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答题解析

合集下载

文学作品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新)

文学作品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新)

文学作品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新)本文档旨在介绍文学作品鉴赏中常见的题型以及答题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一、题型分类及其特点1. 题型一:简答题- 特点:要求考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某个问题进行描述、解释或分析,通常需要提供充分的论据或例证。

- 答题方法:答题时要注意理清思路,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分析,提供具体的例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2. 题型二:选择题- 特点:要求考生从多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 答题方法:在答题前要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排除干扰项,分析每个选项的意思,选择最符合文本和语境的选项。

3. 题型三:判断题- 特点:要求考生判断给定的论述是否正确。

- 答题方法:在答题前要认真阅读题干,理解论述的含义,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进行判断,并提供相应的理由。

二、答题策略1. 充分准备在考前对重要的文学作品进行认真阅读和分析,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内容,为答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 理清思路在答题时要有清晰的思路,先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再对细节进行分析和解释。

可以采用提纲式的答题方式,将要点逐一展开。

3. 使用适当的论据和例证在回答题目时,应该使用适当的论据和例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可以引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语句或情节作为支持。

4. 注意语言表达在回答问题时,应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语句清晰、简洁,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词语。

5. 时间管理在考试中,应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在某一题上花费过多的时间而影响其他题目的答题质量。

结论本文介绍了文学作品鉴赏中常见的题型及答题方法,包括简答题、选择题和判断题,并提供了应对这些题型的一些策略。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读者在文学作品鉴赏中有所帮助。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分析线索作用(附练习和答案)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分析线索作用(附练习和答案)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分析线索作用(附练习和答案)文学作品阅读之分析线索作用【考点分析】线索,指事情可寻的端绪、路径,或贯穿于整篇文章的思路、脉络等。

在写作中,用一根线把事件按一定顺序连起来,让这些材料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根"线"就是叙事的线索。

线索是在文章中起连贯作用的,如果有了好的材料,再加上有使之连贯的线索,那么文章就成为一串美丽的珍珠。

在一篇文章里,事物发展的过程或作者所表述的思路,常常成为贯串始终的一条线索。

读课文,抓住了线索,就容易掌握段落结构,领会中心思想。

写作文时,抓住了线索,就容易做到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使文章中心明确、条理井然,显得内容集中、脉络清晰。

【设问方式】分析线索作用类题目考查的设问方式通常有:1、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3、本文中“×××”事物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4、文章选材众多,但不觉凌乱,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5、请补充文中“我”对“×××”的感情变化。

6、本文有多条线索,请说出其中两条。

【技巧点拨】一、线索形式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散文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形式。

①时间线:以事情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变化为线索。

如《伟大的悲剧》。

②地点线:以空间方位的变化或地点转换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③人物线:以人物或人物特征为线索。

如《背影》。

以人物的行踪或见闻感受为线索。

如《孔乙己》中的“我”。

④事物线:以某一件具体的或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如《猫》以“猫”为叙事线索。

⑤事件线: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社戏》以看社戏为线索。

⑥感情线:以思想感情变化发展为线索。

如《紫藤萝瀑布》以赏花、惜花、思花的感情变化组织材料。

⑦景物线:以景物为叙事或抒情的线索。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常考考点归纳:解读标题、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理清线索、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概括文章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写作手法、赏析精致语言、设题方式及解题技巧如下:一、在标题上设题1、标题有什么含义从题目的表层义、深层义、主旨的引申义、比方义、象征义、蕴含的情感、主旨等几个角度考虑。

2、题目有什么作用(1)是否概括了文章内容,是否为主要情节,(2)是否蕴含(点明)文章的……主旨,蕴含或表达了……情感,(3)是否新奇、好玩味性和吸引力等。

《智取生辰纲》一一主要情节,《羚羊木雕》一一贯穿全文的线索,3、如何拟写标题可抓住文章的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大事、作者情感,用简练的语言去表述。

二、在情节上设题1、如何概括全文内容、情节或场面人物、大事的经过和结果三要素缺一不行。

答题模式为:人物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2、简述故事情节大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自然环境有什么作用:渲染XX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XX情感、预示人物的XX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进展。

