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成才因素论文
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困境成因及出路探析
二、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3、推动学校发展。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能够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的策略
三、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为了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加强教师培养。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 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总结
四、总结
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困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学生共 同努力才能解决。政策支持、学校改革、家庭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都是解 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问题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 和成效。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等职业教育能够克服生 源困境,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4、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提高 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5、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教学资源,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四、结论
四、结论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加强教师培养、优化师资结构、引进优秀人才、完善激励机制并加强校 企合作等多方面的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为我国中等职 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困境成因 及出路探析
目录
01 一、中等职业教育生 源困境成因
二、解决中等职业教
02 育生源困境的方案及 出路探析
03 三、案例分析
04 四、总结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 专业技能的人才。然而,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困境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 了其发展。本次演示将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 案和出路探析。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论文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论文摘要:中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指导与定位,很多学生既不能吃苦创业又不能踏实敬业,结果要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要么找到工作后很快被“炒鱿鱼”。
一、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现状(一)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在传统教育观念中,人们只认可通过中考、高考的普通全日制教育是正规教育,其他各类学校、各种形式的教育都是“次等教育”、“非正规教育”。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普高、轻职高的思想。
有些人认为读职业学校没有上大学有前途,片面追求学历文凭,在一定程度上轻视职业技能人才。
对不少学生来说,职业教育是低等教育的代名词,进入中职学校学习逐渐成为课业成绩较差学生的“无奈之举”。
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使得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和社会待遇。
也使得许多家长宁愿交高额学费让孩子上普高而不愿让他们到技校、中专、职高去学一技之长,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白领才是人才,蓝领只是普通劳动者。
(二)招生难、生源质量差一方面,伴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数目及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大,目前绝大多数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为实现办学的规模效益,招生时都不再限制学生的入学知识水平;另一方面,社会观念的转变使公众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认知度下降,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及家庭背景较好的初中毕业生很少愿意到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习。
这两方面因素最终导致招生时选拔功能逐渐缺失,生源质量无从保障。
从近些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情况来看,生源主要来自于两个群体:一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群体,他们升入普通高中的机会很小,而且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群体。
生源质量差,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能力及自主性差、自制力低、经常违规违纪,需要学校在培养过程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教师在传授技能和知识的同时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管教”,甚至少部分学生由于入学时基础起点低,基本素质和知识能力较差,再加上进校后教与学的客观原因,达不到学校的培养目标无法顺利毕业。
浅谈中职生的成才培养
浅谈中职生的成才培养摘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找回自信,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 争取和创造条件加强专业技能实训,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成就中职生的精彩人生。
关键词:自信与毅力专业技能技能型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人才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工作越来越难找,付出的成本高而收获少,导致有些贫困学生干脆不参加高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专、高职、职高学生的就业却相当吃香,据报道,中职生的就业率大于92%。
但同时,高学历等于高能力,等于成才,重学轻技的传统文化观念仍根深蒂固,导致愿意读中职的只是些成绩不太好或家境不好的学生。
可是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为此,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四不唯”人才观,强调“人人都能成才”,行行出状元。
