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校学生选课指导意见(试行)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校学生选课指导意见(试行)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校学生选课指导工作实施意见(试行)为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精神,落实《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鄂教基[2009]10号)要求,引导普通高中学校做好学生选课指导工作,制定本意见。

一、选课指导的意义与原则自主选修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赋予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建立科学的选课指导制度,能有效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个性化课程修习计划,提高人生规划能力;同时,选课指导工作有助于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有助于学校形成办学特色。

选课指导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二是因材指导的原则,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能和学业成绩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三是科学性原则,遵循课程设置、学生成长、社会需求的规律来指导选课;四是均衡性原则,引导学生每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防止学生过早偏科。

二、选课指导的组织与实施1.成立选课指导中心学校成立选课指导中心,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日常的选课指导工作,并选聘一定数量的教师参与学生选课指导工作。

选课指导中心的职责:编制《选课指导手册》;了解学生选课的基本需要,分析学生在选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开展选课专题辅导,解答学生和家长在选课中提出的疑问;组织选课指导教师的相关培训;负责学生选课信息化平台的管理与维护。

2.编制《选课指导手册》《选课指导手册》是学生选课的指导性文件,内容包括选课的通识性文件和选修课程设置说明。

通识性文件主要内容:设置选修课程的意义;学校课程设置的总体结构;学分的分配与认定方式;学业水平考试与补考要求;高中毕业与高考的相关要求;选课的原则与程序;选课清单与填写方法。

选修课程设置说明主要内容:课程名称与代码;课程性质与学分要求;课程内容简介;选课应具备的条件;任课教师简介;课程设置的时间跨度。

《选课指导手册》应在高一新生入学时发给每一位新生,并保持每届学生三年中的相对稳定。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6.30•【字号】鄂政办发[2009]63号•【施行日期】2009.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鄂政办发〔2009〕6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经教育部批准,我省将于2009年秋季全面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OO九年六月三十日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通知》(教基〔2003〕6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方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努力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建立符合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具有湖北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积极推进。

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通过创新制度,提升能力、提供资源、搭建平台,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点上突破。

在全面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课题攻关、项目带动和样本实验,力求在制约课程改革纵深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

--兼顾各方。

充分调动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做到政府主导、专业支持、学校自主、社会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课程改革的合力。

新高考关于数学学科的课程指导意见

新高考关于数学学科的课程指导意见

数学一、指导思想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贯彻执行《普通高中2017 级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课堂的德育功能。

重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方法;学会“数学的思维”;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培养理性精神,形成求真务实、认真严谨、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学进度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三、指导意见1.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普通高中 2017 级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严格按照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指导意见的要求,开设数学课程和实施教学活动。

《普通高中 2017 级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实施等做了明确规定,是普通高中课程安排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对普通高中教学工作管理与评价的基础,是学业考试和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

各校要组织全体数学教师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并切实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2.加强学情、考情研究,夯实基础知识。

做好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工作,首先要明确新高考背景下数学教学的任务及目标,直接来说就是准确了解及把握新高考下数学高考考察的知识点,就是要了解考情、考点;而所谓的了解学情就是要对学生已建立起的数学知识体系及知识掌握情况能了如指掌,并能明白高中学生在知识的接受度、消化能力等方面的特点。

紧密结合考情、学情,夯实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

可通过召开小型座谈会、个别谈话了解、教师相互交流、教后反思、作业批改、学情反馈卡等形式,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接受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状况、存在的问题等,要力争懂得学生。

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

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

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作者:巫忠秀来源:《中小学学校管理》2013年第10期摘要: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应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培养高中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基本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中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共同发展创造机会,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选择空间。

:关键词:思想;教学原则一、指导思想以教育的“三个面向”和“十六大”精神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我市广大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创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学好高中数学课程,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应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培养高中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基本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中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共同发展创造机会,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选择空间。

教师应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教学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学习、培训、校本教研等多种活动促进专业化成长。

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兼顾过程的评价原则,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方案设置及课表编排指导意见(试行)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方案设置及课表编排指导意见(试行)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方案设置及课表编排指导意见(试行)为指导普通高中学校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鄂教基[2009]10号)要求,制定本意见。

一、学校课程方案设置及课表编排的组织管理普通高中学校应成立“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和“学科课程小组”,明确职责,制定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完成课表编排工作。