社会环境有什么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XX时代背景,渲染XX环境气氛。

※关于社会环境描写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如《孔乙己》中对咸亨酒店的描写)※留意场面描写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是“静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多个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

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常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谈论等表达手段,以及衬托、象征等多种手法,为表现人物服务,为突出中心服务。

四、在人物形象上设题1、辨识、分析刻画人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答题模式:本文运用了XX手法,塑造了XX形象,表现了仆人公XX性格特征。

(1)正面刻画也叫直接描写,方法简称为肖(外)、语、动、心肖像描写交代了人物的义›<身份、XX地位、XX境况、经受以及XX心理状态、XX思想性格等状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评析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评析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评析阅读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评析阅读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A. 李白B. 鲁迅C. 曹雪芹D. 杨红樱答案:B. 鲁迅解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以《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2.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论语》答案:B. 《呐喊》解析:《呐喊》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短篇小说形式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3.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A. 李白B. 鲁迅C. 高尔基D. 莫言答案:D. 莫言解析: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红高粱家族》、《蛙》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4.以下哪部作品是莫言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追风筝的人》C. 《活着》D. 《红高粱家族》答案:D. 《红高粱家族》解析:《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家族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二、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鲁迅的主要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答案:鲁迅主张文学要与时代相结合,要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疾苦。

他主张文学要具有批判精神,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揭示。

鲁迅的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和批判,唤醒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引起了社会的反思和改变。

2.请简要介绍莫言的主要创作特点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答案:莫言的主要创作特点是关注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示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他的作品真实反映了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性,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关注。

莫言的创作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对中国农村和民间文化的记录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论述题请结合你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主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文学作品阅读作用类题答题技巧(1)解读

文学作品阅读作用类题答题技巧(1)解读
和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
二、末段(句)的作用 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主 题,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有时候,试题只针对最后一句发问,这一句偏偏又 很含蓄,一眼看不透,即学生说的“看不懂”。那么, “看不懂”正是写这一句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直 截了当的回答“作用是看不懂”,而要换一种委婉的 说法。例如,“作用(或好处)是委婉含蓄,意在言 外,发人深省”。此外,既然这一句放在末尾,又被 命题人相中,那么,根据“卒章显其志”的传统技法, 说明它可能与揭示主旨有关,只不过因其含蓄,所以 它的作用不再是点明题旨,而是暗示主题。除了上述 两点,最后一句往往还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六、技法的作用 2、修辞的作用 比喻: 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 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 拟人: 让物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借以抒发 感情或便于激发感情,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增强感 染力。 借代: 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3、以奇代凡;4、以 事代情。
夸张: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 力。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对偶: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 炼,抒情酣畅。 排比: 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 3、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设问: 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想,便于文章的自然展开。 反问: 可以加强语气,强烈地表达思想感情。
规律探索: 综合近几年的高考题和平时的训练题,我们以为, “作用题”的设题角度及其范围一般包括以下十个方 面:首段的作用,末段的作用,中间段的作用,第二 人称的作用,写人叙事类散文写景的作用,修辞(主 要是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的作用,插入 史实某一事件的作用,引用诗文或格言的作用,以某 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方法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方法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方法
1. 细读原文:阅读前先看题目,了解问题要求。

然后读原文,注重理解并注意细节。

2. 理清逻辑:补充自己整个阅读过程中的逻辑,在脑海中理顺一些细节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后面的回答问题很有帮助。

3. 注意文化背景: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当时的特定背景,如果了解背景则更容易理解作品的深层次内涵。

4. 注重言外之意: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一些隐晦的情感,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捕捉这些隐晦的情感。

5. 根据上下文推断: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不理解的单词、句子,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其意思,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

6. 统筹所学知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阅读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作品。

7. 精准答题:根据问题要求精准回答,注意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答案并回答所提问的问题。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考点特征分析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考点特征分析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考点特征分析1. 引言1.1 什么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是高考文学考试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文学作品或文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并用简练的语言回答问题。

这种题型通常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文学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对文本中的细节、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同时要能够准确把握文学作品的核心思想和意义。

