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腔静脉解剖及疾病
静脉系统解剖
(2)下肢浅静脉
①足背静脉弓由趾背静脉合成,横 位于跖骨远侧端皮下。
②大隐静脉为全身最长的皮下静脉。 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端,经内踝 前方、小腿和大腿内侧上行,并逐 渐转至前面,在耻骨结节下外方约 3厘米处,穿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 脉。在此有五条属支注入:股内侧 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旋髂浅静 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
直肠静脉丛围绕直肠的 后方及两侧,在直肠下部更 为发达。由直肠静脉丛经直 肠上静脉,注入肠系膜下静 脉;经直肠下静脉,注入髂 内静脉;肛静脉经阴部内静 脉 注入髂内静脉。
4、下肢静脉回流:静脉瓣较多
(1)下肢深静脉 从足底至股部,深静脉皆与
同名动脉伴行,收集同名动脉分 布区域的静脉血。
髂外静脉 股静脉 腘静脉
•
Rectal venous plexus
C、脐 周 静 脉 网 肝门静脉 附脐静脉
脐周静脉网
胸腹壁V 腋V
锁骨下V 头臂V 上腔V
腹壁浅V 大隐V 股V 髂外V 髂总V 下腔V •肝门静脉高压时脐周静脉网和胸腹壁静脉曲张
3、髂总静脉
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的血 液。 组成:由髂内静脉和髂外静脉 在骶髂关节的前方汇合而成。 走行:左、右髂总静脉各向内 上方斜行,在第5腰椎体处与右 髂总静脉汇合成下腔静脉。
走行:垂直下行,至右侧第 3胸肋关节处注入右心房。 在其入心前,有奇静脉自后 方注入。
右锁骨 下静脉
右头臂 静脉
上腔静脉
颈内静脉
静脉角 左锁骨下 静脉
左头臂 静脉
静脉角:同侧颈内静脉和锁骨 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 成头臂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 静脉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 的部位。
上腔静脉的合成、属支及收纳范围
解剖学-静脉
静脉
静脉是导血回心的血 管,起于毛细血管, 止于心房。 一、静脉结构和配布 特点 二、体循环静脉
一、静脉结构和配布特点
1.体循环静脉分深、 浅两类.。
2.静脉之间有丰富的 吻合。
3.腔内多有静脉瓣。
4.静脉壁薄,管径粗, 容量大,血流慢,压 力低。
5.几种结构特殊的静 脉:硬脑膜窦或板障 静脉,骨松质。
耳后静脉
颈外静脉
锁骨下静脉
下颌后静 脉后支
头静脉
肘正中 静脉
上肢静脉
深静脉:尺、桡静脉→肱静 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 浅静脉:
1、头静脉:手背静脉网的桡 侧→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2、贵要静脉:手背静脉网的 尺侧→肱静脉。
3、 肘正中静脉:于肘窝处连 于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之间
贵要 静脉
胸部的静脉
胸前部及脐以上 的静脉:
硬脑 膜窦
板障 静脉
上腔静 脉系
下腔 静脉系
三、体循环静脉
体循环的静脉包括 上腔静脉系 下腔静脉系(门静 脉系) 心静脉系
(一)上腔静脉系
上腔静脉系:
收集头颈、上 肢、胸壁及部 分胸腔脏器回 流膈以上上半 身的静脉血, 经上腔静脉回 流入右心房。
上腔 静脉
头臂 静脉
上腔 静脉
1.上腔静脉
为一粗大的静脉干, 在右侧第一胸肋关节 后方由左右头臂静脉 汇合而成,注入右心 房。奇静脉注入上腔 静脉。
深静脉:
浅静脉:
大隐静脉:起于足 背静脉弓内侧→内 踝前方→膝关节内 后方→大腿前面→ 隐静脉裂孔→股静 脉。
小隐静脉:起于足 背静脉弓外侧→外 踝后方→小腿后面 →腘窝→穿深筋膜
→腘静脉。
(1)髂内静脉:收集盆 部的静脉,多起于盆内 的静脉丛(如直肠静脉 丛)。 脏支:直肠下静脉、阴 部内静脉、子宫静脉等。 壁支:臀上静脉、臀下 静脉、闭孔静脉、骶外 侧静脉等。 (2)髂外静脉:续于股 静脉,属支为腹壁下静 脉。 (3)髂总静脉:于骶髂 关节前方由髂内静脉和 髂外静脉汇合而成。
