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传经表补正

合集下载

四库全书简介

四库全书简介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收书最多、篇幅最大的一部丛书。

共收书3470种,79018卷,每部书装订成36300册,7部抄本连同正本共8部,合计290400册,再加上《四库全书荟要》2部,22502册,共312902册。

仅从数字上即可见工程之庞大。

乾隆编纂此书的念头,主要是由当朝进士周永年提议编辑《儒藏》,以与《大藏经》和《道藏》鼎足而三,以及朱筠奏请校办《永乐大典》而引起的。

其实自乾隆六年1741年正月4日始,他即不断有向民间征书之谕,后来乾隆决心编纂《四库全书》,并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2月成立了四库全书馆,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修成全书,历时15年之久。

在馆内先后任职的有360多人,彭元瑞、陆锡熊、戴震、王念孙、纪昀、翁方纲、梁国治、孙士毅、姚鼐、朱筠、任大椿、邵晋涵等一代大师都被罗致馆内,四库馆设正总裁官、副总裁官、总阅官、总纂官、总校官等,连同一般抄写人员,共有4500多人。

乾隆下大力气要编成此书的目的自然是要维护清朝的思想统治。

乾隆打着弘扬古代文化的旗号,广泛征集天下遗书,谕令各省督抚操办,并采取一些奖励措施:如进书500种以上,奖《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百种以上,奖《佩文韵府》一部;进书中如有精醇之作,皇帝亲为评咏,题识简端,交书馆抄后尽先发还;私人进书百种以上者,其姓名载于各书提要之末,并明确各书用过之后必定归还。

对征集来的历代遗书分三种情况处理:1、对直接反映抗清思想的书籍一律销毁;2、对拒不降清或触犯清朝政治的作品及黄色狎邪书籍,一律禁止流通;3、对主要内容尚可、个别段落字句有碍满族尊严的书籍,实行删改。

所以有人说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是“寓禁于征”。

《四库全书》对于继承保存文化有很大功劳,很多典籍原本散失,赖《四库全书》得以保存,但在编纂过程中,大量删改禁毁图书,又破坏了文化,故后人有“功魁祸首”的评价。

《四库全书》以内容按经史子集分类,意即四部中的书籍毕集于该书之中。

《四库全书总目》元别集存目补正十五则

《四库全书总目》元别集存目补正十五则

《四库全书总目》元别集存目补正
十五则
《四库全书总目》元别集存目补正十五则是中国清朝宣统年间,中央礼部负责的一项重要的文献整理工作。

主要任务是根据历代典籍的发展变迁,对历代典籍中所出现的遗漏、失误、重复以及其他不当之处进行补正,使得形成有系统的全书类目。

“元别集存目补正十五则”分为“省本”、“区本”、“类本”、“外本”、“辑本”、“类藏”、“海外藏”、“古籍”、“编本”、“索引”、“书名”、“续本”、“谱本”、“解本”及“注本”等十五类。

“省本”指的是历代典籍中收录的各省典籍;“区本”指的是历代典籍中收录的各地方典籍;“类本”指的是历代典籍中收录的各类典籍;“外本”指的是历代典籍中收录的各外国典籍;“辑本”指的是历代典籍中收录的各种辑本;“类藏”指的是历代典籍中收录的各类藏本;“海外藏”指的是历代典籍中收录的各海外藏本;“古籍”指的是历代典籍中收录的古籍;“编本”指的是历代典籍中收录的各编本;“索引”指的是历代典籍中收录的各索引;“书名”指的是历代典籍中收录的书名;“续
本”指的是历代典籍中收录的各续本;“谱本”指的是历代典籍中收录的各谱本;“解本”指的是历代典籍中收录的各解本;“注本”指的是历代典籍中收录的各注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一、背景介绍
1.1 四库全书的概述
1.2 四库全书总目的重要性
二、四库全书总目的历史演变
2.1 初编和清理
2.2 补正和修订的必要性
2.3 补正的方法和原则
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具体内容
3.1 经部总目
3.1.1 《五经总义》
3.1.2 《经籍考异》
3.1.3 《经籍疏证》
3.1.4 《经籍纂例》
3.2 史部总目
3.2.1 《通志考》
3.2.2 《通志疏证》
3.2.3 《通志纂例》
3.2.4 《通志补正》
3.3 子部总目
3.3.1 《子部总目》
3.3.2 《子部考异》
3.3.3 《子部疏证》
3.3.4 《子部纂例》
3.4 集部总目
3.4.1 《集部总目》
3.4.2 《集部考异》
3.4.3 《集部疏证》
3.4.4 《集部纂例》
四、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的意义和影响
4.1 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4.2 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4.3 对后人研究的影响
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5.1 古籍整理中的困难和问题
5.2 利用现代技术解决方案
5.3 加强团队合作和专业人才培养
六、结论
6.1 四库全书总目补正的重要性再强调
6.2 补正工作的前景和展望。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传经表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传经表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传经表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传经表”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传经表一卷,附《通经表》一卷。

