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检查步骤
神经内科体格检查步骤
![神经内科体格检查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bc1f9a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7.png)
神经内科体格检查步骤咱来唠唠神经内科的体格检查步骤哈。
一进检查室,先看看患者的整体状态。
就像你跟朋友见面,先打量一下他的精气神儿。
看他是清醒的、迷糊的,还是有点萎靡不振呢?这能给咱一个初步的印象。
然后就到头部啦。
摸摸头,看看有没有啥外伤啊,肿块之类的。
这就像检查一个小宝贝有没有在脑袋上磕着碰着一样。
再看看头发的分布,有时候一些疾病可能会让头发变得稀疏或者分布不均匀呢。
眼睛可是个重点哦。
让患者跟着你的手指动一动,看看眼球的活动是不是灵活自如。
就像指挥一场眼球的小舞蹈似的。
再用手电筒照一照瞳孔,看瞳孔对光的反应。
正常的瞳孔就像个听话的小卫士,光照一下就会收缩。
要是反应不正常,那可能就有点问题啦。
接着就是面部啦。
让患者皱皱眉头、闭闭眼、鼓腮帮子。
这就像是让脸做个小体操。
要是哪一块肌肉不听话,动不起来,那可能是面神经出了状况。
再看看舌头。
让患者伸舌头,可别小看这个动作哦。
舌头要是伸得歪歪扭扭的,或者抖个不停,那可能是神经系统在捣鬼呢。
颈部也不能放过。
摸摸脖子上的肌肉紧不紧,转一转脖子,看看有没有受限。
这就好比检查脖子这个小关节是不是润滑灵活。
四肢也很重要呢。
先看看四肢的肌肉有没有萎缩,就像看看四肢是不是瘦了一圈儿。
然后让患者抬抬腿、伸伸胳膊,感受一下力量。
要是软绵绵的,没什么劲儿,那肯定是哪里不太对啦。
再用小锤子敲敲肌腱,看看反射是不是正常。
这小锤子敲起来就像在和神经玩个小游戏,正常的话会有相应的反应哦。
最后就是感觉的检查啦。
用小棉棒或者小针轻轻触碰患者的皮肤,问问他有没有感觉。
就像在皮肤上玩个小测试,看看感觉神经有没有在好好工作。
神经内科的体格检查就像一场小小的探索之旅,每一步都很关键,都可能发现隐藏在身体里的小秘密呢。
这样一步一步地检查,就能对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有个大概的了解啦。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标准操作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标准操作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2c0e16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8.png)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标准操作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是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内容,通过对神经系统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从而帮助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旨在介绍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标准操作流程,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准备工作、具体操作步骤,同时也能够认识到正确操作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发展方向。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是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讲解,可以帮助读者提升专业能力,提高临床实践水平。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依次介绍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准备工作和步骤,通过系统化的介绍,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标准操作流程。
在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概述,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把握。
在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准备工作和具体步骤,帮助读者详细了解每一个环节的操作,并提供实用的操作技巧。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介绍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标准操作流程,强调正确操作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空间。
整体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
1.3 目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内容,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评估患者神经系统的功能情况和病变情况。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详细介绍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标准操作流程,帮助医生和医学学生更好地掌握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他们在临床实践中的检查准确性和诊断效率。
同时,本文也希望能够强调正确操作的重要性,提高医务人员对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展望未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发展方向方面,本文也将对神经系统体格检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以促进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升。
(完整版)神经电生理检查操作流程
![(完整版)神经电生理检查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e084e1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0.png)
(完整版)神经电生理检查操作流程神经电生理检查操作流程 (完整版)
1. 准备工作
- 确保设备和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验证病人的身份和诊断信息。
- 将病人放在舒适的位置,并确保他们感到放松和安全。
- 清理电极和传感器,确保它们无菌且可以正常工作。
2. 安装电极
- 根据检查需要,在适当的位置放置电极。
- 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确保电极精确定位。
- 确保电极与病人的皮肤直接接触,并使用导电胶以提高电极接触质量。
3. 进行检查
- 将设备校准到适当的设置和参数。
- 启动电生理检查程序。
- 跟随操作指导,记录并分析神经信号。
- 确保根据需要调整仪器和参数。
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将记录的神经信号导入计算机系统。
- 使用合适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 识别和评估任何异常或变异。
- 生成和保存相关的图表、图像和报告。
5. 结束检查
- 关闭设备和程序。
- 小心地移除电极,并确保病人感到舒适。
- 将仪器和电极清洁和消毒后储存。
- 保存和备份所有数据和记录。
6. 报告和解释
- 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详细的报告。
- 解释测试结果,提供有关病人神经功能的评估和建议。
- 建立联系和沟通,确保病人和相关医护人员了解结果和建议。
- 保护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以上是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操作流程的完整版。
