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小传
个人小传文言文

小传,亦作“小传”,古代文言文的一种文体,是传记文的一种,略述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
记述一人的生平事迹或佚事,并且加以作者评论或引申议论的文字。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余名XX,字XX,XX人也。
生于X年X月X日,自幼聪颖好学,饱读诗书。
少时便以孝顺闻于乡里,常助父母劳作,深得邻里赞誉。
及长,入仕途,历任多职,皆尽职尽责,廉洁奉公。
然世事无常,宦海浮沉,终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
后归隐山林,专心著述。
所作之文,词藻优美,意境深远,深受文人墨客所推崇。
晚年,定居于故乡,教授子孙以诗书,终年X岁。
此文简要介绍了XX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个人文学小传怎么写

个人文学小传的写作过程通常包括回顾个人生活、思考、阅读和创作经验,通过具体事件和作品展示自己的文学才能和特点。
以下是一篇示例:我,名叫李华,一名热爱文学的普通人,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
我的童年时光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度过的,虽然物质条件并不富裕,但家庭和睦,使我得以无忧无虑地成长。
我最早的文学记忆源于小学时期,那时我常常被老师表扬,因为我能写出一些简短的诗歌和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为了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创作了一篇关于春天的短诗,结果得到了热烈的掌声。
这让我意识到,文学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可以引起他人的共鸣。
初中时期,我开始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等。
我特别喜欢余华的《活着》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它们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时,我也开始尝试写作,写一些短篇小说和散文。
这些作品虽然稚嫩,但它们是我文学之路的起点。
高中时期,我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尝试用文学的方式表达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我写了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发表在校刊上。
这让我更加坚信,文学可以传递思想,可以改变世界。
大学期间,我开始尝试不同的文学形式和风格,如诗歌、戏剧等。
我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作。
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回顾我的文学之路,我始终热爱文学,愿意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看法。
我相信文学的力量,它可以温暖人心,可以启迪思想,可以传递文化。
我希望通过我的文字,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
我希望通过创作优秀的文学作品,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美好和温暖。
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我的文学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文学小传,希望我的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人热爱文学、追求梦想。
古代小传怎么写范文

古代小传怎么写范文在古代,小传是一种反映人物生平经历和品德的文学体裁。
它通常以简洁明快的笔触,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形象,讲述人物的成长历程,以及在社会、历史背景下的重要事件。
本文将以范文的形式,为你展示如何写一篇古代小传。
朱熹:儒学大师的身世与学术成就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显之,浙江临海人。
他出生于一个儒家世家,父亲是一位学者,为他在儿童时期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在成长过程中,朱熹表现出对儒学的浓厚兴趣,他勤奋好学,深入研究古代经典著作。
朱熹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儒学方面。
他秉持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理念,深入研究《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并倡导“理学”思想。
朱熹提倡以理学为基础,通过对经典的诠释和发扬,推动传统儒学的发展和演变。
他的学术影响力不仅在当时深远,而且对后世的儒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朱熹是一位思想家,他对社会问题和人生哲学有着独立的见解。
他提出了“存天理,丧天理”、“离经叛道”等重要观点,对当时社会的道德风气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
在他的思想中,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强调人的行为应该立足于道德准则。
朱熹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他曾担任过官职,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革社会政治。
然而,由于他的思想观点与时人相悖,他多次遭到流放和贬官。
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自己的理念,始终忠于理学,为后世留下了崇高的学术遗产。
朱熹的学说对于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著作《礼记集释》、《春秋繁露》等被广泛传播,对后世的儒家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学术成就不仅限于理论研究,还体现在他的教育事业中。
他曾创办学堂,培养了大量的学生,对于古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结朱熹是中国古代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观点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身世和学术成就展示了一个在政治、学术和教育领域中奋斗的儒家学者形象。
朱熹的小传不仅记录了他的生平经历和学术成就,更体现了他对儒学的热爱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刘禹锡小传500字