清洪亮吉(详见《毛诗天文考》)撰。

书成于乾隆四十六年洪亮吉在陕西巡抚毕沅幕府之时,大约是毕沅嘱其代撰,因此原叙即署毕沅的名字。

章氏式训堂丛书因之标作“毕沅撰”,不妥。

现从其本集。

《传经表》分为《易》、《书》、《诗》、《春秋》、《礼》五格。

《易表》中列入主父偃,按《汉书·主父偃传》,主父偃起初并未传经,晚年才学《易》、《春秋》及百家之言,因此只宜载入《通经表》中。

《鲁诗表》中列入孔子、子夏、李克、孟仲子、根牟子、孙卿,这是陆德明《释文序录》毛诗一云之文,现在因为浮邱伯的缘故,移入鲁诗,似乎不妥。

《齐诗表》中列入乐恢,考之《后汉书》本传,只是谈到乐恢成年后嗜好经学,师事博士焦永,并未谈及他学齐诗,而《儒林传》称任末“少习齐诗”,景鸾能理齐诗,却偏偏遗漏了。

又《儒林传》中载后汉学韩诗的,有召驯、杨仁,《韩诗表》也未载录,可以说是疏略。

《毛诗表》中郑玄上边为张恭祖,并注:“传齐诗”,现考照《郑玄传》:“从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这说明张恭祖传的是《韩诗》而非《毛诗》,至于说到传《齐诗》,更是不知亮吉以什么为凭据。

《春秋表》贾谊下注,援引《梁书》武帝答刘之遴诏:“张苞之传左氏,贾谊之袭荀卿”,认为贾谊的《左传》也渊源于荀卿,疑即张苞所授。

却不知《释文序录》本来早已说明是张苞传贾谊。

又刘歆下边田终术注称翟方进授,也不对。

《汉书·翟方进传》载,方进虽授《穀梁》,但酷好《左氏传》、天文星历,其《左传》传授国师刘歆,星历则授之长安令田终术,那么终术从方进学星历,不学《春秋》就很明白了。

凡此之类,因有关于经学授受的源流,特加辨明。

有《洪北江全集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摘要:
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简介
1.四库全书的编纂背景
2.四库全书的内容与结构
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的背景与意义
1.补正的必要性
2.补正的主要内容与范围
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的具体内容
1.史部补正
2.子部补正
3.集部补正
4.丛部补正
四、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的价值与影响
1.对学术研究的推动作用
2.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正文: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共有3461 种,79309 卷。

它由清乾隆皇帝下令编纂,分为经、史、子、集、丛五部,内容涵盖了我国古代哲学、历史、文学、科技等各个领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四库全书的总目录,对全书的内容进行了概括与梳理,对后世学者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
考。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存在一些错误和遗漏。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四库全书的真实面貌,我国学者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进行了补正。

这一工作始于上世纪80 年代,至今仍在进行中。

补正的内容包括史部、子部、集部、丛部等多个方面,涉及到书名的更正、作者的补充、书目的增补等多个方面。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的完成,不仅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更加准确、全面,而且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补正后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学者们提供了更为详尽的资料,便于他们深入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的文化、历史、哲学等各个领域。

同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广雅疏证补正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广雅疏证补正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广雅疏证补正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
“广雅疏证补正”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广雅疏证补正
一卷。

清王念孙、王引之撰。

《广雅疏证》刊成之后,王氏父子复加勘校补充,所言或细书刊本上,或别签夹入书中。

手校补本《疏证》先由清河汪汲收藏,后入扬州书贾夏炳泉手,复由淮安黄海长购得,经罗振玉鉴定确为王氏父子手书。

黄海长乃将“补正”抄出,成《广雅疏正补正》一卷,刊印二十部,时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后罗振玉于1929年复加编录,刊入《殷礼在斯堂丛书》,书名仍称《广雅疏证补正》。