静脉解剖说明
静脉解剖说明1.下肢静脉下肢静脉比上肢静脉瓣膜多,浅静脉与深静脉之间的交通丰富。
(1)下肢浅静脉(图11-62,63):包括小隐静脉和大隐静脉及其属支。
1)小隐静脉small saphenous vein:在足外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行,至腘窝下角处穿深筋膜,再经腓肠肌两头之间上行,注入腘静脉。
小隐静脉收集足外侧部和小腿后部浅层结构的静脉血。
2)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是全身最长的静脉。
在足内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面、膝关节内后方、大腿内侧面上行,至耻骨结节外下方3 ~ 4cm处穿阔筋膜的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
大隐静脉在注入股静脉之前接受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腹壁浅静脉和旋髂浅静脉等5条属支。
大隐静脉收集足、小腿和大腿的内侧部以及大腿前部浅层结构的静脉血。
大隐静脉在内踝前方的位置表浅而恒定,是静脉注射输血、输液的常用部位。
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借穿静脉与深静脉交通。
穿静脉的瓣膜朝向深静脉,可将浅静脉的血液引流入深静脉。
当深静脉回流受阻时,穿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深静脉血液返流入浅静脉,导致下肢浅静脉曲张。
(2)下肢深静脉:足和小腿的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均为两条。
胫前静脉和胫后静脉汇合成一条腘静脉。
腘静脉穿收肌腱裂孔移行为股静脉femoral vein。
股静脉伴股动脉上行,经腹股沟韧带后方续为髂外静脉。
股静脉接受大隐静脉和与股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
股静脉在腹股沟韧带的稍下方位于股动脉内侧,临床上常在此处作静脉穿刺插管。
右心导管检查先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触摸到股动脉搏动,然后在股动脉内侧作股静脉穿刺,插入导管。
导管经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可检查房间隔和右心。
如果存在房间隔缺损,可将心导管经缺损处插入左心房,同时检查左心。
2.上肢静脉(1)上肢浅静脉:包括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及其属支。
临床上常用手背静脉网、前臂和肘部前面的浅静脉取血、输液和注射药物。
静脉解剖PPT
•肘正中静脉 • 一般由头静脉发出,经肱二头肌腹膜表面向内侧汇入贵要 静脉。多有1-2个瓣膜。
贵要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 沿前臂尺侧上行,于肘部转 至 前面,再经肱二头肌内侧 沟行至臂中点平面,穿深筋 膜, 注入肱静脉,或上行注 入腋静脉。 •贵要静脉收集手和前臂尺侧浅静脉血。 •收纳肘正中静脉以前可出现瓣膜,在 •前臂各段均可见,一般4-8个。
头臂静脉(无名静脉)
•由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于 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汇 合 处的夹角称静脉角,是淋巴导管 注入静脉的部位。 •左头臂V长6-7cm,管径约1.6cm,在胸骨柄和胸腺后方, 斜向右下越主三大分支前面与对 侧头臂 V汇合;右头臂V长 2-3cm,其后方有迷走神经,内后 方是头臂干。
