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指导:数量关系高频考点分享

合集下载

2017青海事业单位备考指导:数量关系高频高点汇总

2017青海事业单位备考指导:数量关系高频高点汇总

2017青海事业单位备考指导:数量关系高频高点汇总2017年青海省上半年事业单位统考招考公告已于4月28日发布,笔试于6月3日进行。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备考资料。

2017全国各地的事业单位考试已经拉开序幕,相信大家对于行测理科部分题目的解题方法都有所了解。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事业单位数量关系的题目难度不大,但是事业单位数量关系的考察题量较大,因此各位考生只要掌握了考点之下的基本公式和解题方法,并且通过一定的练习就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分数。

接下来我们就把事业单位考试中数量关系的高频考点给各位考生进行汇总,希望大家能够对于考点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高频考点之计算问题计算问题一直是事业单位考查的终点题型,考查频率较高,占到了数量关系的半壁江山。

在计算问题的考查中设计一些特殊题型的计算问题也涉及到一些数学思想的考查。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核心考点是其通项公式以及求和公式,简单的计算我们利用基本公式就可以解决问题,但目前我们对于等差数列最重要的考查点为等差数列的中项求和公式。

2. 分段计算:分段计算往往和日常生活相关,比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出租车的分段计价和商场的分段打折等等。

分段计算特点题干较长;题干明确给出不同条件对应的收费和用量等;求不同条件下对应的总量之后。

分段计算问题解题的核心是每一段有不同的价格规定。

方法:分别求出再求和。

3. 周期循环计算:特点:所求量大或出现省略号。

重点是需要寻找循环周期为多少,确定整周期后的余数。

4. 递推和逆推问题:近些年考查逆推的题目涉及较多,这类题目往往描述复杂题干较长,从正面去求解问题相对复杂,因而我们应该根据最终状态逆推到最初的状态。

计算时注意运算规则的变化,除法变乘法法,减法变加法。

5. 利用数学思想解决计算问题:计算问题中有一部分题目往往会利用整除思想、比例思想和方程思想来解决计算问题,利用这些数学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决,简化解题步骤,节省运算时间。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规律总结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规律总结

【导语】在数学题中,我们经常会总结出一些规律。

它们可以帮助大家在考试中跟快速的解题,下面总结了十三个规律,希望帮助大家更好地解答行测中的数量提。

一、当一列数中出现几个整数,而只有一两个分数而且是几分之一的时候,这列数往往是负幂次数列。

【例】1、4、3、1、1/5、1/36、( )A.1/92B.1/124C.1/262D.1/343二、当一列数几乎都是分数时,它基本就是分式数列,我们要注意观察分式数列的分子、分母是一直递增、递减或者不变,并以此为依据找到突破口,通过“约分”、“反约分”实现分子、分母的各自成规律。

【例】1/16 2/13 2/5 8/7 4 ( )A 19/3B 8C 39D 32三、当一列数比较长、数字大小比较接近、有时有两个括号时,往往是间隔数列或分组数列。

【例】33、32、34、31、35、30、36、29、( )A. 33B. 37C. 39 D . 41四、在数字推理中,当题干和选项都是个位数,且大小变动不稳定时,往往是取尾数列。

取尾数列一般具有相加取尾、相乘取尾两种形式。

【例】6、7、3、0、3、3、6、9、5、( )A.4B.3C.2D.1五、当一列数都是几十、几百或者几千的“清一色”整数,且大小变动不稳定时,往往是与数位有关的数列。

【例】448、516、639、347、178、( )A.163B.134C.785D.896六、幂次数列的本质特征是:底数和指数各自成规律,然后再加减修正系数。

对于幂次数列,考生要建立起足够的幂数敏感性,当数列中出现6?、12?、14?、21?、25?、34?、51?、312?,就优先考虑43、112(53)、122、63、44、73、83、55。

【例】0、9、26、65、124、( )A. 165B. 193C. 217D. 239七、在递推数列中,当数列选项没有明显特征时,考生要注意观察题干数字间的倍数关系,往往是一项推一项的倍数递推。

数量关系知识点汇总

数量关系知识点汇总

数量关系知识点汇总在⾏测中,数量关系往往是让我们最为头痛的模块之⼀,主要是因为数量关系知识点灰常多,并且考察⽅式也⼗分灵活,需要考⽣能够灵活运⽤各种知识点对应的公式、解题思路。

