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药和方剂共74页

合集下载

清热药和方剂

清热药和方剂




黄连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根茎。 处方用名:黄连、川连、五连、雅连。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肝、胆、胃、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 主治与应用: 1.清热燥湿要药,凡属湿热诸证,均可应用。其中,尤以肠胃湿 热壅滞之泄泻,痢疾、疗效最佳。古方多单用,病情较复杂者,常需 随证配伍,例如,湿热方盛,腹痛里急者配木香;痢疾热甚者配黄芩, 如葛根芩连汤。 2.清热泻火,治心火亢盛烦燥不眠配阿胶、芍药,如黄连阿胶鸡 子黄汤;治胃热呕吐,多与姜汁拌炒用,配吴茱萸,即左金丸;治胃 火炽盛的中消,多与知母、天花粉同用。 3.清热解毒,治痈疽疖疔,无名肿毒等证,与黄芩,黄柏等同用, 如黄连解毒汤。 用量:煎服, 2-5克。研末吞服, 1-1.5克. 禁忌:脾胃虚寒之泄泻及阴虚津伤者慎用。产后血虚烦热,小儿痘疹 气虚作泻等忌用;湿热病初起不宜早用。
五、清热解暑药
定义
凡以清解暑热为主要作用,能清解 暑热或暑湿证的药物. 荷 叶 青 蒿
荷 的叶子。 药用部分:叶子。 性味归经 苦 平; 归肝 脾 胃经 功效:清热解暑 健脾升阳 凉血止血。
主治与应用:

1,清热解暑,治暑温,头胀,身痛.常与扁豆花,西瓜翠衣同用; 治 暑湿,常与藿香,佩兰等同用. 2,健脾升阳,治脾胃虚弱.常与白术,山药,黄芪等同用. 3,凉血止血,治血热所致的出血证. 常与大小蓟,生柏叶,生地黄 同用. 用法 9 - 15克,煎服. 清热解暑用鲜荷叶; 健脾用干荷叶; 凉血止血 用荷叶炭.
栀子






清热药与方剂

清热药与方剂
第十三章 清热药与方剂
• 第一节 清热药 • 第二节 清热方
返回
第一节 清热药
• 一、清热泻火药
• 清热泻火药,能清解气分实热,清热作用较强,适用于高热烦渴、神 昏、脉洪实有力、苔黄或燥等里热炽盛的症候。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 使用本类药物时,当考虑照顾正气,勿令攻伐太过,必要时可与扶正 药物配伍应用。
伤津,口渴等症; 痈肿疮疡等。 • 【用法用量】煎服,10~15 g。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清热药
• 夏枯草 •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肝、胆经。 • 【功效主治】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应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
晕、目珠夜痛;瘰疬、瘿瘤;乳痈肿痛。 • 【用法用量】煎服,9~15 g。或熬膏服。 • 【使用注意】脾胃寒弱者慎用。 • 决明子 • 【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 • 【功效主治】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应用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
• 石膏 • 【性味归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 【功效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主要应用于温热病气
分实热证;肺热咳嗽、气喘;胃火亢盛所致的头痛、齿痛、牙龈肿痛 等症;湿疹水火烫伤,疮疡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口。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清热药
• 【用法用量】生石膏煎服,15~60 g,宜打碎,先煎。煅石膏适量外 用,研末撒敷患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清热药
• 【功效主治】清肺胃热,生津止渴。用于温热病高热口渴,胃热呕吐 ,以及肺热咳嗽、痰稠而黄等症。
• 【用法用量】煎服,干品15~30 g;鲜品加倍,或捣汁用。 •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 天花粉 •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 【功效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用于肺热燥咳,热病

清热泻火方剂总汇(收集整理)

清热泻火方剂总汇(收集整理)

清热泻火方剂总汇(收集整理)清热泻火方剂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一种药方,用于治疗体内的热邪引起的症状。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清热泻火方剂,供参考和整理。

一、加味清火饮【组成】生地黄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薄荷5克,甘草5克。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生津,适用于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状。

