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邑往事 - 心学故里

合集下载

它山歌诗

它山歌诗

它山歌诗柯平在我个人的文学字典里,鄞县这两个字具有魔力,这是年轻时读《越绝书》打下的基础。

它的鲒崎亭、九经堂、佽飞庙、天童育王、梁祝故事,别说有机会看到,就是光听到名字,让人就有心动神摇之感。

加上自己籍贯奉化,而按《元和郡县志》的说法,现在的奉化是开元二十六年从鄮县分出来的,而鄮县的前身又是鄞县,这样似又为自己的向往之情找到了精神方面的理由。

这些年由于一直在研究运河,王深宁先生那几部大著,自然也就成了案头书,捎带着对建于唐代那座神奇的水利枢纽也兴趣盎然,这就是著名的它山堰了。

此次稀里糊涂跟了省里一帮年轻作家到鄞州采风,吃海鲜,住别墅,不开会,整天只安排游山玩水,过的是神仙日子。

尤其下车当天拿到行程表,一看上面有此景点,而且作为主打节目隆重推出,不由长长舒了口气。

这不仅意味积压胸中的一桩心事可以了结,平时积累的想法和思考,在看的过程中,也有机会与现实地望作些印证。

如果我有足够的诗情和浪漫,甚至还可想象与自己心仪的古人———它的现实建造者王元暐和精神建造者僧元亮,在鄞江岸边,或小溪舟上蓦然相逢,谈水利,谈稼穑,谈筑堰技术……尽管我心里最想知道的,实际上相当简单,就是他们两个人的真实姓名。

为什么这么说?现存文献告诉我们,这座号称中国水利史上奇迹,知名度与都江堰并擅的古堰,早在南宋淳佑三年,就有郡人魏岘为此编过一部专志,叫做《它山水利备览》,洋洋洒洒,收括甚博。

晚清时候又有姚燮《它山水利图志》问世,加上历代方志和笔记所记,资料方面不可谓不丰富。

但说到它真正的历史,实际上只和这两个人有关,至少源头就在他们身上。

前者在地方做父母官,兴修水利,急民所急,政绩斐然。

后者于第一时间写诗纪事,将这一事迹以文字的方式保存下来。

然因相隔年代实在过于久远,或其他这样那样的原因,两人的身世面目,至今尚显得相当模糊乃至神秘。

我们知道古代最早的书都是写在竹简上的,时间一长材料霉烂,字体多一笔少一笔是常有的事。

后来虽发明了纸墨,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这对后世的研究者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

古邑往事——雕版小镇

古邑往事——雕版小镇

古邑往事——雕版小镇【主持人一】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国宝档案》。

在中国的江西省,自古以来有一个说法,叫做“临川才子金溪书”。

临川才子,是说在江西省的临川这个地方,出了很多文坛巨匠,比如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晏几【jī】道、曾巩等人。

“临川才子金溪书”,这“金溪书”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寻一下,这“金溪书”中的墨韵书香,以及中国明清时期,在江西地区曾经热闹非凡的一座雕版小镇。

【解说词一】在中国江西省的金溪县境内,一片片古色古香的村镇星罗棋布,这些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生动地勾勒出中国江西境内久负盛名的“临川文化圈”的轮廓。

在所有这些古村镇中,有一个叫做“浒湾”的地方,显得十分特别。

一座高高的牌楼伫立在小镇的入口外面,排楼上三个显眼的大字“书铺街”,似乎在向世人宣告,这里曾经是一个书香遍地的繁华所在。

所谓“金溪书”,也曾经以这里为中心,影响着临川文化圈内无数的文人才子。

高高的牌楼后面,一条长廊把浒湾古镇与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

远处古老的庙宇和密密匝匝的民居,沉浸在一派寂静之中,等候人们的探寻。

和大多数江南水乡里的村落一样,浒湾镇有着斑驳的青石板路和高低错落的马头墙。

小镇的街道很窄,两旁是林立的房屋。

与众不同的是,这里的房子大部分曾经是商铺,而不是简单的民居。

很多大门上面都有匾额,有的清晰,有的已经模糊,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曾经的气派与辉煌。

除了华丽的建筑和幽深的小巷,隐藏在这座小镇中的,还有中国明清时期曾经辉煌一时的雕版印刷生意。

2007年的一天,中国江西省金溪县浒湾镇上,一个名叫左新模【mó】的人,在翻修自家老宅的天井时,发现天井的木梁上好像有什么东西,摸上去像是几块小小的木板。

左新模顺手把这几块黑乎乎的木板从房梁上拿下来,这才发现木板上都刻着字。

左新模知道,这肯定是以前用来印书的雕版了。

因为在浒湾这个地方,经常会发现这种用来印刷的雕版。

雕版是中国古代印书的一种工具。

绍兴的美景描写

绍兴的美景描写

绍兴的美景描写绍兴啊,这座古城,简直就是一幅活生生的水墨画,让人一看就舍不得挪开眼。

走在青石板上,每一步都踏出了千年的故事,感觉就像是穿越了时空,跟古人来了场不期而遇的邂逅。

就说那鲁迅故里吧,一踏进那门槛儿,就闻到了一股子书卷气,还有那股子老绍兴的味道,混杂着黄酒的香和酱菜的鲜,让人忍不住直咽口水。

鲁迅家的老宅子,虽然历经风雨,但那股子古朴劲儿还是藏都藏不住。

你瞅瞅那雕花的窗棂,还有屋檐下挂着的红灯笼,晚上亮起来的时候,红得跟火烧云似的,暖洋洋的,特别有人情味儿。

再走走,就到了沈园了。

这园子啊,美得就像是从诗里走出来的。

小桥流水,柳丝轻拂,走在那曲径通幽的小路上,耳边是潺潺的水声,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丝竹声,简直是人间仙境啊。

