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浅析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对比
浅论清照前后期词风的对比摘要:宋词的繁荣是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继唐诗后出现的又另一个文学高峰。
清照的词在当时文学词坛上更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她的词是以南渡作为分界线,她前期词和后期词从容到风格都有显著的区别。
前期词主要反映她少女、少妇时的幸福生活,容上有对爱情的追求,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以与抒发自己壮志理想的。
在艺术上大胆独创、不落樊篱;后期词主要是抒发她国破家亡的的不幸际遇以与悼亡的情感,间接反映了黎民百姓背井离乡、骨肉分离,当亡国奴的苦痛。
她的风格婉约纤细,深情缠绵,艺术手法上善于借景抒情,工于使用叠声字。
其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我们今天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
关键词:清照易安词词风格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底蕴浑厚,向称诗歌的王国。
在很大程度上,如果说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伟大成就的标志的话,那么,宋词的繁荣就是我国古典诗歌史上出现的又一个高峰。
在诗国的天穹上,名家如繁星闪烁。
其中有位才华横溢的宋代女词人早在她少年时代,便已众身于这繁星之群,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这就是我们要论述的主人公——清照。
一、清照生平介绍清照是两宋之交婉约词的代表词人。
她的一生可谓是饱尝人间甘苦的一生。
其号易安居士,生于北宋中叶(公元1084年),原籍,是宋代南渡前后的重要作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女词人。
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由于家庭,特别是父亲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十八岁时,清照与明诚结婚。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并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明诚病死于建康(今),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
接着在清照孤寂之时,汝州为骗取清照钱财,对她百般示好。
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汝州。
婚后,二人却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清照发现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
浅谈李清照前后期词作的不同风格
浅谈李清照前后期词作的不同风格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
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71岁。
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
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
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
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
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早年生活安定,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
以下我选取了她前后期两首具有代表性的词,通过赏析来领略其不同时期的词的不同风格。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
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
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
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
接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
“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
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
说“谁寄”,又可知是无人寄也。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
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
浅谈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异同
浅谈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异同浅谈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异同内容提要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词人,她被誉为“婉约之宗”,现在存词近50首,李清照的词风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风清丽明快,后期凄婉沉郁。
南渡前的李清照,基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小天地,词的内容不过是伤春别恨,没有什么创新。
但她大胆地表现了一个贵族少女、少妇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风雅情调,以及对丈夫的思念。
南渡后,国破家亡,多年惨淡经营所积存的金石书画也毁于一旦,接二连三的打击,颠沛流离的痛苦,因此词风突变。
哀怨、悲愤之情渲染强烈,作品中蕴涵着深刻的故国情思。
李清照无论是南渡前还是南渡后,她的词都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至性的感情代代流传。
她的词擅长白描,在用事、构思、炼字酌句上都有独立性,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
李清照是北宋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长的词作家,所以她的词别具特色,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
关键词:李清照;前后词风;不同点;相同点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词人,被誉为婉约词之宗。
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在中国古代作家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光芒。
这样多才多艺的女作家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有的,而且在世界文化长廊中也是罕见的。
她的词①,既沿袭了婉约派的传统,又兼取豪放派之长,极富生活气息,语言朴素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质在两宋词坛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
一、前后期词风的不同点李清照的词风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清丽明快,后期凄婉沉郁。