•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的吻合 •1.门静脉的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食管静脉-齐静脉-上腔 静脉 •2.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下静脉及肛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3.门静脉-脐周静脉网-①腹壁浅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髂 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 ②胸腹壁静脉-胸外侧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 • ③胸壁上静脉-胸廓内静脉-头臂静 脉-上腔静脉 • ④腹壁下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4.通过贴近腹后壁属于肠系膜上下静脉的小属支,与属于 下腔静脉系的下位肋间后静脉、膈下静脉、肾静脉和睾丸( 或卵巢)等静脉的小属支吻合。
左右
髂 总 静 脉 髂 外 静 脉 髂 内 静 脉
下 腔 静 脉
左肾静脉和右肾静脉 左肾上腺静脉 右肾上腺静脉 肝静脉 肝血窦 2、肝门静脉
1、成对 的静脉
不成对 的静脉
30
门静脉系统
肠系膜下静脉
手术讲解模板: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重建术
手术资料: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重建术
概述: 1.病因学
手术资料: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重建术
概述:
20世纪的前半期,上腔静脉综合征大多由 良性纵隔疾病所引起,梅毒性动脉瘤几乎 占一半。现在,90%以上的上腔静脉综合 征是由恶性疾病所致。20世纪后半期,肺 癌已成为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最常见病因, 约占上腔静脉综合征病例的3%~15%,尤 以小细胞癌最为常见。淋巴瘤居肺癌之后, 是引起该综合征的
手术资料: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重建术
注意事项: 3.为防止人造血管打折,要掌握好长度, 吻合口处应稍有张力。
手术资料: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重建术
注意事项: 4.上腔静脉阻塞解除后,回心血量增加, 为预防心衰,应控制液体入量,并根据血 流动力学监测结果,立即给予利尿剂。
手术资料: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重建术
手术资料: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重建术
概述: 第二位病因。其他恶性肿瘤,如恶性胸腺 瘤。精原细胞瘤、转移性肝癌、白血病、 恶性心脏肿瘤均能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
手术资料: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重建术
概述:
良性疾病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占5%。最 常见的良性疾病是胸骨后甲状腺肿和纤维 性纵隔炎。头臂血管瘤在西方国家是引起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重要原因。过去20年, 上腔静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普遍开展,导 管或导线大量使用,如:Swan-Gans导管、 心导管、心内膜电极、肠外营养导管等, 因此出现了一些
手术资料: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重建术
概述: 并发症,并造成了许多上腔静脉综合征。 近年来,心脏直视术后和心脏移植术后发 生的上腔静脉综合征也有报道。
手术资料: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重建术
解剖学静脉
静
脉
脉
大隐静脉 (属支)
小隐静脉
浅静脉(起止、行程及注入部位)
大隐静脉:
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 →沿小腿和大腿内侧上行 →穿深筋膜 →注入股静脉
小隐静脉:
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外侧 →沿小腿后面皮下上行 →穿深筋膜 →注入腘静脉
大隐静脉 小隐静脉
下肢静脉曲张
2、盆部的静脉:
伴行于同名A 分别由髂内V、髂外V→髂总V
腹壁浅静脉大隐静脉 股静脉 髂外静脉 向下途径
腹壁下静脉 髂外静脉 髂总静脉 下腔静脉
门静脉高压
尚德济世 博学笃行
Common iliac V.
Internal lilac V.
IMV
Rectal venous plexus
•再 见
结构配布上的特点
1、管腔大,管壁薄,数量多,流速慢,压力低,容量大。 2、有浅、深静脉之分。
浅静脉(皮下静脉)—— 临床常用。 深静脉(伴行静脉)—— 动脉越细,伴行数量越多。
浅静脉 —— 静脉网
3、吻合多 深静脉 —— 静脉丛
浅V之间、深V之间和浅 、深V之间 —— 交通支
4、有静脉瓣 —— 防止血液逆流
向下 腹壁浅v→大隐V→股V→髂外V→髂总V→下腔 V 腹壁下v
侧支循环途径有三条
1、食管静脉丛:
门静脉胃左静脉食管支食管静脉丛 食管静脉奇静脉 上腔静脉
2、脐周静脉网:门静脉 附脐静脉 脐周静脉网
胸腹壁静脉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向上途径
腹壁上静脉胸廓内静脉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2)不成对脏器的静脉:
伴行于同名A
→ 汇合成肝门V →入肝. 反复分支 →与肝固有A的分支共同汇合
于肝血窦 (毛细血管) →汇合成肝V (2-3条) →注入下腔V
体循环静脉系统解剖(图文)
体循环静脉—系统解剖(图文)体循环的静脉数量多,行程长,分布广,与动脉相比,静脉具有以下特点:①体循环的静脉分浅、深两类。
浅静脉又称皮下静脉,位于浅筋膜内,数目较多,不与动脉伴行,最终注入深静脉。
临床常经浅静脉注射、输液或采血。
深静脉又称伴行静脉,位于深筋膜的深面或体腔内,多与同名动脉伴行。
其导血范围与伴行动脉的分布范围大体一致。
②静脉的吻合比较丰富。
浅静脉多吻合成静脉网(弓),深静脉在某些器官周围吻合成静脉丛,如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手背静脉网等。
③常有静脉瓣静脉瓣由内膜凸入管腔折叠形成,有防止血液逆流的作用。
四肢静脉瓣较多,躯干较大的静脉较少或无。
④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压力较低,血流缓慢。
静脉不仅比相应动脉的管腔大,而且数量也较多。
血液总容量是动脉的两倍以上,从而使回心的血量得以与心的输出量保持平衡。
体循环的静脉包括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包括肝门静脉系)和心静脉系(见心的静脉)。
(一)上腔静脉系上腔静脉系的主干是上腔静脉(superior vena cava),主要收集头颈部、上肢、胸壁和部分胸腔器官的静脉血。
上腔静脉是一条短而粗的静脉干,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一胸肋关节后方汇合而成,沿升主动脉右侧垂直下行,注入右心房。
头臂静脉(brachiocephalic vein)左、右各一,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venous angle),有淋巴导管注入。
1.头颈部的静脉(1)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为颈部最大的静脉干。
上端在颈静脉孔处与颅内的乙状窦相延续,伴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下行至胸锁关节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迷走神经一起被周围结缔组织形成的颈动脉鞘包绕,由于颈动脉鞘与颈内静脉管壁连接紧密,使静脉管腔经常处于开放状态,有利于头颈部静脉血液的回流。
但当颈内静脉损伤破裂时,管腔不易回缩、塌陷,有导致空气进入形成栓塞的危险。
医学基础知识:解剖学知识之静脉
医学基础知识:解剖学知识之静脉静脉的知识总结如下:大循环的静脉可分为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和心静脉系:⑴上腔静脉系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一胸肋关节后合成,垂直下行,汇入右心房。
