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马哲原理总结

合集下载

政治必修四马哲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政治必修四马哲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5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可 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6
五、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 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10
2、(2011〃湛江质检)2010年我国切实履行国际责任, 推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 材料一 我国国务委员出席在意大利举行的经济大国 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论坛领导人会议时指出,气候变 化是一个全球性挑战,攸关各国国计民生,影响世界 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我们 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减弱。我们 应该在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框架内,走清洁发展、和谐 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 球家园。
15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 不能违背规律。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必须把握经 济发展和运行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 来。我国通过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从 而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6
马哲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Tragen Sie hier den Text Ihrer Fußzeile ein
1
辩证唯物论(5)
联系观(5) 辩证 发展观( 5 ) 唯物辩证法 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 义哲学
矛盾观(8) 认识论(5) 辩证否定观 (2)
历史观(3) 历史 唯物主义 价值观、人生观(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重点内容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重点内容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点内容总结(一)辩证得唯物论ﻫ1。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世界观与哲学.哲学得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对立。

唯物主义得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

唯心主义得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

旧唯物主义得成就与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与物质关系问题得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得自然观与唯物辩证得历史观得高度统一,就是唯物主义发展得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得哲学,就是无产阶级得科学得世界观与方法论。

ﻫ2.世界得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辩证唯物主义得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世界得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物质世界就是多样性得统一。

自然界得物质性与人类社会得物质性。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彻底得唯物主义一元论得根本要求。

ﻫ3.意识对物质得依赖关系与能动作用意识就是人脑得机能,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得得主观映象,就是人特有得精神活动.意识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得产物,就是社会历史得产物。

意识与人工智能得关系。

意识得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

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得途径与条件。

ﻫﻫ(二)唯物得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联系与发展得科学.ﻫ世界就是普遍联系得整体.联系得客观性、普遍性与多样性。

从普遍联系得总体上把握事物得本质与功能。

世界就是永恒发展得过程.物质与运动得关系。

运动与静止得关系。

事物发展得规律性。

规律就是客观事物内部得本质联系与发展得必然趋势。

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得得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得对立.2.对立统一规律ﻫ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ﻫﻫ事物发展得源泉与动力,就是唯物辩证法得实质与核心.矛盾得含义。

矛盾就是事物发展得动力。

矛盾得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得作用。

事物发展得内因与外因。

矛盾得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ﻫ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矛盾得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

马哲知识点整理汇总(完整版)

马哲知识点整理汇总(完整版)

马哲知识点整理汇总(完整版)马哲知识点整理汇总(完整版)前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系统化地学习和整理。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方法论、唯物史观、辩证法、自然哲学、社会哲学等方面,对其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汇总,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

物质不是人类思维的产物,而是独立于人类意识存在的客观实在。

2.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认识不是主观的自生自灭的,而是建立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

3.辩证法是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运动规律。

辩证法包括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

4.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实践活动是认识主体与客观世界的互动过程,是认识的基础和条件。

5.历史是由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决定的。

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和阶级斗争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1.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是研究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灵魂。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矛盾普遍存在、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否定之否定等。

3.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包括分析矛盾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运用矛盾的转化规律、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性原则等。

三、唯物史观1.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认为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经济基础的两个方面。

生产力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3.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阶级是由于人们在生产的有别而产生的社会分化,阶级斗争是由于利益分歧而展开的斗争。

四、辩证法1.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研究事物运动和变化的一种方法论。

2.质量互变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基础。

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不是单纯的量变,而是量变到一定程度形成质变的过程。

202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原理方法论总结范本

202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原理方法论总结范本

202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原理方法论总结范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包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基本原则。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起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规律。

为了探究这些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了辩证法这一方法论。

下面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原理和方法论进行总结。

首先,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则之一。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世界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强调了物质的本质和作用,认为人类的思想是从物质世界中产生的,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唯物主义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认识到真理。

唯物主义对于解释现实世界和指导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另一个基本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的作用,认为社会的发展是通过阶级之间的斗争而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对历史和社会现象的科学解释,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

为了探究这些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采用了辩证法这一综合的方法论。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矛盾统一的,事物的变化是由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推动的。

辩证法强调了相互作用的观点,认为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辩证法还强调了发展的观点,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的演化过程。