⽽⼴⼤考⽣对于数量关系的知识点并没有形成体系化,导致⽆法进⾏题型识别,然后顺利解题。

在此,我将数量关系中涉及的常考题型进⾏⼤汇总,便于⼤家形成体系,从⽽灵活调⽤。

⼀、不定⽅程根据题⼲意思列⽅程求解是最基础的⼀种题⽬,如果你数量关系时间不够选择挑题⽬做,⾸先就要把这⼀类题⽬找出来解决掉。

列出⽅程以后,有些题⽬能够直接解出未知数,⽽有些题⽬的未知数的个数要⽐⽅程的个数多,这类⽅程叫做不定⽅程或不定⽅程组。

常⽤解法(1)代⼊法:有些题型可以直接将选项代⼊题⼲,或者由题⼲列出的不定⽅程进⾏排除,⽐如:多位数问题,余数问题,年龄问题,页码问题。

(2)特值法:题⼲中隐藏了⼀个未知定量,不管我们所设的未知数怎么变,这个未知定量永远不会变,这时我们就可以取⼀个未知数为特殊值(0或1或最⼩公倍数)以⽅便计算。

(3)数字特性法:1.奇偶特性:基本公式: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两个推论:(和差共性)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

(奇反偶同)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则两数奇偶性相反;和或差是偶数,则两数奇偶性相同。

实际应⽤:知和求差、知差求和、系数为奇数的未知数可以判断它的奇偶性。

2.整除特性:些常⽤数字的整除判定:能被3整除的必须各个位上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能被2(或 5)整除的数,末位数字能被2(或 5)整除;能被4(或25)整除的数,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25)整除;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125)整除;能被3(或9)整除的数,各位数字和能被3(或9)整除;能被7 整除的数,其末⼀位的两倍与剩下的数之差能被7整除;能被11 整除的数,奇数位的和与偶数位的和之差,能被11 整除;ps:能被7 (或11或13)整除的数,其末三位数与剩下的数之差,能被7 (或11或13)整除。

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汇总2024

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汇总2024

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汇总2024一、数字推理。

1. 等差数列。

-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 通项公式:a_n=a_1+(n - 1)d,其中a_n是第n项的值,a_1是首项,n是项数。

- 求和公式:S_n=frac{n(a_1+a_n)}{2}=na_1+(n(n - 1))/(2)d。

- 示例:数列1,3,5,7,9·s是一个首项a_1=1,公差d = 2的等差数列。

2. 等比数列。

-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

- 通项公式:a_n=a_1q^n - 1。

- 求和公式:当q≠1时,S_n=frac{a_1(1 - q^n)}{1 - q};当q = 1时,S_n=na_1。

- 示例:数列2,4,8,16,32·s是一个首项a_1=2,公比q = 2的等比数列。

3. 和数列。

- 定义:通过相邻项相加得到下一项的数列。

- 类型:- 两项和数列:如1,2,3,5,8,13·s,其中a_n=a_n - 1+a_n - 2(n≥3)。

- 三项和数列:例如1,1,2,4,7,13,24·s,a_n=a_n - 1+a_n - 2+a_n - 3(n≥4)。

4. 积数列。

- 定义:通过相邻项相乘得到下一项的数列。

- 类型:- 两项积数列:如2,3,6,18,108·s,其中a_n=a_n - 1× a_n - 2(n≥3)。

- 三项积数列:例如1,2,3,6,36,648·s,a_n=a_n - 1× a_n - 2× a_n - 3(n≥4)。

5. 多次方数列。

- 类型:- 平方数列:1,4,9,16,25·s,通项公式为a_n=n^2。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数量关系做题技巧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数量关系做题技巧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数量关系做题技巧从近几年的考生情况看,在职测科目考试中,大部分学员都放弃数量关系,在最后的几分钟随便猜几个选项并草草结束考试,所以导致分差很大。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相对较高的分数,我们不仅需要有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也需要懂得一些做题技巧,接下来中公教育带领各位考生来了解一下做题技巧。

一、寻找选项倍数关系【例1】甲、乙两人买数量相同的萝卜,甲打算卖1元2个,乙打算卖1元3个。

如果甲、乙两人一起按2元5个的价格卖掉全部的萝卜,总收入会比预想的少4元钱,问两人共有多少个萝卜?A.420B.120C.360D.240解析:两人的萝卜数量相同,则两人共有的萝卜应该是单人的2倍,选项B、D刚好是2倍的关系,所以直接选择D即可。

而B应该是一个人的萝卜数量。

二、寻找选项和差关系【例2】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两个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

梁教师当月一共举办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A.8B.10C.12D.15解析:两个教室当月总共举办培训27次,选项C和D加和正好是27,因此答案为其中一个,若答案为C,则甲教室总人次为偶数,乙教室总人次为奇数,加和为奇数,不符合题意,所以只能选D。