通过这种题型,考生不仅可以展现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能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准备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时,考生需要扎实掌握文学知识,培养对文本的敏锐分析能力,善于归纳总结,同时还要具备清晰、简洁的表达能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经验,考生可以提升自己在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上的应试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考点特征,探讨考生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需要具备的能力和技巧。

具体来说,我们希望深入了解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的命题特点和设计思路,从而为考生提供有效的备考策略和方法。

通过对考点特征的分析,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题目的要求,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本研究还旨在揭示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考点背后的文学知识体系和思维逻辑,促进考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考点特征的深入分析,我们期望能够为提高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的答题水平和整体素质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2. 正文2.1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考点特征分析1. 文本理解能力: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准确理解文本中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等内容,能够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2. 文学知识的掌握: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储备,包括熟悉文学常识、经典作品、文学流派等,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对文学作品进行辨析和解读。

3. 文学分析能力: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分析能力,能够从文本中挖掘出深层次的含义,对作品的结构、风格、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

2022届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2022届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一一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每年高考散文得分率普遍较低,从复习的角度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

若能抓住散文自身的特点来思考有关的测试要求,散文阅读题的解答还是有技巧可言的。

一. 阅读技巧一一提高散文阅读题答题准确率的前提1.树立主题意识把握主题是整体理解文章的前提。

一篇文章,主题是灵魂,其它的诸如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等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由此,产生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原则一一主题辐射,一切现代文阅读的设题,都是从彰显主题的角度提出问题。

散文“形散神不散”“神不散”就是文章的主题集中明确,而“形散”又加大了考生把握散文主题的难度。

散文的文体特征,使得散文阅读的高考命题更是强化了主题辐射的原则。

因此,拿起一篇散文开始阅读前就树立主题意识,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主要写法(形)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神)2.树立整体意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总是与整体联系着,确认某一语言单位所负载的信息,准确地理解它们,离不开对整体的把握。

不少试题,往往明确要求“联系全文”加以回答。

比如江苏卷所选汤世杰的《一幅烟雨牛鹭图》,诗意画面的描绘中体现着作家对文明、文化的深沉思考。

文章共四段:第一段承题目而来,具体描写烟雨中的老牛。

第二段,描写白鹭飞来,有“胆大些的竟在牛背落下”并把牛背当成了“宽敞的步行街”第三段,揣想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面对这幅图的感受。

第四段,是全文最值得品味的部分。

在这里,作者先说“我在想着那个农人。

……他才是这个场景真正的主角”再写“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

大山下的土地……是整个人类的唯一财富”进而写“我忘情地凝神,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最后以“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比喻眼前这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真切地表达了包括“我”在内的“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对它“永远的牵挂”综观全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出一种醇厚而迷茫的情感,在平易中具有动人的力量。

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

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

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
以下是 8 条关于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
1. 嘿,你得先把文章读透啊!就像品尝一道美味,得细细品味每一口。

比如读《红楼梦》,那里面的人物关系多复杂呀,你不认真读能行吗?
2. 注意关键词语呀,那可是文章的灵魂!比如说读鲁迅的文章,那些关键词就像黑夜中的星星,一下子就能让你抓住重点。

哎呀,你难道不想找到那些关键的星星吗?
3. 人物形象要搞清楚哟!他们就像你身边的朋友,各有特点。

读《水浒传》的时候,那些好汉的形象不鲜明吗?你得把他们记在心里呀!
4. 文章的情节就像是一场刺激的冒险,你得跟着情节走,感受其中的起起落落。

读《西游记》,师徒四人的冒险旅程多精彩呀,你不跟进怎么能行呢?
5. 写作背景也很重要哇!就像知道了一个人的身世,能更好地理解他。

比如了解一些诗歌的写作背景,是不是一下子就让诗歌鲜活起来了呢?
6. 情感表达要抓住呀,那是文章的温度呢!读一些抒情散文,那里面的情感不就像波浪一样冲击着你的心吗?还不赶紧去感受?
7. 修辞手法可得看出来哟,就像是发现了作者隐藏的小秘密。