二、连翘败毒散【组成】连翘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10克,板蓝根10克,甘草5克。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明目,适用于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症状。

三、白虎汤【组成】石膏30克,知母10克,黄芩10克,芍药10克,甘草5克。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利尿,适用于高热口渴、尿黄赤等症状。

四、龙胆泻肝汤【组成】龙胆草1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茯苓10克,生地黄10克,甘草5克。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疏肝,适用于肝火旺盛、胸胁胀痛等症状。

五、五石散【组成】石膏10克,滑石10克,贝母10克,知母10克,黄连10克。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化痰,适用于热结痰滞、咳嗽痰黄等症状。

六、二妙丸【组成】生石膏30克,玄参10克,薄荷5克。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化痰,适用于高热口渴、咳嗽痰黄等症状。

七、银翘散【组成】连翘10克,薄荷10克,扁豆10克,桑白皮10克,甘草5克。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解表,适用于发热恶寒、咽喉肿痛等症状。

八、清火丸【组成】黄连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解毒,适用于口腔溃疡、疱疹等症状。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清热泻火方剂,每一种方剂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使用范围。

在使用这些方剂前,请咨询中医专家的建议,并遵循其用药指导。

总结起来,清热泻火方剂是中医药学中用于治疗热邪引起的症状的药方。

这些方剂通常由草药组合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生津等功效。

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方剂,并遵循药方的用药指导。

希望本文对于了解和使用清热泻火方剂的朋友们能够有所帮助。

中药学课件 清热剂-方剂

中药学课件 清热剂-方剂

·犀角地黄汤·
身热夜甚,舌绛 神昏谵语 吐血、衄血、斑疹
热入血分 热扰心神 血热迫血妄行
·犀角地黄汤·
【病机】热毒深陷血分,以致耗血、动血。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
【方解】
·犀角地黄汤·
君:水牛角—清心凉血,清热解毒。
臣: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佐使:芍药—养血敛阴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病机】余热未清,气津两伤。
【治法】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方解
·竹叶石膏汤·
君:石膏—清热生津,除烦止渴 竹叶—清热除烦
臣:人参—益气生津 麦冬—养阴生津
佐:半夏—降逆止呕 粳米—养胃和中
使(兼):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药性
运用
·竹叶石膏汤·
1.《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口干,舌红少苔,
·本方治证为热毒深陷血分,迫血妄行而致。以血热
发斑、吐衄神昏为特征, · 叶天士:“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运用】
·犀角地黄汤·
1.《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各种失血,斑疹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降。
3.临证加减: 蓄血:+大黄、黄芩 热盛神昏:+紫雪丹/安宫牛黄丸 吐血:+三七、侧柏叶、白茅根、花蕊石 衄血:+黄芩、青蒿、白茅根 尿血:+白茅根、小蓟 便血:+槐花、地榆 发斑:+紫草、青黛
清热剂
一、概念: 组成:清热药为主 作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透热 治证:里热证
二、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
1、清气分热—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热在气分证 —白虎汤、竹叶石膏汤
2、清营凉血—清营透热,凉血散瘀,清热解毒 —邪热传营或热入血分证。 —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中药与方剂》课件:清热药

