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纲

合集下载

中成药学提纲

中成药学提纲

1.中成药概念、特点?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工艺成批生产的具有确切的疗效和可控的质量标准,可以直接供临床辩证使用的药剂,简称成药。

它具有明确的功效和主治,严格的用法与用量,科学的命名和有效期,便于贮存和携带等特点。

2.中成药学发展各时期著作。

先秦《五十二病房》两汉魏晋南北朝1)《黄帝内经》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蜜煎导法,我国方书之祖。

(后为《伤寒论》《金匮要论》)3)魏伯阳《周易参同契》4)晋葛洪《肘后备急方》5)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隋棠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宋金玉官方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钱乙将《金匮要论方论》中的肾气丸去桂枝,附子改地黄,为今六味地黄丸。

金元四大家:1.刘河间《宣明论》,创防风通圣散表里双解。

2.李东垣《脾胃论》创补中益气汤。

3.张子河《儒门事亲》创木香槟榔丸行气导滞,导水丸,禹功散。

4.宋丹溪《丹溪心法》,创滋阴降火大补阴丸。

3.影响中成药功效的因素。

原材料质量、中药炮制、制备工艺、配伍组方、辅料、剂型、临床应用对中成药功效的影响。

4.炮制的影响。

醋制后有何功能。

主治?1)除去非药用部位与杂质。

2)提高中成药的疗效。

3)改变中成药的主治。

4)提高中成药的安全性。

5.命名类别。

1)以组方组成、功效等命名①依主药名称②依成药功效③依主药及其功效④依组成药物味数命名⑤依组成中药味数及主要功效命名⑥依主治病证⑦依方药相须配伍⑧依药味相减命名。

2)以方源、创始人及产地命名①依制剂处方原载书籍命名②依制剂创始人③依产地或厂家命名 3)以炮制方法、方药配比、服用剂量及服用方法命名4)以成品的外观性状命名①依成品的颜色②依裱褙材料 5)以古代哲理或寓意、夸张等命名6.剂型?常用类型概念、优缺点。

1)丸剂:用适宜的粘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固体剂型,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浓缩丸等。

2)散剂:指一种或多种材料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药剂。

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复习提纲:醌类

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复习提纲:醌类

醌类本章重点是蒽醌类,由于该类化合物的光谱规律性较好,故常有结构解析的考题,而一般考生对结构解析接触较少,从而感到这部分内容难复习、难掌握。

就此在本次串讲中将结合实例复习。

第一节结构与分类醌类化合物从结构上分主要有苯醌、萘醌、菲醌、蒽醌等四类。

一.苯醌类二.萘醌类紫草及软紫草中的紫草素、异紫草素属于萘醌化合物,为紫草的有效成分。

三.菲醌类丹参含有多种菲醌衍生物,丹参菲醌类成分的鉴别可用浓硫酸试剂。

四.蒽醌类蒽醌类成分包括蒽酮及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

按母核可分为单蒽核及双蒽核,按氧化程度又可分为氧化蒽酚、蒽酚、蒽酮、蒽酚及蒽酮的二聚物,蒽醌类化合物结构存在氧化还原及互变异构的关系是这类化合物的特点,在植物体中这种关系也是存在的,可以转化。

单蒽核类蒽醌及其苷类分为大黄素茜草素型大黄素型:羟基分布于两侧的苯环上,如大黄中的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芦荟大黄素属于此类。

茜草素型:羟基分布在一侧苯环上,如茜草中的茜草素、羟基茜草素和伪羟基茜草素等。

蒽酚或蒽酮类蒽醌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则生成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酮。

双蒽核类二蒽酮类衍生物二蒽酮以苷的形式存在。

若催化加氢还原则生成二分子蒽酮,用FeCl3氧化则生成二分子蒽醌。

大黄、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成分番泻苷A、B、C、D等皆为二蒽酮类衍生物。

第二节理化性质醌类的性质重点的是酸性,特点是有颜色和升华性(成苷后无),溶解性比较符合一般规律。

酸性的规律如下:(1)带有羧基的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于不带羧基者,能溶于NaHCO3的水溶液。

(2)如羟基位于苯醌或萘醌的醌核上属插烯酸的结构,酸性与羧基类似。

(3)蒽醌α-位的羟基可与醌核上的C=O 形成分子内氢键,使酸性降低,因此α-羟基蒽醌的酸性弱于β-羟基蒽醌衍生物。

故不溶于碳酸氢钠及碳酸钠溶液,只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4)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

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无论α位或β位,其酸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

