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意境2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象和意境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唐代文人苏轼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词中描绘的是赤壁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和追思。
这首词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更以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而引人深思。
一、意象分析词中的主要意象包括大江、浪花、乱石、惊涛、雪、故垒等。
这些意象构建了赤壁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的波澜壮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诗人以大江的东流和浪花的淘洗,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无情。
千古风流人物,即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的英雄人物,都被这浪花淘尽,暗示了英雄的命运和功绩最终都会被历史遗忘。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诗人用赤壁的陡峭、惊险和浪花比喻历史的波折和风云变幻。
这种描绘使人感受到赤壁的壮丽景色,同时体会到历史的惊涛骇浪。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诗人描绘了赤壁的历史背景,他特别缅怀的是三国时期的周瑜。
周瑜是古代英雄的代表,他的才情和胆略使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此处,诗人通过对周瑜的追思,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追思。
这些意象在词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例如,“大江东去”象征着历史的长河永不停息,“浪花淘尽”则象征着英雄人物的命运和功绩终将被历史遗忘。
而“乱石穿空”和“惊涛拍岸”则象征着历史的波折和风云变幻。
二、意境分析壮丽与雄浑:这首词以赤壁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壮丽而雄浑的画面。
大江的东流、浪花的淘尽、乱石的穿空、惊涛的拍岸等景象,都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的波澜壮阔。
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历史的敬仰。
豪放与悲凉:词中的语言豪放而激昂,诗人以赤壁为舞台,缅怀古代英雄,思考历史和现实。
这种豪放与悲凉的交织,使这首词充满了激情和深度。
诗人的豪放体现在他对赤壁的生动描绘和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上;而悲凉则体现在他对历史的无情反思和对英雄命运的感慨上。
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反思:这首词中,诗人通过对赤壁的历史背景和三国时期周瑜的追思,表达出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追思。
古代诗歌鉴赏——意象、意境
2.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意象的组合叠加形成意境。 意象是形象的、具体的单位,意境 范围大而抽象。 意象=融合情思的景(物)象 意境=意象+氛围
5
前置作业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描绘出怎样的一幅画面?
从字面是看是写一段行程,水流急,船行快, 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主题)。
21
巩固训练
1.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此诗描绘了一派初春的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 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 沙洲上静睡不动。(景)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境) 表达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愉悦闲适的心 境。(情)
浮云: 1.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 2.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 势利小人。 月亮:思乡怀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水: 1.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2.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7
经典回顾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广东卷)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 感?(2分) 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2鉴赏作品的意象、意境、画面
• (06浙江卷)1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6分) •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 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 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 的代称。 •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 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 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 【答案】:(1)流水 白云
寂寞沙洲冷(周传雄)
• 等你走后心憔悴/白色油桐风中纷飞/落花随人幽 情这个季节/河畔的风放肆拼命的吹/不断拨弄女 人的眼泪/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伤感一夜一 夜/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是黄昏占据了 心扉/有花儿伴着蝴蝶/孤燕可以双飞/夜深人静独 徘徊/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闭上双眼难 过头也不敢回/仍然渐渐恨之不肯安歇微带着后 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登岳阳楼
• • • •
杜甫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昔日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 歌曲中流露出来的凄凄伤感,表现出来的丝丝 无奈的情感基调,早在我国宋朝时期就已经确 定了: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 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 上阕以“幽人”引出“孤鸿”,下阕以“孤鸿” 暗比“幽人”。人似鸿,鸿似人,冷隽清高, 顾影自怜。一个幽居之人,一只离群孤雁。寂 寞沙洲冷,有恨无人知……
诗歌鉴赏意象和意境
诗歌的形象:意象和意境教学目标:1、积累意象意境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分析意象意境的基本方法。
3、规范答题步骤。
教学重难点:1、掌握分析意象意境的基本方法。
2、规范答题步骤。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讨论探究、精讲点拨一、知识点指津(一)意象: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作者情感的物象。
意象(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三)认知理解意象和意境例一: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参考答案】诗人借助斑鸠、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人(的活动)等意象,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春天,透露出社会生活安定,人们精神面貌健康、饱满的景况。