《中药与方剂》课件:清热药

·善清下焦湿热 — 多用于湿热带下( + 苍术 )、 淋浊(+车前子)及下肢肿痛、阴部湿疹( + 苦参 ) ·善泻肾火,退虚热 — 用治肾阴虚,相火妄 动之阴虚发热、盗汗、遗精等( + 知母等 )。
·用法:清热燥湿解毒多生用;泻火除蒸退热 多盐水炙用。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概念:性味多为苦寒,有清解热毒、火毒 功效的一类药物。 功效、主治: 温热病 痈肿疔毒、丹毒、痄腮 热毒下痢 清热解毒 — 治热毒证 咽喉肿痛 (清解热毒、火毒) 虫蛇咬伤、水火烫伤 肿瘤 etc.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心、胃、小肠 经。 功效:清热除烦,利尿。 1.热病烦渴——石膏、芦根、麦冬。 2.心火亢盛——口舌生疮; 3、治心火移热于小肠的口疮尿赤、热淋涩痛 等
用法用量:6-9g。煎服。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概念:性味苦寒,以清热燥湿为主要作用 的药物。 性能特点:性味苦寒,苦——燥湿 寒——清热
配伍:根据病情及兼证适当配伍,如 温热病——清热泻火、清热凉血药; 疮痈——清热凉血、活血消肿或补气益血 药; 痢疾——清热燥湿、理气药。 etc.
使用注意:凡阴证、寒证不宜服用。
金银花 Flos Lonicerae
来源: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 开的花。 主产地:豫、鲁、赣、浙、桂、粤、湘等 地。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 1、湿热证——泄痢、带下、黄疸、淋证、痹痛 及痿证。 2、痈肿疮毒、口舌生疮、湿疹。 3、阴虚发热——配知母。 用法用量:煎服,5~10g。生用清热燥湿、解 毒;盐炒泻相火;酒炒治痹痛;炒炭止血。
龙胆(龙胆草)
来源:龙胆科植物龙胆 、条叶龙胆、三花龙 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 “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作用特点:大苦大寒,善清肝胆及下焦湿热。

清热药与方剂PPT课件

清热药与方剂PPT课件

知母
性味:苦、甘,寒。入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除烦,清肺生津,滋阴降火。 主治: 1.热病气分证。 2.肺热咳嗽;或肺燥咳嗽。 3.阴虚火旺,骨蒸潮热,汗。 用量:6——12克。盐炒用。
黄芩
黄芩
性味:苦,寒。入肺、胆,脾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 主治: 1、湿热痢疾,黄疸;或湿温发热,尿赤等。 2、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毒疮痈; 肝火头痛。 (善清肺热) 3、怀胎蕴热,胎动不安。 (清热安胎要药) 用量:3——9克。
石膏
主治: 1.温热病热入气分证: (高热,口渴,烦躁,大汗,脉洪大——四大症) 2、肺热咳嗽,气喘。 (清肺热) 3、胃火亢盛,头痛,牙龈肿痛。 (泻胃火) 4、煅石膏外用治疗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或疮疡溃后不敛等。 用量:15—60克。打碎先煎。 外用煅石膏研末敷患处.。 注意:血虚发热者慎用。
第六章 清 热 药与方剂 TCM Department of First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PAN ZHI QIANG
清 热 药
[含义] 清热药: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清热方:以清热药为主组成, 以治疗里热证的方剂。 [适应症]
里热证——发热,热痢,痈肿疮毒等。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黄连解毒汤
方解: 君:黄连 – 清热泻心火及胃火。 臣:黄芩 – 善清上焦之火。 佐:黄柏 – 泻下焦之火。 使: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 四药合用,苦寒直折;火邪去而热毒解,诸证可愈。 注意: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 使用。
青蒿鳖甲汤
功效:养阴透热。 主治:阴虚邪伏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 红苔少,脉细数。 方解: 君:鳖甲:滋阴退热,入络搜邪。 青蒿:清热透络,引邪外出。 臣:生地:滋阴凉血; 知母:滋阴降火,退虚热。 佐:丹皮:泻阴中之伏火。

