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巨人 米开朗基罗作品
米开朗基罗
《最后的审判》作此画时 他已年逾60,他用了7年时间在这200平方 米的大墙上 绘出了400多个真人大小的裸体群像。题材为圣经《启示录》 中耶稣再来时,将在天国审判人类。此画历来被美术史家们称为人体解 剖的百科全书。 米开朗基罗对人体解剖学有极其精深的研究,为此他亲自解剖了数十 具尸体,对人体的肌肉,骨骼作了详细的研究,幵达到严重影响食欲的 程度。 此画上中心耶稣的右下方坐着的老人,手中拿着一 张人皮,人皮 上的脸,就是作者自己。作者是有意画上去的。 这幅气势磅礴的大构图,体现了米开朗基罗的人文主义思想,他要用 正义来惩罚一 切邪恶。“末日”意味着人类悲剧的总崩溃。这些 人物有 的有名有姓,有的泛指一 定的社会阶层。艺术家以超人的勇气,全部采 用裸体形像来表现,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去面对上帝。 《最后的审判》也和〈创世记〉一 样,是由米开朗基罗独力完成的。 它也是圣经的传统题材,是说耶稣被钉死后,升入天国,到世界末日时, 他将在天国的宝座上审判凡人的灵魂,信他的,灵魂进入天国,不信的 和坏人打入地狱。画家借题表现了许多代表人类正义呼声的精神形象。 中间的是耶稣,宣告审判开始。旁边的是圣母马利亚,不敢去正视这悲 剧的“世界末日”,对这位善良的妇女来说,是太可怕了。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完成后,教皇兴奋异常,根本不顾艺术家年事已高, “企图让他显示其绘画艺术的全部威力”,仍要他为西斯廷教堂祭坛后 面的大墙上绘制壁画。没办法,老人用了7年时间完成了这一 体现着画 家大无畏艺术魄力的多人物构图《最后的审判》。
鄙视绘画的大师
——米开朗基罗· 洛多维科 迪· (Michelangelo)
个 人 简 介
中文名:米开朗基罗
外文名:意大利语:Michelangelo 全名: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 国籍:意大利 出生地:佛罗伦斯加柏里斯镇
简述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作品及风格
简述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作品及风格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是意大利文艺
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方面都很有才华,被誉为“艺术的伟人”。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作品包括许多著名的雕塑和绘画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几件作品包
括:
1. 梵蒂冈圣殿天花板(Sistine Chapel ceiling):这是米开朗基罗最著名的壁画作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花板之一。
作品展现了圣经中创世纪的故事,包括上帝创
造亚当和夏娃以及其他一些重要场景。
这幅壁画是米开朗基罗在1508年到1512年期间创
作的,画面中充满了流畅的线条和强烈的表现力。
2. 大卫雕像(David):这是一个巨大的雕像,描绘了大卫在与迦勒底人的战斗中打
败敌人的场景。
这件作品创作于公元1501到1504年,原长5.17米。
该雕像体现了米开朗基罗对解剖学和比例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出色的雕塑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3. 朱庇特神的雕塑(Jupiter):这是米开朗基罗最早期的作品之一,创作于公元1489到1492年。
雕塑描绘了罗马神话中最高神主宰天堂之神朱庇特。
该雕塑体现了米开朗基罗突破常规的创作风格,将古典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精髓融为一体。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风格充满了戏剧性和表现力,他的作品在当时的艺术界引起了巨大
的轰动。
他在雕塑和绘画方面的成就深深影响了欧洲的艺术发展,奠定了现代艺术的基础。
他的作品不仅影响了后代的艺术家,也对今天的艺术、文化和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简论大卫之美_米开朗基罗雕塑_大卫_赏析
T a l k i n g a b o u t内容提要 通过米开朗基罗的经典雕塑《大卫》像的切身美感体验,运用艺术美的表现方法与形式美的法则等艺术理论对其进行解读。
以期能加深对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创作的认知,提高对艺术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为今后的艺术教学与创作实践奠定情感与理论基础。
关键词 大卫 米开朗基罗 形式美T h e b e a u t y o f D a v i d "D a v i d " a p p r e c i a t i o n -- M i c h e la n g e lo s c u lp t u r e A b s t r a c t :U s i n g t h e t h e o r y o f t h e a r t e x p r e s s i o n m e t h o d a n d f o r m a l b e a u t y t o i n t e r p r e t M i c h e la n g e lo 's c la s s i c a l s c u lp t u r e 《D a v i d 》t h r o u g h t h e a e s t h e t i c e x p e r i e n c e .D e e p e n e d t h e c o g n i t i o n t o t h e a r t i s t M i c h e la n g e lo c r e a t i o n , i m p r o v e d t h e a b i li t y o f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n d a n a ly s i s o f t h e a r t , f o r t h e f u t u r e o f a r t e m o t i o n a n d f o u n -d a t i o n f o r t e a c h i n g a n d c r e a t i v e p r a c t i c e .K e y w o r d s :D a v i d M i c h e la n g e lo f o r m a l b e a u t y《大卫》是由号称“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创作于1501-1504年间的一座大理石雕塑,大卫像净高2.5米,连底座通高达5.5米,是佛罗伦萨学院的镇馆之宝。