请根据具体的检查类型和设备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注意事项。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2708c3b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f.png)
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神经系统检查的标准格式,包括检查的目的、步骤、工具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一、检查目的神经系统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和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通过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癫痫等。
此外,神经系统检查还可以用于评估神经系统受损的程度和康复情况。
二、检查步骤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和程度等。
此外,医生还会询问患者的家族史和既往病史,以了解患者的疾病风险和可能的病因。
2.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面容、步态、姿势等,检查患者的肌力、肌张力、感觉、反射和协调能力等。
医生可能会使用一些工具,如锤子、针、触觉棉等,来刺激患者的神经反应。
3. 神经影像学检查:根据需要,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如脑部CT扫描、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神经系统结构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4. 神经生理学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神经生理学检查,如脑电图(EEG)、神经传导速度检查(NCV)等。
这些检查可以评估神经系统的电活动和传导速度,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损伤或功能异常。
5. 实验室检查: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一些生化指标和炎症标志物,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感染或代谢异常等。
三、工具和设备1. 神经锤:用于测试患者的肌腱反射。
2. 针:用于测试患者的浅表和深层感觉。
3. 触觉棉:用于测试患者的触觉感知。
4. 神经电生理仪:用于记录和分析患者的神经电活动。
5. 脑部CT扫描仪和MRI仪:用于获取患者的神经系统结构影像。
6. 实验室设备:用于进行血液和脑脊液等生化检查。
四、数据分析根据神经系统检查的结果,医生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和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神经检查的实验报告
![神经检查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7eb8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1.png)
神经检查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神经检查方法,对受试者进行神经功能的评估,以便了解其神经系统的状态及功能异常情况。
二、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以下神经检查方法:1. 反射的检查:包括巴氏反射(套索反射与周围反射)、主动反射(跳脚反射与跳越反射)等;2. 触觉的检查:用刷子、棉球等刺激患者皮肤,观察其对触觉刺激的反应;3. 肌力的检查:通过要求患者做不同的肌肉动作,观察其肌肉收缩情况;4. 平衡和协调性的检查:通过要求患者做一些平衡和协调的动作,如单脚跳等;5. 痛觉的检查:用针尖或棉签沾取酒精等物质,刺激患者皮肤,观察其对痛觉刺激的反应。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1. 反射的检查在检查巴氏反射时,我们用套索轻轻勒住患者的手指,观察患者的手指是否迅速地收缩,并无法解开套索。
实验表明,患者的巴氏反射正常。
在检查主动反射时,我们让患者跳起并迅速蹲下,观察其脚踝和膝部是否在跳脚后迅速回弹。
结果显示,患者的主动反射正常。
2. 触觉的检查我们用刷子轻轻刷动患者的皮肤,观察其对触觉刺激的反应。
结果显示,患者对触觉刺激有明显的反应,反应时间正常。
3. 肌力的检查我们要求患者做一些肌肉动作,如握拳、屈膝等,并观察其肌肉收缩情况。
结果显示,患者的肌力正常,能够完成各项肌肉动作。
4. 平衡和协调性的检查我们要求患者单脚跳,以测试其平衡和协调能力。
结果显示,患者能够稳定地完成单脚跳动作,表明其平衡和协调性良好。
5. 痛觉的检查我们用针尖或棉签沾取酒精等物质,刺激患者的皮肤,观察其对痛觉刺激的反应。
结果显示,患者对痛觉刺激有明显的反应,反应时间正常。
四、实验结论通过以上神经检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反射方面:患者的巴氏反射和主动反射均正常;2. 触觉方面:患者对触觉刺激的反应正常;3. 肌力方面:患者的肌力正常;4. 平衡和协调性方面: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良好;5. 痛觉方面:患者对痛觉刺激有明显的反应。
综上所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正常,无明显的异常情况。
神经科查体的内容及步骤
![神经科查体的内容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469a9f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0.png)
神经科查体的内容及步骤神经科查体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它通过观察和检测患者的神经症状、神经体征以及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等来获取相关信息。
下面将介绍神经科查体的内容及步骤。
一、内容:1. 神经系统病史: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发作的时间、症状的持续时间、病情的变化等,以及相关的家族史和个人习惯等。
这些信息对于判断病因及诊断疾病非常重要。
2. 神经症状评估:询问患者是否有头痛、眩晕、意识障碍、运动和感觉异常、言语障碍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的具体表现和发作规律等。
3. 神经体征检查: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肌肉系统、感觉系统、脑神经系统等方面。
例如,检查患者的肌力、肌张力、肌肉协调性、感觉觉醒度、瞳孔对光反应等。
4.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通过一系列的特殊检查手段,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如神经肌肉电图(EMG)、脑电图(EEG)、脑磁图(MEG)、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诱发电位(AEP)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神经功能异常情况。
5.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检查,用于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结构及异常情况,如脑部肿瘤、脑出血等。
二、步骤:1. 病史询问:医生会与患者详细了解病情,包括症状的发作规律、持续时间、疼痛的性质、伴随症状等。
2. 神经体征检查:医生会根据病史来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外貌、姿势、步态等,检查患者的肌力、肌张力、病理反射、感觉觉醒度等。
3.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根据需要,医生会选择相应的功能评估方法,如行走测试、肌力测试、感觉测试等,以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4.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如果需要进一步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结构及异常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