中药提纲

中药提纲

(一)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 +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紫苏解表散寒解鱼蟹之毒+行气宽中生姜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防风 +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藁本 +白芷 +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痈排脓细辛 + +温肺化饮,通窍醒神苍耳子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止痛+散风祛湿辛夷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2)发散风寒药薄荷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牛蒡子 +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散肿,滑肠通便蝉蜕 +开音,明目退翳,熄风止痉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 +清热解毒柴胡解表,升阳举陷+退热,疏肝解郁,退热截疟升麻 +透疹,清热解毒葛根 +透疹,生津止渴,止泻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二)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知母 +生津润燥,滋阴润燥(肺,胃,肠,肾阴)芦根 +生津,除烦,止呕,清热利尿天花粉+生津,消痈排脓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栀子 +利湿,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夏枯草清热泻火,清肝明目,降血压+散结消肿决明子 +润畅通便(2)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上焦),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连(中焦) +黄柏(下焦) +退热除蒸,解毒疗疮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止泻白鲜皮 +清热解毒,祛风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明目(3)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连翘 +消肿散结,清心利尿(疮家圣药)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通经下乳紫花地丁 +凉血穿心莲 +凉血,燥湿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板蓝根 +利咽青黛 +清肝泻火,熄风定惊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熊胆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射干清热解毒,利咽+祛痰,山豆根 +消肿马勃 +止血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止血,鸦胆子 +截疟,腐蚀赘疣白头翁 +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4)清热凉血药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血玄参 +泻火解毒,消痈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清透阴分伏热(治无汗骨蒸要药)赤芍 +止痛,清泻肝火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水牛角 +定惊(5) 清虚热药青蒿清虚热,退骨蒸,凉血+解暑,截疟白薇 +利尿通淋,解毒疗疮地骨皮清虚热,退骨蒸+凉血止血,清肺泻火,生津止渴银柴胡 +除疳热胡黄连 +除疳热,清湿热地骨皮退蒸,凉血止血+清泻肺热丹皮 +清热活血胡黄连清热燥湿(下焦)+退虚热,除疳热黄连(中焦)+清心胃实火,清热解毒(三)泻下药(1)攻下药大黄泻下攻击,外用清热消肿+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芒硝 +润燥软坚番泻叶泻下通便+芦荟 +清肝,杀虫(2)润下药火麻仁润畅通便+滋养补虚郁李仁 +利水消肿松子仁 +润肺止咳(3)峻下逐水药甘遂泻水逐饮,通利二便+外用消肿散结,逐经髓痰涎京大戟 +外用消痈散结,泻脏腑水湿莞花 +杀虫疗疮,祛痰止咳牵牛子泻下逐水,通利二便+去积杀虫巴豆 +峻下冷积,祛痰利咽,外用蚀疮(四)祛风湿药(1)祛风湿药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解表灵仙 +通经络,消骨鲠,行痰水川乌祛风湿,温经散寒止痛(大毒)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有毒木瓜舒经活络,和胃化湿(2)祛风湿热药秦艽祛风湿止痛+通络,退虚热,清虚热防己 +利水消肿豨莶草祛风湿,利关节,清热解毒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雷公藤孕妇忌用,熬1-2小时(3)祛风湿强筋骨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利尿桑寄生 +养血安胎狗脊 +温补固射,绒毛外用止血(五)化湿药藿香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佩兰 +化内湿苍术燥湿运脾+祛风散寒,发汗解表厚朴 +行气消痰,下气除满砂仁化湿行气,温中(中下二焦)+止泻,安胎豆蔻(中上二焦)+止呕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六)利水渗湿药(1)利水消肿药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利而兼补,宁心安神薏苡仁 +健脾,利而兼补,除痹,清热排脓猪苓 +泽泻 +泻热香加皮有毒,利尿消肿,祛风湿止痛,强心利尿(2)利尿通淋药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祛痰滑石 +清热解暑,外用收湿敛疮瞿麦利尿通淋+活血通经海金沙 +止尿道痛,利水消肿(包煎)通草 +清肺热,通气下乳石韦 +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地肤子 +清热利湿,止痒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逐痹(3)利湿退黄茵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疗疮金钱草 +消肿,利尿通淋虎杖 +活血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七)温里药附子补火助阳(脾肾),散寒止痛+回阳救逆肉桂(命火) +温通经脉,引火归原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高良姜 +温中止呕,止痛吴茱萸温中散寒止痛+疏肝下气,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小茴香 +理气和中丁香 +温肾助阳,降逆止呕花椒 +杀虫止痒(八)理气药陈皮行气(升脾肺之气)消滞+燥湿化痰,健脾青皮(降肝胆之气)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枳实(脾胃)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肝胃)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脾)香附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肝)乌药 +温肾散寒(肾)沉香 +温中止呕,纳气平喘川楝子行气止痛+清肝火,泻郁热,杀虫,疗癣荔枝核 +驱寒散结薤白行气导滞,通阳散结柿蒂降气止呕(九)消食药山楂消食化积(油腻)健胃+行气散瘀神曲(面食) +和胃,解表麦芽(淀粉) +回乳消胀,疏肝解郁稻芽(淀粉) +开胃莱菔子(气滞)+除胀,降气化痰鸡内金(完谷) +涩精止遗,通淋(十)驱虫药使君子杀虫(蛔虫,蛲虫)+健脾除疳苦楝(蛔虫,钩虫,蛲虫)+疗癣槟榔(绦虫) +行气消积,利水,截疟,缓泻通便雷丸(绦虫) +消积榧子 +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十一)止血药(1)凉血止血药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胆退黄,降血压+作用强小蓟 +利尿地榆凉血止血(下焦)+解毒敛疮槐花(肝) +清肝泻火侧柏叶 +收敛止血,化痰止咳,助补肝肾,生发乌发白茅根 +清热利尿,清肺胃热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补虚强壮茜草 +凉血止血,活血痛经蒲黄 +利尿通淋,活血祛瘀(3)收敛止血药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仙鹤草 +止痢截疟,解毒杀虫,补虚强壮棕榈炭 +止泻止带血余炭 +散瘀止血,利尿(4)温经止血药艾叶温经止血(下焦)+散寒调经,安胎炮姜(中焦)+温中止痛(十二)活血化瘀药(1)活血止痛药川芎活血止痛+行气,祛风延胡索 +行气五灵脂 +化瘀止血(包煎),人参畏五灵脂郁金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性寒)+清心凉血,利胆退黄,解郁姜黄(性温)+通经止痛,外散风寒湿邪行肢臂活血除痹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行气没药 +散血化瘀(2)活血调经药丹参活血调经(性寒)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川芎(性温) +行气,血中气药,祛风止痛,上行头目红花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少用活血,多用破血,长于通利血脉桃仁 +润畅通便,消内痈,止咳平喘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牛膝 +通经(祛瘀力强),利水通淋,补肝肾,强筋骨,引火下行鸡血藤 +补血,舒经活络(3)活血疗伤药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小毒马钱子散结消肿,通络止痛,大毒,0.3~0.6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骨碎补破血续伤,补肾强骨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4)破血消癥药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三棱 +水蛭同学通经,逐瘀消癥(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法夏燥湿化痰(脏腑脾胃湿痰),外用消肿止痛+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天南星(经络风痰) +祛风解痉禹白附(祛风痰) +祛风止痉,解毒散结白芥子祛痰(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旋覆花(下气祛痰)+降气行水化痰,降逆止呕(包煎)白前降气化痰,性微温(2)清化热痰药川贝清化热痰,散结消肿+润肺止咳(微寒)浙贝 +(寒)清热瓜蒌清化热痰+润燥化痰,宽胸散结,润畅通便竹茹 +除烦止呕,凉血止血天竺黄 +清心定惊前胡祛痰(降气祛痰)+疏散风热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载药上行,宣肺气通二便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昆布 +黄药子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海蛤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3)止咳平喘药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畅通便+宣肺降逆,长于宣肺苏子 +降气化痰,长于降气百部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杀虫灭虱紫菀 +长于化痰款冬花 +长于止咳枇杷叶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上可清肺热降肺气,中可清胃热降胃气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重在泻肺火,兼泻肺中水气,凉血清肝葶苈子 +重在泻肺中水气,痰涎,兼泻大便白果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十四)安神药(1)重镇安神朱砂镇惊安神+清心,解毒,忌火煅,毒磁石 +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无毒龙骨 +平肝潜阳(生用),收涩顾敛(煅用)琥珀 +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忌火煅(2)养心安神酸枣仁安神(养心安神)+敛汗生津,养心阴,益心肝之血柏子仁(养心安神)+润畅通便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远志 (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交通心肾(十五)平肝熄风药(1)平抑肝阳药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珍珠母 +安神定惊,外用燥湿收敛牡蛎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收敛固涩+潜阳补阴,软坚散结,制酸龙骨 +收湿敛疮生肌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打碎)刺蒺藜 +疏肝解郁,祛风明目,祛风止痒罗布麻 +清热,利尿(2)熄风止痉药羚羊角平肝熄风止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清肺止咳(性寒)钩藤 +清热,定惊(后下)天麻 +祛风通络(性平)牛黄凉肝熄风,清热解毒,化痰开窍(性凉)地龙熄风止痉定惊,无毒力缓+通络,平喘,利尿,清热僵蚕 +祛风止痛止痒,化痰散结全蝎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毒+性平蜈蚣 +力猛性燥珍珠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十六)开窍药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产冰片 +清热止痛,性微寒,宜热痹苏合香 +温通辟秽,止痛石菖蒲 +化湿和胃,宁神益志,豁痰辟秽(十七)补虚药(1)补气药人参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大补元气,安神益智党参 +补血,补益中气太子参 +润肺,性略寒凉(清补之品)西洋参补气生津,养阴,清热(清补之品)黄芪补脾益肺+升阳举陷,益胃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人参 +安神益智,补心,大补元气,生津止渴白术补脾止泻+健脾益气,燥湿利尿,固表止汗,安胎山药 +益气养阴生津,平补肺脾肾,固精止带白扁豆 +健脾和中,化湿,消暑白术燥湿健脾+补脾益不足(虚证),固表止汗,安胎苍术 +运脾泻有余(实证),祛风发汗,明目甘草补脾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大枣 +养血安神,缓和药性蜂蜜 +缓急止痛,润燥,解毒(2)补阳药巴戟天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益精血淫羊藿 +仙茅 +散寒,补火温脾止泻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壮阳,降血压,缩尿续断 +行血脉,止血,疗伤续折补骨脂温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偏脾)益智仁 +温脾开胃摄唾(偏肾)沙苑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菟丝子 +止泻,安胎蛤蚧补肾阳,补肺肾定喘咳+益精血冬虫夏草 +平补阴阳,止血化痰紫河车 +益精血,养血补气肉苁蓉温肾阳,益精血,顺畅通便+性平鹿茸补肾阳,强筋骨,益精血,调冲任,托疮毒(3)补血药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散寒止痛,润畅通便,白芍 +柔肝缓急止痛,平抑肝阳,敛阴和营止汗赤芍 +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泻肝火熟地黄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补血养阴,填精益髓(滋腻)制首乌 +收敛固肾生首乌 +截疟解毒,润畅通便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肺(滋腻)龙眼肉补益心神,养血安神(4)补阴药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南沙参 +补气,化痰石斛 +清热麦冬滋阴清肺,润燥生津,润畅通便+滋胃阴,清心除烦(心肺胃)(滋腻性小)天冬 +滋肾阴,清热强(肺肾)(滋腻性大)玉竹养阴润肺止咳+益胃阴,生津(不滋腻恋邪)黄精 +益胃阴,平补肺脾肾,气阴双补百合 +清心安神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旱墨莲 +凉血止血女贞子 +明目,退虚热,乌发龟甲滋阴潜阳熄风,退虚热+益肾健骨,养血补心,固精止血鳖甲 +软坚散结(十八)收涩药(1)固表止汗药麻黄根固表止汗+浮小麦 +益气,除热(2)敛肺涩肠药五味子上敛肺气,下涩肠止泻+涩精,敛汗,滋肾阴宁心安神,生津止渴,五倍子 +涩精,敛汗,降火,收敛止血,收湿敛疮乌梅 +安蛔止痛,炒炭止血,生津止渴,外用消疮诃子 +下气利咽开音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白豆蔻 +芳香化湿,温胃止呕赤石脂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固崩止带,敛疮生肌(3)固精缩尿止带药桑螵蛸固精缩尿止带+补肾助阳海螵蛸 +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金樱子 +涩肠止泻莲子益肾固精缩尿,健脾止泻止带+养心安神,交通心肾芡实 +除湿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标本兼顾)椿皮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十九)攻毒杀虫止痒药雄黄解毒,杀虫,祛痰截疟,0.05—0.1g,忌火煅硫磺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化痰止血止泻蛇床子杀虫止痒,燥湿,温肾壮阳蟾酥解毒,止痛,开窍醒神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0.015—0.03g(二十)拔毒化腐生肌药升药拔毒去腐,大毒砒石外用蚀疮去腐,内服祛痰平喘,,剧毒,忌火煅,内服0.002—0.004g 炉甘石解毒明目消翳,收湿止痒敛疮,炮制后用硼砂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内服1.5—3g。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试大纲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试大纲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试大纲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1.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基本观念-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中医学的特点与基本内容2.中医病因病机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储藏学说-内外邪气学说-病机学说的应用3.中医诊断学-四诊法及其应用-掌握常见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判断疾病的分型与辨证论治4.中医治则治法-中药的基本治疗法则-中药的配伍禁忌-中药的剂型与用法第二部分:中药学知识1.中药的基本知识-中药的起源与发展-中药的取材与加工-中药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2.中药药物学-常见中药的药用价值与功效-常见中药的药理作用与药动学特点-常见中药的毒副作用与禁忌3.中药处方学-中医经典方剂的基本应用与调配-常见中成药的使用与剂型选择-中药处方的调配方法与技巧4.中药制剂学-中药的剂型分类与制剂方法-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的制备与应用-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与应用第三部分:中药药物评价与临床应用1.中药质量评价与标准-中药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中药的质量标准与监管2.中药药效评价与药理研究-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中药的药效评价与临床应用研究3.中药临床应用与中西医结合-常见疾病的中医诊疗与中药治疗-中药与西药的合用与药物相互作用-中医疗效评价与中西医结合的应用前景第四部分:中药药事管理与安全使用1.中药鉴定与质量控制-常见中药的鉴别与质量控制方法-中药质量控制的规范与标准2.中药药事管理与合理使用-中药饮片的储存与保管-中药处方的审核与发药-中药不良反应与药物安全使用3.中药药师的职业道德与规范-中药药师的职业道德准则-中药师的职业责任与责任-中药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与规范以上是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试大纲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知识、中药药物评价与临床应用以及中药药事管理与安全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考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学习和理解,提升自己的中药知识水平,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执业药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中药坚定学复习提纲

