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法概述ppt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ppt课件
34
第二章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 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 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 者说明。 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对规划实施后 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 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 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 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 机关不予审批。
第三条 建设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污染 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实施重点污染物 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还必须符合重点污染物排 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5
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工业建设项目应当采用能耗物耗小、 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五条 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必 须采取措施,治理与该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30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 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 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 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围 ——环发[1999]107号
固定资产投资方式进行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包括 国有经济、城乡集体经济、联营、股份制、外资、 港澳台投资、个体经济和其它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 开发活动。按计划管理体制,建设项目可分为基本 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开发(包括开发区建设、 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和其他共四个部分的工程和 设施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饮食娱乐服务性 行业,也属《条例》管理范围。
第二章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 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 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 者说明。 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对规划实施后 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 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 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 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 机关不予审批。
第三条 建设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污染 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实施重点污染物 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还必须符合重点污染物排 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5
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工业建设项目应当采用能耗物耗小、 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五条 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必 须采取措施,治理与该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30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 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 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 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围 ——环发[1999]107号
固定资产投资方式进行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包括 国有经济、城乡集体经济、联营、股份制、外资、 港澳台投资、个体经济和其它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 开发活动。按计划管理体制,建设项目可分为基本 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开发(包括开发区建设、 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和其他共四个部分的工程和 设施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饮食娱乐服务性 行业,也属《条例》管理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精品PPT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环境影响评价*
1
课程说明
《环境影响评价》是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 专业课,从环境质量这一基本概念出发依据环境价值论的 基本原理,探讨环境质量与人类社会行为间的价值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正确评价人类经济活动和发 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等。 • 按时间顺序: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规
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17
1.1.2 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是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环境质量评 价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
美国是第一个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1969年,《国家环 境政策法》1970.1.1),之后,瑞典(1970)、新西兰(1973)、 加拿大(1973)、澳大利亚(1974)、马来西亚(1974)、德国( 1976)、印度(1978)、菲律宾(1979)、泰国(1979)、中国( 1979)、印尼(1979)等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目前,已有100 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是认识和评价环境对人类的 反作用的手段;认识和评价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是为了制 定出缓和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改善生活环境,维护人类 健康,保证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根本目 的)。
环境影响评价*
13
环境影响的分类
按影响的来源: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按影响效果: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按影响程度:可恢复影响、不可恢复影响。 其它:短期影响、长期影响;暂时影响、连续影响;地方
娱乐设施等人工构筑物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 (2)、生活、生态环境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环境影响评价*
1
课程说明
《环境影响评价》是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 专业课,从环境质量这一基本概念出发依据环境价值论的 基本原理,探讨环境质量与人类社会行为间的价值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正确评价人类经济活动和发 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等。 • 按时间顺序: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规
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17
1.1.2 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是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环境质量评 价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
美国是第一个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1969年,《国家环 境政策法》1970.1.1),之后,瑞典(1970)、新西兰(1973)、 加拿大(1973)、澳大利亚(1974)、马来西亚(1974)、德国( 1976)、印度(1978)、菲律宾(1979)、泰国(1979)、中国( 1979)、印尼(1979)等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目前,已有100 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是认识和评价环境对人类的 反作用的手段;认识和评价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是为了制 定出缓和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改善生活环境,维护人类 健康,保证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根本目 的)。
环境影响评价*
13
环境影响的分类
按影响的来源: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按影响效果: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按影响程度:可恢复影响、不可恢复影响。 其它:短期影响、长期影响;暂时影响、连续影响;地方
娱乐设施等人工构筑物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 (2)、生活、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课件
确定评价范围
明确评价的目标、范围、重点和边界,
影响评估与预测
2
并收集所需数据和信息。
评估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各方面影响,
并预测未来的环境状况。
3
制定防治措施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防
编制评价报告
4
治措施,以减轻或消除潜在的负面影响。
将评价过程、结果和建议整理成评价报 告,向相关方面进行沟通和表达。
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南
环境影响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环境影响评价 的实际应用,掌握实践指南和最 佳实践。
实践指南
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南和建议,帮 助您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环境影响 评价。
工作坊
参加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坊,与专 家和同行们共同学习和分享经验。
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工具和方法
生态学调查
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调查,了解 物种、栖息地和生态系统,并 评估建设项目可能对生物多样 性的影响。
社会影响评价