5. 结果分析与诊断:医生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结合病史和症状,最终做出相应的诊断。
总结:神经科查体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对于评估神经系统功能异常非常有帮助。
神经科查体步骤
![神经科查体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a1015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3.png)
神经科查体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1. 基本生命体征的评估: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2. 神经功能评估:主要涉及肌力、肌张力以及浅反射和病理征等。
首先需要对肢体肌肉力量进行评估,以了解肌肉的健全程度。
肌张力是肌肉松弛时的硬度,可以用来判断肌肉是否处于紧张状态。
浅反射是指皮肤直接受刺激而引起的收缩反应,可以帮助检查反射是否存在。
3. 视觉和听觉评估:观察患者是否有视力问题或色盲,以及听力是否正常。
4. 协调功能评估:主要检查肢体和语言是否协调。
5. 精神状态评估:检查患者是否有精神疾病,是否有认知障碍。
6. 辅助检查:包括脑电图、头颅CT、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病因。
在查体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步骤,避免造成患者不适或受伤。
同时,查体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神经系统检查操作步骤及要求
![神经系统检查操作步骤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abde4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d.png)
神经系统检查操作步骤及要求1.病史询问:首先,医生会询问患者有关症状的详细情况,包括出现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任何与症状相关的因素。
同时,医生还会了解患者的个人病史、家族病史、用药情况等。
2.观察:在检查开始之前,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面容、步态、姿势等,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明显的神经系统障碍。
例如,是否有面部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运动障碍等。
3.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医生会分别检查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检查:-意识状态和定向力:医生会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定向力,包括患者是否清醒、对时间、地点和人的认知是否正常。
-神经系统运动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肌力、肌张力和协调性运动等。
例如,医生会要求患者屈伸四肢、握拳、踮脚尖、跖起脚等,以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
-神经系统感觉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触觉、痛觉和温度感觉等。
例如,医生会用一个细小的物体触碰患者的皮肤,询问患者是否有相应的感觉。
-肌腱反射检查:医生会用一根橡皮锤刺激患者的肌腱,观察是否出现相应的肌腱反射。
常见的肌腱反射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膝腱反射等。
- 病理反射检查:医生会刺激患者的病理反射,例如巴宾斯基征(Babinski sign),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2)外周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血管和深感觉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动脉搏动情况和深感觉(如振动觉、位置觉等)。
例如,医生会触摸患者的动脉并比对双侧是否一致,同时也会使用调查针进行深感觉测试。
-神经系统浅感觉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浅感觉(如触觉、痛觉、温度觉等)。
例如,医生会用棉签触碰患者的皮肤,询问患者是否有相应感觉。
-肌力测试:医生会检查患者各个肌群的肌力。
例如,医生会让患者屈腕、屈膝等,观察患者对抗医生的阻力时的肌力变化。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用以评估神经传导的情况。
4.辅助检查:在需要的情况下,医生还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安排一些辅助检查,如脑电图(EEG)、磁共振成像(MRI)等。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e30670d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e.png)
神经系统检查脑神经感觉神经神经系统检查运动神经神经反射自主神经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12对:嗅神经视神经单纯感觉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蜗神经四滑五叉六外展动眼神经七面八听九舌咽滑车神经十迷十一副十二舌下展神经单纯运动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运动和感觉兼有的混合神经迷走神经(一)嗅神经1.检查法:先确定被检者无嗅幻觉后,嘱被检者闭目并用手指压一侧鼻孔,拿带有花香或其他香味的物质,如香皂、牙膏或香烟等,置于被检者另一侧鼻孔下,让其辨别气味;再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鼻孔,了解被检者双侧嗅觉是否正常;注意不能使用挥发性、刺激性气味的物品,如醋酸、乙醇、甲醛溶液等,尤其是氨水等,也不能用被检者不熟悉的物品;2.临床意义:1嗅觉中枢的刺激性病变引起嗅幻觉,患者常发作性地嗅到特殊气味,可见于颞叶癫痫先兆期或颞叶海马附近的肿瘤;2嗅神经、嗅球、嗅束病变,可导致一侧或两侧嗅觉丧失3鼻腔局部病变如鼻炎、鼻部肿物或鼻外伤,往往产生双侧嗅觉丧失或减退二视神经:视力、视野、眼底检查1.视野1检查法:有手动法和视野计法;医师应为视野正常者;方法:被检者背光与医师相对而坐,距离约100CM,各用手遮住相对一眼,并相对凝视保持不动;医师置手指于两人相对等距离中间,分别从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从外周逐渐向眼的中央部移动,嘱被检者发现手指立即示意;以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眼;如被检者与医师在不同方位均能同时看到手指,视野大致正常;如在某方向上,当医师看到手指后再移动一定距离被检者才看到,为视野缺失;2临床意义:凡视觉通路的某一部位遭受损害都可引起视野缺损;1.视神经损害2.视交叉正中部损害3.视束损害4.视辐射下部损害6视辐射上部损害7视中枢损害2.眼底(1)检查法:检眼镜;无需散瞳; 检查时,被检者背光而坐,眼球正视前方;查右眼时,医师站在被检者右侧,右手持检眼镜,右眼观察眼底,从离被检者50cm处开始寻找瞳孔并逐渐窥入,检眼镜要紧贴被检者面部; 主要观察:视神经乳头、视网膜血管、黄斑区、视网膜各象限是否有异常改变;(2)正常眼底:视神经乳头:淡红色,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动脉较细,色鲜红;静脉较粗,色暗红,动静脉管径比2:3;视网膜全部为鲜橘红色;黄斑位于视神经乳头颞侧偏下方,呈暗红色,在其中央有一小反光点;(3)临床意义(二)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共同支配眼球运动-----神经核分别位于中脑动眼上丘、滑车下丘和脑桥动眼神经还支配提上睑肌、瞳孔括约肌、睫状肌,故检查项目除检查眼球运动外还包括眼裂、眼球位置和瞳孔检查;①眼球运动:医生左手置于受检者头顶以固定头位,使其不能随意转动,右手指尖放在受检者眼前30cm-40cm处,嘱受检者两眼随医生右手指尖移动方向运动;一般顺序左侧→左上→左下,右侧→右上→右下注意眼球运动幅度、灵活度、持久性、两眼是否同步,并询问受检者有无复视出现;②眼裂:眼裂是指上、下眼睑之间形成的裂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眼缝;成人睑裂长度为20~30mm,mm左右,宽度最宽处为10~15mm.