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专题提高训练:地表形态的变化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地表形态的变化课件
1.(2015山东文综,12,4分)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 )
答案 C 由表中信息可知,地层由C→D→S为两翼向中心分布,岩层年龄依次变老,应为背斜 构造,结合图示可知,C项正确。 方法应用 由观测点坐标确定考察线路与构造线方向➡结合材料信息确定岩层新老关系➡ 运用地质构造判读方法➡确定地质构造,并得出答案。
1.(2019课标Ⅰ,9,4分)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 )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2.(2019课标Ⅰ,10,4分)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19课标Ⅰ,11,4分)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 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 )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答案 D C C 本题组利用黄河中游地区小北干流河段的堆积性游荡河道这一地理事象, 考查流水作用的规律、成因及其影响;要求学生做题时对图文材料进行认真审读,结合所学的 原理、规律进行实际应用,考查了学生解读和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 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结合真实情境进行问题探讨,凸显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利用我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探讨地理规律及成因的实际应用,旨在要求学生树立科学探究、 学以致用的观念。 第1题,黄河小北干流位于黄河中游,以雨水补给为主,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导致河 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大;河道所经地区 地势相对平坦,易形成堆积性游荡河道,故选择D项。 第2题,河道属水系特征要素,其摆动范围主要受制于地形地质条件。图中小北干流左岸北部 有汾河注入,南部有涑水河注入,右岸则无河流注入,说明其中段两岸可能地势较高,岩性坚硬, 影响支流汇入,同时也影响河道展宽,故选C。
2020届高三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强化练习卷:地表形态的变化
地表形态的变化一、选择题(2019·山东潍坊5月三模)由于河流的天然改道或改向使河道发生平面迁移的现象叫河道变迁。
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叫河道变迁速率。
平原上河道不断弯曲,洪水期间自然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河水逐渐干涸,河岸成为陡坎。
为了研究河道变迁情况,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北半球某河流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四处数码所在区域,河道变迁速率最大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图中该河流在M处的流向是( )A.向北流B.向南流C.向西南流D.向西北流3.乙处的树龄大于甲处,原因最可能是乙处( )A.河漫滩面积较大B.积水时间较短C.位于河流下游D.河道形成较早解析:第1题,树木生长在河漫滩上,因此树龄的大小可反映该地河漫滩的形成时间,树龄相等的地区说明为同一个时段形成的河漫滩,树龄越大说明其所在的河漫滩形成时间越早。
图示树龄等值线每两条相邻的等值线间树龄都相差25年,即它们所在的河漫滩的形成时间差相同;河道变迁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则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大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的变化范围越小,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小,而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小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的变化范围越大,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大。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树龄等值线最稀疏、密度最小的地方是②处,故选B,A、C、D错。
第2题,注意图中指向标,右侧为正北,则图示区域左侧为正南、上侧为正西、下侧为正东;通常河流上游河道较窄,越向下游河道越宽,观察图示河流,河道左侧较窄、右侧较宽,可以推测河流流向大致为自南向北流;河漫滩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图中河漫滩主要分布于河流的西边(图示上侧),说明河流侵蚀的是东岸,且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右岸侵蚀)也可以推测出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南向北流;因此M段河流的流向是由东南流向西北,故选D,A、B、C错。
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滚动训练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
滚动训练五地表形态的塑造一、选择题下图示意山东潍坊昌乐古火山口,它是郯庐断裂带上的新生代第三纪火山口,数万根六棱石柱呈放射状排列,直插云天。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六棱石柱呈放射状排列的原因是( )。
A.流水沉积作用B.地壳运动C.岩浆活动D.变质作用2.若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大类岩石,则昌乐火山口岩石属于图中的( )。
A.甲B.乙C.丙D.三者皆可3.形成昌乐火山口岩石的物质来自( )。
A.地壳B.上地幔C.地核D.下地幔【解析】第1题,昌乐古火山口六棱石柱的岩石是岩浆喷发后冷却凝固形成的,故呈放射状排列。
第2题,甲、乙、丙分别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昌乐火山口岩石属于岩浆岩。