在其汇入前有奇静脉注入上腔静脉。
接纳头颈、上肢和胸部和静脉血。
头臂静脉,左右各一,分别由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所形成的夹角,称为静脉角。
①头颈部的静脉头颈部的静脉有深、浅之分。
深静脉叫颈内静脉,起自颅底的颈静脉孔,在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的外侧下行。
它除接受颅内的血流外,还受纳从咽、舌、喉、甲状腺和头面部来的静脉。
浅静脉叫颈外静脉,起始于下颌角处,越过胸锁乳突肌表面下降,注入锁骨下静脉。
②上肢的静脉上肢的深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
上肢的浅静脉有: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桡侧,沿前臂和臂外侧上行,汇入腋静脉。
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尺侧,沿前臂尺侧上行。
在臂内侧中点与肱静脉汇合,或伴随肱静脉向上注入腋静脉。
肘正中静脉在肘部前面连于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之间。
③胸部的静脉右侧肋间静脉、支气管静脉和食管静脉汇入奇静脉;而左侧肋间静脉则先汇入半奇静脉或副半奇静脉,然后汇入奇静脉。
奇静脉沿胸椎体右前方上行,弓形越过右肺根汇入上腔静脉。
⑵下腔静脉系下腔静脉是人体最大的静脉,接受膈以下各体部(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静脉血,由左、右髂总静脉在第四腰椎下缘处汇合而成,沿腹主动脉右侧上行,穿过膈的腔静脉孔,注入右心房。
①下肢的静脉下肢的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由股静脉续于髂外静脉。
下肢的浅静脉有:大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端,经内踝前沿下肢内侧上行,在股前部靠上端处汇入股静脉。
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外侧端,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行,在腘窝注入腘静脉。
②盆部的静脉有壁支和脏支之分。
壁支与同名动脉伴行。
脏支起自盆腔脏器周围的静脉丛(如膀胱丛、子宫阴道丛和直肠丛等)。
壁支和脏支均汇入髂内静脉。
髂外静脉和髂内静脉在骶髂关节前方,汇成髂总静脉。
系统解剖学课件-第四节 静脉
面V 颈内V 颈外静脉
(2)下颌后静脉: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汇合而成,分前支和后支,前 支注入面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和枕静脉汇合成颈外静脉。收集范围:面 1侧8 区、颞区静脉血。
脉管系统
(一)上腔静脉系
1. 头颈部的静脉
(3)颈外静脉
组成:
下颌后V后支 耳后静脉 枕静脉
注入锁骨下 V或静脉角
收集范围
颈内静脉破裂时,由于管腔不易闭锁及胸腔负压
22
对静脉回流的吸力,可导致气体栓塞。
脉管系统
(一)上腔静脉系 (6)锁骨下静脉
起止:在第1肋外侧缘续于腋静 脉,伴同名动脉走行,至 胸锁关节后方与颈内静脉 汇合成头臂静脉。
静脉角: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 脉汇合处的夹角
属支:腋静脉、颈外静脉 临床常经锁骨上或锁骨下入路 作锁骨下静脉导管插入
23
脉管系统
三、体循环的静脉
(一)上腔静脉系
2. 上肢的静脉
(1)上肢浅静脉 1)头静脉 2)贵要静脉 3)肘正中静脉 4)前臂正中静脉
头静脉
肘正中静脉 前臂正中静脉
★ 临床上进行静脉采血和输液的 常用部位
(2)上肢深静脉 (同名动脉伴行) 腋静脉
24
贵要静脉
脉管系统
三、体循环的静脉
(一)上腔静脉系
36
脉管系统
(二)下腔静脉系 1. 下肢静脉
• 特点: 静脉瓣多,交通支丰富
• 属支 浅静脉:
起自趾背静脉,在跖骨远 端皮下形成足背静脉弓,弓 的两端沿足的两侧缘上行, 外侧 小隐静脉 内侧 大隐静脉 深静脉
37
脉管系统
(二)下腔静脉系
(1)下肢浅静脉
1)小隐静脉: ①行程:起自足背静脉弓外侧 →外踝 后方 →至腘窝穿深筋膜注入腘静脉; ②足背静脉弓