(一)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组成及其主要工作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由校长、分管副校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科教研组长和教师代表组成,负责以下工作:1.审定各学科课程小组上交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方案。

2.确定学校预开设的课程门类和学校实际开设的课程门类。

3.制定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4.编排学校课表。

(二)学科课程小组组成及其主要工作学科课程小组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负责以下工作:1.提出本学科课程设置方案,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内容及其说明,并报送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

2.提出本学科任课教师可承担的课程内容,为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设置课程提供信息。

(三)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主要工作1.指导学生依据学校公布的预开设课程和学生学习意愿进行选课。

2.对本班学生的选课情况进行统计和汇总,并上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

二、学校课程方案设置的主要内容、形成程序和要求(一)学校课程方案设置的主要内容学校课程方案设置应根据《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中规定的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内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按学年、学期、学段作出系统、科学的安排。

学校课程方案设置分为预开设课程和实际开设课程两类,前者是学生选课前由学校提出的课程,后者是学生选课后学校实际开设的课程。

(二)学校课程方案设置的程序1.学科课程小组负责提出本学科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课方案,并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

学科课程开课方案包括学分要求、必修模块的开设顺序、选修模块的开设安排以及授课教师安排等。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二)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二)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9.08.14•【字号】鄂教基[2009]20号•【施行日期】2009.08.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续(一)附件4: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加强和改进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的实施,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实施意见。

一、课程性质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要精神,应进一步明确高中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思想政治基础的重要任务和职能。

其核心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观点的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课程,从核心价值看,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内容看,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看,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三)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三)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三)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9.08.14•【字号】鄂教基[2009]20号•【施行日期】2009.08.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续(二)附件7: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为促进我省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和湖北省教育厅颁布的《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的要求,结合我省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在我省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实验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从我省高中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关注物理学科与科技、社会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体现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

二、目标任务1.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人类的社会的责任感。

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

(2)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①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8.08.15•【文号】教基〔2018〕15号•【施行日期】2018.08.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材正文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8〕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目前正在组织编写修订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

为统筹做好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促进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招生等有机衔接,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育人为本,注重实效。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科学的质量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打牢学生成长的共同基础,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分类指导,有序推进。

坚持加强省级统筹、强化市县保障、学校具体实施,结合各地高考综合改革推进安排和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实际,有计划、分步骤、积极稳妥地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完善机制,强化保障。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系统培训、示范引领、监测督导等工作机制,完善经费投入、师资配置、专业研究、设施配备等保障机制,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目标2018年底完成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2019年上半年开始,分批分步完成新教材培训工作,普通高中校长和教师队伍组织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整体提高,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的专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相关工作推进机制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到2025年,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内容和要求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五)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五)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五)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9.08.14•【字号】鄂教基[2009]20号•【施行日期】2009.08.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续(四)附件13: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美术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总体要求,为加强和改进我省普通高中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的全面、有效实施,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课程改革,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二、目标与任务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

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的基础,是选择课程内容的依据,也是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

课程目标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按照“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进行概述的。

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观察、想像、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工作意见(试行)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工作意见(试行)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工作意见(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9.07.27•【字号】鄂教基[2009]14号•【施行日期】2009.07.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工作意见(试行)的通知(鄂教基〔2009〕14号)各市、州、县、神农架林区教育局、江汉油田教育集团:为突破制约课程改革纵深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鄂政办发[2009]63号)精神,我厅制定了《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工作意见(试行)》,现印发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学习文件,提高认识。

各地和学校要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鄂政办发[2009]63号)等文件,深刻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明确样本校是推进课程改革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机遇,积极做好样本校推荐工作。

二、推荐学校,确定任务。

样本校按学校审报、市州推荐、省厅审定的程序产生。

各市州教育局推荐样本学校数原则上不超过学校总数的六分之一,推荐的样本学校要有省市级示范学校、一般学校、民办学校、农村学校的代表。

样本学校要从样本校研究课题中(附件2),确定一至几项拟重点研究的问题,并填写申报表,经市州教育局审查后,于8月20日前报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三、拟定方案、创造条件。

样本学校要根据所承担的任务,认真研究制定实验研究方案,并根据需要配备师资、培训人员、添置设备,做好开展样本实验的准备工作。

附件:1、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工作意见(试行)2、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研究课题二OO九年七月二十七日附件1: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工作意见(试行)为突破制约课程改革纵深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我省普通高中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根据省人民政府下发的《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鄂政办发[2009]63号)的精神,现就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111