三、巧用整除特性【例3】两个派出所某月共受理案件160起,其中甲派出所有17%是刑事案件,乙派出所有20%是刑事案件,问乙派出所这个月受理多少起非刑事案件?A.48B.60C.72D.96解析:甲案件总数必须是100的倍数,所以只能是100,乙一共就是60起案件,80%就是48件,选A。

四、运用生活常识【例4】两同学需托运行李。

托运收费标准为10公斤以下6元/公斤,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略低一些。

已知甲乙两人托运费分别为109.5元、7 8元,甲的行李比乙重50%。

那么,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比10公斤以内的低了多少元?A. 1.5元B. 2.5元C. 3.5元D. 4.5元解析:由收费标准“略低”一些可知,应该优先选择稍微低一点的。

行测常考考点(数量关系)数量关系

行测常考考点(数量关系)数量关系
-( )题型特征
1.数列中有明显的多次方数字或者多次方附近的数字。
2.数列局部有明显多次方规律。 3.数列基本单调,从大数字看变化幅度陡增(大于 6 倍)。
( 二 )应又枋法
K熟练掌握多次方数字,对多次方附近的数字敏感。观察数列局部有无多次方数字或者
多次方附近的数字。 2.结合选项发现数列变化幅度陡增时,考虑数列前一项的多次方推出后项,或者前两项
A。
考点三,分式数列
-( )题型街正
数列中大部分数字都是分数。
( 二 )应又枋法
1.观察题干中分数,如果容易通分,考虑作差或者加和;如果容易约分,考虑乘积或者 倍数。
2.无明显规律,观察有无重复数字出现在分子、分母位置。 3.最后考虑分子分母单独观察规律,通过化繁或化简均衡分子间/分母间的关系。
2 14 28 140
【例】12, 14, 17, 22, 2 9, ( )
A.3 1
B.3 6
C.4 0
D.5 6
【答案】C。解析:观察发现数列单调递增,从大数字看变化幅度不到 2 倍,故优先考
虑作差。相邻两项之差依次为 2、3、5、7、(11 ) , 是质数列,应填入 29+ ( 11) = (40) 。
考点二、多次方数列
1.数列基本单调,从大数字看变化幅度不大(2 倍左右)。 2.数列没有典型的题型特征时,强行逐差寻找规律。
( 二 )应又枋法
1.先逐差,随时关注差和基本数列的联系,一级差无特点时再逐一级差。
2.如果二级差也没有特点,则先将其放在一边,将一级差斜向代入原数列构造网络。 3.如果无法构造网络,则需要对二级差“一逐到底”,随时结合差和倍数大胆猜测。
( 二 )应又枋法
观察数列,如果总项数是偶数项,一般考虑两两分段或间隔数列。

事业单位考试数量关系秒杀八法

事业单位考试数量关系秒杀八法
A.28元B.26元C.24元D.20元
[答案]C
【例5】(湖北政法2010A-16)去超市购物,如果买9件A商品,5件B商品,1件C商品,一共需要98元。如果买13件A商品,7件B商品,1件C商品,一共需要126元。若A、B、C三种商品各买2件,共需要多少钱?()
A.76 B.84 C.98 D.108
【例2】(国家2011-68)甲、乙两人在长30米的泳池内游泳,甲每分钟游37.5米,乙每分钟游52.5米。两人同时分别从泳池的两端出发,触壁后原路返回,如是往返。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则从出发开始计算的1分50秒内两人共相遇多少次?
A. 2 B. 3 C. 4 D. 5
二次相遇时走了3个全程,三次走5个,四次7个
背后追上型,一个人走得很快,一个人很慢,相遇时快的人比慢的多走了一个全程
计算总距离就用总路程除以相遇次数对应的路程数,(1-1,2-3,3-5……)
相遇多少次的问题就算两人一共走了多少全程,两人所走总路程除以距离,如果是1,相遇一次,如果是5,相遇3次。
[答案]D
一、直接代入法
【例1】(江西2009-45)某次考试中,小林的准考证号码是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2倍,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4倍,三个数字的和是13,则准考证号码是()。
A. 148 B. 418 C. 841 D. 814
[答案]A
【例2】(浙江2011-57)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6。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3。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则原来的三位数是多少?
【例3】(国家2009-113)一种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溶液的浓度为10%;再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2%;第三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将变为多少?