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则、矛盾的斗争和统一原则、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则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则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矛盾的斗争和统一原则认为矛盾的存在和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也要注意矛盾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则认为事物的变化既有渐进的量变,也有突变的质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引起突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论对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 个)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 个)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实践观物质观1.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2)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1)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3)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4)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5)【方法论】: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3.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1)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与空间的客观性。

4)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是辩证统一的,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5)【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4. 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运动的时间与空间的客观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与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因此,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5. 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

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

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
2024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如下: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社会演化的过程,受到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决定。

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2.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认为事物是永远变化的,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部矛盾的斗争推动的。

3.阶级斗争:认为社会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认为无产阶级要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4.社会意识形态:认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一致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被认为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所驱动的,无产阶级应该培养自己的革命意识形态。

5.实践论:强调实践是认识世界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和发展理论。

6.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最高目标,强调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7.无产阶级专政:认为无产阶级在革命胜利后应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通过国家权力来保护无产阶级的利益,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

以上是2024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总结,其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而有所变化。

第 1 页共 1 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总结\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1)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1)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2)方法论:①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应当尊重、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1)原理: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但是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无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2)方法论:①人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②人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②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①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②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5.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②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③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必修4哲学基本原理整理(哲学必背)汇总

必修4哲学基本原理整理(哲学必背)汇总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整理(哲学必背一、辩证唯物论基本观点: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 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力量。

3、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要求我们坚持把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二者统一起来。

一方面,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另一方面, 规律又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要认识和利用规律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认识论的基本观点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自觉地与劳动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另一方面,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科学理论的作用。

2、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原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要求我们做到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第一篇: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要求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进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既要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使主观符合客观;另一方面,又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

【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5.因果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在每事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要求】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反对倒因为果,倒果为因。

马哲知识点总结框架

马哲知识点总结框架

马哲知识点总结框架一、辩证唯物主义1.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宇宙万物是一个复杂多样、矛盾运动的统一体,是发展变化的。

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根本规律是矛盾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倾向性,并通过辩证法揭示了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矛盾运动规律。

2. 矛盾的普遍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内在的客观规律。

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3. 发展的倾向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内在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调对事物发展的全面理解和正确对待事物发展。

4. 辩证法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方法,是处理矛盾的方法。

辩证法主要包括矛盾的特征和运动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历史唯物主义1.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阐释。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所决定的。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生产关系则是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

3. 阶级斗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不同的阶级之间会展开不同形式的斗争,发展历史推动着阶级矛盾的转化。

4. 社会形态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不同的社会形态。

这些社会形态的变化主要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

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 实践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 实践决定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实践是决定认识的根本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点如下: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现实世界看作是物质的世界,主张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基础,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物质世界决定的,意识的变化是由物质世界的变化所引起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提出了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世界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辩证法是研究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方法。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历史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存在的根本矛盾,是驱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自身的历史使命,一旦完成了这个历史使命,就会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这种历史发展的观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实践活动产生的,实践是认识的根据和检验。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自身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性,认为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会走向崩溃,社会主义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成为社会的主要制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人类的共同富裕和自由。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关于社会现实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哲学,具有深刻的分析和预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两个方面,强调历史的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突出了人的实践是认识源泉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很全很经典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很全很经典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很全很经典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前人哲学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

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一、物质与意识物质:客观存在的一切,是世界的本质。

意识: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物质世界的高级产物。

二、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

三、自然辩证法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第二部分:历史唯物主义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三、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是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的途径。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三部分:认识论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二、认识是一个辩证过程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过程。

三、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真理是具体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是历史的,具有时代性。

第四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一、辩证思维辩证思维要求全面、发展、联系地看问题。

二、历史思维历史思维要求把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

三、阶级分析阶级分析要求从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角度分析社会现象。

四、群众观点群众观点要求尊重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力,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结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理论。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在实践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哲原理必背原理总结

马哲原理必背原理总结

马哲原理必背原理总结马哲原理必背原理总结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2个核心:社会、人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物质(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量变质变规律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原理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原理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归纳哲学原理归纳一、哲学原理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哲学原理是指揭示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普遍规律,是哲学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要素。

哲学原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普遍性:哲学原理适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2. 统一性:哲学原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 基础性:哲学原理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为其他学科提供思想方法和理论指导。

4. 抽象性:哲学原理是对实际事物的一般规律的抽象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以下基本原理:1. 辩证法的一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2. 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原理:包括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飞跃、事物的发展的周期性等。

