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疗法及并发症的处理
氧气吸入疗法及并发症的处理
临床表现:
• 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 躁、不能平卧、呼吸急促、缺氧症状无改 善、氧分压下降、口唇及指(趾)甲床紫 绀、鼻翼煽动等。呼吸频率、节律、深浅 度均发生改变
预防及处理:
1.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 。 2.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吸氧管要妥善固定。 3.遵医嘱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 。 4.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 5.严密观察缺氧症状、定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 。 6.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 供给。
中心供氧装置
(八)高 压 氧 舱
• 高压氧舱:各种缺氧症的治疗设备。舱体是一
个密闭圆筒,通过管道及控制系统把纯氧或净化 压缩空气输入。舱外医生通过观察窗和对讲器可 与病人联系。大型氧舱有10~20个座位。 • 适用于以下疾病:煤气、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 体中毒,脑血栓、脑出血、脑外伤、神经炎,脉 管炎、糖尿病坏疽、难愈合的溃疡,胎儿发育不 良、新生儿窒息,急性气栓症、减压病、高原病 ,突发性耳聋、美尼尔综合征、眩晕症。
二、缺氧程度的判断
• 根据缺氧的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检查,来判断缺氧的 程度。
•
缺氧的程度 呼吸困难 不明显 明显 发绀 轻度 明显 神志 清楚 氧分压 6.6~9.3
血气分析 二氧化碳分压 >6.6 >9.3
程度 轻度 中度
正常或烦躁不安 4.6~6.6
重度
六、鼻
发生原因:
衄
1.鼻导管过粗或质地差,插鼻导管动作过猛或反复操作。 2.部分患者鼻中隔畸形,而操作者按常规方法插管,使鼻 黏膜损伤,引起鼻衄。 3.长时间吸氧者,鼻导管与鼻咽部分泌物粘连、干涸,在 更换鼻导管时,鼻咽部的黏膜被外力扯破导致出血。 4.长时间较高浓度吸氧,且湿化不足,导致鼻黏膜过度干 燥、破裂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8
预防及处理
• 二氧化碳麻醉 1 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存着,应低流量、低浓度
持续给氧。 2 加强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 3 动态监测用氧效果 4 一旦发生,应调低氧流量至1-2K/min,应用呼吸兴
奋剂,保持呼吸道通畅。 5 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建立人工气道。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9
预防及处理
• 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1 对新生儿,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的吸氧 2 出现视力障碍的患儿,定期眼底检查 3 已发生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者,应早日行手术治疗。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6
预防及处理
• 鼻衄 1 规范鼻导管使用流程 2 选择合适的吸氧管 3 加强气道湿化 4 如出现鼻衄,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局部止血处理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预防及处理
• 过敏反应 1 询问过敏史,选择合适的吸氧材料 2 发生过敏时,去除过敏源,给予对症处理。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3
预防及处理
• 气道粘膜干燥 1 保证气道湿化 2 调节适当氧流量 3 加强气道湿化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4
预防及处理
• 氧中毒 1 严格掌握吸氧指正 2 严格控制吸氧浓度 3 做好健康宣教 4 动态观察氧疗效果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5
预防及处理
• 感染 1 定期更换消毒氧气湿化装置 2 保持口腔清洁 3 如有感染症,给予抗生素治疗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海印泌尿外科9F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1
常见并发症
• 无效吸氧 • 气道粘膜干燥 • 氧中毒 • 感染 • 鼻衄 • 过敏反应 • 二氧化碳麻醉 • 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气道黏膜干燥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气道黏膜干燥症状(呼吸道刺激症状)一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一长期吸氧者床旁使用加湿器T安抚患者及家属。
(二)无效吸氧
处理流程:出现无效吸氧T立即查找原因T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
(三)氧中毒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氧中毒症状T立即降低吸氧流量T通知医生、护士长一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措施T安抚患者及家属T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四)二氧化碳潴留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症状一立即调整氧流量为1~21./min—通知医生、护士长一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一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二氧化碳排出一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一做好床旁交接班。
(五)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症状T遵医嘱处理T安抚家属。
(六)肺组织损伤