因此,中职学校负担着把这些可以说是不是很优秀的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任务。
那么怎样让这些学生掌握好职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素质,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的专业人才呢?为此,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我渐渐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具体如下:首先,我对中职生的现状进行分析。
俗话说“因材施教”,首先分析当前中职生的基本情况:一、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
据多数地方的调查显示,来自农村家庭、工人家庭、个体工商业者家庭和无业家庭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5%,学生家庭年收入在7000元以下的占70%。
二、多数为中考的失利者,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行为习惯养成相对缺乏。
受传统观念影响,进入职业学校是他们无奈的选择,背负着来自家庭、社会鄙薄职业教育的精神压力。
由此可知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习基础差异较大,导致缺乏自信心,学习越来越差。
影响高职学生的发展因素
影响高职学生的发展因素摘要: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提高职业中学学生素质。
本文从职高生本身、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职高生素质发展的原因,以探索职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因素影响高职学生素质发展一、学生自身因素1.信心丧失,毅力缺乏职高学生大部分刚刚经受过人生第一次大挫折,茫然不知所措的他们灰头土脸地进了职校,缺乏自信心,对自我不能正确地认识。
他们有些人对自己很失望,认为自己根本不是学习的材料,是家长逼着来读的;有些人认为自己进了职校的门,一辈子就只能这样了,再学习也没有用。
这样就形成了一些消极情绪: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固执心理、自暴自弃心理、冲动心理。
还有些学生刚进职校时,也曾认为这是他人生的一个新的开始,希望在此有所作为,但是由于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如从小就不交作业、不自觉学习, 学习难以持续下去。
这些学习障碍的存在,导致他们意志薄弱,没有韧性,显现出职校生学习毅力衰退的特点。
2.基础薄弱,目标模糊职高生是中考失败者,他们的基础都比较差,学习上也就存在较大的困难。
如职高生普遍认为数学、英语很难,就是因为这两门课程与初中的联系较为紧密,因为基础不好,他们也就很难学好这两门课了。
由于长期学习成绩不佳,有些学生产生了挫折感而丧失了自信心,消极地自我心理暗示,在行为上也就放任自流,最终结果是只能在学校混日子了。
在调查“你的人生目标及人生计划是什么”时,多数学生回答“还未想过或未想好”;在对110名学生调查询问“你最喜欢的职业”时,选择与自己专业无关者有69人次,占总人数63%之上,其中选择歌星、球星的人最多,占15%。
这种对职业选择的随意性、潮流化及人生目标的模糊化概念,揭示了缺少学习动力的原因。
所以对于职校生,首先是上好第一课,让新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职业教育,唤起他们的自信心。
第二步是引导学生展开职业生涯设计,在有理想、有信心的大前提下,将实现生涯目标看作一个人生项目,去具体化、现实化,并将规划贯穿于三年高中生活,保证其导向性和长效性。
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因素的探讨
3 促进 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建议 3 1 政府主导改变落后观念 政府可以利用新闻媒体 的舆 论优 势地位 , 积极展开对于技能
时, 招进去的学生绝大多数是 不爱学习的, 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 造 成新的知识无法 真正的理解 , 更不可能 很好 的吸收 , 教育质 量大 打折扣。生源差 使得 学生的管理难 度加大 , 进一步降低 了教学质 量, 这又在一定 程度上反向影响学校的招生, 阻碍其发展。 2 限制中等职业教育向前发展的因素 21传 统意识 的制约 在当今社会 , 虽 然物质生活得 到极 大的改善 , 人们 的世俗 观 念 却并 没有 跟随社 会的进步而进步 , 对 职业教育一直抱有严 重偏 见甚 至是歧 视。 在国人心 目中, 上大学才是成才 的唯一出路 , 对 中等 职业教 育不具认 同感 , 造 成中等职业学校严重 的生源缺失 , 很 多学 校甚 至不得 不关 闭, 或者重新开设普高班。这是 由现在的高考制度以 及传 统意识 的历史 惯性造成的, 家长更 希望弦子能够成就一番事
N0. 2 T 衄源自塑堕! E D 1 J l C A T I O N
浅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浅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对策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职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不可否认,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还不够成熟。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职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大批技术工人。
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中职教育不仅能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更受到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结构的制约。
综观我国中职教育发展,主要是改革开放后,表现出发展快,规模大,但支撑中职教育的平台的仍不坚固,计划经济体制下旧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还没有完全打破,各方面还不能充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处在一个特殊发展阶段,一方面要加快步伐完成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早已完成的工业化目标,另一方面要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
可以说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仍处于不成熟阶段,与国外相比则有明显差距。
从总体看,既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也落后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
对近年来中职教育的滑波困惑以及升温的意外,也说明我们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还不够成熟。
1 我国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中国的文化传统偏重形而上,忽视形而下,即重学术性轻实用性,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再加上长期的计划体制的影响,在办学主体多元化方面,以及教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师资素质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我国中职教育在人才素质要求上,仍然存在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的弊端。