例二: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宋]杨徽之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注】写于宋太祖代周称帝之初,同在周朝任职的杨徽之与郑起都被贬到边远地方做小官。
★纪昀称这首诗“情韵并佳”,诗歌的颔联由于画面别具一格颇受世人赞赏。
颔联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作者用茂林修竹、淡淡的烟雾、缤纷的落花、稀疏的雨丝、近村远寺等描绘出一幅凄清幽寂的郊外风景图。
浅谈古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浅谈古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
比方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
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
下面谈谈有关意象和意境问题。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
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
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
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意境与赏析
常见意象:1、 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2、黄昏、夕照(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3、流水、落花——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 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
此 外,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 扁舟。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4、 长亭——陆上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5、 羌笛----象征凄切悲凉之意境。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 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6、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鉴赏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二、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
•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 字?为什么? •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 •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 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 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 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辽宁 卷)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 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写“物”诗歌鉴赏的思维切入点 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 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 格节操、思想感情。 分析思路: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 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 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发何端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倚仗,依靠 答案:“依”字有 ___________之意,写出 柳条依靠东风飞舞地狂放之态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 拟人的修辞 解释)运用 ____________手法,(修辞)不仅 讽刺了倚势猖狂得志的小人 写柳,更形象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古诗十九首》中的意象和意境剖析
古诗十九首中的意象和意境剖析1. 引言《古诗十九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歌集,被誉为宋代文人高逸之作。
本文旨在对其中的意象和意境进行剖析,探讨作者通过丰富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所创造出来的艺术效果。
2. 意象分析2.1 自然意象《古诗十九首》中常常运用自然意象,通过描绘山水、花草、季节等元素,塑造出独特而生动的形象。
2.1.1 山水景色作者以卓越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美。
例如,在《登鹳雀楼》中,柳宗元运用了丰富的山水意象来表现楼阁巍峨壮丽之景。
2.1.2 花草植物古诗中常常出现各种花草植物形象,如《静夜思》中的月下松柏,《春江花月夜》中的牡丹等。
这些花草植物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视觉效果,丰富了诗歌的意象。
2.2 形式意象《古诗十九首》中还经常利用形式意象,通过描绘事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来表达思想与感情。
2.2.1 建筑物许多古诗运用建筑物形象,如《静夜思》中的庐舍,《登鹳雀楼》中的楼阁等。
这些建筑物既作为景观存在,又承载着作者对生活、人情、历史等方面思考的寓意。
2.2.2 色彩和光影古诗十九首中经常运用色彩和光影意象来烘托氛围和表达情感。
比如在《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巧妙地利用色彩和光影描述了春江之美。
3. 意境剖析3.1 审美享受通过精致而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生活等元素的包容,古诗十九首营造出一种优雅而高尚的审美情趣。
读者在欣赏这些意象时会被带入一个美好而宁静的境界,感受纯粹的审美享受。
3.2 情感表达《古诗十九首》中的意象和意境不仅仅是描绘物象,更重要的是通过意象来传递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这些意象通常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可以让读者共鸣,引发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3.3 思想寄托古诗十九首中的意象与意境还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寄托。
例如,在《诉衷情·春晓》中,柳永以春天的到来形容了自己对故国家园的思恋之情。
4. 结论通过对《古诗十九首》中的意象和意境进行剖析,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借助自然、形式等丰富而具体的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独特而深入人心的艺术世界。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分析总结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玉阶怨 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注: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 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
谢眺的《玉阶怨》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思妇形象。(身份)萤虫飞回休息, 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主人公借着缝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 人的思念。(性格—具体分析)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 自己内心的苦闷。(意义)
练习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请结合诗中五、六句谈谈诗人塑造了怎样的自我形象?