要是赶上春天,那园子里的花儿开得跟比赛似的,红的、黄的、紫的,争奇斗艳,美得让人心醉。

这时候啊,你往那一坐,闭上眼,深呼吸一口,整个人都好像被花香包围了,啥烦恼都没有了。

还有啊,别忘了去尝尝绍兴的黄酒和臭豆腐。

那黄酒啊,色泽金黄透亮,喝一口,暖胃又暖心,好像连带着把心里的那点小忧愁都给融化了。

臭豆腐嘛,闻起来可能有点“那个”,但吃起来那叫一个香啊,外皮炸得酥脆,里面却是嫩滑可口,再蘸点辣椒酱或者甜面酱,哎呀妈呀,简直是绝了!绍兴的美啊,不仅仅是这些名胜古迹和美食小吃,更在于它那份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情味儿。

走在大街小巷里,你总能遇到一些热心的绍兴人,他们会很乐意地跟你聊聊这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那份热情和真诚啊,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而且啊,绍兴还是个很有故事的地方。

从古至今啊,这里出了不少的名人大家呢。

比如鲁迅啊、王羲之啊、陆游啊……他们的故事啊就像这绍兴的酒一样越品越有味儿。

每次来绍兴啊都好像是在跟他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呢。

所以啊朋友们啊如果你们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来绍兴走走看看感受一下这座古城独有的魅力和韵味啊!保证你们来了就不想走了!。

千年古镇解说词

千年古镇解说词

千年古镇解说词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那充满韵味的千年古镇。

你说这千年古镇啊,就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坐在那儿,等着我们去倾听它的故事。

那古老的街道,弯弯曲曲的,就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每一道都写满了岁月的痕迹。

走在上面,你能感觉到一种独特的踏实感,仿佛脚下的每一块石板都在跟你诉说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古镇里的那些老房子,那可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有的墙壁都已经斑驳了,可那又怎么样呢?这反而让它们更有味道了呀!就好像一个人,虽然脸上有了些许皱纹,但却越发显得有魅力了。

这些老房子里,说不定曾经住过什么名人呢,或者发生过什么传奇的故事。

你想想,那得多有意思啊!
还有那古镇的小河,河水潺潺地流着,就像一条银色的丝带穿过整个镇子。

河上说不定还飘着几条小船呢,那小船晃晃悠悠的,多惬意啊!你难道不想坐上去,随着河水慢慢飘荡,看看两岸的风景,感受一下那份宁静与悠然?
古镇上的人们也特别热情。

你要是在那儿迷了路,随便找个人问问,他们都会热心地给你指路,说不定还会跟你唠唠嗑,讲讲古镇的趣事呢。

这可比在那冷冰冰的大城市里舒服多了吧!
在古镇里,时间仿佛都变慢了。

你可以慢悠悠地逛,不用着急忙慌的。

看看那些传统的手工艺品,那可都是匠人们用心制作出来的呀!每一件都独一无二,不比那些机器生产的东西有意义多了?你要是喜欢,还可以买上一件两件的,带回家留作纪念。

哎呀,这千年古镇的魅力真是说也说不完啊!你难道不想亲自去体验体验?去感受一下那浓厚的历史氛围,去尝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去和古镇的人们聊聊天,听听他们的故事?相信我,你一旦去了,就会被它深深吸引,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别犹豫啦,赶紧出发吧!。

古邑往事——商亦有道

古邑往事——商亦有道

古邑往事—商亦有道【主持人1】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国宝档案》。

如今,当人们越来越向往高楼大厦的时候,在中国江西省的金溪县,还有这样一群尘封千年的古村落:人们在这里聚族而居,坚守着世代传承下来的淳良民风;一座座古建筑的背后,也承载着一代代金溪人“厚德载物,品德为先”的精神。

接下来的节目,我们将走进这座千年古邑:金溪,为您讲述曾在这里发生过的悠悠往事。

【解说1】金溪地处中国的武夷山脉和鄱阳湖平原的过度地带,有山有水,气候宜人。

因为这里曾经是重要的金银冶炼厂,而得名“金溪”。

在今天的金溪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40余座明清时期的古村落,其中建筑保存最为完整的,是一个叫做竹桥村的小村庄。

沿着金溪县城向北10公里,在群山的环绕之中,这个与喧闹的外界几乎隔绝的竹桥村,赫然出现在眼前。

中国元朝末年,政治动荡,农民起义频繁。

一个叫做余文隆的人带着家眷四处远行,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清净的地方,过平稳的生活。

