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合同管理制度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献血条例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献血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2.04.18•【字号】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号•【施行日期】2012.06.18•【效力等级】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安全与血液正文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献血条例(2012年1月16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次会议通过2012年3月31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批准2012年4月18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号公布自2012年6月18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州行政区域内献血、采血、供血、用血及其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自治州坚持无偿献血制度。
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以下简称适龄公民)自愿献血。
推行个人储血、家庭储血、单位储血、社会互助相结合的献血互助制度。
献血者享有优先用血权。
第四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献血工作,将献血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鼓励社会各界捐助献血工作。
第五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对积极参加献血和在献血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六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在卫生主管部门设立献血管理机构,负责无偿献血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宣传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二)按献血适龄公民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六的比例拟定献血实施方案和编制年度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三)负责献血适龄公民人数的统计工作;(四)负责宣传、动员、组织、招募献血者等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五)负责献血、采血、供血和医疗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工作;(六)拟定献血屋和采血点的设置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七)拟定自治州、县(市)临床用血应急预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八)行使本条例规定的行政执法权。
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

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积极推进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进一步规范人体器官获取,完善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体系,推动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依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等法规政策,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民逝世后捐献器官(以下简称捐献器官,包括器官段)的获取与分配。
第三条本规定中人体器官获取组织(以下简称OPO)是指依托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由外科医师、神经内外科医师、重症医学科医师及护士、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等组成的从事公民逝世后人体器官获取、修复、维护、保存和转运的医学专门组织或机构。
第四条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国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所设OPO的日常管理,保障其规范运行。
第二章捐献器官的获取第六条OPO获取捐献器官,应当在捐献者死亡后按照人体器官获取标准流程和技术规范实施。
获取捐献器官种类和数量,应当与人体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书一致。
第七条OPO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对其服务范围内的潜在捐献者进行相关医学评估。
(二)获取器官前核查人体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书等合法性文件。
(三)维护捐献器官功能。
捐献者死亡后,依据捐献者生前意愿或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共同书面意愿获取相应捐献器官。
(四)将潜在捐献者、捐献者及其捐献器官的临床数据和合法性文件上传至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以下简称器官分配系统,网址:)。
(五)使用器官分配系统启动捐献器官的自动分配。
(六)获取、保存、运送捐献器官,并按照器官分配系统的分配结果与获得该器官的人体器官移植等待者(以下简称等待者)所在的具备人体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以下简称移植医院)进行捐献器官的交接确认。
(七)对捐献者遗体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并参与缅怀和慰问工作。
(八)保护捐献者、接受者和等待者的个人隐私,并保障其合法权益。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2018-2020年财政支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2018-2020年财政支出规划一、部门概况(一)部门职能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事业单位。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和《云南省红十字会条例》、《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条例》履行下列职责:1.负责全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动员、志愿者报名登记、体检采集血样、分型检验、配型检索、造血干细胞采集和移植服务工作;2.依法开展和推动遗体、人体器官(组织)捐献工作;负责全省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登记、咨询、捐献见证、缅怀纪念和人道救助等工作;3.开展其他人道主义活动。
(二)部门机构设置和在职人员情况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云南省分库为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根据职能职责,下设办公室、宣传科、资料室等3个内设机构。
核定事业编制为7人。
聘用人员为3人。
二、财政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云南省红十字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25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3]66号,根据《中国红十字事业2015-2019年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在全省开展造血干细胞、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始终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抓住机遇、求真务实,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真正把造血干细胞、人体器官项目建成惠及患者、挽救生命的生命希望项目。
(一)年度任务目标1.2018年任务目标任务一: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实施内容:在全省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动员、志愿者报名登记、体检采集血样、分型检验、配型检索、造血干细胞采集和移植服务对入库志愿者进行回访等工作;任务目标:严格按照中华骨髓库建议年度计划部署,继续增加“资料库”库容,在2017年数据基础上,实现当年入库5000人份,具体以明年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管理中心下达任务为准。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1.07•【文号】•【施行日期】2021.01.07•【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管理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红十字会、卫生健康委:为规范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管理,促进我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1月7日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管理,促进我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以下简称:协调员),是指经红十字会认定的参与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现场见证、信息采集报告等工作并协助完成人体器官捐献其他相关事务的人员。