第3题,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而岩浆发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答案】1.C 2.B 3.B某旅客于2017年8月14日,在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国家某地质公园进行考察,该公园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
公园中的特殊地貌,东西长约15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土质坚硬,呈浅红色,与黑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下图为该游客拍摄该地貌的局部景观照片。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特殊地貌主要形成于( )。
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断裂抬升作用5.图中特殊地貌的物质组成主要来源于( )。
A.风力堆积作用B.固结成岩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冰川堆积作用【解析】第4题,图中特殊地貌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形成于风力侵蚀作用。
风化作用不是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干旱、半干旱区流水侵蚀作用较少。
图示不能体现断裂抬升作用。
第5题,图中特殊地貌的岩层层次清晰,土质坚硬,物质组成主要来源于流水沉积作用;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岩层土质疏松;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岩石,不是地貌的物质组成来源;冰川堆积作用物质没有分选性,无层次。
【答案】4.B 5.C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称为坡度,可以用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大小来表示。
2020届高三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强化练习题卷:地表形态的变化
地表形态的变化一、选择题(2019·山东潍坊5月三模)由于河流的天然改道或改向使河道发生平面迁移的现象叫河道变迁。
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叫河道变迁速率。
平原上河道不断弯曲,洪水期间自然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河水逐渐干涸,河岸成为陡坎。
为了研究河道变迁情况,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北半球某河流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四处数码所在区域,河道变迁速率最大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图中该河流在M处的流向是( )A.向北流B.向南流C.向西南流D.向西北流3.乙处的树龄大于甲处,原因最可能是乙处( )A.河漫滩面积较大B.积水时间较短C.位于河流下游D.河道形成较早解析:第1题,树木生长在河漫滩上,因此树龄的大小可反映该地河漫滩的形成时间,树龄相等的地区说明为同一个时段形成的河漫滩,树龄越大说明其所在的河漫滩形成时间越早。
图示树龄等值线每两条相邻的等值线间树龄都相差25年,即它们所在的河漫滩的形成时间差相同;河道变迁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则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大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的变化范围越小,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小,而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小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的变化范围越大,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大。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树龄等值线最稀疏、密度最小的地方是②处,故选B,A、C、D错。
第2题,注意图中指向标,右侧为正北,则图示区域左侧为正南、上侧为正西、下侧为正东;通常河流上游河道较窄,越向下游河道越宽,观察图示河流,河道左侧较窄、右侧较宽,可以推测河流流向大致为自南向北流;河漫滩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图中河漫滩主要分布于河流的西边(图示上侧),说明河流侵蚀的是东岸,且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右岸侵蚀)也可以推测出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南向北流;因此M段河流的流向是由东南流向西北,故选D,A、B、C错。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1.图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图示地质构造及判断理由。
(2)描述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
(3)图中河流沿岸居民点很少且居民点规模很小,其地质原因是什么?[答案] (1)断层。
理由:岩层断裂并产生错动位移,而后形成河流。
(2)岩层f、e、d、c按顺序沉积并固结成岩;在岩层c沉积并固结成岩后,岩浆沿断层侵入形成b岩层;最后岩层a沉积并固结成岩。
(3)位于断层附近,多地质灾害。
[解析] 第(1)题,参照图例,观察同一岩层的连续状态即可得出图示地质构造为断层。
第(2)题,沉积岩具有明显层理构造,按顺序从下向上层层沉积;b岩层不符合层层沉积的规律,分布于断层顶部并且不符合喷出岩的火山锥形态,应为侵入岩。
第(3)题,河流在断层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
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
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
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答案] (1)地势较低、位于向阳坡,气温偏高;坡度大,冰雪不易存留。