当他们爬过一座座大山,走过崎岖的山路,跨过一座竹桥时,发现了这个依山傍水的竹桥村,从此便停下脚步,在这里安了家,希望世代子孙都可以在此安享太平。

在历经几百年的发展之后,竹桥村已经繁衍成为一个拥有几千人口、两百多户人家的大村落。

有趣的是,这个大大的古村落,一直维持着单一的姓氏–余姓。

俯瞰全村,几百幢古建筑错落有致地连接在一起。

如同一柄张开的蒲扇,看似布局紧凑,实则向心有序。

一条东西向直街与十来条弯弯曲曲的巷道交接,如同扇骨般支撑起整个竹桥村。

竹桥村的明清古建筑,秉承了中国江西地区的赣派建筑风格。

青一色的青砖灰瓦朴实素雅、古朴厚重;高高耸立的马头墙,翘首长空,即能防火、防风、又能挡盗防贼。

一座座用以维系家族血统,象征家族荣耀的古祠堂,显眼气派、肃穆磅礴。

民居大多为上下两堂,左右为卧室,中间为厅堂。

厅堂没有分层,显得高大宽敞,上下天井一个负责采光,一个负责排水;门楣、屋檐、窗棂等多处地方的木质雕花装饰,更是工艺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象山心学博物馆馆藏介绍

象山心学博物馆馆藏介绍

金溪象山心学博物馆馆藏介绍(一)仰山文化金溪县文化研究协会象山心学教研基地明代官厅江西省文保单位文化的兴盛是中华民族繁荣强盛的支撑,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而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一定要了解“心学”,“心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

金溪,作为陆象山先生的故里,是“心学”的发源地,是孕育“心学”形成、发展、兴盛的摇篮。

在金溪这片土地上,“心学”思想已经深入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传承了八百多年。

在象山心学博物馆,我们通过大量与“心学”相关民间收藏品的展示,希望能窥一斑而知全貌,让大家对心学有所了解。

一、波涵千顷提起心学,大家自然会想到孟子的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求放心”、象山先生的“发明本心”、阳明先生的“致良知”。

那么,我们所放的、发明的究竟是怎样的“心”?致的是怎样的“良知”呢?这里我们为大家做一个形象的说明。

大家可见,在这块“波涵千顷”匾额下方有一池静水,当我们将石子投入水中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但只要我们不再继续投石子,水面终归会归于平静。

我们的本心就如同这静水,本来无波无澜、无善无恶,一旦生起私心杂念,就如水中投入石子般不再平静,分别了善恶,有了取舍,进而有了或善或恶的行为。

如果我们能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就能对自身、对外物有真实的认知,若能为善去恶,久而久之,心自能平静恢复到本来的样子。

此为善去恶便是格物,格物而致知,恢复本心。

这样就是发明本心,即是明明德、止于至善,此至善是无善,无善便无恶。

二、德著幽光象山先生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此良善“本心”。

“若能发明此心,涵养此心,凡者即圣人。

”他认为人生的目标是如何“做人”,而不是如何“作书”,即便是目不识丁,也要堂堂正正做一个人。

因此,学问之道,以“尊德行”为本,“道问学”为末。

介绍两程故里历史的作文

介绍两程故里历史的作文

介绍两程故里历史的作文在中原大地的一个角落里,藏着一处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魅力的地方——两程故里。

两程故里,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程村。

这里是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两兄弟的故居,是理学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走进两程故里,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气势恢宏的牌坊。

牌坊高大而庄重,上面刻着的字迹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穿过牌坊,一条青石铺就的小路蜿蜒向前,路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低语着古老的故事。

沿着小路前行,便能看到两程祠。

这座祠堂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妙。

走进祠堂,里面供奉着程颢、程颐的塑像。

他们目光深邃,面容慈祥,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祠堂的墙壁上挂满了介绍两程生平事迹和理学思想的展板,细细读来,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当年讲学论道的情景。

还记得有一次,我在两程祠里碰到了一位老者。

他头发花白,精神矍铄,正站在一尊塑像前,神情专注。

我好奇地凑过去,与他攀谈起来。

老者对两程的理学思想如数家珍,他说:“这程颢、程颐啊,那可是不得了的人物。

他们的理学,讲的是道德、伦理、人性,对咱中国人的影响可大着呢!”他指着墙上的一幅字画,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解其中的深意。

我听得入了迷,不知不觉中,对两程的理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从两程祠出来,不远处有一座书院。

书院的建筑保存完好,里面摆放着书桌、椅子,仿佛还能看到当年学子们在这里刻苦攻读的身影。

据说,两程兄弟当年就在这里讲学,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求学。

他们的教诲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

在书院的一角,有一个小小的花园。

花园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五颜六色,争奇斗艳。

我看到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时而停在花瓣上,时而在空中盘旋。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片片光斑,照在地上,如梦如幻。

我不禁想起了程颐的那句名言:“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读书学习,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继续往前走,便是两程故里的居民区。