参考答案:诗中五、六句塑造了一个正直的地方官吏面对现实处 境而无可奈何的形象。(总说)第五句既申述了自己的多病羸弱, 又表达了归隐田园之意向;第六句表达了身为地方官吏却不能解 除人们疾苦的惶愧之情。(具体说明)其表现出的封建官员进退 两难、有志无奈的矛盾苦闷真实、动人 。(表达效果)
典型例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 逸士形象。(身份)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 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 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性格—具体分析)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鉴赏2(意象意境)
外貌
描写 少 女 行动 描写
危冠(高帽子) 南方 广袖(宽袖子) 贵族 楚宫装(窄腰裙)女装 独步 逐 自敲 清歌 孤寂 清纯 清 高 典 雅
意境
清雅 幽静
形象
闲庭 环 境 夜凉 砌竹 月如霜
凉爽的闲庭 寂静的夜空 如霜的秋月 清幽 寂静
答案示例: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意境。(得分点)暗蓝 色的天幕上一轮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依 阶低吟。清泠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
①“老夫聊以少年狂”中的“狂” 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 ①“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上 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 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 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 这句写出了这样的一个形象:我定将使尽 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 望,射向西夏军队。 • 勾勒出来一个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 形象。 • 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 的心志。
结合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对这首诗所表 现的意境的理解。(延伸研究练习题)
听张立本女吟(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①,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②,清歌一曲③月如霜。
注:①“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
装。②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景象特点 (总括)
描摹诗歌图景 (分析)
参考答案:①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明媚动人, 生机盎然的春景图。②诗歌前两句,诗人选 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 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 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面咏美好之景,全 成了春恨之铺垫。③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 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全 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
意象与意境的辨析
意象与意境的辨析摘要:意象和意境这两个美学概念,常常被学生混为一谈。
为便于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必要辨清二者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意象、意境渊源及涵义的理解来辨析二者的异同。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两个重要的美学范畴。
二者之间既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有着一定的区别。
在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将意象与意境混为一谈,不能分清二者的差异的情况。
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学习诗歌鉴赏是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我国,意象说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周易》和《庄子》。
在《周易·系辞》中有云:“子曰:书不尽意,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1]在《庄子·外物》篇中有:“得意而忘言”。
这二者所言皆为表意之象,用来表达某种观念或哲理的艺术形象。
《周易》和《庄子》中关于意象的论述,也成为我国意象论的哲学基础。
东汉王充的《论衡·乱龙》篇中有:“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
”他首先把“意象”作为合成词使用,这里指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形象。
第一次将意象用于文论的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使玄解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2]其意象还仅是审美心理意义上的表意之象。
到唐代,意象得到发展,[1]周易·系辞〔M〕.方克立.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126[2]刘勰:神思〔M〕.龙必锟.文心雕龙全译.贵阳:贵阳人民出版社,1996:327有了审美形态的意象。
直至明清时期,意象才是具有文学作品审美形态的含义,其内涵得到发展,更接近今天所说的艺术形象。
童庆炳是这样来解释意象的: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1]。
可以说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寄托了作者主体情感与思想的具体物象。
它具有心象性、象征性和哲理性的特征。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独创的美学概念。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二)
什么是意境?
•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 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 意象与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 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某一句诗所造 成的境界,而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 具体的、细小的单位。以王维的《山居秋 暝》为例,诗句中的“明月”“松 树”“清泉”“石头”是构成这两句诗的 意境的四个具体单位,但这两句诗的意境 就不单是这四个名词所含有的意义了。
一年时令景物之春景:
东风、粉蝶、柳絮、新燕、花树、草芽、 黄鹂、芭蕉、杨花、浮萍、翠柳、翠微、 绿波、兰溪、烟笼、鹊声。
一年时令景物之夏景:
子规、蚕桑、蛙声、蜻蜓、小荷、黄梅、 雨蕉、枇杷、雨蓑、菜花、榴花、初莲、 萤火、稻畦、浓荫。
一年时令景物之秋景:
秋景因多表示凄清、悲凉之意,故常用:
愁、孤、残、寂、冷、昏、黄、寒、衰等 字修饰。 寒山、孤烟、芦花、秋夕、残阳、桐叶、 衰草、黄叶、流萤、霜晴、露冷、霜天、 鸿声、冷桂、寒雁、寒塘、虫吟、雁阵、 枫林、西风、菊黄、蟋蟀、清秋、昏鸦、 孤灯、荷尽、菊残。
一年时令景物之冬景:
冬雪、沙雪、江雪、寒关、琼枝、飞花、 天寒、草尽。
景物修饰之冷词、热词:
在分析景物的特点时,关键是要抓住其前 面起修饰作用的冷词或热词。 1、冷词就是有关景物或心理表现冷清、凄凉 的字词,诸如:绝、寂、断、冷、凉、萧、 孤、苦、愁、悲、空、怨、恨、残、昏、 寒、衰、漠等,这些字词一般都能表现寂 寞、孤独、悲凉、冷清的心境。 2、热词一般带有高兴、喜悦、欢乐的意味。 这类字词有:喜、笑、明、春、暖等。
高考专题辅导
古代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山水田园诗:山水景色、田园风光
常见景物:
田地、原野、溪泉、山林、炊烟、农舍、 人家、鸡犬、农妇、孩童。
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分析学习教案
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分析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诗歌鉴赏》第二章“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具体内容包括:意象的概念与分类、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意境的构建与解析、意象与意境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意象的概念,掌握意象的分类及在诗歌中的作用。
2. 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境,感受意境的美感。
3. 掌握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境的构建与解析。
重点:意象的分类及作用,诗歌意境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自然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进而引出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2. 新课内容:(1)讲解意象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2)分析诗歌中的意境,举例说明意境的构建与解析。
(3)探讨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意象的概念、分类与作用2. 意境的构建与解析3.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并阐述你的感受。
2.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语言通顺,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诗歌作品,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歌,运用意象与意境表达自己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意象的分类及作用2. 意境的构建与解析3.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一、意象的分类及作用意象是诗歌中表达情感、营造氛围的重要元素。
分类如下:1. 自然意象:如山水、草木、花鸟等,用以描绘自然景观,表达诗人的情感。
2. 人物意象:如英雄、美人、隐士等,通过人物形象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愿望。
浅议意象和意境 2
浅议意象和意境摘要:意象、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两个重要的审美范畴。
意象是作品意境创造的重要因素,也是审美意境生成的前提、基础。
意境是经过体系化的意象群落,是若干意象的有机组合。
意境的内涵大而外延小,所以,意境在其所处的时空位置上,往往不如意象那么灵活。
而文学创作中又离不开意向和意境的组合,不同类型的意象或意象的不同组合方式,对于意境创造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关键字:意境;意象;联系;区别;生成一、意象和意境的起源意象原为哲学概念《周易·系辞》曰:“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这里的“立象”,是摹拟某些自然物体,设立卦象,从而把握客观世界的变化规律。
它与艺术审美无关。
真正的文学意象,一直到南梁刘耙的论著中,才正式出现“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
在关于意象的争论中无论是指意中之象,,还是象中带意,,还有的认为用法近于意境,,但总体来说,,它都归结为是“意”和“象”的不同形式的组合,并最终落脚于“象”上。
最常见的解释“意象”的说法是“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意境的起源。
一般认为, 意境的起源和道家有关, 有“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之说。
童庆炳先生也认为意境的始基在于先秦道家的“体道”境界。
要境界,要进入“虚静”、“无己”、“心斋”、“坐忘”等心理状态。
可见,最早的意境基本是属于哲学范畴的。
在文学范畴里,在诗经时代的诗歌实际上已经产生意境了,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刘勰是最早把这哲学命题转化为文学理论命题的,《文心雕龙·隐秀》中“隐也者,问外之重旨者也”隐以复意为工,已经注意了诗歌的言外之意,这算是文学意境说的雏形。
钟嵘《诗品》也提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说说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说说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中国传统诗歌强调意象和意境,但是,什么是意象和意境,中学课本中往往语焉不详。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也认为: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象则就是“意境”,这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的确,在不少情况下,这两者是可以吻合的。
但是,从文学审美的角度细细推敲,我们发现,这两者之间还是有着多方面的不同。
一、内涵不同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
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
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
我们可以把这种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称为“意象”。
意境则不同,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
而且我们说意境时只是针对少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的,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
二、范围不同意象往往可以用数量的多少来统计,属于个体观念;而意境则是一个整体观念。
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有着多种意象:山、林、江、舸、鹰、鱼,达6种之多。
但是作为意境,却只有一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
那浓重的色彩,那争竞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那轻翔的自由,在读者的心中已经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带给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已经远远超出了那6种意象所表现的范畴。
三、获得不同意象是可以直接从作品中获得的,诗人写了几个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数”出来;而意境则需要“悟”才能获得。
因为“境生象外”,所以,“悟”的结果与读者个人的胸襟抱负、个性气质、知识修养、人生经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悟”出不同的意境来。
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2
答
①概括特点;(总) ②具体分析;(分) ③感情意义。(总)
练习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 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 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 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 会见拂云长。
本诗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 借竹告诉我们什么?
意象 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 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人物形象
意 象 作品人物
诗人自己 侧重理
侧重情
事物形象
景物形象
统 一
答题步骤总结
问 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景物)形象。 诗中的人物(景物)形象有何特点?