这种风格上的变化与她的特殊的成长环境和坎坷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
所以,我们从三个时期加以分析。
1、贵族少女天真快乐的生活她生长在一个文学气氛很浓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个散文家和学者,母亲王氏也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在这种学术空气很浓的家庭里受到极好的熏陶,对于她后来的文学成就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的词生动地描写了贵族少女无忧无虑的游乐生活和惜花饮酒的闲情雅趣,基调开朗、乐观,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爱情的渴望。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毕业论文,绝对精品】分析
可现在已经物是人非,心头的伤当然是说不尽了,伴她的
哪里还有心情来游春意呢,抒发了词人悲切的情怀。词的下片
重新找回往日的笑容,而且在一路的逃难中,和丈夫
这时她的作品都是写愁的,她的愁不似少女
把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对故过的思念以及自己孤苦无依的哀
《蝶恋花》《鹧
与前期比,她的心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词在
后期的词几乎都是写愁的,感情表达上比较深沉,
李清照是中国文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星,她的词在整个文坛上无以
流传千古,深受历代人的喜爱。李清照的词是她生活的真实写
和当时她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她成长的经历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当时的社会
李清照的一生是坎坎坷坷的,其
发生了前后迥异的变化,这使她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有
被后人誉为“易安体”。这个女才人一生经历了人世间所有的酸甜苦辣,
“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李清照生活的前后期发生了急剧的变
围绕其词的内容,结合部分作品来论
前后期词 情感表达
录
.......................................................................... 2
夫君还是离开了她。国破家亡丧夫之痛使李清照陷入了万丈深渊,从此幸福
她的生活里只有思念和痛苦。这个时候是他写愁的作品成就最
把小我的愁和大我的愁融合一体,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为
她把思念丈夫的忧愁和凄苦变成一首
《孤雁儿》是其中的
诸葛忆兵选注,《李清照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年1月,P53
比较独立的性格,也造就了她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
郭预衡,《中国代文学史》(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7(2007.8重印),P156
浅谈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异同
浅谈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异同内容提要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词人,她被誉为“婉约之宗”,现在存词近50首,李清照的词风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风清丽明快,后期凄婉沉郁。
南渡前的李清照,基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小天地,词的内容不过是伤春别恨,没有什么创新。
但她大胆地表现了一个贵族少女、少妇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风雅情调,以及对丈夫的思念。
南渡后,国破家亡,多年惨淡经营所积存的金石书画也毁于一旦,接二连三的打击,颠沛流离的痛苦,因此词风突变。
哀怨、悲愤之情渲染强烈,作品中蕴涵着深刻的故国情思。
李清照无论是南渡前还是南渡后,她的词都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至性的感情代代流传。
她的词擅长白描,在用事、构思、炼字酌句上都有独立性,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
李清照是北宋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长的词作家,所以她的词别具特色,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
关键词:李清照;前后词风;不同点;相同点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词人,被誉为婉约词之宗。
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在中国古代作家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光芒。
这样多才多艺的女作家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有的,而且在世界文化长廊中也是罕见的。
她的词①,既沿袭了婉约派的传统,又兼取豪放派之长,极富生活气息,语言朴素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质在两宋词坛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
一、前后期词风的不同点李清照的词风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清丽明快,后期凄婉沉郁。
这种风格上的变化与她的特殊的成长环境和坎坷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
所以,我们从三个时期加以分析。
1、贵族少女天真快乐的生活她生长在一个文学气氛很浓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个散文家和学者,母亲王氏也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在这种学术空气很浓的家庭里受到极好的熏陶,对于她后来的文学成就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的词生动地描写了贵族少女无忧无虑的游乐生活和惜花饮酒的闲情雅趣,基调开朗、乐观,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爱情的渴望。
李清照前後期词风对比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 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 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 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 郎比并看。
今譯
在卖花人的担子上,买得一枝含苞待放的
花。那晨曦的露珠也在那花色之中留下痕迹,
让花显得更楚楚动人。我怕丈夫看了花之后犯猜
疑,认为我的容颜不如花的漂亮。我这就将梅花 插在云鬓间,让花与我的脸庞并列,教他看一看, 到底哪个比较漂亮。
பைடு நூலகம்
根據李清照的生平,她的 創作內容因她在北宋和南 宋時期生活的變化而呈現 出前後期不同的特點。前 期: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 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題材 集中于寫自然風光和離別 相思。後期:主要是抒發 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的情 感。表達了自己在孤獨生 活中的濃重哀愁,孤獨, 惆悵。
