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总复习(一)
六年级文言文复习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予少家汉东①,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
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②颇好学。
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
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
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
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节选自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注释】①汉东:汉水以东,指随州(今湖北随州)。
欧阳修四岁丧父,往随州依靠叔父生活。
②尧辅:是大姓李氏的儿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6分)(1)贮故书在壁间( ) (2)发而视之()(3)徒见其浩然无涯(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
译文:3.欧阳修儿时,在李家见到“脱落颠倒,无次序”的书籍,竟然“因乞李氏以归”。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4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①皆精。
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
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②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
贵官默然。
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饮已将尽,并无赞语。
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注释】①铛臼:烹茶的工具。
②伏谒:拜见。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6分)(1)然所蓄茶有数等( ) (2)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 ) (3)僧惑甚( )5.将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译文:6.你认为本段文字讽刺了哪一类人?(4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
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
受鱼失禄,无以食鱼。
”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6分)(1)昔者( ) (2)有馈鱼于郑相者( ) (3) 吾以嗜鱼( )8.将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译文:9.郑相为什么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完整)小学六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不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怎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不踏踏实实走过学习的坎坷路,怎能拥有考试的辉煌?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
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
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
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
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
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见”通“现”,应读“xiàn”。
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
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
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
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
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
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
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
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完整版)六年级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复习
六年级毕业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六年级毕业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小升初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艳阳在小升初语文学校的过程中,文言文是语文学校的一个难点。
下面是文言文相关的一些知识点及解题方法,希望在大家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通假字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高兴。
《论语十则》2、汝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你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吗?)。
《论语十则》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
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两小儿辩日》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通“只”。
《狼》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坐”通“座”,座位。
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郑人买履》6、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
《木兰诗》7、才美不外见“见”通“现”,出现。
《马说》8、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愚公移山》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
《曹刿论战》10、一切乌有。
乌通“无”,没有。
《山市》古今异义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3、穷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5、布衣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6、感激古义:感动振奋。
今义:感谢。
例句:由是感激。
(《出师表》)7、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8、开张古义:扩大。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9、涕古义:泪。
今义:鼻涕。
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学六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不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怎能拥有创建天堂的力量不踏扎实实走过学习的崎岖路,怎能拥有考试的绚烂下边是为大家采集的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供大家参照。
(一 )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含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别,一般归为虚词。
文言词汇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
熟习实词主假如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辨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
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关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一定同样或邻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 yāo”;二要靠平常累积,切记所学课文中说明所指出的通假字。
注意,假如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
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见”通“现”,应读“xiàn”。
2.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
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异,累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中“河”专指“黄河”;而此刻已经是一个一般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