上腔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局部解剖学基础
上腔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局部解
剖学基础
上腔静脉置管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和诊断性介入技术,主要应用于血流动力学异常、多发性瘤细胞转移及减轻恶性负荷等疾病。
上腔静脉置管采用穿刺或皮下注射,将导管引入颈内静脉,并经上腔静脉进入心脏。
在上腔静脉置管术中,穿刺部位通常为右锁骨下,或右腋前缘处,穿刺点距肩骨缘6-8厘米,距离食管腔口2.5-3厘米,右侧穿刺时,旋转90°向后,插入右锁骨下静脉,穿刺角度大约45°。
上腔静脉置管操作要求穿刺者具有良好的解剖学知识,了解上腔静脉以及颈内静脉的位置和方向,因此了解上腔静脉置管的局部解剖学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局部解剖学上,上腔静脉从颈内静脉开始,穿过颈部肌肉和颈椎,最终汇入右心房。
颈内静脉位于颈部肌肉层之间,其上部由锁骨联合而成,下部由肩胛骨联合而成。
它们的走向和分布也不同。
腹部血管解剖(静脉+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③脾静脉静④胃左静脉 Nhomakorabea脉
⑤胃右静脉
肝
⑥附脐静脉
毛 细
血
管
(
混
合
)
下腔静脉
肝静脉(2-3支)
胆囊静脉
胃左静脉 胃右静脉
脾 静 脉
肠 系 膜 下 静 脉
(3)收集范围:食管下段、 胃、小肠、大肠、胆囊、胰 和脾等腹腔不成对器官的静 脉血。
上述器官的 毛细血管
肝门静脉 主要属支
肝门
肝毛细血管 肝静脉(2-3支) 下腔静脉
胆囊动脉 ----一条胆囊动脉变异示意图
胆囊动脉 后支 起自 肝 右 动 脉, 前支 为常见型
胆囊动脉
肝固有动脉
肝右动脉 肝左动脉
肝总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在第一腰椎的中1/3平面 (腹腔动脉下1厘米左右)起自腹主动脉的 前壁,外径平均6.5毫米, 肠系膜上动脉供 应所有小肠、右半结肠、大部分横结肠、
肝动脉
---迷走肝右动脉示意图
迷走替代性肝右动脉 起自肠系 膜上动脉
注:
1、腹主动脉 2、腹腔动脉 3、肝总动脉 4、肝左动脉 5、迷走替代性肝右动脉 6、胃左动脉 7、脾动脉 8、肠系膜上动脉 9、胃十二指肠动脉 10、胃右动脉
5 10
4 3
12 6
7 9
8
胆囊动脉
胆囊动脉由肝右动脉或它的分支发出, 一般为1条(70.20%),分为深浅2支,2条 者占29.35 %,偶见3条者,占0.45%,单 支胆囊动脉起自肝右动脉或迷走肝右动脉 者占84%,而起于其他动脉者尽占16% (其中起自肝固有动脉占6.93%,肝中动脉 占2.67%,肝左动脉占3.48%,肝总动脉占 0.3%,胃十二指肠动脉占1.84%,肠系膜 上动脉占0.63%,腹腔动脉占0.15%,)。
上腔静脉分支及解剖
1)头静脉
• 头静脉在肘窝处通过肘正中静脉与贵要静脉交通。 • 头静脉收集手和前臂桡侧浅层结构的静脉血。
2)贵要静脉
• 贵要静脉basilic vein: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尺侧上行,至肘 部转至前面,在肘窝处接受肘正中静脉,再经肱二头肌内侧沟行至 臂中点平面,穿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伴肱静脉上行,注入腋静脉。
• 当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时,该通道可成为重要的侧副循环途径。
(4)半奇静脉
• 半奇静脉hemiazygos vein:在左膈脚处起自左腰升静脉,沿胸椎体左 侧上行,约达第8胸椎体高度经胸主动脉和食管后方向右跨越脊柱, 注入奇静脉。
• 半奇静脉收集左侧下部肋间后静脉、食管静脉和副半奇静脉的血 液。
(5) 颈内静脉
• 颈内静脉的颅内属支有乙状窦和岩下窦,收集颅骨、脑膜、脑、泪 器和前庭蜗器等处的静脉血。
• 颅外属支包括面静脉、舌静脉、咽静脉、甲状腺上静脉和甲状腺 中静脉等。
(5) 颈内静脉
• 颈内静脉壁附着于颈动脉鞘,并通过颈动脉鞘与周围的颈深筋膜和 肩胛舌骨肌中间腱相连,故管腔经常处于开放状态,有利于血液回 流。
• 贵要静脉收集手和前臂尺侧浅层结构的静脉血。