中药坚定学复习提纲

中药鉴定学一.名词解释1.条痕: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划过后所留下的粉末痕迹的颜色。

2.本色:由矿物的成分和内部的构造所决定的矿物颜色。

3.假色:某些矿物药,有时可见变采现象,这是由于透射光受晶体内部裂隙、解理面及表面的氧化膜的反射所引起的干涉作用而产生的颜色。

4.外色:矿物有外来的带色杂质、气泡等包裹体所引起的颜色,与矿物本身的成分和构造无关。

5.晶包:组成结晶物质的质点,在三维空间内一固定距离作有规律的格子状排列称为空间格子,组成空间格子最小的最小单位—平行六面体,称为晶包。

6.脊索:位于背部的一条支持身体纵轴的棒状结构。

7.通天眼:羚羊角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

8.门庄:具有一个分支的花鹿茸,侧枝习称“门庄”9.二杠:具有一个分支的花鹿茸。

10.打挺:11.三岔:具有两个侧支的花鹿茸或具有三个侧枝的马鹿茸。

12.莲花:具有两个侧支的马鹿茸。

13.冒槽:指将槽针插入麝香囊孔,旋转槽针撮取香仁,取出立即检视,槽内香仁应逐渐膨胀,高出槽面。

14.当门子:呈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的麝香仁由于多集中于麝香囊囊口,习称当门子。

15.银皮〔云皮〕:指毛壳麝香的棕色内层皮膜,内包含颗粒状及粉末状的麝香仁、少量细毛基脱落的皮膜组织。

16.方胜纹:蕲蛇背部中央有17~25个灰白色菱方形的大斑纹。

17.翘鼻头:蕲蛇头部呈扁三角形,吻端向上凸起。

18.走油:某些药材的油脂在贮藏不当时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的变化。

19.发汗:某些药材在加工过程用2火烘至半干或微蒸、煮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气或减少刺激性,以利干燥的方法。

