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第九章_第十一章测试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1章测试卷 试题

九年级物理试卷 (时间是:60分钟总分:90分)本卷贰O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24分〕1.园艺师傅使用如图1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增大阻力臂,减少动力挪动的间隔B.减小动力臂,减少动力挪动的间隔C.增大动力臂,力 D.减小阻力臂,力2.王华同学用70N的力猛踢一个静止在程度草地上重6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草地上前进20m的过程中,人对足球做的功是 ( )A.0 J B.120 J C.1400 J D.条件缺乏,无法确定3.以下情况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举重运发动举着杠铃不动 B.人用力却没把重物提起C.某同学拎着水桶在程度路面匀速行 D.旅客提着行李上楼梯4.以下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时间是越短,功率越大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是越长,功率越大5.某人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假设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20N,那么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 ) A.1W B.10W C.100W D.1 000W6.进步机车的功率是铁路进一步提速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机车的输出功率等于牵引力与速度的乘积。
假设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成正比,那么列车提速前后分别以最高时速120 km和180 km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机车的输出功率之比为〔〕A.2﹕3 B.3﹕2 C.4﹕9 D.9﹕47.用四只完全一样的滑轮和两根一样的绳子组成如下图的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A.甲较力且机械效率较高B.乙较力且机械效率较高C.两个滑轮组力程度不同,机械效率一样D.两个滑轮组力程度一样,机械效率不同8. 现要利用斜面将木箱拉上汽车,以下做法中可以进步斜面机械效率的是〔〕A.以较快的速度拉木箱 B.以较慢的速度拉木箱C.减小斜面的倾斜程度 D.增大斜面的倾角9.如图,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假设实验时在杠杆的左端悬挂一个物体,右端用弹簧秤拉着,使杠杆在程度位置保持平衡,手拉着弹簧秤缓慢地沿图中虚线的位置1挪动到2(杠杆始终在程度位置保持平衡),那么弹簧秤的示数〔〕图1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10.如下图是安置在公路收费站栏杆的示意图,当在A处施加一个动力时,可将栏杆逆时针拉起来,它是一根〔〕A.力杠杆; B.费力杠杆;C.等臂杠杆; D.无法确定。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图甲中,杠杆静止时处于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2)如图乙所示,在A 点挂 2 个重力均为 0.5N 的钩码,在B 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N。
(3)如图丙,保持A 点所挂砝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绕B 点从a 位置转到b 位置,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此过程中拉力F 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一直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4)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拉力的力臂_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要使图丁状态下的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可将弹簧测力计绕B 点 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小角度。
(6)小华用如图戊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教材上所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用如图戊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 的钩码挂在杠杆A 处,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其移动的距离为s,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若将钩码移动到B 点,仍将它匀速提升h 的高度,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选填“>”“=”或“<”)F,杠杆此时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_η(选择“>”、“=”或“<”)。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测试题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姓名班级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原子是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
2、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中分子间距最小的是固体,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气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确定形状、且具有流动性的是液体。
3、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变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热胀冷缩/分子间距变化。
4、在下列空格内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 ;一根大头针的质量约70 g ;一本初三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0.3 kg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5 g ;一杯水的体积大约为400 ml ;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为1×1000 kg/m³;5、在严寒的冬天,自来水管容易冻裂,其原因是:水在4℃以下会反常膨胀,体积变大,水管就裂了。
6、把质量为5kg的铝块加热到50℃,其质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把它熔化成液态铝,其质量不变;把它铸成零件送到太空,其质量不变;把它割去一半,其质量变小。
7、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填“变大”、“变小”、“不变”)8、某钢瓶内装有一定量的氧气,一次电焊中用去其中的1/3,则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倍,密度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倍。
9、铁锅质量是3kg,铁勺质量是600g,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密度之比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0、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并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是(A )A、分子B、原子C、质子D、夸克11、关于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静止的物体有质量,运动的物体没有质量;B、固体有质量,气体没有质量C、固体、液体、气体都有质量D、地球上的物体有质量,太空中的物体没有质量12、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C、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D、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13、“神舟四号”飞船载有模拟宇航员系统,进行拟人载荷试验,其中的形体假人具有质量、形状与真人基本一致的特点,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形体假人质量的是()A、10 kgB、50 kgC、120 kgD、150 kg1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就把物体和砝码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他应该()A.减少砝码B.增加砝码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15、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相对比较简便而又正确的是( )A.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B.把一粒米放在一只杯子中,测出其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16、某同学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砝码已经磨损,则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较( )A.