生平與詞風
李清照的詞的風格可以分為前期和後期兩個時期,而前期和 後期還可以再細分為三個階段。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 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 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 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 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今譯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 讓人淒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最難保養休息。 喝三杯兩杯淡酒,怎麼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一行 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憔悴不堪,如今還有 誰來採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怎麼熬到天 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 這般情景,怎麼能用一個“愁”字了結!
1.《詞論》
《詞論》是李清照所著的一篇關於詞的專 論文章,李清照在《詞論》一文中提出詞 “別是一家”之說,強調了詞與詩的分野, 並在《詞論》一文中通過對先前各家的評價 中,她指出:詞是“歌詞”,必須有別於詩, 詞在協音律,以及思想內容、藝術風格、表 現形式等方面,都應保持自己的特色。
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风探究论文
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风探究通过了解李清照,能让我们更了解那个时代。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学习之旅。
李清照(1084---1151?),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出生在一个学者仕宦家庭。
父亲李格非孤傲耿直,精通经史,为“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李清照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博览群书,多才多艺,能诗词,善文赋,以词最有名,“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王灼《碧鸡漫志》)十八岁时,嫁于宰相赵挺之之子、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家,他们夫妻恩爱,志同道合,共同收集、研究金石书帖。
这种切磋、研究的婚后生活,使李清照积累了丰富的艺术鉴赏和艺术审美经验。
建炎之年(1129年)八月,赵明诚卒于建康(今南京),李清照悲痛欲绝。
后李清照南渡,流落江南,晚年避乱金华。
李清照的后期生活,备尝了国破家亡、逃难漂泊、珍品散失等惨痛和艰辛。
但这种不幸,使她的词作有了更深的社会意义,在艺术上也更加成熟。
李清照有词集《易安词》(一名《漱玉词》),早佚,今人搜集得八十首左右(有一部分是否是她所作尚有疑问)。
由于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代奇女,其词独具一格,后学者对此研究颇多。
我认为李清照词风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影响其词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她的生活经历。
“婉约”是易安词的主要词风,在此基础上,南渡前词作流丽婉秀,清雅缠绵,风韵优美;南渡后转为哀婉悲郁,凄苦深沉。
本文将从易安词中选出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结合其当时的生活背景,探寻易安词风的演变过程。
一、词风的渐成与发展李清照南渡前,少数作品描绘少女时代的欢乐生活或自然景物,大部分作品则是抒写婚后与丈夫赵明诚的两地相思之情。
李清照的少女时代,社会相对稳定,家庭生活富足,没有经历过苦难,此时的生活是安静、闲适、欢快的,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便是其描绘这一时期生活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浅析李清照的词论文
浅析李清照的词论文篇一:毕业论文:李清照的词和词论毕业(论文)题目名称:李清照的词和词论系部: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指导时间:指导地点:完成日期:毕业论文说明书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引论 (3)第一章李清照词风简介 (4)第二章论词标准对李清照词作的影响............................... (5)第三章《词论的著录》和“别说一家”说的创立 (8)第一节《词论》的著录 (9)第二节“别是一家”说的创立 (10)第三节追本朔源,从渊源论说明词“别是一家” (12)第四节破而后立,“别是一家”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偏离 (15)第五节“别是一家”观点的继承与影响 (17)第四章《词论》的贡献 (19)第一节为“小歌词”“补天”之作…………………………………………………19第二节对词之体要义的建树 (20)第三节《词论》“文本”的补充……………………………………………………21第五章《词论》的偏颇 (21)第一节对音律的要求有细索过苛之嫌 (22)第二节对词人的批评有挑剔不实之处 (23)第六章为《词论》一辩 (24)第一节胡仔及其与《词论》有关的功过 (24)第二节《词论》不满苏词的背后 (26)第三节《词论》对欧词的不满和易安对欧句的喜爱 (27)结束语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摘要李清照是我国南北宋之交的著名女作家,其诗、词、文、赋并茂,尤以词甚。
对于词,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实践者,同时也是一位认真的批评家,《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里的《词论》颇有气概地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见解,受到许多人的敬佩和推崇,虽然其中的一些观点引起了一些争议,但这是词史上第一篇总结词的创作,富有见解的专论,也是妇女文评的第一篇,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后人评《词论》有种种异议,李清照词作和《词论》也不一一合拍,这里,我们仅就《词论》来看看李清照关于词的一些见解。
第一部分简要分析了《词论》的著录和“别是一家”说的创立。
李清照南渡前后用词对比研究
李清照南渡前后用词对比研究一、本文概述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内涵,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生平跨越了南北宋两个时期,其中,南渡成为了她人生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
南渡前后,李清照的词作在风格、主题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研究李清照南渡前后的用词差异,揭示其词风转变的内在动因和深层含义,以期对李清照的文学创作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包括她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以及南渡事件对她的影响。