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111

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加强和改进高中数学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一、领会课程理念(一)新课程的特色高中数学新课程具有时代性、基础性,突出了多样性与选择性。

基础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我国公民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二是为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

(二)新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再像以往仅仅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积累,新的课程理念还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新的学习数学的方式。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基本的结论的本质,体会其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三)重视数学的本质和价值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倡导数学教学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要求,努力揭示数学的本质。

数学课程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

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

在内容上,新课程注意把算法的内容和思想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

新的课程理念还在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中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选修课程。

使学生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和崇尚科学的理性精神。

(四)师生们的新目标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作出判断;既要打好基础,又要力求创新,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等理念;新的课程理念还将使教师从较为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多种角色的方向转变,从较为单一的课程的“执行者”向着集课程的实施者、建设者、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等多重角色为一身的目标转变。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四)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四)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四)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9.08.14•【字号】鄂教基[2009]20号•【施行日期】2009.08.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续(三)附件10: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促进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标准》,以引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注重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二、课程目标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工作意见 (试行)》的精神,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实际,特对我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提出如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以“三个面向”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落实《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实验)》要求,建设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造就一批掌握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勇于开拓和创新的综合实践活动专兼职教师队伍,改变普通高中学校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倾向,实现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均衡化和办学行为的规范化。

二、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实践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等开放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养成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的个性倾向和初步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包括: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获得亲身体验,亲近并探究自然,走进社区和社会,增进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与了解,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

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导意见

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导意见

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导意见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导意见强调了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

这些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新课标提出了以下几个重点:1. 基础性:确保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与拓扑、概率与统计、函数与方程等。

2. 应用性: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通过项目学习、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3. 综合性: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4. 探究性: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 实践性:通过实验、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新课标提倡:- 学生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 问题导向:通过问题引导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 多样化教学:采用讲授、讨论、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信息技术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在评价方式上,新课标建议:- 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合作、项目报告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 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持续的观察和记录,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进步。

- 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新课标还强调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鼓励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同时,也提倡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一)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一)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一)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9.08.14•【字号】鄂教基[2009]20号•【施行日期】2009.08.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鄂教基[2009]20号)各市、州、县、神农架林区教育局,江汉油田教育实业集团:现将《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印发你们,请结合地方和学校实际,参照执行。

(文件电子版下载网址:http:///)附件:1.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2.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英语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3.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4.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5.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6.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7.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8.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9.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10.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11.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12.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13.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美术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14.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15.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二〇〇九年八月十四日附件1: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精神,结合我省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对我省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启动高中新课程选课系统和新课程学分管理系统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启动高中新课程选课系统和新课程学分管理系统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启动高中新课程选课系统和新课程学分管理系统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1.02.22•【字号】鄂教基[2011]3号•【施行日期】2011.0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启动高中新课程选课系统和新课程学分管理系统的通知(鄂教基〔2011〕3号)各市、州、神农架林区教育局、江汉油田教育实业集团:为贯彻执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鄂政办发[2009]63号),根据《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方案设置及课表编排指导意见(试行)><湖北省普通高中学校学生选课指导意见(试行)><湖北省普通高中学校学分认定指导意见(试行)><湖北省普通高中学校学生模块修习评价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鄂教基[2009]15号)要求,我厅开发了高中新课程选课系统和新课程学分管理系统,定于2011年春季开学正式启动。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功能介绍高中新课程选课系统是辅助新课程实施和管理的系统,是学分管理系统进行学分认定的基础。

目前,该系统实现了教师对学生每学期课表信息的记录,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查看个人每学期课表。

以该系统为基础,最终将建立科学的选课指导制度,帮助学生自主选修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助于教师提升课程建设能力,有助于学校形成办学特色。

新课程学分管理系统是规范学分管理的辅助系统,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查看已修习模块的名称、任课教师、过程表现、考试(考查)成绩、学分等信息。

学校通过该系统将实现对学分的认定、模块修习的评价。

二、工作要求系统面向所有高中学校、学生、教师和家长,并在学生和教师的日常学习和工作中使用,参与人数多,工作复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做好相关工作,确保系统正常使用。