睑裂宽度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及测量法确定;③瞳孔: 正常2-5mm,双侧等大等圆瞳孔缩小受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瞳孔扩大受交感神经支配1)缩小与扩大:病理:缩小<2mm常见于虹膜炎、中毒有机磷毒杀虫剂及毒蕈药物影响吗啡、氯丙嗪、毛果芸香碱等;扩大>5mm:外伤、青光眼绝对期、视神经萎缩、完全失明、濒死状态、颈交感神经刺激、药物影响阿托品、可卡因等;2)大小不等:双侧瞳孔大小不等:脑外伤、脑肿瘤、脑疝、及中枢神经梅毒等颅内病变;双侧瞳孔大小不等且变化不定:常见于中枢神经和虹膜支配神经病变;如双侧不等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并伴意识障碍,常是中枢功能损害的表现;3形状异常:瞳孔呈椭圆形常见于青光眼或眼内肿瘤;呈不规则状常见于虹膜粘连;4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照射瞳孔,观察其前后的反应变化;正常人受照射光刺激后,瞳孔立即缩小,移开照射光后瞳孔随即复原,称为对光反射;分为:①直接对光反射:即光线直接照射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②间接对光反射:用手隔开双眼,光线照射一侧瞳孔时,另一侧瞳孔也立即缩小,移开光源瞳孔迅速复原;5近反射:当两眼同时注视一个近处的目标时,两眼同时产生瞳孔缩小、晶体变凸及两眼向内侧集合,这三种联合反射,称为近反射;其目的是使外界物体成像清晰并投射在两眼的黄斑上;嘱被检者注视1m以外的目标通常为检查者的示指尖,然后逐渐将目标移至距被检查者眼球约10cm处,这时观察双眼瞳孔变化情况;由看远逐渐变为看近,即由不调节状态到调节状态时,正常反应是双侧瞳孔逐渐缩小,称为调节反射;双眼球向内聚合,称为聚合反射;当动眼神经受损害时,睫状肌和眼内直肌麻痹,调节和聚合辐辏反射消失;临床意义①动眼神经完全损害时出现眼睑下垂、眼球向内、向上及向下活动受限而出现外下斜视和复视,并有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②滑车神经单独麻痹很少见,常合并动眼神经麻痹;如滑车神经单独损害时出现眼球位置稍偏上,眼球向外下方活动受限,下视时出现复视,但多无斜视③展神经受损时眼球不能外展,出现内斜视和复视;④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合并麻痹多见,表现为眼肌全部瘫痪,眼球不能向任何方向转动,只能直视前方,瞳孔散大,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消失上述神经单独损害多见于脑肿瘤、结核性脑膜炎、脑出血、脑疝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合并麻痹常见于;(三)三叉神经以感觉神经为主的混合神经检查法:分别在三个分支体表分布区检查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振动觉;运动的检查要先观察被检者的咀嚼肌和颞肌有无萎缩;再用两手压紧被检查者咀嚼肌和颞肌,嘱其做咬合动作,比较两侧的肌力和肌张力有无变化;最后嘱被检者张口或露齿,以上下门齿中缝为准,观察张口时下颌有无偏斜;临床意义:1一侧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跟或三个分支病变:多见于颅中窝脑膜瘤、鼻咽癌颅底转移和三叉神经节带状病毒感染等;1)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根病变:同侧面部皮肤及眼、口和鼻粘膜一般感觉减弱或消失,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同侧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2)三叉神经分支病变:表现为各分支分布范围内的一般感觉减弱或消失;眼支受损可合并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下颌神经受损可合并同侧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偏向病灶侧;3)三叉神经刺激性病变:可出现三叉神经痛,常为突然发作的一侧面部剧痛,可在三个分支的出面骨孔眶上孔、上颌孔和颏孔处有压痛点,且按压时可诱发疼痛;2三叉神经脊束核病变:出现同侧面部洋葱皮样分离性感觉障碍,即口鼻周围或面部周边痛温觉障碍而触觉和深感觉存在;常见于延髓空洞症、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及脑干肿瘤等;3一侧三叉神经运动核病变:可出现同侧咀嚼肌瘫痪、萎缩,张口时下颌偏向病灶同侧;常见于脑桥肿瘤;一侧中枢性损害时临床表现不明显三叉神经运动核受两侧皮质核束支配;五面神经以运动神经为主的混合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传导舌前2/3的味觉;面神经核位于脑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受双侧大脑皮质运动区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上半部的肌肉,核的下部分仅受对侧大脑皮质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下半部的肌肉;检查法:首先要观察两侧额纹有无消失,眼裂有无增宽,鼻唇沟有无变浅,然后嘱被检者做皱额、皱眉、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观察两侧运动是否对称,口角是否下垂或歪向一侧;检查味觉时,嘱被检者伸舌,用棉签蘸不同味道的物质如糖水、盐水、醋等涂于一侧前1/3舌面测试味觉,被检者不能说话、缩舌和吞咽,用手指指出事先在纸上的甜、咸、酸等字之一;试完一种味道漱口后再试另一种味道,先试可以侧再试另一侧,两侧对比;注意:测试前应禁食和禁盐数小时,测试时需屏气以避免嗅觉干扰;此外,还需检查外耳道和耳后皮肤的感觉,有无疱疹,有无听觉过敏;临床意义:面部表情肌群运动障碍,称为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分为中枢型和周围型;(1)中枢型:为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瘫痪;(2)周围型: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蜗神经 ----- 传导平衡觉1.检查法(1)听力:粗略检查时嘱受检者闭目坐于安静的室内,用手指堵塞一侧耳道,医生将一机械手表从1m以外逐渐移近受检者耳部,直到受检者听到声音为止,测量其距离;比较两耳的测试结果并与检查者正常者的听力进行比较;正常人在约1m处即可闻及表声;明显近于此距离才能闻及表声,提示听力减退;听力减退常见于耳道有耵聍或异物堵塞、局部或全身动脉硬化、听神经损害、中耳炎等;粗略检查发现听力减退患者,应进行专科检查;为了区别传导性耳聋与感音性耳聋须做Rinne实验与Weber试验;Rinne实验又称气导骨传导实验,检查法是将128Hz的振动音叉柄部紧密放置于被检者一侧的乳突部,被检者可听到振动的音响骨导,当被检查者表示音响消失时,迅速将音叉移至该侧外耳道口气导,如仍能听到音响,表示气导大于骨导,以同样方法检测另一耳;传导性耳聋时骨导大于气导即Rinne实验阴性;感音性耳聋时气导大于骨导即Rinne实验阳性;Weber试验又称双耳骨导比较试验,检查方法是将震动的音叉柄置于被检者额正中处,正常时两侧听音相等;传导性耳聋时患侧较响,称为Weber试验阳性;感音性耳聋时健侧较响,称为Weber试验阴性;(3)前庭神经:检查时先询问被检者有无眩晕、平衡失调,检查有无自发性眼球震颤,然后做闭目难立实验Romberg test等有关平衡的检查见运动功能检查;还可通过外耳道灌注冷热水试验或转椅试验观察眼球震颤有无反应减弱或消失来判断前庭功能;2.临床意义(1)蜗神经刺激性病变:出现耳鸣,破坏性病变出现耳聋;传导性耳聋外耳道与中耳病变感音性耳聋内耳、蜗神经、蜗神经核、核上听觉通路病变耳聋混合性耳聋老年性耳聋、慢性化脓性耳聋功能性耳聋癔症(2)前庭功能受损:可出现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障碍,冷热水试验眼球震颤减弱或消失,转椅试验眼球震颤持续时间缩短等;多见于梅尼埃病、中耳炎、椎-基底节动脉系统血管病、脑干肿瘤;七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舌咽神经传导舌后1/3味觉和一般感觉,以及咽部一般感觉;迷走神经传导咽、喉等处的一般感觉,并支配软腭、咽和喉肌的运动,与舌咽神经共同完成吞咽动作;此外,迷走神经还广泛分布于内脏;两神经核均受双侧大脑皮质支配1.