像比喻、拟人这些,在文章里多有意思呀,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些生动的描写,不就是用了各种修辞吗?
8. 要有自己的思考呀!别只跟着文章走,你也得发表自己的看法呀。

就像和作者聊天一样,你也得有回应嘛。

读了这么多文学作品,难道还没有自己的见解?
总之,文学作品阅读答题要用心,要仔细,要像探险家一样去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语文文学性作品阅读(记叙文、散文)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文学性作品阅读(记叙文、散文)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文学性作品阅读(记叙、散文)答题技巧题型一:概括主要内容(一)短语型简洁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或主要情节,限定字数方法:“谁干了什么”或“谁怎么样了”或“什么怎么样了”。

答题时要注意所给例子,有没有规定字数,这种类型的题目,在回答时往往省略主语。

例 1.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

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

(3分)站在村口远远望去→(1)→(2)→默默地坐在堂屋里→(3)→站在老屋门口答案:(1)默默走近老屋(2)抬脚跨进门槛(3)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例2.“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答案:(1)花期早(2)开得多(盛)(3)花朵美(4)花味香(5)叶子绿(6)生长快(4分,意思对即可,至少答出四点)例答案:不理解(反感、嫌烦等)赞赏(推崇、赞美、赞同、认同等)(二)句子型简要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或主要情节,无字数限定方法:“谁,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情况下)干了什么。

”或“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情况下)谁干什么。

”例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在德克士,乡下父子错过了“买一送一”优惠活动的时间,在我和顾客的帮助下如愿以偿买到优惠汉堡的故事。

例5.第②段中“我心里有些后悔”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分)答案:(1)一开始并未重视,随意栽在院子一角,毫不关心。

(1分)(2)经常忽略具有超强生命力却显得不起眼的平凡的花和平凡的花香。

(2分)例7.父亲的哪些行为让“我”觉得“他是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答案:(3分,至少写出三点)父亲不回北京、安身于小城,做普通的工作;不仅爱好广泛,而且都能耗费精力将其一一做到极致;过着一种“不求上进”的生活,甘做普通老百姓;与大多数人的忙碌奔波完全不同,与功利化过重的现实社会“脱节”。

题型二:赏析句子(一)抓修辞手法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拟人答题格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了什么怎么样(的情态)。

高分突破: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

高分突破: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

文学作品阅读题答题技巧考点分析一:把握内容把握文章内容,通常有以下三种考查方式:1、概括内容: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或叙事散文,通读全篇后,能够概括全文内容或者根据情节发展或记叙顺序按次序概括部分内容。

2、心理、情感、态度变化:通读全文,感受作者或者文中人物情感、态度、心理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全文的主旨。

3、内容理解:此考点注重对全文内容或部分内容的理解,是在整体感知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往往要在全文范围或部分范围围绕一个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常见考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小说的情节,完成下列表格。

3.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他”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4.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写人物的心理变化。

5.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一下某事的原因。

突破方法一、概括方法: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2.按照情节发展划分区域,确定概括的范围;3.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概括各部分内容,概括的方法为:人+事+结果。

(注意:概括时题目已经明确以某人为陈述对象,直接填写主要事件时,可以省略“人物”,格式为“事情+结果”)二、概括心理、情感、态度变化方法:1.联系作品主旨,把握情感/态度/心理。

2.结合关键语句,确定情感/态度/心理。

作品中的关键性语句,有时直接表明作者或人物的情感/态度/心理;有时则在文首或文尾,或抒情,或议论,或含有深刻含义的语句中,表明或暗示作品的主旨,从而显示出作者或人物的情感/态度/心理。

3.根据人物描写,分析情感/态度/心理。

对文中人物进行的种种描写,其实往往是作者情感/态度/心理的寄托或流露。

4.抓住景物特征,体会情感/态度/心理。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往往是为了表现与之相同、相似、相关或相对、相反的情感/态度/心理。

三、内容理解方法:1.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筛选有用信息。

2.对有用内容进行概括。

3.答案有时可直接从原文引用,有时则要自己概括。

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手册

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手册

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手册概述本手册将介绍一些文学作品阅读答题的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回答相关题目。