古邑往事——名动乡里

古邑往事——名动乡里

国宝档案古邑往事——名动乡里【预告】中国江西省金溪县是著名的文化名县,为数众多的明清古村落是这里最美的景致。

在这些古村落中,拥有“进士第”、“侍郎坊”、“都督第”这样称谓的明清古建筑似乎随处可见。

这些历经沧桑的建筑究竟为谁而建?那些早已逝去的人们又有着怎样荣耀的一生?下期《国宝档案》为您讲述金溪的名人往事。

【主持人1】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国宝档案》。

在中国江西省的东北部,有一个名为“金溪”的小县城,40多个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在金溪县内星罗棋布,吸引着无数游人的目光。

在这些古村落中,拥有“进士第”、“侍郎坊”、“都督第”这样称谓的明清古建筑似乎随处可见。

它们有的依然精美,有的却只剩下断壁残垣。

那么,这些历经沧桑的建筑究竟为谁而建?那些早已逝去的人们又有着怎样荣耀的一生呢?【解说词1】游垫村坐落于中国江西省金溪县的中部,和县里其他古村落相比,这个只拥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似乎显得有些不起眼。

然而,当人们沿着村子南边的一条青石小路缓缓前行时,却往往会有一种错觉,仿佛时光又回到几百年前。

因为在路的一旁,五座保存完好的明代门楼并排矗立,历史的沧桑就这样迎面而来。

“进士第”、“侍郎坊”、“尚书府”、“方伯巷”和“大夫第”,匾额上,苍劲有力的大字昭显着这些门楼曾经的荣耀。

走进门楼,一条条青石铺成的巷道延伸开来,和一条东西向的主干道交错,形成颇具特色的“一横五纵”的地理格局。

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让游垫村声名在外,有人把这些精美的古建筑称为“活化石”,也有人干脆称这里是“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而在这个半月形的古村落里,总宪第大概是最精美的建筑。

它占地约为七百平方米。

宅院的大门是巨石牌坊的样式,门上那些精美雕刻寄托了主人美好的祈愿,表现了古代江西雕刻艺术的高超水平。

石匾之上,“总宪第”三个大字格十分醒目,而旁边那些小字则留下了这座宅院第一任主人胡桂芳的名字。

游垫村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村子。

在八百多年的历史中,曾经有不少人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踏入官场。

我的家乡---商丘市夏邑县

我的家乡---商丘市夏邑县

长寿节
夏邑特产

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夏邑县为“中国食用 菌之乡”,并举行了授牌仪式。至此夏邑 县成为全国唯一的县市级“中国食用菌之 乡”。
夏邑特产
夏邑县王河白蜜桃
夏邑小吃
夏邑 糁汤
冉家五香糟鱼
粉条生产基地
欢迎同学、老师到夏邑玩。。。
诚邀同学、老师到夏邑游玩啊。
欢迎
夏邑STYLE
谢谢观看啊、、
夏邑的由来
• 古城夏邑,历史悠久。为何取名夏邑,民间传说 不一。远在战国时期,取名下邑,因地处低洼, 取其低下之意。到了金朝,女真族对沦陷区人民 进行了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中原大地反抗民族压 迫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传说当时下邑北是刘楼 村,有个农民叫刘华夏,他看到金人对中原人民 残暴的奴役和残杀,便聚众数十人揭竿而起,十 日之内发展到三千余人。他们在刘华夏的带领下, 杀死女真族统治者,攻克下邑县城,以下邑为据 点,四处打击女真官兵。同时,为表达爱国主义 思想和民族气节,改“下邑”为“夏邑”。700 余年来,夏邑的名字相传至今。
天龙湖公园

美吧。。。。。
特色旅游之彭雪枫将军纪念枫将 军殉难地,建有“彭雪枫将军纪念馆”。
彭雪枫将军
新发现—汉代墓群13个
青桐寺
欢迎来玩
崇光 寺
商 汤 祷 雨 处

天龙 寺
夏邑剪纸
龙与凤
经典剪纸
夏邑著名标志
长寿之乡


2008年10月6日,夏邑县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授 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成为河南省当时 第一也是唯一获此称号的县,同时成为中国的 第八个“长寿之乡”。 夏邑人长寿啊。。。
特色旅游之孔子还乡祠

夏邑是伟大的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孔子 的祖籍。孔子多次回 栗祭祖和考察殷礼, 县城北6公里处建有 “孔子还乡祠”。

象山公园记

象山公园记

象山公园记古邑金溪,赣东明珠,华夏书乡,江南邹鲁宝地;千年以来,群英竞秀,其中俊杰,首推象山。

象山先生,心学鼻祖,百世大儒,中华思想巨匠,高标独帜,影响中国文化八百余年。

岁月随星斗流动,古县伴共和国新生;改革开放,春风浩荡,金溪步入新时代,书乡又赋新篇章。

公元二OO五年,岁在乙酉,时值吴信根、谭小平二贤士主政金溪,团结率领全县各界人士,倾力打造工业新城、农业强县、文化旺邑。

发展态势,和谐持续;物阜民丰,政通人和;人文精神,日益彰显。

是年夏,为追慕先贤,造福乡亲,顺民众之愿,弘扬传统文化,推进社会和谐,致力于县城东改西扩北移,遂迁橡胶、锯木两厂,划地二百四十亩,投资四千多万元,开发乱岗荒茅之地;藉借高坊灌溉渠水穿流之便,拓展湖塘秀水景色;发挥象山阁教化功能,构筑锦绣塔于内,建造文化主题公园。