3)肘正中静脉
• 肘正中静脉median cubital vein:变异较多,通常在肘窝处连接头静 脉和贵要静脉。
4)前臂正中静脉
• 前臂正中静脉median vein of forearm :起自手掌静脉丛,沿前臂前面 上行,注入肘正中静脉。前臂正中静脉有时分叉,分别注入头静脉 和贵要静脉,因而不存在肘正中静脉。
(5) 颈内静脉
• 颈内静脉外伤时,由于管腔不能闭锁和胸腔负压对血液的吸引,可 导致空气栓塞。
(6)锁骨下静脉
上腔静脉系的组成
上腔静脉系是人体内重要的一组静脉血管,其组成包括上腔静脉及其众多属支。
上腔静脉是一条相对较粗、较短的静脉干,长度约为6.03-6.08厘米,直径约2厘米。
它起始于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1肋软骨和胸骨结合处后方汇合而成,然后沿升主动脉右侧下行至右侧第2胸肋关节后方,穿过纤维心包,最终平第3胸肋关节下缘注入右心房上部。
上腔静脉系还包括许多属支,这些属支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负责收集血液。
其中包括头静脉、颈静脉、胸静脉、腋静脉、肋静脉和腹静脉等。
这些属支将血液从相应的部位输送到上腔静脉,最终经右心房进入心脏。
上腔静脉系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承担着输送大量血液回流心脏的任务。
当上腔静脉受压时,可能导致上腔静脉综合征。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如上腔静脉狭窄、闭塞等。
上腔静脉综合征会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与体征,如头面部及颈部水肿、张力增高、感觉障碍、眶压增高及端坐呼吸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总之,上腔静脉系作为人体内重要的一组静脉血管,在血液循环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了解上腔静脉系的组成、作用以及可能引起的疾病,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以保持身体健康。
PICC讲座——上肢及胸腔静脉解剖课件
上肢静脉解剖——PICC
浅静脉
(1)头静脉:位于肱二头肌前外侧,汇入腋 静脉;
(2)贵要静脉:手臂内侧,延续为腋静脉。
深静脉
(1)肱静脉:由桡静脉和尺静脉汇合而成 ,与肱动脉伴行; (2)腋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及肱静脉汇 合而成。
桡静脉 尺静脉
手 背 静 脉 网
肱静脉
肱静脉
腋静脉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上肢及胸腔静脉解剖
——PICC导管的解剖基础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 血管外科 刘震杰
静脉
定义: 导血回心,起始于毛细血管,末端 止于心房。
特点: 管腔大而不规则, 管壁薄,内、中、外膜, 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浅静脉有单独的名称及行径,皮下
静脉
特点: 管径较相应动脉大,属支繁杂; 血流缓慢,压力低,占总血容量80%; 由浅、深静脉及之间的交通静脉构成;
止血带的应用 1.不可扎得过紧,并及早松开止血带 2.也可用血压袖带作止血带 3.弹性、充盈良好的静脉可不用止血带
静脉微观解剖 – 中膜
静脉的中层 较厚,是静脉的
主要组成部分 穿刺后中层疤痕
愈合(多次穿刺 狭窄)
静脉微观解剖 – 中膜
致密的组织,弹性纤 维,平滑肌,神经
维持静脉壁的张力 有收缩与舒张的功能 穿刺时感觉疼痛
(1)口径大,瓣膜少,分支少,血流大; (2)活动度小,减少机械性静脉炎; (3)减轻病人的带管不适。
头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 侧,沿前臂桡侧、肘部 前面、肱二头肌外侧沟 上行,再经三角肌胸大 肌间沟行至锁骨下窝, 穿深筋膜注入腋静脉或 锁骨下静脉。
26/22
SUCCESS
THANK YOU
上腔静脉解剖及疾病
临床表现