(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
(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
[解析] 第(1)题,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的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坡度平缓;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第(2)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附解答 地表形态变化
专题地表形态变化01内力作用考查角度1▶结合地质剖面图,判断地质构造类型(2018年海南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
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 区组成。
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
据此完成下题。
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D.岩层断裂解析▶据图可知,断层是X区和Y区的界线,两区存在的主要差异是X区各个岩层的海拔整体低于Y区,但X区和Y区地下岩层的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却高度一致,可推知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也高度一致。
后来在内力作用下岩层整体出现断裂,同时X区岩层整体相对下沉,而Y区岩层整体相对上升,从而导致图示区域出现分异。
答案▶ D考查角度2▶以地质剖面图为命题背景,解析地质活动过程(2018年北京卷)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 )。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解析▶本题以地质剖面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图中侵入岩(花岗岩)侵入了断层的上覆岩层(如砂岩、页岩、石灰岩),说明岩浆侵入发生在砂岩、页岩、石灰岩形成之后,而这些岩层又是在断层之后形成的,说明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高压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的岩石变质;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到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
答案▶C1.地壳物质循环(1)三大岩石的特点、形成及用途类型形成常见岩石用途特点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没有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致密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玄武岩—矿物结晶不明显,有的有流纹或气孔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形成岩石石灰岩、砂岩、砾岩、页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片理构造(2)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不管形式怎么变,判读都应把握“一、二、三、四、五”原则。
2020届高三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卷:地球表面形态
地球表面形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完成1〜2题。
己丙1. 图中甲地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分别是()A .向斜内力作用后,流水沉积B .背斜内力作用后,外力侵蚀C .断层外力作用后,地壳抬升D .海沟板块运动后,外力侵蚀2. 若只考虑岩层的软硬程度,依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岩层由硬至软排列应为()A .乙、B .乙、C.丙、乙、丁D.丙、丁、乙答案:1.B 2.A如下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
读下图,完成3〜5题。
3. 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4. 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A .甲地B.乙地C .丙地D . 丁地5 .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A .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B .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C .河流先于褶皱形成D .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答案:3.A 4.B 5.C[2019郑州模拟]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
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
读图回答木肮方向!!!!!!:!!--怖期剖而后期沙波钢面6〜7题。
6. ①坡是()A .迎水坡,流速快B .迎水坡,流速慢C .背水坡,流速快D .背水坡,流速慢答案:B7. 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A .①坡和②坡B .③坡和④坡C .①坡和③坡D.②坡和④坡答案:D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
读图回答8〜9题。
8. 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 .①B .②C .③ D.④9. 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答案:8.D 9.C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
高考地理复习拔高训练:地表形态变化
高考地理复习拔高训练:地表形态变化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图1、图2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1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A.风力堆积形成B.流水沉积作用C.风力侵蚀残留D.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2.图2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粒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据此完成3~5题。