县委政府决议于前,各方响应行动于后;集众智,运匠心;延名师,绘宏图;凭巧匠,夺天工;攻坚两载,壮丽园林,椽笔勾成。

竣工将近,城乡民众竞告佳音。

六月三日,县城万人空巷,乡村民众奔涌而来,共睹开园盛况。

其时,园内群贤毕至,人头攒动,交口称赞;彩旗招展,莺歌燕舞,锣鼓齐鸣,喜气冲云霄。

当日夜,民众再入园,赏美景,看烟花,欢庆如佳节:火树银花,辉映星空,姹紫嫣红,璀璨夺目;天女散花,轻盈洒落,绚丽耀眼,美轮美奂;园内稚嫩雀跃,情侣留影,游子激动,耄耋欢呼,人间天上齐展盛世画卷。

复平日,朝曦暮时,春夏秋冬,或邀友引伴,或扶老携幼,入斯园一游,赏景怀古,解乏健身,皆觉脑清目明,心旷神怡。

若旭日初升、朝霞吞吐之时,于园外远望,水榭亭台倒影湖中,似琼楼玉宇降人间;象山阁瑰丽宏伟,锦绣塔壮观俊秀,华丽与淡雅同在,含蓄和张扬共存;阁、塔相语,交流儒、释、道精华,展现和而不同胸怀;文化馆、图书馆相依,期望文明涵养良知,延续象山槐堂文脉;东北鹅湖,清水一泓,蓄存云林诸峰灵气;西南门楼,古色两座,接纳千年书乡雅风。

步入园中,见“溪流印象”之水,潺潺而动,似歌声唱响美好前景;信步向前,书山路旁,如茵绿草,缕缕传送清香,缓缓沁人心脾;林中百鸟细语,赞美男女晨练持恒;象山像前,屏气凝神,似乎可闻先哲吟诵:“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道德!”游人或留意览胜,观奇葩、赏嘉木、读诗文,且赏且行;或随心而游,过曲波桥、湖滨广场、锦绣花道、鹅湖会亭、柳岸绿堤、碧波廊,将息将娱;或驾舟荡漾,与碧湖白沙码头、水心亭、逸波桥,相迎相送。

二程故里观后感

二程故里观后感

二程故里观后感
二程故里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程村,是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两兄弟著述、讲学的地方。

在参观二程故里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二程故里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彰显了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

在故里的石坊上,明英宗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的敕建铭文清晰可见,记录了二程故里的历史渊源。

整个故里的氛围宁静祥和,让人能够感受到古代先贤们的思考和追求。

在参观过程中,我被二程故里的文化内涵所深深吸引。

程颢、程颐两兄弟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在二程故里,我领略到了他们著述、讲学时的场景和思想脉络,更深刻地理解了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

此外,二程故里的自然风光也让我印象深刻。

故里周围的环境清幽宜人,让人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二程故里是一处值得一游的文化遗址。

在这里,我不
仅领略到了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更深刻地理解了宋明理学的思想内涵和教育理念。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走近家乡历史,感悟家乡文化》(课件)-六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

《走近家乡历史,感悟家乡文化》(课件)-六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

状元何昌言
庐江才子文胆雄, 家世簪缕台省中。
今年来献康时策, 跨得青天第一龙。
南国从来学者多, 因此人人壮心赤。
淦阳有翁霜鬓须, 满眼儿孙皆读书。
王言 天 下 清 官 第 一
明朝兵部侍郎陈寿 耿 直 清 廉
共产党员邹努
革 命 牺 牲 精 神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李继开
特产美食 组长:钟嘉豪
特产美食
新干竹马舞
落离莲
竹龙又替水龙船, 斗巧争奇色色鲜, 笑煞城东王老爷, 听人齐唱落离莲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谈感悟
通什么新的认识?
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分工协作的能力 探究实践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作为新干人的自豪感,自信心 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贡献青春 宣传家乡,传播家乡正能量
共出土青铜器486件,玉器754件,陶器139件, 其中国宝文物5件,国家一级文物23件
大洋洲商墓
大洋洲商墓
中国二十世纪 百年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牛头城遗址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萧 公 庙
萧公庙
界埠袁家村战国粮仓
界埠袁家村战国粮仓
全 国 重 点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三湖大红袍
桔皮鱼丝、凉拌桔皮
水牛菜丸子
七琴擂茶
打麻糍 栗江猪
枳壳
查资料
实践操作
三湖大红袍
贡果
桔皮鱼丝
江 西 赣 菜 菜 谱
凉拌桔皮
枳壳
栗江猪
打麻糍
糯米
七琴擂茶
水牛菜丸子
水牛菜丸子
民俗风情 组长:吴安然
民俗风情
新干剪纸 竹马舞 莲花落
查资料
访问学习
新干剪纸
八仙过海