例如,片面理解素质教育,片面的理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片面的理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片面理解专才和通才的教育,以为开足开齐文化课就是素质教育,忽视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职业技能的培训落到了次要的地位,从而削弱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有的片面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属于技艺型教育和终结教育,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都以胜任某种职业岗位为出发点,在职业学校只要学会技能,就足以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的论文
中等职业教育的论文中等职业教育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等职业教育的论文篇一《中等职业教育应肩负的四种社会责任》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
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大有作为,并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社会需求、培养技能人才、缓解就业压力,保障社会安全,实现教育公平的艰巨重任,并为国家的和谐稳定、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社会责任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快技能人才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战略决策;是推进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
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应更多地肩负起社会的责任。
一、中等职业教育应肩负起解决“三农”问题、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责任“三农”问题一直是困绕党和国家的一个难题,也是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使农民掌握除了耕田种地之外更多的劳动技能,以便使他们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后,具备更强的生存本领。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是实行城乡统筹,一方面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两多两少”现象:即富余劳动力多,转移出去的少;体力型转移出去的多,技能型转移出去的少。
开展“阳光培训工程”,打造农村劳动力转移平台,正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更需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
浅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的培养论文
浅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的培养论文浅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的培养论文论文摘要:本文从改变社会观念,注重技能型人才培养;了解自身特点。
树立成才信心;注重综合能力,塑造创新人才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见解。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1、改变社会观念。
注重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劳动力大军,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人们追求管理型、学术型人才的意识逐渐强化,认为只有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学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再者,社会的分配制度不健全,不合理,使得技能型人才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使得社会对职业教育失去了信心,只有在考不上重点高中或大学时,才不得已选择职业教育。
这种观念是非常片面的,人才的概念应涵盖面更广。
因为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人毕竟是少数。
只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岗位上作出一定成绩的人都应该成为人才。
我国的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人才,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职业教育的水平在很多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力大军的素质水平,而劳动力大军的素质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生产和服务的总体水平,决定着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综合竞争力,劳动力结构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
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问题。
2、了解自身特点。
树立成才信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在普通中学因为文化成绩较差而最终选择了职业教育。
这部分学生有没有可塑性?可不可以培养成才呢?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个体身上独立存在着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能。
它包括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流、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
中等职业教育方面论文.doc
中等职业教育方面论文中等职业教育方面论文篇1浅谈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的对策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增,与此同时,社会对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机遇和挑战并存。
中职学校如何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特色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始终是职业教育者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现状及问题分析目前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学校、其他机构(教学点))共有11324所;年招生规模达到712万人左右,比增加了60多万人;在校生达到1779.8万人,比增加了160万人左右;毕业生人数约510万人,比增加了约78万人;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规划目标。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经济持续发展非常迅速,广东中等职业教育也有了很大发展。
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并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照顾和扶持,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待遇。