数量关系知识点总结行测知识点总结

数量关系知识点总结行测知识点总结

数量关系知识点总结行测知识点总结数量关系知识点总结一,能被3,9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① 判断3/9的倍数的方法是“划” ② “A是B的2倍(一半)”则“A+B”是3的倍数③ 3/9的倍数加减乘3/9的倍数结果还是3/9的倍数④ “A+X”是3/9的倍数,则A的各个数字之和加X也是3/9的倍数⑤ 求几个数之和除以3/9余几,用“划”的方法⑥ 一个除以3余2的数加上一个除以3余1 的数和能被3整除一个除以3余2的数减去一个除以3余2 的数差能被3整除⑦ 三个连续自然数之和是3的倍数能被11整除的数,这个数奇数位的和与偶数位的和之差是11的倍数二,倍数关系如果a:b=m:n(m,n互质)a是m的倍数如果ab=mn(m,n互质)b是n的倍数如果a=bmn(m,n互质)a 土b是m土n的倍数aXb是mxn的倍数注:①题目中出现“比例,分数,倍数”等形式优先考虑倍数关系②2是质数中唯一的偶数,题干中出现质数优先考虑2的特殊性三,直接带入法1. 求某数最大或最小,一般猜选项中的第二大或第二小2. 求操作次数时,一般猜选项中的最大或最小选项罗列一般用直接代入四,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如果问题问的是总量,一般设工作总量为X 如果问题问的不是总量,一般设工作总量为某些数(速度,时间,效率,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工作总量=人数X时间(默认每个人的效率为1)总量一定,效率与时间成反比五,行程问题1. 等时间平均速度公式:V=V1+V2+V3+………Vnn 路程=速度X时间2. 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1V=1n(1v1+1v2+1v3+………1vn)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注:等时间平均速度大于等于等距离平均速度(当v1=v2=vn 时取等号)迎面相遇时间=相距路程速度和追击相遇时间=相距路程速度差V顺=V船+V水V船=V顺+V逆2 V逆=V船﹣V水V水=V顺﹣V逆2 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桥长﹣车长)÷速度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的时间=(桥长+车长)÷速度六,容斥问题标志:出现“既……..又…………,两者,三者都………,或都不……….” 条件1+条件2+两者都不满足=总数+两者都满足当问题中求只满足某个条件个数时用画图加减(两集合,三集合皆可)条件1+条件2+条件3+三者都不满足=总数+只满足两者+2倍三者都满足条件1+条件2+条件3+三者都不满足=总数+满足两者﹣三者都满足(三个条件两两组合时用第二个公式)三集合七,年龄问题主要特点:时间变化年龄相应变化,但年龄差始终不变,倍数关系在变小。

事业单位中的常见数量关系题解析

事业单位中的常见数量关系题解析

事业单位中的常见数量关系题解析数量关系题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数量关系题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在事业单位中,处理数量关系题是部分职位考试的必备技能。

本文将对事业单位中常见的数量关系题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类题目。

一、绝对值题绝对值题是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见的一类数量关系题。

在解答绝对值题时,首先需要明确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

绝对值是表示一个数与零的距离,因此它的值一定是非负的。

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将绝对值题转化为不等式进行求解。

例如,题目给出一个绝对值不等式,要求确定满足不等式的数的取值范围。

我们可以通过拆分绝对值不等式的条件,并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

在求解过程中,需要注意在拆分条件时考虑正负号的情况,以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

二、比例关系题比例关系题也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之一。

比例关系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比例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解答比例关系题时,我们通常采用等比例原理或者交叉乘积法进行求解。

等比例原理适用于直接比较两组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当题目给出两组数的比例关系时,我们可以利用等比例原理来求解未知数的值。

通过设置等比例方程,将已知的比例关系转化为方程,进而求解未知数。

交叉乘积法适用于已知比例关系中含有未知数的情况。

当题目给出已知比例关系和一组数的值时,我们可以利用交叉乘积法求解未知数的值。

通过将已知比例关系的分数形式转化为等式形式,并进行交叉乘积计算,可以求解未知数的值。

三、变量关系题变量关系题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也较为常见。

变量关系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变量间关系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在解答变量关系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列方程或者构建方程组的方法进行求解。

列方程方法适用于解决单变量关系的题目。

当题目给出一个变量间的关系表达式时,我们可以通过列方程的方法将变量间关系转化为等式,从而求解变量的值。

在列方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需要求解的变量,将其他变量表示成求解变量的函数形式。