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
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同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
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正确解说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状况好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种多义词的状况,这是培育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
如何确立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依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
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令人问之” ,“故”意思是特地。
在学习时,还应付一词多义现象实时总结、归纳,并切记例句。
小学六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全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不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怎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不踏踏实实走过学习的坎坷路,怎能拥有考试的辉煌?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
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
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
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
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
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见”通“现”,应读“xiàn”。
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
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
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
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
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
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
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
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六年级文言文复习
六年级文言文复习对于六年级的同学们来说,文言文的复习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复习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
首先,我们要明确文言文复习的重要性。
文言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而且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传承中华文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能够锻炼我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我们的语感和思维能力。
在复习文言文时,字词的理解是基础。
我们要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比如“之”“乎”“者”“也”等虚词,它们在不同的句子中有着不同的用法和意义。
还有像“走”“趋”“行”等实词,意思也各有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总结的方法,将这些字词进行分类整理,加深记忆。
文言文中的句式也是复习的重点之一。
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比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就是一个典型的判断句。
了解这些句式的特点和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对于文言文的翻译,我们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信”就是要忠实原文,不随意增减内容;“达”就是要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雅”则是要尽量做到语言优美。
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关键词和特殊句式的准确翻译。
除了字词和句式,文言文的文学常识也不能忽视。
我们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作品的背景以及文学流派等方面的知识。
比如学习《论语》,就要知道孔子的思想核心和他的教育理念。
在复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多读多背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反复诵读,我们能够培养语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同时,背诵一些经典的篇目,如《陋室铭》《岳阳楼记》等,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文学素养。
做一些文言文的练习题也是很有帮助的。
通过做题,我们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另外,我们还可以结合一些有趣的方式来复习文言文。
比如观看与文言文相关的影视作品、阅读古代故事等,这样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文言文阅读。
1明义法师之鸠浙江盐官县庆善寺明义法师,屏bǐng 居乡里。
一日晨起,行径中,见鸠雏chú堕地,携而归,躬自哺bǔ饲sì。
两月乃能飞。
日则纵飞林间,夜则投宿法师屏píng几jī间。
是岁十月,明义法师之徒惠月主掌庆善寺,迎其师归。
至暮鸠返,室寂无人矣,不见法师,旋室而匝zā,悲鸣不已。
守舍者怜之,谓曰:“吾送汝归法师处。
”明日,笼而行,适法师处。
自是不复飞出,日与法师为伴,以手抚摸皆不动,然他人近之,辄惊起。
呜呼!孰谓禽兽无情乎?字词解释:屏居:______ 径:______ 携:______ 躬自:______匝:_______ 已:______ 适:______ 孰谓:______2齐人有好猎者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
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乡里。
唯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è也。
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
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良狗则数得兽矣。
狩猎之获,常逾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字词解释:故:_______ 恶:_________ 无以:______ 疾耕:______数:______ 逾:______ 然:______3华隆因犬获救华huà隆好猎,畜一犬,号曰“的dì尾”,每出必从。
一日,隆至江边,为大蛇围绕周身。
犬遂奋而咋zé蛇,蛇死焉。
而隆僵仆于地,不省xǐng 人事。
犬疾走至家,嗥háo吠不止。
举家怪之,因随犬往,见隆闷mèn 绝委地。
车载归家,二日乃苏。
隆未苏之间,犬终日不食。
自此爱怜,如同亲戚焉。
字词解释:畜:______ 从:______ 为:______ 咋:______仆:_______ 疾:______ 举:______ 因:______乃:______4乌鸦喜谀yú1 粤yuè西桂林,近有荒村,多树木,上多栖qī乌鸦。
小学六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复资料不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怎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不踏踏实实走过研究的坎坷路,怎能拥有测试的辉煌?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代词一般归为虚词。
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
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
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
例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
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
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
例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见”通“现”,应读“xiàn”。
2.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研究文言文的重点之一。
一要注重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
例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平常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
再如:“XXX望XXX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