检查法:嘱被检者头后仰,口张大并发“啊”音,此时医师用压舌板在舌的前2/3与后1/3交界处迅速压下,迅速观察两侧软腭是否上抬,腭垂是否居中,发音是否嘶哑;最后用压舌板轻轻刺激咽部,引起恶心动作为咽反射正常;2.临床意义:一侧或双侧舌咽、迷走神经损害,引起软腭、咽、声带麻痹或肌肉本身的无力,称为延髓性麻痹或真性延髓性麻痹;双侧受损时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咽部感觉丧失,咽反射消失,常伴舌肌萎缩;一侧受损时症状较轻,表现为病侧软腭不能上举,腭垂偏向健侧,病侧咽反射消失,而吞咽困难不明显;多见于脑炎、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神经病、鼻咽癌转移等;核上受损只有两侧都受损才出现临床表现舌咽和迷走神经的运动神经核受双侧皮质核束支配,一侧受损不出现症状,较少见;当双侧皮质核束受损时,与延髓性麻痹表现不同的是咽反射存在甚至亢进,舌肌萎缩不明显,常伴有下颌反射活跃和强哭强笑等,称假性延髓性麻痹;可见于两侧脑血管病及脑炎等;八副神经神经核由双侧大脑皮质支配副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做同侧耸肩及向对侧转颈;1.检查法先观察被检者两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有无萎缩,有无斜颈和垂肩,然后嘱被检者耸肩、转头,医师用手作对抗动作,比较两侧肌力;2.临床意义:一侧副神经或其核受损时,该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萎缩,垂肩、斜颈,耸肩无力,头不能转向对侧或转头无力;见于副神经损伤和颈椎骨折等;因副神经受两侧皮质核束支配,故一侧皮质核束病变不出现副神经损害表现,而两侧同时病变少见;九舌下神经对侧大脑皮质支配1.检查法:观察舌在口腔内位置及形态,嘱被检者做舌的侧方运动,以舌尖隔着面颊顶住医师手指,比较两侧舌肌肌力;再嘱被检者伸舌,观察舌尖方向、有无舌肌萎缩和肌束震颤;2.临床意义①一侧舌下神经或其核受损,病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瘫痪侧,瘫痪侧舌肌萎缩,舌肌震颤;多见于多发性神经病和脊髓灰质炎等;双侧舌下神经麻痹时舌不能伸出口外,出现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②一侧核上受损时,病灶对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偏向瘫痪侧病灶对侧,但无舌肌萎缩,也无舌肌束震颤;多见于脑外伤、脑肿瘤和脑血管病等;二、感觉功能检查痛觉三、障碍脊髓丘脑侧束损害浅感觉温度觉触觉 ---脊髓丘脑前束和后索损害运动觉:用拇指和示指轻轻夹住被检者手指或足趾末节两侧,上下移动5o左右,让被检者说出移动方向;深感觉位置觉:将被检者肢体摆成某一姿势,让被检者说出该姿势或用对侧肢体模仿;振动觉:将振动的音叉柄端置于被检者骨隆起处,如桡骨茎突、尺骨小头、内踝或外踝等,让被检者回答有无振动的感觉和持续的时间;一般感觉检查定位觉:用叩诊锤柄端轻触被检者皮肤,让被检者指出被触部位实体觉:令被检者用单手触摸常用物品,如钥匙、钢笔纽扣等,说出名称、形状等;先测功能差的手复合感觉再以同样的方法测另一只手,两手对比;两点辨别觉:用分开一定距离的钝双脚规接触被检者的皮肤,两点需同时刺激,用力相等,如被检者感觉为两点,再缩小俩尖端的距离,直至被检者感觉为一点为止,测量感觉为两点的最小距离,并两侧对比;图形觉:用钝物在被检者皮肤上画出简单的图形,如三角形、方形、圆形等,请被检者辨别,应双侧对照;局部痛、牵涉痛、放射痛、烧灼性神疼痛痛扩散痛、幻肢痛感觉减退、感觉缺失感觉异常: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的异常感觉,如瘙痒感、针刺感、蚁走感、沉重感、电击感、冷热感等;常见于周围神经或自主神经病变;感觉障碍种类感觉过敏:常见于浅感觉障碍,如多发性神经病和带状疱疹等;感觉分离:指在同一区域内,一种或数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存在,如脊髓空洞症或脊髓内肿瘤时出现痛觉、温度觉缺失而触觉存在;感觉倒错:常见于额叶病变或癔症定位:末梢型、神经根型、脊髓型脊髓横贯型、脊髓半横贯型、内囊型、脑干型、皮质型。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15900e8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d.png)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之一。
它主要是通过观察、检查和测试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本文将介绍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基本步骤、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基本步骤1. 病史询问:医生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完整病史,包括病程、症状、过去的健康状况、药物使用等。
这些信息对于判断病因和疾病的类型非常重要。
2. 观察:医生需要观察患者外表、姿势、面部表情、步态等方面,来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状态。
3. 神经系统检查:医生通过一系列检查手段来检测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这些检查手段包括:(1)神经系统感觉检查:医生通过触摸、刺激等手段来测试患者对不同感觉的反应。
主要包括位置觉、触觉、振动觉等。
(2)神经系统运动检查:医生通过让患者做一些指定的动作,来测试患者的肌肉协调性和力量。
主要包括肌张力、肌力、肌肉协调等。
(3)神经系统脑神经检查:医生通过测试眼球、面部、听力、嗅觉、口腔、喉咙、胃肠等器官的功能状态,来检查脑神经是否受损。
(4)神经系统反射检查:医生通过测试一系列肌肉反射,来检查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
主要包括深反射、浅反射、蹄反射等。
4. 综合分析:医生需要根据以上步骤的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检验等信息,来判断诊断和治疗方案。
二、常用方法1. 皮肤感觉检查:用安全针或棉签等刺激患者的不同部位,测试患者对不同触觉的反应。
从而了解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是否正常。
2. 肌肉力量检查:让患者做出一系列动作,测试患者的肌肉协调性和力量。
从而判断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是否正常。
3. 神经系统脑神经检查:观察患者眼球运动、嗅觉、面部表情、听力、口腔、喉咙、胃肠等器官的功能状态,从而判断脑神经是否受损。
4. 反射检查:用橡皮锤等刺激患者不同部位,测试患者的肌肉反射。
从而了解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是否正常。
5. 肢体姿势协调检查:要求患者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以判断肢体的协调性和力量是否正常。
神经系统查体
![神经系统查体](https://img.taocdn.com/s3/m/4da7338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d.png)
神经系统查体引言神经系统查体是医学中一项重要的临床技术,用于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和检测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控制和协调机体各种活动的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多种临床症状,如头痛、失眠、肌无力、感觉异常等。
通过神经系统查体,可以进一步了解病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神经系统查体的基本步骤和常见的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查体的基本步骤神经系统查体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主诉、病史和既往疾病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神经系统查体。