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汇总

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汇总

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汇总一、数字推理。

1. 基础数列。

- 等差数列:相邻两项的差值相等,例如:1,3,5,7,9,…,公差为2。

- 等比数列:相邻两项的比值相等,例如:2,4,8,16,32,…,公比为2。

- 质数数列:由质数组成的数列,如2,3,5,7,11,13,…- 合数数列:由合数组成的数列,如4,6,8,9,10,12,…- 周期数列:数列中的数字按照一定的周期重复出现,例如:1,2,1,2,1,2,…- 简单递推数列。

- 递推和数列:如1,2,3,5,8,13,…,从第三项起,每一项等于前两项之和。

- 递推差数列:如5,3,2,1,1,0,…,从第三项起,每一项等于前两项之差。

- 递推积数列:如1,2,2,4,8,32,…,从第三项起,每一项等于前两项之积。

- 递推商数列:如100,50,2,25,1/12.5,…,从第三项起,每一项等于前两项之商。

2. 多级数列。

- 做差多级数列。

- 对于数列不具有明显规律时,可先尝试做差。

例如数列:5,7,10,14,19,…,相邻两项做差得到2,3,4,5,…,是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 做商多级数列。

- 当数列各项之间有明显的倍数关系时,可尝试做商。

如数列:2,4,12,48,240,…,相邻两项做商得到2,3,4,5,…,是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 做和多级数列。

- 有些数列做和后会呈现出规律。

例如数列:1,2,3,4,7,11,…,相邻两项做和得到3,5,7,11,18,…,得到的新数列可能是质数数列或者其他有规律的数列。

- 做积多级数列。

- 数列中相邻项之间有乘积关系时适用。

比如数列:1,2,2,4,8,32,…,相邻两项做积得到2,4,8,32,256,…,做积后得到的数列可能有自身规律。

3. 幂次数列。

- 基础幂次数列。

- 要牢记常见的幂次数:1^2 = 1,2^2=4,3^2 = 9,4^2=16,5^2 = 25,6^2=36,7^2 = 49,8^2=64,9^2 = 81,10^2 = 100;1^3=1,2^3 = 8,3^3=27,4^3 = 64,5^3=125,6^3 = 216,7^3=343,8^3 = 512,9^3 = 729,10^3=1000等。

数量关系浙江公考考点知识点方法技巧详细分析讲解公考必看最新版

数量关系浙江公考考点知识点方法技巧详细分析讲解公考必看最新版

数量关系浙江公考考点知识点方法技巧详细分析讲解公考必看最新版浙江公考数量关系是一种常见的考察题型,在考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本文将详细分析讲解浙江公考数量关系的考点、知识点以及方法技巧,并提供最新版的相关内容供考生参考。

一、考点分析1.等量关系:考察物品之间的数量关系,如甲物品和乙物品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2.倍数关系:考察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者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两倍,或者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为1:23.比例关系:考察两个或多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甲物品和乙物品的比例为3:54.递推关系:考察一组数字或物品之间的递推关系,如给出数列的前几项,要求求出后几项。

5.增减关系:考察一组数字或物品之间的增减关系,如给出数列的规律,要求求出下一个数字或物品。

6.概率与事件关系:考察概率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如给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求求出概率。

二、知识点分析1.基本数学运算:包括四则运算、百分数、比例、分数等基本运算方法,要求考生掌握运算规则和计算技巧。

2.数据分析与统计: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概念和计算方法,要求考生能够分析和处理数据。

3.图表分析: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图表的解读和分析,要求考生能够从图表中获取所需信息。

4.逻辑思维:包括推理、判断、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的考察,要求考生能够通过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5.概率与事件:包括概率的计算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析,要求考生能够根据给定条件计算概率或估算事件可能性。

三、方法技巧分析1.熟悉基本数学运算规则和计算技巧,掌握常用的数学公式和方法,例如百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比例的计算方法等。

2.注意分析题目条件,理清题目要求,确定解题思路,考试时要认真细致地读懂每个数字和符号的意义。

3.多做习题,提高解题能力,掌握方法技巧。

对于考察数据分析和图表分析的题目,可以通过做类似的练习题来提高解题能力。

5.多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完整版)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汇总

行测常用数学公式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总工作量=各分工作量之和; 设总工作量为1或最小公倍数1.实心方阵: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2=(外圈人数÷4+1)2=N 2 最外层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1)×42.空心方阵: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2-(最外层每边人数-2×层数)2=(最外层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中空方阵的人数。

