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与道家文化精神

合集下载

金庸武侠小说赏析

金庸武侠小说赏析

金庸的小说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郭靖,杨过,张无忌,韦小宝,也创造了很多爱情故事比如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同时金庸小说里还蕴藏了更为深刻的哲学思想,而这些哲学思想正好体现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与国民习性。

下面我们来一一具体分析。

金庸小说里唯一有关联的就属射雕三部曲,射雕三部曲其实也是英雄三部曲,这三部小说里面描述的都是英雄人物,都是大侠,先说说《射雕英雄传》。

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巨作,里面的武有武的精彩,侠有侠的感人,情有情的魅力。

金庸的武侠思想在这部著作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那就是宣扬一种反侵略,反投降的基本立场,宣扬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深沉的人道主义。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正确与否是以是否造福于民为标准的。

英雄的出现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中,这就是一种侠义的精神。

《神雕侠侣》可以说是一部爱情百科全书,里面的爱情之美,爱情之壮,爱情之甜蜜,爱情之悲苦都写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在曲曲折折之后最终走到了一起,在经历血雨腥风的江湖后最终归于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两人为国为民后就告别群雄携手归隐。

《神雕侠侣》里最感人的一段莫过于杨过与小龙女十六年后相见的那一刹那,经历十六年的漫长等待,杨过成熟了,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成为了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男人。

《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其实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英雄。

他既没有英雄气概,又没有政治才能,在爱情上又是拖泥带水,唯一的强处就是武功高强,可以说张无忌是政治与爱情上是无能的。

这部小说最感人的不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在于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翠山父子,武当七侠间的兄弟情谊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张无忌虽不是英雄,但我们反而觉得他更为亲近,更为可爱,因为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有一样的缺点,有一样的无奈,他可以做我们的朋友,而且是那种善良的,又可以帮助我们的朋友。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里篇幅最长的两部小说之一,这部小说结构宏伟,人物众多。

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金庸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作家,他的武侠小说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影响了几代人。

金庸的武侠小说并不仅仅是一些虚构的故事,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读者们的思想和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金庸的武侠小说深刻揭示了中国文化中的“义”、“仁”、“智”、“勇”等价值观。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和洪七公等主要角色的形象就展现了这些价值观。

郭靖对“义”的坚持、黄蓉对“仁”和“智”的体现、洪七公对“勇”的表现,都代表着作者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定支持。

这些价值观也深化了金庸武侠小说的魅力,让读者们沉浸在故事中,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其次,金庸武侠小说宣扬了人类共同的道德原则。

从《天龙八部》的段誉及萧峰,到《神雕侠女》的杨过和小龙女,以及《倚天屠龙记》的张无忌,这些主人公都向读者展现了人类的共同正义和弱者的保护。

这些角色都相信“天道酬勤”,积极行善利人,热爱祖国,深受读者喜爱。

此外,金庸武侠小说对描写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小说中经常描写了中国古代的传统风俗和文化背景,例如“华山派”、“全真教”、“峨眉派”等,以及“尊师重道”、“慈航普渡”等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

这些元素在小说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通过角色对这些文化元素的理解和处理,展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最后,金庸武侠小说也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金庸的小说脍炙人口,广受欢迎,不仅为文化加深了人们的认识,也使得很多历史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例如,《神雕侠女》中的蒙古帝国历史,以及《鹿鼎记》中的明朝历史,都得到了详尽、细致的描写,让读者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程。

总之,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全面的。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艺术魄力,也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坚定了人们对“义”、“仁”、“智”、“勇”等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综述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综述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内容提要】:金庸武侠小说曾经一度风靡于华人读者中,且经久不衰。

总览其作品艺术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探究其文化意蕴。

金庸小说用文化在雅俗间搭起桥梁,以其文化品位让“成年人的童话”打入文学殿堂的正厅。

其作品既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又充满金庸个性的创新,具有浓郁的现代意识;金写武侠,可实已突破“武侠”之园囿,既有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游心自然、佛家的明世旷达,也有独立的批判精神、民族的和谐平等、个性的自由解放、辩证的亦正亦邪。