刘禹锡小传500字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以其清新、别致的风格和深邃、含蓄的意境,在唐代文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优秀诗人中的佼佼者。
在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时代风云的感慨,传递了深刻的人生思考和情感表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刘禹锡出生于唐代中期,出生在随州一个贫苦的家庭。
幼年时期,他在家里受到很好的教育,父亲时常传授他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为他后来的成长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年幼时,他就表现出诗歌天赋。
他所写的诗词,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自然朴实,主题深入而感人,颇有个性,被当时的文坛一时所掀起。
作为一位优秀文化人,刘禹锡的一生除了诗歌之外,还在政治、教育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曾经担任过唐朝的监察御史和长安县令等职务,在这些职务中,他积极推动政治改革和扫除官僚制度弊端,受到人民的赞誉和尊敬。
同时,他还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他推崇白居易的文风,也倡导过颜真卿的书法艺术。
他还亲自垦荒开拓,开设私学授课,推动了当时的教育事业。
刘禹锡的诗歌,在创作中往往表现出对人民生活和时代风云的深切关注。
他透过自己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切。
在他的诗篇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琐碎的描摹、对自然风景的抒发、对人民疾苦的关照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如他的《柳枝词》中有“柳丝长,人不老,垂垂老翁嬾欲招”、“家住江南三十里,田园饶足鸡声起。
早起知何人?江上渔翁舟过便。
”等句,充分展示其手法之巧妙、意境之深远和艺术之高超。
在刘禹锡的一生中,他为文化事业所做的贡献不可小觑。
他倡导垦荒开垦、推广文艺、亲身进行教育等活动,开启了唐代文化事业的繁荣。
刘禹锡的人生使我们认识到,尽管生活和处境未必能够完全按照人的愿望去实现,但如果我们要时刻保持创造、创新、创造的活力,就需要持续不断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刘禹锡身上学习,发掘我们自己的潜力,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为生活和事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充足的条件。
鲁迅的小传

鲁迅的小传一张瘦削的脸庞,透露出刚毅与坚强;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破四周沉沉的黑暗;一头不屈的硬发,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他,就是鲁迅。
鲁迅先生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教育家、革命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奠基人。
鲁迅先生的一生都是坎坷不堪的。
开始,他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到了后来他有弃医从文,放下手术刀,拿起手中的笔,用比作武器,用文字做军队,一次又一次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猛烈的进攻,揭露他们肮脏丑恶的嘴脸。
鲁迅先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批判中,孤身一人走上了为民族、为人民的奋斗之路。
这一路上,鲁迅先生一次又一次受尽迫害,尝尽辛酸。
自己写的文章屡次被查封,但他依然不放弃,不惧迫害,顽强拼搏。
他用满腔热血实践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追求,他用笔划存漫漫长夜,挑出些许亮色。
鲁迅先生不怕困难,三番五次地与黑暗势力作斗争。
他是中国一颗璀璨的明珠,他是进步青年永远的导师。
鲁迅先生关心青年、爱护青年,对青年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
他给予那些失落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进步青年鼓励,给予他们父亲般的慈爱,温暖的关怀。
他还亲自接待了来访青年500名,亲自给青年回信3500多封,帮助过的青年更是不计其数。
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是我们更深地了解了鲁迅。
在我心目中,鲁迅先生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他关心做过的下一代,在危险与迫害面前毫不退缩,永不屈服的人,是一个不拍困难,忧国忧民,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爱憎分明的人。
他用自己的文字呼吁人们,幽默中闪烁着睿智与深刻,虚弱的身体中却包含着中国人的骨气和一颗有份深沉的爱国之心。
这,就我心目中的鲁迅;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
沈从文小传600字作文

沈从文小传600字作文写沈从文的高中作文篇1沈从文是民国时期着名的文学大师,他的文学作品广泛受到世人好评。
小时候的沈从文就认真读书,显示出了卓越的文学家气质。
有一次,小沈从文逃课,溜到邻村看大戏,一直到太阳落山,他回家。
第二天,老师责问他为什么逃课。
沈从文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
老师罚他跪在院子里的一颗大树下,说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
”第三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
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
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
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没有辜负老师的教导,成为伟大的文学家。
写沈从文的高中作文篇2汪先生在他的《自报家门——汪曾祺自传》中,写到了沈从文,读来既觉真实生动,又令人油然心生可亲可敬之情。
兹录如下:不能说我在报考志愿书上填了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是冲着沈从文去的,我当时有点恍恍惚惚,缺乏任何强烈的意志。
但是“沈从文”是对我很有吸引力的,我在填表前是想到过的。
沈先生一共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中国小说史,我都选了。
沈先生很欣赏我。
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足。
沈先生实在不大会讲课。
讲话声音小,湘西口音很重,很不好懂。
他讲课没有讲义,不成系统,只是即兴的漫谈。
他教创作,反反复复,经常讲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
很多学生都不大理解这是什么意思。
我是理解的。
照我的理解,他的意思是:在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的都是次要的,派生的。
作者的心要和人物贴近,富同情,共哀乐。
什么时候作者的笔贴不住人物,就会虚假。
写景,是制造人物生活的环境。
写景处即是写人,景和人不能游离。
常见有的小说写景极美,但只是作者眼中之景,与人物无关。
这样有时会使人物疏远。
即作者的叙述语言也须和人物相协调,不能用知识分子的语言去写农民。
苏轼小传