处理流程:出现肺组织损伤表现→及时将氧流量降低一报告医生、护士长一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措施T安抚患者及家属T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T做好床旁交接班一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一、无效吸氧(一)发生原因1.中心供氧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
2.吸氧管扭曲、堵塞、脱落。
3.吸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
4.气管切开病人采用鼻导管(鼻塞)吸氧,氧气从套管溢出,未能有效进入气管及肺。
5.气道内分泌物过多,而未及时吸出,导致氧气不能进入呼吸道。
(二)临床表现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
查体:呼吸急促,胸闷,缺氧症状无改善,氧分压下降,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煽动等。
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均可发生改变。
(三)预防及处理1.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将吸氧管放入冷开水内,了解气泡溢出情况。
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
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其是对使用鼻导管吸氧者,鼻导管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影响吸氧效果。
3.遵医嘱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
4.对气管切开的病人,采用气管套管供给氧气。
5.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分泌物多的病人,宜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6.吸氧过程中,严密管擦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如病人是否由烦躁不安变为安静、心率是否变慢、呼吸是否平稳、发绀有无消失等。
并定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
7.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
二、气道粘膜干燥(一)发生原因1.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液不足,尤其是病人发热、呼吸急速或张口呼吸,导致体内水分蒸发过多,加重气道粘膜干燥。
2.吸氧流量过大,氧浓度>60%。
(二)临床表现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部分病人有鼻衄或痰中带血。
(三)预防及处理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
对发热病人,及时做好对症处理。
对有张口呼吸习惯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其配合改用鼻腔呼吸,利用鼻前庭黏膜对空气有加温加湿的功能,减轻气道黏膜干燥的发生。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课件
七.鼻出血
【临床表现】 鼻腔黏膜干燥、出血、血液自鼻腔流出。 【预防措施】 1.正确掌握插管技术,插管时动作轻柔,如遇阻力,应排出鼻中隔畸形的可能,切勿强行插管,必要时改用鼻 塞法吸氧或面罩法吸氧。 2.选择质地柔软、粗细合适的吸氧管。 3.长时间吸氧者,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做好鼻腔湿化,防止鼻腔黏膜干燥。 4.拔出鼻导管前,如发现鼻导管与鼻粘膜粘连,应先用湿棉签或液状石蜡湿润,在轻摇鼻导管,等结痂物松脱 后才拔管。 【处理措施】 1.报告医师,进行局部止血处理,如使用血管收缩剂或局部加压止血。 2.对鼻出血量多、经上述处理无效者,请耳鼻喉科医师行后鼻孔填塞。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处理措施】
1.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 2.报告医师,对症处理。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二.气道黏膜干燥
【临床变现】 1.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2.部分患者有鼻出血或痰中带血。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处理措施】
1.调整氧流量,加强呼吸道管理,促进二氧化碳排出。 2.经上述处理无效者,报告医师,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五.腹胀
【临床表现】 患者烦躁,腹胀明显,腹壁张力大,呼吸急促、表浅,胸式呼吸减 弱,口唇发绀,脉搏细速,严重者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1.正确掌握鼻导管的使用方法 插管不易过深,成人使用单鼻孔吸 氧时,鼻导管插入深度以25cm为宜。新生儿鼻导管吸氧时,须准 确测量长度,注意插入方法,插入鼻导管时可将患儿头部稍向后仰, 避免导管进入食道,不可过深。 2.用鼻塞吸氧、面罩吸氧能有效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 【处理措施】 如发生急性腹胀,及时行肠胃减压、肛管排气。
氧气吸入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3.加温加湿吸氧装置能防止气道黏膜干燥。
4.对于气道黏膜干燥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超声雾 化器可随时调节雾量的大小,并能对药液温和加热。
三、氧中毒
授课人:李云
概念:氧气吸入法的利用吸氧 装置为缺氧的患者提供氧气的 方法。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机体缺氧的患 者,通过给氧,可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 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从而纠正 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新陈代 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见并发症:
无效吸氧 气道黏膜干燥 氧中毒 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腹胀 肺组织损伤 吸收性肺不张
七、吸收性肺不张 原因