文章试图以文化解码金庸武侠,探索通往艺术殿堂的雅俗共赏之路。

【关键词】:金庸文化武侠、儒释道现代意识引言“男金庸、女琼瑶”。

曾经有多少像笔者这样的“金粉”,在青春懵懂时期就开始痴迷其中。

波澜起伏的情节、天马行空的想象、荡气回肠的情感……金庸小说倾倒无数“金迷”的原因可谓不胜枚举,可是当经过岁月的沉淀,何以仍感回味悠长,究其原因,大概是其历久弥香的文化使然吧。

遥想n多年前,它摆在地摊上,处在文化的最边缘,各种盗版乱七八糟。

然而到今天,各大书店上架豪华版,现代文学研究权威严家炎教授在北大开设研究课。

在雅俗之争的时代,金庸小说用文化在雅俗间搭起桥梁,以其文化品位让“成年人的童话”打入文学殿堂的正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推开文化之窗,探视金庸不朽神话之一隅。

一、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深度契合的文化内涵叶茂源于根深。

文学艺术作品往往都承载着某种特定的民族文化,呈现出这个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历史。

一般的作家只会讲故事,优秀的文学家更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而杰出的大师级作者则在塑造形象的同时表现和探讨人性及其文化特征。

金庸作品除了艺术功力和技巧外,还有着对中国历史及其文化精神的准确把握、深刻思考和精彩表现。

1.悠长“武侠味”(1)武侠渊源武侠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

”古代一般的武侠小说,以《七侠五义》为代表,确实主要写的是打斗和侠义。

浅谈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儒、道、佛

浅谈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儒、道、佛

浅谈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儒、道、佛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十七八年的时间里金庸老先生笔耕不辍,写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越女剑》(中篇)共十五部武侠小说,成为武侠小说史上一座新高峰。

作品从问世的那一天起就不缺读者,上到学者教授,下到贩夫走卒,无人不知,可是很长一段时间却也被一部分人视为难登大雅之堂之物。

然而,老先生从七十年代封笔到今天也已四十余年的时间了,可喜的是十五部作品耐住了岁月的洗礼和考验,近些年来也被不同程度地写进了文学史,实至名归。

在很多人看来武侠小说作为通俗小说的一种,除了可读性之外并无他长,但是仔细分析推敲便会发现这种说法很难站住脚,单以老先生的几部作品来说吧,比如作品中对儒释道三教内涵的深刻阐释和领悟。

熟悉金庸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射雕英雄传》是阐释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作,主要体现在“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身上,而且这一传统也延续到了《神雕侠侣》中杨过这一形象身上;《笑傲江湖》阐释的是道教内涵,主要表现在令狐冲对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我行我素的潇洒豪迈精神的渴望与追求之中,当然除此之外《笑傲江湖》还有其独特而又深刻的政治寓意。

而对于佛教的阐释则具体体现在《天龙八部》一书中。

翻完《天龙八部》之后仔细体会一番似乎就会觉得这几乎是一部罪孽之书,不说别的,单从乔峰、虚竹和段誉这哥仨的身世就可见一斑。

乔峰刚满周岁就遭逢大难,侥幸不死但也为他的一生埋下了诸多隐患,而虚竹和段誉这哥俩就更惨了,说得好听一点叫原本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难听一点他俩就是两个孽种。

虚竹——玄慈方丈与叶二娘的儿子,和尚的儿子,罪过罪过,阿弥陀佛(那时候的和尚得守清规戒律,不像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了);段誉的身世就更加匪夷所思了,可以说正是段正淳的风流成性为段誉的降生提供了可能,大理段氏的那些事儿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到头来也难逃因果报应。

下面咱们就通过作品中几个关节性的人物来理一理这其中的孽缘。

一、慕容博:始作俑者,罪孽之源老先生在作品中对慕容博这一形象着墨并不多,但这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关节性人物,甚至是个关键人物,众孽皆因此人而起,可以说没有此人就没有后来的乔峰,更没有之后的一系列恩恩怨怨,很多麻烦事都是由他引起的。

金庸众武侠中的儒侠与道侠

金庸众武侠中的儒侠与道侠

1 金庸众武侠中的儒侠与道侠摘要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十分明显可见金庸受中国传统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很深体现在其作品中就是一部分主人公是有为国为民积极强烈的入世精神的儒侠和一部分追求自由不为外物所拘独行于天地间的道侠。