第六章 清 热 药与方剂

第六章 清 热 药与方剂

[方解]
君:柴胡:疏肝解郁。 柴胡:疏肝解郁。 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 臣: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 当归:养血和血。 当归:养血和血。 与柴胡同用, 归 、 芍 与柴胡同用 , 疏肝气补肝体和肝 用 白术、茯苓:健脾益气, 佐:白术、茯苓:健脾益气, 薄荷: 助柴胡疏散透达, 透达肝经郁热, 薄荷 : 助柴胡疏散透达 , 透达肝经郁热 , 生姜:降逆和中,又辛散达郁。 煨生姜:降逆和中,又辛散达郁。 甘草:调和诸药。 使:甘草:调和诸药。
三黄比较:
共同点:性味:苦,寒。均能清热燥湿, 清热燥湿,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治疗湿热痢疾,热毒疮痈等。 泻火解毒。治疗 不同点: 黄芩:长于清肺热,又能清热安胎。 长于清肺热, 长于清肺热 又能清热安胎。 黄连:泻火解毒力强,长于清心胃之火。 泻火解毒力强, 泻火解毒力强 黄柏:偏于入下焦,清下焦湿热; 又能清相火,治阴虚发热。
三.分类:
1. 和解少阳剂:邪在少阳: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剂:邪在少阳: 2. 调和肝脾剂:肝脾不和:逍遥散 调和肝脾剂:肝脾不和: 3. 调和肠胃剂:寒热错杂:半夏泻心汤 调和肠胃剂:寒热错杂:
小柴胡汤
《伤寒论》 伤寒论》
[组成] 柴胡12g 黄芩 黄芩9g 人参 人参9g 炙甘草 炙甘草6g 柴胡 半夏9g 生姜 生姜9g 大枣 枚 大枣4枚 半夏
第六章 清 热 药与方剂
TCM Department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 First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清 热 药
[含义] 清热药: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清热方:以清热药为主组成, 以治疗里热证的方剂。 [适应症]
生地黄

清热药与方剂ppt课件

清热药与方剂ppt课件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19
生地黄
主治:
1、温热病,热入营血,高热斑疹,舌红绛等。
2、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等。 3、热病伤津口渴,或消渴证。 4、阴虚发热,骨蒸潮热。
用量:9——15克。 鲜地黄:凉血,生津效佳。 注意: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者慎用。
20
牡丹皮
21
牡丹皮
性味:苦、辛,微寒。入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消痈。 主治: 1、热入营血发斑:血热吐血,衄血等。 2、热病后期,阴虚内热,骨蒸无汗。 3、血瘀证:血瘀经闭、痛经,症瘕等。 4、肠痈。 用量:6——12克。
6
知母
性味:苦、甘,寒。入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除烦,清肺生津,滋阴降火。 主治: 1.热病气分证。 2.肺热咳嗽;或肺燥咳嗽。 3.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 用量:6——12克。盐炒用。
7
黄芩
8
黄芩
性味:苦,寒。入肺、胆,脾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 主治: 1、湿热痢疾,黄疸;或湿温发热,尿赤等。 2、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毒疮痈; 肝火头痛。 (善清肺热) 3、怀胎蕴热,胎动不安。 (清热安胎要药) 用量:3——9克。
9
三黄比较:
共同点:性味:苦,寒。均能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治疗湿热痢疾,热毒疮痈等。 不同点: 黄芩:长于清肺热,又能清热安胎。 黄连:泻火解毒力强,长于清心胃之火。 黄柏:偏于入下焦,清下焦湿热; 又能清相火,治阴虚发热。
10
第二节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
11
连翘
12
金银花
连翘
性味: 甘寒 苦,微寒。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24
(二)清热解毒方