《补正》改正《疏证》达五百余处,其中有新补充的书证、有对原引文讹误的纠正、有对原《疏证》文字的改写。

《补正》刊本有王国维、罗振玉、黄海长跋语。

黄氏跋语曰:“此《广雅疏证》殆刻成后,复加勘定之本,朱墨灿列,凡所删补无虑四百余条(案:罗振玉跋语曰:黄丈所录,间有遗漏,因据原书重加校录,共得五百有一则,视黄丈所录,增数十则),皆精详确
当。

卷五《释言》:‘酌,漱也’下,朱笔补疏有‘念孙案’三字,知为石臞先生亲自考订者;其补自文简者,则冠以‘引之曰’……统观诸条,的系先生亲自修定之稿。

嗣是曾否补完,曾否再刻,或只此本,或尚有传录之本,无从征考,不能臆测。


《广雅疏证补正》黄氏刊印二十部,板毁于战乱,世罕知此书。

后罗氏刊入《殷礼在斯堂丛书》始渐流布。

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广雅疏证》附《补正》于后,最易见。

另有《广仓学宭丛书》本(甲类第二集)。

《四库全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四库全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四库全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四库全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石经补考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石经补考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石经补考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石经补考”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石经补考十二卷(道光八年刻本)。

清冯登府(1783-1841)撰。

登府字云伯,号柳东,浙江嘉兴人,嘉庆庚辰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改宁波府教授。

着有《三家诗异文疏证》。

此书共七项内容:《国朝石经考异》二卷;《汉石经考异》二卷;《魏石经考异》二卷;《唐石经误字辨》一卷;《后蜀石经考异》二卷;《北宋石经考异》一卷;《南宋石经考异》二卷。

按,清石经于乾隆五十八年勘定立石。

蒋衡所书,依唐开成石经,参以各善本,多所订正。

彭元瑞曾撰《石经考文提要》十三卷,以证校正所自。

当时因急于告竣,未及尽改。

嘉庆八年奏请重修,复命廷臣磨改,以期尽善。

故前后拓本不同。

此编从改定石本,以各石经及宋本考证明闽监毛本之讹,间采彭氏《提要》及阮元《十三经校勘记》,以核其同异。

故此书最为详善。

然而蒋衡书法虽工,但疏于字体,如以“”代“墉”,省“箧”成“”之类,尚未能纠正。

又洪适《隶释》所载汉石经残石无《周易》,故此书惟录陆氏《经典释文》所引石经《系辞》“先心”一条。

陆氏是隋唐间人,所见必定是熹平石经。

近岁出土的汉石经残石,有《周易》的《文言》和《临》、《观》、《噬嗑》、《贲》、《剥》五卦的遗字,这些则是冯氏所未见的。

又此书之《仪礼》下引洪氏的话说,石摩灭,字画比他经不明白,并无古今文之异,故不复具释等等。

近岁出土的汉石经残石,有《仪礼·乡饮酒礼》,其“僎者降席”,今本“僎”作“遵”,郑注:“今文遵为僎”,此与郑注合。

这也是冯氏所未见的。

洛阳新出土的魏三体石经,也是《尚书》《春秋》,但其内容都是《隶续》及苏望民刻本所无的。

至于其《唐石经误字辨》,则认为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所勘未尽,而其间亦有以为误而非误的。

这些内容,据冯氏自序,是其友李贻德校勘的。

蜀石经,则除《毛诗》而外,仅存《周礼》残碑、《左传》残碑及所采《尚书》遗字、《毛诗》遗字、《左传》遗字、《论语》遗字而已。

《四库全书》概说(免费)

《四库全书》概说(免费)