读者往往在不知不觉当中为其中极副个性的人物形象所倾倒我想这些生动鲜明的形象正是金庸小说倍受欢迎历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吧关键词儒道侠影响正文金庸小说之所以能雅俗共赏是因为他不仅有讲述惊险曲折的武侠故事的卓越才能而且有丰厚的传统文化的修养。

这使他的小说不仅有十足的武侠味而且有十足的书卷味。

他以其高超的艺术水准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就形成了儒家和道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

自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后儒释道合一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真正作为显学的还是儒和道。

可以说道学及儒学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

中国人一方面受儒家影响关注现实人生积极进取另一方面超凡脱俗无拘无束率真任性想象丰富情调浪漫不能说与道家无关。

儒侠先说儒家代表即《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

郭靖是金庸笔下一个平实可信充满阳刚之美的侠义英雄。

他出身于忠良之家可是郭靖还未出生家中已遭不幸父亲郭啸天被与金人勾结的南宋官府害死母亲被迫流落蒙古。

苦难中出生的郭靖年幼只是一个呆拙愚笨、到四岁还不会说话的傻孩子。

可是就是这个在大漠深处长大的傻乎乎可怜巴巴的孩子最后成了刚正不阿、大仁大义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郭靖外表长的高大威猛相貌英俊内心善良仁慈诚实憨厚。

作为小说的主人公郭靖的侠义英雄性格具有多重内涵他对国家忠诚执着对朋友义重如山对师傅敬若神明对爱情忠贞不渝等等。

当然郭靖的侠义英雄性格的核心是尽忠报国。

这也是他成为万民称颂之侠与一般江湖游侠的根本区别。

郭靖以“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自勉处处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成吉思汗曾有恩于郭靖母子而且郭靖与成吉思汗的四儿子拖勒情同手足但是当成吉思汗想要侵吞大宋国时郭靖立刻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与成吉思汗反目成仇。

论金庸小说武侠人物的儒道思想及现代意义

论金庸小说武侠人物的儒道思想及现代意义

论金庸小说武侠人物的儒道思想及现代意义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人物多数具有儒道思想,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现代社会中的智慧。

他们追求的是"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价值观,也注重修身养性、修行内观的道家思想。

这些儒道思想不仅为小说赋予了文化内涵和艺术意义,还对现代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人物追求的是"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价值观。

儒家主张立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人们以仁爱为本,以义务为先,以礼仪为准则,以智慧为导向,以信仰为支持。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如郭靖、黄蓉、杨过等,都具有高尚的品德、独立的人格和崇高的义气。

他们追求的是道义心灵的卓越,以治愈世人心灵创伤。

这种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价值观,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人生的指南和底线,使人们能够取得内心的宁静和社会的和谐。

其次,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人物注重修身养性、修行内观的道家思想。

道家主张以道为本,以自然为师,倡导心如止水、无为而治的境界。

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人物,如张无忌、独孤求败等,都有修行内观的经历,追求的是自然、无为的道家境界。

他们在修炼武功的同时,也修养内心,注重修身养性,达到内心的和谐和平静。

这种修行内观的道家思想,给予现代社会指导,在喧闹的世界中寻求平静与内心的安宁,让人们明白必要的时候要懂得放弃,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最后,金庸小说中的儒道思想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儒家价值观的重视逐渐增强。

"仁者爱人"的思想引导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弘扬互助、友善的价值观。

"义"让人们具备对社会的责任感,以正义之心去参与社会事务并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

"礼"让人们有清晰的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智"则让人们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善于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

"信"让人们坚守诚信、守信的原则,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金庸作品特点

金庸作品特点

我国传统武侠小说是在我国文化土壤上生存下来的艺术形式,不仅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借鉴了西方文艺的创作思想,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金庸先生吸取了中西方的文化精髓,给武侠小说赋予了新的生命。

传统文化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体现1.道家与儒家思想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有着丰富的佛学思想,虽然佛教并非我国本土宗教,但是在社会的传承下,佛教与儒家思想实现了融合,演变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佛学思想。

以《笑傲江湖》为例,其文本中蕴含着深刻的佛学思想,给作品营造出了淡泊的风格,其中,佛学思想最浓厚的部分即独孤九剑,独孤九剑强调“活学活用”、“行云流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只有从内心深处摆脱束缚,才能够实现心灵的孔明。

而风清扬的只言片语可以让主人翁豁然开朗,这就是顿悟,要真正学习剑法,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要了解剑法的内涵才能够施展自如。