1.全员培训。

学会使用两个管理系统,是做好模块修习和学分管理的基础,各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操作培训视频 http:///list_sort.php?ithd=pxzy(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培训资源栏目),学习掌握管理平台操作方法。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推进我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顺利实施,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全面推进我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的实施,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主旨,以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在实现以上目标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目标上的独特追求: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一)知识与技能理解技术的性质,了解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一些最新的技术成果及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能正确认识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具有正确使用生活中一些常用技术的基本技能;了解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对技术设计的过程、方案和成果作出全面的评价;能从技术设计的角度理解结构、系统、流程、控制的一般概念,了解简单的结构设计、系统设计、流程设计、控制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绘制和识读一些简单的技术图样,会使用几种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进行交流;熟悉一些常见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产品或模型;具有初步的技术试验的操作技能,能进行基本的技术测试和技术指标测量,会写简单的技术测试和技术试验报告。

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选修 2-3
选修 3-6
选修 4-3
高修中数学必修课程为五个模块:数学 1、数学 2、数学 3、数学 4、数学 5,

这是所列有高中学选修生1都-2必须学习选修的2课-2程。 必修选课修程3-应2 当在高一和高选二修年4-2级的第一学
期开设完毕, 选以修便1于-1 开设选选修修课2程-1 。 为了便选于修新3-旧1 教材的衔接和选新修课4-程1 实验的质 量监控,建议必修课程各个模块按数学 1、数学 4、数学 5、数学 2、数学 3 的顺
3.主要任务 我省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要严格遵循《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努 力实现《课标》的总目标,进一步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推动高中数学课堂 教学改革,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中, 应努力做好以下 工作: (1)通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制度建设、广泛发动和分层培训,让全体教 师明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与任务,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 (2)组织一批学科专家、教研骨干及时研究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课 改实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分列成若干课题, 组织各地申报, 在研究中进行改革, 在改革中进行研究。 (3)加强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课堂教学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践指 导,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加强高中数学教学评价的研究,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评价 体系。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 它包含了数 学中最基本的内容, 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它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 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学好高中数学课程,对提 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应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培养目标, 培养高中学生健全的 人格与基本的数学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中数学教学应以学生 发展为本, 为学生的共同发展创造机会, 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选择空间。 教师 应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优化数学教学过程, 不断 提高教学水平, 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创新意识, 通过学习、培训、校本教研等活动促进专业化成长。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 多样、兼顾过程的评价原则,构建特色鲜明、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实行学业成 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实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过程中, 各实验学校的领导与教师要准 确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深刻领会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脚踏实 地,勇于创新,勤于学习,善于总结,积极稳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 实验,全面提高我省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1.总体目标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 进一步获得作为未来公民所需要 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2.具体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湖北省教育厅颁布的《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等文件精神,实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的目标,积极、规范、有效地推进我省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工作,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省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它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学好高中数学课程,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应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培养高中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基本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中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共同发展创造机会,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选择空间。

教师应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优化数学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通过学习、培训、校本教研等活动促进专业化成长。

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兼顾过程的评价原则,构建特色鲜明、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实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过程中,各实验学校的领导与教师要准确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深刻领会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勤于学习,善于总结,积极稳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全面提高我省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1.总体目标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作为未来公民所需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2.具体目标(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3.主要任务我省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要严格遵循《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努力实现《课标》的总目标,进一步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中,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通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制度建设、广泛发动和分层培训,让全体教师明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与任务,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

(2)组织一批学科专家、教研骨干及时研究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课改实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分列成若干课题,组织各地申报,在研究中进行改革,在改革中进行研究。

(3)加强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课堂教学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加强高中数学教学评价的研究,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评价体系。

(5)重视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课程设置1.课程框架高中数学新课程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由若干模块和专题组成。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两个专题可组成一个模块。

课程结构如图所示:代表模块(36学时)代表专题(18学时)。

2.课程设置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我省高中新课程实验方案和实际情况,提出我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方案如下:(1)必修课程的安排建议高中数学必修课程为五个模块: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这是所有高中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

必修课程应当在高一和高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设完毕,以便于开设选修课程。

为了便于新旧教材的衔接和新课程实验的质量监控,建议必修课程各个模块按数学1、数学4、数学5、数学2、数学3的顺序开设。

(2)选修课程的开设建议⇒必修 模块 选修系列选修课程分为三类:“选修ⅠA”、“选修ⅠB”、“选修ⅠC”,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其中“选修ⅠA”是分文、理科指定的统一选修模块;“选修ⅠB”是全省指定的供学生选择修习的专题,学生需按照所指定的两个专题修习;“选修ⅠC”是学校视条件在除去选修ⅠA的模块和选修ⅠB专题后,在其它专题中选择开设供学生修习的专题,专题内容和数量由学生、学校视实际情况确定。