通过遵循以下策略,您可以提高答案的质量并获得更好的成绩。

技巧1. 阅读全文在回答问题之前,确保您已经仔细阅读了整个文学作品。

只有通过全面的阅读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情节、主题和人物。

2. 理解作者意图尝试理解作者创作该作品的目的和意图。

考虑作者可能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和情感。

这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并回答问题。

3. 观察细节注意作品中的细节,例如描写、对话和符号。

这些细节往往含有重要的暗示和隐喻,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解读作品并回答相关问题。

4. 关注主题探索作品中的主题和主要观点。

主题是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核心思想,理解主题有助于对作品的整体意义和目的有更深入的理解。

5. 进行分析在回答问题时,采用分析性的思维方式。

不仅仅提供简单的事实回答,而是通过分析和解释作品的细节和主题,展示思考的深度和逻辑性。

6. 引用文本在回答问题时,如果可能的话,引用作品中的具体文本来支撑您的答案。

引用准确的文本可以展示您对作品细节的理解,并使答案更有说服力。

7. 练阅读最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练和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提高您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每天都花一些时间阅读并思考文学作品,这将有助于您在考试或评估中取得好成绩。

总结通过遵循本手册中的技巧,您将更好地掌握阅读并回答文学作品的问题。

记住,阅读和理解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练和努力。

祝您取得好成绩!。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解析的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解析的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解析的阅读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解析的阅读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部作品属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A.《红楼梦》B.《围城》C.《西游记》D.《水浒传》答案:B解析:《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笔调和思想内涵而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2.以下作品中,哪部作品属于鲁迅先生的代表作?A.《茶馆》B.《狂人日记》C.《红楼梦》D.《水浒传》答案:B解析:《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他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丑陋。

3.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A.鲁迅B.张爱玲C.琼瑶D.琦君答案:A解析:鲁迅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激烈的批判,影响了整个中国以及世界文坛。

二、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

答案:中国现代文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关注现实: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常常以社会现象为创作素材,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异化。

(2)批判意识:作家通过作品表达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批判,展示个人的思想和对时局的观察。

(3)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追求独特的写作风格,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4)思想深度:作家通过作品探讨人性、人生和社会问题,呈现出深刻思考和哲学的意味。

2.请简要分析一下《围城》这部小说的主要思想和艺术特点。

答案:《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主要思想和艺术特点如下:(1)主要思想: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官僚主义社会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揭示了个人在社会压力下的挣扎和矛盾。

小说通过对围城现象的分析,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中人性的缺失和社会的困境。

(2)艺术特点:小说以幽默的笔触和精湛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魅力。

小说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细致入微,对社会现象的描绘精准而富有讽刺意味。

三、论述题请自行选择一个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进行解析,并分析其主要思想、艺术特点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文学作品阅读——赏析题

文学作品阅读——赏析题
赏析句子的步骤:切入角度+分析+作用(内容+结构)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 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 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 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故乡》
三个词之间的停顿用逗号,描写了我在吃莲子时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的过程,表 现了我正在享受莲子的鲜嫩、甜美、爽脆的滋味。
赏析句子的步骤:切入角度+分析+作用(内容+结构)
拢上袖套,奶奶横起面板,竖起擀面杖,烧旺炉火
连用多个短句,形象地呈现了奶奶烙饼的劳动场景,表现出奶奶厨艺娴熟、勤劳能干
赏析句子的步骤:切入角度+分析+作用(内容+结构)

②修辞:多用比喻、拟人,具体传神,极富表现力。

③描写:多用动作描写,生动细致。

(二)幽默诙谐(语气轻松幽默,活泼洒脱,妙趣横生。) ①用词:多用口语或方言,俏皮亲切;文白相间,诙谐幽默,别有情趣。

②修辞:多用夸张、反语、比喻,增强感染力。

(三)质朴平实(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①用词:口语化、通俗化。 ②修辞:少用修辞。
翻译成人话,拆分成小要求
1.赏析句子(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解释手法 2.赏析词语(动词、形容词、富有表现力的副词、叠词) 3.赏析语言风格/赏析标点/赏析句式 思考答题模板,进行运用
—— 赏析句子
赏析句子常考手法
赏析句子的步骤:切入角度+分析+作用(内容+结构)
赏析题常考手法、词语、语言风格有哪些?