内廷四阁之二文溯阁
文溯阁位于盛京(沈阳)故宫,贮藏第二部 《四库全书》。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 取总统大权,当时受命督理东三省军务 兼奉天巡按使的段芝贵,为讨好袁世凯, 于1914年将文溯阁书运往北京,存放在 故宫保和殿。1925年,东北筹办奉天图 书馆,当地教育会长冯广民多方奔走, 又把阁书运回沈阳,仍藏在文溯阁。1931 年后,东北地区沦入日本侵略军铁蹄之 下,文溯阁《四库全书》也由伪满国立
《四库全书总目》部类
子部——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 算法(推步、算书)、术数(数学、占侯、相宅相墓、 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艺术(书画、 琴谱、篆刻、杂技)、谱录(器物、食谱、草木鸟兽 虫鱼)、杂家(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 编)、类书、小说(杂事、异闻、琐语)、释家、道 家 集部——楚辞、别集(汉至五代、北宋建隆至靖 康、南宋建炎至德祐、金元、明洪武至崇祯、清初至 乾隆)、总集、诗文评、词曲(词集、词选、词话、 词谱词韵、南北曲)
右上:丁丙 右下:今杭州 文澜阁
江浙三阁之三文澜阁
1910年代,浙江省立图书馆首任馆长钱恂组织人 力对文澜阁《四库全书》进行第二次抄补;1920年 代,浙江省教育厅长张宗祥再次倡议抄补文澜阁阙书 阙卷。经过三次大规模抄补,文澜阁《四库全书》基 本恢复全貌,1958年清点时,阁书册数已达36465 册。至今保存完好,贮藏于浙江图书馆。
右上:丁丙 右下:今杭州 文澜阁
江浙三阁之三文澜阁
江苏镇江 金山寺
江浙三阁之二文汇阁
文汇阁地处江苏扬州,阁中事务亦由 两淮盐运使经管。咸丰三年(1853),太 平军攻入扬州,文汇阁《四库全书》被付 之一炬,荡然无存。其命运与文宗阁书完 全相同。
江苏扬州 天宁寺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在中国古代,书籍是一种重要的知识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图书馆,则是书籍的宝库,让好书传承下去。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图书的总量、内容以及特点的资料。

它由清人蓝琪编辑,是一部内容丰富、系统完整的图书资料总集。

它的编辑目的是为了弥补清人时期missing的一些图书,同时,将优质的内容予以补充和修改,使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成为一部具有极高价值的文献资料。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共3600余卷,收录图书3万卷、目录6000余卷,装帧23000余册。

它包含了大量古代图书,包括经、史、子、集等各种类型的图书。

比如,《周易》、《老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论语注疏》、《孟子注疏》等,都是儒家经典。

这些图书是古代文人学者的必读之书,也是研究古代哲学、历史、文学的重要资料。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对古代图书的收集、整理和编辑,更在于它对当代人研究古代文献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参考资料。

首先,它对于研究古代儒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所收录的儒家经典,则是儒家思想研究的重要资料。

其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为人们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它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为人们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同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它收录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杜甫、白居易、苏轼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为人们欣赏古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对古代图书的收集、整理和编辑,更在于它对当代人研究古代文献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参考资料。

首先,它对于研究古代儒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所收录的儒家经典,则是儒家思想研究的重要资料。

四库全书简介

四库全书简介

四库全书简介四库全书清乾隆1772年开始编纂,经十年编成。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

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

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

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

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

《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

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

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 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

“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

“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

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图书。

乾隆皇帝为了存放《四库全书》效仿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造了南北七阁。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五经通义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五经通义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五经通义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五经通义”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五经通义①一卷。

清宋翔凤(1776-1860)辑。

翔凤字于庭,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经学家,常州学派有名的学者。

庄述祖之甥。

嘉庆庚申(1801)举人,官湖南新宁县知县。

翔凤治经学,“志在西汉家法,微言大义”(《清史稿·宋翔凤传》)。

撰《论语说义》十卷,以为《论语》乃孔子言“性与天道”的“微言”所在。

其着作另有《论语郑注》十卷,《孟子赵注补正》六卷,《孟子刘熙注》一卷,《小尔雅训纂》六卷,《过庭录》十六卷,《朴学斋文录》四卷,《忆山堂诗录》八卷等。

《五经通义》一书,《隋志》着录八卷,不题撰人名氏。

翔凤辑录此书,从《隋志》。

所辑诸条,除“八风者八卦之气”、“土冢树槐”两条,其余都不注出处,此宋本不及洪本处。

其中“天子有天下大号”、“妇人无爵故无谥”、“古者天子至于土”、“功成作乐”、“礼乐者所以象德”、“受命而王者”、“黄帝乐所以为咸池”、“王者之乐有先后者”诸条,皆洪辑本所无。