三故 故居故里故事

三故 故居故里故事

三故故居故里故事
猜你想了解的是“三故胜境”,其为彭祖故国、项羽故都、刘邦故里的统称。

以下是关于它们的介绍:
彭祖故国:传说中彭祖善于烹饪,他因向尧帝进献雉羹而得到赏识,被封于彭地,成为彭祖。

项羽故都:据史料记载,徐州曾是项羽的都城。

在夏商时期,彭祖故国逐渐强大,夏启十五年,彭伯寿受命征讨武观叛乱,商亶甲三年,商王命令彭伯征讨邳人,五年,命令彭伯和韦伯讨伐班方。

刘邦故里:刘邦的故乡在沛县,如今江苏沛县仍保存有许多与刘邦有关的遗迹和传说。

新会书院 文物保护单位

新会书院 文物保护单位

新会书院文物保护单位
新会书院又称“阖邑书院”,并非传统的书院建筑,而是木石砖瓦结构的晚清岭南祠堂建筑。

位于会城惠民西路,是新会阖邑族群于民国初年(1917-1927)筹建的合族祠堂。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会书院作为新会一中校舍使用,为新会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保留了弥足珍贵的文化脉络和历史记忆。

1995年,新会书院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会书院规模大,工艺水平高,集广东建筑工艺之大成,是一座难得的建筑艺术宝库。

建筑采用硬山式屋顶,用花脊饰石湾陶塑人物花鸟、宝珠及灰塑花鸟,整座建筑饰有人字封火山墙、绿色琉璃瓦面、青砖墙身、麻石勒脚,涵盖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楹联等多种装饰工艺。

书院前有宽大的广场,两重围墙,设有围墙门楼3座。

白水史官旅游景点

白水史官旅游景点

白水史官旅游景点
白水史官旅游景点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白水县,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

以下是一些值得一游的景点:
1. 白水古城:白水古城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城,拥有城墙、城门、街巷、民居等建筑,游客可以感受到古代城市的风貌。

2. 灞泉山:灞泉山是白水县的最高峰,山上有古代的灞泉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遗址,也是爱好登山的游客的好去处。

3. 罗城古驿道遗址:罗城古驿道是古代交通要道之一,现在只剩下一些遗址,但仍然能够看到古驿道的轨迹,历史意义重大。

4. 古洋陵:古洋陵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墓地,墓碑上刻有欧阳修的传世诗文,是文化爱好者必去的景点。

5. 罗城:罗城是古代的县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游客可以参观古代建筑、文化广场等。

6. 白水大峡谷:峡谷景区集山、水、林、瀑布于一体,风景优美,游客可以在此观赏大自然的美景。

以上是白水史官旅游景点的一些推荐,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景点进行游览。

走进文化名城 遇见书香滕州

走进文化名城 遇见书香滕州

走进文化名城 遇见书香滕州文/宋滨 魏焕升 MEETING A LITERARY TENGZHOU IN THE FAMOUS CULTURAL CITY滕州,一座千年古县,自古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考古发掘距今7300年的“北辛文化”遗址,是“大汶口文化”的源头,表明这里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

○依托“一塔六馆”文化设施,滕州规划建设了墨子鲁班科技文化城。

Relying on the cultural facilities of “One Tower and Six Museums”, Tengzhou planned and built the Science and Culture City of Mozi and Lu Ban.欢乐滕州 | HAPPY TENGZHOUH这里是“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

始建于战国时期的滕文公台,巍巍高台,殿陛森森,颇具规模。

台面有一巨石,上刻李白手书“壮观”二字,说明当时的宏伟壮观。

造型浑厚、古朴庄重的龙泉塔,据建筑专家梁思成考证,始建于唐大历年间,是中国北方密檐式古塔的佳作。

滕县老县衙是明清建筑风格的代表,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鱓做滕县知县时曾在此办公。

百寿石坊、接官巷、书院巷、滕州老街等历史街区依旧熠熠生辉。

滕州名人辈出,人文荟萃。

“科圣”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

“工匠祖师”鲁班众多发明巧夺天工,其工匠精神穿越两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招贤纳士的孟尝君、善施仁政的滕文公、勇于自荐的毛遂、造车鼻祖奚仲等历史名人,俊彩星驰,留下千古佳话。

进入新时代,滕州市把文化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吹响了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生态文化名城”的号角,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经济融合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以项目建设推动文化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融合、共享融合。

规划建设的墨子鲁班科技文化城,屹立于滕州大地,成为滕州的又一座文化地标。

绍兴百景:王阳明故居遗址

绍兴百景:王阳明故居遗址

绍兴百景:王阳明故居遗址
展开全文
绍兴王阳明故居遗址
王阳明(1472-1529)又名王守仁,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我们常说的“知行合一”就是他创立的“心学”,故居位于城西北王衙池弄及周边,俗称“伯府”,他任职兵部期间平定“宸濠之乱”有功拜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并赐建“伯府第”,规模宏大,本地人说:吕府十三厅,不及伯府一个厅。

