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六篇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六篇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为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工作,降低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等病毒的危险,保障我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依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和《湖南省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等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的本预案。

一、成立我院职业暴露应急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要求医务人员加强学习,增强预防职业暴露的意识。

二、对HIV患者进行标本送检检查,主管医师要告知检验科。

三、检验科对临床送检标本HIV初筛(+)时,要及时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和送检科室并及时送标本到上级单位进行确诊实验,以便做好预防控制和网络直报工作。

四、贯彻标准预防原则,加强自我防护。

五、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锐器伤登记表,以便追踪观察治疗。

六、发生职业暴露后,如果污染源的HIV阳性,则补救处理措施按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执行,并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登记表。

七、发生职业暴露后,医院感染管理科对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进行追踪监测,征得领导同意后可去相关科室进行免费检查、治疗。

八、发生HBV暴露后,经医院感染科调查审核后,受伤医务人员可免费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乙肝疫苗。

第二篇:检验科职业暴露事件应急预案检验科职业暴露事件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为做好实验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工作,降低职业暴露感染各种传染病的风险,保障科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职业暴露。

二、编制依据依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科室实际情况,特制定实验室发生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检验科内的各种传染病的血液、体液非预防性接触四、组织机构(一)人员构成:组长:田永丽副组长:李阳,段弘张建强凌海峰成员:何斌(二)工作职责1协调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工作,2组织科室人员加强生物安全学习,增强预防职业暴露的意识。

医务人员安全防护及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安全防护及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安全防护及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暴发,医务人员面临着更高的感染风险。

为了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并在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务人员安全防护以及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一、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措施1.个人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在处理病人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医用口罩、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一次性手套等。

医用口罩应选择符合标准的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以有效阻隔病原体的传播。

防护眼镜和面罩可以避免病原体通过眼部黏膜进入体内。

防护服应选择具备防液性能和防溅性能的一次性防护服,以保护医务人员免受体液飞溅的威胁。

2.手卫生医务人员在处理病人前后,必须进行规范的手卫生。

手卫生包括洗手和使用手消毒剂两种方式。

洗手应采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进行,至少需持续20秒。

如果没有肥皂和水,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注意涂抹全手和指间隙。

3.环境防护医疗机构应提供合适数量的隔离病房和隔离设备,以分隔感染和非感染区域。

医务人员在感染或疑似感染病人的隔离病房内工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

隔离病房内的空气质量应得到合理控制和管理,确保病原体的传播得到最大程度的抑制。

1.创伤处理如果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刺伤或暴露可能感染病原体的创伤,应立即进行创伤处理。

首先将伤口用流动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用肥皂和水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

接下来,用抗菌药膏涂抹伤口,并覆盖伤口,以防止细菌再次感染。

然后,将暴露事件报告给上级医生,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进一步处理。

2.预防措施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后,应及时进行相关疫苗的接种。

根据不同的暴露类型,可能需要接种乙肝疫苗、破伤风疫苗、流感疫苗等。

此外,根据病情和病人的感染情况,还可能需要进行其他预防性用药,如抗病毒药物等。

3.健康监测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应该接受一段时间的健康监测。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职业暴露的风险。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为了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

一、加强职业防护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暴露的类型、危害、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等。

通过培训,使医护人员了解各种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掌握正确的防护操作技能,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二、完善防护设施医疗机构应完善防护设施,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消毒剂等。

在使用防护用品时,应遵循正确的方法和步骤,确保防护效果。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加强防护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使用。

三、实施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是指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标准预防措施的推广和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工作时,必须佩戴手套。

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2.接触病人前后,以及处理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后,应立即洗手。

3.在可能产生血液、体液飞溅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应佩戴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4.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对医疗器械、病人床单元等进行定期消毒。

5.加强病区管理,实行严格的探视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四、提高手卫生意识手卫生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以及处理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后,应立即洗手。

医疗机构应加强手卫生设施的配置,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五、建立健全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医务人员从事医疗工作时,由于接触到各类病原体,存在着职业暴露的风险。

为了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维护医疗秩序和医疗安全,医疗机构需要制定并执行一套科学合理的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降低传播感染的风险,确保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及其相关部门,包括医生、护士、药师、实验室技术人员等所有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