答
①概括特点;(总) ②具体分析;(分) ③感情意义。(总)
一、人物形象鉴赏
1.解读描写手段; 2.借助诗中意象; 3.分析关键词句; 4.学会知人论世。
解题 思路
例1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本诗从哪几个方面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 该形象有何特点?试作分析。 【提示】解读描写手段
1.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 2.特点:天真可爱,聪明机灵。 “蓬头、侧坐”表现了小孩的天真可爱, “遥招手、怕”表现了小孩的聪明机灵。
参考答案
1.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 适又有点孤傲的人物形象。 2.“众鸟高飞、孤云独去”,写了山静而空 的特点,暗示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诗人自由 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 是其惟一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 愈是表现世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 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 3.该形象表现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 得失的思想感情。
(完整版)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学习要点】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2初步鉴赏诗歌意境3了解考查模式,弄清景物形象命题指向4掌握答题步骤,归纳答题的思维流程及答题模式,取得答题的最佳效益。
【知识铺垫】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一) 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例: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卢纶《送李端》(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古典诗歌意境有: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三)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
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意象+意象=意境。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范例剖析】赏析意象与意境:【例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意象:小楼深巷氛围: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意象:春雨杏花氛围: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例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把握诗歌意象意境(二)
2、思想感情: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 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 之情、忧国忧民、闲适恬淡之情等
意境与意象的关系
1、相关意象组合构成特定意义 的意境。 2、意象是细小的、具体的单位, 意境范围大而抽象。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夕阳
意境: 这些意象组成了凄清苍凉的画面。
9
[规范格式]
1、该诗抓住(采用)…… (意象列举)等意象,给我们描绘 了……的画面,营造了……的氛围,从而很好地表达了 作者……的思想感情。
• 2、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 ……的图画),表上达了……的感情。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 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 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 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 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 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2012年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21—22题。(4分)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2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分) 21. 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 怎样的心情?(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摩更注重 精神的追求, 他要拉着爱人 飞往更高处同 看宇宙的奥妙, 但陆小曼却宁 愿蜷缩万丈红 尘,志摩爱她 只能随她坠落。
陆小曼
张幼仪
十六岁时的林徽音
蜜月中和陆小曼
在那里,他遇 到了当时伟大的 诗人泰戈尔,他 的诗作很大程度 上都受到了这位 大师的影响。
林徽音、泰戈尔与徐志摩
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 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 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 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 园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 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 的气氛。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 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
林徽音
林徽音缺少的是狂放 激情的能量,当一切 都被理性的思维耙梳 过之后,生命只剩余 灰而非火焰。徐志摩 是火焰,他以自身为 中心向外延烧,凡与 他交会者无不立即发 生变化。徽音爱这激 越的能量,然而火焰 炙人,徽音不能焚身 相随,便只能选择逃 开了。
我将于茫茫人
海中访我灵魂
唯一之伴侣,得
之,我幸,不得,
我命!如此而
已!
─
─徐自摩
张幼仪
幼仪没有说过她爱志
摩,即便她仍是他的 妻子时,也没有机会说 出一个爱字。于是她 便用漫长的人生来说, 因为那正是她所相信 的——爱即是承担、 即是责任。如果从这 个角度来看,幼仪对 志摩的爱当是最彻底 也最完整的。诚如她 所言,三个女人之中 她最爱志摩。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 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恋子”,“青”即 “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 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分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 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 样,高洁如故。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 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岭南一年的仕途 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常见意象
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 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柳永《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 《忆秦娥》)——西安霸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 而霸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送别的地方, 在霸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 彪》) 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 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 薛道衡《人日思归》)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 赵嘏《长安秋 望》)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 戴复古《月夜舟 中》)
再别康桥
徐志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 2、进一步明确意象、意境的概念,
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3、会解答诗歌中一些关于意象、意
境及思想感情的习题。
知人论世:
作者及背景简介
笔名云中鹤、南湖、 诗哲,新月诗派代表诗人, 曾留学美、英。“唯爱而 生,为爱而死”是他一生 的写照。
代表诗集《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猛 虎集》《云游集》。
月亮、月光—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 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 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 君特有的伤痛。
“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 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 之情。
漫 溯( sù ) 笙 箫(shēng xiāo )
一、意象:是作者在诗中 选取的熔铸作者思想感情 的人、事、景、物等诸要 素。
《再别康桥》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 什么意境?展现了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1、意象:云彩、金柳、青荇、潭水、青草、 星辉、夏虫等自然景物。
2、哀而不伤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 剑桥大学的热爱之情。
徐志摩的 “康桥情结”
在那里,他接受了 资产阶级教育,形成 以“爱、自由、美” 为核心的人生观和 “康桥理想”;
在那里,他 结识了影响他 生命、终生为 之倾慕的一个 重要女性—— 林徽音。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 洁。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莲
由于“莲”与“怜”、“恋”音同,所以古诗中有 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1928年作者故地 重游,11月6日,在归 途的南中国海上,吟 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可以说“康桥情结” 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 诗文当中,而《再别 康桥》无疑是其中最 优秀的一篇。
河 畔( pàn ) 青 荇( xìng ) 揉 碎( róu ) 长 篙( gāo )
斑 斓( lán )
荡 漾( yàng ) 榆 荫( yú ) 浮 藻( zǎ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