3.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B.T1C.T2D.T34.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5.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河道形态与地形、地质、流量、含沙量等因素有关。
下图为某河道和河谷示意图,图中沙洲的位置和形态易发生变化。
读下图,回答第6题。
6.图中()A.甲乙两处受侵蚀作用明显B.河道的位置较稳定C.河流流量变化大,含沙量大D.地貌多见于峡谷地区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迅速抬升和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是一种两壁狭长且陡峭、深度大于宽度的地貌景观。
下图示意太行山峡谷横剖面。
据此完成7~8题。
7.关于太行峡谷形成的年代,从早至晚的次序为()A.V形峡谷、U形宽谷、盘状宽谷B.U形宽谷、V形峡谷、盘状宽谷C.盘状宽谷、V形峡谷、U形宽谷D.盘状宽谷、U形宽谷、V形峡谷8.下列对峡谷地区的地质推断成立的是()A.石柱地貌形成早于孤峰B.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C.峡谷处在火山地震带上D.该河流走向受断裂带控制滩脊是海滩砂砾在激浪作用下于激浪带顶部堆积形成的堤状地形。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1.图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图示地质构造及判断理由。
(2)描述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
(3)图中河流沿岸居民点很少且居民点规模很小,其地质原因是什么?[答案](1)断层。
理由:岩层断裂并产生错动位移,而后形成河流。
(2)岩层f、e、d、c按顺序沉积并固结成岩;在岩层c沉积并固结成岩后,岩浆沿断层侵入形成b岩层;最后岩层a沉积并固结成岩。
⑶位于断层附近,多地质灾害。
[解析]第(1)题,参照图例,观察同一岩层的连续状态即可得出图示地质构造为断层。
第(2)题,沉积岩具有明显层理构造,按顺序从下向上层层沉积;b岩层不符合层层沉积的规律,分布于断层顶部并且不符合喷出岩的火山锥形态,应为侵入岩。
第(3)题,河流在断层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
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
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
读图,回答问题。
【工仙峰匚二I沙漠4)00KI河流EZW季节问(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答案](1)地势较低、位于向阳坡,气温偏高;坡度大,冰雪不易存留。
(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
(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
[解析]第(1)题,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的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坡度平缓;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第(2)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
地理 专题训练(四)地表形态的变化
专题训练(四)地表形态的变化一、练基础小题-—提速度(2017·山东师大附中模拟)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砂砾岩则是陆相碎屑沉积岩。
在地质学中,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如图为某海域地质剖面图,①~④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①→④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顺序对应正确的是()A.海退、海进、海进B.海进、海进、海退C.海进、海退、海退D.海退、海退、海进2.与③→④时期海岸线的变化一致的现象是() A.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B.沿海陆地被淹没C.河口区土地盐碱化减轻D.咸潮危害减轻解析:1。
D 2.B第1题,根据材料中岩层形成与海水深浅的条件关系分析,图中①岩层形成时是深海环境,②岩层形成时海水变浅,说明海退;③岩层是陆相沉积,仍为海退;④岩层为浅海环境,为海进,故选D.第2题,③→④为海进,海岸线移向陆地,河口三角洲面积缩小;沿海陆地被淹没;河口区土地盐碱化加重;咸潮危害加重。
(2017·牡丹江月考)科学家在我国安徽发现一具23亿年前陆上胎生鱼龙化石,如图为鱼龙化石照片和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3~4题。
3.鱼龙化石所属的岩石类型是()A.岩浆岩B.变质岩C.沉积岩D.花岗岩4.鱼龙化石所属岩石形成过程中所受地质作用对应右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解析:3.C4。
B第3题,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
第4题,化石是沉积物在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的.图中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丙为岩浆,丁为岩浆岩。
①为变质作用,②为固结成岩,③为重熔再生,④为冷却凝固.(2017·天津和平区质量检测)沘江是澜沧江上游的一条主要支流,流域内分布着全国最大的铅锌矿区,是最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读沘江及周围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5~6题。
5。
在沘江流域实施了梯级开发,其主要目的是()A.增强通航能力B.增加发电量C.保障农业用水D.促进旅游业6.沘江谷地的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沘江谷地为断裂下陷后流水沉积而成B.沘江谷地为背斜隆起后外力侵蚀而成C.沘江河道分布在地堑构造中D.甲岩层为沘江泥沙沉积形成解析:5.B 6.C第5题,从题干中可知,沘江流域分布着全国最大的铅锌矿,是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因此梯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发电量,为有色金属冶炼提供充足电能。