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作,从用词选择、意象构造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探讨其词风的转变及其原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挖掘李清照南渡后词作中所蕴含的深层情感和社会意义,以揭示其词作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
本文将对李清照南渡前后用词对比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并指出这一研究对于理解李清照文学创作和宋代词坛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文也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为当代文学创作和批评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李清照南渡前词作风格分析李清照,这位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宋代女词人,其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清丽,深受后人喜爱。
南渡前,她的生活相对安逸,主要居住在汴京(今河南开封),那时她的词作多反映闺中生活、离愁别绪以及自然风光,风格清新明快,情感细腻。
南渡前的李清照词作,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著称。
她的词作中,常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对爱情、生活的感悟。
如《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以溪亭日暮为背景,通过描绘词人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的情景,展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
李清照南渡前的词作还表现出对离愁别绪的深刻体会。
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期和后期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前期作品风格细腻婉转,后期作品风格沉郁忧伤、苍凉凄楚。
李清照是一位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
时代的动荡,个人生活经历的改变,使得她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公元1126年,北宋为金所灭,史称“靖康之变”。
南渡前,李清照的生活幸福浪漫欢乐,因此词作内容多表现自己的个人生活,词风活泼清新、细腻婉转,后期词作因丈夫的离世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词风则转向沉郁忧伤、苍凉凄楚。
一、李清照前期词的主要风格1、李清照南渡前的个人生活经历。
李清照,出生于宋神宗年间。
她的父母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她的成长受家庭影响较大,良好的文学创作基础也由此奠定。
少女时代的她生活得无忧无虑,于是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由此形成。
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为夫妻,期间,她与丈夫共研金石书画,一度生活幸福美好。
2、李清照南渡前的词作风格。
南渡前,李清照过着美好欢乐的生活,偶尔的“愁”也只是强说的“闲愁”,所以她前期词风多为:清新自然,细腻婉转,色调明快。
前期词基本分为三类:一是赞颂自然青春;二是惜春和伤春;三是对爱情的自我独白。
(1)赞颂自然青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约写作于李清照十六岁时,当时她刚来汴京不久。
词里,她回忆昔日游玩溪亭的情景:天色将晚,在溪亭尽情游玩喝酒,直到沉醉不醒,于是也就忘了回家。
以至于后来玩得尽兴了,酒也醒了,天色也已晚,匆忙返回。
不经意,竟又把小船划进藕花丛中,迷了路。
焦急彷徨之际,惊动了滩边的沙鸥和白鹭,它们纷纷起飞,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了。
透过词作,一位天真浪漫的少女出外游玩的画面跃然于纸上,我们也能体会到作者少女时代的那种无忧无虑、快乐和自由。
(2)伤春情怀《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首词作表达的是少女伤春的情怀。
李清照前后期创作风格异同论
李清照前后期创作风格异同论第一篇:李清照前后期创作风格异同论李清照前后期创作风格异同论[摘要]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
但最擅长的还是词。
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写词人少女、少妇的生活,风格清丽,后期写国破家亡之痛,风格凄楚。
其词在表现形式或语言上都独具特色。
本文抓住这一特点论述了其前后期的创作风格异同。
[关键词] 李清照前后期风格异同在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文人较少,而能够在创造艺术上取得较高成就的更少之又少,李清照则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人物。
因为这位巾帼词人的横空出世,使南渡词坛放出奇异的光彩。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可以说,李清照是出生在一家学术、艺术空气都十分浓厚的家庭里。
李清照自少便有诗名,她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双方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或鉴赏书画鼎彝,生活比较美满。
靖康二年后,她和赵明诚相继逃兵江南,丧失了向来珍藏的大部分书画。
后来赵明诚又病死健康,她就展转流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颇有成就,但最突出的还是词。
她早年写的《词论》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一系列作家。
她认为“词别是一家”,在艺术上有它的特点,要求协音律、有情致,这是对的。
问题在于她看不到欧阳修、苏轼等在词创作上的革新精神,这就未免太保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的创作成就。
李清照在宋代刊行的《漱玉词》已经失传。
现在辑录的只有七十多首,其中还有些不可靠。
她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二期。
前期词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我们知道李清照出身于门第很高的宦官世家,父亲李格非是兼散文家,母亲也工文章,家庭的学术、艺术空气都十分浓厚,而且李清照婚姻幸福、伉俪相得,夫唱妇和,生活安静舒适。
这样的环境,把年轻时候的李清照培养成一个才华焕发、有抱负、有理想、有豪爽和纯真性格的女子。
分析李清照前后期词风之不同
凄苦 , 注入 了更 多深沉浓郁的感情 , 在婉约之 中带上一股 浑成之 气, 愁苦之 中打上苦难 生活的烙 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 【 关键词 】 李清照 ; 南渡; 前期词 ; 后 期词