此外,独孤九剑习得之人,不仅需要有聪慧的天资,心底里还要可以一尘不染,令狐冲正是凭借这一点,达到了最后的高度。

儒家思想非常注重等级制度和礼法思想,金庸小说中很多主人翁都是追求逍遥、洒脱、自由的归宿,在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之后选择急流勇退,摆脱尘世的喧嚣。

《笑傲江湖》就是其中的代表,江湖的险恶与令狐冲的自由和洒脱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向往自由的生活,不愿意卷入任何一派的斗争,他最后的归隐并非对现实妥协,而是代表无声的反抗,希望追求自己理想中的自由。

2.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修辞手法为了让人物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和饱满,金庸用了大量独具古典特色的修辞手法,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古诗词,很多人物的起名就是借鉴古诗词,金庸曾经说过,他的小说中有西方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的影子,在语言的表达收集整理达上,主要借鉴古典白话小说。

例如,《天龙八部》中阿朱和阿紫的起名就借鉴了“恶紫之夺朱也”的文化意蕴,阿紫与阿朱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阿朱是一个贤妻良母,阿紫则阴险凶恶,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出了小说的思想内涵。

金庸小说中的文化

金庸小说中的文化

2、文学典故。
《射雕英雄传》黄药师唱:‚伊上帝之降命,
何修短之难哉?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 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方朝华而晚敷, 比晨露而先晞。感逝者之不追,情忽忽而失度, 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 ‚天长地久, 人生几时?先后无觉,从尔有期。‛出自曹植为
3、着意虚化历史背景。
《笑傲江湖》《侠客行》。
《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 《飞狐外传》展现秘密会社,是天地会传 说中的‚红花会‛及‚山宗‛、‚华山 派‛,借助传统表现反抗暴政、抵御外侮、 兴复故国、振兴民族的主题。 金庸小说讨论朝廷暴政和官吏昏庸如何激 发内乱外侮,以致生灵涂炭,民族蒙难的。
金庸对儒家的态度,是现代社会与 儒家思想的融合。 强调儒学传统与礼教大防对立。 赞同岳飞和范仲淹等人的儒家理想 人格。 郭靖与黄蓉游岳阳楼,理解了‚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内涵。
(二)道教
全真教:王重阳(1112年—1170年),北宋末京 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 原名中孚,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 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 中甲科 ,遂易名世雄。金正隆四年(1159),愤然 辞职,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 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 穴墓,取名‚活死人墓‛,自居其中,潜心修持2 年。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
黄蓉道:‚国家政局清明,你做了大官,但 不变从前的操守;国家朝政腐败,你宁可杀 身成仁,也不肯亏了气节,这才是响当当的 好男儿大丈夫。‛郭靖连连点头,道:‚蓉 儿,你怎想得出这么好的道理出来?‛ 黄蓉笑道:‚啊哟,我想得出,那不变了圣 人?这是孔夫子的话。我小时候爹爹教我读 的。‛郭靖叹道:‚有许许多多事情我老是 想不通,要是多读些书,知道圣人说过的道 理,一定就会明白啦。‛ ————《射雕英雄传》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文化积淀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文化积淀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文化积淀金庸是华人文学武侠小说的巨匠,他的作品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金庸的小说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读物,更是一种文化的积淀。

以下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文化积淀的一些方面。

首先,金庸武侠小说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价值观。

金庸的小说中充满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子,如道家的“隐遁无闻”,儒家的“仁义道德”,佛家的“慈悲善良”等。

这些价值观在小说中通过不同的角色和情节展现出来,让读者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金庸武侠小说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

金庸的功夫戏剧性感人,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他描写武功细腻入微,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情节跌宕起伏,节奏紧凑,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美的享受。

金庸小说中的细腻描写和文艺性的语言运用,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诗意”的审美观。

第三,金庸武侠小说中呈现了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和集体意识。

金庸的小说中,英雄人物的形象往往被赋予了超人的力量和智慧,他们忠勇正直,不畏困难和危险,始终保持着高尚的行为规范和立场。

这些英雄形象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集体意识,即强调个人的奉献和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公义和和谐社会的追求。

第四,金庸武侠小说中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元素。

金庸的作品中,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渗透,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他的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外国人物或外来文化的元素,如《神雕侠侣》中的蒙古、《倚天屠龙记》中的日本等。