广东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投入力度、办学环境、发展模式等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多项发展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广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815所,其中技工学校242所,招生数达79.7万人,招生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省技工院校招生人数26.7万,占全国18.4%,比增长31.52%,招生人数和招生增长幅度两项指标名列全国第一;广东省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高达96%以上,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广东省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大。
,珠三角地区九市规划的职业教育投入就超过100亿元。
如深圳市投资34.13亿元发展职业教育;珠海市投入近的13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7亿余元;东莞市投入33亿元打造东莞职教城;中山市规划投入16亿元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
从以上例子分析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及投入在不断提高。
职业教育是当代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工程。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论文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论文首先,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政府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其职业发展的路径,就业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差距较大。
高中与职业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分流现象,这导致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偏小,课程设置较为简单,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多样性。
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导致毕业后就业问题。
此外,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首先,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建立起一条畅通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政府可以增加对职业高中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大对职业学校的投入,提高其办学质量和水平。
其次,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
学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进行调整,提供更多符合实际情况的专业选项。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专业。
最后,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
政府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机会,吸引更多高水平的教师加入到中等职业教育事业中来。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丰富专业设置、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以及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职生成长成才的哲学论述论文
中职生成长成才的哲学论述论文中职生成长成才的哲学论述论文一、中职生要成为社会新人必须要学有所成,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技术,也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年青人在发展过程中要想不断地战胜和取代长辈们,没有自己的实力是不可能的。
这就要求年青人必须要学有所成,要有自己的优势。
和长辈们相比,年青人的最大优势就是年轻。
当然,除了年轻,年青人的优势也从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来:1.通过读书学习,年青人能够掌握千百年来祖辈们传下的基础文化知识,吸取前辈们在生活与工作中留下的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2.通过学习当代社会的科学知识,年青人能够掌握现代社会最先进的技能技术。
通过努力学习,年青人既能学习和掌握长辈们所知的知识与技术,也能学习和掌握长辈们比较欠缺的最新的科学知识与技术,年青人总是在引领社会潮流。
年青人不断地进入社会,让社会充满了朝气、活力与竞争,这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
中职生要成为社会新人,也必须学有所成。
一个人仅有美好的理想和志向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让自己的理想实现的能力。
我们的能力从哪里来?就是要学好基础文化知识,学好先进的技能技术。
大部分中职生在学校都很重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但是,不少的中职生却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在职业学校读书,只要学好专业技术就够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不学不重要。
理由是只要学好了专业技术,使自己拥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就容易找到工作并能胜任工作。
这种错误的认识对中职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我们读书学习,如果仅仅是为了到社会谋生存,这样的要求太低了;我们刻苦学习的目的,是要到社会谋求发展,是期望自己进入到社会后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才,成为社会新人。
一个人谋求自我的发展,仅有专业技术,没有扎实的基础文化知识是不够的。
比如:国家的一项新的政策出来,我们要把握住其中的机会,需要一定的政治学常识和一定的经济学常识;为所在单位制作一份未来发展计划,需要一定的语文知识、经济学知识和会计学知识;要想很好地与自己的同事、主管人员正常沟通、交流与合作,需要一定的礼仪知识和社会学常识。
关于成才和职业教育的议论文范文
关于成才和职业教育的议论文范文每个人都有属于白己的舞台我们可以尽情的在自己的舞台上展现自己,散发出耀眼的光。
选择一条属于白己的道路十分重要。
我是一个骄傲、不甘人后的女孩儿。
中考失利后我选择了职业学校。
走进职高后我发现这里也是一个大舞台,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同学,也有很多可以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
在这里我可以充分展示白己的特长。
对于在学习方面比较吃力的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初中时我的成绩不是很好,那时的我很自卑,也没有什么可以展示自己的机会。
但是步入职高中后,我渐渐的找回了白信。
高一上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校园传媒之星”大赛。
在这次活动中,我充分发挥白己的口语能力。
经过几次比拼,最终荣获二等奖,并进入校广播站工作。
经过这次比赛,老师和同学们也肯定了我的能力,我也更加白信,在接下来的口子里主持了班内,系内及校内的各种活动。
更加充分的锻炼了自己。
我的专业是金融事务,刚开始听到这个词时大家都会感到很枯燥。
但是当我走进这个专业,慢慢对这个专业熟知时,便觉得这儿别有一番天地。
我最擅长的技能要数票币,就是小计算器。
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项技能。
刚开始接触这项技能时,我感觉很难,又要练速度,更要练心算。
老师也请过几位高二年级这项技能优异的同学做展示,我简直不敢相信学哥学如们怎么能打那么好。
我觉得我永远也不会达到那个水平吧。