李清照 ( 1 O 8 4 —— l 1 5 6 7)山乐 济南人 , 号 易安居 土 。她跨 越 北 宋南 宋 两个 时 期 , 是两 宋之 交 最伟 大 的词 作 家 , 也是 中 国文 学 史 上一 位 非常 了不 起的 女词 人 。她 的诗 词 , 可 以和苏轼 、 陆游、 辛弃 疾 并列 , 也 可 以 和陶 渊 明 、 李长吉、 李煜 等 大师 比 肩 , 因为 她创 造 出 的 “ 易 安体 ” , 她的 《 词论 》在 文学批 评史 上也 占有及其 重要 的地位 。 李 清 照 出生 于书 香 门 第 , 她的 父 亲李 格 非 官至 礼部 员 外 郎 , 是 当 时有 名的文 人 , 为苏 门 “ 后四 学士 ”之 一 。她 的母 亲 “ 亦善 文 ” , 这种 良好 的 家庭 氛围 使 她从 小 就博 览 群书 、 能 诗善 文 ,“ 自少 年 即 有诗 名 , 才 华 力赡 , 逼 近 前辈 ” 可 以想 见 , 少年 时 期的 李 清照 生 活 在一 个 比较优 裕开 明的 环境 中 , 这 个 时期 她的词 《 怨 王孙 》 、《 如梦 令》 、《 点绛 唇 》 是轻 松活 泼 、 明快 美 丽 的 , 一如 她 此时 的 生 活。公 元1 1 2 7 年 的靖 康之 难 , 不 仅 使李清 照远 离 家乡 , 辗转 漂泊 于江 浙一 带, 而 且 给她 的心理 也带来 了重 创 , 国亡 、 家破 、 夫死 , 花 了大 半辈 子 心 血搜 集 、 校对、 整理 的 金石 书 画 也遗 失殆 尽 , 一切 希 望都 破 灭 , 一 切寄 托 都不 复存 在 , 这 些对 词人 来说 都是 极 大的不 幸 。但从 另一 方 面来 看 , 正是 这种 苦难 完 善了 她的性 格 , 成就 了她 的词 名 , 使 她最 终 确立 了女词 人的 地位 , 正应 了华生 的一句话 “ 环 境改变 的程度 越 高, 则人 格改变 的程 度也越 高 了 ” 。
李清照词前后期风格对比
李清照词前后期风格对比摘要:李清照词以其真实的情感,表达了女性生活中的种种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
她的词婉约、清新、忧愤、深沉;她的词倾诉真挚情,善用白描法,熔炼家常语。
前期的词主要写少女少妇的生活,通过一种清新活泼的少妇思夫的意象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纯情的意境。
后期的词,由于时代的变迁带来个人命运的变化,李清照的作品多表现一种孤寂愁苦的意象。
她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意象,居婉约派之首。
正是从这些词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才华横溢、忠于爱情,在悲苦屈辱面前不低头的光彩动人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李清照前期词后期词风格对比引言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的主[1]要代表人物。
她是宋代词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在古代诗歌史上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辉。
她让很多文坛“英雄汉”黯然失色!不愧是女中豪杰,词坛传奇[7]。
她的词与她的人生密切相关。
以南渡为界,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
前期词的风格是细腻婉转的,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反映闺情相思,歌咏离愁别恨,爽朗明快,充满了早期生活的欢乐和浪漫气息,即使是表达离愁和相思之苦的词中也透出夫妻恩爱,两情相悦的幸福之感。
而后期词的风格却是沉郁忧伤、苍凉凄楚的,多表现身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情调低沉,令人动容。
下面就李清照的家庭生活、时代背景以及她的部分词作来探讨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创作风格的异同。
一.上阕——李清照前期词的主要风格李清照出身名门,家庭环境对她起了很正面的影响。
父亲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做过太学禄,太学正,是苏门后四学士[2]之一。
惟其如此,李清照少了许多女子固有的礼教束缚,活泼开朗,有大方优雅的气质。
这期间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活泼清新,语意隽秀,抒写了生离之愁、暂别之愁、个人之愁,有一种悠闲风雅的情调。
冲破了以往花间闺怨词的樊篱,体现了其独有的价值。
以《如梦令》[2]为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浅谈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差异
浅谈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差异摘要:李清照被称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历来被公认为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她在南渡前后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她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闺中的生活及情趣,词风活泼明快,清新自然。
而南渡后,生活的苦难及社会的变化,是指多写家国之痛,身世之幽,词风趋于消极,哀愁苦痛。
所谓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可以这样说,李清照的全部词作,构成了一部描绘人生变化、展现心灵路径的伟著,从她的词作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她生活和思想上的巨大转折,从她的词作中,我们逐渐推断出生活和爱情的双重悲剧是造成李清照词风前后迥异的客观原因,那个风云不定的动乱年代必然会改变作者的词风。
关键词:婉约派语言风格意象题材艺术表现形式李清照被称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历来被公认为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她的词不仅在女词人当中无人堪比,甚至与众多杰出男词人的词作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清照(约1084--约1155)出生于宋代,自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还是词,被誉为婉约正宗,她的词被称为“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
其独树一帜的“易安体”,从宋代文坛流传至今。
其词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
李清照的词作和她丰富跌宕的生平遭遇是分不开的。
靖康之变将她的生活划分为美满幸福与困苦流离。
传统上对李清照词的研究,都以赵宋南渡为界(1127年)分为前后两期,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词风格的演变。
前期,李清照的词一般描写的是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语言欢快自然,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反映爱情生活,歌唱离情别意,可见当时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
后期,她遭遇国变,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受尽人间残酷的折磨,词风由婉约趋于含蓄深沉或贴激情豪迈,词的内容多为家国之痛、身世之幽。
其悲凉凄苦的感情基调,是那个时代现状实情的艺术体现。
寻着诗人南渡前后不同思想境界的行走轨迹,我们能逐步感受到李清照的词风由清丽婉约到沉郁激昂的变化过程。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摘要:李清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其父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其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越,其词多写悠闲的生活,凸显少女的活泼可爱,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与二十一岁在太学当学生的赵明诚结婚,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收集与整理,编写有《金石录》。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人攻宋,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妻离散,两年后李清照与赵明诚在南京夫妻重逢,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赵明诚病卒,享年四十九岁。