考虑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 社会经济效益、贫困问题、社 会公正和社区参与等方面。
风险评估
评估项目可能导致的各种风险 和安全问题,以确保项目的安 全性和可持续性。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课件
欢迎参加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课件!本课程将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目的 和重要性,法律法规,基本步骤,相关工具和方法,以及案例分析和实践指 南。
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和背景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我们评估和预测建设项目、政策或计划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和背 景有助于我们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重要性
1 保护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潜在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以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得 到控制和减少。
环境法规体系《环境影响评价法》
• 强调预防为主: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制 度,将环境保护工作从被动治理转变 为事前预防。
《环境影响评价法》与其他环境法规的关系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关系
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环境影响评价法》与其他环境法规共同构成了中 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与其他相关法规的关系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 这些法规与《环境影响评价法》相互配合,共同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规划的环境影响 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 责任和附则等方面。
• 公众参与:强调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 价过程,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
• 综合分析: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 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特点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监督机制与保障措施
监督机制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环境影 响评价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 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保障措施
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投 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 ,应当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奖惩机 制,对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 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环 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
完善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断增强,环境法规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挑 战和机遇。各国不断修订和完善已有的环境法律法规,并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来应 对新的环境问题。
环境法规体系的构成与特点
构成
环境法规体系主要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 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等构成。其中,宪法是环 境法规体系的基础,法律是环境法规体系的核心,行 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对法律的细化和补充。
《环境影响评价法》与其他环境法规的关系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关系
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环境影响评价法》与其他环境法规共同构成了中 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与其他相关法规的关系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 这些法规与《环境影响评价法》相互配合,共同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规划的环境影响 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 责任和附则等方面。
• 公众参与:强调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 价过程,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
• 综合分析: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 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特点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监督机制与保障措施
监督机制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环境影 响评价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 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保障措施
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投 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 ,应当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奖惩机 制,对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 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环 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
完善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断增强,环境法规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挑 战和机遇。各国不断修订和完善已有的环境法律法规,并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来应 对新的环境问题。
环境法规体系的构成与特点
构成
环境法规体系主要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 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等构成。其中,宪法是环 境法规体系的基础,法律是环境法规体系的核心,行 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对法律的细化和补充。
环境法律法规培训ppt课件
推行清洁生产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
加强员工环保意识教育,提高 全员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
典型案例分析:成功经验和教训总结
成功经验
某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取得了显著的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教训总结
某企业在环保工作中存在管理漏洞和设 施老化等问题,导致污染物超标排放, 受到了严厉的法律制裁和社会舆论谴责。
01
02
03
森林保护政策法规
概述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制度、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等。
草原保护政策法规
阐述草原保护的基本原则、 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草原 禁牧休牧制度等。
湿地保护政策法规
介绍湿地的定义、分类、 保护原则及湿地保护区的 建设与管理政策。
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法规
野生动物保护政策法规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企业环境守法将成为常态,绿色 发展成为主流。
挑战应对
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物治理能力;同时加 强与政府、社会和公众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THANKS.
中国环境法发展
中国环境法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综合的过程。自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以来,中 国已制定了大量环境法律法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环境法律体 系。
环境法体系结构与特点
体系结构
环境法体系由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及规章、环境保 护国际条约等构成。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15
目录
•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
目录
•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 展
•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与信息公开
01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定义与目的
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
影响预测
阐述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和 技术,包括数学模型、地理信息
系统等技术的应用。
预测结果分析
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提 出可能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分析
保护措施
提出针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保护措施,包括生态保 护、恢复与补偿措施等。
效果分析
对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生 态保护目标的可达性、措施的有效性等。
环境风险评估
评估区域开发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环境风险,提出防 范措施和管理建议。
区域开发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分析
环境保护措施
提出针对区域开发环境影响的减缓、 预防和补偿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效果分析
跟踪监测与评估
制定区域开发环境影响的跟踪监测与 评估方案,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 效果。
分析所提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可 行性和可持续性。
环境保护措施
提出针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环 境保护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管 理措施、监测措施等。
环境保护效果分析
分析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预 测实施后可能达到的环境保护效 果。
0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01 定义与目的
明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15
目录
•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
目录
•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 展