48岁,苏遯(遁儿)生
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我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游沙湖,作《定风波》。
• 定风波 • 苏轼
•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 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 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 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苏 轼
•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 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 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 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 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 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 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 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 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 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 坡的一切了。 • ——林语堂《苏东坡传》
移汝州,乞居常州
• • • • • • 庐山《题西林壁》 湖口《石钟山记》 金陵 访王安石 苏遁夭折 求居常州 神宗病逝,哲宗(赵煦10岁)即位,高太 后(英宗皇后)执政。
九、元祐更化
(50——54)
•礼部郎中 起居舍人 翰林学士 兼侍读。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 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 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关于茅盾小传300字

关于茅盾小传300字
茅盾,原名茅敬堂,生于1896年,江苏宜兴人。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思想家和文艺理论家。
茅盾小时候酷爱童话故事,这为他日后成为作家奠定了基础。
他早年曾读过许多西方文学经典,深受影响。
1917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加入了进步学生团体“新书友会”,这也是他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文学创作的起点。
毕业后,茅盾一直从事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工作。
他的小说《子夜》、《拟黑骏马的人》等作品,以及文艺理论著作《新闻小说的黑与白》等,都卓有成就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深受读者喜爱。
1930年代,茅盾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他在这个职务上致力于团结文艺界人士,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他提倡以民族长篇小说为主,强调文艺作品应当描写社会问题、反映人民生活。
这些理念使得茅盾成为“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茅盾被任命为文化部部长,领导文化教育工作。
他积极参与文化大革命,并坚持文学艺术的社会主义方向。
1981年,茅盾因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而获得了中国文学奖。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在国际上也获得广泛赞誉。
茅盾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作品和理论启发了许多后来的文学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小传
我叫XXX,笔名雪鹰。
自幼爱好写作、音乐、书法。
为充实和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从更多的良师益友那里学习驾驭语言的能力和写作技巧,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希望自身发展文学的同时,为“文学陕军”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1983年8月10日(阳历),我出生于陕西延安市子长县涧峪岔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排行三。
从小,我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并立志成为一位出色的文学家。
高中阶段,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有关文学的书籍,并未创作。
大学阶段,开始写零星的文章锻炼自己。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稿子的出现,在学校引起不小反响。
可我知道,这些并不能改变我什么。
除了不断地阅读,我开始尝试用自己的眼光诠释文学。
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我开始涂鸦一些文字,并取“雪鹰”为自己的笔名。
记得当时写的第一篇小说就是《黄土地》,第一篇诗歌《父亲》,第一篇散文《漫步人生路》。
当时这三篇稿子的问世给了我不少荣誉。
诗歌《父亲》入选《当代诗歌精选》,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步入社会十年漂泊的生活虽不尽可人意,但我的很多有分量的作品却都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命运一直捉弄我,也一直磨炼我。
我渐渐学会了忍耐,并用秃笔写反抗它的缴文。
不可否认,我和命运,我们互相推搡,互相打量,互相依赖,又是一对生死仇家,我们谁也
不服谁。
在现实里摸爬滚打,让我看到了人性复杂的一面,看到了不少阴暗和善良的东西。
正因如此,我的作品一直探讨很多社会边缘问题,探讨“人性”和“命运”。
诗歌《慈母意》《梦回长安》《致同事》,它们让我结识了不少朋友,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建筑行业上班期间,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在此基础上,我又创作了《口红》《希望的田野》《故乡情》《人生》《雪魂》《乡间笛声》《茶之韵》《侠客梦》等近三十篇稿子,并开始尝试写原创歌词《三妹子》《我是子长人》《红尘恋》《希望》。
诗歌《故乡情》刊登在《燕京中国精英诗人榜2016年选》,团结出版社出版。
若干个夜晚,我一直伏案写稿,写下我的反思。
按网络编辑的话说,我的作品已有了鲜明的风格。
他的评价让我很忐忑也很兴奋。
就我而言,诗歌《写给儿子的诗》《给妻的诗》《致朋友》《诗人,灵魂歌者》《梦一场风华雪月》是我最喜欢的稿子,看它们我可以看到另外的自己。
反思自己的情路,想想自己的坎坷的人生路,不胜唏嘘。
尽管我改变了不少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但我知道,我的心一直没有改变……,回顾十年浮沉期间的作品有:散文《劫后余生》《守望孤独的麦田》《扼住命运的喉咙》《千里之外》;诗歌《仓央嘉措的眼泪》《黄土情》《化学反应》《倾我所有》《梦,遗落在沙滩》《男儿志在四方》《给自己的诗》《梦里故乡》;小说《命运》《我最平凡的二十四小时》。
小说《命运》荣获中华文艺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奖”,并得到了延安子长县县委宣传部的奖励。
生命不息,写作不止。
为今后的学习与写作过程中,我愿更好地得到文坛前辈师长的指导,更好地与文学同道、师友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更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2020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