20.本草:古代记载药物的著作。

21.生药:是指取自天然生物、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药材。

22.生药学:是从药物学中分离出来专门研究生药的来源、生产、鉴定、化学成分、品质评价、效用等内容的学科。

23.矿物:24.散生中柱:维管束散生在基本组织内的中柱。

中药材概论

中药材概论

《中药材概论》讲义(草稿)中药材概论写作提纲总论第一章中药材概论的任务和研究进展1.1 中药材相关的定义和任务1.2 中药材的起源和发展1.3我国中药材的研究进展1.4 我国近期内中药材的研究重点第二章中药材的分类与记载大纲2.1中药材的分类法2.2中药材的记载大纲与拉丁名第三章生药的化学成分、生药的生产1.中药材的生产2.中药起作用的有效成分第四章中药的炮制4.1中药炮制的目的。

4.2常用的炮制方法第五章中药的性能、配伍5.1四气5.2五味5.3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第六章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6.1 中药新药的研制6.2 中药新药的质量标准6.3中药新药的初步稳定性试验第七章药用植物和中药鉴定相关知识、7.1药用植物和中药鉴定相关知识7.2药用植物细胞、组织、内部结构、分类和中药鉴定相关知识各论药材的来源、产地、鉴定、功效、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第八章根及根茎类中药材8.1根及根茎类中药材概论8.2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各论品种:人参、西洋参、大黄、何首乌、牛膝、商陆、太子参、川乌、附子、白芍、黄连、防己、板蓝根、延胡索、甘草、黄芪、人参、三七、白芷、当归、前胡、川芎、防风、柴胡、龙胆、紫草、丹参、黄芩、玄参、地黄、巴戟天、党参、桔梗、木香、白术、苍术、泽泻、半夏、石菖蒲、百部、川贝母、浙贝母、麦冬、山药、郁金、天麻、广防己、虎杖、川牛膝、银柴胡、白头翁、赤芍、升麻、北豆根、地榆、苦参、山豆根、葛根、西洋参、独活、北沙参、秦艽、白薇、天花粉、南沙参、紫菀、三棱、天南星、天冬、知母、莪术、姜黄、骨碎补、草乌、乌药、夏天无、常山、远志、甘遂、羌活、藁本、明党参、白前、徐长卿、胡黄连、茜草、红大戟、续断、川木香、漏芦、香附、白附子、黄精、玉竹、重搂、干姜、高良姜、山慈姑、白及第九章茎木类中药9.1茎木类中药概论9.2茎木类中药各论品种:关木通、鸡血藤、沉香、钩藤、槲寄生、通草、苏木、桑寄生、川木通、大血藤、小通草第十章皮类中药10.1皮类中药概论10.2皮类中药各论品种:牡丹皮、厚朴、肉桂、杜仲、黄柏、秦皮、香加皮、五加皮、地骨皮、桑白皮、苦楝皮第十一章叶类中药11.1叶类中药概论11.2皮类中药各论品种:蓼大青叶、大青叶、番泻叶、侧柏叶、枇杷叶、枸骨叶、罗布麻叶、艾叶第十二章花类中药12.1花类概论12.2花类各论品种:辛夷、丁香、洋金花、金银花、红花、蒲黄、西红花、槐花、菊花、款冬花、芫花、密蒙花、夏枯草、旋覆花第十三章果实种子类中药13.1果实种子类概论13.2果实种子类各论品种:五味子、木瓜、山楂、苦杏仁、决明子、补骨脂、枳壳、吴茱萸、小茴香、山茱萸、连翘、马钱子、枸杞子、栀子、槟榔、砂仁、豆蔻、葶苈子、桃仁、乌梅、金樱子、沙苑子、巴豆、陈皮、酸枣仁、使君子、菟丝子、牵牛子、薏苡仁、筚拨、马兜铃、地肤子、王不留行、肉豆蔻、芥子、覆盆子、香橼、化橘红、鸦胆子、胖大海、柯子、女贞子、牛蒡子、苍耳子、蔓荆子、草豆蔻、益智第十四章全草类中药14.1全草类中药概论14.2全草类中药各论品种:麻黄、细辛、金钱草、藿香、荆芥、薄荷、穿心莲、青蒿、石斛、石韦、淫羊藿、紫花地丁、益母草、肉苁蓉、茵陈、淡竹叶、鱼腥草、垂盆草、仙鹤草、广金钱草、紫苏梗、车前草、佩兰、稀签草、蒲公英第十五章藻菌地衣类中药15.1藻菌地衣类中药概论15.2藻菌地衣类中药各论品种:冬虫夏草、茯苓、猪苓、松萝、灵芝、海藻、马勃、雷丸第十六章树脂类中药16.1树脂类中药概论16.2树脂类各论品种:乳香、没药、血竭、安息香、苏合香、阿魏第十八章动物类中药18.1动物类中药概论18.2动物类中药各论品种:石决明、珍珠、全蝎、土鳖虫、斑蝥、蟾酥、蛤蚧、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麝香、鹿茸、牛黄、羚羊角、地龙、水蛭、牡蛎、僵蚕、蜂蜜、龟甲、鳖甲、熊胆、海螵蛸、蜈蚣、桑螵蛸、海马、海龙、蛤蟆油、鸡内金、穿山甲、五灵脂、阿胶第十九章矿物类中19.1矿物类中药概论19.2矿物类中药各论品种:雄黄、赭石、芒硝、红粉、轻粉、炉甘石中药材概论讲义第一章中药材概论的任务和研究进展引言关于教材:与中药材概论相关的教材书主要有(参考书)《药用植物学》重点介绍药用植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两部分内容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植物分类系统和分类方法。

初级中药师大纲

初级中药师大纲

初级中药师大纲
初级中药师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1. 中药学基础知识:了解中药的起源、发展历程,掌握中药的分类、命名规则和质量控制等基本知识。

2. 中药药材学:熟悉常用中药药材的名称、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和常见应用等。

3. 中药方剂学:了解中药方剂的组成、配伍原则和应用方法,能够分析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4. 中药炮制学: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包括药材加工、制剂制备和药物鉴别等。

5. 中药药理学:了解中药的药理学特点,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知识。

6. 中药临床应用:掌握中药在不同疾病的治疗中的应用原则、注意事项和剂量调整等。

7. 中药不良反应与毒理学:了解中药的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以及预防和处理方法。

8. 中药制药学:熟悉中药制剂的常用制备方法和生产工艺,包括浸膏、水提、酒提等。

9. 中药质量控制:了解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检验和评价方法,以及中药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

10. 中药法律法规和伦理:了解中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伦理要求,保证中药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以上是初级中药师大纲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为从事中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70种兽用基本中药的药理功能与方剂应用(提纲)(四)

170种兽用基本中药的药理功能与方剂应用(提纲)(四)