可惜毁于太平天国一场大火,现尚存建筑有石门框、观象台、碧霞池和伯府大埠头等,大部分成为民居,占地很大。

故居上的民居已基本拆掉,准备重建,遗址上整理出大量石板和石构件。

2021-03-27。

想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

想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

想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汕头到潮州车程不到一小时,途径澄海。

掠过一幅丰收景象的番石榴地,眼前展现一大片古朴优雅、规模齐整、具有潮汕风格的民居就是被称为“岭南第一侨宅”的陈慈黉故居了。

富甲一方的陈氏家族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开始兴建郎中第、善居室、寿康里和三庐等四大宅邸,共有厅堂506间,进入宅邸,西式阳台、通廊天桥的迂回曲折、古朴典雅,让人乐而忘返。

据说以前陈家有个专司开关窗门的仆人,每天清晨开窗,开完所有的窗,又开始关窗,当所有的窗都关上了,天也就暗了。

穿堂过巷,突然发现一个正室的中央是一个挂着幕布,立着木偶的戏台,戏台上方正中央红底黑字堂堂正正写着“传统艺术,根植民间”。

这是被称为“微型潮剧”的潮汕木偶戏,也称作“纸影戏”、“铁枝木偶戏”。

让人感动的不是台上“包母求情”一段戏的栩栩如生,而是咿咿呀呀的唱腔后面那一位叫陈谦汉的老伯几十年对于古老潮剧和传统文化的执著。

鼓浪屿古寺窄巷潮州城里的开元寺有着1200多年历史,香火鼎盛。

一入寺门,我就被左右两棵只有50年树龄的菩提所吸引,它高大的身躯、结实的枝干、簌簌作响的繁浩绿叶,阳光透过枝叶散下点点光斑,伴着不绝于耳的佛音,让人只想静坐树下,什么都不想,好好地感受片刻的洁净和善灵。

从开元寺出来,坐上一辆人力小三轮,很快就拐进了潮州的“状元坊”――甲第巷。

看过悠长狭窄的甲第巷里瓷砖修饰的门、青灰扫过的墙,已是傍晚时分了,有人推着车向下班的主妇们卖起卤水鹅。

这卤水鹅只只肥硕,陈色均匀油亮,凑近闻一下,酱香扑鼻。

老板刀法熟练地将鹅去骨切块,配上自家调配的酱油水、辣椒油、芝麻、香菜,简直让人垂涎三尺。

迫不及待拈一块丢到口里,皮脆肉嫩,爽口不腻,最特别的是那一股又浓似淡的酱香,余味悠长。

潮剧流连鼓浪屿从汕头到厦门,坐车的话也不过两个多小时,越过广东边界,跨过海沧大桥,依山面海的厦门到了。

卸下行李,我们便急不可待地要去繁华中山路上的百年名店黄则合,想在最短时间吃到最多的厦门小吃,黄则合定是首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邑往事–心学故里》
【预告】
在中国南方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中,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创立了一套流传千古的哲学理论。

他是谁?中国江西地区古老的民居建筑,对他的哲学思想有着如何深刻的影响?《国宝档案》带您探访中国南宋时期,一位心学大师的悠悠故里。

【主持人1】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国宝档案》。

在中国江西省抚州市的金溪县境内,有一片保存完好的中国明清时期的古村落群,绵延分布在方圆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这里远离大城市的喧嚣,也没有林立的高楼,仿佛是一处格外清静的世外桃源。

然而,从中国的宋朝开始,这里就已经是一片藏龙卧虎之地,群雄并起、英才辈出。

我身后的陆坊村,就是最值得关注的村庄之一。

【解说1】
陆坊村位于这一片古村落群的东部。

走进村子,可以看到老屋连片,石板街巷纵横交错。

一幢幢保存完整的古民居映入眼帘,这些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秉承着中国江西地区的赣派建筑风格,布局简洁,朴实素雅,清一色的青砖灰瓦和高峻的马头墙,半掩半露的双坡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自然古朴,又不失大方庄重。

在所有这些民居中,最显眼的是一幢高大的古建筑–陆家祠堂,似乎在提醒每一位到访的客人,这里曾经居住过一户不寻常的人家。

这是一座中国清朝时期的宗族门楼建筑,门楼分为三层,蓝顶白墙,砖木结构。

门楼上贴有一副对联,上联为“义居十世儒宗第”,下联为“六相三贤理学家”,横批为“大儒家庙”。

这幅对联中所说的“大儒”,指的就是中国南宋时期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心学大师陆九渊。

祠堂的正中央挂有一块宋朝书法家宋濂题写的“骊珠世家”牌匾,以表彰陆氏家族治家有方的美德。

在陆家祠堂的后院,有一座造型别致的亭子和一口依傍着农田的千年老井,称为“义亭”和“义井”。

义井造型别致,由巨石凿成四方井圈,与井口形成一个“回”字,意在告诫后人,不论飞黄腾达,还是穷困潦倒,都不能忘记养育自己的家乡。

南宋心学大师陆九渊正是这样一个人,他从金溪走出去,功成名就之后,又回到自己的家乡,以自己深厚的哲学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成就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流派。

公元1139年,也就是中国南宋时期的绍兴九年,陆九渊出生在金溪县的陆坊村。

当时,陆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整个陆氏家族九代同堂,全部家族有百十余口人(宗谱镜头)。