对米开朗基罗作品的理解
对米开朗基罗作品的理解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以及对人体的赞美。
他的作品以超人的力量、丰富的运动和戏剧性高潮为特点,给人以庄严颂歌的感受。
他的绘画作品,如《酒神巴库斯》和《哀悼基督》,通过人物形象和场景展示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
在雕塑方面,他创作了著名的《大卫》像,该作品展示了人体的健美和力量,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同时也表达了人们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的愿望。
此外,米开朗基罗的建筑作品也颇具特色,如《圣家族》和《创世纪》等壁画作品,构图处理仍然是人物众多的场景展示,表现的焦点还是集中在"归宗"和"殉难"事件最敏感的瞬间。
总的来说,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以及对人体的赞美。
他的作品具有超凡的力量和丰富的运动,同时也体现了戏剧性高潮的特点。
简述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作品及风格
简述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作品及风格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作品和风格对后世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和建筑等多个领域,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和罗马的圣彼得广场。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风格以强烈的表现力和动感为特点。
他的雕塑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大卫像》和《圣母像》,这两件作品都展现了他对人体结构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大卫像》是一件高达4.34米的大理石雕塑,描绘了年轻的大卫在战斗前的紧张和勇气。
而《圣母像》则是一件表现母爱的作品,米开朗基罗通过雕塑的方式表现了圣母玛利亚对婴儿耶稣的深情关爱。
除了雕塑作品,米开朗基罗的绘画作品也同样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动感。
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天花板,这幅长达40米的壁画描绘了创世纪中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的场景。
米开朗基罗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了上帝的神圣和人类的渺小,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体结构和肌肉的深刻理解。
米开朗基罗的建筑作品同样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动感。
他最著名的建筑作品是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这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米开朗基罗通过建筑的方式表现了教堂的庄严和神圣,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建筑结构和比
例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作品和风格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动感,他通过雕塑、绘画和建筑等多种方式表现了人体结构、人性和神圣等多个主题,对后世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米开朗基罗
作品
《酒神巴库斯》,《被缚的奴隶》,《大 卫》, 《垂死的奴隶》,《哀悼基督》 , 《摩西》, 《昼》、《夜》、《晨》、 《暮》, 《末日审判》 ,《布鲁特斯胸像》 等
图片
• 哀悼基督
这件作品是米开朗基 罗为圣彼得大教堂所 作,是他早期最著名 的代表作。作品的题 材取自圣经故事中基 督耶酥被犹太总督抓 住并钉死在十字架上 之后,圣母玛丽亚抱 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 情景。
《昼》、《夜》、《晨》、《暮》
• 《摩西》
米开朗基 罗
– 简介 – 人物生平 – 艺术地位 – 艺术造诣 – 作品
艺术地位
• 米开朗基罗先是以雕刻家的身份稳定了自己艺术家的地位。1499年创 作的《哀悼基督》是他的成名之作,解剖学科的艺术实践和细致入微 的匠心独运吻合了、甚至超出了人们可以理喻的"鬼斧神工",被誉为 15世纪最动人的人性拥抱神性的作品--出示了悲剧却掩饰了哀伤。这 一时期的另一件作品是创作于1501年的《大卫》--神化的人形已经确 立。米开朗基罗其后的一些雕刻作品是几组陵墓雕像,断断续续工作 了很长时间,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垂死的奴隶》、《被缚的奴隶》、 《摩西》和《昼》、《夜》以及《晨》、《暮》。米开朗基罗晚年未 完成的四件雕刻作品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设计墓地雕像,是一样的题材 《哀悼基督》,形象既不明晰手工也不细腻,或许是在走过了八十多 年的人生路程之后,在向世人诉说,不是人生的抱负无以施展,而是 天国的奥秘藏而不露。米开朗基罗雕刻作品的风格形成和创作走向与 其绘画作品的风格形成和创作走向是一样的线索:英雄气概磨难而成 壮心不已的烈士暮年。早期的作品是其内心世界的表白,随后的一些 作品表现为风格样式的定型,后期的作品仍然是艺术家的心情归宿。 当时代的人们更多称道的是早中期作品中神人兼备明察的力度,后来 的人们更注意其后期作品创作时悬而未决封闭的深度,美学的焦距不 再是简单的对准艺术的创造物而是艺术家个人和作品之间、与现实之 间纠缠不清的关系,现代艺术更是如此。