170种兽用基本中药的药理功能与方剂应用(提纲)(四)12 理血药是能调理血分(血热、血虚、血瘀、血溢)疾病的药物。

血热宜用清热凉血药,血瘀宜用活血化瘀药,血虚宜用补血养血药,血溢宜用敛血止血药。

12.1活血药与通乳药12.1.1川芎[性味与功能]味辛、性温。

能活血化瘀、驱风止痛。

[成分与药理]含挥发油、生物碱、内酯和酚类成分。

对中枢有镇静、对兔妊娠子宫有提高张力的作用。

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

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生长。

[组方与主治]配当归、熟地、白芍(加川芎)为四物汤,治气滞、血瘀、慢性贫血。

配当归、红花、桃仁、益母草(当归桃红汤)治胎衣不下。

配银花、蒲公英。

连翘、贝母治乳痈(乳痈散)。

[用量]牛、马15-45g,猪、羊3-9g,兔、禽0.5-1.5g。

[提取物]川芎嗪。

[组方]温经汤,加味八珍汤(参见[1]第十八章第六节之三),益气生乳散(参见[1]第十二章第七节之八)。

12.1.2桃仁(性味与功能)味甘、苦,性平。

能破血、祛瘀、润肠。

[成分与药理]含红花甙、苦杏仁酶和脂肪油。

有中枢性镇静与止咳作用。

[主治]胎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瘀血肿痛。

配当归、川芎、泡姜、甘草治产后恶露。

[用量]牛、马12-30g,猪、羊3-9g。

[禁忌]孕畜禁用。

12.1.3益母草〔性味与功能〕味辛、苦,微寒。

能活血祛瘀、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成分与药理)含益母草碱和黄酮类。

有兴奋子宫、利尿和安胎作用。

(主治)产后瘀滞,胎衣不下,小便不利,胎动不安,母猪肥胖不孕。

〔用量〕牛、马30-60g,猪、羊9-30g,兔、禽0.6-1.5g。

[提取制剂]益母草浸膏。

[方剂制作]艾母煎(参见[1]第十八章第六节之三)。

12.1.4 乳香树脂入药。

[性味与功能]味辛、苦,性寒。

能行气活络、舒筋止痛、消肿生肌。

[成分与药理]含挥发油和乳香脂酸,为理血行气之药。

[主治]配川穹、草乌、南星、地龙治风湿痹痛。

配当归、川芍、没药、自然铜冶跌打损伤。

《中药药剂学》复习提纲

《中药药剂学》复习提纲

一、简答题1.中药药剂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的特点及任务是什么?答:中药药剂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中药药剂学理论体系特点:①中药制剂处方组成→符合中医药理论②中药制剂的工艺过程→优先考虑君臣药提取效率③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符合制剂通→君臣药有效成分和(或)指标性成分→指纹图谱④中药制剂药效学研究→建立符合中医学辩证要求的动物模型⑤中药制剂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发展符合中医药传统理论和重要复方配伍特点的新方法⑥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辩证用药中药药剂学的任务:①基本任务:研究将中药制成适宜的剂型,其制剂有效、安全、稳定、可控,保证以质量优良的药剂满足医疗卫生工作的需求,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工作效益。

②主要任务:⑴继承和整理中医药学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与经验,为发展中药药剂学奠定基础;⑵充分吸收和应用现代药剂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加速实现中药剂型现代化;⑶加强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是加快中药药剂学“从经验开发向现代科学技术开发”过渡的重要研究内容;⑷积极寻找药剂新辅料以适应中药药剂某些特点的需求。

2.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有哪些?答:药品标准:(1)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部颁药品标准》)–(2)地方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组织制定并批准的药品标准2001年2月28日取消药品地方标准1998年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DA)《部颁药品标准》—>《局颁药品标准》药品管理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药品注册管理办法(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4)药品非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LP(5)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6)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7)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3.中药制剂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⑴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⑵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⑶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特性选择剂型⑷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4.散剂的水分要求及测定方法怎样?答:水分测定——按《中国药典》制剂通则规定第1页共4页↗一般散剂用烘干法测定↗处方中大部分药物含挥发性成分或以挥发性成分为主的散剂用甲苯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散剂水分不得超过9.0%5.含剧毒药物的散剂的制备方法是什么?答:方法:采用等量递增法制成倍散(稀释散) 备用稀释倍数——视药物剂量而定( <0.01g 100或1000倍散; 0.01~0.1g 10倍散)稀释剂——惰性物质着色剂——区分并显示均匀性、药物浓度注意:配制前测定药物中毒性成分含量6.含低共熔组分的散剂的制备原则是什么?答:①根据药理作用的变化药效增强:低共熔法(减少用药剂量)药效减弱:避免低共熔药效不变:从混合的方便性及均匀性考虑②根据其他组分的性质含挥发油或能溶解低共熔物的液体:喷雾法7.简要回答中药浸提、纯化、分离的目的。

中药鉴定期末复习提纲

中药鉴定期末复习提纲

中药鉴定期末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解释下列名词,非专有名词必须举1-2个例子星点:(大黄)根茎髓部环列或散在的黑褐色小点。

云锦花纹:(何首乌)皮部有如云朵状环绕的花纹。

罗盘纹:(商陆)木部隆起形成的多个凹凸不平的同心性环状层纹。

珍珠盘:药材根头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残基。

E.g.银柴胡砂眼:药材根体上由于须根脱落后留下的小孔穴。

E.g.银柴胡车轮纹:药材横切面上的维管束间隙宽大,木质部呈稀疏状排列,形似车轮状。

E.g.防己,北豆根菊花心:药材横切面在具有放射状纹理或裂隙,全形如菊花。

E.g.甘草、黄芪金井玉栏:药材横切面的皮部呈白色,木部呈黄色,具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

E.g.桔梗,黄芪,板蓝根蚯蚓头:(防风)顶端钝尖,根头部多有密集的细环如蚯蚓。

狮子盘头:(党参)顶端有膨大的根头,具有多数头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

豆豉尾:(党参)支根断落处有黑褐色胶状物。

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鹦哥嘴:(天麻)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或为残留茎基。

肚脐疤:(天麻)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

隔沙线:(肉桂)断面的呈棕色而较粗糙的外侧与红棕色而滑润的内侧的交界处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石细胞环带)。

连三朵:(款冬花)未开放的头状药序呈不规则短棒状,单生或2-3花序基部连生。

方胜纹:(蕲蛇)体背面灰褐色,有灰白色菱方形斑纹;两侧常有“V”形暗褐色大斑纹24个,其顶端在背中线相接。

连珠斑:(蕲蛇)腹黄白色,两侧有黑色圆斑。

佛指甲:(蕲蛇)尾部骤细而短,末端的长三角形角质鳞片。

通天眼:(羚羊角)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见的直通角尖的细孔道。

白颈:(地龙)前端第14-16环节有色较浅的生殖带。

本色:矿物的成分和内部结构所决定的颜色。

如朱砂的红色假色:由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所产生的颜色,假色多数具有变色现象。

如:云母。

外色:外来杂质的颜色。

如:紫石英,大青盐。

条痕: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划过后所留下的粉末痕迹。

第二章 中药区划提纲

第二章 中药区划提纲

第二章中药区划一、概念与意义1、概念“中药区划”:以中药生产及其自然资源与中药生产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经济、技术角度,在对中药生态环境、区域分布、历史成因、时空(间)变化、区域分布规律以及与中药质和量相关因素等方面综合研究基础上,按照地域区间差异性和区内相似性,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级别的中药资源保护管理、开发利用和中药生产的区域2、目的与意义为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中药材提供科学依据二、中药区划与地道药材的相关性地道药材反映出的科学内涵与中药区划、中药材GAP,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三、中药区划的研究内容1、中药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其动态变化2、中药生产的合理布局及其结构调整3、中药(特别是地道药材和大宗药材)的生态适宜区与生产适宜区4、中药区划与自然区划、农业区划等相关区划的相关性5、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的关系四、区划的原则依据与“中国中药区划”分区系统(一)中药区划的原则依据生产条件的相对一致性生产特点的相对一致性生产发展方向、途径、措施的相对一致性中药区划与农业区划的相协调(二)“中国中药区划”的分区系统与命名一级区:地理方位+热量带+药材发展方向二级区:地理位置+地貌类型+优势中药资源品种名称“中国中药区划”分区系统共划分成为9个一级区和28个二级区五、“中国中药区划”分区简述1、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2、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3、华东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4、西南北亚热带、中亚热带野生、家生中药区5、华南南亚热带、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6、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7、西北中温带、暖温带野生中药区8、青藏高原野生中药区9、海洋中药区。