陆家的祖先曾在中国唐朝的唐昭宗时代任宰相,所以陆家的家风十分严肃,在当地属于德高望重的家族。

陆九渊自幼在陆坊村中长大,他在井边玩耍,在亭中读书(镜头义亭、义井),严格的家学渊源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

三四岁时,有一次陆九渊问他的父亲“天地何所穷际”,也就是天地有多大,他的父亲笑而不答,结果陆九渊苦思冥想了好几天。

长大后,当他在古书中看到“宇宙”二字的解说时,终于弄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在学习时,陆九渊喜欢刨根问底,对于书中的学问,他还经常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

八岁时,陆九渊对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中的内容提出了疑问。

当他读到《论语》中“孝顺父母的人很少会犯上作乱”这样一个观点时,陆九渊提出了质疑。

他说,犯上作乱的原因很多,不可一概而论。

汉高祖刘邦灭掉了秦朝,可刘邦本人却是一个极其孝顺的人,这又如何解释呢?所以,论语中的一些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的。

在当时,《论语》可是一部权威著作,很少有人会对《论语》中的观点产生质疑。

而陆九渊却能做到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他的这种性格,也为他日后的哲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大,陆九渊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

公元1172年,也就是南宋乾道八年,34岁的陆九渊考中了进士,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

然而,陆九渊脱世离俗的性格,并不能让他在当时的官场上如鱼得水,除了结交到一些造诣深厚的思想家和学者以外,陆九渊并没有得到朝廷重用。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对于儒家思想的深入研究,反而给了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各种哲学问题。

【主持人2】
考取了功名,成为了朝廷官员的陆九渊,却并不在乎荣华富贵。

比做官更能吸引他的,是当时儒家思想中的各种理论。

他愿意去思考,也善于思考这些在旁人看来高深莫测的理论。

同时,家乡的山水草木,也无时无刻不让他牵挂。

终于,学有所成的陆九渊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解说2】
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城内,有一座古老的书院–仰山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民间教育机构,通常由民间集资修建,供当地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开办各种学术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

这座仰山书院修建于中国清朝的乾隆二年,也就是公元1737年。

而在这之前,这里是陆九渊曾经讲学的崇正书院遗址。

公元1186年,也就是中国历史上南宋淳熙十三年的冬天,陆九渊辞去官职,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金溪。

由于早已名声在外,这位金溪才子的归来,成为了当地的一件大事。

金溪县令亲自带领全县学者,为陆九渊举办欢迎仪式。

家乡人民的热情让陆九渊很是感动,联想到自己多年疲惫的漂泊和宦海沉浮,陆九渊更加珍惜家乡父老带来的亲情了。

消息不胫而走,陆九渊的归来吸引了大批求学者,很多人远道赶来,希望能成为陆九渊的学生。

于是,陆九渊便以自己的家乡为中心,在各个书院中进行讲学活动。

同时,他也和当时社会上的各个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保持着沟通,经常与友人们开展各种学术切磋。

慢慢地,陆九渊的学术思想越来越完善,“心学”从此成为了陆九渊研究最深的一门学问。

所谓心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个门派,最初由北宋哲学家程颢创立,到了南宋时期,陆九渊对心学思想进行了发扬光大,使心学成为了一种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儒家思想,并与当时的另一个儒家思想流派,也就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流派平分秋色。

心学和理学同样来源于儒家思想,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发扬光大,但却又各有侧重,以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除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之外,究竟是什么造就了陆九渊在心学理论上的成功呢?这还要从陆九渊的家乡说起。

在陆坊村,一座座赣派建筑鳞次栉【zhì】比,幽深的古巷和静谧的村庄,常常使人陷入遐想。

赣派建筑具有稳重朴素的建筑风格,青砖灰瓦的建筑上,高峻的马头墙造型丰富,将屋顶包围起来,既可防火,也能防风,将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

每座建筑中都有一个天井,既用来采光通风,又体现了“四水归堂”的特点。

“四水归堂”本来是中国南方地区民间住宅的一种建筑布局,由于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会从四面流入天井之中,俗称为“四水归堂”。

这种建筑布局十分漂亮,也让人心情舒畅。

除此之外,四水归堂的建筑布局还在无形之中,把人与天紧密衔接起来,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境界。

坐在天井下,看着潺潺的雨水顺着墙面的斜坡汇聚到天井内,陆九渊“以心为本”的哲学思绪,自然而然地被引发。

在他看来,人的本心就是道德的根源,人们学习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进知识,而是为了实现道德的至高境界。

有人曾经问陆九渊,你的心学理论强调“以心为本”,这听起来很像是空谈啊。

陆九渊笑笑说,这完全不是空谈。

比如说孝顺父母,它应该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良知,而不应该是学来的。

你的修养到家了,自然就会去实践孝顺父母这件事情,即使父母去世了,我们的孝顺之心也不会因此消失,这就是所谓的“万物皆在本心”。

陆九渊的哲学思想成为了中国南宋时期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流派。

到了明朝,心学理论被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系统发展成为了一门学科,与中国古代的儒学、理学并驾齐驱,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地区广泛传播,对整个亚洲地区哲学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小小的陆坊村,这位心学大师的故里,则成为了他理论发展的历史见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