米开朗基罗《大卫》鉴赏
米开朗基罗《大卫》鉴赏《大卫》,云石雕像,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01-1504年,现收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米开朗基罗生活在意大利社会动荡的年代,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所生活的时代产生了怀疑。
痛苦失望之余,他在艺术创作中倾注着自己的思想,同时也在寻找着自己的理想,并创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体格雄伟、坚强勇猛的英雄形象。
《大卫》就是这种思想最杰出的代表。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
米开朗基罗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
在这件作品中,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
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手拿石块,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
大卫体格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身体、脸部和肌肉紧张而饱满,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
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视着前方,表情中充满了全神贯注的紧张情绪和坚强的意志,身体中积蓄的伟大力量似乎随时可以爆发出来。
与前人表现战斗结束后情景的习惯不同,米开朗基罗在这里塑造的是人物产生激情之前的瞬间,使作品在艺术上显得更加具有感染力。
他的姿态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躯体姿态表现出某种紧张的情绪,使人有强烈的“静中有动”的感觉。
雕像是用整块的石料雕刻而成,为使雕像在基座上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艺术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头部和两个胳膊,使的大卫在观众的视角中显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满了巨人感。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
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
米开朗基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
米开朗基罗
谢谢观看
《晨》的形象是处女的化身,她丰满而结实,全身焕发出 青春的活力和光辉,似乎正从昏睡中挣扎着苏醒过来,但没 有欢乐,只有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夜》是一个身材优美的女性,但身体的肌肉松弛而无力,她右手抱 着头,正在深深地沉睡着,脚下的猫头鹰象征着黑夜的降临,枕后的 面具则象征着恶梦缠身,她似乎已经精疲力尽,只有在梦境中才能得 到安宁
《创造亚当》是整个天顶画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这一幕没有直接画上帝塑造 亚当,而是画出神圣的火花即将触及亚当这一瞬间:从天飞来的上帝,将手指 伸向亚当,正要像接通电源一样将灵魂传递给亚当。在一个静止的画面上,同 时描绘出两个不同层面的情节,完整地再现了上帝造人的全部意义,这是何等 高超的绘画技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局部赏析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
——高峰尖端的一块巨石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4751564年)作为文艺复兴的巨匠,以他超 越时空的宏伟大作,在生前和后世都 造成了无与论比的巨大影响。他和达 芬奇一样多才多艺,兼雕刻家、画家、 建筑家和诗人于一身。他得天独厚活 到89岁,度过了70余年的艺术生涯, 他经历人生坎坷和世态炎凉,使他一 生所留下的作品都带有戏剧般的效果、 磅礴的气势和人类的悲壮。 米开朗基罗最初以雕刻闻名,他 23岁在罗马雕刻的《哀悼基督》,为 他赢得了大师的地位。
局部赏析
《哀悼基督》采用了稳重的金字塔式的构图,圣母宽大 的衣袍既显示出圣母的四肢的形状,又巧妙地掩盖了圣母身 体的实际比例,解决了构图美与实际人体比例的矛盾问题。 基督的那脆弱而裸露的身体与圣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 面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统一而富有变化。雕像的制作具有 强烈的写实技巧,作者没有忽略任何一个细节,并对雕像进 行了细致入微的打磨,甚至还使用了天鹅绒进行摩擦,直到 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为止。这一切都赋予了石头以生命力, 使作品显得异常光彩夺目。 米开朗基罗还将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刻在了雕像中圣母胸 前的衣带上。作品一经展出,立即轰动了整个罗马城,从此 便与作者米开朗基罗的名字一起成为了艺术史册中光辉的一 页。
米开朗基罗
这就是他的一生。
一个未完成的 男性人体雕像, 他好像刚刚从 睡梦中被惊醒 醒,右手在背 后支撑着身体, 眼睛圆睁着, 正越过自己的 肩头向前方凝 视着第二张夜。
《昼》
一个身材优美的 女性,但身体的 肌肉松弛而无力 ,她右手抱着头 ,正在深深地沉 睡着,脚下的猫 头鹰象征着黑夜 的降临,枕后的面具则象征着恶梦缠身, 她似乎已经精疲力尽,只有在梦境中才 能得到安宁。
《哀悼基督》
这件作品是为圣 彼得大教堂所作, 是他早期最著名 的代表作。题材 取自圣经中基督 耶稣被犹太总督 抓住并钉死在十 字架上之后,圣 母玛丽亚抱着基 督的身体痛哭的 情景。
《昼》《夜》《晨》《暮》
这四座雕塑是米开朗基罗艺术生涯中重 要的转折点。 这几尊著名的雕像,成为他创作盛期最 后阶段的作品。