三、职业暴露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戴好帽子、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在接触患者体液或其他可能携带病原体的场合下能有效预防暴露。

2. 工作场所管理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卫生消毒,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整齐。

每个工作台应配备垃圾袋、可燃物桶、化学品专用容器等,以便医务人员安全处理医疗废弃物。

3. 安全操作规范医务人员应遵循操作规范,精确、细致地实施诊疗任务。

在使用锐器、注射或抽取生物样本时,必须特别小心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 健康监测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定期体检并做相应检查,以及时发现职业暴露可能对身体健康带来的影响。

5. 应急处置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职业暴露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包括职业暴露事件的报告、记录、评估以及相应的补救和控制措施等,确保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和支持。

四、持续培训与教育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和操作水平,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教育,包括病原体感染防控知识、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应急处置技巧等内容,确保医务人员持续学习和提升。

五、责任与监督医疗机构应设立职业暴露防护管理的责任部门或岗位,负责制定制度、组织培训、监督落实等工作,并对医务人员的防护行为和操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六、制度执行及违规处理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如有违规行为,医疗机构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建立相应的违规行为登记和通报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1、医务人员应积极参加有关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熟悉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和报告流程。

2、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

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接触患者前后,包括脱手套后,手或身体其他部位被患者血液、体液、人体组织污染后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

3、各科室应根据科室特点准备足够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帽子、护目镜、面罩、防渗透围裙、防水鞋、防水隔离衣、鞋套等;离开工作场所时应将防护用物脱去,放置在指定位置并洗手或手消毒。

4、医疗废物处置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体检一次,根据情况进行疫苗接种。

5、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
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
划伤。

6、掌握锐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用后处理程序;针头使用后切
勿回套上针帽,应将针头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确需回帽
时必须单手回套;不能弄断、打破或扭曲或随意丢弃已开封或使用
后的针头;禁止手持锐器物随意走动;日常工作中避免徒手传递针头、刀片等锐器。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面临各种职业暴露的风险,包括血液传播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的感染风险,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流感等的传播风险。

为了保护医务人员不受职业暴露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医务人员应该接受充分的防护知识培训,了解各种疾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法。

这样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风险的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其次,医务人员应该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在进行有可能暴露于血液或其他体液的工作时,医务人员应该佩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和防护面具等防护装备。

手套应该选用符合标准的一次性手套,戴上手套后避免触摸其他物品,以免污染。

口罩应该选择符合标准的医用口罩,并正确佩戴,保证呼吸道的防护。

防护眼镜和面具可以有效阻挡飞溅物和飞沫对眼睛和面部的直接侵袭,降低感染风险。

再次,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时要采取严格的操作控制措施。

在采血、输液等操作中,应尽量减少对皮肤的损伤,避免在操作过程中产生飞溅和飞沫。

在处理污染物品时要注意正确的分类、包装和标识,以免造成污染扩散。

此外,医务人员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双手往往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部位,因此要经常洗手,并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

干手法应该正确使用,避免病原体残余。

最后,医务人员应该注重自我保护和健康管理。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保持良好的体力和免疫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避免疲劳工作和长时间连续工作,注意劳逸结合。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暴露带来的健康问题。

综上所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包括接受防护知识培训、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采取操作控制措施、注意个人卫生、建立监测管理体系,注重自我保护和健康管理等。

只有全面有效地采取以上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医务人员面临职业暴露的风险,保护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在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面临着职业暴露的风险,这不仅关乎自身的健康,也影响到患者的安全。

因此,掌握有效的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一、防护措施1.1 个人防护装备(PPE)首先,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是基础。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应确保穿戴好手套、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

这些装备能有效阻挡病原体的传播。

例如,使用一次性手套能够防止血液和体液的直接接触,减少感染的风险。

而口罩和护目镜则是保护呼吸道和眼睛不受飞沫传播的关键。

1.2 疫苗接种其次,疫苗接种也是重要的防护措施。

针对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肝炎和流感,医务人员应及时接种疫苗,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这不仅能保护自己,也能有效降低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