2020届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单元测试题: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一)-含答案
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同步练习(一)一、选择题。
(60分,每小题2分)1. 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是()A. 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B. 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C. 发生地震、火山喷发D. 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2. 我国华山的地质成因是()A. 向斜成山B. 背斜成山C. 断层形成的块状山地D. 褶皱形成的高地3.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有关的是()A.长江三峡 B.戈壁和裸岩荒漠 C.河口三角洲 D. 沙丘、沙垄2003年7月21日,我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大姚县又发生降雨,造成多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给地震救援带来困难。
据此回答4—6题4. 对云南省地震的正确描述是()A. 大姚县地震是20世纪初全球破坏性最大的地震灾害之一B. 6.2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约是5级地震释放能量的60倍C. 大姚县地震的发生与云南的地质构造密切有关D. 由于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人类是无法做出预报的5. 地震引发的滑坡是()A. 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破坏力极强B.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C.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滑坡日趋频繁的原因D. 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滑坡现象的主要原因6. 我国的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其中楚雄地区处于()A. 东部沿海地区B. 东北地区C. 西北地区D. 川、滇、黔地区7.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形是()A.吐鲁番盆地 B.黄土高原C.喜马拉雅山脉 D.青藏高原8.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有()A.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割成两个单元,即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B.板块漂浮在地幔之上,处在不断运动中C.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形成海沟和山脉D.板块内部比较活跃,边缘比较稳定9.属于世界上两大地震带的是()A.印度洋大洋中脊 B.环大西洋地震带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D.地中海—东非裂谷地震带10.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是()A.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B.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C.发生地震、山崩和火山 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11.喜马拉雅山是()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12.日本多地质灾害的根本原因是()A.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的岛国B.位于亚洲的东部C.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D.位于板块碰撞带上13.我国西北部城镇分散的主要原因是()A.平原面积小 B.水源供给不足C.交通便利 D.山地面积广大14. 冲积扇常常形成于:()A. 河源地带B. 滨海地带C. 山麓地带D. 河流中下游15.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板块的生长边界是海岭和海沟B.板块的消亡边界是造山带和裂谷C.冰岛和红海均处于生长边界上D.智利多地震是因为它处在板块内部1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A.板块挤压B.板块俯冲C.板块张裂D.板块碰撞17.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都认为()A.板块作水平运动B.大洋地壳、大陆地壳都作垂直运动C.可解释火山、地震的形成D.海底岩石年龄很轻,不超过2亿年18.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19.图示山岭是()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读图回答20—23题。
2020届高考地理专题综合训练5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新人教版
07M 处构造地貌形成过程最有可能为( ) ①侵蚀作用 ②褶皱隆起 ③固结成岩作用 ④沉积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②①④③ 解析:第 7 题,据上题分析可知 M 处为背斜谷,故 M 处应为先受沉积作用、固结成 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层,后受内力作用发生褶皱隆起形成背斜,再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谷地。 故选 C 项。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11 黄河下游沿程河槽冲刷显著的影响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夹河滩过流能力最大 B.河槽过洪能力增强,河床不再抬高 C.河口地区泥沙淤积作用变强 D.河口地区三角洲萎缩