病人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后,肺泡内氮气(不能被吸 收)被大量置换,一旦病人支气管有阻塞,肺泡内的 氧气可被循环的血液迅速吸收,导致肺泡塌陷,引起 肺不张。
临床表现
有烦躁不安,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 难,发绀等表现,甚至发生昏迷。
预防及处理
1、预防呼吸道阻塞是防止吸收性肺不张的关键。鼓励 病人深呼吸和咳嗽,加强痰液的排出,常改变卧位、 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
临床表现
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
预防与处理
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停氧指征,选择适当给氧方式 。
2.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45%,根 据氧疗情况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浓度和时间,避免长 时间高流量吸氧。
3.对氧疗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告诫患者吸氧过程中勿 擅自调节氧流量。
2.全麻术后患者咽腔收缩、食道入口括约肌松弛,舌 体后移,咽腔因插管而水肿,使气体排出不畅,咽部 成为一个气体正压区,此时氧气的吸入流量大,正压 更加明显,迫使气体进入消化道。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并发症1:呼吸道分泌物(粘膜)干燥。
预防与处理规范:氧气吸入前一定要湿化,以防呼吸道粘膜和分泌物干燥。
并发症2:呼吸抑制预防与处理规范:低氧血症时,PaO2的降低可刺激周围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增加肺部通气。
患者长期靠这一反射性维持呼吸时,(如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衰的患者),吸入高浓度氧后,PaO2的升高可使这一反射机制消除,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甚至出现呼吸停止。
因此,对这类患者需进行低流量、低浓度的控制性给氧,并监测PaO2的变化,维持患者的PaO2在60mmHg即可。
并发症3:肺不张预防与处理规范: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后,肺泡内氧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阻塞,肺泡内的氧气可被循环的血流迅速吸收,导致肺泡塌陷,引起肺不张。
预防呼吸道阻塞是防止吸收性肺不张的关键,预防措施包括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加强痰液的排出、经常改变体位、降低给氧浓度(<60%)等。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可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来预防。
并发症4:晶状体后纤维组织的增生预防与处理规范:使用高浓度氧气后,过高的动脉氧分压(PaO2达到140mmHg 以上)是引起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的主要威胁因素。
因此新生儿给氧浓度应严格控制在60%以下,并控制吸氧时间。
并发症5:无效吸氧预防与处理规范:1、检查供氧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将吸氧管放入冷开水内,了解气泡溢出情况。
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
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管有无堵塞,尤其是对使用鼻导管吸氧管者,鼻导管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影响吸氧管效果。
3、遵医嘱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
4、对气管切开的病人,采用气管套装管供给氧气。
5、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6、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
7、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8、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得预防及处理无效吸氧(一)临床表现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查体:呼吸急促,胸闷,缺氧症状无改善,氧分压下降,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煽动等。
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均发生改变。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1.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就是否漏气。
2。
吸氧前检查吸氧管得通畅性,将吸氧管放入冷开水内,了解气泡溢出情况。
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其对使用鼻导管吸氧者,鼻导管容易被分泌物堵塞。
3.遵医嘱或根据病人得病情调节吸氧流量。
4。
对气管切开得病人,采用气管套管供给氧气。
5.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分泌物较多得病人,宜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6。
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定时监测病人得血氧饱与度。
7。
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恢复有效得氧气供给。
气道粘膜干燥(一)临床表现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部分病人有鼻衄或痰中带血、(二)预防及处理措施1。
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得湿化液。
对有张口呼吸习惯得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其配合改用鼻腔呼吸;对病情严重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
2.根据病人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小儿1~2L/min、吸氧浓度控制在45%以下。
3、加温加湿吸氧装置能防止气道黏膜干燥。
4。
