学生,并让学生跟读数字名称。
2. 认识数字:使用数字卡片或手写数字,让学生触摸数字,并说出数字的名称。
3. 书写数字:在黑板上或纸上画出数字的轮廓,让学生按照轮廓正确书写数字。
4. 练习数字顺序:将数字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数字。
5. 游戏活动:设计数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数字的认识和书写。
第二篇:数的比较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教学重点: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步骤:1. 呈现数字:通过图片或手指指数的方式,逐个呈现数字0-10给学生,并让学生跟读数字名称。
2. 数字比较:使用数字卡片或手写数字,随机选取两个数字让学生比较大小,并说出较大或较小的数字。
3. 使用符号:引入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让学生用符号表示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4. 比较练习:给学生一些数字对,让他们在黑板上或纸上用符号进行比较,并说出数字的大小关系。
5. 游戏活动:设计数的比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数字的大小比较。
第三篇:加法运算目标: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加法概念和运算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加法:通过实际物品,让学生意识到加法是合并物品的概念。
2. 数字加法:使用数字卡片或手写数字,给出两个数字让学生计算并说出结果。
3. 进位概念:引入十位和个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进位的含义。
4. 进位加法:给出一些进位加法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说出结果。
5. 游戏活动:设计加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加法运算。
第四篇:减法运算目标: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减法概念和运算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减法:通过实际物品,让学生意识到减法是分割物品的概念。
2. 数字减法:使用数字卡片或手写数字,给出一个被减数和一个减数让学生计算并说出结果。
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5篇
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5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并会应用解答实际问题.2.进一步生疏加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以及明确0在加法中的特别性.3.使学生理解并把握加法交换律并能运用这确定律进展验算.教学重点使学生对加法的意义的建立,加法交换律的概括及对它们的理解、把握.教学难点学生对加法意义、加法交换律运用.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44+56 37+23 180+20 42+8+1012+0 0+17 386+124 124+2352、导入:以前我们学过了加法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把握加法的一些规律性学问,这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二、探究知.(一)教学加法的意义.1、加法的意义.(1)例 1 一列火车从北京经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提问:这题怎样解答?(由于北京到天津铁路长是137千米,又知道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是357千米,要求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就是把137与357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教师提示:把137与357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呢?(板书: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就叫加法)教师明确:这就叫加法的意义.(板书:加法的意义)(2)练习:小强有125枚邮票,小明有75枚邮票.小强和小明一共有多少枚邮票?说明理由:小强与小明的邮票张数,要求小强与小明共有多少张邮票,就是把两人的邮票数合并起来.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所以这道题要用加法计算.2、加法等式中各局部名称.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加法各局部的名称,在137+357=494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是什么?(板书:加数加数和)3、有关0的加法.教师提问:一个自然数和0相加,得到的和与加数比较会怎样呢?有关0的加法可有哪几种状况呢?小结: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原数.(二)教学加法交换律1、教师谈话: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加法的意义,加法各局部的名称以及有关0的加法的特别性.除此之外,关于加法的运算还有一些根本性质,它对我们以后的计算将起到很大的作用.2、教师提问:137+357=494(千米),表示求的是什么?假设要求济南到北京的铁路长又该怎样列式计算呢?357+137=494(千米)3、引导学生观看,比较两种解法的结果.教师板书:137+357=357+134、出例如2,引导学生归纳规律.18+17○17+18124+235○235+1240+25○25+0规律:①每个等式中,每组算式中有两个加数,而且两个加数一样,只是交换了位置.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的和相等.教师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教师强调:我们要看一些等式哪些符号不符合加法交换律就必需看两个加数的位置变不变,它们的和变不变.固然前提是等号两边的两个加数必需一样.5、练习:推断:下面各等式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对吗?为什么?9+7=7+9 10+1=10+120+8=2+26 2+0=0+2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教师指出:以上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并运用它做了练习,这确定律假设用字母该怎样表示呢?教师强调:用字母表示这一运算定律更简洁清楚.假设用字母a和b 分别表示两个加数(留意:a、b是拉丁字母),在这我们读作ei和bi,(教师领读几遍,提示学生不要按汉语拼音来读)教师板书:a+b=b+a提示留意:a与b可以表示0、1、2、3、中任意整数,如1+2=2+1,9+20=20+9等,所以a+b=b+a表示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效的位置,和不变.而像这些(指其中的等式)一个用数字表示的等式只能表示两个具体的数,交换位置,和不变.a+b=b+a这一公式表示的一类全部符合条件的式子,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7、学生分组自由举例说明加法交换律.8、学习、把握了加法的交换律,目的在于更好地运用.实际上,在以前我们早就应用它解决计算问题.同学们想一想:在哪些计算中都用了加法交换律呢?(验算)9、练习:运用加法交换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766+589=589+□ 257+□=474+257 a+15=15+□三、稳固进展.1、填空.(1)把( )数合并成( )数的运算叫做加法.(2)一个数加0,还得( ).如12+0=(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符合的画.230+370=380+220 30+50+40=50+30+40a+10=100+a 230+420=430+220四、课堂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加法的意义和加法的一个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谁能结合具体的题目说一说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的含义?