其他文字小异之处尚多。

如“土冢树槐”一条,洪本多出“诸侯冢树柏”五字,“震与霆皆霹雳也”一条,洪本多出“电谓之雷光也”六字。

有《浮溪精舍丛书》本。

②一卷。

清马国翰(1794-1857)辑。

国翰字词溪,号竹吾,山东历城(今济南)人,经学家和辑佚家。

道光壬辰(1832)进士,官至陇州(今陕西陇县)知州。

所至收罗古籍,积书至五万七千余卷。

长于辑佚,所辑《玉函山房辑佚书》七百零八卷,收佚书五百九十四种。

或谓此丛书系清代辑佚家章宗源(1752-1800)未完之稿,国翰改序付雕,可备一说。

国翰生平着述颇多,有《古文尚书音》一卷,《毛诗草虫经》一卷,《夏小正诗》十二卷,《春秋开田记》一卷,《古论语》六卷,《论语隐义注》一卷,《圣证论》一卷,《玉函山房目耕帖》三十一卷,《玉函山房辑佚书经论三百五十种》,《玉函山房辑佚书史论》,《唐韩鄂四时纂要》一卷,《范子计然》三卷,《月令七十二候诗》四卷,《神农书》一卷,《玉函山房文集》五卷,《续集》五卷,《玉函山房诗钞》八卷等。

晚清四库全书补抄

晚清四库全书补抄

晚清四库全书补抄
晚清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皇帝为了弘扬儒家经典文化而编纂的一部巨大工程,包含了大量的古代经典典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历经岁月久远以及各种原因,部分典籍在整理的过程中并未完整地收录进入四库全书之中。

因此,晚清时期就出现了一系列的四库全书的补抄工作,以便将遗漏的典籍进行补充,从而完善四库全书的体系。

以下是关于的一些内容。

晚清四库全书补抄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四库全书未收录的古籍进行整理补录;另一种是对已收录的古籍进行修订、增编等工作。

对于未收录的古籍补录工作,主要是由一些古籍专家和文人学者进行,他们通过查阅古籍文献,搜集手抄本以及从事整理工作,将这些古籍整理、校对之后,加入到四库全书之中。

这样的补录工作在晚清时期非常普遍,为后世学者提供了更多的古籍资料,丰富了古代文献的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对已收录的古籍进行修订、增编的工作也是晚清时期四库全书补抄的重要内容。

由于四库全书的编纂时期较长,古籍文献的校勘工作也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为了确保四库全书的质量和准确性,需要对其中的一些典籍进行二次校勘和修订。

在这方面,一些古籍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通过查找各种版本的手抄本,比对校勘之后,对已收录的古籍进行修正和补充,从而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的内容体系。

总的来说,晚清四库全书的补抄工作对于中国古代文献的保存和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10亿字左右的四库全书中,每一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遗产,为后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基础。

通过晚清四库全书的补抄工作,我们才能更加完整地了解和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精髓,从而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第七讲四库全书

第七讲四库全书

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集部

作者:杨讷,李晓明编;北京图书馆编 文津阁 文渊阁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 季羡林主编。 •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中国 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共收录历代典籍 3461种、79309卷,学术界称之为中国传 统文化总汇。但是《四库全书》并不 “全”,大量不符合清王朝统治需要和价 值标准的历代典籍被摒弃在外,仅列为存 目者即达6793种、93551卷,历经300年来 的天灾人祸,存目之书亡失严重,现存 4000余种、6万余卷,分藏在全国200多个 图书馆,三成以上已成孤本 。
《四库全书提要》不足

《四库全书》及《提要》,因为历史的原 因,自有其不足之处。《四库》最为后人 诟病的,是其编纂过程同禁毁“违碍”书 籍相结合。清廷文网繁密,忌讳众多,给 学术文化带来种种祸害。《提要》除带有 这方面烙印外,由于是官修,受着许多约 束,令人遗憾的地方不少。当时参预的学 者已有感受,后来之人更易洞察,只是不 敢公然表达而已。
《丛书集成初编》


4107种4000册,王云五主编。1935年至1937年商务 印书馆排印、影印本。 该丛书系择宋代至清代重要丛书一百部,去其重 复,重新分类编排而成。已出3467册。未出者533 册。 该丛书以“合乎实用”“流传孤本”为目的。 1985年起中华书局用上海商务印书馆本影印,未 出者亦补齐,共4000册。此系特大丛书,较常用。 唯断句、排校不无讹误。1992年,印发了当年商 务印书馆未来的及出版的533种。 1994年后,上 海书店还出版了《丛书集成续编》180册,分经史 子集四部分。