接种后,定期复查和加强针也是必要的。

二、紧急处理流程2.1 暴露事件的应对如果发生职业暴露事件,第一步是立即评估暴露的程度。

比如,如果被针刺或划伤,需迅速清洗伤口,使用流水和肥皂彻底清洁。

这样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在这一过程中,保持冷静至关重要,不必慌张。

2.2 报告和记录接下来,务必立即报告该事件,并做好记录。

无论是同事还是主管,都需要了解情况,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和观察。

记录的详细程度可以帮助医院分析暴露的原因,进一步改进防护措施。

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同事和患者的负责。

2.3 后续跟踪和检测最后,暴露后的跟踪和检测同样不可忽视。

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检查,以确保没有感染。

同时,也要关注心理健康,暴露事件可能带来情绪上的波动,适时的心理疏导非常重要。

三、总结综上所述,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是每位医务人员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通过完善的防护装备、及时的疫苗接种以及科学的应急处理流程,医务人员不仅能保护自己,也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在日常工作中,保持警惕,时刻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才能真正实现医务工作的价值。

最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我们才能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应采取的措施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应采取的措施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应采取的措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在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因操作不当、意外伤害等原因,导致自身皮肤、黏膜等接触到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可能含有病原体的物质。

职业暴露会使得医务人员面临感染的风险,因此,针对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

一、加强职业安全培训1. 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加强职业暴露的风险教育,使医务人员充分了解各种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2. 定期开展职业安全操作培训,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防护知识和技能,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规范操作流程等。

3. 针对不同科室、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安全培训方案,突出重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完善防护设施和设备1. 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确保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2. 优化工作环境,加强通风设备,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

3. 配置安全的医疗设备,如锐器回收装置、自动洗手设备等,降低医务人员因操作不当而受到伤害的风险。

三、规范操作流程和防护措施1. 制定并落实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

2. 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医务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3. 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建立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和报告制度1. 制定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明确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紧急处置措施及报告程序。

2. 建立职业暴露报告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报告,便于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评估暴露风险,指导医务人员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3. 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防护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1.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正确面对职业暴露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是指针对医务人员在工作时可能接触到的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避免感染的发生。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中,会面临各种医疗废物、患者体液等可能携带病原体的接触,因此,他们需要根据工作内容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1.个人防护装备选择:医务人员在工作时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具等。

根据感染风险的不同,医务人员应选择不同等级的防护装备,确保其能有效阻隔患者体液、血液等带有病原体的飞沫和飞溅。

2.手卫生: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包括经常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洗手液进行消毒。

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处理污染环境后、接触患者体液等情况下,都需要进行手卫生。

3.换刀具、注射针头等操作用具:医务人员在使用刀具、注射针头等操作用具时,要注意使用一次性器械,并及时将其丢弃到专门的医疗废物容器中。

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避免直接接触患者体液: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体液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可以通过使用穿刺式针管、避免用手触碰体液等方式,减少感染的风险。

5.接种疫苗:医务人员在工作前需要接种必要的疫苗,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预防潜在的感染。

6.废弃物处理:医务人员需要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将废弃物分类处理,并使用专门的垃圾袋和容器收集、封装及丢弃医疗废弃物,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7.感染风险评估和培训: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方法、手卫生的正确操作等,以提升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能。

8.职业暴露后处理:医务人员若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如被尖锐器械刺伤、被患者体液溅到眼睛等,应及时进行创面处理,尽快到职业防病科等单位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以避免可能的感染风险。

9.定期体检:医务人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包括乙肝病毒和结核菌等疾病的检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在医疗行业中,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各种潜在的职业暴露风险,如感
染传染病、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问题,因此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风险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职业暴露风险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各种传染病,如结核病、流感、艾滋病等。

此外,他们还有可能接触到有害化学品、辐射等危险物质。

这些风险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
•戴口罩:在处理可能存在飞沫传播的疾病时,医务人员应该佩戴口罩,有效阻止呼吸道传播。

•戴手套:处理可能接触传染源的工作时,医务人员应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患者体液等污染源。

•佩戴护目镜:在处理可能飞溅血液等体液的过程中,应佩戴护目镜,保护眼睛不受污染物侵害。

•着防护服:需要接触高风险传染病患者时,应穿戴专业的防护服,全面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环境防护
•通风良好:医疗机构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有助于空气流通,减少空气传播疾病的风险。