随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四处漂泊。
因为南渡后的坎坷经历,后期李清照的词多以感时伤怀,悼念旧人为主,词风多为凄凉哀愁为主,表现出对国家、人民、个人的悲哀,充满了沉郁愁苦之情。
李清照,因仰慕陶渊明,取其文《归去来兮辞》之题名书房为“归来堂“,取文中的“审容膝之易安”而自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
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晁补之的大力称赞。
她的词成就最大,称“易安体”,风格婉约清丽,却不乏豪放,语言平实朴素,偏重口语化,通俗易懂,多以白描为主,清丽脱俗。
李清照早年作《词论》,曾提出词“别是一家”,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是宋代的重要词论。
李清照现存作品不多,李清照的词在《李清照集》和《漱玉词》中只有四、五十首。
可是,越因其少,反而显得字字珠玑,篇篇夺目。
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以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情趣为主,词活泼明快,清新婉约,表现出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南渡后,国破家亡,独自漂泊,其词多凄凉哀愁,也不乏激情豪放。
一、南渡前,李清照的词(一)婚前,李清照的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篇《如梦令》是李清照描述其少女时代在济南的快乐生活。
篇幅虽短却给人足够美的享受。
词用白描手法,回忆在溪亭的一次尽兴的游玩,境界优美怡人。
李清照词在不同时期所表达的情感与心境刍议
李清照词在不同时期所表达的情感与心境刍议[内容提要]李清照词以其真实的情感,表达了女性生活中的种种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
她的词不论是写少女的天真话泼,还是写少妇的相思、幽怨,抑或写老年嫠妇的凄苦境遇,无不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情趣和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一、李清照在婚前和新婚期的情感与心境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土,济南章丘人。
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
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苏门“后四学土”之一,时任北宋后期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亦善文。
这样的书香门第之家无疑会给李清照以较高的天赋和极好的家庭熏陶,为她的文学创作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外,她的家庭气氛也比较宽松开明,因而造就了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奠定了其独立自由的文学创作风格。
李清照自幼聪慧,少女时代就已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并初步崭露了过人的文学才华。
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安定,家庭生活富足,加之个人心情舒畅,因此她的词作内容和格调都是欢快无忧的,其词境也充满着乐趣。
下面这首《点绛唇》则比较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特点: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然而,正如人们常说的“花无百日好”,李清照在婚后第二年就遭到了一系列的家庭变故。
首先遭遇不幸的是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他在朝廷的“新旧党争”中被罢官并遣返原籍。
受此牵连,李清照也被迫随父还乡,饱尝了恩爱夫妻的离别相思之苦。
一个“愁”字悄悄地来到了李清照的词中。
二、李清照在婚后第二年至南渡前的情感与心境让我们先来看两首脍炙人口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重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这两首词中,词人一改往昔那活泼俏皮、不知忧虑的少女形象而成了终日思情悠悠、愁肠绵绵的思妇,你看她出去划船已不似昔日那样“惊起一滩鸥鹭”,而是“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她已不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如梦令》),而是要去等待“云中谁寄锦书来”。
李清照词前后期风格对比
李清照词前后期风格对比摘要:李清照词以其真实的情感,表达了女性生活中的种种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
她的词婉约、清新、忧愤、深沉;她的词倾诉真挚情,善用白描法,熔炼家常语。
前期的词主要写少女少妇的生活,通过一种清新活泼的少妇思夫的意象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纯情的意境。
后期的词,由于时代的变迁带来个人命运的变化,李清照的作品多表现一种孤寂愁苦的意象。
她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意象,居婉约派之首。
正是从这些词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才华横溢、忠于爱情,在悲苦屈辱面前不低头的光彩动人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李清照前期词后期词风格对比引言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的主[1]要代表人物。
她是宋代词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在古代诗歌史上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辉。
她让很多文坛“英雄汉”黯然失色!不愧是女中豪杰,词坛传奇[7]。
她的词与她的人生密切相关。
以南渡为界,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
前期词的风格是细腻婉转的,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反映闺情相思,歌咏离愁别恨,爽朗明快,充满了早期生活的欢乐和浪漫气息,即使是表达离愁和相思之苦的词中也透出夫妻恩爱,两情相悦的幸福之感。
而后期词的风格却是沉郁忧伤、苍凉凄楚的,多表现身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情调低沉,令人动容。
下面就李清照的家庭生活、时代背景以及她的部分词作来探讨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创作风格的异同。
一.上阕——李清照前期词的主要风格李清照出身名门,家庭环境对她起了很正面的影响。
父亲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做过太学禄,太学正,是苏门后四学士[2]之一。
惟其如此,李清照少了许多女子固有的礼教束缚,活泼开朗,有大方优雅的气质。
这期间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活泼清新,语意隽秀,抒写了生离之愁、暂别之愁、个人之愁,有一种悠闲风雅的情调。
冲破了以往花间闺怨词的樊篱,体现了其独有的价值。