中药学提纲

中药学提纲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鉴别用药】荆芥与防风;细辛、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解表药发散风热药【鉴别用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柴胡、升麻、葛根清热药清热泻火药【鉴别用药】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清热药清热燥湿药【鉴别用药】枯芩、子芩;酒炙、姜汁炙、吴茱萸水炙黄连;黄芩、黄连、黄柏清热药清热解毒药【鉴别用药】青翘、老翘、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青黛;金银花、连翘清热药清热凉血药【鉴别用药】生地、玄参;牡丹皮、赤芍清热药清虚热药【鉴别用药】黄连、胡黄连泻下药攻下药【鉴别用药】大黄、芒硝;*生大黄、酒制大黄、大黄炭泻下药润下药泻下药峻下逐水药【鉴别用药】*甘遂、京大戟、芫花祛风湿药祛风寒湿药【鉴别用药】羌活、独活;独活、威灵仙;*蕲蛇、金钱白花蛇、乌梢蛇祛风湿药祛风湿热药【鉴别用药】秦艽、防己祛风湿药祛风湿强筋骨药【鉴别用药】五加皮、桑寄生化湿药【鉴别用药】苍术、厚朴;砂仁、白豆蔻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鉴别用药】茯苓、薏苡仁;茯苓、猪苓利水渗湿药利尿通淋药【鉴别用药】车前子、滑石利水渗湿药利湿退黄药【鉴别用药】大黄、虎杖温里药【鉴别用药】附子、干姜;附子、肉桂理气药【鉴别用药】陈皮、青皮;木香、香附、乌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凉血止血药【鉴别用药】大蓟、小蓟;白茅根、芦根止血药化瘀止血药【鉴别用药】三七、茜草、蒲黄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止血药温经止血药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药【鉴别用药】郁金、姜黄活血化瘀药活血疗伤药【鉴别用药】川芎、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药活血疗伤药活血化瘀药破血消癥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鉴别用药】半夏、天南星化痰止咳平喘药清化热痰药【鉴别用药】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皮、瓜蒌仁化痰止咳平喘药止咳平喘药【鉴别用药】苦杏仁、桃仁;苦杏仁、紫苏子;桑白皮、葶苈子安神药重镇安神药【鉴别用药】朱砂、磁石安神药养心安神药【鉴别用药】酸枣仁、柏子仁平肝熄风药平抑肝阳药【鉴别用药】石决明、决明子;牡蛎、龙骨平肝熄风药息风止痉药【鉴别用药】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蜈蚣、全蝎开窍药【鉴别用药】麝香、冰片补虚药补气药【鉴别用药】人参、党参;人参、黄芪;黄芪、白术;白术、苍术补虚药补阳药【鉴别用药】淫羊藿、巴戟天;杜仲、桑寄生;杜仲、续断补虚药补血药【鉴别用药】当归、熟地黄;熟地黄、生地黄;白芍、赤芍补虚药补阴药【鉴别用药】南沙参、北沙参;麦冬、天冬;龟甲、鳖甲收涩药固汗止表药收涩药敛肺涩肠药【鉴别用药】五味子、乌梅;肉豆蔻、白豆蔻收涩药固精缩尿止带药【鉴别用药】莲子、芡实攻毒杀虫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

药剂科“三基”培训考核提纲(中药)

药剂科“三基”培训考核提纲(中药)

药剂科“三基”培训考核提纲(中药)药剂科“三基”培训考核提纲(中药)1、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分述蜜炙、酒炙、醋炙、盐炙、姜炙的作用。

2、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气确定的依据是什么?3、何谓中药的五味?五味确定的依据是什么?4、简述辛、甘、酸?苦、咸、淡、涩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

5、如何理解药物毒性的含义?如何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6、临床应用中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7、掌握中药的毒性对指导临床用药有何意义?8、何谓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试举例说明。

9、何谓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那几方面?10、何谓“十八反”、“十九畏”?11、何谓妊娠用药禁忌?哪些药应禁用或慎用?12、解表药常分几类?各类药的药性、功效应用是什么?13、试比较麻黄桂枝在性味、功效、应用上的异同。

14、简述紫苏的功效与主治。

15、试比较荆芥、防风功能应用的异同点。

16、羌活、白芷、藁本均善治表证头痛,其区别何在?17、简述细辛的功效应用。

18、试述薄荷、牛蒡子的功效与应用的异同点。

19、葛根、柴胡、升麻的功效与应用有何共性和个性?20、白菊花、黄菊花、野菊花如何区别应用?21、简述清热药的分类,各类的功效与主要适应证。

22、简述黄芩治上焦,黄连治中焦,黄柏治下焦说法的理由。

23、试述石膏与知母二药在功效主治上的异同点。

24、栀子性能、功效有何特点?25、比较芦根与天花粉功效的异同点。

26、金银花、连翘常同用于温热病,二者功效与主治有何异同?27、试述蒲公英的性味、功效主治及使用方法。

28、简述白头翁功用特点。

29、生地与玄参功效主治有哪些异同?30、青蒿、丹皮、地骨皮均为清虚热退骨蒸药,其临床应用有何不同?31、何谓泻下药?泻下药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有哪些适应症?32、在临床使用泻下药时应注意什么?33、生大黄与制大黄有何不同的用途?34、试述大黄与芒硝的功效与主治的异同点。

35、大黄与巴豆均属药性强的泻下药,两药的泻下之力有何区别?36、祛风湿药分为几类?37、比较羌活与独活功能及主治的异同。

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复习提纲:香豆素和木脂素

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复习提纲:香豆素和木脂素

香豆素和木脂素香豆素和木脂素虽不是一类化合物,但在植物体内都是由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脱氨基生成桂皮酸的衍生物而成,故放在一章。

本章的考点主要在化合物母核的特点、颜色反应及结构解析等,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及解析题,对于颜色反应可从反应试剂组成、反应条件、作用基团和反应结果几个方面出题,甚至有可能以简答题形式考查反应原理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异羟肟酸铁反应等。

第一节香豆素结构与分类香豆素从结构上可以看作是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结构特点)。

其母核名称为苯骈α-吡喃酮。

根据其结构特征可分为五大类,即简单香豆素类、呋喃香豆素类、吡喃香豆素、异香豆素和其它类。

性质性状香味、挥发性和升华性是游离的香豆素的三大特点,香豆素苷多无香味、挥发性也不能升华。

与碱的作用香豆素类及其苷因分子中具有内酯环,在强碱溶液中内酯环可以开环生成顺邻羟基桂皮酸盐,但加酸又可重新闭环成为原来的内酯,为可逆反应。

但如与碱长时间加热,则可转变为稳定的反邻羟基桂皮酸盐,加酸也不能环合而为不可逆反应,因此用碱提取香豆素时,必须注意碱液的浓度,并应避免长时间加热,以防破坏内酯环。