如果说达芬奇创造了 内心深邃、高度智慧 和风格文静的典型, 那么米开朗基罗就以 塑造了充满力量、坚 毅果断和具有信心的 英雄形象而不朽,寄 托了艺术家和人民的 希望和理想,具有鲜 明的时代意义。
米开朗基罗得天 独厚活到 89 岁,超 越了古稀之年,度 过了 70 余年的艺术 生涯,他经历人生 坎坷和世态炎凉, 使他一生所留下的 作品都带有戏剧般 的效果、磅礴的气 势和人类的悲壮。
《创世记》由“上帝创造世界”、“人 间的堕落”、“不应有的牺牲”三部分 组成,每幅场景都围绕着巨大的、各种 形态坐着的裸体青年,壁画的两侧是生 动的女巫、预言者和奴隶。整个画面气 势磅礴,力度非凡,拱顶似以因无法承 受它的重量在颤抖。
其中《创造亚当》是整个天顶画中最 动人心弦的一幕。
这一戏剧性的瞬间, 将人与上帝奇妙地并 列起来,触发我们的 无限敬畏感,这真是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体魄丰满、背景简约 的形式处理,静动相 对、神人相顾的两组 造型,一与多、灵与 肉的视觉照应,创世 的记载集中到了这一 时刻。
米开朗基罗壁画作品:最后的审判
米开朗基罗壁画作品:最后的审判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祭坛墙壁壁画最后的审判作者:米开朗基罗(1475-1564)创作:1534-1541壁画:1370 x 1220 cm地点:梵蒂冈西斯庭小教堂这是一幅宏大壮丽的图画,初看上去,似有纷繁杂乱之感,细观之,则人物组合有序。
画家塑造了二百多个真人大小的、具有力士般的裸体巨人。
全画以耶稣为视觉中心,形成一个视觉左右对称均衡和谐的章法,人物的组合动势构成旋涡形,犹如暴风卷起的人群。
基督居于画幅上方中心地位,他站立云端,高举有力的臂膀作出最后判决的手势,他庄严、不可动摇,在他的表情里没有仁慈和怜悯,只有毫不容情的公正无私、令人敬畏的威严和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权力是上帝和人民赋予的,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圣母蜷缩在耶稣的臂下,不安地看着这世界末日的到来,她是无能为力的了。
在耶稣的周围人群里,既有英雄也有败类,他们都毫无保留地呈现自己的业绩和罪恶,接受耶稣的审判。
公正的耶稣判决重证据,所以凡来到这里接受裁判的人都带来证据。
画面上方两个半月形构图中一边是耶稣受刑的刑柱,另一边则是钉死耶稣的十字架。
凡殉难的圣徒们,他们都各自拿着受迫害时的刑具向耶稣诉说自己的冤屈:如被剑射死的圣赛巴先、被车轮辗死的阿德里、被吊死的劳伦斯等。
画中画家敬仰崇拜的诗人但丁,人类始祖亚当和为意大利文明作贡献的艺术家。
他们有的曾被冤屈而死,此时耶稣令天使吹奏生命的号角,唤醒他们,脱离地狱苦海升天。
凡作恶者,当代权贵、腐败的统治者、国王和教皇,统统被判入地狱,他们惊恐万状、挣扎、哭号,天使在打他们,魔鬼在拉他们。
画中那位头朝下、腰间挂一大串钥匙和权印的人是影射教皇尼古拉三世,教皇克雷门七世也在其中。
据说教皇的司礼官比斯纳带教皇来审视米开朗基罗的画,看到画中全是裸体,当着教皇的面诽谤大师,他说:“陛下,米开朗基罗在这神圣的地方画了这么多赤身露体的人,简直是亵渎神灵,这种画应该放在到澡堂里去。
”教皇要米开朗基罗为画中人穿裤衩,画家说:“陛下,你去照管人的灵魂吧,他们的肉体由我来负责。
米开朗基罗作品
教皇朱利二世的陵寝
米开朗琪罗为罗马西斯 廷教堂创作的巨幅天顶画 《创世纪》,人物多达 300多人,分成中央和左 右两侧三个部分。西斯廷 教堂天顶画是米开朗基罗 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最大杰 作。它分布在该教堂整个 长方形大厅的屋顶。整个 屋顶长36.54米,宽13.14 米,平面达480平方米。 作品场面宏大,人物刻画 震撼人心,是米开朗基罗 的代表作之一。
《摩西》
《最后的审判》 《最后的审判》是米 开朗基罗为西斯庭教堂所 作的祭坛画,场面恢弘, 人物众多,分为天上、人 间、地狱三个空间。画面 中央是耶酥基督挥动着手 臂,把右边负有罪孽的人 们投进地狱,把左边善良 的、遭到不幸的人们的灵 魂带进天堂,表现了宗教 的因果报应的思想,劝诫 人们要扬善除恶。画面构 成关系极为复杂,充满着 悲壮的效果,而其表现风 格已成为17世纪巴洛克艺 术之典范。
《创世纪》由“上帝创造世界”、“人间的堕落”、“不 应有的牺牲”三部分组成,每幅场景都围绕着巨大的、各 种形态坐着的裸体青年,壁画的两侧是生动的女巫、预言 者和奴隶。整个画面气势磅礴,力度非凡,拱顶似以的高峰之一。他个性 坚毅,有深刻的道德,对人类具有炽烈的爱。他的艺术主 题就是刻画把自己的创造力提高到顶点的自由的人。在他 的艺术中,以非凡的力量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艺术文化的 成就 。
《大卫》
米开朗基罗· 博那罗蒂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
他和达芬 奇一样多才多 艺,兼雕刻家、 画家、建筑家 和诗人于一身 , 以人物“健美” 著称。
米开朗基罗
•23岁的米开 朗基罗受法国 红衣主教委托, 为圣彼得教堂 制作 《哀悼 基督》雕像。 这件雕像的问 世,使米开朗 基罗名盖罗马, 自多纳太罗之 后又一颗雕刻 巨星升起。
米开朗基罗《大卫像》名词解释
《大卫像》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之一。
这座雕像被认为是世界雕塑史上的杰作,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这座雕像的含义和价值。
一、历史背景1. 《大卫像》的创作背景《大卫像》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在当时,艺术家们开始追求对古希腊和罗马艺术的复兴和再创造。
米开朗基罗的这座雕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典艺术的追求和崇尚。
二、艺术价值1. 雄姿英发的形象《大卫像》呈现了圣经中大卫杀死歌利亚的一幕。
雕像中的大卫身材高大、肌肉发达,展现出了他的英勇和坚毅的气质。
米开朗基罗通过对人体结构和肌肉线条的精湛刻画,展现了古希腊雕塑的优美和高贵。
这些特点使得《大卫像》成为了一座具有深刻内涵的雕塑作品,不仅展现了人体的美感,更蕴含着对人类精神力量的赞颂。
2. 艺术技法的运用在《大卫像》的创作中,米开朗基罗运用了大理石这一古代雕塑的常用材料。
他巧妙地运用了大理石的自然纹理和质地,在雕塑的展示上获得了更加真实和生动的效果。
雕塑本身的比例和结构也经过了精心设计和计算,使得整体的造型更加和谐。