当我问他们有什么窍门时,他们只说了一个字—练。
当时的我还不相信,就这么简单?便也按照他们说的做了,每天回家练十几分钟。
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现在的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也证明了他们的说法没有错。
唯有练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必须脚踏实地,不怕辛苦。
在这过程中我不但熟练地掌握了一项技能,还从中收获了很多。
明白了许多成功的背后有更多的坚持和努力,有更多的汗水和毅力。
熟能生巧也就是这个意思。
这里的老师对每一位同学都很负责,在各科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的文化科成绩也名列前茅。
原来数学成绩很不好的我,现在也能考个八九十分。
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影响
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中,职业教育被广泛认可为培养学生实用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不仅为就业市场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力,而且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职业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它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首先,职业教育在当代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职业教育被广泛赋予了培养学生技能和知识的任务。
不同于传统教育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培养。
它将学术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应对现实职场挑战的能力。
通过职业教育,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关于专业技能和行业经验的深入了解,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职业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职业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挑战时所需的技能。
通过职业教育的训练,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应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并具备在真实职场环境下工作的能力。
同时,职业素养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它包括专业道德、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
这些素养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与他人有效地合作,并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其次,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求职市场变得越来越竞争激烈。
传统的学术教育可能无法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而职业教育则专注于培养学生所需的职业技能和实用知识。
通过职业教育的培训,学生可以具备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职业教育不仅关注技能培养,还注重学生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需求的了解,使学生能够在职场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最后,职业教育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还体现在学生的个人发展上。
职业教育不仅关注学术知识,更注重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参与实践项目和职业实训,学生将可以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兴趣,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职业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职业教育对学生成就的影响研究
职业教育对学生成就的影响研究职业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
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可以获得特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并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将探讨职业教育对学生成就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关的研究结果。
首先,职业教育对学生成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比传统的理论教育,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
学生在职业教育课程中,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际案例分析,能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还可以提高他们在学校中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
第二,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拥有特殊的职业技能是学生脱颖而出的关键。
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他们开辟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例如,学习电子商务的学生可以在电商企业中找到就业机会,学习酒店管理的学生可以在酒店行业中寻找职业发展,这些职业机会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第三,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职业满意度。
通过职业教育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当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特定领域的技能和知识优势时,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
同时,职业教育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真实情况和要求,提前适应职业环境,从而增加职业满意度。
上述是职业教育对学生成就的一些积极影响。
然而,职业教育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职业教育的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职业教育机构未能提供高质量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获得有效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职业教育的就业效果与学生个体能力和市场需求也有一定的关联。
即使学生接受了职业教育,但如果其个体能力不足或者市场需求变动,仍然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包括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进。
我在中职成长的重要因素和启示
我在中职成长的重要因素和启示2023年,我已经从中职毕业两年,回想起在中职求学的时光,有很多因素和启示让我在成长中获益匪浅。