提取与分离游离香豆素大多是低极性和亲脂性的,一部分与糖结合的极性较大,故开始提取时先用系统溶剂法较好。

还可利用它的内酯性质以碱溶酸沉淀法提取,或利用它的挥发性以真空升华或水蒸汽蒸馏的方法来分离纯化。

荧光性质及显色反应荧光性质是香豆素类突出的性质,一般香豆素母体本身无荧光,羟基香豆类在紫外光下多显出蓝色荧光,在碱溶液中荧光更为显著。

因此荧光性质常用于香豆素的检识。

显色反应 1 .异羟肟酸铁反应由于香豆素类具有内酯环,在碱性条件下可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成异羟肟酸,然后再于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络合成盐而显红色. 2 .三氯化铁反应具有酚羟基的香豆素可与三氯化铁试剂产生颜色反应. 3 . Gibbs 反应( 6- 位无取代,即酚羟基对位) Gibbs 试剂是 2 , 6- 二氯(溴)苯醌氯亚胺,它在弱碱性条件下可与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缩合成蓝色化合物. 4 . Emnerson 反应( 6- 位无取代) Emerson 试剂是氨基安替经林和铁氰化钾,它可与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生成红色缩合物。

中药药膳的合理应用教学提纲

中药药膳的合理应用教学提纲
风热证、痰热证、斑疹疮疡患者所忌。 忌辛辣:葱、姜、蒜、辣椒、韭菜、酒、烟,为内热证所
忌。 忌发物:指能引起旧疾复发,新病增重的食物。除上述腥
膻、辛辣之物外,还有如荞麦、豆芽、鹅肉、公鸡等,为 哮喘、动风、皮肤等病患者所忌。
药膳烹调调味的宜忌
烹调特点:
1. 保证功效:通过炖、煮、蒸、焖,使药物有效成分充 分溶出并保存于汤中。因此,药膳的品类形式中,汤 类占一半以上。
待汤调味勾芡后再倒入,则成品更佳。
[功效]滋阴清肝,明目益胃。
养生之四时药膳
夏季药膳之参金冬瓜汤
[配方] 冬瓜400克,咸肉或火腿100克,太子 参30克,金银花10克,味精、葱花适量。
[制法] 咸肉或火腿切片,冬瓜洗净切成薄片。 太子参、金银花放在一起,用水煎煮至太 子参软烂,金银花取出弃去,药汁澄清备 用,咸肉或火腿、冬瓜加水煮熟,放入太 子参、味精和葱,并兑入少量澄清的药汁, 烧滚即成。
主要内容
¢ 中药药膳的特点 ¢ 药膳的应用原则与治法 ¢ 药膳配伍与应用的宜忌 ¢ 药膳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养生保健药膳举例 ¢ 药膳在肿瘤康复中的合理应用 ¢ 药膳管理的相关法规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2001)
(续上页)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 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 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 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 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 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 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 香。(《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 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
辨证配膳
药膳的配伍,应遵循中医学辨证论治、辨证组方 的理论原则与方法。即,在辨证的基础上配伍药 膳配方。辨证包括辨体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药用植物基础知识1.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B)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植物名实图考》2.《新修本草》成书于(C)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E.明代3.《神农本草经》将收载的药物分为(C)A.草本、木本两类B.有毒、无毒两类C.上、中、下三品D.动物、植物两类E.生熟两类4.《本草纲目》载药(A)A.1892种B.921种C.365种D.850种E.374种5.《本草纲目》的作者(C)A.苏敬B.陶弘景C.李时珍D.张仲景E.赵学敏6、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或副作用,这种关系是中药“七情”中的(B)A.相恶B.相杀C.相畏D.相使E.相须7、下列哪项不是十八反的内容:( B )A、甘草反甘遂B、乌头反白芷C、海藻反甘草D、细辛反藜芦E、藜芦反丹参8、中药性能的内容不包括:( A)A、形色B、性味C、升降浮沉D、归经E、毒性9、胶类药应当:( D )A.先煎B. 后下C.包煎D.烊化E.另煎10、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C)A.苦味B.甘味C.辛味D.咸味E.酸味三、填空题1、中药的五味是指____辛_______、___甘___、____酸____、___苦____、____咸____。

2.下列药物入汤剂的特殊煎法是:石膏应___先煎____;薄荷应___后下____。

3.我国已知最早的本草专著是__《神农本草经》___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李时珍__。

4.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__温性___或___热性__。

第六章药材商品知识概述1.中药鉴定的依据是(E)A.《中国药典》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C.《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D.企业的标准E.《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2.中药鉴定的主要任务是(D)A.研究中药的采收季节和品质B.研究中药的栽培C.研究中药的采集加工D.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E.研究中药的运输贮藏3.“四大怀药”中没有(C)A.牛膝B.菊花C.元胡D.地黄E.山药4.“浙八味”中没有的(B)A.玄参B.党参C.麦冬D.白术E.白芍5.一般叶类药材采收时期通常是(B)A.秋季至次年早春植株开始生长时期B.花将开放或正盛开的时期C.花开放至凋谢时期D.果实成熟期E.种子成熟期6.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在干燥前常(C)A.切片B.干燥C.蒸、煮、烫D.发汗E.熏硫7.《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用“干燥”表示(B)A.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B.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C.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D.需短时间干燥的E.需及时干燥的8.《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到所取重量的(A)A.千分之一B.万分之一C.百分之一D.十分之一E.十万分之一9.《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的“鉴别”项是指(E)ZA.鉴定中药质量优劣的方法B.测定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C.测定中药用水溶性或醇溶性物质的含量D.鉴定中药真实性的方法E.对中药的纯度测定的方法Z10.《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的“检查”项是指(A)ZA.测定生药真实性的方法B.对生药的安全、有效、均一与纯度进行测定的方法C.测定生药主成分的含量D.检查有无杂质E.检查生药各项指标是否药典规定11.烘干法测定水分适合于(B)A.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生药B.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C.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D.适合于各种药材E.适合于果实类生药12.中药取样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用量的(B)A.2倍B.3倍C.4倍D.5倍E.6倍13.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取样原则(C)A.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B.100至1000件,按5%取样C.超过1000件的,按1%取样D.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E.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14、生地制成熟地黄的目的是:(C)A.降低毒性B.提高疗效C.改变药物性能D.便于服用E.以上均不是15、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的炮制方法称为(D)A.炒焦B.炒黄C.煨法 D.灸法第七章常用药材商品第一节根及根茎类药材1、药材呈团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皮孔横长,切断面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气微,味微苦涩。

此药材是:( B)A、大黄B、何首乌C、牛膝D、川牛膝E、白芍2、根呈长圆柱状,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环纹上有的有棕褐色的毛状残存叶基。