对于气道黏膜干燥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氧中毒(一)临床表现氧中毒得特点就是肺实质改变,如肺泡壁增厚、出血。
一般情况下连续吸纯氧6小时后,病人即可有胸骨后灼热感、咳嗽、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胸痛;吸氧24小时后,肺活量可减少;吸纯氧1~4天后可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有时可出现视力或精神障碍。
(二)预防与处理措施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停氧指征、选择恰当给氧方式。
2。
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45%。
XX医院: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021.03修订)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气道黏膜干燥(一)预防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
对发热病人,做好对症处理。
对有张口呼吸习惯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其配合改用鼻腔呼吸,利用鼻前庭黏膜对空气有加温加湿的功能,减轻气道黏膜干燥的发生。
2、对病情严重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
3、根据病人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小儿1~2L/min,吸氧浓度控制在45%以下。
4、加温加湿吸氧装置能防止气道黏膜干燥。
(二)处理1、对于气道黏膜干燥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器可随时调节雾量的大小,并能对药液加温和加热。
二、氧中毒(一)预防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停氧指征。
选择恰当的给氧方式。
2、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45%。
根据氧疗情况,及时调节氧流量、浓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高流量吸氧。
3、对氧疗病人做好健康宣教,告诫病人吸氧过程中勿自行随意调节氧流量。
(二)处理吸氧过程中,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效果。
一旦发现病人出现氧中毒,立即降低吸氧流量,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三、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一)预防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吸氧浓度小于40%。
(二)处理1、对于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后出现视力障碍的患儿应定期行眼底检查。
2、已发生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四、鼻衄(一)预防1、正确掌握插管技术,插管时动作轻柔。
如有阻力,要排除鼻中隔畸形的可能,切勿强行插管,必要时改用鼻塞法吸氧或面罩法吸氧。
2、选择质地柔软、粗细合适的吸氧管。
3、长时间吸氧者,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做好鼻腔湿化工作,防止鼻腔黏膜干燥。
拔除鼻导管前,如发现鼻导管与鼻黏膜粘连,应先用湿棉签或液体石蜡油湿润,再轻摇鼻导管,等结痂物松脱后才拔管。
(二)处理如发生鼻衄,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局部止血处理。
如使用血管收缩剂或局部压迫止血。
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无效吸氧1、原因(1)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
(2)供氧装置连接不紧密,有漏气;吸氧管道脱落、扭曲、堵塞。
(3)呼吸道不通畅,如气道内分泌物过多,未及时吸出,从而使氧气不能进入呼吸道。
2、临床表现病人缺氧症状无好转,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
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等较前无改善甚至恶化。
3、预防和处理(1)认真检查供氧装置及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有无漏气。
(2)吸氧前检查吸氧导管的通畅情况。
妥善固定吸氧管道,避免脱落、移位、扭曲折叠。
吸氧过程中经常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其是鼻导管吸氧者,因为鼻导管易被分泌物堵塞。
(3)仔细评估病人情况,调节相应的氧流量以保证吸氧效果。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5)在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
(6)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氧中毒氧为生命活动所必需,但0.5个大气压以上的氧对任何细胞都有毒性作用,可引起氧中毒。
1、原因临床上在氧疗中发生氧中毒较少见,一般认为在安全的“压力”时程阈限内是不会发生的,但在疲劳、健康水平下降、精神紧张等情况下的病人可能易于发生。
吸氧持续时间超过24h,氧浓度高于60%,如此长时间、高浓度给氧,肺泡气和动脉氧分压(PaO2)升高,使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分压差升高,氧弥散加速,组织细胞获氧过多,产生的过氧化氢、过氧化物基、羟基和单一态激发氧,可导致细胞酶失活和核酸损害,从而使细胞死亡,引起氧中毒。
2、临床表现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有肺型和脑型2种氧中毒。
(1)肺型氧中毒:发生于吸人1个大气压左右的氧8h 后,病人出现胸骨后锐痛、烧灼感、咳嗽,继而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烦躁不安,3d后可有肺不张,晚期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及多脏器功能受损,以致死亡。
(2)脑型氧中毒:吸入2~3个大气压以上的氧,可在短时间内引起脑型氧中毒。
50% 氧气吸入疗法并发症及处理一、无效吸氧发生原因
氧气吸入浓度
掌握吸氧浓度对纠正缺氧起重要的作用。 (1)如氧浓度低于25%,则和空气中氧含量 (占20.93%)相似,无治疗价值。 (2)如氧浓度高于60%,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 则会发生氧中毒,表现为恶心.烦恼不安.面色 苍白.干咳.胸痛.进行性呼吸困难等。 (3)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同时并存者,应给 予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