偏小B.相等C.偏大D.无法确定17、根据密度公式ρ= m/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B、铜的密度跟其体积成反比C、铜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跟其体积成反比D、铜的密度是一定的,不随其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改变18、一药瓶恰能装满500克酒精,现有500克蒸馏水,则()A.恰好能装满B.装不满C.装不下D.无法判断能否装下19、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刻度值和最小刻度值,要一次较准确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 m³的酒精,则选用的量筒应该是()A、500ml 10mlB、100ml 2mlC、250ml 5mlD、50ml 2ml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24题第(2)4分;共30分)20、以下是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请将实验过程中所缺内容补充完整。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重G/N绳自由端的拉力F/N钩码上升的高度h/cm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机械效率η/%1 1.00.510302 2.00.951574.1(1)根据记录表格中提供的信息,组装图中小军使用的滑轮组______;(2)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同一个滑轮组,在两次实验过程中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 66.7 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解析】【分析】【详解】(1)[1]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时,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0cm,则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30cm310cmsnh===绳子的段数是奇数,从动滑轮开始绕起,如图所示(2)[2]第一次的机械效率111111N0.1m100%100%100%66.7%0.5N0.3mW G hW F sη⨯=⨯=⨯=⨯≈⨯有1有1总(3)[3]实验中两次测得的机械效率使用的是同一个滑轮组,即绳重、摩擦、滑轮重是相同的,所以导致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螺母同时向_____(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将______(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
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如图丙,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4)请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
________【答案】右逆时针变大不变【解析】【分析】【详解】(1)[1]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2]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如果在图中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时,杠杆的左端为⨯G l Gl22=4杠杆的右端为⨯3=3G l Gl所以杠杆的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右端的乘积,所以杠杆左端下沉,杠杆将逆时针转动。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F1/N L1/cm F2/N L2/cm2634(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答案】便于直接测量力臂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核桃夹 10cm【解析】【分析】【详解】(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是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由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而托盘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核桃夹是一个省力杠杆,筷子夹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所以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核桃夹。
(4)[4]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每个钩码重均为0.5N,则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0.5N63NG=⨯=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L=⨯=2cm36cm右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5N6cm10cm3NFLLG⨯===右左即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10cm。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F1/N L1/cm F2/N L2/cm2634(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答案】便于直接测量力臂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核桃夹 10cm【解析】【分析】【详解】(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是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由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而托盘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核桃夹是一个省力杠杆,筷子夹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所以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核桃夹。
(4)[4]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每个钩码重均为0.5N,则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0.5N63NG=⨯=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L=⨯=2cm36cm右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5N6cm10cm3NFLLG⨯===右左即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10cm。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十一章达标测试卷 附答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十一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为3.0×108 m/sC.WiFi上网是当今广泛使用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传递信息用到的是超声波D.微波可以传递信息,具有能量2.【新题】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口举行。
聚焦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讯等领域联动以及和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
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是裂变释放出的能量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人类可以无尽地开发利用C.电能是重要的二次能源D.汽油可以作为“玉兔号”在月球上的工作能源3.关于原子核和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反应堆发生的是可控链式反应B.核能是二次能源C.原子核占据了原子的大部分空间D.原子核是由电子组成的4.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任何能量都可以无条件地被人类利用B.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C.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D.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内能不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说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5.下列关于信息、能源和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能、水能、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B.手机用无线WiFi信号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C.电动机线圈用超导材料可以实现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D.现有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6.【新题】我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