五、布置作业.1、依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填上适当的数.48+□=72+□ 29+35=□+29a+38=□+□□+55=55+422、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的.91+89+11 85+41+15+59168+250+32 282+53+37+18六、板书设计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例1、一列火车从北京经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37+357=494(千米)357+137=494(千米)答: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494千米.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7+0=7 0+7=7 0+0=0例2 加法交换律:137+357=357+13718+17=17+1824+235=235+24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篇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113页上的例1~例5,练习二十七的第1~5题。
小学数学教案模版(精选5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版(精选5篇)小学数学教案模版(精选篇1)活动目标:通过触觉感知圆形的特征,知道圆形没有边,没有棱角。
活动准备:1、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小饼干若干,托盘若干。
2、活动前,请幼儿把手洗干净。
3、自制圆形卡片(可以用硬纸板剪成圆形)活动过程:1、出示圆形卡片,请幼儿触摸,感知圆形的特征。
——圆形摸起来是什么感觉?——圆形摸起来没有愣,没有边。
(教师帮助幼儿圆形的特点)2、请幼儿观看课件,引导幼儿看图,找出圆形。
——盘子里有许多好吃的饼干,请用笔把圆形的饼干圈起来。
(让幼儿在学具上操作,然后老师用PPT演示对照)3、将小饼干分到若干托盘,请幼儿找出托盘中的圆形饼干。
选择正确后,可以让幼儿吃掉该圆形饼干,本环节可以重复进行。
提示:1、活动结束后,让幼儿把剩下的饼干吃掉,给幼儿温开水。
2、将玩具卡《形形色色》投放在益智活动区,请幼儿找出各种颜色的圆形图片。
3、在日常活动中,请幼儿找一找教室中的圆形物品。
小学数学教案模版(精选篇2)一、联系生活、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在我们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1)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
(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2)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体中的长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从其他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与教师一起找)。
3、汇报交流,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
(电脑演示)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立体图、平面图)5、用自己的办法把他们图形画下来。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024小学数学教案范例(5篇)
2024小学数学教案范例(5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约758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3.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出示:28×4=16×7=29×4=43×2=12×4=这节课我们就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基础上,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1.教学例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中说的“每天往返两次”是什么意思吗?怎样要这样列式呢?同学们会算这道题吗?那你们会算什么?能说一说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与前面学习的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方法完成243×2,132×3。
2.教学例2要求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钱?该怎样列式?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吗?你觉得在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三、巩固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2题。
四、课堂小结小学数学教案篇2(约2549字)1.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探索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过程,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初步理解笔算加法的顺序和进位方法。
2.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老师这里有两道题,谁愿意来算一算?(指名板演)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口算。
(指名口答)1. 用竖式计算。
53 + 21 34 + 122. 口算。
8 + 6 4 + 7 9 + 5 7 + 63 + 8 6 +4 2 + 9 8 + 85 + 7 4 + 8 3 + 9 5 + 620 + 30 + 40 50 + 30 + 10师:(指学生板演的竖式)他们算得对吗?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生:(略)师:是的,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八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八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八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的:1、经历观察、操作和比拟的过程,学会识别对称图形。
2、经历多种感官多种形式的参与,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找出对称轴。
3、经历剪、拼、画,开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才能和动手操作才能,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练习纸、图形纸、剪刀、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优美的草地上有许多蝴蝶。
2、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蝴蝶怎样的?3、我们今天要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它!〔课件演示:蝴蝶翅膀合起来,又展开〕二、认识对称图形1、老师带了很多图形,看看有哪些图形。
2、拼一拼。
从上面的图形中,你能不能选两个拼成下面的图形呢?A、学生操作,老师指导。
B、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C、除了这些图形外,你们还能不能拼成同类型的其它图形?D、学生展示。
3、小朋友拼的对不对,我们先来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生:一样;对折会重合……4、看看我们同学拼出的图形,有没有不是同一类的?〔验证〕5、得知名称像这样的图形,让我们给他取个名字。