(二)鼻塞法
鼻塞法可避免鼻导管对粘膜的刺激,病人 感觉舒适,使用方便,两侧鼻孔还可交替使用, 适用于长期吸氧的病人。
(三)面罩法
面罩法会影响病人饮水、进食、谈话等活动,且翻 身易移位,适用于张口呼吸及病情较重的病人。
(四)头罩法
头罩法简便、无刺激,能根据病情调节氧浓度,长时间吸氧 也不会发生氧中毒,透明的头罩便于观察病情,适用于患 儿吸氧。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做好“四防”,即防 震,防火,放油,防热。①在搬运氧气筒时,避免倾倒, 勿撞击,以防爆炸。②氧气应放阴凉处,在氧气筒的周围 严禁烟火和放置易燃品,距火炉至少5M、暖气片1M。③氧 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装卸,以免引 起燃烧。 2.使用氧时,应先调节氧流量,在插管应用,停氧时,应先 拔管,在关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氧流量时,应先将氧气管 与吸氧管分开,调节好氧流量后再接上。以免因开错开关, 使大量气体突然冲出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
三 凹 征
锁骨上窝 胸骨上窝
肋间窝 肋间隙
三 凹 征
发
绀
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的现象。 广义发绀还包括由于血液中含有较多的异常血红蛋白增多,而 致皮肤黏膜出现青紫的现象。 发绀多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明显,如 口唇、鼻尖、颊部、甲床等。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并发症1.干燥和刺激:氧气吸入会导致口腔和呼吸道的干燥,从而导致口干、咽喉痛、鼻塞等不适感觉。
2.氧中毒: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病变和肺气肿,表现为失眠、头痛、共济失调等症状。
3.火灾:氧气是一种助燃剂,氧气吸入过程中,如果有火源或者使用不当的丙烷或氢气装置,可能引发火灾。
4.气胸:氧气吸入时,如果与气管插管或胸廓有关的组织发生破裂,可能导致气胸。
二、预防和处理1.干燥和刺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预防或处理干燥和刺激问题:a.使用湿化器:将氧气通入湿化器中,使氧气湿润,减少干燥感。
b.使用口腔滋润剂:使用口腔滋润剂涂抹在口腔黏膜上,减轻口干和咽喉痛。
c.适当加湿: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
2.氧中毒:预防和处理氧中毒的方法包括:a.控制吸氧浓度:根据患者需氧情况,选择适当吸氧浓度。
一般氧气浓度不超过40%。
b.监测血氧饱和度: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吸氧浓度。
c.定时休息:使用氧气吸入时,要让患者定时休息,避免长时间吸氧。
3.火灾:预防火灾并处理火灾的方法包括:a.使用正确的氧气装置:选择合格的氧气装置,确保装置安全可靠。
b.避免火源:在使用氧气装置时,要远离火源,禁止吸烟。
c.学习火灾应对知识:学习火灾应对知识,了解如何使用灭火器和其他应急措施。
4.气胸:预防和处理气胸的方法包括:a.定期检查气管插管和胸廓:对于气管插管患者,要定期检查插管是否与气胸有关的组织发生破裂。
b.使用合适的氧气装置:选择适合患者的氧气装置,避免使用不当的装置或方式。
c.尽量减少插管时间:减少插管时间可以降低气胸的发生风险。
总结起来,氧气吸入操作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需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正确选择和使用氧气装置,控制吸氧浓度,定期检查患者状况,并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处理,可以确保氧气吸入治疗的安全有效。
氧气吸入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氧气吸入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氧气吸入和雾化吸入是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用于改善氧气供应和药物直接到达呼吸道的效果。
然而,这些操作也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氧中毒、气道刺激、呼吸道感染等。
为了预防和处理这些常见的并发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氧中毒的预防和处理:-选择适当的氧气流量和浓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氧气流量不应超过每分钟5升,浓度不应超过40%。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以确保氧气治疗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氧气流量和浓度。
-避免过度使用氧气,尤其是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过度补充氧气可能导致呼吸抑制。
-如出现氧中毒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呼吸急促等,应减少氧气流量和浓度,并复查血氧饱和度及心率。
2.气道刺激的预防和处理:-避免过高浓度的气雾剂用于雾化吸入,以免刺激呼吸道黏膜。
-使用适当大小的面罩或儿童鼻塞,确保合适的密封性,避免气泄漏。
-避免使用过于频繁或过长时间的雾化吸入,避免过度刺激呼吸道。
3.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处理:-保持呼吸设备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在使用雾化吸入前,检查设备是否清洁完好,如有损坏或老化的部件应及时更换。
-对于有呼吸道感染风险的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囊肿纤维化等,可以添加抗生素或抗菌药物到雾化溶液中,预防或治疗呼吸道感染。
4.处理其他并发症:-如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发红、荨麻疹、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吸入操作,并及时就医。
-如出现气道阻塞或呼吸急促等问题,应检查气道通畅性,调整呼吸姿势,如有需要可以进行人工气道管理。
-定期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预防和处理氧气吸入和雾化吸入操作的并发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目标。