《续修四库全书》的收录范围既包括对《四库全 书》成书前传世图书的补选,也包括《四库全书》 成书后著述的续选。 补选之书主要是 1.被《四库全书》遗漏、摒弃、禁毁,或列入 “存目”而确有学术价值的图书; 2.《四库全书》已收而版本残劣,有善本足可替 代的书籍; 3.四库馆臣对戏曲、小说持鄙视态度未予收入, 此次编选根据这些作品的文学价值择优选收,这 也是“续修”具有开创意义之处。 4.此外,新从海外访回而合于本书选录条件的古 籍,以及新出土的整理成编的竹简帛书也酌予选 收。

《四库全书》简介

《四库全书》简介

《四库全书》简介《四库全书》简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璀璨夺目。

千百年来,国学一直为世人所尊崇,同时也得到了历代帝王的喜爱和重视。

清朝乾隆年间修撰的《四库全书》,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集大成者。

一、主要内容《四库全书》共录入书类3503种,计13501部、36000册、79337卷。

全书共分为《经部》绿色装订,《史部》红色装订,《子部》白色装订,《集部》蓝色装订,故称“四库全书”。

《总纲目》用中央黄色装订。

《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尔雅》、《史记》、《资治通鉴》、《本草纲目》、《孙子兵法》、《说文解字》、《国语》、《永乐大典》、《战国策》、《茶经》等,全部收录在内。

二、成立修撰机构乾隆三十六年,值国泰民安,库足盈富。

乾隆降旨修《四库全书》,命内阁大学士于敏中为总裁,六部尚书为副总裁,翰林院编修纪晓岚为主编。

时设较辑处在南书房,抄录处设翰林院。

抽调举国文人学士参与,整录人员3600人,抄录者3800人。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成书,历尽艰辛,工程规模之浩大,绝无仅有。

在编书过程中,皇帝经常现场一线督导。

有的录书人员,因文笔好而常与乾隆相处,被破格提升;而因录书失职者,有360人被革职。

三、成书及毁书规模在修撰《四库全书》的十余年中,中国的古代书籍包括元、明两朝与满清政权有逆者,一律被消除,共有3000种、13600卷、150000部古书被焚毁。

与收录成书的比率相等,成失各半。

四、存书地的确定考虑到防火安全起见,将成书分藏在带水字的阁名内,分别是:1、北京故宫文渊阁,2、沈阳奉天故宫文溯阁,3、圆明园文源阁,4、承德热河行宫文津阁(以上称北四阁);5、镇江金山寺文宗潨阁,6、杨州大观堂文汇阁,7、杭州西湖孤山文澜阁(以上称南三阁)。

五、存书的现状《四库全书》杭州本、杨州本、镇江本,皆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中焚毁。

园明园本,1860年被英法联军火烧园明园时焚毁,残本存于法国枫丹白露宫。

晚清四库全书补抄

晚清四库全书补抄

晚清四库全书补抄
晚清四库全书,是清朝晚期创立的一个重要文献编辑工程,是中国古代文献整理中的一个里程碑。

四库全书是指《四部丛刊》,包括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四部,它是明朝末期刘健、周颐、杨应辰等人编纂的《永乐大典》的基础,也是清代康熙年间皇帝康熙下令编纂的一个文献整理工程。

四库全书的编纂目的是为了整理和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使这些著作得以广泛传播和研究。

全书的编纂历时约60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编纂工作分为初编和续编两个阶段,最终完成于乾隆年间。

全书所收录的文献涵盖了经史子集的各个领域,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医学、农学等等,是中国古代文献的集大成之作。

补抄四库全书是指在四库全书编纂完成后,为了进一步完善全书内容、保护文献资源、传承文化遗产,有关部门陆续展开的一系列工作。

补抄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四库全书中内容缺失、疏漏的文献进行查补;对原书中错误、疑误的文字进行矫正;对新发现的古代文献进行整理、录入等。

补抄四库全书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文献学意义和历史价值。

通过补抄工作,可以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的内容,使之更加全面、准确;可以修复文献的错误和疏漏,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可以对新的文献资源进行整理、保存、研究,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料和参考。