解析:第 11 题,本题考查河流地貌。夹河滩虽然流量水位变化最大、冲刷最深,但 过洪能力还要看河道宽度,A 项错误;黄河下游沿程河槽冲刷显著,河槽的过洪能力增强, 河床不再抬高,B 项正确;来沙量减少,会使河口地区泥沙淤积作用变弱,C 项错误;河 口地区的泥沙淤积受来沙量减少影响,淤积减慢,直到运输到河口的泥沙量减少到海水的 自然侵蚀能力,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泥沙的淤积作用,三角洲才会萎缩,D 项错误。故选 B 项。
06M 处的构造地貌属于( ) A.向斜谷 B.向斜山 C.背斜山 D.背斜谷 解析:第 6 题,据“凸低为高,凸高为低”规律和 M 处等高线凸向海拔较高处,可 判断 M 处为山谷,排除 B、C 项;据等岩龄线可知,M 处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可判断为 背斜,D 项正确、A 项错误。故选 D 项。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13[2019 山东泰安上学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 要受河流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 意图。
山东版202地理复习三地表形态的变化精练含解析
专题三地表形态的变化【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运用示意图,描述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出现,也会有综合题出现考查内容:岩石圈物质循环、内力作用与地貌、流水(风力、海岸)地貌等外力作用与地貌考查频率:近几年,外力作用与地貌考查频率很多,而且有增加趋势考查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素养:侧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与地备考时,除了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内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这些必备知识外,还要特别注意“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这部分内容可知地理实践力将会是本部分考查的重要地理素养内力作用与地貌说出内力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3~4种常见地貌;描述识别的地貌,说明这些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表形态与人类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活动理实践力【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岩石圈物质循环下图中字母、数字代表地质作用。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题图中图例甲、乙的岩石类型分别是()A。
变质岩、沉积岩 B.侵入岩、沉积岩C。
沉积岩、变质岩 D.沉积岩、喷出岩答案D2.题图中字母与地质作用匹配正确的是()A。
E——变质作用 B.F--岩浆活动C.G-—地壳运动D。
H——固结成岩答案A知识2内力作用与地貌1.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答案C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
读图,回答下题。
2。
平顶海山()A。
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C。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答案D知识3外力作用与地貌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地球表面形态(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地球表面形态一、选择题地形变是由于地质作用,地表产生变形的现象。
地形变速率是每年地表变形的幅度。
读我国区域地形变速率(mm/a)图,完成1-2题。
1.影响甲地地形变速率的主导因素是 ( )A.流水侵蚀B.板块运动C.火山喷发D.风力沉积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测乙地 ( )A.属于盆地地形B.岩层坚硬C.地表起伏大D.植被覆盖率高解析:1选B,2选C。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地形呈上升趋势,结合其所在位置可以判断其位于板块交界处,主要是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导致该地地势抬升。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为虚线,且数值较大,则可以判断该地地面沉降较为明显,对于该地来说,岩层坚硬和植被覆盖率高会使得地表不易被侵蚀,而从图上信息看,地形无从判断;地表起伏大使得流水侵蚀作用强,容易导致地面沉降。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4.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B.2C.3D.4解析:3选B,4选B。
第3题,乙为断层构造,其形成后,发生岩浆侵入,而甲层覆盖在丙层之上,说明甲是最后沉积形成的。
第4题,侵蚀面与其下岩层并不平行,说明下面的岩层发生弯曲从而形成褶皱构造,在图中可发现两处这种情况,说明形成褶皱的次数为2。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回答5--6题。
5.图1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B.由西向东倾斜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D.由北向南倾斜6.该地区5 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 )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B.气候持续性变暖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D.地壳阶段性下沉解析:5选C,6选A。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③、④四条古海岸线大致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④离现在海岸线最近,说明地势最低,因此古代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表形态的变化一、选择题下面三幅景观图主要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上三幅景观图主要分布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A.降水季节变化显著B.气温年较差小C.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D.地表水缺乏2.图一中平坦的顶部说明该地貌形成于()A.岩浆侵入岩B.河湖沉积岩C.变质岩D.火山喷出岩3.图三景观图为观测者向南拍摄照片,则该地盛行风向为()A.东风B.西风C.南风D.北风侵蚀基准面是影响某一河段或全河发育的顶托基面,通常分为总侵蚀基准面(即海平面)和地方侵蚀基准面,其升降引起河段的冲淤和形态上的变化。