第三条协调员应当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依法履行相关工作职责,自觉遵守相关行为规范。
第四条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国协调员管理工作的监督,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负责全国协调员工作的管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全国协调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
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协调员管理工作的监督,省级红十字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协调员工作的管理,省级人体器官捐献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省级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协调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
人体器官捐献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器官移植已成为挽救许多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然而,器官短缺一直是制约器官移植发展的瓶颈。
为了规范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保障捐献者和接受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是对人体器官捐献法律规定的概述。
一、人体器官捐献的基本原则1. 自愿原则: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不得强迫、欺骗、利诱他人捐献。
2. 无偿原则:人体器官捐献是无偿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器官。
3. 安全原则: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活动应当符合医疗技术规范,确保捐献者和接受者的安全。
4. 保护隐私原则: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活动应当保护捐献者和接受者的隐私。
二、人体器官捐献的法律规定1.《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是我国关于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的基本法规,于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明确了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程序、法律责任等内容。
2. 《人体器官捐献法》《人体器官捐献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人体器官捐献的法律法规,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法进一步明确了人体器官捐献的原则、程序、保障措施和法律责任。
三、人体器官捐献的程序1. 捐献申请捐献者或其亲属可以向医疗机构提出捐献申请。
医疗机构应当对申请进行审查,确保符合捐献条件。
2. 捐献登记医疗机构对符合捐献条件的申请,应当将其登记在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簿上。
3. 捐献评估医疗机构对捐献者进行评估,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况等,确保捐献者的器官适合移植。
4. 捐献同意捐献者或其亲属在了解捐献的相关知识和风险后,可以签署捐献同意书。
5. 器官提取在捐献者死亡后,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器官,并确保器官的质量和安全性。
6. 器官分配器官分配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
7. 器官移植医疗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接受者进行器官移植手术。
四、法律责任1. 违反自愿原则,强迫、欺骗、利诱他人捐献器官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意见》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01.14•【字号】云政发[2001]5号•【施行日期】2001.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安全与血液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意见》的通知(云政发[2001]5号)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为各级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团体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依据,加大公民无偿献血的力度,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保证医疗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现将《云南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二00一年一月十四日云南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意见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证医疗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的规定,结合我省血液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一)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统一规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成立献血领导小组,在卫生行政部门下设献血办公室,具体承担行政区域内献血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献血计划,并监督献血指标的完成,实施奖励和处罚。
根据各地的医疗临床用血需求量,年度无偿献血指标一般按单位献血适龄公民2—6%的比例测算下达。
(二)各级血站(包括血液中心、地州市中心血站、县基层血站和血库)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卫生事业机构。
同级财政应保证其工作的必须经费,将血站的事业和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采供血、医疗用血和采供血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四)各级人事编制部门应将血站工作人员编制纳入管理,在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予以支持。
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管理办法(试行)

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管理工作,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人体器官捐献是当一个人死亡后,将其功能良好的器官以自愿、无偿的方式捐献给国家人体器官捐献管理机构,用于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够延续生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第三条人体器官捐献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完成: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通过书面自愿申请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并且没有撤销该登记,待其身故后进行的人体器官捐献。
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器官,待其身故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达成一致意见,共同或委托代表以书面形式表示同意的人体器官捐献。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体系的最高管理机构,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卫生部共同组建,负责规划、协调、指导、监督全国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下设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专家组、中国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等。