三、唯心主义的基本原理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它认为意识或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和决定性因素。

唯心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1. 精神第一性原理: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或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和决定性因素。

2. 意识的独立性原理:唯心主义主张意识具有独立存在的能力和本质。

3. 精神的创造性原理:唯心主义认为精神具有创造事物的能力和作用。

四、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观点,它们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存在着根本的对立关系。

1. 认识论上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2. 方法论上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主张实事求是、全面分析问题,唯心主义则强调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

3. 社会实践上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唯心主义则强调精神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

五、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关系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也存在着对立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待事物的态度上:唯物辩证法强调对事物进行全面、具体、历史的分析,而形而上学则倾向于片面、抽象和静止的认识。

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总结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仍然是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指导思想。

在经历了多年改革发展和实践探索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也逐渐形成了更加科学、先进和具有时代特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总结,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体系。

一、基本原理总结1.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强调事物的矛盾着、统一着和发展着的本质。

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系统。

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

2.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强调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客观规律,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揭示了社会变革的动力和方向,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3. 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基本原理,强调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实践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来产生和发展的,真理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

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实践是认识真理和实现真理的具体行动,是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和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方法论总结1. 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论,是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和思考的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强调从整体和矛盾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矛盾,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做到全面、具体、专门、相互联系和分析矛盾的思考。

2.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重要方法论,强调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和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实证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手段,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思想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笔记

思想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笔记

思想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笔记思想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笔记思想政治必修四是一门有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法、辩证法、方法论等内容的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重要的思想内容。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的深入学习和总结的笔记。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的一门科学的哲学体系,它具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有物质基础的,物质决定意识;人的认识是有社会历史条件和物质实践基础的;人的认识一定是相对的,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

3. 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以下原理: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同一性原理、矛盾斗争的普遍性原理、矛盾质量互变的原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性原理等。

第二章辩证法世界观和方法论1. 辩证法的基本概念辩证法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包括了矛盾、统一、斗争、发展等基本概念。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系统,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质量和数量的辩证关系、可能性和现实的辩证关系、必然性和自由的辩证关系、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等。

3. 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运用是指在具体实践中应用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认识和改造世界。

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包括政治运用、经济运用、科学运用等方面。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

唯物史观认为,世界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有目的性的、有历史性的,它贯穿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2.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证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高中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高中知识点

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分为四大块: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也叫唯物史观,讲了以下内容:一、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这部分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础”,一个“本质”,三个“结构”.即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一)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三)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二、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这部分内容包括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发展动力体系”和“历史创造者”的活动.(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构成的社会的基本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构成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二)“社会发展动力体系”的基本观点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以及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历史的创造者”基本观点有:人们创造着历史,又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充分肯定了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创造,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三、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这部分内容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人的属性、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问题”、“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论问题的阐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辩证唯物论原理小结(物质、意识、规律)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包括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说明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们没有遵从客观规律的结果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内容】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

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说明在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人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遵守客观规律的结果。

6、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7、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 说明我国重视发挥方针政策、科学理论、抗震救灾精神、航天精神等必要性。

8、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应用范围】:应用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说明各地在发展经济,在制定政策时须从本地实际出发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①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③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二是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三、哲学标志性词语【辩证唯物论部分】1、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提出……计划、方案、战略;从……中得到经验,指导实践;从……中总结教训;取得经验,推广经验等等【理论分析】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2、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贯彻……精神,坚持……方针;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个代表,生态价值观等【理论分析】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3、稳定、稳健,不变,基本不,同步,平衡等【理论分析】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4、超载,过度,急功近利,滥……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等【理论分析】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统一5、地震、洪水、雪灾、泥石流、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的发生,天体运动,季节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等【理论分析】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6、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地球一小时活动、青藏铁路、三峡工程、世博会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坚定信心、周密部署、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奋发图强、坚持不懈、积极探索、积极寻找、积极应对、科学研究、研发、打破传统、利用条件、创造、分析、人工智能、合成、克隆、人工降雨、退耕还湖还林、治理江河、兴修水利、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理论分析】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造福人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3条】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

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应用指导】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是推动认识向前发展的动力;人类的各项工作中都要坚持实践标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来自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丰富和发展。

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2、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

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5条】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反对】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应用指导】: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说明我国要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说明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说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明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