2.观察:观察患者的外貌、站立姿势、步态等,以及面部表情、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等,这些观察可以提供一些关键的信息。
3.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脑神经检查和躯体神经检查。
脑神经检查脑神经检查是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神经系统问诊:询问患者有无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嗅觉和味觉异常等症状。
•眼运动检查:观察患者的眼球运动,包括上下注视、内外眼肌运动等。
•视力检查:通过使用视力图表或其他辅助工具,测量患者的视力。
•瞳孔检查:观察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应以及近、远视散效应。
•面神经检查:观察患者表情和额肌、口腔肌的运动是否对称。
•听力检查:通过使用听力器或其他辅助工具,测试患者的听力。
躯体神经检查躯体神经检查是检查周围神经系统的关键步骤,包括以下方面:•肢体运动检查:通过测试患者的肌力和肌张力,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运动功能障碍。
•肢体感觉检查:触觉、痛觉、温度觉等感觉检查,可以评估患者感觉功能的完整性。
•肌腱反射检查:测试患者的肱二头肌反射、膝腱反射等,可判断患者的神经传导是否正常。
•其他特殊检查:如共济失调检查、步态检查等,用于评估患者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常见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除了基本的神经系统查体步骤外,医生还可以根据病情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特殊检查,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1.脑电图(EEG):用于记录大脑皮层神经元电活动的方法,可以评估癫痫、睡眠障碍等脑部功能异常。
神经外科查体步骤
![神经外科查体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f6f83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7.png)
神经外科查体步骤
神经外科查体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一般检查:包括患者的身高、体重、脉搏、血压、体温等。
2.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感觉检查,如检查是否有痛觉、温觉、触觉、
振动觉等;运动功能检查,如四肢肌力、肌张力等;以及反射功能检查,如膝跳反射、踝阵挛等。
3. 特殊检查:如脑膜刺激征,包括颈强直、克匿格征和布鲁津斯基征,主要见于脑膜炎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
4. 专科情况:如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变化等。
注意意识状态从
清醒到昏迷程度,以及有无烦躁不安等表现。
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呼吸和脉搏,特别要注意有无颅内高压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瞳
孔变化也是很重要的指标,可以判断有无视神经损伤。
此外,对于小儿神经外科患者,还需要特别关注体重和生长速率、活
动度、反应能力以及有无特殊的病容、呻吟声、抽搐声等。
在进行查
体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如果您有更多相关问题,建议前往医院神经外科
咨询专业医生。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实验报告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b04c3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a.png)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掌握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方法和技巧,了解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并提高对神经系统健康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中心,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髓神经和自主神经组成。
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询问和检查,可以初步了解其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
常见的体格检查包括:头颅、颈部、四肢、肌力、感觉等方面。
三、实验步骤1. 观察患者外貌:包括面色是否正常,有无畏寒或发热等情况。
2. 观察患者言行举止:包括语言是否流畅,反应是否迟钝等情况。
3. 检查头颅:包括头皮皮下组织是否有肿胀或凹陷等情况;颅骨是否有明显凸起或凹陷等情况;颈部是否有僵硬等情况。
4. 检查四肢:包括四肢的肌张力、肌力、协调性等情况。
5. 检查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和位置觉等方面。
6. 检查脑神经:包括视力、听力、嗅觉、味觉、面部表情、咀嚼和吞咽等方面。
7. 检查自主神经:包括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血压和心率等方面。
四、实验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可以初步了解其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
常见的体格检查结果如下:1. 外貌正常,无畏寒或发热等情况。
2. 语言流畅,反应正常。
3. 头皮皮下组织无肿胀或凹陷,颅骨无明显凸起或凹陷,颈部无僵硬现象。
4. 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正常,协调性良好。
5. 触觉、痛觉、温度觉和位置觉正常。
6. 视力、听力、嗅觉、味觉、面部表情、咀嚼和吞咽正常。
7. 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正常,血压和心率正常。
五、实验结论通过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治。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维护神经系统健康。
神经系统查体的顺序
![神经系统查体的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86c584023169a4517723a3c1.png)
神经系统查体的顺序我们都知道很多人的神经现在都不是很好,神经问题一直是我们很多人的一个大问题,神经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神经问题也会引发很多问题,神经都是相连的,一部分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很多方面都出现问题,我们应该时常进行神经方面的检查,防止我们的病情没有及时查出来而出现病情恶化的问题,相信大家对于神经系统查体还不是很了解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神经系统查体的顺序吧!顺序:神经系统检查必须具备的工具:叩诊锤、棉签、大头针、音叉、双规仪、试管、电筒、眼底镜以及嗅觉、味觉、失语测试用具等。
一.一般检查1.意识状态2.精神状态3.脑膜刺激征4.头颈部5.躯干四肢二.脑神经检查1.嗅神经.2.视神经3.动眼、滑车、外展4.三叉5.面神经6.位听神经7.舌咽、迷走8.副神经9.舌下神经三.运动系统1.肌营养2.肌张力3.肌力4.不自主运动5.共济运动6.姿势与步态四.感觉系统1.浅感觉检查2.深感觉检查3.符合感觉检查五.反射检查1.深反射2.浅反射3.病理反射六.自主神经功能检查1.一般检查:皮肤粘膜、毛发指甲、出汗2.内脏及括约肌功能3.自主神经反射有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及血流变学检查等检测手段.体格检查需要做全身各系统检查,但重点是神经系统。
检查范围包括颅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神经反射。