•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与信息公开
01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定义与目的
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
影响预测
阐述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和 技术,包括数学模型、地理信息
系统等技术的应用。
预测结果分析
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提 出可能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分析
保护措施
提出针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保护措施,包括生态保 护、恢复与补偿措施等。
效果分析
对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生 态保护目标的可达性、措施的有效性等。
环境风险评估
评估区域开发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环境风险,提出防 范措施和管理建议。
区域开发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分析
环境保护措施
提出针对区域开发环境影响的减缓、 预防和补偿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效果分析
跟踪监测与评估
制定区域开发环境影响的跟踪监测与 评估方案,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 效果。
分析所提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可 行性和可持续性。
环境保护措施
提出针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环 境保护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管 理措施、监测措施等。
环境保护效果分析
分析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预 测实施后可能达到的环境保护效 果。
0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01 定义与目的
明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环境法规体系-环境影响评价法(ppt 54页)
1 酸雨 2 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 3 平流层臭氧层破坏 4 有害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越境转移 5 生态破坏 6 海洋污染 7 生物多样化破坏
北京寰发启迪认证咨询中心
10
二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与现状 1、相关概念
1)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 和制度。
北京寰发启迪认证咨询中心
6
环境法规的基本制度
1)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三同时”制度 4)许可证制度 5)排污收费制度 6)经济刺激制度
北京寰发启迪认证咨询中心
7
环境法规介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8日通过,现 予公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北京寰发启迪认证咨询中心
5
环境法规的作用
1)确立环境管理体制 2)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 3)确定有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违法责任
环境法规的基本原则
1)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3)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 4)奖励综合利用的原则 5)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国家通过法定程序,以法律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确立的 对环境影响评价活动进行规范的制度,是将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程序、审批、法律 责任进行制度化、法律化。
3)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环境 影响 评价 分类
环境质量评价---对现状的评价,如对区域环境质量的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对新建、改扩建项目及规划的评价 环境影响后评估---项目规划实施后对实际影响程度的调查和评估
北京寰发启迪认证咨询中心
10
二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与现状 1、相关概念
1)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 和制度。
北京寰发启迪认证咨询中心
6
环境法规的基本制度
1)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三同时”制度 4)许可证制度 5)排污收费制度 6)经济刺激制度
北京寰发启迪认证咨询中心
7
环境法规介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8日通过,现 予公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北京寰发启迪认证咨询中心
5
环境法规的作用
1)确立环境管理体制 2)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 3)确定有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违法责任
环境法规的基本原则
1)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3)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 4)奖励综合利用的原则 5)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国家通过法定程序,以法律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确立的 对环境影响评价活动进行规范的制度,是将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程序、审批、法律 责任进行制度化、法律化。
3)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环境 影响 评价 分类
环境质量评价---对现状的评价,如对区域环境质量的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对新建、改扩建项目及规划的评价 环境影响后评估---项目规划实施后对实际影响程度的调查和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ppt
李明顺
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
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 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 识别、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 施。
《环境影响评价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 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 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1)总则:包括评价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 的目标、采用的评价标准、评价项目及其工作等级和重点等。
(2)建设项目概况(如为扩建项目应同时介绍现有工程概况)。 (3) 拟建地区的环境简况(附位置图)。 (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5)环境现状调查:一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现状调查; 环境中
李明顺
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
• 地理位置: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 交通位置;
• 地质、地形地貌和土壤情况,水系分布和水文情况; • 气候和气象; •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野生动植物、农产品、动
物产品等; • 大气、水、土壤等的环境质量现状; • 环境功能情况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 • 社会经济情况; • 人群健康状况及地方病情况; • 其它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现状资料。
最早建立环评制定的国家?关于环保国际条约 的适用性
李明顺
第二章 环评程序
❖ 环境影响评价的确立与委托 环境影响评价的确立:项目建议书的审批 向环境管理部门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意 见,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 分类管理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编写环境影响登记表
李明顺
环评大纲的内容
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是为了保护人群身体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促 进生态良性循环,对环境结构和状态,在综合 考虑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 的基础上,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的 技术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
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 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 识别、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 施。
《环境影响评价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 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 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1)总则:包括评价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 的目标、采用的评价标准、评价项目及其工作等级和重点等。
(2)建设项目概况(如为扩建项目应同时介绍现有工程概况)。 (3) 拟建地区的环境简况(附位置图)。 (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5)环境现状调查:一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现状调查; 环境中
李明顺
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
• 地理位置: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 交通位置;
• 地质、地形地貌和土壤情况,水系分布和水文情况; • 气候和气象; •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野生动植物、农产品、动
物产品等; • 大气、水、土壤等的环境质量现状; • 环境功能情况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 • 社会经济情况; • 人群健康状况及地方病情况; • 其它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现状资料。
最早建立环评制定的国家?关于环保国际条约 的适用性
李明顺
第二章 环评程序
❖ 环境影响评价的确立与委托 环境影响评价的确立:项目建议书的审批 向环境管理部门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意 见,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 分类管理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编写环境影响登记表
李明顺
环评大纲的内容
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是为了保护人群身体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促 进生态良性循环,对环境结构和状态,在综合 考虑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 的基础上,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的 技术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法律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法