3.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提升文言文阅读水平的重要基础。
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
例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XXX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
在研究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陈述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考点知识练习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考点知识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文言文阅读。
1赛跑定案有老姥mǔ遇劫于路,唱贼。
路人为逐禽之。
贼反诬路人。
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
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字词解释:姥:______ 唱:______ 禽:______ 诬:______ 莫:______孰:______ 俱:______ 走:______ 正色:______盖:_____ 必:______2放驴破案唐张鷟zhuó为河阳尉。
有客驴,缰断,并鞍失之。
三日访不获,诣yì县告。
鷟推穷甚急,乃夜放驴出而藏其鞍。
鷟曰:“此可知也。
”遂令不秣mò饲驴,去辔pèi放之。
驴寻向昨夜喂处,乃搜索其家,于草积下得之。
人服其智。
字词解释:尉:_______ 并:_________诣:______ 推穷:______遂:______ 秣:______ 辔:______ 乃:______于:_______3张用良不杀蜂京太仓张用良幼时揭蜂窝,尝为蜂螫(shì),故恶之。
后见蜂则百计千方扑杀之。
一日薄bó暮,见一飞虫,投于蛛网,竭力而不能去。
蛛遽束缚fù之,甚急。
忽一蜂来螫shì蛛。
蜂又数shuò含水湿虫,久之得脱去。
张用良因感其义,自是不复杀蜂。
字词解释:尝:______ 为:______ 恶:______ 则:______ 薄:______竭力:______ 遽:______ 急:______ 数:______自是:_____4齐人攫金1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2 适鬻yù金者之所,因攫jué其金而去。
六年级文言文复习
六年级文言文复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文言文复习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
掌握文言文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复习文言文时,首先要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文言实词是文言文的基础,比如“走”在文言文中常常表示“跑”的意思,“尝”表示“曾经”。
而虚词虽然没有实际意义,但在句子的结构和语气表达上起着重要作用,像“之”“而”“以”等。
我们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熟悉这些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多种句式。
比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就是一个典型的判断句。
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何陋之有”就是宾语前置句。
了解这些句式的特点和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此外,对文言文的翻译也是复习的重点。
翻译时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信”就是要准确,忠实原文;“达”是要通顺,表达清晰;“雅”则是要求译文优美,富有文采。
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保留人名、地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对一些古今异义词要特别留意,比如“妻子”在文言文中指的是妻子和儿女。
阅读经典的文言文篇章是提高文言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像《论语》《孟子》《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要学会归纳总结。
可以将同一主题或同一作者的文言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比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赤壁赋》,都表达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但在具体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手法上又有所不同。
还可以通过做一些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这些练习题可以包括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等方面。
做完后要认真对照答案,找出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纠正和补充。
另外,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2020年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总复习(一)(部编版).doc
解释: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近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坐享其成
③孤犊之鸣(叫声)④即掉尾奋耳(摆动)
(2)翻译下面句子。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
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清对象,有的放矢,从实际需要出发,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
答:南郭处士是一个想不劳而获的人。因为他知道齐宣王喜欢听百人吹竽,他能够混在里面而,齐宣王却听不出来。
4、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竽,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用原文回答)
答: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5、齐缗王也喜欢听吹竽,南郭处士为什么要逃走?(用原文回答)
答:宣王死,缗王立,好一一听之。
好:喜欢
一一听之:吹竽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宣王悦之(很高兴,很喜欢)(2)廪食以数百人(官府供食)
2、解释下列句子
(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
(2)缗王立,好一一听之。他的儿子王继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
3、南郭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请为王吹竽”?
四、郑人买履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他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语文六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
语文六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语文六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在六年级,我们需要对文言文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下面是一些六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古代文化的传承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以及文化传统。
例如,《论语》中的“君子”概念,是古代社会对于道德高尚、品行优良的人的称呼。
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古代人们对于道德的追求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
二、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学习文言文,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
例如,句子的基本结构和成分,如主谓宾结构、定语和状语的修饰关系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用法,如倒装、省略等。
通过对这些语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文言文的词汇积累文言文的词汇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异,需要我们进行积累和掌握。
例如,一些古代的称谓和礼节用语,如“卿”、“郎君”、“贤妻良母”等。
此外,还有一些古代的动词和形容词,如“斯文”、“淑女”、“纳妾”等。
通过积累这些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提高阅读的效果。
四、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夸张、比喻、对仗等。
学习文言文,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用法和效果,以便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些修辞手法,来提高我们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文言文的阅读技巧阅读文言文需要一定的技巧。
首先,我们要注意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成分,抓住句子的主干,理清句子的逻辑关系。