总的来说,补抄四库全书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文献整理工作,需要系统的文献学知识和研究方法,需要精细的文字校对和录入工作,需要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理解,需要细心的耐心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工作精神。

补抄四库全书的工作对于促进文献学的研究和发展,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四库总目》“五经总义类”补正五则

《四库总目》“五经总义类”补正五则

《四库总目》“五经总义类”补正五则作者:马奔啸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33期摘要:《四库全书总目》中《程氏经说》《六经图》《五经说》《六经正误》和《七经小传》五篇提要在书名、版本、卷数、作者、材料引用等方面均有漏误。

本文攀爬资料、核实文献,对其进行纠正和说明。

关键词:程氏经说六经图五经说六经正误七经小传《四库总目》卷帙浩繁,补订虽多,不免有所疏漏。

今撰补正三篇,求教于方家。

一、《程氏经说》(一)此书不著编辑者姓名。

《论语说》后附有按语称:“按时氏本,伊川先生作《论语解》止此,然以《大全集》校之,合本详略不同。

后人又自…子绝四‟以下至…尧曰‟纂集《遗书》《外书》之有解者以附益之,今因重出,故从合本云”①,与《经义考·程子论语说》②所载康绍宗语相同。

康绍宗所编《二程全书》在弘治十一年(1498)刊刻,为65卷,称为弘治本,其《孟子解》《中庸解》与《论语说》均有按语,认为《孟子解》是纂辑《遗书》《外书》而成,故删去原文,仅存其目,《中庸解》是伪书,乃“朱子所辨蓝田吕氏讲堂之初本改本”,为八卷③。

此本无《孟子解》《中庸解》,应是按其康绍宗所言删去,分《诗说》为二卷,是为还七卷本之旧。

故此本虽删定者不详,然源于弘治本则无疑。

(二)《总目》:“皆伊川程子解经语。

改定《大学》兼载明道之本,或以兄弟之说,互相参考欤?”伊川长子端中为《伊川先生文集》作《序》(政和二年壬辰七月作)称:“先生有《易传》六卷,《系辞说》《书说》《诗说》《春秋传》《改正大学》《论孟说》各一卷,别行。

”④可知《经说》中各本最早均为单行。

后朱熹汇总刻印,编入明道《改定大学》。

《朱文公集别集》卷六“林择之”书四云:“《经说》依后书所定,甚善。

但止谓之…经说‟,不用同诸字尤好。

又…春秋传序‟四字不须别出,但序文次行,不须放低,则自然可见。

《论语说》下不须注…孟子附‟字。

又欲移《礼记》作第七卷,而第一行下着…二先生‟三字,其后却题…眀道先生改正大学‟…伊川先生改正大学‟,其小序则仍旧附于第六卷尾《论孟说》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传经表补正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
“传经表补正”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传经表补正
十三卷,附经传建立博士表一卷。

清汪大钧(生卒年不详)撰。

大钧字仲虞,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生平不详。

本书为补正洪亮吉《传经表》而作。

因为朱彝尊所撰《经义考》载有师承一门,实际上就是洪亮吉所本,但详核过之,现在小变其例,让经独自成表,以便省览,而以通经诸儒,散附于各经之下,间或有所补正,都加按语,又增加“家数无考”、“授受无考”两格,尤为详备。

书中所补正的,如《易表》孔子之后即列子夏,并加注:“子夏《易传》,虽出伪托,然必有所本。

应劭言子弓夏门人,亦可为传《易》之证”。

《书表》欧阳生子,注道:“《汉书·儒林传》‘倪宽授欧阳生子,世世相传,至曾孙高为博士’,《释文叙录》云:‘宽以授欧阳生之子,欧阳氏世传业。

’洪表误以世为欧阳生子名。


见解都很明允。

《诗表》把张恭祖列入《韩诗》,也匡正洪表的错误。

只是《齐诗》有任末而没有景鸾,应该是偶然脱漏。

《春秋表》胡母生、董仲舒,大钧注道,《公羊疏》引证《六艺论》说,治《公羊》的,胡母生、董仲舒,仲舒弟子嬴公、戴宏。

但史汉《儒林传》等典籍,并未记载嬴公等人为胡母生弟子,而洪表以嬴公、褚大、段仲、吕步舒,列为胡母生所授,而在褚大之下又说,此下三人归董仲舒下等等说法,似乎欠妥。

有光绪十九年愈妄阙斋自刻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