这些艺术技法的运用使得《大卫像》在艺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三、历史意义1. 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大卫像》的诞生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它的出现,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更成为了后世艺术家们学习和追求的典范。
米开朗基罗通过《大卫像》的创作,开创了古典主义艺术的新篇章,影响了后世许多雕塑家和画家的创作。
2. 对文化的传承《大卫像》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传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传统,并为后世雕塑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它不仅是艺术史上的瑰宝,更是人类文明的符号和表征。
通过《大卫像》,人们可以了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貌和精神内涵,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
《大卫像》作为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之一,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它不仅是雕塑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成就的象征。
文艺复兴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
文艺复兴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家、画家、艺术巨匠。
他的绘画代表作《最后审判》被誉为“人体的百科全书”;他的杰作《大卫》不仅是他创作的精华,也是复兴古典艺术思想的典型代表。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东部附近的山城小镇卡普莱斯,当时他的父亲正担任着这个小镇的行政长官。
刚出生的米开朗基罗,因为母亲体弱多病,排行老二的他被送到一个石匠家中抚养。
据说,他后来成为雕刻家与此不无关系,他自己曾说过:“我在吸吮乳母(石匠的妻子)的奶水时就拿起了雕刻人物形象的凿子和锤子。
”米开朗基罗6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他的家也败落了。
父亲经常失业,家里越来越穷,但他还是把米开朗基罗送到佛罗伦萨的一家拉丁语学校去学习。
米开朗基罗在那里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数学和文学,这些必要的教育为他以后的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年幼的米开朗基罗还不能体会到这点,他在学校的学习很糟糕,他老是画画,回到家还往墙壁上画,为此,父亲常常打他,而且一次比一次历害。
但是米开朗基罗本性难移,他不但依然故我,而且一再表示要当个艺术家。
单凭这一点就能把老波纳罗蒂气疯,他希望家中的五个儿子都去经商,将来成为银行家,以重振波纳罗蒂家的贵族家业。
偏偏他最喜欢的米开朗基罗不但不按他的想法去做,反而自甘“堕落”,一定要去干那有辱家声、靠手艺吃饭的行当。
当时的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卑微,被人们视同工匠,靠凿子、画笔谋生,为贵族们所不齿。
性格倔强的米开朗基罗选定艺术生涯作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因为佛罗伦萨人热爱艺术的风尚,给了他强烈的影响。
其次,他的艺术才华使他对自己的选择相当自信,他那坚韧顽强的个性也使他在自己认定的事情上决不动摇。
这是一种巨人的性格,也是他日后成功的保证。
最后,日渐贫穷的家庭现状也使他的父亲无力阻拦,当他父亲听说米开朗基罗到著名的基兰达约画室去学艺,不但不需要交付学徒费,反而能挣钱时,他言不由衷地妥协同意了。
《米开朗基罗》课件
米开朗基罗的创作
03
理念
对人性的探索
人性之复杂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常常深入探索人性 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揭示人类内心的 挣扎和冲突。
人的尊严
人的自由意志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对自由 意志的探讨,反映出他对个体独立思 考和选择的尊重。
他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通过作品展 现出人类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其他艺术形式
总结词
米开朗基罗还涉猎了其他艺术形式,如诗歌、音乐和文学等,展现出他全面的艺术才华。
详细描述
米开朗基罗不仅在雕塑、绘画和建筑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涉猎了诗歌、音乐和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他的诗 歌作品以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而著称,对意大利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他还对音乐和文学等领域有着广泛 的涉猎和独到的见解。
米开朗基罗从小跟随多梅尼科·吉兰达约学 习绘画,后来进入佛罗伦萨著名的圣马可 修道院,跟随多纳太罗的学生学习雕塑。
家庭状况
健康状况
米开朗基罗的家庭并不富裕,他的父亲是 一位法律公证员,母亲则是一位农妇。
米开朗基罗患有肺结核,这可能对他的健 康和创作产生了影响。
艺术生涯
01
02
03
早期作品
《圣母怜子》是米开朗基 罗早期的代表作,表现出 他对人体解剖学的深入研 究。
对现实的批判
社会不公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对社会不公 和阶级压迫有所反映,揭示了当
时社会的阴暗面。
道德沦丧
他通过作品对道德沦丧的现象进行 批判,呼吁人们回归真实和善良。
人性弱点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对人 性弱点的揭示和批判,提醒人们警 惕自身的缺点。
对宗教的反思