关于空间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间站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能B.与地面通讯是利用电磁波C.在空间站内科研人员可以面对面直接交谈D.在舱内不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7.中国的创新发展战略使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智能机器人只能通过声音信号控制B.共享单车能够定位是利用了超声波C.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行驶不需要消耗能量D.用5G手机上网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8.能源、信息和新材料是当今社会十分关注的课题,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风能、水能、太阳能、电能及核能等均属于一次能源B.医院检查身体所使用的B超主要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C.WiFi 是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D.半导体是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特殊材料,具有重要价值9.给已关机的手机打电话时,听到与基地台相连的交换机发出的提示音是“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若给不在服务区的手机打电话时,听到的提示音是“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题(Word 版 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发现手中的弹簧测力计损坏了,聪明的小强同学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和钩码(每只重0.5N )替代弹簧测力计顺利地完成了该实验。
以下是小强同学的实验操作,请你帮他完善该实验探究。
(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静止时如图1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2甲所示,将重2N 的物体G 挂在A 点,两只钩码挂在B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将物体G 部分浸入水中(如图2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C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4)将物体G 浸没于水中(如图2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D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5)将物体G 浸没于盐水中(如图2丁所示),两只钩码移到E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分析与论证:分析比较(2)、(3)、(4)可得:物体G 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分析比较(2)、(4)、(5)可得:物体G 所受浮力大小与有______关;由题中信息计算物体G 的体积V =______m 3,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kg/m 3。
(331.010kg/m ρ=⨯水,g =10N/kg )【答案】右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1.0×10-4 1.125×103 【解析】 【分析】 【详解】[1]杠杆在如图1位置平衡后,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步骤(2)、(3)、(4)是让物体未浸入、部分浸入和浸没于水中,而钩码逐渐靠近支点,说明物体G 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大,所以可得物体G 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步骤(4)(5)是让物体G 分别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以比较的是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由步骤(4)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得(G 物-F 浮)⋅4L =1N ⋅4L ,(2N-F 浮)⋅4L =1N ⋅4L所以F 浮=1N由阿基米德原理有,物体的体积43331N 10m 1.010kg/m 10N/kgF V V g ρ-====⨯⨯浮物排水 [5]由步骤(5)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2N-F 浮')⋅4L =1N ⋅3.5L所以F 浮'=1.125N由阿基米德原理有,盐水的密度33431.125N 1.12510kg/m 10N/kg 10mF gV ρ-===⨯⨯浮盐水物'2.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以杠杆中点为支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重G/N绳自由端的拉力F/N钩码上升的高度h/cm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机械效率η/%1 1.00.510302 2.00.951574.1(1)根据记录表格中提供的信息,组装图中小军使用的滑轮组______;(2)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同一个滑轮组,在两次实验过程中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 66.7 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解析】【分析】【详解】(1)[1]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时,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0cm,则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30cm310cmsnh===绳子的段数是奇数,从动滑轮开始绕起,如图所示(2)[2]第一次的机械效率111111N0.1m100%100%100%66.7%0.5N0.3mW G hW F sη⨯=⨯=⨯=⨯≈⨯有1有1总(3)[3]实验中两次测得的机械效率使用的是同一个滑轮组,即绳重、摩擦、滑轮重是相同的,所以导致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2.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发现手中的弹簧测力计损坏了,聪明的小强同学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和钩码(每只重0.5N)替代弹簧测力计顺利地完成了该实验。
以下是小强同学的实验操作,请你帮他完善该实验探究。
(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静止时如图1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2甲所示,将重2N的物体G挂在A点,两只钩码挂在B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将物体G部分浸入水中(如图2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C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4)将物体G浸没于水中(如图2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D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5)将物体G浸没于盐水中(如图2丁所示),两只钩码移到E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达标检测卷(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达标检测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如图,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相同的重0.5 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图B中杠杆平衡了,若在杠杆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倾斜;(3)甲同学通过对一组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 cm,每个钩码重0.5 N,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乙同学发现,动力×动力臂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
实验C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甲同学结论是错误的。
【答案】右右等于能【解析】【分析】【详解】(1)[1]图A中,杠杆左侧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2]在图B中,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3G⋅2F=2G⋅3L在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左右两边分别变成4G⋅2F,3G⋅3L而4G⋅2F<3G⋅3L所以杠杆向右倾斜。