•定期消毒: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设备、工作区域等进行消毒,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

•分类管理医废:严格按照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处理,避免有害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结语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是医疗机构管
理者和从业者共同的责任。

通过遵守健康安全规定、科学合理地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一、预防措施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状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沈北维康医院院感部二、处理流程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部报告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保证在24小时内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沈北维康医院院感部医务人员意外职业暴露报告卡姓名:性别:年龄:科室:联系电话:职业:医生护士护理员保洁员检验人员其他人员其他既往传染病史:免疫情况:疫苗注射是()否(),种类()暴露时间:年月日(时分——时分)暴露地点:治疗室病房其它()暴露方式:锐器伤(损伤程度:轻、中、重)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刺伤器具:针头缝合针刀片剪刀玻璃其他暴露或刺伤具体部位:暴露源(病人)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门急诊病人暴露源(病人)疾病情况:无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不清楚暴露源: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经过:紧急处理情况:冲洗挤血局部消毒未处理暴露级别评定(只限HIV暴露):一级二级三级沈北维康医院院感部。

医院职业暴露预防处理措施

医院职业暴露预防处理措施

医院职业暴露预防处理措施医院职业暴露是指医疗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如病原体、化学物品、射线、创伤等,对医疗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为了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预防并处理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预防和处理两方面,进行具体措施的介绍。

一、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1.强化职业健康知识教育: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其对职业危害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包括职业暴露的危害性、预防措施、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医务人员能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遵守操作规程。

2.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医院要向医务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并定期检查和更新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3.加强职业暴露监测: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监测和评估体系,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职业暴露风险。

4.实施标准操作规程:医院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操作规程,明确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的工作流程和标准,规范操作,降低职业暴露的可能性。

5.加强环境管理:医院要强化对医疗环境的管理,包括空气净化、垃圾处理、危险品管理等。

定期检查环境卫生状况,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6.增加医务人员的休息和休假: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容易导致身心疲劳。

医院要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休息和休假时间,保证身心健康。

二、处理职业暴露事件的措施:1.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若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意外,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清洗伤口、冲洗眼睛等,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

2.及时报告和处理: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同时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报告和处理制度,保护医务人员的权益。

4.根据情况进行进一步处理:根据职业暴露事件的具体情况,医院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进行疫情管控、消毒处理、健康监测等,以避免职业暴露造成的二次传播和危害。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方案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方案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方案一、预防是职业暴露的最佳处置方式,目前主要是物理预防措施,包括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咳嗽礼仪、手卫生、环境清洁与消毒、通风及负压病房、早期发现和隔离患者。

肺炎尚缺乏暴露前预防措施(如疫苗)和暴露后预防措施(如预防性使用药物和血清抗体阻断发病等)。

二、医疗机构应当制订病毒感染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及处置预案。

三、根据暴露风险评估选择恰当的处置方式。

呼吸道暴露风险最高,血液体液暴露及皮肤暴露风险较低,血液体液暴露须同时考虑经血传播疾病风险。

四、呼吸道暴露处置(一)常见呼吸道暴露:缺乏呼吸道防护措施、呼吸道防护措施破坏时(如口罩脱落)、使用无效呼吸道防护措施(如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口罩)时与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病毒环境污染的手接触口鼻或眼结膜等。

(二)呼吸道暴露后的处置措施1.发生呼吸道暴露后应尽快脱离暴露现场或立即佩戴合格口罩脱离暴露现场。

2.脱离暴露现场后尽快报告有关部门(常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仍未佩戴口罩者尽快佩戴合格口罩。

3.有关部门(常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及时评估暴露风险。

若暴露源患者被确定为病毒感染者则感染风险较高;暴露时所处环境为隔离病房、发热门诊或隔离留观室,且有病毒感染者存在时感染风险较高,否则风险较低。

4.有关部门及时为高风险暴露者指定隔离地点实施单间隔离,暴露者应佩戴口罩。

5.高风险暴露者单间隔离 14 天,禁止离开隔离区。

期间若被诊断为肺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则转送至定点医疗机构。

6.暴露源患者诊断尚未明确的应尽快明确诊断。

若暴露源患者排除病毒感染,暴露者可解除隔离。

五、血液体液暴露时的紧急处置(一)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污染皮肤时,即刻至潜在污染区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用 75%乙醇或碘伏擦拭消毒,再用清水清洗干净。