清热药与清热方

清热药与清热方
泻火解毒,凉血消斑 用于斑疹 等。
第十三页,共59页。
2 生地黄 甘、苦,寒。入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 凉血止血
生津止渴 用于热病 伤津、口干舌红、口 渴贪饮。配麦冬、沙 参、玉竹等。
第十四页,共59页。
3 玄参
甘、苦、咸,寒。入肺、胃、 肾经。
清热养阴 用于阴虚内热。
解毒散结 治虚火上炎、 咽喉肿痛。
清热泻火 载药上行 引药入心
助主药 清热解毒
清热利尿 导热下行
第五十二页,共59页。
5 苇茎汤
功效:清肺化痰,祛瘀排脓。 主治:肺痈。
苇茎 冬瓜仁 薏苡仁
桃仁
治肺痈之要药,清肺泻热 祛痰排脓 利湿排脓 活血化瘀,以消热结
第五十三页,共59页。
功效:清肺平喘。
主治:肺热咳喘。证见气促喘
粗,咳嗽。
6 清肺散
利湿退黄 治湿热黄疸,多与茵陈、栀 子配伍。
第三十二页,共59页。
5 黄药子
苦,平。有小毒。入心、肺、脾经。
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治疮黄肿毒 配栀子、黄芩、黄连、 白药子等。
治咽喉肿痛 配山豆根、牛蒡子、射 干等。
治衄血 配栀子、生地黄。 治毒蛇咬伤 与半边莲合用。
第三十三页,共59页。
6 白药子
苦,寒。入脾、肺、心经。
清热燥湿 凡湿热诸证皆可 应用。作用强于黄芩,除中 焦湿热,肠黄作泻,热痢后 重(郁金散)。
清心火 治心火上炎,口舌生 疮。
清热解毒 疮黄肿毒,火热 炽盛(黄连解毒汤)。
第二十页,共59页。
2 黄芩
苦,寒。入肺、胆、大肠经。
清泻上焦实火 以清肺热
见长,用于肺热咳嗽。
清热燥湿 偏于上焦及大 肠。用于湿热下痢、黄疸、 热淋。

清热药与清热方

清热药与清热方
肝胆湿热 湿热郁结于肝胆,证见黄疸。
膀胱湿热 湿热停留于膀胱,证见尿淋、尿浊、 排尿不畅等。
2019/8/29
清热药与清热方
20
1 黄连
2019/8/29
苦,寒。入心、肝、胃、大肠 经。
清热燥湿 凡湿热诸证皆可 应用。作用强于黄芩,除中 焦湿热,肠黄作泻,热痢后 重(郁金散)。
清心火 治心火上炎,口舌 生疮。
2019/8/29
清热药与清热方
43
2019/8/29
3 荷叶
苦,平。入肝、脾、胃经。
清热解暑 升发脾阳 暑热泄泻、 脾虚气陷,配白术、 白扁豆。 散瘀止血 鼻衄、便 血。
清热药与清热方
44
4 白扁豆
甘,微温。入脾、胃经。
消暑 伤暑泄泻,配荷叶、 藿香等。 健脾 脾虚作泻,配白术、 木香、茯苓等。
2019/8/29
清热药与清热方
8
2019/8/29
2 知母
苦、寒。入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 治热性病, 与石膏相须为用。 滋阴降火 清虚热, 秦艽鳖甲汤。
清热药与清热方
9
苦、寒。入心、肝、肺、胃经。
清肝胆火 配茵陈、大黄 治黄疸。
清膀胱火 配木通、车前 子治膀胱湿热(八正 散)。
凉血止血 血热妄行所致 各种出血,如衄血。
48

清清清清清清清 虚热热脏热营气
、 清 热
热解燥腑解凉分 方
方暑湿热毒血热 分
方方方方方方 类
2019/8/29
清热药与清热方
49
1 白虎汤 功效:清热生津止渴。 主治:阳明经证,气分实热。证 见:大热、大汗、大渴、大脉。

石膏
清肺胃热

中药-清热药

中药-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11味)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夏枯草:苦、辛、寒、归肺、胆经;清肝火,散郁结。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决明子:甘、苦、咸、微寒、归肝、肾、大肠经;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谷精草:辛、甘、平、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青葙子:苦、微寒、归肝经;清泄肝火,明目退翳。

密蒙花:甘、微寒、归肝经;清肝明目,退翳。

二、清热燥湿药(6味)黄芩:苦、寒、归肺、胃、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胃、肝、大肠经;清热躁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经、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白鲜皮:苦、寒、归脾、胃经;清热燥湿,解毒止痒。

三、清热解毒药(1)主要用于温热病的药:(9味)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定惊。

穿心莲:苦、寒、归肺、胃、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四季青:苦、涩、寒、归肺、心经;清热解毒,凉血敛疮。

绿豆:甘、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消暑。

熟胆:苦、寒、归肝、胆、心经;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2)主要用于咽喉肿痛的药:(5味)山豆根:苦、寒、有毒、归肺、胃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射干: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清热药和方剂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