(3)[3][4]由图C知,此时4×0.5N×3×0.5cm=3N×12×4×0.5cm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而此时,动力臂并不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所以能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
2.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次数F1/N l1/cm F2/N l2/cm11102522101203215310(2)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同时______。
(3)在杠杆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
(4)调节杠杆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的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个钩码。
(5)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拓展)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后,小红利用杠杆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
步骤如下:①如图丁(a)所示,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把小石块和钩码分别挂在杠杆上,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小石块悬挂处到支点的距离L和钩码悬挂处到支点的距离l。
②如图丁(b)所示,在玻璃杯内盛水,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保持L不变,调节钩码的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钩码悬挂处到支点的距离为l',l:l'=5:3。
③小石块的密度ρ石=______kg/m3。
【答案】右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F1l1=F2l2 6 变大 2.5×103【解析】【分析】【详解】(1)[1]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下沉,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平衡。
(2)[2] 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同时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 机械功和机械能》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机械功和机械能》单元检测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器做的功一定多B.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D.功率大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2.小李同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别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该力F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
关于做功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甲<W乙<W丙 B.W甲>W乙>W丙C.W甲=W乙=W丙 D.W甲=W乙<W丙3.九年级某同学家住5楼。
一天,他提着装有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走到家里。
在此过程中,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 )A.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约为200 JB.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约为3 WC.他爬楼做的功约为6×103JD.他爬楼做功的功率约为1×103W4.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 )A.动能一定增大 B.机械能一定不变C.重力势能一定减小D.机械能一定增加5.三位同学准备进行爬楼比赛,看看谁的功率大。
他们展开了如下的讨论:甲:只有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才能进行比较乙:在爬楼的时间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就可以进行比较丙:在爬楼的高度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就可以进行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和丙B.甲和乙 C.甲和丙D.乙和丙6.在图中,s=60 cm,与之对应的h=30 cm,现用弹簧测力计进行两次操作:(1)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2)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小车,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有如下一些发现,其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发现是( )A.沿斜面拉动时,拉力比小车的重力小B.测力计示数与移动距离近似成反比C.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少做功D.可以计算力所做的功,且两次做功近似相等7.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或滑轮组提升重物,每只滑轮质量均相同,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丙滑轮组与使用丁滑轮组一样省力B.使用丁滑轮组最省力8.如图所示,捻动滚摆的轴使其升高后释放,观察滚摆运动过程,一段时间后滚摆会停止上下摆动。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A中,杠杆左侧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2]在图B中,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3G⋅2F=2G⋅3L
在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左右两边分别变成
4G⋅2F,3G⋅3L
而
4G⋅2F<3G⋅3L
所以杠杆向右倾斜。
(3)[3][4]由图C知,此时
(3)若撤掉杠杆A点的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______(选填“A”或“C”)处竖直向上拉,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g取10N/kg)
【答案】左2C1.5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哪边高,平衡螺母像哪边调,所以应调节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
机械效率η/%
1
1.0
0.5
10
30
2
0.9
5
15
74.1
(1)根据记录表格中提供的信息,组装图中小军使用的滑轮组______;
(2)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同一个滑轮组,在两次实验过程中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3)[3]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的力臂为OC,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拉杠杆时(如图丙),拉力的力臂小于OC,拉力的力臂变小,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4]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因为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钩码的重力和钩码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将不变。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100g,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B点悬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
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应该在A点悬挂 ________个钩码。
(3)若撤掉杠杆A点的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______(选填“A”或“C”)处竖直向上拉,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
(g取10N/kg)【答案】左 2 C 1.5【解析】【分析】【详解】(1)[1]杠杆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哪边高,平衡螺母像哪边调,所以应调节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
(2)[2]一个钩码重力0.1kg10N/kg1NG mg==⨯=假设杠杆一小格为L,A点挂n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1N331N2n L L⨯⨯=⨯⨯解得n=2,所以应该在A点悬挂2个钩码。