日常工作机构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设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第五条省级红十字会、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组成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管理本行政区域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下设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省级人体器官捐献专家组和省级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等。
日常工作机构为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设在省级红十字会。
第六条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可根据需要设立下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或登记站,具体承担特定区域内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资料收集、数据统计、业务咨询、协调员联络等工作。
第三章捐献意愿登记第七条凡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居民,愿意身故后无偿捐献器官者,可在户籍所在地、居住地或住院地的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站办理捐献意愿登记手续。
第八条填写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统一制作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附表1),填好后可邮寄、传真或面交至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站。
昆明市献血用血管理办法

昆明市献血用血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本市医疗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献血、采血、供血、用血和输血,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市依法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以下简称适龄公民)自愿献血。
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
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参与献血活动。
第四条本市推行个人储血、家庭成员互助、单位互助和社会援助相结合的用血制度。
第五条献血公民享有优先免费用血权。
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统一规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
第七条血液管理工作,坚持全市统一规划采供血机构,统一管理血源,统一采供血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八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的职责:(一)市人民政府下达全市年度献血计划;(二)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市人民政府的献血计划,制定本地区公民献血的实施方案;(三)对下级人民政府完成献血计划的情况进行年度检查和考核。
献血的动员、组织等日常管理工作,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献血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献血办公室)负责。
第九条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一)根据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献血计划和实施方案,负责指导、监督献血指标的完成;(二)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所属的采供血机构的献血、采血、供血和医疗临床用血实施监督管理;(三)根据中心血站提供的贮血、用血信息,结合献血计划任务,动员、组织、调配血源;(四)宣传献血的意义,普及献血的科学知识,开展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的教育;(五)实施奖励和处罚。
第十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职责:(一)动员、组织本单位适龄公民献血;(二)完成当地人民政府下达的献血计划。
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5号——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条例

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5号——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5.11.26•【字号】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5号•【施行日期】2016.03.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其他规定正文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5号《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条例》已由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15年11月26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5年11月26日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条例(2015年11月26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人体器官捐献行为,保障捐献人合法权益,倡导和弘扬捐献人体器官挽救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人体器官的捐献及其相关活动。
本条例所称人体器官,是指公民死亡后仍然具有特定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胰腺等器官。
第三条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
公民的捐献意愿、捐献行为受法律保护和社会尊重。
鼓励公民捐献人体器官,有关单位和个人对捐献人体器官的行为应当给予支持。
第四条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人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捐献该公民的人体器官。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人体器官捐献牟取利益,不得买卖人体器官或者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的活动。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机制,组织协调和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
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体器官捐献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级红十字会负责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捐献登记、捐献见证、人道救助、缅怀纪念等工作。
财政、民政、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
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2023年)

(二)有与实施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相适应的临床工作经验;
(三)经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二十八条移植活体器官的,由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获取活体器官。获取活体器官前,负责人体器官 移植的科室应当向其所在医疗机构的人体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提出获取活体器官审查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及时公布已经办理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的医疗机构名单 。
第二十五条已经办理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的医疗机构不再具备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条件的,应 当停止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并向原登记部门报告。原登记部门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注销该医疗机构的 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向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予以公布。