(对称图形)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6、联络生活找找对称图形。
三、动手操作,制作对称图形师: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真多。
如今我们就来制作一个对称图形。
我们要制作一棵小松树,有什么好方法?生:画一画〔怎么画?〕画半棵/直接剪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展示学生作品,你是怎样剪的?只有这样剪,左右才是对称的,我们就把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对称轴的左面和右面形状是一样的。
〔课件展示对称轴〕你能画出这条对称轴吗?四、判断对称图形,画对称轴1、仔细观察,判断这些图案是不是对称图形。
说一说验证的方法。
2、画出对称图形的的对称轴。
3、画正方形和圆的对称轴〔机动〕五、多种形式,自主联络1、上面的图形对折后会是下面的那一个,用线连一连。
2、上面的图形展开后是下面的那一个,用线连一连。
3、脸谱欣赏。
〔出示一半,让学生想象完好的脸谱,再呈现〕六、课外延伸,丰富知识。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六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六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公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够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和节约爱储蓄的好习惯。
内容分析 1、重点:使学生明确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公式。
2、难点: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做含意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会利用利息计算公式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学生上网去查寻或向父母了解有关的储蓄知识;2、银行定期存款凭条;3、教学课件。
教学策略质疑解疑,合作探究,学会搜集整理资料教学模式导入依提纲自学小组交流自学体会师生补充说明教学程序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每个月的工资都做什么用了吗?剩下的暂时不用的钱呢?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那么怎样计算存款的利息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问题。
(板书课题:利息)学生自由谈。
检查学生课前的调查情况。
二、自学教材领悟新知三、小组讨论解决疑难四、排疑解难学后测查A:排疑解难师: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自学提纲,独立自学教材38——39页的内容。
屏幕显示自学提纲:1、存款的意义2、存款的种类和形式3、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含义4、存款的利息计算公式5、小丽整存整取的年利率为2.25%,年利率2.25%的含义6、利息的多少是由什么决定的?教师巡回指导,并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把重点的地方画下来。
师:大家在自学过程中都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也可能会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自学提纲把自己自学所获得的知识及遇到的问题带到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解决。
若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暂时保留。
(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倾听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及解决办法。
理解有误的与同学们商讨解决。
使学生从悟中学。
)针对学生在自学中、小组讨论中遇到的疑难发现的新问题,师生共学生自己读书。
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画。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教案一:数字1-10的认知与比较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10,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出数字。
2. 培养学生对数字1-10的数量概念和大小比较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字排序和分类。
教学重点:1. 学会认识数字1-10的形状和书写。
2. 了解数字1-10的数量含义和大小关系。
3. 掌握数字1-10的排序和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
2. 小型白板和白板笔。
3. 数字比较游戏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导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体,鼓励他们数一数有多少个同样的物品,并询问他们数了几个。
2. 引导学生讨论更多关于数量的问题,如“哪个数字代表1个物品?”“哪个数字代表10个物品?”等。
探究活动:1. 展示数字卡片1-10到黑板上,让学生识别和读出数字。
2. 把数字卡片混合,要求学生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卡片。
3. 分组比较活动,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张数字卡片,让他们按大小顺序排列。
巩固活动:1. 数字比较游戏,老师呈现两个数字卡片,让学生说出哪个数字更大或更小。
2. 小组竞赛,让学生使用数字卡片进行数字排序比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了数字1-10,并培养了他们对数字的数量概念和大小比较的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排序和分类等活动,加深了对数字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练习和游戏来巩固学生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
教案二:加法与减法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符号。
2. 培养学生进行简单加法和减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加法的认识和计算。
2. 减法的认识和计算。
3. 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
2. 小型白板和白板笔。
3. 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教学过程:引导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提问“我们怎样计算两个数的总数?”2. 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数的相减代表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9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9篇教案一:数的认识(加法与减法)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和读写0-10的数;2. 能够正确地完成0-10的加法与减法;3. 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数的认识与读写;2. 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概念;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则;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等;2.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数字的用途以及重要性。