(3)[3][4]撤掉杠杆A点的钩码,为使杠杆能够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A处竖直向下拉或者在杠杆C处竖直向上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B BC CF L F L=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1N31.5N4B BCCF L LFL L⨯⨯===2.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 物体的重力G /N 物体被提升高度h /m 拉力F /N 绳端移动的距离s /m 机械效率η 1 2 0.1 1.0 0.3 66.7% 2 3 0.1 1.4 0.3 71.4% 3 4 0.1 1.8 0.3 74.1%420.11.50.2(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100g,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B点悬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
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应该在A点悬挂 ________个钩码。
(3)若撤掉杠杆A点的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______(选填“A”或“C”)处竖直向上拉,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
(g取10N/kg)【答案】左 2 C 1.5【解析】【分析】【详解】(1)[1]杠杆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哪边高,平衡螺母像哪边调,所以应调节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
(2)[2]一个钩码重力0.1kg10N/kg1NG mg==⨯=假设杠杆一小格为L,A点挂n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1N331N2n L L⨯⨯=⨯⨯解得n=2,所以应该在A点悬挂2个钩码。
(3)[3][4]撤掉杠杆A点的钩码,为使杠杆能够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A处竖直向下拉或者在杠杆C处竖直向上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B BC CF L F L=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1N31.5N4B BCCF L LFL L⨯⨯===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螺母同时向_____(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将______(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
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如图丙,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4)请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套试卷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套试卷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教科版中学生九年级试卷。
全套试卷共11份。
试卷内容如下:1. 第一章使用(1份)2. 第二章使用(1份)3. 第三章使用(1份)4. 第四章使用(1份)5. 第五章使用(1份)6. 第六章使用(1份)7. 第七章使用(1份)8. 第八章使用(1份)9. 第九章使用(1份)10. 第十、十一章使用(1份)11.期末达标检测卷(1份)第一章达标检测卷(100分,6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春天,走在农业生态园的树荫道上,阵阵花香扑鼻,这是由于() 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空隙C.分子间的吸引力D.分子间的斥力2.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A.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B.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C.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D.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3.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常年平均气温约-25 ℃,一天,企鹅妈妈与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B.企鹅妈妈:不对,是没有内能C.小企鹅:冰天雪地的,连水蒸气都没有D.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肯定有,因为冰可以升华呀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60 ℃的水比30 ℃的水所含有的热量多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向温度高的物体传递D.0 ℃的水内能为零(第5题图)5.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
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B.沥青属于晶体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D.沥青被烤化后其内能减小6.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晒太阳B.钻木取火C.搓手取暖D.压缩空气7.用打气筒给篮球快速充气,忽略篮球体积的变化,在充气过程中,球内空气()A.质量不变B.密度不变C.温度不变D.内能增大8.由Q=cm(t-t0)得,c=Qm(t-t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C.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D.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9.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第九章~第十一章测试自我综合评价(九)[测试范围:第九章至第十一章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家庭电路中,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为________V;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必须接在________线与用电器之间。
2.家庭电路触电多为低压触电,只要________低压带电体,就不会发生低压触电事故;发生低压触电事故的第一时间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创新求变再出发,优质发展谱新篇”是2019年中国互联网大会的主题,计算机通过光纤接入互联网,光纤的作用是________(选填“输电”“通信”或“导热”),光波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电磁波。
4.体温枪在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测量人们体温时利用________来工作。
验钞机是利用________来工作的。
(均选填“紫外线”“红外线”或“超声波”)5.“嫦娥五号”返回舱载着月球土壤回归地球,地面指挥中心对它的控制指令是靠________(选填“电磁波”或“声波”)来传递的。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属于________(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6.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有多种能源,如:①煤、②风能、③太阳能、④石油、⑤天然气、⑥核能等。
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关于核能,核电站是利用核________(选填“裂”或“聚”)变来释放能量的。
7.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后,受它控制的电路处于________(选填“短路”“开路”或“通路”)状态;验电笔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区分零线与地线。
8. ________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________________。
9.如图1甲所示是起保险作用的空气开关,它的作用是防止由于_______________或总功率过大而使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导致的危险;图乙是漏电保护器,它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防止站在绝缘凳上的人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双线触电)而造成的触电事故。
图110.如图2所示,A、B是林红家照明电路的进户线,当林红用验电笔接触插座的右孔时,氖管发光,可知进户线中的________(选填“A”或“B”)线是火线;当闭合开关S时,灯L在亮的一瞬间又熄灭,而室内其他用电器仍在正常工作,原因可能是灯L所在电路________(选填“开路”或“短路”)了。
图2二、选择题(共26分,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入括号内。
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第17、18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1.“注意安全,珍惜生命”是大家的共同心愿,下列一些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空旷地带在电线上晾晒衣服B.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C.用湿毛巾擦正在工作的台灯D.有人触电要先直接用手拉开12.胡晓的奶奶有随手关灯的好习惯。