以《如梦令》[2]为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论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论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姓名学号专业批次/层次指导教师学习中心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李清照前期词风——清丽、深婉...........................1-5 李清照后期词风——沉郁、忧愁...........................5-9 参考文献 (9)论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内容摘要】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
在宋代文坛中,李清照确是首屈一指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在思想内容上和词风上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生活环境的改变影响了她词风的变化,前期生活幸福美满、思想积极向上,主要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闺中的生活,表现了她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与丈夫别离时的愁闷心情。
作品题材反映面比较窄,主要是游玩、饮酒、赏花闺情之类,具有流丽明快、沉婉自然的风格特色。
南渡后,面对国破、家亡、夫离世的苦难,倍感身世凄凉,李清照开始关注社会现实。
她把自己的人生遭遇之感抒发在作品里,风格突变,词风变得沉郁悲苦,平易忧愁。
不难看出她高超的艺术手法和精美雅洁的艺术风格,再加上丰富深刻的内含,使宋代词坛更加大放异彩。
【关键词】:李清照词风清丽温婉沉郁忧愁词是宋代最为大放异彩的文学样式。
词中的主人公多是红粉佳人,但其作者绝大部分都是男性,述说女性的幽怀多少让人感受不太真切。
李清照的横空出世,彻底打破了这一现状。
她以自己独特的情感历程,写下了“别是一家”的词作,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
明代杨慎说她:“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①,李清照不但是宋代词坛中首屈一指的女性词人,就算比起当代的男性作家,也毫不逊色。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生活颇为坎坷。
既享受过甜蜜生活的幸福,也饱经苦难的折磨。
作为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在词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抒发自我情感的新形象,一般认为,她的词可以以宋室南迁为界分前后期,前后期不同的人生经历,形成了她不同风格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内容摘要: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坛上最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被后人誉为“易安体”。
这个女才人一生经历了人世间所有的酸甜苦辣,其生活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李清照生活的前后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使她的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也有了显著的差异。
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李清照的生活之变,围绕其词的内容,结合部分作品来论述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关键词:李清照前后期词情感表达目录一、李清照前期词之情感表达 (2)(一)李清照婚前词的情感探究 (2)(二)李清照婚后词的情感探究 (4)二、李清照后期词之情感表达 (5)(一)李清照丧夫前所作词的情感探究 (5)(二)李清照丧夫后所作词的情感探究 (7)三、结语 (9)参考文献 (9)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词作家,她通晓音律,兼工诗文,以词著称,她的词在文学史上自成一家,独树一帜。
“前人常把她和黄庭坚、秦少游、周邦彦等人并列,认为可与他们‘争雄’、‘抗秩’、‘相鼓吹’,为‘词家一大宗’,在女作家中‘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①李清照的词赢得了后人很高的评价,深受众人的喜欢,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好的词,不仅取决于她的聪明才智,更取决于当时时代的变革和她生活的剧变。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丘明水镇(今山东济南)人,生于北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逝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后,活了七十多岁。
”②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但因失散太多,现存没有争议的只有五十首左右,首首珠玑。
她的词作不多,可她却那么著名,影响那么大,是因为她的词是真实生活的写照,词中的情感和生活都是她亲身经历和体验的,给人强烈的真实感。
李清照一生的生活起伏很大,以1127年靖康之难为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期生活比较幸福,后期生活比较凄凉。
生活的剧变,使其词的思想感情更加深刻,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有了显著的差异。
本文分为两大部分,论述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一、李清照前期词之情感表达李清照前期的词主要是指从她出生到靖康之变以前所创作的词,这个时期,从总体上来讲她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
李清照少年时代处于北宋末叶,从表面上看国家还很繁荣,出生在仕宦家庭的她,除了在家读书写词,偶尔还跟朋友郊外野游,陶冶自然之美,生活无忧无虑,充满欢乐;婚后与丈夫志趣相合,婚姻生活幸福美满。
李清照的词和她生活是分不开的,这个时候其词主要是歌咏美好的大自然,抒写多情的少女对爱情的向往,闺阁生活以及婚后和夫君暂时分开的离愁别绪。
这个阶段,她主要是关注自我,表达个人的情感,情感自然奔放,欢快明了,真挚率真,委婉含蓄。
现在把李清照前期的词分为婚前婚后两个部分来具体分析其词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
(一)李清照婚前词的情感探究李清照出生在一个文化氛围很高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任北宋后期礼部外郎,是当时比较出名的散文家,其母亲是北宋拱辰的孙女,出生名门,也擅长文学。
李清照生在这么好的家庭里,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文化熏陶,少年时代就能写出很惊人的诗篇,这为她的创作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清照出生在故乡历城,六七岁就跟父母去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生活,她少年的生活是幸福快乐的,她快乐的少年生活当然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当时北宋表面上还是很繁华,作为上层阶级的儿女,衣食无忧,生活充裕,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也比较开明,所以少年的生活她是很快乐的,精神生活也是很丰富的,这使她形成了一种率真自然,比较独立的性格,也造就了她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
李清照的词都是写她生活点滴的,所以她这个时期的词大多数都是在写少年情怀,闺阁生活,歌颂大自然的美,抒发少年对爱情的向往和单纯的少年美梦,情感表达上自然奔放,真挚率真,欢快明了,委婉含蓄。