合理使用氧气流量和浓度,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但在进行操作时仍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及时向医生汇报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吸氧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吸氧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氧中毒】
预防:
1、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
2、加强巡视,告诉病人及家属在吸氧过程中勿自行随意调节氧流量。
3、用氧过程中,应观察病人缺氧情况,按病情选择合适的用氧方法
及氧浓度。
4、定期检查吸氧装置是否完好。
处理:
1、对于长期高浓度吸氧者,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
应警惕氧中毒可能。
2、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定时做好血气分析。
3、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
【气道黏膜干燥】
预防:
1、做好氧气湿化,保持湿化水在规定的范围,按要求每天更换吸氧
装置。
2、每天二次做好鼻导管护理。
3、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先取下鼻导管,调节好氧流
量后,再与病人连接。
停用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防止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处理:
1、鼓励病人适当增加饮水量。
2、氧气吸入前一定要先湿化。
3、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气道湿润。
4、遵医嘱给予化痰药治疗。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PPT课件
八.肺组织损伤
【临床表现】 呛咳、咳嗽、严重者出现气胸。 【预防措施】 1.在调节氧流量后,在将供氧管与鼻导管连接供患者使用。 2.原面罩吸氧患者改用鼻导管吸氧时,应及时将氧流量减低。 【处理措施】 及时报告医师,对症处理。
九.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临床表现】 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临床上可造成视网膜变性、脱离, 继发性白内障、青光眼、斜视、弱视,最后出现不可逆的失明。 【预防措施】 1.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吸氧 浓度应小于40%。 2.对于曾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后出现视力障碍的患儿,应定期行眼底 检查。 【处理措施】 报告医师,尽早手术治疗。
【处理措施】
1.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 2.报告医师,对症处理。
二.气道黏膜干燥
【临床变现】 1.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2.部分
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对发热患者,及时对症处理; 对习惯张口呼吸的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改用鼻腔 呼吸,利用鼻前庭黏膜对空气加温加湿的功能,减轻气道黏膜干燥 的发生;对病情严重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 2.根据患者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 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4-6L/min,小儿1-2L/min。吸氧浓度控制在45%以下。 3.可使用加温加湿吸氧装置,防止气道黏膜干燥。 【处理措施】 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四.二氧化碳麻醉
【临床表现】 神志模糊,嗜睡,面色潮红,呼吸浅、慢、弱,皮肤湿润,情绪不 稳,行为异常。 【预防措施】 1.对缺氧并二氧化碳潴留者,应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 2.对慢性呼吸衰竭者,采用限制性给氧,氧浓度24%-33%,氧流量 1-3L/min。 3.加强病情观察,将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用氧情况列为床旁交接内容。 避免患者和家属擅自调大吸氧流量。 4.在血气分析动态监测下调整氧浓度,以纠正低氧血症、不升高二 氧化碳分压为原则。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课件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课件一、内容概要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主题是关于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我们都知道,氧气吸入是一个看似简单但极为重要的医疗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如何预防这些并发症,以及万一出现并发症该如何处理。
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每一个需要氧疗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正题吧!首先我们要了解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氧气吸入技术操作的并发症。
这里面既有操作者的经验问题,也有设备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涉及到一些氧气吸入操作的基本原则,比如说吸入的氧浓度是否适当,患者的舒适度和耐受度如何等。
只有对这些因素有了全面的了解,我们才能做到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接下来我们会详细讲解这些要点。
然后我们会介绍如何预防氧气吸入技术操作的并发症,预防是第一道防线,重中之重在于教育操作人员和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及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正确的操作方法不仅包括开启氧气的正确步骤,还包括如何调整氧流量、如何妥善放置吸氧管等细节问题。