夷平面是地壳在长期稳定的条件下,外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形成的近似平坦地面,其发育过程爱侵蚀基准面的控制。
夷平面被抬升以后即成为残留在山坡或山顶上的古夷平面。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若侵蚀基准面下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的侵蚀作用减弱 B.河流的堆积作用加强C.河流的长度将会加长 D.河流的宽度将会变5.在山区,多级古夷平面的存在,表明()A.地壳长期稳定 B.地壳持续性抬升C.地壳间歇性抬升 D.侵蚀基准面持续上升6.在岩性差异不大的可溶岩石中,若在当地岩溶基准面的控制下,岩溶发育速度与深度的关系是A.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强 B.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C.与深度无关 D.在不同地区关系不同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米,植被稀少。
该国旅游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戈佐岛西北角,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形成“蓝窗”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A.火山活动B.风化作用C.海浪侵蚀D.冰川堆积8.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马耳他岛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平,盐碱化严重B.地表严重缺水C.夏季干热,冬季冷湿D.大风天数多壶穴是指基岩路面上一些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凹坑,经过砂砾冲刷与磨蚀基岩坡面上原先的构造和岩性薄弱部位而逐渐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
不少壶穴底部不平,中央高,周围低,坑中有中央岛。
下图示意北京西山峰口庵石灰岩基岩路面上山地壶穴的形态特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形成北京西山峰口庵基岩路面上壶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冻融作用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11.北京西山峰口庵基岩路面上壶穴主要形成于路旁边坡一侧的主要原因是()A.坡度较缓,地表径流下渗较慢B.冲刷砂砾多,基岩磨蚀作用强C.基岩破碎,易形成原始凹坑D.基岩多气孔,易形成原始凹坑12.影响壶穴中央小岛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侵蚀强度差异B.泥沙沉积差异C.壶穴深度差异D.砂砾粒径差异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下图为祁连山北麓冲(洪)积扇的局部示意图,新洪积扇的上部以砾石为主,农业生产很少利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的原因是()A.祁连山后退B.河流侵蚀作用减弱C.祁连山上升D.河流搬运作用减弱14.新洪积扇上部利用很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降水稀少C.光照不足D.缺乏土层15.在古冲积扇上,酒泉成为聚落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气候凉爽B.降水丰富C.水源充足D.地形平坦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大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哈拉哈火山群是大兴安岭地区重要的火山群之一,火山通道都是直立的,火山锥形态完美,火山口形成的天池(火山湖)一般都接近圆形;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林区,春季是大兴安岭林区火灾多发时期。
(1)说明大兴安岭哈拉哈火山群天池一般都接近圆形的原因。
(2)根据哈拉哈火山群的火山锥形态完美,分析该火山群形成时间短的理由。
(3)说明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春季易发生火灾的物质条件和气象条件。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帕图斯湖为一潟湖(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是巴西第一大湖泊,与大西洋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泊南端奥格兰德有宽约1.6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湖泊内渔产丰富,类型多样。
湖北岸的阿雷格里港,有铁路、公路通往周围各大城市。
注入帕图斯湖的雅库伊河为巴西货运量最大水系之一,流域内和湖区西岸为发达的农牧区。
(1)海岸潟湖是陆上河流与海水共同作用的产物,分析狭长帕图斯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帕图斯湖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3)为促进该地农业进一步发展,当地政府欲投资建设农牧产品输出港。
有人建议选择阿雷克里港,也有人建议选择里奥格兰德港。
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与解析【解析】1.由图可知该地貌为雅丹地貌,是由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所以全年降水量小,气温年变化较大,地表水缺乏,以荒漠景观为主,故答案选D。
2.由图可知图一岩石顶部平坦,有明显的层理构造,所以应该为沉积环境下的河湖沉积岩,故答案选B。