文学作品阅读解题方法

文学作品阅读解题方法

文学作品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1、描绘类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

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

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2、结构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

(节选自《荷包蛋》)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3、修辞类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答题示例: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

外国文学作品选简答分析

外国文学作品选简答分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6. 简述《神曲》中《第五歌·第二圈》的艺术特色37.简述华兹华斯自然诗的主要思想内涵38简述《高老头》的主题思想39.在《先知》中,智者如何看待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2分。

40.试述《玩偶之家》第三幕的主要思想成就。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

41.阅读《浮士德》片段,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1)这节诗描写的是哪一幕场景?(2)浮士德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什么?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6.简析《安提戈涅》的悲剧艺术。

37.简析《玩偶之家》中娜拉的性格特征。

38.简述《草叶集》的主要思想内容。

39.简析《头儿》的艺术特色。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l小题。

l2分。

40.分析《叶甫盏尼·奥涅金》中“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形象。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l小题.20分。

41.阅读《摩诃摩耶》节选片段,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

(1)摩诃摩耶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2)通过摩诃摩耶的遭遇,作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倾向?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6.简析《神曲》“以旧出新”的艺术特色。

37.简述《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死者》的思想内涵。

38.简析果戈理《外套》中“小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

39.简析《沙恭达罗》第四幕的艺术特色。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2分。

40.分析《恐龙》的主要思想。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

41.阅读《克洛德·格》节选片段,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

(1)克洛德·格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2)通过对克洛德·格遭遇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怎样的思想认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36.简析《巨人传》中“巨人”形象的思想内涵。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题型与答题技巧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题型与答题技巧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题型与答题技巧一、考点归纳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及主题。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3、根据要求提取信息。

4、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5、品味语言,赏析表达技巧。

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记叙文特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

1、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内容概括上设题常见题型: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答题格式:(时间+地点)+人+因为什么+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谁+做了什么事赏析题上设题常见题型:题型1:请分析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题型2:请赏析下列句子:“······”语言赏析包括对某个词语或整句话的赏析,通常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赏析:(1)修辞角度(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对偶、反语等)(2)人物描写角度(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3)在记叙文中主要是抓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叠词、大词小用、贬词褒用等角度赏析词语的生动传神,拟声词和叠词,主要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美感。

(4)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5)从句式特点,是否使用了特殊句式,如设问、反问、祈使句、感叹句。

答题技巧:先判断这个句子是什么类型句,如运用xxx修辞、运用xxx手法描写人物,然后结合上下文,抓住关键内容进行理解分析。

指(指出方法)+析(结合内容分析如何使用)+点(点明效果)人物描写的角度答题技巧:这句话是动作(肖像、神态、心理、语言)描写,运用了“XX、XX、XX”等动词,描写出了XX人的……,表现了……的品质(心理、性格),表达了……的情感。

高考阅读答题技巧汇总---文学作品

高考阅读答题技巧汇总---文学作品

阅读答题技巧汇总---文学作品【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①揣摩题干,有备而读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

②品读题目,缘文驰想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

③浏览首句,略知梗概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

④默读全文,圈点勾画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

⑤深思熟虑,精确表达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答题基本知识】1.阅读:①注意整体阅读②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 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 暗示答题思路; 暗示答题方法; 暗示答案本身。

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则:①题眼(答题重点)是:短暂而愉快;②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③设问的角度: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④句式应为: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3.答题: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①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②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③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

【题型分析】一、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解题思路】散文(小说)开头,形式不拘一格,作用也多种多样:或开门见山,点题明目;或宕笔引题,铺垫后文;或总括全文,点题明旨;或描写景物,渲染氛围。

文学作品类阅读答题技巧与套路

文学作品类阅读答题技巧与套路

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与套路一、整体感知与理清思路1、概括文章(小说)主要内容(主要情节)2、领悟文章主旨。