首先,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师资力量。
我接受的是一所中等规模的中职学校,但教师群体中有很多高素质的老师。
他们有深厚的学科知识,也能很好地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的英语老师非常喜欢教学,他总是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我们掌握英语知识。
通过他的课程,我学会了很多实用的英语表达方式,这对我帮助很大。
此外,在中职,我还遇到了一些平易近人、待人亲切的老师,他们不仅在学科上给予我帮助,也为我的生活和成长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因此,有优秀的师资力量的中职学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次,我认为中职生活的实践环节也是我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职课程设置相对于高中更加注重实践和与工作实际的结合,这样能够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中更加容易理解知识,同时通过实践锻炼出更好的适应能力。
例如,我的专业是会计,我们学习记账和财务报表等知识时,老师就会让我们通过模拟实践操作去学习。
这样能够让我们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再次,我的同学也是我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职学习的时光中,我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
他们中的一些人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更加深入,而另一些人则擅长其他领域的技能或者特别善于思考问题。
和他们交流分享经验和学习方法,我能够不断完善自己,也从中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一起迎接考试和学习困难的挑战,也互相激励起来。
这些珍贵的友谊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让我意识到,自己成长的同时也要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义工服务以及实习中,我们能够被邀请到社区、学校、企业接触到真实的社会环境,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发展现况和对于行业更深刻的认识。
这样的经历激励着我,让我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我个人价值。
这已经成为了我成长的一个重要启示。
最后,中职学习期间我体会到的另一个重要启示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浅谈影响和制约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因素
127OCCUPATION2017 09交流平台D ISCUSSION编辑 李 真浅谈影响和制约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因素文/王 洋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对社会繁荣、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这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但是在繁荣的背后,影响和制约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因素仍然存在,我国高精尖人才仍然稀缺。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影响和制约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因素。
一、社会因素目前,社会各界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相当严重,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观念仍然普遍存在,技术技能型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待遇和尊重。
社会上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学历的招用限制和就业歧视广泛存在,中等职业学生在面临就业的时候不能像其他学历人才那样可以选择继续考研究生、出国深造、考公务员、创业等;即使走向工作岗位,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也使得一线劳动力贬值,劳动者得不到应有的薪酬和职业尊严。
有些地方部门甚至将职业教育边缘化,严重影响职业教育学生的数量和质量。
虽然我国现阶段在经济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当前的工业自动化程度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落后,目前有技术有文化的工人缺口仍然很大,第三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化。
这些都严重阻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家庭因素由于受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影响,许多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始终认为考上大学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认为职业教育是万般无奈的选择。
这些观点根深蒂固,除了有社会因素影响,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和家长转变观念。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为学生找到合适的人生规划,才会使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更精彩。
不只是家长,许多学生同样认为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就是混日子。
其实这些学生都很聪明,本质上并不坏。
一方面需要老师、学校、家长关心帮助,使他们重拾学习兴趣和信心。
另一方面学生自己也要转变态度,相信自己在其他领域上仍然可以做到最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影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成才因素摘要:随着机械加工领域对高技能技术工人需求量的增加,本文研究了如何能够科学有效地提高高技能技术工人的成才率。
关键词:理论知识一体化实训教学一体化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021-01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机械加工领域对具有高技能技术工人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为了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技术工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全国相继建立起各类专业示范院校,各示范校的软件和硬件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然而真正高技能技术工人的成才率却没能与国家的投入,市场的需求形成正比。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方方面面的影响也很复杂。
这里我们仅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如何能够科学有效地提高高技能技
术工人的成才率。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技术工人。
依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机械加工专业为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完成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和公差配合等多门专业课的学习。