3.图示雅丹地貌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迎风坡侵蚀作用较强,坡度较陡,又由于照片向南拍摄,故该地盛行西风,B项正确。
故选B。
【答案】1.D2.B3.B【解析】4.读图,若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与侵蚀基准面高差增大,河流的侵蚀作用增强,A、B错误。
河流到基准面的距离增大,河流的长度将会加长,C正确。
河流侵蚀加强,侧蚀也会加强,河流的宽度将会变宽,D错误。
5.夷平面被抬升以后即成为残留在山坡或山顶上的古夷平面。
在山区,多级古夷平面的存在,表明地壳间歇性抬升,C对。
地壳长期稳定,地表形成的近似平坦地面,不是多级,A错。
地壳持续性抬升、侵蚀基准面持续上升,不能形成多级近似平坦地面,B、D错。
6.在岩性差异不大的可溶岩石中,若在当地岩溶基准面的控制下,岩溶发育速度与深度的关系是随深度的增加,与基准面的高差减小,侵蚀减弱,B对。
A、C、D错。
【答案】4.C5.C6.B【解析】7.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
火山活动是指与火山喷发有关的岩浆活动,A错误;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材料中并没有明确显示风化作用,B错误;由材料分析可知,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景点“蓝窗”就分布在戈佐岛西北角,海水作用比较广泛,位于岛屿的东北角,受海浪侵蚀作用明显,因此判断“蓝窗”景观的地质作用为海水侵蚀,C 正确;冰川堆积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该地纬度位置偏低,受冰川作用不明显,D错误。
故选C。
8.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气候特征。
“蓝窗”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的景响,海浪较大,海水侵蚀作用较强,破坏最强,D正确;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多晴天,风浪小,破坏力小,春秋为过度季节,破坏力都不是最大的,ABC错误。
故选D。
9.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地理特征。
马耳他岛屿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降水较多,但由于该岛的陆地面积较小,少河流与湖泊,而且岛上石灰岩广布,水体容易下渗,因此地表水体较少,水资源短缺,植被难以存活,B正确,ACD都不是缺少的主要原因。
故选B。
【答案】7.C8.D9.B【解析】10.北京西山峰口庵海拔较低,没有冰川侵蚀、冻融作用,A、B错误;北京西山峰口庵风力侵蚀较弱,C错误;根据材料中“砂砾冲刷与磨蚀基岩”相关信息可知,形成当地壶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D正确。
故选D。
11.路旁边坡一侧坡度较陡,且砂砾冲刷物质多,在雨季,边坡砂砾随雨水对基岩路面产生强烈的磨蚀作用,经过长期的磨蚀形成壶穴,A错误,B正确;基岩路面破碎不会导致壶穴只形成于边坡一侧,C错误;基岩为石灰岩,气孔少,D错误。
故选B。
12.图中壶穴为圆形,雨季地表径流在壶穴中形成旋涡,旋涡中的砂砾优先磨蚀坑底的周沿,而位于旋涡中心的岩石则磨蚀较少,最终导致壶穴周围低、中央高,形成中央小岛。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答案】10.D11.B12.A【解析】13.据材料可知,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说明洪积扇的形成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
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的原因是河流搬运作用减弱,碎屑物质堆积提前,所以新洪积扇后退。
故选D。
14.据上题分析可知,洪积扇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据图可知,新洪积扇上部以砾石为主,缺乏土层,不适合农业发展。
故选D。
15.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水源缺乏,水源对人类活动影响很大,据图可知,酒泉地处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水源充足,形成聚落。
地形气候影响较小,降水不丰富,故选C。
【答案】13.D14.D15.C16.【解析】(1)自然界中接近圆形的山体或湖泊多与火山活动有关,同时也与外力作用有关。
结合材料及问题首先分析这些山体或湖泊是位于大兴安岭的哈拉哈火山群的天池,其火山口呈近圆形的原因,主要从火山通道和火山喷发物均匀分布四周两个方面说明。
由于火山喷发机构的相对直立导致喷发物均匀分布在圆形火山口四周,之后火山口积水形成接近圆形的天池(火山湖)。
(2)火山锥形成后会遭受外力作用而使其形态发生变化,时间越长,改变越大。
因此,根据该地火山锥形态完美可推测,火山锥形成后受外力作用时间短,说明哈拉哈火山群形成时间短。
(3)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春季易发生火灾的物质条件主要是经历了上年秋冬季节,林区中积累的大量的枯枝落叶在春季由于积雪融化暴露出来,且较为干燥,为火灾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此季节易发生火灾的气象条件主要是:该地的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春季气温回升快,天气晴朗,风力大,降水少,林区干燥等促进了火灾的形成。
【答案】(1)哈拉哈火山群火山通道都是直立的,使火山喷发物均匀分布于四周,形成近圆形的火山口,火山口积水后,形成的天池(火山湖)也多呈近圆形。
(2)一般火山锥形成后,会遭受风化、侵蚀和搬运作用;火山锥形态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改变,高度逐渐降低,最后形成平地;新形成的火山锥受外力作用的时间短,因此才能保持形态完美。
(3)大兴安岭东部林区的树木枯枝落叶多,春季地面易燃物积累量大;春季多大风天气;春季降水少,林区干燥,气温回升快。
17.【解析】(1)帕图斯湖形成过程是:陆地河流(雅库伊河)带来大量的泥沙沉积在沿海地区,当海洋潮水向岸边运动时,推动泥沙移动,加之巴西暖流的影响,泥沙沿着海岸堆积,形成平行于海岸的沙坝,随着时间的推移沙坝出露海面,包围了一部分海域,沙坝内侧形成半封闭的狭长状湖泊。
(2)渔业资源丰富的影响因素有水域面积、饵料多少、水深、光照、渔业种类多少等。
从图中看帕图斯湖湖泊面积大,鱼类生存空间广阔;雅库伊河水量大,携带大量营养物质,饵料丰富;位于32°S,地处亚热带,光照充足且湖水较浅,有利于光合作用,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南部与大西洋相连,鱼类种类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