SVCS严重程度取决于起病的急缓,梗阻部位,阻塞程度及侧支循环的 形成情况。由于上半身静脉回流受阻,致静脉压升高,出现一系列特 殊症状和体征 1)面部、颈部、躯干上部和两上肢水肿。 2)颈静脉充盈,胸部和上腹部浅表侧支静脉曲张、皮肤发绀。 3)喉部、气管与支气管水肿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声嘶和喘鸣,平 卧或弯腰时上述症状加剧。
病理生理
上腔静脉周围被较硬的器官组织包绕,有胸腺、主气管、右支气管、 主动脉、头臂动脉、肺门及气管旁淋巴结。这些结构的任何一部分膨 胀均可压迫上腔静脉。
上腔静脉是头、颈、上肢、上胸部血流回流的主干。当该血管受压可 导致这些区域静脉压升高和淤血,继而发生上肢水肿,胸腔和心包渗 出,甚至气管水肿,脑水肿,以及心搏出量减小,伴有意识改变、视 力下降、头痛等症状。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பைடு நூலகம்
上腔静脉解剖及相关
静脉系统:肺循环 体循环
上腔V(第1胸肋结合处)
奇静脉 头臂静脉L/R (胸锁关节后方汇合)
第3胸肋关节下缘注入右心房
奇静脉沿途接受食管V、肋间后V、
颈内V绕右肺根
注入上腔V
半奇静脉于T7、T8前与奇静脉汇合
颈内V 和 锁骨下V 椎静脉 胸廓内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 第1、2肋间后静脉
4)咽部水肿,致发生吞咽困难。 5)眶周水肿,结合膜充血,可伴有眼球突出。 6)脑水肿与颅内高压,引起头痛、眩晕、惊厥及视觉与意识障 。 7)周围静脉压升高,两上肢静脉压高于下肢,肘前静脉压常升至30-50cmH2O。 上述症状的出现多少与轻重,视上腔静脉阻塞程度、发展速度以及侧 支循环情况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锁骨下V:第1肋外缘 腋静脉 主要属支:颈外V,由下颌后V的后支与耳后V、 枕V汇合而成,沿锁骨上方穿深筋膜注入锁骨下V。收集头 皮和面部静脉血
头静脉
肘正中静脉 前臂正中静脉
贵要静脉
上肢浅静脉
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
上腔静脉周围被较硬的器官组织包绕,有胸腺、主气管、右支气管、 主动脉、头臂动脉、肺门及气管旁淋巴结。这些结构的任何一部分
廓的侧支循环形成,表现出特征性胸壁浅静脉怒张。
SVCS严重程度取决于起病的急缓,梗阻部位,阻塞程度及侧支循环 的形成情况。由于上半身静脉回流受阻,致静脉压升高,出现一系 列特殊症状和体征 1)面部、颈部、躯干上部和两上肢水肿。 2)颈静脉充盈,胸部和上腹部浅表侧支静脉曲张、皮肤发绀。 3)喉部、气管与支气管水肿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声嘶和喘鸣,平 卧或弯腰时上述症状加剧。
文献报道,最常引起SVCS的为胸内肿瘤。从致病形式上看,68%为发生率:小细胞肺癌最易引起SVCS约4.8%,其次为鳞癌。 何杰金氏病亦常侵犯纵隔,但少有SVCS。
良性病因:结核、良性胸腺瘤、原发性上腔静脉血栓、心腔狭窄、胸
骨后甲状腺肿、支气管囊肿、特发性硬化性纵隔炎、纵隔纤维化等、
4)咽部水肿,致发生吞咽困难。 5)眶周水肿,结合膜充血,可伴有眼球突出。 6)脑水肿与颅内高压,引起头痛、眩晕、惊厥及视觉与意识障 。 7)周围静脉压升高,两上肢静脉压高于下肢,肘前静脉压常升至 30--50cmH2O。 上述症状的出现多少与轻重,视上腔静脉阻塞程度、发展速度以及 侧支循环情况而定
膨胀均可压迫上腔静脉。
上腔静脉是头、颈、上肢、上胸部血流回流的主干。当该血管受压 可导致这些区域静脉压升高和淤血,继而发生上肢水肿,胸腔和心 包渗出,甚至气管水肿,脑水肿,以及心搏出量减小,伴有意识改 变、视力下降、头痛等症状。
若上腔静脉受压过久,则可导致局部血栓形成,以及中枢神经系统 损害。在缓慢的受阻过程中,可发生乳房内侧、脊柱、奇静脉、胸
上腔V(第1胸肋结合处)
奇静脉 头臂静脉L/R (胸锁关节后方汇合)
第3胸肋关节下缘注入右心房 奇静脉沿途接受食管V、肋间后V、 颈内V绕右肺根 注入上腔V 半奇静脉于T7、T8前与奇静脉汇合 颈内V 和 锁骨下V 椎静脉 胸廓内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 第1、2肋间后静脉
颈内V
颅内属支:硬脑膜窦 颅外属支:面V、舌及咽V、甲腺上中V等 下颌后V的前支
心脏先天性疾病及手术后、中心静脉插管或起搏器引起的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