获取遗体器官,应当经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见证。获取遗体器官前,从事遗体器官获取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所 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红十字会。接到通知的红十字会应当及时指派2名以上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对遗体器官获取 进
行见证。
从事遗体器官获取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维护遗体器官捐献人的尊严;获取器官后,应当对遗体进行符 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除用于移植的器官以外,应当恢复五条国家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依法查处人体器
官捐献和移植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遗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捐献、获取该公民的遗体器官;公民生前未表 示不同意捐献其遗体器官的,该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 形式。
第十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获取未满18周岁公民的活体器官用于移植。
人体器官移植管理制度

人体器官移植管理制度人体器官移植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制度,旨在保护人体器官的捐献和移植安全,维护国家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该制度涉及到器官捐献、器官分配、器官移植手术和器官术后管理等多个方面,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权益。
首先,器官移植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在明确的法律法规基础之上。
相关部门应制定和完善器官移植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捐献人和接受人的权利义务,规范器官获取、分配和移植的程序和标准。
相关法律法规还应加强对器官移植的监督和管理,打击非法器官交易和器官移植乱象,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器官分配制度是器官移植管理制度的核心。
要建立权威的器官分配机构,通过科学、公平、透明的器官分配制度,合理安排器官资源的分配,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器官分配应以医学需要为基础,遵循公正和公平原则,科学评估和排列受体的需求和适应度,并优先考虑急需器官的患者。
要加强对器官分配工作的监督和评估,规范分配操作程序,避免人为干预和不公正行为,确保器官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器官移植手术和器官术后管理是器官移植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要建立健全的器官移植手术管理制度,明确器官移植手术的操作标准和技术要求,加强对器官移植医院和医生的培训和管理。
要建立健全的器官术后管理制度,确保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的医疗监护和康复治疗,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和生存率。
此外,建立和完善器官移植信息管理系统也是器官移植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要建立全国范围的器官移植信息监测和统计系统,及时、准确地了解器官捐献和移植的情况,便于对器官移植工作进行评估和调整。
同时,建立和完善器官移植术后追踪和随访制度,了解移植患者的术后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术后并发症和问题。
总之,人体器官移植管理制度是一项公共管理制度,涉及到众多方面的权益保护和风险管理。
只有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加强宣传和教育,规范和监督器官捐献和移植的各个环节,才能确保人体器官移植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生命保障。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1号《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已经2007年3月21日国务院第17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〇〇七年三月三十一日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人体器官移植,保证医疗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人体器官移植,适用本条例;从事人体细胞和角膜、骨髓等人体组织移植,不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人体器官移植,是指摘取人体器官捐献人具有特定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肾脏或者胰腺等器官的全部或者部分,将其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过程。
第三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器官,不得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的活动。
第四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人体器官移植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人体器官移植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等工作。
第五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举报;对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未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行为,有权向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
接到举报的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举报人通报。
第六条国家通过建立人体器官移植工作体系,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推动工作,确定人体器官移植预约者名单,组织协调人体器官的使用。
第二章人体器官的捐献第七条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
公民享有捐献或者不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
第八条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捐献其人体器官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有权予以撤销。
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捐献、摘取该公民的人体器官;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该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献该公民人体器官的意愿。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18•【字号】云政发[2013]66号•【施行日期】2013.04.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其他规定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3〕66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25号)精神,进一步加强红十字会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红十字事业,有利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汇聚国际国内资源,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保护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有利于推动以慈善捐赠为主要形式的第三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有利于引领和带动有关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反映民生诉求、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有利于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传播公益慈善理念,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展红十字事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红十字事业发展。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指导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全省各级红十字会坚持“解放思想,依法兴会,立足省情,把握重点,求真务实,科学发展”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汇聚国际国内人道救助资源,积极开展自然灾害紧急救援、灾后重建、人道救助、应急救护培训、造血干细胞捐献、艾滋病预防与关怀等人道主义工作,救灾救助成效显著,救护培训不断拓展,特色品牌建设取得实效,体制机制改革进展顺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已成为党委、政府在人道工作领域的得力助手、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的重要力量、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对外展示我省人道主义形象的重要渠道。