此外我们还会介绍一些预防措施,比如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保持环境清洁等。
这些内容都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我们会讲解一旦出现并发症该如何处理,这部分的内容也十分重要,毕竟我们不能预测所有事情都能避免发生。
处理并发症的原则是及时、准确、有效。
我们会讲解各种常见并发症的症状和处理方法,比如氧中毒如何处理、氧气管道脱落如何处理等突发情况的处理技巧等。
这样一旦出现问题我们能迅速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大家能掌握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
1. 阐述氧气吸入技术的重要性氧气吸入技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常接触,但在医疗领域却极其重要的一个技术。
每一个需要呼吸的生命都离不开氧气,氧气吸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无论是在医院、急救中心还是其他医疗场所,它都是拯救生命的关键手段之一。
想象一下当一个人因为疾病、创伤或其他原因无法自主呼吸时,氧气吸入技术就像是给他们输送生命的通道。
氧气吸入疗法及并发症的处理
病人为什么不愿意吸氧
• • • • 不舒适 经济因素 宣教不足 其他:
吸氧法
(一)鼻导管法
• • 1.单侧鼻导管法 2.双侧鼻导管法
(二)鼻塞法
(三)面罩法:简单面罩、带储气囊无重复呼吸面罩、文丘里面罩 (四)头罩法 (五)氧气帐法 (六)氧气枕法 (七)氧气管道化装置(中心供氧装置) (八)高压氧舱
三、二氧化碳麻醉
发生原因: 1.慢性缺氧病人高浓度给氧。 2.吸氧过程中,病人或家属擅自加大氧气流量 。 临床表现: 神志模糊,嗜睡,脸色潮红,呼吸浅、慢、弱,皮肤湿润,情绪不稳,行为异常。
预防及处理:
1.对缺氧并二氧化碳潴留者,应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 2.对慢性呼衰病人采用限制性给氧氧浓度24%-33%,氧流量控制在1-3l/min 。 3.加强对病情观察将慢性呼衰病人用氧情况列为床旁交班内容 。 说明低流量吸氧的特点和重要性,避免病人和家属擅自调大吸氧流量。 4.血气分析动态监测下调整用氧浓度。 5.氧流量的调整、加强呼吸道管理促进二氧化碳排出。 经过上述处理无效者应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
吸氧方式、流量的选择
• 氧浓度与流量换算: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 1.低浓度氧疗法【1—2 L/分】(25-29%) • 2.中浓度氧疗法 【2--4 L/分】(29-37%) • 3.高度氧疗法【4—6 L/分】(37-45%)
选择合适的氧流量
• 1.低浓度氧疗法: 【1—2 L/分】(25-29%) 适用于缺氧伴CO2潴留。
氧气吸入疗法及并发症的处理
诸暨市中医医院 暨阳十病区:何洁键
2016.06.08
• • • • • •
氧疗的概念 氧疗的适应症 缺氧程度的判断 吸氧的好处 氧疗方式、流量的选择 氧疗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 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 躁、不能平卧、呼吸急促、缺氧症状无改 善、氧分压下降、口唇及指(趾)甲床紫 绀、鼻翼煽动等。呼吸频率、节律、深浅 度均发生改变
预防及处理:
1.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 。 2.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吸氧管要妥善固定。 3.遵医嘱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 。 4.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 5.严密观察缺氧症状、定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 。 6.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 供给。
二、缺氧程度的判断
• 根据缺氧的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检查,来判断缺氧的 程度。
•
缺氧的程度 呼吸困难 不明显 明显 发绀 轻度 明显 神志 清楚 氧分压 6.6~9.3
血气分析 二氧化碳分压 >6.6 >9.3
程度 轻度 中度
正常或烦躁不安 4.6~6.6
重度
七、肺组织损伤
发生原因: 临床表现:
呛咳、咳嗽、严重者产生气胸。
在没有调节氧流量的情况下,直接与鼻导管连接进行吸氧, 导致大量高压、高流量氧气在短时间内冲入肺组织所致。
预防及处理:
1.在调节氧流量后,供氧管方可与鼻导管连接给病人使用。 2.原面罩吸氧病人在改用鼻导管吸氧时,要及时将氧流量 减低。
中心供氧装置
(八)高 压 氧 舱
• 高压氧舱:各种缺氧症的治疗设备。舱体是一
个密闭圆筒,通过管道及控制系统把纯氧或净化 压缩空气输入。舱外医生通过观察窗和对讲器可 与病人联系。大型氧舱有10~20个座位。 • 适用于以下疾病:煤气、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 体中毒,脑血栓、脑出血、脑外伤、神经炎,脉 管炎、糖尿病坏疽、难愈合的溃疡,胎儿发育不 良、新生儿窒息,急性气栓症、减压病、高原病 ,突发性耳聋、美尼尔综合征、眩晕症。
六、鼻
发生原因:
衄
1.鼻导管过粗或质地差,插鼻导管动作过猛或反复操作。 2.部分患者鼻中隔畸形,而操作者按常规方法插管,使鼻 黏膜损伤,引起鼻衄。 3.长时间吸氧者,鼻导管与鼻咽部分泌物粘连、干涸,在 更换鼻导管时,鼻咽部的黏膜被外力扯破导致出血。 4.长时间较高浓度吸氧,且湿化不足,导致鼻黏膜过度干 燥、破裂
氧气吸入疗法及 併发症的处理
内一科 陈晓琳
L/O/G/O
概
念
호민관클럽의 취지 通过供给病人氧气,提高其肺泡内 氧分压,促进代谢,纠正缺氧状态,维 호민관클럽의 역할과 의미 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 法。
호민관클럽의 활동개요
一、吸 氧 适 应 症
1.呼吸系统疾患 :如哮喘、支气管肺炎、气胸、肺气 肿、肺不张等,影响病人的肺活量者。 안 2.心功能不全:如心力衰竭等,可使肺部充血而导致呼 吸困难。 3.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 如一氧化碳、巴比妥类药 창안 物中毒等,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 组织而产生缺氧。 4.昏迷病人 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素损伤所致昏迷病人, 使中枢受抑制而引起缺氧。 5.其他 사회창안 如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分 주간참여 娩产程过长或胎心音异常等。
装 表 法
第一步:吹 尘
第二步:装 表
第三步:接湿化瓶
第四步:检 查
装 表 法
三、吸氧法
(一)鼻导管法