★无论是方阵还是长方阵:相邻两圈的人数都满足:外圈比内圈多8人。

3.N 边行每边有a 人,则一共有N(a-1)人。

4.实心长方阵:总人数=M ×N 外圈人数=2M+2N-4 5.方阵:总人数=N 2 N 排N 列外圈人数=4N-4例:有一个3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有10人,问全阵有多少人? 解:(10-3)×3×4=84(人) (2)排队型:假设队伍有N 人,A 排在第M 位;则其前面有(M-1)人,后面有(N-M )人 (3)爬楼型:从地面爬到第N 层楼要爬(N-1)楼,从第N 层爬到第M 层要爬N M -层。

总长/间隔+1 环型棵数=总长/间隔 楼间棵数=总长/间隔-1 (1)单边线形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总长=(棵数-1)×间隔 (2)单边环形植树:棵数=总长÷间隔; 总长=棵数×间隔(3)单边楼间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总长=(棵数+1)×间隔 (4)双边植树:相应单边植树问题所需棵数的2倍。

:对折N 次,从中剪M 刀,则被剪成了(2N ×M +1)段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平均速度型:平均速度=21212v v v v + (2)相遇追及型:相遇问题:相遇距离=(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追击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追及时间 背离问题:背离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背离时间 (3)流水行船型: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公考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整理

公考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整理

公考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整理1. 数量关系题型介绍
- 数量关系题是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一种常见题型。

- 主要考查数量大小、比例关系、代数运算等方面的能力。

2. 数量大小比较
- 直接数量比较
- 利用已知条件推理数量大小关系
3. 比例与占比
- 比例概念及计算
- 百分比、千分比等占比问题
- 利率计算
4. 代数运算
- 四则运算
- 方程式求解
- 函数运算
5. 数列规律
- 等差数列
- 等比数列
- 找规律推理
6. 几何计算
- 平面图形面积、周长计算
- 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计算
7. 逻辑推理
- 利用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理
- 排除无关选项
- 验证选项正确性
8. 题型技巧
- 注意题干中的限制条件
- 关注数据单位及换算
- 利用选项互斥性进行排除
- 审题细致,避免粗心错误
以上是公考行测数量关系部分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建议多加练习,熟练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数量关系知识点总结

数量关系知识点总结

数量关系知识点总结一、数量关系的基本概念数量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数值之间的比较和关联。

在数量关系中,数值之间可以有大小、大小关系,也可以有比例、倍数、倍率等关系。

1. 大小关系:在数量关系中,我们常常需要比较两个数值的大小。

如果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大,我们可以用“大于”符号(>)来表示;如果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小,我们可以用“小于”符号(<)来表示;如果两个数值相等,我们可以用“等于”符号(=)来表示。

2. 比例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两个或多个数值之间的比较关系可以保持不变,这种关系就叫做比例关系。

比例关系通常用“:”或者“/”来表示,如a:b或a/b。

在比例关系中,我们还可以引入比例因子的概念,比例因子是指除数和被除数之间的比值。

3. 倍数关系:在数量关系中,我们常常会涉及到一个数值是另一个数值的几倍的问题。

如果一个数值是另一个数值的n倍,我们可以用乘法运算来表示,即n*a。

在倍数关系中,我们还可以引入整数倍的概念,即当n是一个整数时,a就是b的整数倍。

4. 倍率关系:倍率关系是指两个数值之间的比值关系。

如果一个数值是另一个数值的m倍,我们可以用除法运算来表示,即a/b=m。

倍率关系在概率、利率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二、数量关系的运算在数量关系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各种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这些运算可以帮助我们求解问题,比较大小关系,计算比例关系,等等。

1. 加法运算: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得到它们的总和。

在加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注意数值的正负、小数、分数等的规则,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2. 减法运算:减法是指将一个数值从另一个数值中减去,得到它们的差。

在减法运算中,我们也需要注意规则,如负数减法、借位减法等。

3. 乘法运算:乘法是指将两个数值相乘,得到它们的乘积。

乘法运算可以用于计算两个数值的倍数关系,计算比例关系中的比率等。

4. 除法运算: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值除以另一个数值,得到它们的商。

行测数量关系高频考点解析

行测数量关系高频考点解析

行测数量关系高频考点解析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部分。

但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其中的高频考点,加以针对性的练习,就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解析一下行测数量关系中的几个高频考点。

一、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是数量关系中的常见题型,其核心公式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对于简单的工程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公式求解。

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那么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我们先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甲每天完成工作总量的 1/10,乙每天完成工作总量的 1/15,两人合作每天完成工作总量的(1/10 + 1/15),则合作完成所需时间为 1÷(1/10 + 1/15)= 6 天。