这些细节表明了金庸对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理解和探索,使他的作品更有国际化的视野和价值。

最后,金庸武侠小说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思考。

金庸的小说中,人物形象丰满多维,他们既有善良和正义的一面,也有欺骗和残忍的一面。

小说中的人物经历了磨难和抉择,最终完成了心灵的成长和升华,价值观不断得到重新审视和确认。

金庸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人性的复杂性和纷繁多变的理解。

总结起来,金庸武侠小说中所体现的文化积淀是多方面的,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价值观、审美观、民族精神和集体意识等;同时也融合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展现了对人性的思考。

道家思想与侠义精神的结合——论金庸小说中的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与侠义精神的结合——论金庸小说中的道家思想

和发 展 在 我 国源 远 流长 , 并 且 在 发 展 过程 中受 到 传 统士人 精神 的影 响 而有所 变 迁 。如金 庸 笔 下一 系列 武侠 小说 , 分 别 通 过 儒侠 、 道侠、 佛 侠 的 主 人 公 形 象
金庸融汇进小说 中, 金庸小说 的各个方面都有道家 思想 的影 子 , 如金庸 小说 中 的武 功 、 人 物 乃 至 情节 的 设置 。在金庸小说中, 出现了太极拳 、 九阴真经等与 道家 脱离 不 了关 系 的武 功 , 人 物是 小 说 的灵 魂 , 道 家 思想 也深 深影 响 了金 庸小 说 中人 物甚 至 是 主要 角 色 的形 象 。金庸 小 说 的情 节 , 也 体 现 出许 多 重 要 的道
2 0世纪 8 0年代 中期 , 金庸 小说 的研究 已经发 展 成一 门独 特 的学 问。金庸 小说 的成功 与 金庸 小 说 独
有 的特 点 和 广 博 的 内 涵 是 分 不 开 的 。作 为 武 侠 小 说, 侠 义思 想 贯 穿 金 庸 小 说 的 始终 。侠 文 化 的 产 生
“ 天 下本无 事 , 庸 人 自扰 之 ” 。道 家 的这 些 思 想 也 被
家思 想 。
充分揭示了传统文化精神下的侠文化与士人精神历 程之 间 的 关 系 , 表 现 了 传 统 文 化 中人 性 的 继 承 和
发展 。
儒家 文化 和道 家文 化成 为 中 国传 统 文 化 的两 大 支柱 。西汉 之 初 , 统 治 者 崇 尚黄 老 , 推 行无 为 而 治 , 因 为这 时的统 治 者们 意识 到 : “ 事逾烦天下逾乱 , 法 逾 滋 而奸 逾 炽 , 兵 马 益 多 而 敌 人逾 多 。秦 非 不 欲 为 治也 , 然 失之 者 , 乃举措太众 、 刑罚太极故也。 ” 由于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道教全真派人物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道教全真派人物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道教全真派人物
金庸武侠小说不同于其他武侠小说之处,在于它一般都有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能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各家精髓不露痕迹地融入到人物情节当中。

从宗教文化视野看,金庸小说涉及的宗教内容相当丰富,有的涉及宗教人物或宗教史实,有的那么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情况节的变换来多方位地阐释宗教精神内涵。

假如说《天龙八部》侧重于表现佛教精神,《射雕英雄传》侧重于表现儒家精神的话,那么,《神雕侠侣》那么明显地侧重于表达道家的精神内涵。

而从人物设置上看,《射雕》和《神雕》两部作品演绎了道教全真派人物的历史故事。

只是,除马钰这一人物形象在行为和气质上与历史人物相差无几外,其余人物形象及相关事件皆与历史史实差别较大。

下面,以《射雕》和《神雕》两部作品为例,对小说中的重阳宫和道教全真派要紧人物作一浏览,看看金庸先生在演绎全真派历史和人物时与史实毕竟有多大出入。

来源:《中国宗教》2017-02 作者: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赵国庆。

金庸小说与儒道佛思想及现代意义

金庸小说与儒道佛思想及现代意义

金庸武侠与儒道佛思想及现代意义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阅读金庸小说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儒家的仁爱、王道和民本思想,道家深邃博大、无处不在的辩证方法,以及佛家精神疗救伤痛,弃恶扬善的教化作用等等。