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或口罩被污染时,即刻至潜在污染区及时更换;污染眼部时,即刻至潜在污染区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

防护服、隔离衣、手套等被污染时,及时至缓冲间更换。

(完整版)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完整版)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一、预防措施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二、处理流程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医务人员意外职业暴露报告卡姓名:性别:年龄:科室:联系电话:职业:医生护士护理员保洁员检验人员其他人员其他既往传染病史:免疫情况:疫苗注射是()否(),种类()暴露时间:年月日(时分——时分)暴露地点:治疗室病房其它()暴露方式:锐器伤(损伤程度:轻、中、重)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刺伤器具:针头缝合针刀片剪刀玻璃其他暴露或刺伤具体部位:暴露源(病人)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门急诊病人暴露源(病人)疾病情况:无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不清楚暴露源: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经过:紧急处理情况:冲洗挤血局部消毒未处理暴露级别评定(只限HIV暴露):一级二级三级预防措施及处理意见:。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职业暴露(Occupational exposure)中的目标是预防医护人员感染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防止疾病在工作场所进行传播。

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的时候,可能会面临到病人身上携带的疾病病原体,因而需要加强防护。

下面是关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的介绍。

1.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或处理危险材料时需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鞋套等,防止血液、体液、呼吸道等分泌物飞溅造成交叉感染。

2.注意手卫生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需要经常用双手进行操作,因此手部是感染病原体的主要途径。

定期洗手,并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正确的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可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

3.正确处置医院感染医务人员需要注意好医院感染的处置,包括标识和分类管理医院感染区域,治疗感染疾病的患者分隔加以处理,同时在医院内颁布各种受控措施,以正常协调疾病防治。

4.提高职业素养医生护士在诊疗患者时,需要进行严格的医疗操作,减少手术、注射等操作中感染病毒、细菌等的风险,提高职业素养,使医护人员具有更好的防范、控制医院感染的技术、能力和方法。

5.严格执行规范操作医务人员在职业禁止操作中需要严格执行规范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和外源性感染,如按照标准穿着外科手术衣,橡胶手套,帽子等,透明覆盖着口鼻的口罩,保障病人、护理人员的健康不安。

6.定期接受职业状态考试医护人员需要参加定期接受职业状态考试,了解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并须按照相应的标准操作,学习消毒剂的使用和处置,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最后,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中应该做到防患于未然,坚定信念,树立预防医院感染意识以及保护自己的注意。

通过合理的防护和合理的操作方法,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医院,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引言在新冠疫情等传染病爆发期间,医务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风险。

他们直接面对病毒和其他致病微生物,并处于高暴露、高感染的环境中。

因此,为了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制定并严格遵守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目录1.手部卫生2.个人防护装备3.接触预防4.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5.医疗废物管理6.结语手部卫生良好的手部卫生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医务人员应当时洗手,使用适当的洗手液,并注意正确的洗手技巧。

以下是一些关于手部卫生的建议:•用肥皂和水洗手,持续约20秒。

•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当无法使用肥皂和水时。

•在以下情况下务必洗手:接触了体液、分泌物、血液或受污染的物体之后,以及在处理患者前后。

个人防护装备个人防护装备是医务人员保护自己免受传染病侵害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个人防护装备:•隔离服:用于保护医务人员的全身,阻隔体液、血液和其他污染物。

•头罩和面具:用于阻隔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如病毒和细菌。

•护目镜或防护眼镜:用于保护眼部免受污染的飞沫和溅射物体的伤害。

•手套:用于保护医务人员的手部,防止接触病原体和其他污染物。

医务人员在佩戴和脱下个人防护装备时应注意正确的步骤,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接触预防接触预防措施是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采取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接触预防措施:•避免近距离接触患者。

尽可能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

•使用一次性器具,如注射器、针头等。

•避免触摸面部,特别是眼睛、鼻子和嘴巴。

•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

•在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进行适当的手部卫生。

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咳嗽和打喷嚏是传播疾病的常见方式。

因此,医务人员应注意以下礼仪:•使用肘部或纸巾遮挡口鼻,而不是用手。

•使用一次性纸巾,并及时将其丢弃。

•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进行适当的手部卫生。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播。