对于复杂一些的工程问题,可能会涉及到多人合作、交替工作等情况。

比如,甲、乙两人轮流工作,甲工作 1 天,乙工作 2 天,甲再工作 1 天,乙再工作 2 天……如此循环,共需要 15 天完成工作。

已知甲单独做需要 20 天,乙单独做需要 30 天,问这项工作总量是多少?我们可以设工作总量为 60(20 和 30 的最小公倍数),则甲的效率为 3,乙的效率为 2。

一个周期(甲 1 天,乙 2 天)共完成 7 的工作量,15天内包含 5 个周期,正好完成 35 的工作量,所以工作总量为 60。

二、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也是行测中的重点,其基本公式有:路程=速度×时间。

常见的题型包括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中,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追及问题中,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例如,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 5 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 3 千米/小时,经过 2 小时相遇,那么 A、B 两地的距离就是(5 + 3)×2 = 16 千米。

还有流水行船问题,顺流速度=船速+水速,逆流速度=船速水速。

公考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必背公式30条

公考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必背公式30条

数量关系必背公式 一、增长量和增长率 1、已知现期量和基期量,求增长量和增长率 2、已知基期量和增长量,求增长率和现期量 3、已知基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和现期量 4、已知现期量和增长量,求基期量和增长率 5、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求基期量和增长量 6、已知增长率和增长量,求基期量和现期量 二、间隔增长率 三、混合增长率 六、平均数 二、行程问题 1、流水行船 3、混合浓度=混合前溶质的和/混合前溶液的和=(溶质1+溶质2)/(溶液1+溶液2) 4、巧用“十字交叉法”解决混合溶液问题 六、经济利润问题 1、收入=成本+利润 2、利润率=利润/成本 *100%【备注:数学运算中,除非题干特意说明,否则利润率均等于利润/成本。

但经济学方面、资料分析中未必如此,注意注意!】 3、收入=成本(1+利润率) 七、钟表问题 1.一个指针走完一圈3600,一个表盘3600;总共分为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1个大格等于300,1个小格等于60; 2.时针每分钟走0.50,分针每分钟走60,速度差为5.50/分,速度之比为12:1; 3.时针与分针每小时出现2次直角,1次重合,一次180度;时针与分针每昼夜出现44次直角,22次重合,22次180度。

八、牛吃草问题 基础公式:y=(N-x)×t,其中y代表原草量,N代表牛的头数,x代表草生长的速度,t 代表牛吃完这片草所用的时间。

九、植树问题 1.单边线形植树公式(两端都植): 棵数=总长÷间隔+1 2.单边楼间植树公式(两端都不植): 棵数=总长÷间隔-1 3.环形植树公式: 棵数=总长÷间隔 十、方阵问题 1、n排n列的实心方阵:人数为n2。

2、n排n列的方阵:最外层有(4n-4)人。

3、无论是方阵还是矩形方阵,相邻两圈的人数都满足外圈比内圈多8人。

十一、过河爬楼问题 1、从地面爬到第n楼,需要爬n层。

2、从第m层爬到第n层,需要爬(n-m)层。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数字推理常考考点总结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数字推理常考考点总结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数字推理常考考点总结1500字数量关系是行测考试中的一大常考考点,主要内容包括数字推理和数量关系推理。

在数字推理部分,常考的题型包括数字组合、数字运算、数字排列等。

下面是关于数字推理的一些常考考点总结:一、数字组合:1. 数字组合:给定一组数字,按照一定规律组合后求出结果。

常见的规律有数字之和、数字之差、数字之积等。

2. 数字替换:给定一组数字,将其中某几个数字替换为其他数字,求替换后的结果。

常见的规律有数字之和、数字之差、数字之积等。

二、数字运算:1. 加减乘除:根据给定的加减乘除法则,求解表达式的结果。

2. 数字计算:根据给定的数字以及计算规则,计算最终结果。

常见的规则有数字之和、数字之差、数字之积等。

三、数字排列:1. 数字排序:根据给定的排列规则,求出待排序数字的顺序。

常见的规则有从小到大排列、从大到小排列等。

2. 数字替换:将给定数字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排列后,将某几个数字替换为其他数字,求替换后的结果。

在数量关系推理部分,常考的题型包括数量比较、数量关系、数量推理等。

下面是关于数量关系推理的一些常考考点总结:一、数量比较:1. 大小比较:根据给定的数值大小进行比较,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常见的比较方法有大小排列、数值相加、数值相减等。