3、梳理情节,概括要点。

(一)常见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或小说)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情节)。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表达了(或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请简要归纳。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4)完成主要情节的梳理。

(5)文章围绕……,写了哪些事情?(二) 解题技巧1:1、摘引文中原句,即用文中现成的语句进行要点概括,作为答案。

2、概括主要内容时,选取文中的重要词语、语句(指文章标题、主旨句、段落中心句、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与文章中心内容要点密切相关),组合成符合要求的答案。

3、归纳主旨的方法:①.抓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②.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 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

答题模式:概括记叙文的主旨、概括主要内容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 描写了或通过) ……的故事( 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 表现了( 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 性格、精神、实质) , 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的格式:可用“小说主要写……(起因),……(经过和结果)。

4、概括要点可先划出相关内容的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便有几个要点。

5、根据要求自行组织语言,自行概括。

答题模式:提炼文章叙事要点,梳理小说情节脉络时,可参用以下方式:谁(主语)+ 做某事(谓语);某地(主语)+ 发生某事(谓语)。

二、理解字、词的含义( 一) 常见题型说说你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 二) 解题技巧答题技巧:首先找到词语在原文中的位置, 然后弄清上下句具体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深层含义或所包含的寓意, 即可得出答案。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一) 常见题型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阅读答题解析教学园地04-22 1754一.主要能力考查要求:&nbs p;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2.分析文章结构、思路(几乎无考查);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后者较少考查);4.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想象(一般在古诗鉴赏题);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筛选、整合、推断文中信息大多在现代科技文或社科文阅读选择题中考查)二.重要考点含义理解:1.“词语的含义”,指的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上下文)中的临时义(特殊义),而不是词典上的固定义(一般义)。

实际上,是一词多义的综合考查。

2.“句子的含义”,指的是对文章具有重要作用的深层意义(至少两层)的句子。

其特征为:① 意义含蓄、内容丰富的句子;② 易误解混淆的句子;③ 含有比喻、比拟等修辞格的精彩、难以理解的句子;④ 结构复杂(如长句、变式句)的句子;⑤ 揭示主旨作用的句子;⑥ 表达效果起特殊作用的句子;⑦ 表达观点态度、交代脉络层次的句子。

( 试题中往往用画线或加点提示。

)3.“内容要点”,指的是在一段或若干段中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其大意(相当于压缩语段)。

4.“中心思想”,也叫“主题”“主旨”,指的是在关键段(如文首章末或每段首句)或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其要义。

5.“观点态度”,指的是(而不是命题者)的思想感情的流露,即“言已尽而意未尽”的认识和倾向,需考生加以阐释(相当于扩展语句)。

6.“想象”,指的是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形象思维组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但要合理,与联想有别。

7.“文学形象”,指的是在有关背景的提示或暗示下,既要把握其意象(具体的表面义),又要把握其象征(抽象的深层义)。

8.“文学语言”,指的是有别于其他文体的语言,主要是散文(其次小说)语言:① 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② 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清新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直抒胸臆等;9.“表达技巧”,指的是在文中运用了什么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达文章的内容。

主要有: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两者统称“记叙” )、说明、抒情、议论。

②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铺垫、叠字叠音、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前后呼应、承上启下、设置悬念、起承合、详略得当、以小见大等。

③修辞手法:如比喻、通感、借代、拟人、对比、衬托、反复、排比、类比、引用等。

④其他手法:如第二人称的作用、倒叙的作用、代词的指代义等。

三. 答题思路与题型示例: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局部)例1 见2005年全国卷一(《一日的春光》)第14题:“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案:尽情地享受。

表达了在冬天中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

例2 见2005年上海卷(《回望昨日的感伤》)第7题:第①段里“体无完肤”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

例3 见2001年全国卷(《门》)第21题: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

” 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答案: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

意味着一个结束。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局部)例4 见2005年全国卷三(《张家界》)第14题: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例5 见2004年福建卷(《书》)第18题:“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

