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答题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阅读答题解析

教学园地

04-22 1754

一.主要能力考查要求:

&nbs p;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

2.分析文章结构、思路(几乎无考查);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后者较少考查);

4.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想象(一般在古诗鉴赏题);

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筛选、整合、推断文中信息大多在现代科技文或社科文阅读选择题中考查)

二.重要考点含义理解:

1.“词语的含义”,指的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上下文)中的临时义(特殊义),而不是词典上的固定义(一般义)。实际上,是一词多义的

综合考查。

2.“句子的含义”,指的是对文章具有重要作用的深层意义(至少两层)的句子。其特征为:

① 意义含蓄、内容丰富的句子;

② 易误解混淆的句子;

③ 含有比喻、比拟等修辞格的精彩、难以理解的句子;

④ 结构复杂(如长句、变式句)的句子;

⑤ 揭示主旨作用的句子;

⑥ 表达效果起特殊作用的句子;

⑦ 表达观点态度、交代脉络层次的句子。

( 试题中往往用画线或加点提示。)

3.“内容要点”,指的是在一段或若干段中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其大意(相当于压缩语段)。

4.“中心思想”,也叫“主题”“主旨”,指的是在关键段(如文首章末或每段首句)或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其要义。

5.“观点态度”,指的是(而不是命题者)的思想感情的流露,即“言已尽而意未尽”的认识和倾向,需考生加以阐释(相当于扩展语句)。

6.“想象”,指的是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形象思维组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但要合理,与联想有别。

7.“文学形象”,指的是在有关背景的提示或暗示下,既要把握其意象(具体的表面义),又要把握其象征(抽象的深层义)。

8.“文学语言”,指的是有别于其他文体的语言,主要是散文(其次小说)语言:

① 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

② 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清新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直抒胸臆等;

9.“表达技巧”,指的是在文中运用了什么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达文章的内容。主要有:

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两者统称“记叙” )、说明、抒情、议论。

②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铺垫、叠字叠音、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前后呼应、承上启下、设置悬念、起承合、详略得当、以小见大等。

③修辞手法:如比喻、通感、借代、拟人、对比、衬托、反复、排比、类比、引用等。

④其他手法:如第二人称的作用、倒叙的作用、代词的指代义等。

三. 答题思路与题型示例:

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局部)

例1 见2005年全国卷一(《一日的春光》)第14题:

“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尽情地享受。表达了在冬天中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

例2 见2005年上海卷(《回望昨日的感伤》)第7题:

第①段里“体无完肤”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

例3 见2001年全国卷(《门》)第21题:

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 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答案: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

意味着一个结束。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局部)

例4 见2005年全国卷三(《张家界》)第14题:

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例5 见2004年福建卷(《书》)第18题:

“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请阐释画线部分在文中的意思。

答案:书犹如遗民,经历了岁月的淘洗,经历了种种变故或磨难,才得以幸存。这样的书积淀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例6 见2005年福建卷(《日历》)第14题:

“有时看起来你很激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

答案: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3. 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局部或整体)

思路特征:将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回答什么) 。

例7 见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20题:

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 请概括说明。

答案:主要有两种情况:①不少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

闯世界。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 为维持最低生活被打发出门。

例8 见2005年全国卷二(《春天的梦》)第15题:

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

答案: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短促的,寒冷的,风沙漫天的,充满生机的,充满色彩的,给人带来希望的。

例9 见2004年福建卷(《书》)第19题:

请概括出在文中写了哪几类人的命运。

答案:①书主人的命运;②作书人的命运;③含意未伸的文人(或“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的命运。

注意:①要点应用序号表示,以示思路的条理性;②尽量用原文中的关键词句;③适当加点虚词(包括关联词)加以连缀。

4. 分析的观点态度;(局部或整体)

思路特征:将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回答为什么或怎么样)。

例10 见2005年全国卷二(《春天的梦》)第17题:

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案: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表达出以下含义:①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给人以温暖与希望;②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像春天的梦,给人以温暖与希望;③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 突出了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的主旨。

例11见2005年上海卷(《回望昨日的感伤》) 第8题:

茨威格将维也纳视为“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原因是什么?(注:即茨威格为什么将维也纳视为“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

答案:①宽松的生存空间,主要表现在民族之间没有感情的隔阂,能够和谐共处。②宽松的文化环境,博采众长,综合了西方一切文化。

例12 见2005年广东卷(《壶口的黄河》)第19题:

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请联系全文作答。

答案:①有中国人的肤色;②有中国人强大的生命力;③有中国人自信和决心。

注意:①要点也应用序号表示;②要用自己的理解(话)表述;③回答的问题要清晰到位,勿含糊。

5.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意蕴(内容)或写作技巧(形式)。(局部或整体)

思路特征:内容开放,审美眼光,多元解读(回答为什么或怎么样)。

例13 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21题:

本文在第三段中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案:[示例一] 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示例二] 从形式上看,开头写童年烙印,这里又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都表现了乡土情结,是首尾呼应;从内容看,给乡土情结赋予了民族向心力的新意,又因民族向心力的凝聚指乡土情结不受时空的阻隔而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