这些课程的设置和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柱。
但是从多年的教学反馈中我们发现,各科成绩优秀的学生并没有真正或直接地成为机械加工领域的绝对技术人才。
但他们的理论知识扎实,提问和考试非常出色,那又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他们成才呢?其实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虽然学生学的东西很多,各科相关知识
点也背的很好,但是反过来学生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时却变得糊涂了,无法将多门课程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甚至没有一个整体的专业概念。
这不是教学大纲的问题,也不是教师的授课内容不饱满,归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教学单元分散,各科无法形成关联
机械加工专业的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期间所学专业课程较多,而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师往往各自为战。
因课时所限各任课教师只能针对自己的授课内容进行教学,很难有时间去把与本门课程相关的其他专业课联系起来详细系统的串讲。
以至于学生学一科是一科,无法发现几门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性大打折扣。
针对这样的问题这些年来“理论知识一体化”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理论知识一体化”教学中教师把分散的教学单元集中联系起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体系思路,在教学效果上极为突出。
有效地打开了学生各科知识之间的隔断,使学生全面深刻的掌握专业知识。
但是“理论知识一体化”教学法对于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要求较高,而各院校间的教育资源水平又参差不齐,加之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已经成型多年,故现阶段“理论知识一体化”教学改革很难短时间内在所有职业院校中普及推广。
虽然急于用“理论知识一体化”教学替换原有的教学体系很难,但是对于一般的职业院校如果原有教学体系不变,只是将“理论知识一体化”教学单独设立成一门专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连接各科关
系的辅助课程,对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同样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我做过简单的教学实验,在机械加工专业的三个班级中选择一个班级定期占用学生一些自习时间,将一阶段学生所学不同科目串联起来,详细阐述不同科目在实际应用中的相互关系。
几年下来所选班级学生对于机械加工的整体理解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明显强于其他两个班级学生。
虽然没有全面实行“理论知识一体化”教学改革,但作为一门串联知识的辅助课程,他与“理论知识一体化”教学具有同样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针对这一辅助课程各职业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出发,按自己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辅助教学的内容,与“理论知识一体化”教学相比该门辅助课程具有很高灵活性,完全可以作为现阶段“理论知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第一步。
2 实训时间较短,各工种联系不紧密,实训课题过于陈旧缺乏趣味性
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实训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而传统的实训教学中往往出现这么几个问题。
首先,为了给学生的实训教学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通常将实训教学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之后,但理论教学通常要占用70%左右的时间,再除去一些机动环节学生真正的实训教学时间相对较短。
其次,学生的实训课题过于陈旧。
多年来我们的实习课题一直没有什么变化,例如钳工实训做锤子,车工实训车削外圆和螺纹,铣工实训铣削一些简单的轮廓。
当然这些都是重要的基础实训内
容,但是这些课题已经失去了时代感与现在90后的学生产生了“代沟”,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
怎么样使这些基础但又过时的课题从新获得吸引力呢?这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发现,不停挖掘。
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车工实训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内外螺纹的切削及旋合。
以往我们只针对特征去枯燥的实训,学生做完一次就没有兴趣去做第二次了,自以为掌握了技术要领就没有了后续文章。
一次我在逛数码广场时发现了一款圆柱型的迷你音箱,直径80mm,长度60mm,这与学生们实训中用的棒料尺寸相仿。
回去后经过简单的设计把箱体分成了前箱体和后盖两个部分,其中前箱体车削内螺纹,后盖车削外螺纹。
两件可以旋合为一体。
这样的箱体加工好后只要在淘宝网或电子市场买两个同内径尺寸的小喇叭安装进去就是一
个自制的新潮小音箱了。
带着这样一个课题在教学中我对学生说今天的课题是做一个迷你音箱。
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来了,议论不停。
第三,各工种实训分散,缺乏综合性课题。
在实训教学中钳工、车工、铣工的实训都是在不同的学期进行的,工种之间的实训间隔较长,彼此之间也相对独立无法形成关联。
学生往往误认为零件要么全部是车削出来的,要么全部是铣削出来的,不能完整认识和理解各工种之间的关系。
使各工种的实训也只是形成一种简单的单元训练。
如果说理论教学中需要“理论知识一体化”,那么实训教学也必不可少。
我们不必改变原有的实训计划,只需在最后的实训中加入一些综合性的课题将各工种串联起来让学生对产品的生产加
工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
3 理论与实践连接不紧,学生在两者间理解产生盲区
传统教学中理论课在教室里完成,实训课在实习厂完成,学生学完理论再去实习。
理论课教师负责理论知识的讲授,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实际操作指导。
理论与实践两者相互作用本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可是学生在教学场景和教学任务的变化中却产生了盲区。
想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有了一些头绪却又糊涂起来无法将两者形成照应。
如何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这也需要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实现一体化。
当然现阶段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将两者合并不太现实,但是可以将一些课程的一些章节有选择地放在实习厂中进行教学,教师边干边讲,学生边看边听。
这样可以初步地达到“理实一体”的要求,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让抽象的内容更直观。
以上这些便是现阶段影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成才的几点重要因素。
相信只要我们在我国职业教育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发现,中国的职业教育必将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