生命终止与器官捐献管理制度

生命停止与器官捐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和管理我医院的生命停止与器官捐献工作,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器官移植的效果和质量,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学伦理规范,为医院内部人员正确处理生命停止与器官捐献事宜供应具体引导。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医院内参加生命停止与器官捐献事宜的全部医务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定义1.生命停止:指医学上对病危或无法维持生命的患者进行停止治疗、安泰死等措施以结束其生命的行为。
2.器官捐献:指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学伦理规范的前提下,合法取得脑死亡或临终病患者的器官用于移植的行为。
第二章生命停止管理第四条生命停止程序1.在医疗团队的共同决策下,医务人员可以为病危或无法维持生命且无家属要求连续治疗的患者进行生命停止,并应填写相应的申请表格。
2.对于存在家属要求连续治疗的病危或无法维持生命的患者,医务人员应进行耐性解释和沟通工作,并敬重其意愿,不得擅自进行生命停止。
第五条生命停止决策1.医疗团队应充分评估病情和患者意愿,确保生命停止决策符合伦理和法律的要求,并进行书面记录。
2.医务人员与患者或其合法代表应进行充分、公正且明确的沟通,解释生命停止的必需性、原因和后果。
第六条生命停止程序记录1.医务人员应当为每起生命停止程序填写认真记录,包含患者基本信息、病情评估、医疗团队决策依据、患者或家属同意文件、操作过程等,并将记录妥当保管。
2.相关记录应按医院规定的期限进行保管,防止遗失或损毁,且在保密的前提下,确保有关人员的查询和复查。
第七条生命停止过程中的护理1.医务人员在进行生命停止过程中,应全程秉持敬畏生命的原则,供应患者舒适、安全的护理服务。
2.医务人员应尽量减轻患者痛苦,注意操作细节,防止患者显现感染等并发症。
3.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对生命停止过程中的隐私和保密要求应予以严格遵守,防止信息泄露。
第三章器官捐献管理第八条器官捐献程序1.医院设立器官捐献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和监督器官捐献工作,确保器官捐献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志愿捐献遗体管理办法的通知-昆政规〔2018〕4号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志愿捐献遗体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志愿捐献遗体管理办法的通知昆政规〔2018〕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各直属机构:现将《昆明市志愿捐献遗体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昆明市人民政府2018年11月14日昆明市志愿捐献遗体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推动本市志愿捐献遗体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志愿捐献遗体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志愿捐献遗体,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捐献给医学和科研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捐献遗体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近亲属将其遗体捐献给医学和科研事业的行为。
第四条志愿捐献遗体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
捐献的遗体应当用于医学和科研事业。
不得将捐献的遗体用于有偿或者商业用途,不得买卖捐献的遗体。
第五条鼓励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参与遗体捐献宣传、咨询服务等工作。
第六条市、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志愿捐献遗体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
市、县(市)区红十字会依法负责开展志愿捐献遗体宣传动员、咨询、登记、颁证、缅怀纪念等工作。
第七条捐献人志愿捐献遗体应当亲自办理书面登记手续,填写登记表格并签字盖章;登记内容应当载明登记人的基本情况、捐献执行人的有关情况、遗体使用单位等事项。
市、县(市)区红十字会以及市红十字会委托的登记单位是本市志愿捐赠遗体的登记机构;市红十字会应当向社会公示登记机构的有关信息。
云南省红十字会条例

云南省红十字会条例云南省红十字会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依据】为规范我省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促进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红十字会工作及其相关活动。
第三条【性质、地位与工作要求】各级地方红十字会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地方组织,是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各级红十字会依照法律、法规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并接受上级红十字会的指导。
第四条【政府支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红十字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红十字会给予支持、资助,逐年增加对红十字事业的经费投入,保障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
第五条【合作与交流】县级以上红十字会应当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统一协调和指导下,加强同国际红十字组织、世界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红1 / 23十字会、台湾红十字组织交流与合作,推动边境人道救助、备灾救灾、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青少年等工作的开展。
第六条【表彰与奖励】县级以上红十字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红十字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授予荣誉称号和颁发荣誉证书、证章。
第二章组织第七条【红十字会的建立】县级以上红十字会应当设置工作机构,按照相关规定配备机关工作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
街道(乡镇)、社区(村、组)、学校、医疗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有条件的应建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
第八条【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承认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并缴纳会费的,可以自愿参加红十字会,成为红十字会的个人会员。
企事业单位及有关团体可以依法申请参加红十字会,成为红十字会的团体会员。
个人会员与团体会员依法享有会员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
医院患者器官捐献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患者器官捐献管理制度范文医院患者器官捐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内患者器官捐献的管理,加强器官捐献工作的组织领导,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患者器官捐献管理制度,加强患者器官的管理,确保器官捐献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第三条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器官捐献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对器官捐献的认识和了解,鼓励患者自愿参与器官捐献事业。