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 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法
相关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包括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一系列关于 环境影响评价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操作进行了 规范。
专门针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详细 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要求和 责任。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评 价
在项目规划和建设中,应考虑减缓和适应气 候变化的措施,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 可再生能源、建设生态基础设施等。环境影
响评价需对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保障,环境影响评价需充分考虑生态文 明建设的目标,确保项目建设和生态保 护相协调。
《环境影响评价》 PPT课件
目录
•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和方法 • 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与实践 •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不 良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 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包括问卷调查、听证会、公示公告等多种形式,让公众能够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中来。
信息公开的要求
要求建设单位和环评机构在环评过程中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以便公众了解和监督环评工 作。
05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 与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评价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 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等产生重大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评估这些影响,并提出应 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式:
规划环评的形式和内容
——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编制环 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
——非指导性的专项规划,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内容:
——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 和评估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三)
规划环评的实施
环评时间——在规划形成初步方案后至上报审批之前 环评组织者——谁组织编制规划,谁负责进行环评 环评审批机构——谁负责审批该规划草案,谁审批环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法》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由来 二、《环境影响评价法》简介 三、本市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
的有关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由来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涵义和目的
涵义——对拟议中的人类活动(包括 建设项目、资源利用、区域开发、规 划和立法等)可能造成的对环境不利 的或者有利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论证的过程及其管理制度。
拍卖预展 龙威
——痛痛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起源
人类开始关注自身活动对环境带来的影 响及其对人类自身带来的危害,反思如 何正确处理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保护事业开始蓬勃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起源
1964年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公众参与
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 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对于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 权益的规划,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草案报批前 征求公众意见;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应 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也应当征求公 众意见。
——规划编制机关或者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在 报送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 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目的——鼓励在规划和建设中考虑环 境因素,最终使人类活动更具环境相 容性。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起源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 加速,环境公害事件频繁发生,并逐 渐从发达国家蔓延到发展中国家。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化学品和土壤污染
八大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比利时) ——多诺拉事件(1048年,美国)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年代,美国) ——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英国) ——四日市哮喘事件(60年代,日本) ——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 ——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
——通过预测和评估拟议中的开发建设活动 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和危害,有针对性地提 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防治污染的重要 手段。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历程
• 1969年,美国颁布《国家环境政策法》, 标志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创立。 • 1974年,澳大利亚在《联邦环境保护法》 中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70年代,日本、德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1987年,荷兰环境保护法提出政策环境影 响评价 • 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推行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政策规划的环境影响 评价也有了飞速发展。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特点
• 评价对象:从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特 征的“第一代环境影响评价”向涵盖计划、规 划、政策等的“第二代环境影响评价”演变。 • 制度内涵:在早期出台有关法律的基础上, 不断发展,形成以政策、法规、技术导则为支 撑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公众参与等趋于完善。
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保护环境、 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二)
• 1996年,《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环 境影响评价应当从微观评价向中观、宏观评价发展。 • 1998年,国务院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 例》,以专章的形式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规定, 提出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完善了申报、审批程 序及法律责任。 • 2002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扩展为规 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两部分。
《环境影响评价法》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立法过程
• 1998年开始起草 • 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 于2002年10月28日通过
主席令第77号公布 • 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立法宗旨
• 环境问题从源头抓起 • 综合决策,共同把关 •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一)
我国是最早实施环境影响 评价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 1972年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开展研究。 •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颁布,首次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地位。 • 1981年,《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具体规定。 • 1986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进一步 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内容代
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进行审查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四)
规划环评文件的法律地位
——规划编制机关在报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有关 环评文件一并报送审查;
——应当报送环评文件,未报送的,规划审批机关 不予审批机关;
——公众参与可以采用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形式。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一)
规划环评的范围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编制的:
——土地利用、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 利用规划
——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水利、交通等 专项规划
具体范围由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国务 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二)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主要创新点
——评价范围有了重大突破 ——确立了公众参与的法律地位 ——增设了跟踪评价和后评价的规定 ——强化了法律责任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适用范围
——规划 :政府拟定的、经济发展方面 的、实施后对环境有影响的规划。
——建设项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 或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 影响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