此外,病人的共济功能、姿势和步态,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和脑血液供应情况也需检查。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神经系统查体的顺序,我相信大家现在都对神经系统查体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应该对这方面的内容多加掌握,当我们去医院进行检查的时候就可以提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所了解,希望以上介绍的内容能对大家所有帮助。
神经电生理检查步骤
![神经电生理检查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2c0320c4b35eefdc8d3333f.png)
神经电生理检查步骤
神经电生理检查,这是目前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健康,都在做的一种检查,这种检查虽然是比较普通的一种检查,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为了能检查的时候更顺利,想具体了解一下神经电生理检查步骤,为了你能全面了解它的检查步骤,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1.经治医师逐项填写申请单。
应注明肌肉萎缩及功能障碍的部位、程度,发生时间及进展情况,有无疼痛、皮疹、疲劳现象、假性肥大及家族史。
写明有关检验及活检结果。
神经损伤者写明外伤史,记录手术所见。
并根据临床需要,说明检查目的、内容、侧别及肌肉名称,以供肌电检查时参考。
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应注明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情况,一般在停药18h后进行检查。
2.肌电图室医师应认真复习病历,有重点的全面体检,根据体检情况结合经治医师要求,选择检查项目,决定受查神经及肌肉的部位,并填写肌电图存档表格。
3.查前应向受检者说明检查时的感觉和配合检查的要求。
针极肌电检查前需训练患者作用力程度不同的肌肉收缩。
婴幼儿检查常不能合作,应动作敏捷,选择重点,伺患儿躁动后休息之机准确观察。
检查应取合适体位,使肌肉充分放松。
4.检查报告内容应包括检查项目、部位、结果、拟诊根据、诊断意见。
肌电图诊断意见可分为正常肌电图、神经原性损害(尚可提示脊髓前角细胞病变或周围神经病变)、肌原性损害、神经-肌原性损害、神经肌肉接头损害。
注明损害部位、范围、程度及恢复情况。
神经电生理检查步骤,本片内容就做了详细的介绍,所以对于很多想尽快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朋友,那么在了解以上的检查步骤以后,可以根据以上的检查步骤,通过全面的进行检查,让自己的身体保持一个很好的健康状态。
四肢神经检查的步骤与要点了解神经损伤的体格检查技巧
![四肢神经检查的步骤与要点了解神经损伤的体格检查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8f9265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1.png)
四肢神经检查的步骤与要点了解神经损伤的体格检查技巧神经损伤是指神经系统遭受外伤或疾病侵害,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情况。
四肢神经检查是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帮助医生确定损伤类型和程度,为治疗和康复提供参考。
本文将介绍四肢神经检查的步骤与要点,以及了解神经损伤的体格检查技巧。
一、四肢神经检查的步骤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主诉和病史,包括损伤发生的时间、位置和原因等。
病史询问有助于医生确定病因,判断神经功能异常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2. 视觉检查:观察患者四肢的外观,寻找明显畸形、肿胀或创伤痕迹等。
这些外观异常往往暗示了可能的神经损伤。
3. 感觉检查:通过触觉、痛觉和温度感觉测试来评估神经功能。
可以用纤维毛刷或锥形器轻轻刺激患者的皮肤,观察患者是否能感知到刺激,以及感知的程度和准确性。
还可以使用痛觉或温度刺激测试来评估感觉功能。
4. 主动运动检查:要求患者进行各种运动,检查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肌肉收缩情况、关节活动范围和运动能力,以评估相关神经的功能状态。
5. 被动运动检查:医生通过对患者的被动运动进行检查,可以评估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的弹性。
这一步骤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关节僵硬等问题,并能确定神经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6. 肌肉张力检查:通过手动检查患者的四肢肌肉张力,可以评估肌肉的紧张程度和弹性。
如果肌肉张力异常,可能暗示了神经损伤或疾病的存在。
7. 肌腱反射检查:医生用锤状物轻击患者的肌腱,观察相关肌肉的收缩情况。
肌腱反射异常提示神经功能异常。
二、了解神经损伤的体格检查技巧1. 正确的姿势:患者在进行神经检查时应保持舒适的姿势,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和操作。
患者应放松身体,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2. 注意细节:在进行神经损伤的体格检查时,医生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身体细节。
例如,残缺或肿胀的指甲会干扰检查结果,医生应予以关注并适当处理。
3. 温柔的触摸:在进行感觉检查和运动检查时,医生应使用温柔的触摸。
神经内科一般检查流程
![神经内科一般检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5ed3d7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0.png)
神经内科一般检查流程
神经内科是用于处理脑、脊髓和神经疾病的专科,患者在接受治
疗时,都需要进行一般的检查。
首先,会话并自我介绍。
医生会先和患者进行会话,介绍自己的
身份,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患者有关病情的问题。
接下来则会进行身体检查,也就是躯干部位的按摩检查,在进行
躯干部位的检查时,会诊断肌肉和骨骼受损情况,包括脊柱按摩和脊
柱曲度等。
脑部检查,主要检查脑部脉络膜瘤、肿瘤和脑血栓等情况。
神经功能检查,主要检查知觉、感觉、痴呆等神经功能情况。
另外,
根据患者的病情,还可以检查肝、肾等器官的情况,以便综合评估患
者的病情。
在进行身体检查完毕后,会根据检查结果给出初步诊断结果,并
将结果与患者的病史及家族史进行比较,以确定最终诊断结果。
最后,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并与患者详细沟通治疗效
果和治疗方法,以便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治疗
进度。
总之,神经内科一般检查包括会话自我介绍、身体检查、脑部检查、神经功能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这些初步检查内容有助于更加全
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况,为患者提供更好、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提睾反射(L 1—2);以竹签或叩诊锤柄自下向上轻划大腿内侧上段的皮肤时,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双侧反射消失提示腰椎l-2节段病变,一侧消失或减弱提示锥体束损害。
【深反射】
1.二头肌反射(C5-6):使病人一侧肘关节稍屈曲并稍内旋前臂,检查者拇指置于患者的肱二头肌腱上,用叩诊锤叩击检查者拇指,正常反应为前臂屈曲。
(2)光反射:检查时嘱病人注视远处,以手电筒光从侧面分别照射瞳孔,可见瞳孔缩小。正常时感光的瞳孔缩小,称直接光反射。未直接感光的瞳孔也缩小,称间接光反射。
(3)辐辏调节反射:嘱患者先平视远处>30mm处手内聚。
(四)三叉神经:
1.面部感觉:与检查身体其他部位感觉一样。用针、棉签以及盛冷、热水的试管分别检查三叉神经Ⅰ、Ⅱ、Ⅲ支分布区域内皮肤的痛、触和温度觉,两侧对比,观察有无感觉障碍并定出其区域。
图形觉:患者闭目,在患者的身体部位画出图形,让患者判断。两侧对比。
【五】反射检查
【浅反射】