他的小说赞美了儒家的人生态度,同时又肯定佛道两家的哲理精神,在小说中儒佛道互补。

在爱国、重义、尽孝、尊师、守信这类基本道德方面,金庸小说从儒家吸收了很多,但在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选择上,作品又宣扬佛道两家的思想。

以下分别浅析金庸小说中的儒道佛思想,并且简单的分析一下在当代的意义。

一金庸及其作品简介1金庸简介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浙于江海宁袁花镇,是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

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

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并着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4部武侠小说,作品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脍炙人口。

2 金庸作品主要的14部被人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雪─《雪山飞狐》(1959年)连─《连城诀》(1963年) (又名《素心剑》)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鹿─《鹿鼎记》(1969—1972年)笑─《笑傲江湖》(1967年)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侠─《侠客行》(1965年)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碧─《碧血剑》(1956年)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其他的作品《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袁崇焕评传》(附于《碧血剑》之后)《三十三剑客图》(附于《侠客行》之后)《成吉思汗家族》(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关于“全真教”》(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易经·阴阳与术数》(附于《神雕侠侣》之后,新修版收)《陈世骧先生书函》(附于《天龙八部》之后)《康熙朝的机密奏折》(附于《鹿鼎记》之后)《金庸散文集》二金庸武侠中的儒家思想1 儒家简介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君子"文化,它把"君子"的行为、道德规范作为"成人"的标准,希望人们去努力达到。

金庸小说的文化内涵精神

金庸小说的文化内涵精神

金庸小说的文化内涵一.序论读金庸,能都出很浓郁的中国古味来。

金庸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丰富深邃,他小说中的悲歌豪士,风尘侠客,慧质少女,柔情佳人,都是极古典的。

他用一种经历世情的眼光,看着这一切,也写着这一切。

金庸武侠小说虽然产生在香港商业化环境中,但完全没有旧式武侠小说那种低级趣味和粗俗气息。

金庸武侠小说不仅有神奇的想象、迷人的故事,更具有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思想,通俗而不媚俗。

他的小说透过对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地写出了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丰富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文化传统及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

本文将国传统文化为切八点.选取其经典作品,从中分析文本所体现出的缔结在金庸心中的英雄、身世、情爱等传统文化情结以及现代思想。

二.本论金庸小说的传统精神:1、儒家之“正义”;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主持正义,打抱不平;《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为救仪琳,与田伯光死缠。

《碧血剑》中袁承志救焦公礼全家与金龙帮斗。

②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神雕侠侣》中郭靖坚持抗元,死守襄阳城,一守几十年,明知失败,绝不放弃。

黄蓉原想借汗血宝马脱身,郭坚拒。

此为金之小说第一大侠。

《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当契丹人身份暴露后,辞去丐帮帮主,但发誓决不伤汉人一条性命,劝阻帮内分裂,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目睹宋辽人民苦难,到辽国后,反对辽侵宋,迫使辽皇帝收回成命,自己在雁门关自尽。

丐帮吴长老大哭。

2.道家之“超迈脱俗”“自在无为”①人物形象之“畸”“神”一是畸人。

武功非凡,远胜常人,《射雕英雄传》中江南七怪。

洪七公,九指神丐;柯镇恶、梅超风都是瞎子;欧阳锋,疯子。

杨过,武功本平平,但砍了一手后,武功突进,庄子重德行不为俗世所囿,而与天地相合。

二是神人。

《神雕》中小龙女:“面容秀美绝俗”《射雕》中黄药师住在长年桃花盛开孤岛上。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②武功之“自然”武功艺术化、审美化,诗、词、书、画、乐等一一化成武功打斗形式。

其一,内功胜外功内功是一种气,内气养成,身轻如燕,坚如钢铁。

千古侠客梦——金庸新武侠小说赏析

千古侠客梦——金庸新武侠小说赏析

千古侠客梦——金庸新武侠小说赏析一、金庸小说的传统精神1.儒家之“正义”武侠小说在本质上宣扬复古主义、念旧情怀的小说表达作家对过去的追忆——道德礼法。

构成金小说最基本的人性关注,一开始与礼仪有关,义是侠士魂灵,也是金小说核心。

儒家重人德,讲究文如其人,金发展为武如其人,义与仁关系密切。

从事的轰轰烈烈的事业,仁是儒家思想核心,通过义才能实现,注重个体对他人、群体的爱。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惺惺相惜。