第四条医院应当建立和完善患者器官捐献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第二章医院患者器官捐献的申请和审批第五条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患者,可向医院申请进行器官捐献:(一)患有不可逆性器官衰竭,且经医学评估认为可进行器官捐献的;(二)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经书面申请,自愿进行器官捐献的。
第六条对于符合患者器官捐献条件的申请,医院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审批:(一)器官捐献意愿登记:患者应当在医院指定的登记机构登记器官捐献的意愿,并履行相关手续。
(二)医学评估:医院应当组织医学专家进行患者的身体、心理等方面的评估及相关检查。
(三)综合评估:医院的专家组将医学评估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四)决策:医院的器官捐献管理机构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同意患者进行器官捐献,并将决策结果通知患者。
(五)备案登记:医院应当在器官捐献管理系统中备案登记相关信息,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备。
第七条医院应当注重患者的知情同意和保护个人隐私,对于所收集到的患者信息,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保密,未经患者同意,不得将其信息用于其他用途。
第三章医院患者器官捐献的调配和分配第八条医院应当建立和完善患者器官捐献调配和分配机制,确保器官的公平、公正和合理分配。
第九条医院应当全面收集合适的器官供应和需求信息,建立器官捐献数据库,及时更新并进行相关分析,为器官的调配和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第十条医院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患者器官的调配和分配:(一)公平公正原则:对于符合器官捐献条件的患者,应当按照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进行器官调配和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合同管理制度
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行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县政府及其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签订行为,减少因合同签订、履行不当造成的损失,有效维护政府及部门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县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提供公共服务或从事民事法律行为时,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经协商一致,订立合同、协议及其他合意性法律文书(以下统称合同),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是指云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行政事业单位合同,主要包括下列类型:
(一)国有土地、滩涂、水域、森林、荒山、矿山等自然资源的租赁、发包、承包、出让合同;
(二)国有资产的建设、养护、出租、承包、买卖合同;
(三)行政征收、征用、委托合同;
(四)政府采购合同;
(五)政府特许经营合同;
(六)政策信贷合同;
(七)行政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咨询合同;
(八)行政事业单位签订的招商引资合同;
(九)行政事业单位借款合同;
(十)计划生育管理合同;
(十一)行政事业单位签订的其他合同。
第四条政府及政府部门的法制机构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合同管理工作。
第五条行政事业单位签订合同的,应当明确承办部门和承办人具体负责合同的谈判、起草、履行等事宜。
第六条合同承办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合同项目的调研、评估、提供初步意见;
(二)审查合同相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履约能力;
(三)负责订立合同的协商与谈判,合同文本的拟定与修改;
(四)将合同文本等资料报本部门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五)根据法制机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配合法制机构对合同进行监督、检查;
(六)负责合同履行,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和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
(七)负责合同纠纷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活动;
(八)保管合同文本及与履行、变更、解除合同有关的文件资料,并负责按规定整理、移交。
第七条行政事业单位订立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诚实信用、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第八条行政事业单位订立合同一般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市场调查。
凡需要订立合同的项目,应当进行市场调查,形成书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根据合同标的物的市场状况和合同内容的具体要求,提出要约邀请或要约事项,报送单位负责人审定并签署意见。
(二)资信调查。
对潜在的签约对象,应当对其注册登记情况、股权结构、经营业绩、管理水平、财务状况、行业声誉、
以往信用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书面资信调查报告报送单位负责人审查。
(三)谈判。
合同标的额巨大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应由单位负责人和具有相应技术、经济和法律知识的人员组成谈判小组或招标小组。
(四)拟定合同文本。
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内容的具体要求,做到标的明确、内容齐全、条款完备、责任明确、用语规范严密。
国家和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已印制格式合同的,按格式合同要求确定合同内容。
(五)合法性审查。
合同在正式签约前,应当交由单位法制机构或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不得签订合同。
第九条合法性审查采用书面审查方式,送审单位对送审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送审单位应当提交以下材料:合同当事人身份证明;合同当事人资信证明;合同文本以及相关法律文书。
第十条需要办理合同所涉及事项的审批、合同登记、备案或者需要办理合同公证等法律事务的,依法或者依合同约定办理。
第十一条合同一般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合同主体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合同标的或者项目的详细内容;
(三)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四)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五)违约责任及赔偿损失的计算方法;
(六)合同变更、解除及终止的条件;
(七)合同争议解决方式;
(八)生效条件、订立日期。
第十二条行政事业单位在订立合同时,禁止有下列行为:
(一)以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非法手段订立合同的;
(二)超越行政事业单位职权范围作出承诺或义务性规定的;
(三)利用合同低价折股或者无偿、低价转让国有资产的;
(四)利用合同违法发包、分包、转包,牟取非法利益的;
(五)利用合同垄断经营、限制竞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
(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直接或间接以行政机关名义为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提供担保的;
(七)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者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第十三条行政机关订立合同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一)对合同当事人的资产、资质、信用、履约能力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制度}.
(二)选择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时,优先选择临沂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涉外合同应当优先约定适用我国的法律和仲裁规则;
(三)合同履行的期限应当明确,并设立合同变更和终止条款,如:遇到国家政策、法律变化,本地规划调整、本地重大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等,难以履约的,合同无条件变更或终止;
(四)涉及国有资产出租的,合同期限不高于五年;
(五)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应当做好保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