①郭预衡,《中国代文学史》(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7(2007.8重印),P156②刘瑜、刘义文,《李清照词欣赏》,济南出版社,2008年10月,P1李清照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写出了很多与常人不同的歌咏美好大自然的词作。
她善于观察自然景物,并赋予自然景物情感和生命,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生命力,作者用心去拥抱自然,抒发对大自然的爱。
《怨王孙》是这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③这是一首写秋天景色的词,李清照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写出了与常人不同的秋景及秋情,这里她虽然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图,全词却没有一点感伤之情,可以看出是李清照典型的早期代表作,格调轻松,感情欢快明了。
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都先写秋天的景色,后抒发情感,最后两句都用拟人手法,从表面上看是简单的重复,可是只要深入研读,我们不难看出词人是从远景写到近景,从大笔勾勒到细笔描绘,层层深入,进一步表达词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李清照对大自然的爱是无穷的,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爱,她赋予自然景物生命和情感,说大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亲密友好,说不尽无穷好,沙滩上的鸥鹭都不想离开人类,埋怨游人早早的离开他,让他们孤单,这里词人把对大自然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情感表达上委婉,含蓄,将大自然人性化,这就是李清照的伟大之处。
全词表达了李清照热爱大自然,爱护生命的真实情感,感情真挚明了,自然率真。
李清照把诗词创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用创作来记录她生活的点点滴滴,作为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她的生活离不开闺阁生活,无法完全摆脱“养在深闺难出户,大好韶光恐虚度”的困境,她十四五岁就开始写一些词来反映其闺阁生活。
词里既有惜花伤春的多愁善感,也有青春少女的莫名惆怅。
深闺是千金小姐们活动的天地,面对锦绣风光,自然风景,她们发出无限的感叹,在这叹息声中,有着对青春的珍惜,对命运的关切,惟独李清照写了很多词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这些词在情感上表现出了淡淡的忧伤,自然真挚。
在封建社会,深受封建礼节的束缚和压迫,女子追求自由的爱情以世俗的眼光看是大逆不道的,她们的爱处于被禁锢的状态。
作为这个时代的女人,李清照不顾世俗的眼光,以女人特有的的视觉,大胆的抒写对爱的憧憬,对爱的追求,对爱的歌颂,眼光独到,视觉新颖,《浣溪沙》是其中的一首: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④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位多情活泼少女。
词的开头就交代了主人公的容颜笑貌,她有娇美的容颜,有灿烂的笑容,有闪动的眼波,她的容颜就像芙蓉花一样迷人。
人都是追求完美的,主人公虽然很漂亮了,可她还是不满足于这些,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头饰斜插在鬓边,对自己作了精心地修饰妆点,正如古人所说的“粉黛所以饰容,而顾盼生于淑质”,这两句话描绘这位少女外貌漂亮迷人,再加以③诸葛忆兵选注,《李清照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年1月,P4④刘瑜选析,《李清照词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4月第一版,P11精心打扮,就显的更加美丽动人,效果突显,其中“开”字在这里用得尤为精巧,暗示女人内心对爱的憧憬正在展开。
“一笑开”三字之妙,妙在它以动写静,生动地写出女孩活泼,可爱,纯真的一面,显得更有灵气。
“被人猜”三个字写出少女的羞涩,十七八岁的少女一经精心打扮,就受大人的猜测,是不是她有什么心仪的人了,封建社会女人一般十七八岁就嫁人了,本来这个时候就是爱做梦的少年期,写得笔笔有理。
下阕进一步揭示少女的内心世界,“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句,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情景:幽居深闺里生活的少女,被这闺阁生活束缚了,不能去外面世界大胆的追求自己所爱的人,可她对爱的渴望是无法阻挡的,于是她终于大胆地展开半张素笺,舞动一只彤管,把自己的忧愁,思念,幽怨写入信笺奇了出去,期待真爱来临。
“月移花影约重来”写得一种是希冀,希望有天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月光里,花影下,无拘无束的释放多年来被禁锢的爱。
从全词来看,李清照大胆地抒发自己对爱的向往和渴望得到真爱的情感。
从李清照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写情词也是一流的,结束了古代文学史上以男生的口味写女人的爱,作为真正的女子,李清照把女子内心深处的情感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反映出李清照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有理想,有追求的女词人。
她对幸福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爱的憧憬,是封建礼节不能阻挡的。
这些词在情感表达上大胆,真挚,质朴,细腻深刻。
(二)李清照婚后词的情感探究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了如意郎君赵明诚,从此两人紧密相连,志同道合,夫唱妇随,同甘共苦,一起幸福的生活了三十年左右。
李清照结婚时,她的丈夫赵明诚还是个太学生,公公赵挺之时为吏部侍郎。
赵明诚聪明博雅,尤好收集金石书画,婚后李赵相处和睦,感情融洽,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可是幸福总是短暂的,赵明诚因忙公务,不能和李清照时时厮守在一起,夫妻聚少离多,因此李清照这时主要抒写些离情别绪的词,表达与爱人离别时凄楚、悲凉的情感与等待夫君归家时殷切、炙热的情感,偶尔也有团圆的欢快之情。
女人的一生最幸福的是和自己相知相爱的人生活,李清照和赵明诚虽然也是父母之命的婚姻,可他们情投意合,感情融洽,婚姻生活很幸福。
这我们可以从她的词中看到,如她的初婚代表作《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⑤这是李清照新婚生活的一个片断的写照,词中所塑造的是一个心中充满爱的小女形象。
在卖花人那里买了一枝欲放的春花,还带着几滴露珠,犹如美人泪水粘在敷了粉的脸上,还有朝霞一般的红晕。
怕情郎猜测自己的美貌不如春花,故意将它斜带在鬓边,让他比较看看。
词的上阕写买花,赞花,她用拟人的手法,把春花比作是自己。
“春欲放,泪染轻匀”都可以看出这是词人新婚期,这是女人最美的时刻,和自己心爱的人恩恩爱爱、满面笑容,比早上的春花还漂亮。
下阕写戴花人的票亮,把自己和花儿比较,直吐痴情,怕爱人说自己不是最漂亮的,也不肯甘拜下风,于是戴上花让爱人比较。
这首词虚实结合,别有一番滋味,字⑤王新霞、乔雅俊编著,《漱玉词·断肠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P18里行间都融入了她新婚的喜悦,爱情的甜蜜。
表达新婚喜悦之情、抒发爱情给她带来的幸福之情。
这个时期李清照的生活是有波折的,她词的内容不再像少年时那么单纯地写闺阁生活、儿女情长,情感表达上也不再像少女时期欢快明了,大胆抒发个人的情感,而表达上更加委婉、含蓄。
此时他的家庭生活还是很温馨的,但是丈夫不能日夜厮守在她的身边,所以幸福中也多出几丝忧愁,情感表达上更加深刻,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