1.单侧鼻导管法 将鼻导管通过病人一侧鼻孔插入达鼻咽部,以吸入氧气 的方法。此法可节省氧气,但因刺激鼻腔粘膜,长时间 应用,病人会感觉不适。 2.双侧鼻导管法 此法病人无不适,适用于长期吸氧的病人。
(六)氧气枕法
• 氧气枕法适用于家庭 氧疗、抢救危重病人 或转移病人途中。
(七)氧气管道化装置(中心供氧装置)
• 医院的氧气可集中由供应站供给,设管道通至各病区、 门诊、急诊室等。供应站设有总开关进行管理,各用氧 单位配有流量表,连接即可使用。
氧气吸入浓度
• 掌握吸氧浓度对纠正缺氧起重要的作用。 • (1)如氧浓度低于25%,则和空气中氧含 量(占20.93%)相似,无治疗价值。 • (2)如氧浓度高于60%,持续时间超过24 小时,则会发生氧中毒,表现为恶心.烦恼 不安.面色苍白.干咳.胸痛.进行性呼吸困难 等。 • (3)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同时并存者, 应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
低浓度吸氧 吸氧浓度<30% 中等浓度吸氧 吸氧浓度30%~50% 高浓度吸氧 吸氧浓度>50%
»
氧气吸入疗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 一、无 效 吸 氧
发生原因:
1.中心供氧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 2.吸氧管扭曲、堵塞、脱落。 3.吸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 4.气道内分泌物过多未及时吸出,导致氧气不能进入 呼吸道。 5.气管切开病人采用鼻导管(鼻塞)吸氧,氧气管从 套管溢出,未能有效进入气管及肺。
临床表现:
黏膜干燥、出血,血液自鼻腔流出。
预防及处理:
1.正确掌握插管技术,插管时动作轻柔。 2.鼻中隔畸形切勿强行插管,必要时改用鼻塞法吸氧或面 罩法吸氧 。 3.吸氧管选择质地柔软、粗细合适的吸氧管 。 4.长时间吸氧者注意保持室内湿度。 5.拔除鼻导管前,发现有结痂物应松脱后再拔管。 6.发生鼻衄,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7.对鼻衄出血量多及时处理。
三、二氧化碳麻醉
发生原因:
1.慢性缺氧病人高浓度给氧。 2.吸氧过程中,病人或家属擅自加大氧气流量 。
临床表现:
神志模糊,嗜睡,脸色潮红,呼吸浅、慢、弱,皮肤湿润, 情绪不稳,行为异常。
预防及处理:
1.对缺氧并二氧化碳潴留者,应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 氧为宜。 2.对慢性呼衰病人采用限制性给氧氧浓度24%-33%,氧 流量控制 在1-3l/min 。 3.加强对病情观察将慢性呼衰病人用氧情况列为床旁交 班内容 。 说明低流量吸氧的特点和重要性,避免病人和家属擅自 调大吸氧流量。 4.血气分析动态监测下调整用氧浓度。 5.氧流量的调整、加强呼吸道管理促进二氧化碳排出。 经过上述处理无效者应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
严重,三凹征明显
显著
昏迷或半昏迷
4.6以下
>12.0
•
三 凹 征
锁骨上窝 胸骨上窝
肋间窝 肋间隙
三 凹 征
发
绀
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的现 象。 广义发绀还包括由于血液中含有较多的异常血红蛋白增多 ,而致皮肤黏膜出现青紫的现象。
氧流量与氧浓度的换算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氧气吸入疗法的类型
低流量氧疗 指吸氧流量≦4L/min 高流量氧疗 指吸氧流量﹥4L/min 常压吸氧 指在1个大气压下吸氧 高压吸氧 指在高压氧舱中吸氧,吸氧压力为 1.2~3.0个大气压
五、感
发生原因:
染
1.吸氧装置污染吸氧管道、氧气湿化瓶、湿化瓶内湿化液等容易 发生细菌生长。 2.插管动作粗暴导致鼻腔黏膜破损鼻腔黏膜破损易发生感染。
临床表现:
病人出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 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败血 症。
预防及处理:
1.每日更换吸氧管、氧气湿化瓶及湿化瓶内湿化液,湿化瓶每日 消毒。 2.湿化瓶内液体为灭菌处理的冷开水、蒸馏水。 3.每日口腔护理二次。 4.插管动作易轻柔,以保护鼻腔黏膜的完整性,避免发生破损。 5.如有感染者,去除引起感染的原因,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四)头罩法
头罩法简便、无刺激,能根据病情调节氧浓度,长时间 吸氧也不会发生氧中毒,透明的头罩便于观察病情,适 用于患儿吸氧。
发绀多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明显 ,如口唇、鼻尖、颊部、甲床等。
吸 氧 的 装 置
氧气筒
氧气表
二、气道黏膜干燥
发生原因:
1.湿化液不足,氧气湿化不充分 。 2.吸氧流量过大 氧浓度>6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临床表现:
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部分病人有鼻衄或痰中带血。
预防与处理:
• 3.用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 善,定时测量脉搏、血压,观察其精神状态、皮 肤颜色及温度、呼吸方式等;还可测定动脉血气 分析判断疗效,以便选择适当的用氧浓度。 • 4.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降0.5MPa 时,即不可在用,以防灰尘进入,再次充气时发 生爆炸。 • 5.持续鼻导管给氧的病人,鼻导管应每日更换2次 以上,鼻塞给氧应每日更换,面罩给氧应4~8小 时更换一次。 • 6.对已用空和未用的氧气筒,应分别挂“空”或 “满”的标志,以便及时调换氧气筒,以免急用 时因错搬氧气筒而影响抢救速度。
四、腹
发生原因:
胀
1.鼻导管插入过深易误入食道。 2.全麻术后气体排出不畅进入消化道。
临床表现:
缺氧症状加重。病人烦躁、腹胀明显,腹壁张力大。呼吸 急促表浅,胸式呼吸减弱口唇青紫,脉搏细速。
预防及处理:
1.正确掌握鼻导管的使用方法,插管不宜过深必须准确测 量长度。 2.用鼻塞吸氧法、鼻前庭或面罩吸氧法能有效地避免并发 症的发生。 3.如发生急性腹胀,及时进行胃肠减压肛管排气。
(二)鼻塞法
鼻塞法可避免鼻导管对粘膜的刺激,病 人感觉舒适,使用方便,两侧鼻孔还可交替 使用,适用于长期吸氧的病人。
(三)面罩法
面罩法会影响病人饮水、进食、谈话等活动,且翻 身易移位,适用于张口呼吸及病情较重的病人。
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 2.根据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 2L/min, 中度缺氧2—4 L/min,重度缺氧 4—6 L/min,小儿1—2 L/min 。 3.气道黏膜干燥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超 声雾化器可随时调节雾量的大小,并能对 药液温和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