二、知识点讲解(10分钟)1. 呈现0-10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和读写这些数;2. 介绍加法与减法的概念,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口头计算练习。
三、教学示范(15分钟)1. 通过黑板上的示意图,教师演示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则;2. 引导学生一起完成几个简单的加法与减法计算。
四、小组合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加法与减法的小组合作活动;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练习巩固(15分钟)1. 学生个体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2. 教师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指导。
六、拓展应用(10分钟)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尝试解答。
七、总结归纳(5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2. 强调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案二:计量长度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度量;2. 能够准确转换不同的长度单位;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计量长度问题。
教学重点:1. 长度单位的认识与应用;2. 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长度单位的转换;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等;2. 学生准备:教材、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不同的长度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量长度;2. 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长度单位及其用途。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_7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15—118〕第一课时:找规律课本第116页例2教学目的: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拟,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才能。
2、培养学生的推理才能,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1、出示情境挂图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2、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
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例2a、仔细观察我们刚刚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b、出例如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d 、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1〕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2〕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11+〔〕=〔〕,肯定是11+5=162、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3、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发现新的规律,并找出和原来的规律的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根底上探究,进一步理解这些规律的特点,最后再设计活动,创造性地利用规律,稳固新知。
三、深化探究,应用规律: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机密规律吗?2、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3、出示稳固练习题〔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1、2、3、5、8、13、21、〔〕、55〔2〕96、〔〕、24、12、6、3[设计意图]:在例2的根底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做一做”的规律,并总结出找规律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考虑。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8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8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1、探索长方体的特征2、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3、引出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教学目标:1、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初步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2、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美,培养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具准备:长方形鸟巢(能把每条边都剪下来、左右两个面是正方形的)、五边形鸟巢、六边形鸟巢、一个长方形留着竖着用、教学过程: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温暖的春天来了,小鸟也出来了。
大家看(课件)。
有了良好的环境和温暖舒适的巢穴,小鸟高兴地似乎在唧唧喳喳的叫着。
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还要给小鸟做一个温暖舒适的巢,为小鸟的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老师就为小鸟做了几个小巢,我们一起来看这个鸟巢。
(一)长方形。
1、探索长方形的边特征。
(1)你知道这个鸟巢都是用那些图形的纸卡做出来的吗?(长方形的、正方形的)(2)是吗?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老师把这个鸟巢每一面的纸卡拆下来,你们好好观察观察。
(把鸟巢拆开,把每一个面都贴在黑板上)(3)好,先看这个面,他是什么图形的?(长方形的)(4)对,这就是我们以前认识的长方形,可是长方形的身上还藏着许多的小秘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先来找他的边的秘密。
板书:长方形的特征(5)拿出长方形,你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或者用手折一折的方法,来找出长方形边的特点。
小组四人边量或折边记录,看长方形的边究竟有什么特征!如果你是量的就请记录到量1的表格中,如果你是折的,就请记录到折2的空里。
开始!【生操作、交流】(6)谁来交流你们组找到的有关边的特征?【长方形的这条边和这条边相等,一样长,这条边和这条边相等】【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得出这样的结论的?】【量的】【把你们组是怎么量的展示一下】【这条边长20厘米,这条边也长20厘米。
这条边是15厘米,这条边也是15厘米】(7)是不是他们组的长方形凑巧有这个现象呢?还有谁是用测量的方法的呢?【你来展示你们组是怎样测量的】【这条边长15厘米,这条边也长15厘米,这条边是12厘米,这条边也是12厘米】【所以,它们俩一样长】(8)看来,这个特征应该是真的。