医疗废物管理医务人员接触到的废弃物可能含有病原体。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面临各种疾病的风险暴露,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一、职业暴露防护措施1.个人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在接触病患时,应戴上医用外科口罩、帽子、手套、手术衣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避免直接接触病原体。

2.洗手和消毒:医务人员需要经常洗手或使用酒精等消毒剂来保持手部清洁。

尤其是在接触病患前后、处理污物后或使用完个人防护装备后,都要及时洗手或消毒。

3.安全针具使用和处理:医务人员在接种疫苗或进行其他医疗操作时,要正确使用和处理针具,避免针头刺伤或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4.废物处理:医务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将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尤其是对于可能带有病原体的废物要严格管理,避免感染传播。

5.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职业暴露的关键。

医务人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度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6.接种疫苗:根据自身工作环境和职业特点,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应的预防接种,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1.受伤处理:在处理针头刺伤等意外事件时,医务人员要迅速清洗伤口,并用肥皂水彻底冲洗,然后用消毒剂消毒,并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接受后续处理。

2.暴露后的健康监测:对于暴露事件,如被血液、体液等直接接触或其他可能感染病原体的暴露,医务人员需要接受定期的健康监测,如血液检测、病原学检查等。

3.急救与治疗:如果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感染了其中一种疾病,应立即进行急救和治疗。

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康复。

4.个人隔离和调休: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应暂时停止相关工作,接受隔离和治疗,以避免传播给其他人。

同时,医疗机构应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照顾和支持。

总之,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职业暴露的风险,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他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并掌握相应的紧急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为了保证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降低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过程中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指导原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制度。

1、加强对医务人员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医务人员自觉接受职业暴露防护知识,严格执行《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制度》。

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洗手,接触任何含病原体的物质时,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清洁等工作时应戴清洁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进行卫生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可能发生大面积飞溅或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应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防水围裙。

(3)接触患者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3、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排泄物、血液、体液无论是否被污染或接触非完整皮肤和粘膜都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传播的隔离、空气传播的隔离和飞沫传播的隔离。

4、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废物暂存处等高危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5、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保证充足的光线,严格遵守标准操作规程,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划伤或割伤。

6、使用后的针头不应回套针帽,确需回帽应单手操作或使用器械辅助;不应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废弃的锐器应直接放入耐刺的专用锐器盒中;重复使用的锐器,应放在放刺的容器内密闭运输和处理。

7、锐器物的装放量不得超过容器的3/4满,利器盒盖应保持密闭状态。

8、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将手伸入到污物袋中向下压挤废物,以免被锐器刺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李素英写在课前的话通过这节课学习,了解职业暴露后的感染风险,一旦发生职业暴露,方便自我评估,熟悉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意外发生职业暴露后可以从容应对,掌握职业暴露的处理方法,认真实施职业暴露后的各种干预措施,降低职业暴露感染发生的机率。

一、暴露后处理的概念暴露后处理是指向人体暴露与血缘性病原体污染的血液、体液后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暴露后处理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局部的紧急处理,咨询评估,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美国 CDC 调查显示,即使有效地暴露后处理可以使 HIV 感染率降低 81% 。

但暴露后处理不能取代基本预防,只作为危险活动后的被动补救措施。

一个人发生职业暴露以后,是否被感染那么取决于很多原因,比如说暴露的状态,皮肤完好无损,没有暴露后感染发生的报道,如果皮肤有破损,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发生感染的几率就高。

二、职业暴露防控措施世界卫生组织对职业暴露提出了很多防控措施,如以下几个方面:1. 对医护人员要进行健康和安全教育;2. 进行免疫接种;3. 进行健康评估和人员安置的评价;4. 监测与工作相关的潜在感染危险因素;5. 制订职业暴露和接触传染病的各种感染制度;6. 对因职业或特殊情况可能受到传染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防护措施;7. 制订因传染病限制工作的原则,限制与传染病相关的工作人员从事相应的工作;8. 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坚持记录健康状况;9. 接受医护人员对有关感染问题咨询,以及发生感染后对医疗机构的投诉。