《雪山飞狐》中写胡一刀与苗人风惺惺相惜的义气。

均因是李自成侍卫之子。

两人比武头几天不分胜负,双方相互钦敬。

白天比武、夜间喝酒,苗人风将剑招传胡一刀,胡一刀将刀法授苗。

第四天,胡夫人看出苗人风破绽。

第五天,向丈夫使眼色,但胡不忍,夫人摔孩子,后胡提议换兵器,打成平手,后有人暗中在兵器上涂药,胡一刀死,胡夫人横刀殉夫,将孩子交苗人风,忙乱中却被他人带走,此后,苗人风每到过年,必祭胡。

《倚天屠龙记》中,张翠山、殷素素觉得有负于三师兄俞岱岩,夫妇双双自尽,张无忌为救义父谢逊,更是吃尽苦头,几乎牺牲。

《鹿鼎记》中韦小宝,既不捉天地会的人,也不杀康熙,康扣住韦小宝,准备炮轰子爵府,消灭天地会骨干,韦小宝为报信,捅了称兄道弟的多隆一刀,但心里又释道:“你是鞑子,我天地会靠杀鞑子吃饭,不杀你不行”反正你要死,不然皇上也要砍你头云云。

但多隆命大,也保住了韦小宝的义气。

《鹿》中韦小宝好色,讲义气,见陈圆圆之女阿珂,色心大发,胡搅蛮缠,惊晕,却又想摸手,又无勇气,陈近南伤重而死,韦小宝声嘶力竭叫“师父,师父”。

(武功平平,却做天地会总舵主)出了妓院,却成了鹿鼎公,好色,却入了少林寺。

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主持正义,打抱不平《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为救仪琳,与田伯光死缠。

《碧血剑》中袁承志救焦公礼全家与金龙帮斗,也源此。

其一,焦公礼杀闵子叶,因这人为总镖头拿了人钱却不予保护,反而与强盗勾结准备杀户主并占人家女儿。

其二,焦公礼与太白三不和,因不愿与其跟清兵勾结。

倚天屠龙记历史宿命与道家思想

倚天屠龙记历史宿命与道家思想

倚天屠龙记历史宿命与道家思想《倚天屠龙记》历史宿命与道家思想在“武侠小说”这一大类中,《倚天屠龙记》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与其他武侠小说不同的是,《倚天屠龙记》不仅具有惊险刺激的情节和精彩的打斗场面,更加融合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道家哲学思想。

本文将从历史宿命与道家思想两个方面探讨这部小说的价值。

历史宿命小说中的历史元素主要围绕明朝末年展开。

在明朝灭亡前夕,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敌侵略等问题逐渐凸显。

同时,大批群众因受到剥削和迫害而纷纷起义。

这个时期的历史已经注定了明朝的灭亡,这也是小说中宿命的体现。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天山童姥便是一个具有历史烙印的人物。

经历了多次异族侵略和战争的折磨,她形成了独立自主、憎恨弱肉强食的性格。

在她看来,历史的发展就像是一股洪流,不可逆转地决定了一个朝代的兴衰。

铁木真的入侵、李自成的起义、南明亡国等等,都是历史的产物,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在小说中,乱世的气息也非常强烈。

金庸笔下的人物,不管是做官的、武林人士还是普通百姓,都陷入了得不到解脱的窘境中,他们虽然想要革新,但是都无法控制大宏观环境的发展。

道家思想《倚天屠龙记》中贯穿了大量的道家哲学思想。

小说中的武功体系,比如九阳真经和九阴真经,便是借鉴了道家的阴阳五行学说和易经六十四卦的理论。

这些内功心法的修炼需要极高的道德品质、人性觉悟和自我超越,也就是“道”。

道教思想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而平等”的境界。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在做出抉择的时候,考虑到了各种事情的因果关系和影响,明确了自己想要的归属。

而他最终的选择也充分显示出了道教的“自由而平等”的思想。

正是因为道家哲学思想的融入,才使得《倚天屠龙记》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而深刻。

结语作为一部经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显然是不容忽视的。

历史宿命的铺陈、人物的刻画,以及道家思想的贯穿,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气息和人文精神。

正是这些思想观念和历史事件的融合,才使得小说充满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