宗教信仰与人性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对宗教信仰 与人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
艺术创新者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与西斯廷教堂壁
艺术创新者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与西斯廷教堂壁艺术创新者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与西斯廷教堂壁画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以其独特而突破传统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的雕塑作品《大卫》以及西斯廷教堂壁画堪称他最重要的创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卓越的创新精神。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件作品,探寻米开朗基罗在艺术创新方面的贡献。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作品至今仍被视为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人体雕塑之一。
这件作品展示了他在解剖学上的深入研究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
《大卫》塑像描绘了圣经中的大卫战胜巨人歌利亚的形象,呈现出英勇无畏的气质。
它不仅仅是对战胜邪恶的叙述,更是对人性勇气和尊严的颂扬。
这一作品中最令人惊叹的地方在于米开朗基罗对人体比例和肌肉结构的准确理解与创造性的处理。
尽管大卫是一个年轻人,但米开朗基罗通过突出其健壮的体格和雄壮的肌肉,赋予了他庄重和力量的形象。
通过精细塑造每一块肌肉,米开朗基罗为雕塑注入了真实感和活力。
此外,他巧妙地使用了体位和光影的变化,使雕塑具有三维效果,仿佛随时可以动起来。
《大卫》的姿态和神态表达了一种内在的力量与胜利的喜悦,展示了米开朗基罗对人物塑造的独特见解和创新技巧。
而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教堂壁画更是艺术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西斯廷教堂是梵蒂冈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其屋顶上的壁画被认为是米开朗基罗最伟大的艺术创作之一。
这个壁画项目从1508年开始,历时四年才完成。
整个作品以圣经为主题,描绘了创世纪中上帝创造亚当与夏娃以及其他重要的圣经场景。
西斯廷教堂壁画的创造对于当时的艺术来说是一次革命性的创新。
在这个作品中,米开朗基罗不仅仅是将场景描绘在平面上,而是通过透视和形象突出的手法,使人物形象和场景融为一体,赋予了整个作品以立体感和运动感。
他的大胆构图、丰富的细节以及对人物情感的精准捕捉,使得壁画充满了戏剧性和生动感。
此外,在细节的表现上,米开朗基罗展示了其卓越的绘画技术,他善用光影的对比,创造了强烈的表现力和宏伟的艺术效果。
外国名画赏析:《创世纪》
《创世纪》赏析《创世纪一》《创世纪二》《创世纪三》米开朗琪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巨幅天顶画《创世纪》,人物多达300多人,分成中央和左右两侧三个部分。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是米开朗基罗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最大杰作。
它分布在该教堂整个长方形大厅的屋顶。
整个屋顶长米,宽米,平面达480平方米。
作品场面宏大,人物刻画震撼人心,是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之一。
《创世纪》由“上帝创造世界”、“人间的堕落”、“不应有的牺牲”三部分组成,每幅场景都围绕着巨大的、各种形态坐着的裸体青年,壁画的两侧是生动的女巫、预言者和奴隶。
整个画面气势磅礴,力度非凡,拱顶似以因无法承受它的重量在颤抖。
其中《创造亚当》是整个天顶画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这一幕没有直接画上帝塑造亚当,而是画出神圣的火花即将触及亚当这一瞬间:从天飞来的上帝,将手指伸向亚当,正要像接通电源一样将灵魂传递给亚当。
这一戏剧性的瞬间,将人与上帝奇妙地并列起来,触发我们的无限敬畏感,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体魄丰满、背景简约的形式处理,静动相对、神人相顾的两组造型,一与多、灵与肉的视觉照应,创世的记载集中到了这一时刻。
上帝一把昏沉的亚当提醒,理性就成了人类意识不停运转的“器”。
亚当慵倦地斜卧在一个山坡下,他健壮的体格在深重的土色中衬托出来,充满着青春的力与柔和。
他的右臂依在山坡上,右腿伸展,左腿自然地歪曲着。
他的头,悲哀中透露着一丝渴望,无力地微俯,左臂依在左膝上伸向上帝。
上帝飞腾而来,左臂围着几个小天使。
他的脸色不再是发号施令时的威严神气,而是又悲哀又和善的情态。
他的目光注视着亚当:他的第一个创造物。
他的手指即将触到亚当的手指,灌注神明的灵魂。
此时,我们注意到亚当不仅使劲地移向他的创造者,而且还使劲地移向夏娃,因为他已看见在上帝左臂庇护下即将诞生的夏娃。
我们循着亚当的眼神,也瞥见了那美丽的夏娃,她那双明亮妩媚的双眼正在偷偷斜视地上的亚当。
在一个静止的画面上,同时描绘出两个不同层面的情节,完整地再现了上帝造人的全部意义,这是何等高超的绘画技艺。
米开朗基罗《圣安东尼的苦难》-米开朗基罗12岁作品高清大图赏析
米开朗基罗《圣安东尼的苦难》-米开朗基罗12岁作品高清大图赏析《圣安东尼的苦难/圣安东尼的折磨》,1487-488年,意大利,米开朗基罗,木板油画,25x47cm,美国金贝尔艺术博物馆藏米开朗基罗《圣安东尼的苦难》3001x4104像素高清大图《圣安东尼的苦难》又译名《圣安东尼的折磨》(The Torment of Saint Anthony),经专家研究认为,米开朗基罗在1487年~1488年之间创作了这幅作品,当时的米开朗基罗才十二、三岁,确认为这位艺术大师最早期的艺术作品。
这幅木板上的蛋彩作品描绘悬在半空中的圣人被魔鬼打败的情景。
米开朗基罗《圣安东尼的苦难》局部高清大图012008年7月,这幅画作最初在苏富比伦敦拍卖会上出现。
当时这幅作品在拍卖目录上仅被标明“DomenicoGhirlandaio作坊作品”的字样(米开朗基罗曾经在这间作坊里当过学徒)。