( 一 ) 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防止锐器损伤,锐器和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方法,保护性着装,和个人防护要求,意外的接种技术、消毒和灭菌方法等。

(二)免疫接种对医护人员进行持久免疫接种,对保护健康和工作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最佳免疫制剂的应用,不仅能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而且可以防止病人受到来自医务人员的感染。

所以接触传染病的医护人员一般都是要采取免疫接种的方法。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医务人员是最容易遭受职业暴力和传染病感染的职业之一,无论是在急诊室、手术室还是在病房,都可能受到暴力伤害和感染风险,因此,医务人员需要了解职业暴力和个人防护对策,以避免职业暴力的发生和传染病感染的风险。

以下是详细阐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防护措施的内容。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1.职业暴力职业暴力包括言语暴力和身体暴力,这些暴力行为可能出现在医院的任何环节,特别是在急诊室、重症监护室、精神科、以及病房等与患者接触时间比较长的地方。

医务人员遭受职业暴力会导致身心双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造成医务人员的逃避心理和职业倦怠。

同时,对医院的声誉也造成损害。

2.传染病感染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也面临着感染病毒和细菌等传染病的风险。

例如,与患者接触或处理病人体液时,无意识的划伤或淋漓,以及聚集在病房和手术室内的细菌和病毒,都会导致医务人员感染。

通常医务人员感染患者的危险性相对较高,某些病原体具有高度感染性和毒性,如麻疹、艾滋病、肝炎、结核病等。

这些疾病对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1.职业暴力防护为预防和减少职业暴力事件的发生,有必要提高综合防范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同时,应完善职业暴力处理制度,加大对职业暴力行为的追究力度,要求医院与公安部门联动,建立实时警报系统,处理暴力事件,保护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

此外,医院应当额外安排一定的保安力量,对医院内各个区域分区域设置,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

2.传染病防护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护的相关规定,进行适宜的个人防护。

一方面,应加强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宣传,加强个人卫生和健康教育,掌握病源和传播途径,并合理利用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隔离衣等。

另一方面,要定期进行健康监测,特别是施行暴露处理后,通过体检、检验等方式及时发现感染症状,以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三、结语医务人员是卫生系统中最脆弱、最容易遭受职业暴力和传染病感染的人群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1.医职员工必须接受院感科举行的安全知识培训或各科自主举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2.工作期间,按规范实行标准预防措施,严格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必要时穿隔离衣、防渗透围裙、胶鞋、可能发生喷溅或进行动脉穿刺时戴面部防护罩。

3.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针头使用后禁止套上针帽、折弯、损坏或者用手摆弄针头、刀片;用过的针头、刀片和其他锐器必须毁形或丢弃于耐刺,防渗漏的收集盒内。

4.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皮肤粘膜有破损时须戴手套,脱手套后严格洗手。

5.掌握洗手指征,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6.安全处置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严格分类、处置,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须戴厚质乳胶手套,穿防护衣,胶鞋,必要时戴护目镜。

7.护理人员在进行化疗药物配制或接触其他化学性废物时,应戴纱布口罩外戴一次性口罩,戴双层手套,必要时穿
围裙;割安瓿时使用纱布围绕安瓿颈部;抽取药液时,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在瓶内进行排气后拔针;如药液不慎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接触化疗药物的一次性用具,统一放置并焚烧处理。

8.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做好清洁消毒处理,防止污染扩散。

9.正确掌握锐器伤HIV、HBV/HCV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挤压伤口(伤口旁端轻轻挤压)→肥皂水+流动水反复冲洗(粘膜被污染时,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消毒(0.5%碘伏、75%酒精)→包扎→报告→相关抗体跟踪检测(接种疫苗或预防用药,必要时评估)→心理干预。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程序
为了有效地应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工作,特制定本流程。

1.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报告制度,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2.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同时指导发生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进行暴露部位的处理;
3.暴露部位的处理原则: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酌情预防性用药;
4.处理完毕,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应做好调查记录,
记录内容应包括暴露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发生时间、地点、暴露部位、暴露方式、经过,联系电话,暴露类别,严重程度和处理情况等,并形成文字材料,同时向院领导及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5、追踪
根据接触疾病的性质安排追踪时间,如艾滋病即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用药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