当她关闭一盏灯后,家庭电路变大的物理量是[JY]()A.总电阻B.总电压C.总功率D.总电流13.如图3所示是电磁波家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无线电波不属于电磁波B.红外线的频率比紫外线的低C.可见光的波长比无线电波长D.γ射线比X射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14.图4为验电笔的结构示意图及使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若氖管发光,说明人体成为了电流的通路B.验电笔可以用来判断物体是带正电还是带负电C.笔尖、电阻和氖管是导体,外壳、弹簧和笔卡是绝缘体D.在两种使用验电笔的方法中,甲是正确的,乙是错误的15.“华为”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发展的典型代表,是中国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缩影。
今年,华为公司突破重重困难率先在全球布局5G通信。
相对而言,5G信号比3G、4G快三四十倍,也就是在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更多,“传输的信息更多”,最主要的原因是5G信号()A.传输信息更加稳定B.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C.使用模拟信号进行通信D.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速16.漏电保护器是在用电器发生漏电故障或人体触电时实施保护的设备。
家庭电路漏电时,通过火线与零线的电流不相等,漏电保护器中有一特殊装置(在图中虚线框内,未画出)检测到这一差异后,便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
漏电保护器中还有试验电路,由一只开关S与电阻R组成,闭合开关S就能模拟漏电情形,图5中符合要求的是()图517.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及信息传送速度的发展使人们冲破了时空的阻隔,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有()A.光缆通信是利用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多次反射后从另一端射出,从而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远方B.电磁波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不能用于传递信息,只能用于微波炉中加热食物[JP]D.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跟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18.下列关于能源、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有()A.核电站是利用化学能来发电的B.太阳能、风能、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C.光波、无线电波、超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无线电广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话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6分,第19小题5分,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8分)19.小胡放学回家,妈妈正在用电饭锅做饭,他想烧水洗澡,当打开电热水器开关后,家里一下子“停电”了。
(1)如何判断是否停电?请你说出最简单的办法。
(2)如果没有停电,你认为造成家里停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0.不同粗细的保险丝允许通过的电流是不同的。
一座教学楼的总保险盒中的保险丝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5 A,楼里共有20间教室,每间教室装了40 W的电灯6盏,在全部电灯都亮时,能不能再接入一个800 W的电炉?2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6中的拉线开关、电灯、熔断器和插座接入家庭电路中。
要求: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熔断器控制插座;拉线开关控制电灯。
图622.足球比赛正在上海体育足球场激烈进行着,东方卫视同时通过卫星将这一赛事向全国观众进行现场直播。
(1)北京足球迷胡晓正在家里通过电视收看这场比赛。
若电磁波从上海体育足球场传到胡晓家经过的路程为7.2×104 km,则信号从上海体育足球场传送到胡晓家的电视机中约需要多长时间?(2)若东方卫视所发出的电视信号的频率为500 MHz,则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长是多少?(3)除了上述的通信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什么办法将电视信号从上海传送到北京(至少列出两种)?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23.(1)如图7甲所示,小鸥把完好的验电笔插入连接正确的有电的三孔插座中时,验电笔的氖管不发光。
验电笔接触的是________。
A.火线B.零线C.地线图7(2)小鸥家电脑的三脚插头如图乙所示,可判断插头的2号脚应接________。
A.火线B.零线C.地线(3)若小鸥家中仅有两盏电灯在工作,当把图乙中的三脚插头刚插入三孔插座中,家中的两盏灯熄灭,空气开关断开,则电路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丙所示是小鸥同学学习安全用电时的部分笔记:①A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B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到零线,C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此时,D站在地面上用手去拉C,则会发生触电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②高压触电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电弧触电,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触电。
为防止高压触电造成人身伤害,我们必须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如图8甲所示是研究“短路引起熔丝熔断”的实验,熔断器中的熔丝应该选用熔点________的材料制作。
若增加一根导线,并将导线接在________两点间闭合开关,造成短路,可引起熔丝熔断。
图8(2)如图乙所示是电冰箱的三脚插头和插座。
插头上标有字母E的导线要和冰箱的________相连;如果和这个插头连通的导线断了,冰箱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工作;同时细心的小鸥发现,E脚比L、N脚更长,这样设计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鸥同学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图丙是她设计的电路。
图中虚线框1和2应连入开关和电灯,则开关应装在________虚线框中。
安装完毕后,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用验电笔分别测试C、B两点时,验电笔的氖管都发光,测试A点时,验电笔的氖管不发光,则电路故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实验一:如图9甲所示为探究电磁波产生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打开收音机开关,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取一节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
先将电池的负极向下放在锉面上,再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连,导线的另一端在锉面上时断时续地摩擦,收音机能产生“咔咔”或“喀喀”等杂声。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导线在锉面上滑动,引起________________的迅速变化,产生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
实验表明电磁波的产生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图9实验二:手机已进入千家万户,手机通信是利用微波来进行的,下面是林红探究微波特性的过程。
[提出问题](1)微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吗?①如图乙所示,将一部手机(已设置成有声状态)放入玻璃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然后拨打这部手机,该手机能收到呼叫信号,但我们不能听到手机铃声;②该实验说明微波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③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可以利用微波传递信息、相互交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屏蔽微波?①如图丙所示,将一部手机(已设置成振动状态)置于一个金属盒中并盖好,然后拨打这部手机,该手机不能收到呼叫信号,说明金属对微波有________作用;②林红在一次乘坐某商业城的电梯时,发现性能完好的手机接收不到信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微波在家庭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有应用,有不少家用电器是利用微波工作的,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