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古典绘画负责人亚历山大·贝尔表示:“当时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美国商人亚当·威廉姆斯却相当坚定地以2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幅画,然后送到大都会博物馆做鉴定。
经过鉴定后专家们都一致认为这是原作。
KIMBELL博物馆馆长听说了此事后立即来看画,并最终说服画主转手给KIMBELL博物馆。
虽然具体价钱没有被透露,但有业内专家相信应该不少于600万美元。
米开朗基罗《圣安东尼的苦难》局部高清大图02米开朗基罗《圣安东尼的苦难》局部高清大图03米开朗基罗《圣安东尼的苦难》局部高清大图04米开朗基罗《圣安东尼的苦难》局部高清大图05米开朗基罗《圣安东尼的苦难》局部高清大图06米开朗基罗《圣安东尼的苦难》局部高清大图07米开朗基罗《圣安东尼的苦难》局部高清大图08米开朗基罗《圣安东尼的苦难》局部高清大图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史巨人米开朗基罗作品美术史巨人米开朗基罗作品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
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
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圣母玛利亚大卫像米开朗基罗. 1475-1564,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巨匠,以他超越时空的宏伟大作,在生前和后世都造成了无与论比的巨大影响。
他和达芬奇一样多才多艺,兼雕刻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于一身。
他得天独厚活到89岁,度过了70余年的艺术生涯,他经历人生坎坷和世态炎凉,使他一生所留下的作品都带有戏剧般的效果、磅礴的气势和人类的悲壮。
非利士人( 现在的巴勒斯坦)入侵以色列时,牧童大卫去前线给哥哥们送饭。
敌方巨人哥利亚异常凶悍,国王扫罗许诺,谁能杀了哥利亚,就将王位让给他。
大卫请战,他用投石器和石子击中了哥利亚,三军涌上击败了非利士人。
后来大卫成了以色列的国王。
大卫是耶稣的祖先。
是以色列历史上最有名的国王,著有《诗篇》150篇,其子所罗门也是中东以有智慧财富著称的国王,著有《箴言》31章。
都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在艺术技巧上,艺术家以解剖学为基础,对人体结构和全身的筋肉都表现得极为合理极为自然,同时对手的关节和大腿加上夸张加长,手和脚稍大,这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正常的。
面部表情也非常逼真,他双眉紧锁,目光炯炯,全神贯注,显示出压倒一切敌人的威武姿态。
这件作品成为后世艺术家学习雕塑的楷模,是雕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雕塑分雕和塑两种。
塑是用泥巴先做成型,然后用石膏翻成阴模子,再用石膏翻成和原先的泥巴一样的成品,而雕就是直接拿工具在材料上操作。
塑是做加减法,可以任意修改,而雕却是做减法,只能去掉,不能加上去。
一凿子下去,稍有不慎,即立刻完蛋,前功尽弃。
所以,这样伟大的艺术品搞成功是多么地不容易啊!米开朗基罗素描米开朗基罗素描米开朗基罗的素描作品,价值连城。
米开朗基罗的素描造型极其精准生动,线条大气磅礴,充满了力量和运动感,直到当今,还是极少有人能达到如此高超的水平和境界。
摩西像《摩西像》,大理石雕像,高235厘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13-1516年,(局部完成于1542年-1545年)现位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十六世纪初,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向往给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陵墓,并将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招来为他工作。
但由于教皇的反复无常,陵墓的施工几起几落,米开朗基罗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
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这尊《摩西像》。
摩西(MOISE,又作MOSCHE)是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个。
他是犹太人中最高的领袖,他是战士、政治家、诗人、道德家、史家、希伯来人的立法者。
米开朗基罗用壮年来表现。
因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龄,老年是衰颓的时期,只有壮年才能为整个民族的领袖,为上帝的意志作宣导使。
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样,纯粹是一种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为了写实,而是适应造型上衬托的需要。
因了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显著;雕像下部的体积亦随之加增,使全体的基础愈形坚固。
末了,我们还得注意,《摩西》大体的动作是非常简单的: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斯翡冷翠派艺术的特色,亦是罗马雕刻的作风,即明白与简洁。
《哀悼基督》云石雕像,高175厘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498年,现收藏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后,圣母和门徒们立即赶来奔丧,耶稣托付约翰好好照顾自己的母亲,并对大祭司波拉多说:“我一向光明正大地对世人说话”,说完即仰面向苍天大声呼号:“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的手里! ”即断了气,圣母将儿子的尸体抱在怀里,陷入深深的悲哀之中。
米开朗基罗接受这件雕刻时,正值萨伏纳罗拉被教庭火刑,此事深深地震动了他的心灵,他决定将自己的怜悯和崇敬注入永恒的石头。
大理石在米开朗基罗榔头和凿子下十分柔顺,他随心所欲地雕刻出光滑的人体和折褶繁复的衣纹,透过细微的动态表情,窥视到雕像内在的情感。
在这里完美的雕刻技巧已完全融化在艺术形象之中,雕刻家赋予大理石以鲜活的生命。