建议选修ⅠA、选修ⅠB课程开设方案如下:选修ⅠA模块:选修ⅠA模块的开设,应在必修课程完成后进行,其中文科学生选学课程为选修1-1、选修1-2,建议开设顺序为:选修1-2、选修1-1;理科学生选学课程为选修2-1、选修2-2、选修2-3,建议开设顺序为:选修2-3、选修2-1、选修2-2。

选修ⅠB专题:文科指定开设选修3-1、选修4-5;理科指定开设选修3-1、选修4-1、选修4-4、选修4-5。

各选修专题的开设,没有先后顺序,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

为便于管理,按所提供的开设方案,各地市(州)应尽可能相对统一安排选修课时间,各学校应根据学生选课情况,结合本校实际,合理安排教学。

课程设置具体方案详见表1。

表1 湖北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设置方案【说明】(1)表中“x”表示有条件的学校,在除选修ⅠB外的选修专题中开设了供学生修习的专题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2)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包括五个模块。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3)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

由选修ⅠA、选修ⅠB、选修ⅠC 等组成,其中选修ⅠA为高考内容;选修ⅠB不作高考要求,但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内容;选修ⅠC为学校自定内容。

①选修ⅠA由五个模块组成: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②选修ⅠB由四个专题组成: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③选修ⅠC由十二个专题组成: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3)课程安排方案①高一年级。

完成四个必修模块的教学任务,每周安排4课时;安排义务教育与高中衔接内容的教学,并安排一次完整的数学探究活动。

②高二年级。

高二上学期的上半学段完成必修模块数学3的教学后,文科学生选学选修ⅠA,课程顺序为选修1-2、选修1-1,每周4课时;理科学生选学选修ⅠA,课程顺序为选修2-3、选修2-1、选修2-2,每周4课时。

文、理科同时安排一次完整的数学建模活动。

③高三年级。

高三文、理科学生选学选修ⅠB、选修ⅠC与高三复习,文科选修课程为选修3-1、选修4-5,每周4课时;理科选修课程为选修3-1、选修4-1、选修4-4、选修4-5,每周4课时。

课程安排具体方案详见表2。

表2 湖北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安排方案(4)学生选课指导对于有选修要求的学生,学校应指导他们合理地选择课程。

根据《课标》的建议,学生选课有以下几种组合:有人文社会科学(含体育、艺术)发展倾向的学生,应选择选修ⅠA中的选修1-1、选修1-2两个模块和选修ⅠB中的选修3-1、选修4-5两个专题。

有理工科(含部分经济类)发展倾向的学生,应选择选修ⅠA中的选修2-1、选修2-2、选修2-3三个模块和选修ⅠB中的选修3-1、选修4-1、选修4-4、选修4-5四个专题。

高中毕业后准备直接就业的学生,必须修满五个必修模块。

课程的组合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学生作出选择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条件向学校申请调整,经过测试合格后获得相应的学分。

四、教学建议1.注重把握《课标》的特点和要求《课标》是由国家制定并公布试行的指令性文件,是教材编写和学校教学的依据。

高中数学教师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明确任务,自觉实践,尽快明确《课标》的特点,准确把握《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师和数学教学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是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以人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和发展的愿望。

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在教学中做到:第一,承认并且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第二,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第三,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过程;第四,要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使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步到位,逐步实现,防止教学要求上的“一刀切”和“一步到位”的做法。

二是教师要实现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多种角色的转变;要注重过程教学,要依据《课标》“用教材教”,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数学教学活动,尽量让学生在经历“数学化”、“再创造”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三是高中数学新课程在课程目标、基本理念、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如课程目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强调三维教学目标上;基本理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大众化,学生地位——主人化,学习方式——多样化,教师角色——多重化,教学过程——活动化,学生评价——多元化;教学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模块、专题和学分管理制上;教学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分步到位”和“螺旋上升”的教学原则上;教学内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通过增、删、升、降,削枝强干,重新整合,突出数学本质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