其次,我们要注重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把握文言文的中心思想。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文言文中的典故、成语等,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
六、文言文的背景知识文言文往往涉及到一些历史、文化和哲学的背景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文言文总复习姓名一、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lǐn)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缗(mí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
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缗(mín)王继位。
缗(m ín)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滥竽充数」这句成语往往被当成贬义词,比喻没有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头,谋得一个职位混日子;或是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有时候,也有人用这句成语形容自己,表示谦虚。
【注释】使:派竽: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
必;一定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悦之:很高兴,很喜欢廪:粮食仓库。
食:供养廪食:官府供食好:喜欢一一听之:吹竽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宣王悦之(很高兴,很喜欢)(2)廪食以数百人(官府供食)2、解释下列句子(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
(2)缗王立,好一一听之。
他的儿子王继位。
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
3、南郭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为什么要“请为王吹竽”?答:南郭处士是一个想不劳而获的人。
因为他知道齐宣王喜欢听百人吹竽,他能够混在里面而,齐宣王却听不出来。
4、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竽,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用原文回答)答: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5、齐缗王也喜欢听吹竽,南郭处士为什么要逃走?(用原文回答)答:宣王死,缗王立,好一一听之。
6、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只会装腔作势,弄虚作假,迟早要露出马脚而被淘汰的。
7、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是滥竽充数,此成语也可引中为以“次货充好货。
”有时也可用来表示谦虚,说自己本领不高,充数而已。
二、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 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注:①逆:违抗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 注释 ]①求——搜求,寻找。
②无敢——不敢。
③长(zhǎng)——首领。
这里用作动词,当首领.④逆——违反。
命——命令,意志。
⑤不信——不老实,说假话。
⑥走——跑,逃走。
⑦然——对的。
⑧遂——于是,就。
⑨畏——害怕。
⑩皆-----都.⑩走(古)-----逃跑(今)[行(古)-----走(今)]1、解释加点词语食〔吃〕长〔掌管〕然〔对的,正确的〕皆〔都〕故〔所以〕遂〔于是,就〕子〔你〕走〔逃跑〕2、翻译全文3、一词多义〈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顺接连词,无实意)〈2〉故遂与之.行(狐狸)〈3〉兽见之.皆走(老虎和狐狸)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狐假虎威。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不要利用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5、从中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寓意: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6、请写出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仗势欺人、狗仗人势、恃势凌人三、对牛弹琴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①,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②而听。
注:①操,琴曲。
②蹀躞(diéxiè),踮着小步。
释义:比喻对蠢人讲道理,白费口舌。
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 译文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埋头吃草。
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以及小牛犊寻找母牛哞哞的声音。
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伏食如故.(先前,以前)②不合.其耳也(悦)③孤犊之鸣.(叫声)④即掉.尾奋耳(摆动)(2)翻译下面句子。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
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清对象,有的放矢,从实际需要出发,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四、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他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有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准备去集市时,忘了拿量好的尺码。
他在集市上选好鞋子后,才想起自己忘了携带尺码,他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于是返回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就没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度(duo):量长短。
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欲:想要。
履:音(lǚ),革履,就是鞋子。
者:......的人。
先:首先。
而:然后。
置:放,搁在。
之:代词,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其:他的。
坐:通假字:座;座位;现在与古代不同。
至:等到。
之:到...去。
而:却。
忘:忘记。
操:拿,携带。
之:代词,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已:已经。
得:得到;拿到。
乃:才。
持:拿。
反:通假字:返;返回。
及:到,等到。
罢:散,结束,停止。
无:不。
自信:相信自己。
遂:于是,就。
得:买到。
何:为什么。
之:鞋子。
以:用。
足;脚。
宁:宁可。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履(鞋子)(2)操(拿,携带。
)(3)度(量长短。
)(4)宁(宁可。
)2、解释(1)“先自度其足”的度 ( 量长短)(2)“吾忘持度”的度 ( 量好的尺码 )(3)“宁信度”的度 (量好的尺码 )(4)至之市,而忘操之.(代词,此处指量好的尺码)(5)反归取之.(代词,此处指量好的尺码)(6)何不试之.以足?(鞋子)3、翻译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于是返回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就没买到鞋。
宁信度,无自信也:那个人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注重事实,不能太墨守成规。
5、你怎样看待郑人买履?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这个郑人是一个固执已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如刻舟求剑)五、《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简译]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注释:①耕:耕田种地。
耕者,耕田的人,农民。
②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根。
③走:跑的意思。
④颈:脖颈,就是脖子。
⑤释:释放,把东西从手里放下来的意思。
⑥耒:耒耜,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
⑦冀:希冀,就是希望的意思。
解释: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近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坐享其成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撞)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放,放下)③冀复.得兔(再)④而身为.宋国笑(成为)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因为他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所以……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