2. 数量关系:根据给定的数值关系进行推理,求出符合要求的数值。

常见的关系有倍数关系、百分比关系、比例关系等。

二、数量关系:1. 数量变化:根据给定的数量变化规律,推断出下一个数值。

常见的变化规律有线性关系、指数关系、循环关系等。

2. 数量比例:根据给定的数量比例,求出未知的数量。

常见的比例关系有百分比、比例尺、三角函数等。

三、数量推理:1. 数列推理:根据给定的数列规律,推断出下一个数列。

常见的规律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2. 数字推理:根据给定的数字规则,推断出满足规则的数字。

常见的规则有数字之和、数字之差、数字之积等。

以上是关于数量关系推理的一些常考考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行测备考有所帮助。

事业单位中的计算题技巧分享

事业单位中的计算题技巧分享

事业单位中的计算题技巧分享事业单位考试是一个具有一定难度和竞争性的考试,其中计算题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无论是数量关系题、逻辑推理题还是数据分析题,掌握一些计算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解题。

本文将分享一些在事业单位计算题中常用的技巧,希望能对大家的备考工作有所帮助。

一、数量关系题的技巧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数量关系题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类题型。

这类题目通常涉及数字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出正确的答案。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1. 特殊取数法:对于给定的问题,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些特殊的取值进行计算,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和分析数字之间的关系。

通过特殊取数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的效率。

2. 逆向计算法:有些时候,我们可以从答案出发逆向计算,以确定所需的条件或数字。

这种方法常用于求解未知数或确定某一条件的取值范围。

3. 数字拆分与合并:当面对一些复杂的数字运算时,我们可以将数字进行拆分或合并,以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将大数拆分为相对较小的数求和,或将多个数字合并为一个百分数进行计算。

二、逻辑推理题的技巧逻辑推理题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也是常见的一类题型。

这类题目要求我们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推理,推断出正确的结论。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1. 构造逻辑关系图:在解答逻辑推理题时,可以通过构造逻辑关系图的方式,将各个条件和结论进行可视化展示。

这样可以更清晰地把握各个信息之间的关联,从而更容易找到正确的答案。

2. 排除法:当给出多个选项时,我们可以通过逐个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来确定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需要我们在推理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维,灵活运用各种已知的条件进行对比和分析。

三、数据分析题的技巧数据分析题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属于较为复杂的题型,需要我们对给定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和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1. 数据分类与整理:在解答复杂的数据分析题时,我们可以将给定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通过将数据进行分组和排序,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考试指导:数量关系高频考点分享
一、多位数重排问题
例题1.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的3倍少2。

若将个位与百位上的数字顺序颠倒后,所得的三位数与原三位数的和是117 1。

那么,这个三位数是:【2016—事业单位3.19联考】
A. 400
B.430
C.437
D.450
【解析】C。

根据题意,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1,排除A、D 项。

再根据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的3倍少2,再排除B项,因此答案选C。

二、整除特性快速解题
例题2、一个三位数在400和500之间,各个数字的和是9。

若个位数字和百位数字调换,所得新的三位数是原数的13/24,13/24原来的三位数是:【2016—事业单位8.22联考】
A.423
B.432
C. 441 D .450
【解析】B。

有题意可知新的三位数是原数的13/24
,则原来的三位数可以被24整除,则必为偶数,排除A、C选项。

对于B、D项,只有B项可以被24整除,因此答案选B。

三、计算问题
四、牛吃草问题
例题4.某公园在开门前有400人排队等候,开门后每分钟新来的人数是固定的,一个入口每分钟进10人,如果开放4个入口,开门20分钟后就没有人排队,如果现在开放6 个入口,那么开门多少分钟后就没人排队。

【2016—事业单位5.28联考】
A.7
B.92
C.10
D.12
【解析】C。

此题是一个典型的牛吃草,题干中已经明确告诉原有量为400,根据牛吃草公式M=(N-X)t,设每分钟进入的人数为x,可得400=(4×10-x)×20=(6×10-
x)×t,可得X=20,t=10。

所以是10分钟后就不会有人在进来,所以答案选C。

五、几何问题
例题5.
已知三角形ABC面积为1998平方厘米,是平行四边形DEFC面积的3倍,那么,三角形BDE的面积是多少?【2016—事业单位5.28联考
A.333
B.499
C.999
D.1333
【解析】A。

由题意可知DEFC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BDE共底DE,则三角形BDE=
1/2平行四边形DEFC面积,又因为三角形ABC面积为1998平方厘米,是平行四边形DEFC面积的3倍,则三角形BDE= 1/6三角形ABC= 1/6*1998=333。

所以答案选A。

本次数量关系就分享到这里啦!希望大家下去耐心总结,距离我们考试还有一段时间,上述的题型希望大家都能灵活应用,真正提高我们做题的速度,提高数量关系的正确率,加油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