”请阐释画线部分在文中的意思。

答案:书犹如遗民,经历了岁月的淘洗,经历了种种变故或磨难,才得以幸存。

这样的书积淀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例6 见2005年福建卷(《日历》)第14题:“有时看起来你很激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

答案: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3. 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局部或整体)思路特征:将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回答什么) 。

例7 见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20题: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 请概括说明。

答案:主要有两种情况:①不少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

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 为维持最低生活被打发出门。

例8 见2005年全国卷二(《春天的梦》)第15题: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

答案: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短促的,寒冷的,风沙漫天的,充满生机的,充满色彩的,给人带来希望的。

例9 见2004年福建卷(《书》)第19题:请概括出在文中写了哪几类人的命运。

答案:①书主人的命运;②作书人的命运;③含意未伸的文人(或“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的命运。

注意:①要点应用序号表示,以示思路的条理性;②尽量用原文中的关键词句;③适当加点虚词(包括关联词)加以连缀。

4. 分析的观点态度;(局部或整体)思路特征:将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回答为什么或怎么样)。

例10 见2005年全国卷二(《春天的梦》)第17题: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案: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表达出以下含义:①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给人以温暖与希望;②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像春天的梦,给人以温暖与希望;③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 突出了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的主旨。

例11见2005年上海卷(《回望昨日的感伤》) 第8题:茨威格将维也纳视为“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原因是什么?(注:即茨威格为什么将维也纳视为“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答案:①宽松的生存空间,主要表现在民族之间没有感情的隔阂,能够和谐共处。

②宽松的文化环境,博采众长,综合了西方一切文化。

例12 见2005年广东卷(《壶口的黄河》)第19题: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请联系全文作答。

答案:①有中国人的肤色;②有中国人强大的生命力;③有中国人自信和决心。

注意:①要点也应用序号表示;②要用自己的理解(话)表述;③回答的问题要清晰到位,勿含糊。

5.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意蕴(内容)或写作技巧(形式)。

(局部或整体)思路特征:内容开放,审美眼光,多元解读(回答为什么或怎么样)。

例13 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21题:本文在第三段中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案:[示例一] 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

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示例二] 从形式上看,开头写童年烙印,这里又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都表现了乡土情结,是首尾呼应;从内容看,给乡土情结赋予了民族向心力的新意,又因民族向心力的凝聚指乡土情结不受时空的阻隔而褪色,更是深化了主题。

例14 2005上海卷(《回望昨日的感伤》)第12题:假如让你来回答文末“又该说些什么呢”,你会这样说:____________(100字左右)答案:(要点)①感悟;②引申(如:牢记历史教训,不让悲剧重演,珍惜和平,光明战胜黑暗);③语言表达。

例15 2005年福建卷(《日历》)第16题:请从取材和语言两方面,对本文做简要赏析。

答案:(1)取材方面:文章取材于人们生活中“用日历”这样熟悉的小事,却从中揭示出生命的意义,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引起读者的共鸣。

(2)语言方面:①寓丰富的感情于平实的语言中。

本文的语言是平实的,却蕴含着对日历、对生命的真挚感情,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而有意味。

②运用了比喻、拟人、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注意:①要调动生活、阅读积累,综合思考;②要紧扣题意准确地使用常见术语;③要举精当例子分析,语言简练。

小结:1.我省自主命题,语文科基本上走上海的路子,在阅读方面率先取消了最后一题的多项选择题(重庆、辽宁卷也效仿),均为主观表述题,并取消了文字限制,但不等于说字写得越多越好,因为答题卡(画线部分)的区域限制,也无形中限制了字数。

2. 命题设计原则:①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②尽量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

③努力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

④努力使组成内容由浅入深,难度由易到难,思维由简单到复杂。

⑤力求题型稳定、整齐,即由解释到归纳,由分析到简答,最后是开放综合。

3.2004年福建省阅读题的答案“意思对即可”为2处,而2005年福建省阅读题的答案“意思对即可”为4处,说明开放度扩大了,考生的思维空间也扩大了,当然也给评卷老师带来了评判难度。

4. 此外,在复习训练过程中,加强限时训练、阅读在文中画符号训练、答题规范(书写)训练等,以提高得分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