雕像被安放在圣彼得教堂的法国国王小礼拜堂里,立刻轰动了罗马,如此哀宛动人的雕像在意大利文明史上还从来没有过,人们不相信这组雕像是出自一位年轻的雕刻家之手。
米开朗基罗只得在圣母胸前的饰带上刻着“佛罗伦萨人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雕”,从此“米开朗基罗”的名字响遍了意大利。
耶稣基督作品采用了稳重的金字塔式的构图,圣母宽大的衣袍既显示出圣母的四肢的形状,又巧妙地掩盖了圣母身体的实际比例,解决了构图美与实际人体比例的矛盾问题。
基督的那脆弱而裸露的身体与圣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统一而富有变化。
雕像的制作具有强烈的写实技巧,作者没有忽略任何一个细节,并对雕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打磨,甚至还使用了天鹅绒进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为止。
这一切都赋予了石头以生命力,使作品显得异常光彩夺目。
米开朗基罗还将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刻在了雕像中圣母胸前的衣带上。
作品一经展出,立即轰动了整个罗马城,从此便与作者米开朗基罗的名字一起成为了艺术史册中光辉的一页。
晨暮夜昼《美第奇》与《昼》、《夜》、《晨》、《暮》米开朗基罗不仅是伟大的艺术家,而且还是伟大的爱国者。
他在54岁时参加了保卫佛罗伦萨的战斗,曾受命为军事建筑总工程师。
佛罗伦萨战败后,他流亡外地,受到通缉。
新教皇利奥10世提出赦免的条件是为美第奇礼拜堂作雕刻装饰。
为了艺术,他忍辱回到了佛罗伦萨。
大师在59岁时完成了美第奇礼拜堂的两组雕像:一组是罗伦佐·美第奇的墓前雕像,像下安置《晨》与《暮》;另一组是朱理亚诺·美第奇像,像下安置《昼》与《夜》。
罗伦佐和朱理亚诺生前都有教皇司令官的称号,因此米开朗基罗在构图时都把他们塑成武将形象。
罗伦佐被雕成坐着沉思的姿态,头微低,左手支撑着下颔,指压嘴唇,右手反依大腿,双腿交叉,表现他的文雅和思索的状态。
雕刻家少年时代曾受过他的赏识和礼遇,他是受作者尊敬的统治者。
在朱理亚诺的雕像上,米开朗基罗则做成手持权仗,身着铠甲,巧妙地表现他外表刚毅、内蕴空虚的神态。
两个美第奇坐像前的四尊男女裸体雕像中,《晨》和《夜》为女性裸体。
它是成熟女性身体的再现,毫无柔嫩之气,在悲哀与折磨中保持了自己的静态之美。
《晨》被塑为欲醒未醒的朦胧神态,似在刚从不安的梦中被惊醒的瞬间。
雕像将女性的身体塑得丰满、健壮,具有刚柔兼蓄的美感,富有弹性的肌体虽然处于睡态,却蕴含勃勃生机,它是静、美和力的交响。
《夜》比《晨》更有深意。
白日对生命固然美好,而黑夜对命运悲惨的人更是一种抚慰。
《夜》中的女子曲着身子静静地享受梦幻的慰藉,在她身上烙印着白日的磨难与黑夜的解脱。
意大利诗人乔凡尼为这尊杰作深受感动,留下了动人的赞美诗句:夜,为你所看到妩媚地睡着的夜,那是受天点化过的一块活的石头;她睡着,但她具有生命的火焰,只要你叫她醒来,——她将与你说话。
米开朗基罗对友人的诗作了深沉的回答:睡眠是甜蜜的,成为顽石更是幸福。
只要世上还有罪恶与耻辱的时候,不见不闻,无知无觉,才是我最大的快乐;因此,不要惊醒我啊!讲话轻些吧!《昼》和《暮》雕的都是健壮的男子。
《昼》是一位蜷缩而扭转身躯的男子,他隆起肩臂,目光注视人间。
这是充满力量又无法施展而不甘心的精神形象,斜卧的姿式隐含欲动之势,恰似笼中的老虎、禁闭中的巨人。
而《暮》却是动之后歇息之态。
...垂死的奴隶《被缚的奴隶》雕像《被缚的奴隶》塑造一位强健有力的裸体青年侧转着身体,胸腰间被一条象征性的绳索缚住,突出的肩肌和隆起的胸肌蕴蓄着极大的力量,但又不能施展,只得举头祈望解脱。
雕像具有运动的节奏,他那壮实的躯体呈螺旋形拧起,力图挣脱身上的束缚,这种动势转折,体现了巨大的内在激情,似乎迸发出一股无比强大的反抗力量,因此,有人称它为反抗的奴隶。
在《垂死的奴隶》中,米开朗基罗又塑了一位容貌健美、比例匀称、身体结实、疲乏不堪的青年,他左手枕在脑后,右手轻轻放在胸前,他胸前的那条绳索象征着禁锢的暴力与专政,全身肌肉舒展放松,似有灵魂进入天国、肉体得到解脱的境界,这就是米开朗基罗所祈望解脱的归宿。
米开朗基罗的奴隶形象扭转构成两个面,这种造型姿态显得激奋和狂暴。
力的挣扎使得腿紧贴着腿,两臂紧贴着身躯和头,四肢与躯干之间没有空隙,雕像形成整块。
他曾经说过:只有从高山上滚下来丝毫不受损坏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从奴隶雕像中体现了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思想。
是表现人类对痛苦的反省、绝望的行动意志和为不能实现的理想所困而受的苦难。
罗马梵蒂冈西斯廷小教堂。
天花上的天顶画是《创世记》,祭坛后的壁画是《最后的审判》,题材分别取自于圣经中的第1章《创世记》和最后一章《启示录》,是米开朗基罗的绘画艺术丰碑,是他一生最有代表性的两大巨制,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最伟大的艺术贡献。
《最后的审判》作此画时他已年逾60,他用了7年时间在这200平方米的大墙上绘出了400多个真人大小的裸体群像。
题材为圣经《启示录》中耶稣再来时,将在天国审判人类。
此画历来被美术史家们称为人体解剖的百科全书。
米开朗基罗对人体解剖学有极其精深的研究,为此他亲自解剖了数十具尸体,对人体的肌肉,骨骼作了详细的研究,并达到严重影响食欲的程度。
此画上中心耶稣的右下方坐着的老人,手中拿着一张人皮,人皮上的脸,就是作者自己。
作者是有意画上去的。
这幅气势磅礴的大构图,体现了米开朗基罗的人文主义思想,他要用正义来惩罚一切邪恶。
“末日”意味着人类悲剧的总崩溃。
这些人物有的有名有姓,有的泛指一定的社会阶层。
艺术家以超人的勇气,全部采用裸体形像来表现,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去面对上帝。
《最后的审判》也和〈创世记〉一样,是由米开朗基罗独力完成的。
它也是圣经的传统题材,是说耶稣被钉死后,升入天国,到世界末日时,他将在天国的宝座上审判凡人的灵魂,信他的,灵魂进入天国,不信的和坏人打入地狱。
画家借题表现了许多代表人类正义呼声的精神形象。
中间的是耶稣,宣告审判开始。
旁边的是圣母马利亚,不敢去正视这悲剧的“世界末日”,对这位善良的妇女来说,是太可怕了。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完成后,教皇兴奋异常,根本不顾艺术家年事已高,“企图让他显示其绘画艺术的全部威力”,仍要他为西斯廷教堂祭坛后面的大墙上绘制壁画。
没办法,老人用了7年时间完成了这一体现着画家大无畏艺术魄力的多人物构图《最后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