气特异,味微甘。

此药材是:( D)A、川芎B、白芷C、柴胡D、防风E、龙胆3. 具有“铜皮铁骨”、味先苦而后微甜的中药是( B)。

A.人参B.三七C.西洋参D.牛黄E.巴戟天4、木香的主产地是(E)A.广西B.山西C.四川D.西藏E.云南5.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A)A.狮子盘头D.芦头C.蚯蚓头D.珍珠盘E.云头6.“疙瘩丁”是形容哪种药材的性状特点(E)A.川木香B.白术C.党参D.白及E.白芷7.当归的气味为(B)A.有香气,味苦B.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C.有香气,味酸D.气微,味苦E.气微,味辣B8、粉性强的药材是(D)A 当归B 远志C 巴戟天D 防己E 柴胡9、附子的来源是(D)A.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主根B.毛茛科植物北乌头侧根的加工品C.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主根D.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E.毛茛科植物草乌的主根10.何首乌“云锦花纹”的存在部位为(A)A,皮部B.栓内层C.韧皮部D.髓部E.木部11、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药材是(C),A. 三七B. 川芎C. 当归D. 独活12、扁圆柱形,木部坚硬,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且具有补肾阳的作用的是(B)A.熟地B.巴戟天C.附子D.何首乌附子的商品规格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判断题:春三七质量好于冬三七(T)药材横断面可见“星点”的是( )。

A.大黄的根茎B. 三七的根C.何首乌的根茎D.何首乌的根E.牛膝的根断面具有“朱砂点”特征的药物是(A )A、苍术B、山药C、防风D、广藿香E、附子新鲜使用的中药有()A.麻黄B.地黄C.肉桂D.郁金E.白及川芎的形状为( C )A.圆柱形B.圆锥形C.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D.细长条形E.须根状髓部有异常维管束的中药是(D )A,牛膝B.商陆C.何首乌D.大黄E.川牛膝白术的形状是(D )A.圆柱形B.圆锥形C.卵圆形D.不规则肥厚团块E.纺锤形除哪项外均为茅苍术的性状特征( A )A.呈疙瘩块状B.表面灰棕色C.质坚实D.断面黄白或灰白色,散有“朱砂点”,久置可析出白毛状结晶E.香气特异,味微甘,辛苦地黄的主产地是( A )A河南B.河北C.陕西D.江苏E.山东A.伪品大黄在紫外灯下显( E )A,黄色荧光B.紫红色荧光C.棕色或红棕色荧光D.蓝色或灰蓝色荧光E.蓝紫色荧光“鹦哥嘴”或“红小辫”是形容哪个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A )A.天麻B.知母C.防风D.黄精E.白及判断题:天麻中“春麻”品质好于“冬麻” (F)麦冬和天冬都属于补阴药。

(T)天麻常见的伪品是马铃薯、大丽菊和紫茉莉。

(F)地黄的道地产区是湖南(F)写出下列生药的商品规格:地黄(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1、断面角质样,具有明显放射状纹理的药材是()A 党参B 葛根C白芍 D 黄芪E甘草2、红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药用根B、表面红棕色,半透明C、蒸后干燥D、断面淡黄白色,粉性E、主根下部有2~3条扭曲的支根3、味连的特征为(A )A.多分枝,聚成簇,形如鸡爪B多单枝,较细小,弯曲C,多单枝,较粗壮,“过桥”长D.长圆柱形,外皮易脱落,断面粉性E.长圆柱形,有分枝,表面环节明显,味淡4、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 C )A、菊花B、麻黄C、川贝母D、杜仲E、板蓝根5、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功效的药物是( C )A、紫草B、玄参C、生地D、熟地CE、黄芩A.“肚脐眼”B.“过桥”C. 金井玉栏D.怀中抱月E.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1. 黄连( B )2. 天麻( A )3. 川贝母( D )4. 黄芪( C )5. 山参( E )A.人参B.北沙参C.巴戟天D.当归E、麻黄6. 属于补血药的是( D)7. 属于补气药的是( A)8. 属于补阴药的是( B)9. 属于补阳药的是( C)川贝的商品规格有(松贝)、(青贝)、(炉贝)浙贝的商品规格有(大贝)、(珠贝)、(浙贝片)第二节树皮与茎木类药材1.皮类药材的入药部位是指(C)A周皮B木栓形成层以外的部分C形成层以外的部分D落皮层E韧皮部以外的部分2.厚朴酚具有哪种作用(B)A镇静B抗菌C解痉D退热E镇痛3.“川黄柏”来源于芸香科哪一种植物的树皮(D)A黄檗 B 酸橙 C 橘D黄皮树 E 川椒4.水浸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的药材是(A)A秦皮B合欢皮C牡丹皮D厚朴 E 桑白皮5.厚朴来源于(B)A芸香科植物B木兰科植物C木樨科植物D桑科植物E樟科植物6.纤维性强,难折断,纤维层易成片地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扬,该药材为(B)A秦皮B桑白皮C牡丹皮D合欢皮E肉桂7.折断时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的药材是(C)A肉桂B厚朴C杜仲D桑白皮E秦皮8.秦皮来源于(A)A木犀科B芸香科 C 五加科D茄科Z E木兰9.地骨皮来源于(D)A桑科桑的根皮B木犀科白蜡树的根皮C萝摩科杠柳的根皮D茄科枸杞的根皮E五加科细柱五加的根皮10.石细胞胞腔中含胶丝团块的中药材是(B)ZA黄柏B杜仲C厚朴D秦皮E肉桂11、厚朴加工方法是(B)A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外皮后晒干B沸水中微煮后,堆置土坑里“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C按各种规格修整或置“桂夹”内压制成型D剥下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堆置草内“发汗”至内表面呈紫褐色E剥取一部分树皮,晒至半干,压平1 .习称“红藤”的药材是(C)A鸡血藤B钩藤C大血藤D苏木E降香2 .川木通来源于哪一科植物(B)A木通科 B 毛莨科C马兜铃科D防已科E豆科3 、钩藤来源于哪科植物(C)A 茄科B桔梗科C茜草科D唇形科E藤黄科4、来源于木通科的药材是(D)A络石藤B沉香C钩藤D大血藤E海风藤5、大血藤的断面特征为(B)A髓部偏向一侧B皮部红棕色,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C红棕色皮部与黄白色木部交互排列成3~8轮半圆形环D形成层环呈多角形 E 皮部厚,有棕色油点6、鸡血藤的性状鉴别特征不包括( D ) ZA扁圆柱形B表面灰棕色,有纵沟C质坚硬D断面红褐色的皮部与淡红色木部排列成数轮半圆形环E气香特异8、沉香药用部位来源于瑞香科白木香的(D)A边材B茎髓 C 腐烂的心材 D 含树脂的心材E茎藤9、木通和川木通为(C)A同科同属不同种植物B同科不同属Z植物C不同科植物D同种植物E同种不同变种或不同变型10、具有偏心性髓部的茎木类药材是(C)A大血藤B钩藤C鸡血藤D川木通E关木通11、平整的横断面皮部呈红棕色环状,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黄白色,有细孔(导管),射线红棕色,有此特征的茎木类药材是(B)A.沉香B.大血藤C.钩藤D.川木通E.肉桂12.通草的药用部位为(D)A.心材B.茎C.全草D.茎髓E.叶第三1、金银花的花粉粒为(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