小学六年级数学电子版教案(精品7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电子版教案(精品7篇)小学六年级数学电子版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2、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行探索,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直接揭题: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都在上有关小数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知识,出示课题:2、情境设置:同学们,我们经常要去超市购物吧,当你选好东西到付款机处付好款后,付款员阿姨还回给你一张小票(实物出示),这是许老师去超市购物得到的一张小票,你从上面可以看懂哪些信息?宁波三江购物俱乐部商场品名单价数量金额保鲜膜5.3815.38立白洗洁精4.7914.79农夫果园饮料3.3013.30三笑牙刷1.4111.41①学生畅所欲言②师:那你根据我们今天上的内容“”,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出哪些算式?生答师板书:5.38+4.793.30-1.415.38+3.304.79-3.304.79+1.41+5.385.38-4.79……二、进入新课1、尝试解决:我们说出了这么多算式,现在请你选择其中几道试着列竖式做一做,有问题可以同桌讨论。
2、你做了哪几道?你是怎么做的?能告诉大家吗?(生上台实物展示)①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列?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这样列是对的?(可从元、角、分方面来说,也可从数位方面来说)②还有谁做了其他不同的题目,上来展示,并介绍你自己的做法。
3、深入师:大家仔细看,这4个小数都有什么共同特点?那你能不能举几个其他位数的小数相加减呢?(注意;整数部分不要超过3位,小数部分不要超过4位)4、小组活动:请你任意写两道小数加减法的算式,整数部分、小数部分位数都可以不一样,然后同桌交换做,做后再让出题的同学批,看哪组合作得又快又好。
5、反馈:实物展示,并让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①突出验算方法: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自己做对了呀?②突破难点:我这里有这样两道题目:10-0.489.46+10.34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两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你有什么建议吗?6、:那我们上到这儿谁能比较完整地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呢?(后实物投影展示“法则”)三、巩固练习:1、专项练习。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五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五篇学校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同学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2.初步学会较简单的除法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使同学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学过程一、铺垫〔一〕列式计算: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教师板书:500×3=1500〔克〕〔二〕变式:1.3筒奶粉1500克,一筒奶粉多少克?2.一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教师板书:1500÷3=500〔克〕1500÷500=3〔筒〕〔三〕小结:整数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二、探究新知〔一〕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1.课件演示:小数除法的意义2.小结: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3.练习:依据小数除法的意义,写出下面两个除法算式的商.1.8×0.5=0.90.9÷0.5=0.9÷1.8=〔二〕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1.理解题意,并列式:21.45÷152.小组商量,理解算理,尝试计算.3.课件演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1〕4.练习:68.8÷4 85.44÷165.总结计算法那么: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根据整数除法的法那么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学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分?四、课堂练习〔一〕计算下面各题.42.84÷7 67.5÷15 289.8÷18〔二〕只列式不计算.1.两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3.64.6是17的多少倍?〔三〕推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五、布置作业〔一〕计算下面各题.101.7÷9 79.2÷6 716.8÷7〔二〕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5.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六、板书设计小数除法的意义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学校数学教案篇21.使同学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教案一:加法运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2. 培养学生快速计算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2. 运用进位原理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大家一起玩游戏,了解加法的概念。
2. 学习新知: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规律。
3. 拓展练习:个人练习+小组合作练习+整体巩固练习。
4. 归纳总结:通过学生举例,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规律。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教案二:减法运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2.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2. 运用借位原理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实例引入减法运算的概念。
2. 学习新知: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规律。
3. 拓展练习:个人练习+小组合作练习+整体巩固练习。
4. 归纳总结:通过学生举例,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规律。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教案三:乘法运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2. 培养学生口算能力;3. 培养学生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2. 运用分配律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实例引入乘法运算的概念。
2. 学习新知: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规律。
3. 拓展练习:个人练习+小组合作练习+整体巩固练习。
4. 归纳总结:通过学生举例,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规律。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教案四:除法运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运算;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