1.角膜反射、(Ⅴ、Ⅶ颅神经):以细棉条束轻触眼外侧角膜、正常可见双眼睑敏捷闭合。刺激时同侧闭眼为直接角膜反射;刺激时对侧闭眼为间接角膜反射。如同侧直接角膜反射消失,对侧间接角膜反射存在,提示同侧面神经病变;如双侧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则提示三叉神经病变;深昏迷角膜反射消失。
(3)戈登氏征(Gordon’s Sign):握挤腓肠肌,有拇趾背屈,余四趾扇形展开者为阳性。
(4)夏达克氏征(Chaddock’s Sign):以竹签由后向前上方向轻划外踝关节下方皮肤,有拇趾背屈,余四趾扇形展开者为阳性。
(2)嘱患者遮住右眼,左眼注视检查者的正前方目标(手指等),检查者的另一手可从周围视野以外的区域进人视野区,让患者说出是否发现指动。检查者要注意患者的眼球不能斜视,否则不可靠。此方法更适合于卧床的病人。
(3)重病人,不能语言表达的患者,可用一个皮尺或绳子,正视病人前方,让病人指出中点。
3.眼底:让患者背光而坐,眼球正视前方勿动。检查者用右眼,看患者右眼,以右手持眼底镜,用左眼观察患者左眼。检查时一般不要求散瞳。
正常眼底的视乳头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色淡红,颞侧较鼻侧稍淡,中央凹陷色较淡白,称生理凹陷。动脉色鲜红,静脉色暗红,动静脉管径正常比例为2:3。检查时应注意有无视乳头水肿、充血、苍白,视网膜血管有无动脉硬化、出血等。
(三)Ⅲ动眼、Ⅳ滑车、Ⅵ外展:
1、外观:(1)眼裂:双侧眼裂的大小,是否相等。(2)眼姿:眼球有无斜视、同向偏斜。(3)眼球有无突出或内陷。
【四】感觉系统检查浅感觉:
按皮区感觉分布两侧及上下对称查痛温觉。
深感觉:关节位置觉: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手持住患者足趾/手指的两侧放于某一位置,嘱病人说出。
音叉振动觉:C128赫兹音叉至于骨突起处,进行上下两侧对比。
皮质觉:实体觉:患者闭目,其用手摸常用的物体。如钥匙、硬币等。
音叉检查用于判断耳聋性质,鉴别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用频率128HZ的音叉检查。
(l)Rinne试验:用振动的音叉放于患者耳旁或将音叉柄端置于患者乳突部,分别试验气导及骨导时间。正常为气导>骨导;传导性耳聋时,骨导>气导;神经性耳聋时气导>骨导,但两者时间均缩短。
(2)Weber试验:将振动的音叉柄端置于患者额部头颅中线,比较哪一侧耳的音响强,神经性耳聋时偏向健侧,传导性耳聋时偏向患侧。
4.共济运动:
指鼻试验:嘱患者先将手臂尽量伸直,然后再指鼻尖,以一定速度重复进行。异常:闭眼指鼻试验不准(深感觉障碍),睁眼指鼻试验不准(小脑性)。
轮替试验:嘱患者将上肢前伸,快速地做旋前旋后动作。
跟膝胫试验:患者仰卧,Ⅰ上抬一侧下肢,Ⅱ用足跟碰对侧膝盖,Ⅲ沿胫骨前缘下移。
Romberg征:嘱患者两脚并拢站立上肢向前平伸。异常:闭眼倾倒/不稳(深感觉障碍)睁眼倾倒/不稳(小脑性)
2.感觉:用棉签或压舌板轻触两侧软腭及咽后壁,了解有无感觉。舌后的味觉由舌咽神经所支配,检查方法同面神经。
3.咽反射:嘱患者张口,用压舌板轻触左侧及右侧咽后壁,正常应有作呕吐反应,有舌咽或迷走神经损害时,患侧咽反射迟钝或消失。先做可以麻痹侧。
(八)Ⅵ副神经:检查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上部的运动功能。嘱患者作对抗阻力的转头颈(胸锁乳突肌)及耸肩(斜方肌)动作,比较两侧肌力及肌肉收缩时的轮廓和触摸其坚实度。若副神经受损时,向对侧转头及病侧耸肩无力,该部肌肉也可有萎缩。
【病理反射】
1.锥体束征:
(1)巴彬斯基氏征(Babinski’S Sign):以竹签或叩诊锤柄沿足底外侧从后向前轻划,至小趾跟部再转向拇趾侧,正常反应为拇趾及其他四趾跖屈,称为正常跖反射;如拇趾背屈,余四趾呈扇形展开则为巴彬斯基征阳性。
(2)奥本海姆氏征(Oppenheim’s Sign):检查者用拇指及食指沿病人的胫骨前侧用力由上向下推动,出现拇趾背屈,余四趾扇形展开者为阳性。
(一)Ⅰ嗅神经:患者闭目,用手指将患者一侧鼻孔压闭,用有气味但无刺激性溶液的小瓶,(如松节油、香水等)或香皂、茶叶、香烟等分别置于患者的另一侧鼻孔试之。一侧测定后,再测另一侧。
(二)Ⅱ视神经:
1.视力:可应用远或近视力表。小于1.0即为视力减退。
视力减退到0.1以下不能用视力表检查时,可嘱患者在一定距离辨认检查的手指(数指、手动),记录其距离以表示视力。如:右眼前 20cm数指,左眼前 10cm
理解判断力:“一斤棉花一斤铁哪一个重?“过河拆桥”的寓意(根据病人的知识程度)
记忆力:瞬间记忆:先让病人看三样东西,如笔、手表、钥匙,10分钟后再让病人回忆刚才所看过的东西。
近记忆:让病人回忆昨天所做的事情,如吃饭内容等。
远记忆:回忆从前的事情,如生日、工作时间等。
(三)脑膜刺激征及神经根刺激征:
4.下颌反射:患者将口半张开,用叩击置于下颌中央的检查者的拇指,便引起下颌上提。当脑干的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时,反射亢进。
(五)Ⅶ面神经:
1.运动:让患者作皱额、闭眼、吹哨、露齿、鼓气动作,比较两侧面肌收缩是否相等。一侧面神经周围性瘫痪时,该侧上半部下半部面肌都瘫痪:如只有下半部面肌瘫痪,则为中框性面瘫。
Ⅲ能抗地心引力。Ⅳ:能抗阻力,但比正常差。V正常
2.肌容积:肌萎缩:测量时以骨性标志为准上下一定尺度,再环绕肢体测量,两侧对比。以一侧小腿肌萎缩为例,测量时用皮尺从踝骨上10cm开始或髌骨下15cm绕小腿周经并记录数值,两侧对比。
肌肥大:
3.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止状态时的肌肉紧张度。检查方法用触摸患者肌肉的硬度及被动屈伸及旋前旋后动作:
2.三头肌反射(C7-8):检查者托住病人前臂及肘关节,使其上肢肘部屈曲,用叩诊锤叩打尺骨鹰咀上方1.5-2cm处,正常反应为三头肌收缩,表现为前臂伸展。
3.桡骨膜反射(C5-8):使病人肘关节半屈曲,前臂略外旋,检查者左手握住病人放松的双手,以叩诊锤轻叩桡骨茎突上方。正常反应为前臂旋前及屈肘。
(4)(Ⅳ)舌咽、迷走神经(X):这两对脑神经在解剖及功能上关系密切,常同时受损,应同时检查。
1.运动:发音是否低哑或带鼻音,饮水是否呛咳、吞咽是否困难。嘱患者张口观察软腭垂位置。一侧麻痹时,该侧软腭垂变低,腭垂偏向健侧。嘱患者发“啊”音,正常时两侧软腭均腭上提,腭垂居中;一侧麻痹时,该侧软腭上提差,腭垂更向健侧偏。需要时用间接咽喉镜检查声带运动情况。
2.咀嚼肌群的运动:先观察咬肌颞肌有无萎缩,再用双手分别按在两侧该肌肉上,让患者作咀嚼动作,注意有无肌张力和与收缩力减弱,两侧是否相等。嘱患者张口,以露齿时上下门齿的中缝线为标准,如下颌偏向一侧,指示该侧三叉神经致翼肌麻痹,这是因为健侧翼肌收缩,使下颌推向患侧所致。
3.角膜反射:以捻成细束的棉花轻触角膜外缘,正常可引起两侧迅速闭眼,同侧的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对侧的称为间接角膜反射。如以棉签轻触结合膜也能引起同样的反应,称结合膜反射。
指动。视力减退更严重时,可用电筒检查患者有无光感,则完全失明。
2.视野:精确要用视野计检查
粗试方法:
(1)是指患者正视前方,在眼球不动的情况下能看到的范围。一般用手试法:让患者背光与检查者面对面坐,相距约60cm,试左眼时,患者用右手遮其右眼,注视检查者的右眼,检查者则用左手遮住左眼,用右眼注视患者左眼,检查者用示指或白色物体在两人中间分别从上内向下外移动,让患者说出示指移动范围。用同法再试患者右眼。
4.膝反射(L2-4):病人取坐位、小腿自然垂下,或取卧位,检查者用左手在腘窝部托起下肢使稍屈曲,叩击膑骨下股四头肌腱,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运动。
5.踝反射(L5,S1-2):又名跟腱反射;病人仰卧膝半屈,下肢外展外旋,检查者左手轻托其足底,并稍足背屈,轻叩跟腱,正常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趾面屈曲。
2.味觉:让患者伸舌,检查者以棉签蘸少许糖、醋、盐或奎宁溶液,轻涂于舌前一侧,不能讲话和缩舌,可令指出事先写在纸上的甜、酸、咸、苦四字之一,对不识字者可以预定符号表示检查者询问,患者以点头或摇头示意。先试可疑一侧,再试健侧。每种味觉测试完毕时,需用温水漱口。
(六)Ⅷ前庭蜗神经:
1.蜗神经:主要检查其听力。用耳语、表音或音叉检查,用手掩住另一侧耳,声音由远至近,到听到声音,测其距离,再同另一侧比较,并和检查者比较。如要准确的资料可用电测听计检查。
2.前庭神经 损害时有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失调等症状。可作外耳道冷、热水灌注的变温试验,或作转椅的旋转试验。正常时灌注冷水后引起眼震快相向对侧,灌注热水后引起眼震快相向同侧,持续分钟。前庭受损后反应减弱或消失。旋转试验后眼球震颤快相向旋转方向的对侧,持续30秒,如少于15秒,提示前庭功能障碍。
2.运动:让患者头部不动,两眼注视检查者的手指,并随之向左、右、上、下各方向转动,如“米”字型6个方向检查,注意其受限方向和程度,注意有无复视。眼球震颤:检查时不宜过度外展。注意快慢相方向。水平眼震、旋转眼震、垂直眼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